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优化探讨

中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优化探讨

摘要:文章以中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美术教育所延伸出的色彩教学为研究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可使教学质效得到显著提高的策略,例如,重视预习、创设情境等,希望能够给教师以正面影响,为日后所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色彩教学;美术教育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要想发挥自身价值,关键是对色彩进行准确运用。在中职院校任职的教师,对美术进行教学的重心自然应落在色彩教学上,以新思路和新策略为依托,使教学情况获得改善,为学生提供获得丰富视觉体验的平台,通过培养其观察力与表现力的方式,使全面发展等目标拥有实现所需的坚实基础。

一、色彩教学现状

研究表明,导致色彩教学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成果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写生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环节,其多样性尚未引起教师重视。中职院校所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普遍集中在基础知识领域,从而忽视了对色彩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的意义,导致学生仅凭借单一方式,完成静物写生的任务,这样做并不利于对学生主观色彩进行培养,还会使其想象力的发散受到制约。其次,现有教学模式受观念影响,尚未得到全面且系统的优化,少数教师仍然将色彩、素描与绘画视为一个整体,在面向学生展开教学时,自然不会对色彩的重要性进行突出强调,导致学生对色彩魅力的感知有限。作为拥有鲜明特色的学科,美术教学对形式、内容所提出要求,均以“创新”为主,若教师仍对传统模式进行沿用,既无法确保教育效果,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趣味性及生动性[1]。再次,中职院校教学经费有限,管理者往往更倾向于将经费用来对专业课程进行开展,导致美术教师缺少色彩教学所需设施,一旦出现理论和实际相割裂的情况,不仅学生创造力无法得到发挥,其色彩力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培养。最后,学生自身认知存在偏差,同样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职学生往往不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接触色彩教学的初期,通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若学生未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引起重视,较易出现热情消散的情况,后续活动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二、教学优化策略

对强调创作性的美术而言,要想经由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潜能得到激发,关键是加大色彩教学力度,而色彩教学所适用策略,可被概括如下:

(一)优化课程设置。目前,中职院校所面临问题,主要是没有对美术课程的设置引起重视,色彩教学缺少有力支持,例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利用先进设备。众所周知,美术课程的内容,通常以素描、静物写生为主,其中,静物写生往往要对色彩进行大量运用,旨在加深学生对色彩的了解。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能力的静物,例如,苹果、梨,将其放在讲台或课桌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静物,掌握静物写生对空间、色彩运用提出的要求,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该门课程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观察力加以培养,待学生纷纷开始写生后,教师应将重心转向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上,使学生主动对空间进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创作出理想的画作,展开教学的目的随之达到[2]。

(二)重视课前预习。中职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参差不齐,要想使其能力得到锻炼,重点是以课前预习为载体,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强化。美术教师在开展色彩教学时,应引入课前预习模式,旨在使学生明确课程重点,借助色彩知识和自身体验,对美术的魅力产生深刻认知,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强大兴趣。例如,在对色彩属性进行教学前,中职教师应以学生视角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难点、重点和目标,再以计算机软件为依托,通过编辑文字、处理图片和制作动画的方式,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确保身处任意层次的学生,均有相应的预习内容。待上述环节告一段落,教师可要求学生前往特定网络平台,下载并观看课件,对色彩属性所涉及知识进行系统预习并掌握,使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在学生利用预习所掌握知识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后,方可借助互动平台,向教师反馈自身所遇到难题,而教师的任务是整合学生所反馈难题,有针对性地完成讲解,加深学生对光、色彩与视觉关系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光源色、固有色等运用色彩所需的基础知识,而在此基础上,对课上教学进行展开,通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调个性发展。对优秀作品进行创作的前提,一方面是学生美术情感丰富,另一方面是学生拥有对色彩加以运用的独特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将个性发展置于重要位置,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自身能力,形成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还对其自学能力的强化有积极作用,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对色彩知识进行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拥有更理想的专业素养及能力,这也是展开相关教学的出发点。

(四)创设教学情境。对中职美术教学进行革新的重点,主要是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得到明显的优化。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将以生为本作为原则,同时完成创设情境、优化内容的工作,凸显课堂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打开进入美术和色彩世界的大门,降低学生对新知进行掌握的难度,为知识层次的提高做铺垫[3]。例如,在对色彩混合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由于部分中职院校已对完善的多媒体设施加以配备,用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视频,通过对课件进行制作的方式,将学习难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便利,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始终保有极高的热情,教学质效自然会得到提高。随后,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美术能力作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优化,确保内容拥有鲜明层次、适中难度和突出重点,再以板书、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完成对色彩混合所涉及知识进行讲解的任务,所讲解内容往往以原色、混合色和复色为主,通过对问题进行设置并提出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而高效的交流与沟通,往往可使大部分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只需进一步讲解混合颜料色和光色的异同、补色与复色的关系等重点,便可达到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的目的,为日后更高难度教学内容的讲解提供支持。

(五)凸显色彩价值。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职院校对美术进行教学的模式均相对单一,现已无法满足社会所提出要求,只有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实践内容置于重要地位,才能使学生对美术细节的认知更加精准,以色彩及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通常会取得更突出的成果。但是,该模式所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均较为显著,一方面,可为色彩经验的累积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不利于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应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借助多元模式完成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的工作,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如下:其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二,使学生对色彩与美术的关系,具有准确了解;其三,使学生自身表现力得到显著增强。

(六)增加教学手段。众所周知,常规教学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要想使色彩教学得到优化,关键是以当代社会所提出要求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教学手段进行增加,使学生拥有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与深化的平台。例如,在对色彩调和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所表现出能力及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注入强心剂,在确保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完成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任务。目前,色彩课堂使用频率较高的模式,主要有情境教学、启发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师应将学生所表现出个体差异作为基础,对教学目标、问题进行设置,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色彩调和所对应特征及方法进行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确保自身能力得到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视情况对小组合作或类似模式加以应用,首先,将班级内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以组内成员的情况为依据,对实践任务进行设置,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所下发任务,最后,预留一定时间,鼓励各小组对实践所得成果进行展示,回答其他小组所提出问题,此过程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的过程,还对学生创造力及观察力的发展,具有较为正面的作用[4]。

(七)转变教师定位。中职院校对美术色彩进行高效教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以学生特点为依据,对可使学生兴趣得到调动的模式进行设计,再由教师以讨论环节为依托,将个人感悟与理解传达给学生,由此可见,转变教师定位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将自身置于和学生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平等的师生关系,给教学活动所带来影响,往往十分积极。另外,教师还应对专业技能的强化引起重视,在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例如,对实验教学法加以利用,使学生内心深处所具有美术情感得到充分激发,通过实践的方式,对色彩魅力加以感受,为色彩规律及后续知识的讲解做铺垫。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能够看出,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使美术教育拥有了更科学的目标和策略,对美术教育起重要作用的色彩教学,其价值开始为人们所熟知,这就要求中职教师以学生情况与诉求为依据,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对现有理念及模式进行优化,确保色彩教学被赋予效能可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君.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245.

[2]顾晔.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6):199.

[3]曹玉丽.关于优化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8(13):143.

[4]沈艳蕾.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12.

作者:赵雅超 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