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师范生爱心教育探索

特殊教育师范生爱心教育探索

一、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协同:多层次、立体化实施爱心“三进”教育

“进课堂”要求教师践行“慎独”,以生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身教胜于言教。有德性之爱的教师会关照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在人性向善的指引下,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本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中,有机地将经典传统文化爱的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而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功能,扩展思政教育的渠道。思政理论课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发挥爱心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把爱心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适应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发教育资源,选取教育内容(收集特师学子爱心事迹编写爱心教育读本),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国学课堂如开展《弟子规》讲座,建构爱心教育体系,拓展教学载体,优化教学方法,推动爱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形成情感共鸣,进而通过社会实践,促进“爱心素养”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进班级”即打造、建设班级和寝室爱心文化,班级、寝室成员肯学敢帮,开展朋辈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宿舍管理中,塑造“家文化”,重视亲情化服务,把爱心渗透到学生生活细节。“进头脑”即爱心在学生头脑里“生根发芽”,这也是爱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人员力求为学生提供爱心感知、体验、内悟、升华的途径和机会,同时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为学生排忧解难,并与学生“常接触”,“近情感”,用爱心真心诚心感化学生,触摸学生的灵魂深处。教育中让人感动、感念并终身记忆的,总是一个个触发了心灵记忆的细节。当学生走出校门,这些东西会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认同、工作能力和行为习惯,影响着他们的进步与发展。此外,的爱心仪式教育,切实使爱心“进头脑”,“现行动”,为其以后进入教育岗位奉献爱心奠定基础。

二、特色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优化校内四大平台资源,多样化开展爱心教育

从经济学上讲,资源是稀缺的,尤其是特色资源更是稀缺。我们充分发挥、深挖南京特师校史馆,图书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全国唯一)和残障名人文化园的育人功能,整理明晰育人的切入点和宣传价值以及联动育人机制。建立一支宣传、策划、推广团队把爱心教育的元素渗透到这些平台之中。校史馆、博物馆饱含的简约历史缩影,承载人物,承载事件。学生置身其中,回顾和管窥历史,会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会激发学生对特殊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热爱和关注,这就是学校资源的育人力量,故要充分开发收集、整理梳理校史、特殊教育和残疾人历史资源和档案材料。校史馆要多挖掘老“特师”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陈列。图书馆要加强服务观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力求呈现爱心文化的综合体。譬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里的“墙上咖啡吧”、“百爱墙”和“爱心书屋”就是一些创新,体现了爱心、付出和奉献。关注细节,体现爱心,为残障学生提供便利性的阅读通道和方式。思考如何让图书馆成为一个阅读,交流、分享和休闲的场所,并让一些爱心创意活动融入到这些场所之中,让学生因爱心而精学,因精学而成才,因成才而具备奉献爱心的能力。特殊教育博物馆要开拓思路,挖掘育人功能,开发服务项目,加强发挥服务于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创建精品教育基地。残障名人文化园,教化育人,把爱心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凸显榜样作用,学生置身园内与大师、名人进行思想对话和交流,感知他们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和对生活炽烈的爱。

三、校园文化的协同:营造爱心溢满校园的文化氛围,以“文”化人

我们策划、开发南京特师校园爱心文化识别系统和人文环境,彰显校园爱心文化,用爱心教育打造校园文化软实力,形成大学生的爱心文化自觉,自觉培育、创建充满爱心的校园文化,着力破解大学生爱心培育的突出问题,探索立德树人的新思路。首先,加大爱心教育的校内调研、宣传、引导,策划、举办爱心主题活动,优化残障名人文化园、博爱广场的爱心育人的外显作用,装扮融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爱心文化识别符号,凝练特色文化,建设具有格调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爱心人文景观,积极发挥大学环境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作用。其次,从学校特色出发,与专业紧密衔接,优化组合、培育扶持一批广受学生欢迎的文化社团和爱心精品活动,开展博雅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再次,开展相关创业就业文化活动,如举办公益创业比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设计、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返校交流,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协会、举办就业讲座等,营造创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为以后基层工作打好基础。以“文”化人,、特师精神烙在学生心上,让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营养。

四、活动与技能的协同:提炼特色,打造爱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合的品牌活动

我们从学校特色和院系实际出发,强化学风建设,基于技能比赛提升专业素养。一是梳理、培育、推广以融合爱心的专业技能提升活动,把爱心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相结合,与生涯发展相结合。二是迎合学生需求,引导、鼓励师范生参加基本功训练,志愿助残和专业实践活动,开展系列技能比赛和创建专业性社团,并对相关比赛和社团进行包装、再设计,加强过程和质量管理,创建品牌活动和社团。如开展师范生基本功比赛具有专业特色的手语、盲文翻译比赛,说(微)课比赛,手语歌舞比赛,聋人文化节、公益创业比赛等活动,使校园活动的专业性、文化性与趣味性统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创新意识,实现活动、技能与爱心教育的融合。

五、实践育人的协同:积极探索,点面结合,构建爱心实践育人格局

爱心教育要融入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感知爱,体验爱,践行爱。我们已初步形成“教育型、服务型、专业型、文化型、组织型和职业准备实践”的爱心实践育人格局。如开展“大学生未来精英培养计划”培训班、学习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葛华钦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以及举办师德报告会等,利用这些理论学习、培训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形成爱心的教育型实践;针对专业特点和院系特色,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志愿(助残)活动,创建南京特师太阳花志愿者服务团队品牌下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教活动和微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体验、历练成长中,逐渐树立爱心意识、奉献精神,形成服务型爱心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学生担当手语翻译、建立专业社团如手语、盲文社团、康复协会和积极筹划公益创业项目、参加科技作品比赛等,这些实践活动利用了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成为专业型的实践。此外还开展助残日、聋人文化节、基层志愿文艺服务,创建、运作了多个公益社团、爱心协会,组织勤工俭学、特教学校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活动等等分别形成文化型、组织型和职业准备实践的爱心实践活动。以上不同维度的爱心实践活动,共同服务于爱心素养的提升。

六、教育媒介的协同: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并举,主动占领教育阵地

在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爱心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跟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开展爱心“微文化”活动。微文化具有激发反思、开拓视野、释放人文情怀、提升道德认知、丰富校园文化的功效。学校为爱心教育搭建网络平台和微信平台,开设南京特师官方微博、论坛、微信,二级院系开设院系微博、论坛和班级微信、QQ群以及团支部微博,教师个人开设微信微博,实行立体化、全覆盖的爱心教育宣传布局把爱心“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到每一个学生身边。爱心教育“微文化”活动要有策划,有声音,有效果有针对性地收集特师学子的爱心公益活动、身边的感人事迹、工作创业经历和残疾人创业案例,以及与爱心相关文章、视频(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项目)如《手语歌》、《让人间充满爱》、《你、在哪里》,及时,以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触动灵魂,激发学生的爱心共鸣,提升教育效果。

七、教育主体的协同: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爱心教育共同体

爱心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互相映衬,拓宽教育的时空、渠道,形成育人合力。爱心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爱心素养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和社会爱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我们注重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主动与家庭和社会组织(如省市残联、特殊教育学校、公益组织、福利中心)沟通配合,建立与家长沟通机制、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和志愿(助残),创建学校主导、家庭社会配合的爱心协同教育路径,这也是爱心教育开放性特征所需求的。如2015年5月13日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办的“爱,无障碍—关注孤独症儿童体验饥饿8小时”活动,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与孤独症儿童、社会志愿者共同体验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参加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悟到助残风尚、关心帮助残障人士是所有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人的心愿和责任,起到了较好教育效果。

八、教育团队的协同:创建“专家型”的爱心教育管理团队

学生良好爱心素养的养成需要高效率的爱心教育团队以及团队的通力配合。团队成员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工作,爱生如子,这是作为成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更要身正示范,注重细节,率先争做践行“爱心”的表率,齐心协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爱心的氛围,感染学生。我们组织学工队伍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专题培训、沙龙研讨、案例评析、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和专项课题申报研究等,提升学生教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把“博爱塑魂”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之中,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和爱心教育团队,并打通团队内外部的交流,形成爱心教育管理的“智库”,更好地服务于特教师资人才培养和爱心素养培育。

作者:李鹏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