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例6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1

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及其文化影响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杰出代表。“物理学以其杰出的成就证明自己是学科之冠。”[1]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使人们对世界得到确证的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数量化的、可观察的、可验证的方式加以确立。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物理学贡献、牛顿的经典力学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亦随之发生重要变化。西方科学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对普通民众亦产生重要影响。此种影响主要是经由启蒙运动传播并扩展开来的。启蒙运动在科学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关键。伏尔泰、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启蒙思想家在“科学文化”的塑造及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打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观念的思想意识形态,科学界的牛顿为世人所景仰。而问题在于,给普通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意识形态化的科学形象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极大发展,以及科学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使得“科学”、“科学方法”逐渐成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主要标准。“科学”成为“理性”、“正确”、“合理”、“有价值”甚至“真理”的代名词。科学成为评价事物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产生。

哲学的困境与物理学的辉煌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渐趋成熟,黑格尔建立了包括自然、社会、精神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但是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却发现哲学已经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之中。哲学家们发现自己对于哲学已经无所事事,很难再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与此同时,尼采哲学、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等相继产生,试图解决哲学的困境与危机。随着物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以往的本体论哲学逐渐变成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哲学家们却依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大大增加了哲学的危机。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使哲学家们不得不寻求哲学的救亡图存。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自然科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在于科学方法———可量化的、可重复观察、可实验的方法———的采用。因此,许多哲学家努力要把哲学变成科学以实现哲学的新生。在这方面既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的努力,也有心理学创始期的冯特、铁钦纳等人的贡献。这些人尝试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哲学的认识问题。正如心理学史家赫根汉所描述的:“早期的科学主要研究物理世界,是非常成功的,而它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将科学方法用于心灵研究的主题。”[2]在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之下,寻求解决哲学困境的一些哲学家结合实验生理学,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就有了科学心理学这一产儿。冯特等人在对感觉、知觉、意志、记忆等认识论主题的研究过程中,以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手段,使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

“科学”作为心理学确立的学科依据与目标导引现代学科的确立,既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更在于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心理学而言,则更在于它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的依据。“心理学家假定物理学是最好的科学,试图以物理学的方法和目标运用到自己的学科内容上来。”[1](页4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学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方法的采用。无论是冯特的实验内省法,还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强化理论,抑或是认知心理学的人机类比,都在于新方法的采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得益于它用新的方法研究已有的问题。追求客观的、量化的实验法,使心理学从哲学家纯思辨的睡椅上解脱出来,并取得了准“科学”的成就。心理学家认识到,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心理学有可能像物理学一样跻身于科学的行列。人们深切地期望心理学诞生自己的牛顿。可以说,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科学性追求,“成为科学”构成心理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将“科学”确立为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19世纪末的西方理智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当时的经典物理学成为主导人们世界观的意识形态,“科学”成为“理性”、“合理性”甚至“真理”的代言。在哲学的黯然落寞之下,这种对比愈加明显。加之当时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使得追求科学的、可确证的知识,反对并拒斥纯粹的思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强音。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是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的产儿。心理学要像它的榜样物理学一样,通过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成为科学。因此,“科学”成为心理学追求的主导性目标。

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体现

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是一个持续展现的过程。这里仅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历史学派加以分析。

(一)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科学追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创立,在于它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成功采用。冯特通过实验内省法,成功地将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相结合,在他看来,“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3](页78)。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其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既然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的也是经验,那么心理学就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统一起来,以使心理学真正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3](页80-81)在冯特看来,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内省法是不充分的,易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心理学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心理学创始人的冯特有着自觉的科学追求,这种追求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关联。冯特主张心理学是纯科学,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分离,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心理学之外,冯特还发展了民族心理学。总之,冯特的心理学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为目标追求,而且他的心理学是多元的。在冯特那里,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保持了它的常态。

(二)铁钦纳构造心理学的科学标尺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则是铁钦纳,而非冯特。这点在赫根汉的《心理学史导论》中有着清晰的区分。这个作为冯特学生的英国人后来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在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方面,铁钦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内容本身。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他看来“为了确保清晰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科学必须求助于实验,实验是一种可以重复、分离和加以变化的观察。”[3](页149)铁钦纳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受当时化学元素论的影响较大。在铁钦纳看来,要对意识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将意识经验分为许多意识要素。只有分到无可再分之时,才能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成果来。铁钦纳的性格向来倔强、严格、严谨,他及他的众多弟子一直在他认定的元素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铁钦纳将意识元素分为上万个之多,使后来的研究者感到纷繁与茫然。此种取向遭到格式塔心理学的猛烈抨击。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将意识刻意地划分为意识元素。回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发现,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有着强烈的科学追求,但却代表了一条错误的探索路径。今天,他的心理学几乎已经无人问津,对后起的心理学研究影响也微乎其微。

(三)华生行为主义的科学表征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自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在心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913年,华生(Watson,J.B.)在《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创立行为主义直接反对的是构造主义的观点。在华生看来,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的组合。他认为,思维不过是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而情绪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在华生看来,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继而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对于科学性的追求在心理学史上可谓登峰造极。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贯彻经验证实原则,将心理学打造成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华生认为凡是不可经验观察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放弃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诸如感觉、情绪、思维等。这样,他也就开始了将动物实验类推到人身上的心理学努力,也就开始了将人的心理还原为动物行为的解释道路。因此,“无头脑的心理学”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科学”在心理学中确立起霸主地位。但后来的研究却表明,它不过使心理学一条走偏了的道路。被行为主义抛弃的“意识”,在几十年后由一位外行人乔姆斯基再次带回心理学中。心理学在实现所谓“客观性”的科学追求之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回过头来进行意识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科学追求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研究取向,并成为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趋势。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则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信息加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形成了一套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加工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法、口语记录法等。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但也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注重科学追求的目标,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成功避免了科学心理学的死亡,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认知心理学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同时,并没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心理学并没有避免自身“不科学”的危机,没能避免自身“不统一”的困扰。心理学的纷争与混乱依然存在。认知心理学没能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纯正的自然科学家面前依然不免感到自卑。在这种局面下,更有必要深刻反思西方心理学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求。

西方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后果

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通过不断扬弃旧的传统,实现科学追寻的成就。通过心理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心理学科学追求的过程是心理学不断扩大自身学术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追求成就了心理学今日的主体画面。然而,这一过程也是心理学一度丧失“自我”的过程。自我以“他者”作为自身追寻的目标,原本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但是在对“他者”的过分追寻与效仿中,心理学已一度迷失甚至丧失了“自我”。今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学科定位、学科统一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混淆与纷争。心理学对于“科学”的学科定位,在成就了心理学学科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科学”原本是心理学为自身设定出来并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与方法原则,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却成为心理学学科发展合法性几乎唯一的判准。问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单纯客观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的复杂性,远非单纯可观察、可量化、可实验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达成。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兼具了自然、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单一向度来研究多维世界中的“人”。以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为例。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元素,将意识分为许多元素,但忽视了意识现象的整体性。最终被认为进行的是一些琐屑而没有价值的研究,并被批评为元素主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为了客观性、可观察性、可重复性,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量化的行为,通过动物行为来类推人的心理。把原本应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踢出心理学之外,被其他心理学家批评为“在倒洗澡水的过程中将孩子一起倒掉了”。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过度执著追求,使得研究者忽视了原本应当研究的主题。过度的科学性追求,容易造成研究者带着先入之见来展开研究。因此导致研究结果发现的总是心理学这门科学所预期的,使得研究结果渗透着研究者的先入之见。同时对于“科学”的过分追求,也造成了心理学的异化。使得“科学性”、“科学与否”成为评判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使得心理学越发失去生活效度与现实解释力,造成心理学研究的僵化。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批判

西方心理学基于科学方法而自我确立,并因此成就了心理学这一学科本身。但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却表现为一种异化式的“科学”情结与科学追寻。因此,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有必要加以批判性地反思。由于西方心理学所持有的“科学”情结,使得“科学”成为评判心理学价值的近乎唯一的标准。使得如果不符合“科学”的规矩,那么就只能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导致心理学为了科学的方法,忽视甚至漠视所要研究的主题。使得心理学被批评为元素主义、原子主义、还原主义,忽视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整全心理。而且,最要紧的是,西方科学心理学无法在完全采用物理学实验方法的同时,而不采纳其内在的自然主义观点及其信仰中固有的哲学问题。可以说,对物理学的羡慕已经成为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的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科学方法的追寻而舍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心理学作为学科的建立主要得益于自然科学方法的采用及“科学”目标的确立。然而即使到今天,心理学依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使得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情结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从科学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方法是科学实现的一个保障,而科学精神才是真科学的体现。心理学以科学方法实现了自身客观性的进步,但同时更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对象有着清晰的认识。成熟的自然科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有着较为成熟统一的研究范式。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则一度为了实现所谓的科学性、客观性,而抛弃了意识的研究主题。使得心理学在“科学”的遮蔽之下失去了本该研究的东西,因而它的科学精神也变得令人质疑。由于意识的复杂性,使得心理学虽然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却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般的客观成就。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心理学;中国化;本土化

众所周知,20世纪的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全球性的“本土化”热潮。建国之初,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对此也进行过一些探索。1980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巨化”研讨会上,杨国枢教授宣读了题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方向与问题》的论文,这被看作是中国的心理学正式迈向中国化的第一步。时至今日,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看来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有关的问题仍待进一步的推敲,以利于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一、心理学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自1989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努力让自己在科学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极的向自然科学靠拢,模仿自然科学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强调心理学的科学化。强调用自然科学中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试图以生物的或生理的的形式来解释人所具有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学自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一支,但它较之自然科学的其它分支又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和行为太多地受时空条件的影响,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不论是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是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因而较之其它的自然科学更难有统一的规律可循,更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与方法。虽然在心理学的先前研究中,西方心理学家奉行“价值中立”原则,不考虑文化对心理影响的差异。但是,现在的人们开始质疑这种研究成果的跨文化推广性,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成果难以解释不同文化人群的心理和行为,不仅非西方的心理学家指责西方心理学模式的不适当性,就是西方心理学家内部也有人对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表示不满。许多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研究要大力挖掘本国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资源,立足于本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运用适合于本国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的中国化运动拉开序幕。

二、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心理学的中国化方面,在杨国枢等教授的率领下已取得了突出进展。但是,由于当代心理学工作者大多数受过较为系统全面的西方心理学教育,因此,目前的本士化研究现状并不是很乐观,用杨国枢教授的话讲:“我们所探讨的对象虽是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中国人,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却几乎全是西方或西方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我们却变成了西方人。我们有意无意地抑制自己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哲学取向,使其难以表现在研究历程中,而只是不加批评的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与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取向与本土化的研究取向相去甚远,使其研究成果很难反映中国人的真实心理与行为,很难找到影响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就很难揭示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更不用说建立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模式了。

三、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于西方国家。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只是简单的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照搬过来,不管它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例如,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时,大部分是将西方量表进行简单的修订后测中国人的心理。但是这些量表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经济条件、价值观的基础上制订的,用这样的量表来研究与西方人文化、历史背景差异很大的中国人,其可靠性是很值得怀疑的。因此,我国研究者很难突破西方的研究模式,走中国化的研究道路。

(二)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为主导。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之后,就一直把成熟的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楷模。它从自然科学中继承了一种科学观,即实证的科学观。通过这种科学观,心理科学接受了传统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采取了实证的研究方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价值无涉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进行描述和说明。目前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虽然以中国人为被试,并试图寻求适合考察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概念理论的内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三)以问题为中心。有学者认为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首先要使研究方法中国化。这样的思路其实走入了误区,带来的后果有两方面:一方面危害了心理学学科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使本土心理学走入了死胡同。西方心理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证,即模仿自然科学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心理学为了实现学科的独立性,不得不向自然科学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就是取得了研究方法上的成就但忽视了研究内容。在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中,应当吸取这样的教训.如果过分强调研究方法,必然使心理学研究形同虚设,无法真正与现实生活契合。以研究方法为中心,只会加剧心理学的分裂。在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中应该避免使用研究方法来约束自身的发展。

在心理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吸取西方心理学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起点上.把研究建立在大心理学观的基础上,坚持学科统一性,以问题为中心。我国的心理学应致力于本民族、本文化的问题,不要过分考虑建立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心理学应是开放式的,绝不应该用研究方法把自己封闭起来.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人的心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2001.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质性研究,社会行动研究,教育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67-02

质性研究是(qualitative research)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其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演绎逻辑和大量历史事实为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来描述和阐述研究对象。相对于实证主义过度强调研究工具、步骤和方法,质性研究更加重视研究主题的功能性,以及研究主体的动机、经验和需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质疑实证主义量化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质性研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受到较大的关注[1] 。

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质性研究方法,并在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研究领域发展较快。一些书籍和著作相继发表:如陈向明的《质性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李晓凤的《质性研究方法》,沈崇麟、夏传玲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代序》,钮文英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同时也发表出了大量关于质性研究的文献,如杨宁坤,康永为(2012)质性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张日昇,徐结等(2008)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苏文亮等(2007)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质性研究、赵静等(2005)早年父亲去世的心理创伤研究——1例男大学生的深入访谈分析等。

一、质性研究概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2],研究者发现仅描述数量关系极易缺失对研究对象性质、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将教育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时[3]。继而,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eh)开始崛起。很久以来,研究者认为质性研究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定性研究”,其实不然,相比于特指一切非定量研究的“定性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发性,它更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形式[4]。质性研究的特点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地考察;从被研究者的角度理解其行为和认知;注重研究者的在研究过程中对被研究者的影响;重视研究过程的记载。质性研究方法的规则并不如定量研究那样要求苛刻,也正是因为质性研究的这一特点为研究增加了许多创造性的机会[5]。目前,质性研究方法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已取得了较多成果[4]。

扎根理论是当前心理学质性研究的主流方法(Charmaz,2000),最先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是指先不提出假设,先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6],是质的研究中兴起的一种重视方法的研究理论[7],可以指导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对数据的使用[8]。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中,动机、情感、认知偏爱以及人际合作与冲突等均成为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9]。

二、在社会行动领域中质性研究的应用

质性研究的方法包括了访谈、实物收集与分析、生活叙事、人种志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10]。

行动研究起源于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组织科学和社会规划等学科,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并将质性研究的对象统称为“行动”。行动者与研究者不再是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都是研究的主体,共同参与研究。行动研究以实际中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步调整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因此行为研究将是未来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11]。

质性研究视野下的社会行动研究的特点在于:第一,在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成为研究的主体。他们是研究者的合作者、共同体,以自己行动与反思主动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第二,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行动能力和行动质量,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第三,行动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第四,行动研究起源于对行动和实践的关心。第五,行动研究没有明确的、预设的方法和技巧,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践者的反思进行。因此,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日益清醒地意识到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作为的有限性,行动研究也日益为人所期待和重视[3]。近年来,社会行动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本文也将基于研究范式,围绕着几大主题的经典研究范例展示社会行动研究的现有代表性结果及其理论贡献。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也遵循一定的程序和研究模式,即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所构成。行动研究并不强调某一套专门的研究技术,注重各种方法、技术的灵活和综合运用[12]。通过研究模式的螺旋循环过程,着重对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反思批判及持续改进[13]。

三、质性研究在教育行动领域的应用

Stephen M. Corey最早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行为研究领域,属于社会行动研究的范畴。教育行动研究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家长、支持者(Stephen M. Corey,1953)。研究者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要以积极的态度,用创造性的思考勇敢地加以尝试,有方法有系统地收集资料,并指出应该改变之处和如何改变的措施[12]。

教育行动研究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已有五六十年的研究历程,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定、社区行为、班级教学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累积了一些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学科教学以及对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的探讨。如易丽的《从方法论角度审视教育行动研究的价值与局限》;林坚《教育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鲍道宏《在“行动研究”中达成对话——教育行动研究旨趣探究》等。如上海青浦县顾怜烷开展的大面积提高青浦县初中“数学教学实验”,北京三中朱尔澄进行的“历史情感教学的实验研究”,陈桂生教授的“大学一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等等[14]。

四、质性研究展望:与量化研究的分歧与整合之路

从质性研究在对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追求中应运而生,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质性研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在展望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之前,仍然要成人质性研究过程中易存在的一些缺点:如不能大规模研究大样本,结果不能广泛推广,研究没有统一程序等等[15]。无疑,与量化研究的整合将是质性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强调让被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研究结果用于对制度和行为的改变上。二是以多元化的视角注重倾听不同研究主体的声音。三是意识到研究者个体特点对研究的影响,更加重视研究者的反思。四是在多元化视角的同时坚持规范化研究,追求严谨性和规范性。五是利用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手段丰富和完善质性研究。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唯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妥,和后现代“去中心”、“多元化”的研究潮流,光有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要。现象学中对“主体间性”的探究引发了学者们对研究者与研究主体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也开始更加关注研究意义。与此同时,解释学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指导意义也让质性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研究过程是参与研究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理解、融合、意义共建的过程。总的来说,在一百多年的研究发展史上,质性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元到多元角度”,从“描述到解释”,从“理论到现实”,从“科学到人文”,从“客观到主客体作用”,从“表征到文化”,从“理论到地域性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有涉”,从“研究到行动””的曲折过程。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并加以重视,用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才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趋势。

参看文献:

[1]张光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从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对立到整合[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4).

[2]齐力,林本炫.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M].嘉义: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5:88-92

[3]李八一.方法的背后一一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

[4]陈晶.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J].科技资讯,2007,(17).

[5]Locke,L.Qualitative research as a form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

ise and sport,1989,60,415-442.

[6]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1,(6).

[7]王海宁.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新方法——扎根理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8.

[8]Heather Skirton.The Client’s Perspective of Genetic Couns-

eling—A Grounded Theory Study[J].Jo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 Vol.10,No.4,2001:311-326.

[9]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0]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5.

[12]孙亚玲,傅淳.行动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术探索,2004,(1).

[13]陶文中.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1997,(5).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研究传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等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实践者的教师,不但要拥有教学能力,也应提升自我的教育科研水平。相应的,研究者的方法意识和修养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方法论知识具有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和研究能力的普遍窟义,它能提高研究者的反思和综合构建能力,提高研究者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和开拓性。方法论素养是研究人员的基础性素养,具体研究方法是从巳知达到未知的桥梁,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

现代教育改革中,改变了教育科研只限于经过专门训练的科研工作者的观念,很多一线教师写科研理论文章,成为研究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虽然在研究重点和任务上与教育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有所不同,但在研究目的上同样必须坚持学术性,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未知领域,以便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为中小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教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摘‘教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的必然选择。”功利性的研究行为,凸显了浮躁的研究风气,有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情况和基本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设有参加过科研活动;即使参加了,教师的科研知识也是捉襟见肘,结果如下表1、表2;

在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运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问题意识和技术的缺失。由于缺乏研究的基本素养,中小学研究者问题意识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对于课题研究项目的获得有着“等、靠、要”的思想,工作被动,主体意识不强。所选课题大而空,课题重复性大,原创性研究比较缺乏。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源于问题意识的缺乏,没有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敏感性,研究价值及意义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假问题。部分研究者没有注意到各种研究方法的缺陷,随意扩大了研究的可行性。在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验或问卷数据时,存在着选择能力和解释能力问题;质化研究中存在着人际关系的把握和沟通能力等问题。

(2)量化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缺失。国内绝大多数研究采取“由上到下”的理论视野,而根植于实践的“草根型”研究却不是很多,研究方式表现更多的是基于理论性的解释。“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一个表现是实证性研究的异化,“在一些同志看来,搞实证研究不过是举手之劳:想一个题目,印一批问卷,搞一个调查,然后计算一下调查结果,再列出一堆图表便算完事。”动辄就用所谓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管问卷设计的质量如何,调查所选的样本的代表性如何,一旦获得了数据,就进行归纳整理,运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就得出了“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欠缺之归因分析

(1)师范教育时期课程设置问题。教育科研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性知识,也是教育科研效度提高的保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法方面素质的欠缺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究其根源还要追溯到中小学教师求学时代的教育及课程设置问题。

2001年一项调查表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66.7%,部属师大占83.3%,省属高师占54.1%,师专占71.4%,中师占25%,综合平均为56.3%’。从师范教育发展看,教育专业课程处于减少的发展趋势,甚至沦落为配角的位置。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理论、教育史、各科教授法等多项内容,20年代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方法传人我国,随即师范专业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到1938年的(师范学院规程)则只留下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中等教育、普通教学法、分科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习等6门(其中涵盖了教育统计等研究方法的学习)。1947年,廖世承先生曾说:“以前师范学校曾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诸学程,嗣后取消‘普通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而归并入‘教育心理学’;最近又将‘心理测量与统计’分别并人‘教育心理’和‘教育行政’;所以在师范学校新课程标准中,仅有‘教育心理’一种课程,而授课时效则更减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面学习苏联”,对西方的教学理论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致使我国教育界陷入一种新的仿效外国的封闭模式之中,在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研究领域中,取消了从20年代就传人我国的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课程。表3是我国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教育学科课程开设情况,由此看出教育学科逐渐减少的演变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惯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约占72%,比例过大,公共基础课程约占21%,而教育专业课程仅约占7%,比例太小。教育专业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诸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基础课程都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且课程内容陈旧。尤其是培养研究能力的相关设置更是风毛鳞角,针对教育科研方法类知识的课程少得可怜,这些知识被挤压在教育学课程的某一章节里面,教师讲授时往往一笔带过。教育课程成了象征性的点缀,学时也一减再减,以致到了徒有其表的地步。这种只求外在课程形式缺乏内在师范教育理念,导致了师范专业特色的消退,此弊端已使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严重滞后,也使教师专业化进程更加缓慢。师范教育专业特色是师范性,教育专业课程是其特色的直接体现。然而有限的课程,有限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授课时间,一个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研素养如何得到培养?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或虽有了解却又缺乏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样状况的出现是不足为怪的。尤其是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没有把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到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设置,师范生在校时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也很小,以致使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再者,目前教师培训依然把培训定式为教育学、心理学两科知识的教育而缺乏研究方法的专门培训,其后果只能是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素养的提高缺乏根基和支撑点,

(2)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匮乏问题。

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研究想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方法论是必要的前提。所以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元研究却出现了断层现象,直接影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质量。受前苏联50年代教育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人们把教育研究方法论简化为一体独尊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处在科学革命时代中的教育研究,同样面临着方法论的挑战。若顾及到我国教育学科原有的发展水平,那么,这种挑战不仅存在,而且十分严峻。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建国以来至80年代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几乎没有认真开展过方法论研究。”这直接制约着研究者的视野及思维方式。80年代后期,教育界的方法论意识开始活跃,方法论的需求和研究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虽经理论工作者的努力,方法理论在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始终是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基本承袭英美传统,多是从西方学来的“舶来晶”。在“全盘西化”与保持中国特色之间一直存在一种张力,但本土化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队伍阵容和知识结构、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的原创能力、高层次国际学术对话与交流能力等和世界前沿研究存在较大差距,与传统成熟学科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5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6

集中在自然语料与诱发式语料两类,同时我们认为在具体的研究中,语料的效度、信度、适切性与可行性都应纳入考虑的范围。

关键词:实验语用学 实证哲学 研究方法 语料收集

一.引言

实验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99年Cognition杂志上[1]。它主要是指使用实证主义方法,对语用课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言语行为、含义解读与推导、发话人意义等的认知基础;同时在人们的真实交际中,如何根据语言学知识、语境因素等去消解歧义,获取话语的明示与隐含信息,最终理解发话人的交际意图,或者理解隐喻、反语、借代等非字面信息[2]。实验语用学认为,我们只有将语用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等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整合起来,才能对语用学本身的理论建构作出最好的诠释[3]。他们指出话语理解等信息中的推理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密切相关,但基于心理语言学所提出的与言语相关的实验方法并未系统地检测现有的语用理论,所以实验语用学就倡导将实验法推广到语用学的各个研究领域[4]。

二.实验语用学的理论建构

语用学在建立之初就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哲学思想的介入为语用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基础,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该领域提供了更好的科学方法。此学科虽与其它多种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本文只讨论其中几门特别重要的学科。

1.实验语用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规律,如条件作用、人格差异、人格异常、内心冲突等课题。心理学家只顾建构理论,却没有试图将自己建构的理论同其它学科联系。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取代了以往行为主义的主流地位,许多新的研究方法被用来研究心理以及活动背后的认知机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研究技术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常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扫描技术(PRT)、脑电技术(EEG/ERP)等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5]。认知心理学也波及到了语用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关联论、顺应论等。值得指出的是研究技术和条件都处于基础阶段,尚未完成系统地科学验证,只是雏形而已[6],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思想早已渗透到实验语用学的研究领域了。

2.实验语用学与实证主义哲学

实验语用学的直接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positivism),最早由法国哲学家Auguste Comte提出。实证主义哲学广义上是指任何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而基于经验材料的哲学体系;狭义的是指Comte关于这一认识论的观点[7]。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主张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内在的固有的、能重复发生的规律,同时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考查事物的本质。以巴赫主义为代表的是第二代实证主义与以维也纳学派代表的是第三代实证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或称逻辑经验主义[8]。他们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的研究,以及相关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问题。语言世界也是可以被量化的,研究语言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获取数据,依靠定量数据来解释语言。正是在此哲学观指导下,实验语用学应运而生。实验语用学认为:人类适切地使用语言以及理解语言的过程是有理据性的,我们可以凭借科学的手段进行测量,结合特定的文化社交语境进行阐释。

3.实验语用学与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是语言学研究中量化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原理和公式描述量化数据,进而得出可靠的推论[9]。语用现象涉及社会、文化、语境、认知等随机变量,而统计学是研究随机变量的数学工具,因此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探索出大量复杂语用现象的本质。实验语用学将人类纷繁复杂的言语交际行为和认知过程看作自然现象,可以用客观化的自然方法来研究。特别是对庞大的语料进一步处理时,我们必须借助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把那些看似无意义的材料凸显出本身的价值。

三.研究中语料的搜集方法以及原则

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或假设、收集数据、阐述数据的过程[10]。对任何科学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语用学也不例外。我们根据语料收集方法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两类:自然语料和诱发式语料,下面就从这两种类型予以展开。

(一)自然语料法

自然语料是受试人员作为交际一方参与其中的言语交际行为,是真实交际意愿的驱动。然而,我们所说的自然语料并非是受试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受试,而是带有人为因素的尽量接近真实场景的自然语料。获取自然语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借助现有语料库与自然观察。

1.语料库

有些言语行为,如告别、问候,表达感谢[11],有其自身的固定程式,语言数量有限,结构单一,较易识别,因此比较适合用语料库。我们认为语料库的开发和使用对应用语言学,特别是对研究学生错误类型的标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一研究方法在实验语用学中能起多大的作用我们持保留态度。因为我们必须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即没有一个现成的可供使用的口语语料库,这样就无法涵盖不同的语体特征,那么目标语料的可比性在语料库研究方法中似乎不能作为理想的语料源头。

2.实录语料

实录语料是指研究人员在征得受试者同意的基础上,对自然发生的真实交际行为进行录像或录音,然后将资料转写。这种方法显然具有人类学研究的特征,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交际在真实语境下的全貌。鉴于此,这种收集语料的方法是从理论层面公认的理想语料,但是实际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学者很少。首先,研究人员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西方国家特别注重研究道德问题);同时如果受试者知道话语会被录音,其语体风格往往会被调整;况且真实的交际很难对交际双方的权势、地位、年龄等变量加以控制,不利于科学分析,因而实录语料的际操作显得困难重重。

(二)诱发式语料

诱发式语料是指研究对象并没有参与到真实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而是受研究人员的诱发和引导,从记忆中激活相关信息,报告表演或写出来,即受研究人员的目的驱动[12]。常见的收集形式有语篇完型任务、角色扮演、口头报告。

1.语篇完型任务

语篇完型任务(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 DCT),是语用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理念,先是一段情景描述,然后是对话,其中一部分给出,要求受试者补全另外一部分,要研究的那一部分需要含有特定的言语行为[13]。DCT可以分为选择语篇完型(MDCT)和书面语篇完型(WDCT)。两者都给予受试者一些场景,但MDCT要求受试者从被给选项中选出答案,而WDCT是开放式的,要求参与者写下他们生成的语篇反应。有些学者[14/15]认为MDCT仅能够测试出受试者的某些语用理解能力,但是对于语用生成似乎WDCT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没有面对面的互动交际那么真实,但从语料收集的数量上讲不失一种好的方法。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 RP)是一种情景模拟法,由研究人员设定交际场景,规定双方的角色关系,包括职业(如师生关系)、社会距离、相对权势等,并向被试者说明,要求他们在给定情境下实施某种言语行为,并以口头形式表演出来。根据交际互动的深广程度,角色扮演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前者一般是单话轮回应,而后者是一种不限数量、不预设交际的多话轮回应和交际双方意义协商的过程。我们认为,RP克服了收集实录语料不太可能的弊端,因为RP所获得的语料在复杂性、多样性、互动性、协商性等层面更接近于自然语料,但其交际语境是虚拟的,并且交际双方可能会因不熟悉其扮演的角色或本族语没有经历过类似情景,那么语料的信度和效度就值得质疑[12]。

3.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这一研究方法以多种形式丰富了研究人员对语料的识解。通过自我报告和自我观察,受试者要求说出他们在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时的内心想法并对其特定语言行为进行自我心理剖析。这一方法可以用来验证获取语料的方法和过程是否具有效度和信度,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受试者在给定情境中的意识活动[16]。内省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及时汇报,可以使得任务同时进行,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任务的完成[17]。

四.结语

本文对实验语用学的学科基础进行了溯源。实验语用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它是集语言学、哲学、心理学、数理统计学于一体,以实验为研究手段的一门学科。虽然实验语用学对于语用推理并未做出清楚的解释, 但它的学科价值在于它可以使语用学理论逐渐减少其心理学上的模糊性,同时为本学科以往的内部循环论证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就语用收集方法层面而言,这些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但在做研究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近几年研究者们为了提高语料的效度、信度、适切性与可行性,混合法似乎成了一种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Nicolle,S.&B.Clark.Experimental pragmatics and what is said: A response to Gibbs and Moise[J]. Cognition,1999,(78):165-188.

[2]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中国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Noveck,I.A.&D.Sperber.Experimental Pragmatics [M].Basingstoke:Palgrave, 2004.

[4]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学民,舒华. 验心理学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周榕、冉永平.语用学研究的新取向―实验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2007, (5):23-26.

[7]Pickering,M.Auguste Comte:AnIn

tellectual Biography[M].Cambridge:CUP,1993.

[8]张庆熊.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和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2009,(6):39-45.

[9]徐宏晨.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案例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0]洪岗.跨文化语用学语料收集方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1]Reed,B.S.“Prosodic orientation:A practice for sequence organization in broadcast telephone openings”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6):1223-47.

[12]李怡,王建华.跨文化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345-351.

[13]Kasper,G.&M.Dahl.1991.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991,(2):215-247.

[14]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5]王永亮,曲捷.基于语言能力和语际语用能力关系的实证测量[J].创新教育,2014,(6):65-68.

[16]Gass,S.M.&A.Mackey.Data Elicita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