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论文(共2篇)

高职商务英语论文(共2篇)

第一篇: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培养

1过硬的英语“职业能力”

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能用英语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并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职业”指的是工作场景下职场活动“,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可定义为培养学生在各个行业的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英语职业能力,熟悉公司业务流程,熟练工作中的英语表达,能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与他人合作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2良好的“人文能力”

“人文能力”指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人格魅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的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范畴,英语教学具有人文价值,即具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英语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商务英语教学表面上是教授不同的语言,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人文能力是指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能够领会语言的内涵,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自己的修养,实现身心和谐发展[3]。

3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培养路径

3.1人才培养围绕“三能目标”展开

传统意义上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是基于“英语+技能”的简单复合,现有的商务英语“三能”人才旨在培养突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熟悉商务流程、能用英语处理商务贸易事宜的英语“职业能力”,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适应国际商务第一线需要的“三能”人才。所以“,三能”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以英语为基础,以工作场景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2课程设置基于“三能合一”

“三能合一”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从根本上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模块,课程模式可以确立为“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职业能力+人文知识能力”。课程设置要突出“英语+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的“三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对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等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三能合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该专业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用“3+3”来概括:即三个能力与三大模块。英语“应用能力”对应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可以在大学第一学年设置语言基础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辅以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职业能力”对接商务技能课程模块,在第二学年开设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电子商务、行业英语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英语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构建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人文能力”架构在综合素质课程模块,始终贯穿在大学三年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创业教育培养和心理健康等等。该“三能合一”课程模块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3.3课堂教学突出“三能融合”

3.3.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是指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应用与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一是合理选择并整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活动设计;二是努力挖掘课文内容的热点,切合学生谈论的话点,激发学生用英语谈论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可在课前设计相关的英语情景活动,在课内要求学生分组仿照此活动展开英语情景模拟,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加分。

3.3.2模拟仿真工作场景,强化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能用英语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并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这一能力培养路径一是单元内容的教学设计应与学生以后的就业职业相挂钩,以职业群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英语课堂内的模拟实训以商务模块实训和仿真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教学组织形式尽量模拟学生以后的真实工作场景,具有“模拟性”和“仿真性”。3.3.3巧妙结合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彰显英语“人文能力”培养英语“人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语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英语课程也兼容文化和人文内涵特点,可喜的是英语教材中处处可见文化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熏陶,通过教材单元内容渗透的文化素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巧妙结合单元主题与文化知识的关联度,围绕欧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现状,使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点点滴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贯穿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节日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英语人文修养[4]。

4思考与建议

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培养,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技能与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达成“三性目标”与“三能融合”的必要条件[5]。

4.1建设“三能”型英语师资队伍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具备硕士以上的学历和深厚的语言功底,善于理论教学,但缺乏商务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加强高职“三能”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专业职业发展。高职“三能”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能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5]。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人文能力”。

4.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偏弱,以温州为例,目前温州共有6所高职院校培养外贸人才,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实践课时数偏少,局限于教材教学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组织多以商务模块模拟实训和仿真训练为主,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合作,外贸企业提供的业务实习平台与机会不足,学生的商务实战性操作几乎为零。且大多数院校的实训课程仅仅限于校内,未能够真正地走出校门,学生仍然无法在工作后迅速进入角色。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与多家对口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邀请相关业务人才进课堂授课或开展讲座,同时派遣优秀学生到紧密合作企业实习。拓展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事宜。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并且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了大门。

作者:彭茜茜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时,9种智能应相互融合,相互迁移。在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过程中,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任何个体(工作人员)都具有这九种智能,而且这九种智能之间存在迁移转换的关系,从而使得个体的职业能力在具体的岗位能力运用过程中呈现出个体特性和可发展性。如果在研究个体所具有的各种潜能的基础上把最特长的才能发挥出来,就会达到“人尽其能,个尽其能”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时,把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智能特长联系起来,无疑会提高培养质量。

以往的职业能力研究只遵循工作过程,重视完成典型工作过程所需的技能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把工作技能提到了该有的重要位置,做到了“重实践,轻理论”,实践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学生的职业发展仅停留在某种工作岗位上,缺乏职业迁移能力,比如,做报关工作的做单证员或外贸业务员、业务经理时就不能得心应手。只能做某种工作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时,不能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工作岗位的技能,还得看学生的吸收能力,就需要尊重学生自身的能力特长,根据他的自身条件施与适合他自身发展的职业技能,才能作到“各尽其才”。同时,兼顾能力的迁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使其在掌握某种工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工作岗位群的多种工作技能,作到“人尽其才”。

以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商务英语专业能力为核心,以相关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为关键要素,在尊重学生个体能力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模型是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展示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结构、并在实践中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这一模型只是在理论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初始模型,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实证使用和实践论证。

作者:叶晓平 侯毅霞 马鸿雁 洪娟丽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