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历史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摘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有弊,但是利是大于弊的。高效课堂中的历史教学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生成认知。多媒体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有直观性、丰富性和拓展性,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优点;缺点;历史教学

在高中的九大高考学科中,历史学科的内容量大,涵盖古今中外。在教材改革之后,知识的呈现形式是专题型,不是传统的专史型。学生不能通过教材直接了解史实的前前后后,头脑中没有完整的认知。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承载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历史事件的表达能更完整、更生动、更直观,能使教学更加完善。经过多年的摸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点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挖掘性。学生有年龄小、识记能力强这一特点,可挖掘性更大。但也正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尚不成熟,也存在较强的惰性,尤其是基础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如能定下适当的目标,给予适当的奖励,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科的知识点非常多,如何在考前一周复习时快速而高效地背下基础知识,以赢得更多的时间去拔高,对于每个文科生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发挥它的功效。比如可以承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背下一定量的知识点,就可以播放一些学生生们平时想看的影片片断或视频。学生一周内休闲时间很少,可以看到电影、电视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学生又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对新潮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强大的吸引力下,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屏幕的演示,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由静变动,化抽象为直观,梳理结构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史料,学生更易接受。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是各科知识的总和,它会涉及到其他所有学科,比如除了讲述历史事件,还会讲到物理、生物、化学、美术、音乐等等各科的发展史。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知识点(概念、时间、人物、事件、影响等),其交差关系纵横复杂,无法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仅凭枯燥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很快就会忘记。现实的难题需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比如讲授某一历史事件,先播一段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视频,能让学生先对该事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避免在听课的时候“如管窥豹”。通过视频播放、图形动态演示、教师生动点拨,学生以愉快的心境轻松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现在的高效课堂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兼传授学习立法,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找出问题答案。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懂得、知晓基本知识,然后才能运用发挥。而现今教材的改革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足,需要教师为其补充。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大量详实历史资料,反映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内容。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比如我讲到《罗斯福新政》时,给学生放罗斯福的个人简介、罗斯福的炉边讲话、凯恩斯主义的运用……一切都是那么直观,学生吸收得好,老师不必多赘述,点拨即可。过程行云流水,堪称完美。

(四)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升华

三维目标中,最不好落实的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常常流于形式,或是硬拔高。在思想教育方面,语言大多时候是苍白的。电教媒体的使用,使思想教育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使学生情感融入教材中。比如《抗日战争》,适当地插入日军恶行的视频、中国人民反抗的音频、中国现今崛起强大的视频,各个都直达人心,无需多言。情感教育,润物无声。

(五)有利于尊重学习规律

每天从早晨到晚上都那么“认真”、那么“努力”地学习,日复一日,高效学习周期一定越来越短。学生好比橡皮筋,如果一味扯紧,很快就会断掉。但如果松紧有度,那么不仅不会断掉还会其乐无穷。如果将学生的学习和娱乐融为一体,互相促进,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岂不也是一件乐事?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乃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快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中获得知识。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功不可没。它把学科特点体现得那么明确、生动、直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学会了理论,又接触了大量史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错误倾向。在这里罗列一二,与同仁一起分享。

(一)教师的本能主导作用受到弱化

教师在接受专业培训的时候,首先重视的就是教师的基本功,如语言、板书、教态等。这些在上课中对学生都是无形的人文力量的感召,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主导性因素。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下,教师的存在感降低,成了点鼠标放视频的工具。正常情况应该是课件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但教师反常地被课件领着跑。教师是有思想的,课件是由教师的思想创造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教师的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一味地接受。

(二)多媒体的实际课堂作用运用不当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而不充分顾及到这样的课件对课堂有怎样的负面作用。课堂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如图片、视频、音频,选择不当,或者时间过长,都会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热闹的背后有没有知识的支持和依托呢?如果没有,那么这种多媒体技术还不如不用。用就让它尽其才。举个例子,我讲到《罗斯福新政》的时候,为突破重点,放了一个新政内容的视频。第一遍播放让学生们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第二遍播放让学生找到层次和重要的知识点。我只是利用视频就搞定了庞杂的新政内容,教师在这其中梳理、补充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多媒体和教学的真正结合,并且落实效果良好。所以说:多媒体如果能提升教学,我们就使用;如果不能,我们就不要硬用,要不然适得其反,也浪费了资源。

(三)其他负面影响

当然,运用多媒体,也需要注意一些操作问题。如关好门窗放低音量,以免影响其他班级的授课;选择视频要慎重;播放时间长短要控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教师能够绝对掌控课堂的情况下播放,反之只会成为学生单纯的娱乐渠道,不会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只能适得其反。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有弊,但是利是大于弊的。高效课堂中的历史教学,其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生成认知。多媒体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有直观性、丰富性和拓展性,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意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既有利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有利拓宽学生视野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优化课堂结构和学习效果,又能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科学实践表明:同一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知识量比例不同,纯视觉展现时学习注意集中率是83.7%,纯听觉展现时学习注意集中率是54.6%,而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效果良好。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极好手段。同时利用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再使这项技术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就能够创设良好的认知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身处于这样的新时代,有着新时代的工具多媒体,在一定尺度内合理的使用,又何尝不可呢?有句话说的好“模仿成功者不一定会成为另一个成功者”,也就是说同样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在探索中前行。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就是自己成长路上独一无二的成功者!

作者:关丽健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