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教学模式单一等。高校应正视这些问题,在充分考虑学校体育教学软硬件实际与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实效性

1什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生命线”。如果忽视实效性,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本文认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者(主要为体育教师)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体育教材要求,并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规律,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且活动的结果达到真实、有效的程度。通俗来讲,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大学生体育教学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

2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探讨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产生的一种思维活动结果,是教师在观察、学习与参加教学教学活动时对教学实际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教学思想也称为教学观念。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在教学时没有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仅强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缺一不可的活动。大学生已具备独立的思维与意识,其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倘若体育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势必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目标。2.2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体育教材。体育教材内容的新颖度、丰富性、趣味性等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所用的体育教材,其在编排模式与内容上大同小异,不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产生厌倦的情绪。有些高校虽然增设了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由于缺乏配套教材与教案的支撑,这些教学内容往往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作用。

2.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体育运动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且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复杂多样,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倘若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仅选用一两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降低学生的体育兴趣。

2.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与原则,从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归纳、提炼出的稳定、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式。教学模式一种教师对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以发现、遵循教学规律为基础,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意愿得不到表达。

3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结合以上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本文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3.1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

首先,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要求高校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教学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的时间。另外,高校要保障全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其次,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树立“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肯定体育的德育功能,并善于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搜集体育德育资源,如武术的武德;善于从当前体育赛事中搜集德育资源,如职业运动员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奋勇拼搏的事例。最后,树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通俗来讲,“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另外,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教学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尤其是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3.2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创新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当打破现有体育教材束缚,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开发体育校本教材。高校应组织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体育教学实际与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开发体育校本教材。与采购的体育教材相比,体育校本教材由于贴合自身体育教学实际与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因此它更能激起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共鸣。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校本教材中包含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其次,体育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过程化”的再加工。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材中写了什么就教什么,没有涉及的根本不用多讲。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观点。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在千万年的发展进程中,它的内容不断深化与拓展。高校体育教学所用的教材中的体育内容知识体育广袤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体育知识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补充。例如,在武术运动基础理论教学时,体育教材中对武术运动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介绍甚少。针对此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揭示足球运动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武术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

3.3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间歇教学法、榜样教学法,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不同的教学作用。在选用教学方法时,体育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根据教学目标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选用何种教学方法,需要体育教师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与任务。任何脱离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教学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例如,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定型,那么体育教师就可以选用讲解法、示范法以及完整与分解法等;若教学目标是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或提高学生的专项体能,体育教师就可以选用重复练习法与循环练习法等。其次,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体操、篮球、乒乓球等教学时宜选用分解教学法;在跑步、投掷、跳跃等教学时宜选用完整教学法。鉴于此,体育教师要在选用教学方法之前,需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斟酌。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要体现实效性,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因此,体育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教学方法。具体来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为学生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选用领会教学法;而针对学生能力弱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选用动作示范法。

3.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体育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善于发现一切利于体育教学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具体工作要点如下。首先,重视发展学生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学生体育俱乐部为载体,营造了轻松、自由、娱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另外,俱乐部制教学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体育教师的发展。其次,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教师应将这些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动力,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等。

参考文献:

[1]王洪亮.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与实践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7,(09):168.

[2]李梅.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改进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7,(04):142+152.

[3]梁伟杰.基于兴趣培养的高校足球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5).

[4]李昊燃.探究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54.

[5]郭金丰.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09):63-64.

作者:李振军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