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探究

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探究

摘要:优秀人才必须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可成为新时代继承和推动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教学内容相似性,实现二者有效结合,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对大学生来讲,学习费用的经济压力、市场竞争的就业压力、优胜劣汰的学习压力等,导致其心理震荡、心理负荷加重,有些人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简称“双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育人效应,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以培养和造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竞争需要的人才。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基础,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依据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政治观念,强调个体应当遵循群体利益和社会规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体系上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有本质区别,虽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展开工作,但其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主体,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靠心理健康教育打基础。心理障碍往往反映人的品德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导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进行心理指导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结合,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变化,解决种种适应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解决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政治态度、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状况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有些学生在形成心理障碍之前,主要缺乏正确的政治观念引领而导致的,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出现内心抑郁的状态。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在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情况下,才能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作为思想的基础,决定着道德品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各种西方思潮相继涌入,对于正处在思想活跃期大学生来说,面对复杂的社会新环境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或异常。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心理不健康就会在学习、恋爱、人际关系、择业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有越轨行为。据悉,我国有越轨行为的青年学生中,68%以上的人存在心理问题,有27%的越轨行为由心理健康原因引起,可见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及其越轨行为与心理问题有着密切关系。众说周知震惊全国的大学生马加爵无故杀人案,充分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高校育人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和工作范围内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虽然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空白区域,但实际上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是交织的,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形成两股道上跑的车。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势必造成大学生的一些思想和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情感和性格,思想道德素质就无法提高。[2]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以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的能力,是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同时抓,只有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兼容,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成效大大倍增。绝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道德教育,也不能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割裂开来。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1.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把“双育”职责渗透教学团队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任何单方面的专门教育者都难以完成综合性的教育任务。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打造一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与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结合的“双育”队伍是实现两者结合,完成“双育”职责的关键。首先,树立“双育”相契合的理念,成立“双育”课题组,共同研究“双育”契合的方法、路径、机制等有关问题,使“双育”教师深刻认识契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只有认识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念问题;其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目前,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来自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他们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养目标不同,政治理论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很有必要,为其从思想道德与心理调适相结合的角度解决问题提供基础;三是对“两课”教师及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理论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识,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予以科学解决。这样两支队伍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工作专业素质,促进他们向专业化、职业化、资深化发展。

2.以“双育”课程为阵地,把“双育”职责渗透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流思想观念是教育学生,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宣传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培训心理调适技能,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心理素质,促进主动发展。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和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能够密切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精神联系,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学生思想观念教育方法很多,除说教灌输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随着科技进步,网络的普及也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舆情导向已成为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课堂传授心理知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里调适等进行心理分析,在通过故事启迪法、分题讨论法、设境讲解法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健康心理及健康行为。思想政治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和方法,虽然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是相通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围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3]高校通过课程改革,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相互渗透有利于优化心理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以经费投入作保障,把“双育”职责渗透网络体系中。增加经费投入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发展的物质保障。加大“双育”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培训等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两学科的融合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双育”新途径,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的网络教育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一系列网络社交平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网络社交平台往往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加投资建立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相融合的网络体系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便捷、快速等优势,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在线进行心理疏导。开发和利用心理测试软件、建立大学生网站和文化阵地,推出反映现实生活、讴歌社会新风尚的时代作品,弘扬主旋律,谱写思想道德新篇章。

4.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把“双育”职责渗透日常活动中。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构建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群体中构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的必备外部条件,也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具有的重要环境。[4]校园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主要包括“三风、校训、人文环境、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科研竞赛、专题报告、文明创建、社团活动、文艺辩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标志”等,这些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对学生、教师、各个岗位上的职工都能产生思想上的影响,又能提供精神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道德和心里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不断得到优化和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党政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目标、有合作的推进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用大学精神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动力,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只有把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基础,才能在日常活动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健康、博爱、务实、创新等优秀品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两者教育效果。[5]

5.以心理“需求”为切入点,把“双育”职责渗透。日常教育管理中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人的心理需求。不同年龄层次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遇到的情况和挑战不同,这就造成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在施教过程中,要进行分层分类,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教育和引导。比如:根据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大学一年级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心理转变;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初步开发情商和智商,塑造合格大学生形象;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开发情商和智商,塑造完美大学生形象;大学四年级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这是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从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学会做人四个方面的心理需求。再如,对学生违纪作出处理时,也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纪律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纪必依,违纪必纠,应自觉服从处理,不存在任何特殊;另一方面,要从人都有追求公平公正的心理以及需要关爱的心理,不仅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违纪事件,还要在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真心实意的给予必要的关心帮助,把思想道德教育的明理作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抚慰作用整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双育”效果。

6.以联动机制为手段,把“双育”职责渗透全员育人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应遵循“上下联动,全员育人”的工作原则,把育人目标贯穿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学校内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校外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形成合力,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6]首先,高校内部建立校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学生四结合的“双育”相结合的联动体系。校党委做好“双育”工作方针、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明确教育职责和目标;校行政部门要统筹好、协调好、执行好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把“双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的全过程中;专业教师管理分属两大学科,要有效融合,形成职能交叉、工作互补的模式,激发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学生方面,要重视发挥学生组织的基层引导作用,学生会、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类社团等学生组织,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思想动态调研、时事热点辩论、心理健康文化月、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引领和引导作用。其次,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双育”联动机制。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民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

作者:赵芳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