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思想品德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思想品德教育都被列入教育范围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小学生培养成有道德、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也不断得到重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德育素质成为当今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具体针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分析。

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或品质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另外又因为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因此在此阶段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论是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改革,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定要深化自身思想品德学习,由此一来,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有了相应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增加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学能力。

(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富强

我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小学生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时,需要从国家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待,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拥有健康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其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而奠定基础。

二、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适应社会与时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小学生教育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步伐,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变化,而且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太过薄弱,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满足国家与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要。

(二)不适应教育观念变革与更新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大多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仍然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放在首要位置,而当今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更加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当下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的变革并不相符。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学校太过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兴趣的丧失。

(三)不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制定时,部分学校和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当下学生的心理实际年龄,常常是生搬硬套地使用所学的教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导致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三、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采取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我们想让学生学习《国旗法》,如果仅仅枯燥得讲述,也许不容易激起小学生对国旗内涵的理解和热爱。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与之相关的爱国电影和爱国故事等,来使学生感受革命先辈为了祖国的建设而付出的努力,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国旗是用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以“活动”的理念贯穿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确立平等教育观、个性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和主动学习观等等。由于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学老师度过的,因此,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举办相应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的情景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方向,选择合适的情景类型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例如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等。也可以结合当代的新闻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将思想品德知识融入新闻事件中,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使,需要学校和家长长期共同努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程刚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