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启发式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阅读启发式教学反思

摘要:

高质量的启发手段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二、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启发[3]。如学生在解答上文提到的“惟余莽莽”能否改写成“一片莽莽”这个问题时始终摸不着北,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马上要求学生用“惟余”一词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惟余”一词蕴含着诗人惊讶、感叹的情绪。中学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较多,古诗文教学更应尊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

三、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4]认为,进入文本的标志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强调的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故乡》一文,笔者在讲完少年闰土这一部分的时候,特意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遇上了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会怎么接待他?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闰土像你们说的那样做了吗?闰土的哪一句话最让‘迅哥儿’伤心?”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了“迅哥儿”面对友谊破灭、故乡不再有梦幻色彩的伤心失落。

四、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次成功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不能理解课题的言外之意,笔者就把课题改为“于勒”和“叔叔于勒”,让学生与原来的课题相对比,这时学生理解了课题强调的是“我的”二字,从而明白,课题是在讽刺菲利普夫妇。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相对比,让大家体会唐雎的从容镇定、态度坚决;还让学生把秦王前后的语气变化相对比,让大家体会秦王的性格特点[5]。

五、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智慧催生智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过程,高质量的启发手段正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佳捷径,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秘密武器”。

作者:陈振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县石涧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许金宝,赵红梅.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功夫[J].上海教育,2006(21):18-21.

[4]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5]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1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