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公共体育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改革要求,合理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体育教学两者的契合点。鉴于当下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出现问题,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合理的设置教学模式、完善与优化体育课程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建议,希望对教育人员在公共体育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公共体育课程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重新调整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教学主线,并于课程进行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连接社会服务、教学科研,按照学生改革要求,积极的落实意识形态教育,在公共体育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赋予体育课堂生机,在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导入思想政治元素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一、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现代建设需要全面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承担起培育人才的重责。虽然我国在最近一段时间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社会发展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为了推动社会发展,需要关注教育工作,并给出现代人才培养的标准,从心理健康、技能等层次定义现代人才,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促使高校不能只单纯的关注人才知识储备结构,因此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应该在专业技能宣导的同时,导入思想政治元素,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为社会发展存储现代化人才。

(二)教育层面。体育文化与体育育人是高校公共体育的特点。体育文化是文化延伸拓展的板块,体育运动与发展过程产生相应的文化,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备建成竞争性、娱乐性等诸多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学两者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学工作达到教育目标,让学生自觉参加课程活动并在活动中强化自身的体质;体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两者的结合可以获得双赢的结果,即借助体育课程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移入体育教学中。体育育人特征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拥有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从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向高层次人才教育方面转化。高校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展应用型教育,需要结合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要求,围绕体育教学应该着重关注的要点,于体育课程教学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将公共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期间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强化学生体能的目的,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作用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后,可以在体育活动进行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通过行为习惯有意识的传输思想政治内容,逐渐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通过教学工作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主体意识驱动下按照自身能力培养需求,参与体育活动强化自身体魄。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一)体育教学拥有充足的条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备可行性,高校校园的氛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高校校风优良,在人文环境中对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促使学会做人做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将其融入公共体育教学中,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内容,促使学生改变思想意识形态,形成道德观念。使高校校园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德育教学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比如活动场地、宣传栏、报告厅都可以宣传德育内容,为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高校可以充分的应用自身于德育教育方面持有的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宣传德育内容,促使德育工作朝着规划的方向推进。

(二)公共体育与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相契合。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突出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在高校改革期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体育教学以活动身体、强化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但是高校在教育改革期间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目标。体育教学综合健身娱乐、竞技运动、体育锻炼等多项内容为一体,作为综合型运动教学项目,在进行期间不能仅从运动能力层面考量教学工作,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于训练项目中融入体育文化、运动素质、体育道德等。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包含素质、目标、技能、技巧等诸多项目,素质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包含体育素养与德育素养的培育工作。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该在国家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在日常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公共体育教学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为教育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以及思想意识,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足。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为达到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良好的将公共体育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教师的教学重点在技能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体育活动培养方面的作用,仅是将其作为辅助学生意识形态培养的工具,没有在课程教育中良好的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部分教师认为,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并不需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的联系,抓住两者的连接点合理的开展教学工作,难以培养学生形成德育素养。高校体育教师普遍缺乏责任意识,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但是没有在课程教学中合理的导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外,还有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内容安排方面存在随机安插内容的问题,没有根据教育要求合理的导入德育资源,致使体育课程教学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很多高校认为体育属于边缘学科,所以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程度不足,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也不被校内领导与教师所重视,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在当下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仍然以技能教学为主,忽略育人教学要求,在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的同时,没有合理的设置教学方案,对资源的应用不足,致使学生能力培养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虽然对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也在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应用方式不恰当,导致公共体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与现代教学要求相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部包含育人的教育要求,但是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课程中的教学表现,在课程设置期间政治教育投入量过少,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融合表现欠佳,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携带的渗透作用,为了简化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体育实践活动割裂开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三)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教育评价体系内容缺失,没有全面的考虑教学评价工作,教育评价体系内容不完善,难以客观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表现。高校设置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发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体系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后的表现,指出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评价体系内容不完善,所以很多问题没有及时指正。除此之外,很多教师仍然抱着以往的教学观念——以体育技能训练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教学元素,致使教育评价部分教师因为受限于课时,没有将思想政治内容良好的融入公共体育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安放在体育课程中的某个课节,以理论宣讲的方式进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动态的教学评价,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发现教师工作存在的问题。但是当下因为高校教育渗透评价体系内容缺失、执行能力弱,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势,在缺乏教育评价体系指导的情况下,削弱公共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达到课程对学生德育素养培育的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体育课程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德育素养的培养有着天然优势,正如蔡元培提出的观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应该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突出公共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师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程存在认知偏差,所以没有办法在实际教学中,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无法合理的导入思想政治元素,无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高校教育在当下应该改变专业知识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学生道德素质培育工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的关系,准确的把握人生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的关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着力点,激发学生内在精神动力,以体育教学作为培育学生的工具。通过科学的管控方式增加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认识程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良好的渗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完成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教学任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形成的影响,还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从新课标对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进行考量,了解公共体育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衔接点,在课程进行的各个环节添加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公共课程教育水平。目前,高校需要建立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师资队伍,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提高体育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体育课程进行期间,需要为体育教师争取实习交流的机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使体育教师可以围绕阶段教学工作现状进行探究,明确不同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融入公共体育课程中,将渗透工作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完成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任务。

(二)合理的设置教学模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当下应该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线,创新教学模式,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可以了解每个动作的活动方式,掌握体育活动的各项规则。通过直观、形象的影视资源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此基础上导入思想政治内容,将体育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开展特色教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为了顺利推进教学方案,克服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与教师充分的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层面考量教学工作,考虑到学生在此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能力,适量的引入体育知识,传授学生一定运动技巧。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在课程进行期间,从多层面考量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可以形成体育素养,拥有进取意识,尊重规则态度,良好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品质,多层次统筹发展体育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内容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嵌套,在最大程度上挖掘思想政治在教育方面的价值。

(三)完善、优化体育课程的德育评价体系。一方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系统的体育课程德育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掌握学生于课程中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于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评估学生的技能与体质,但是思想品德方面却很难进行量化评测,因为此项工作很难开展所以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忽略此方面的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发现体育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德育评价体系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从多个维度给出德育评价的标准,通过多维度考察,提高德育评价的合理性,并于活动进行期间积极的落实德育评价工作,结合工作表现状况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全方位的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为保证德育评价体系可以按照管控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引入奖惩机制,完善、优化体育课程的德育评价体系,将评价的指标以及标准具体化设置,为奖惩机制应用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基础,规范教师的行为。在奖惩机制的运行下,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让体育课程教育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体育教学在全面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添加一份助力。

五、结语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需要掌握两者的连接点,还需要持续进行此项工作,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承担着培育学生的重责,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的任务,还需要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合理的设置教学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李洋花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