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材料的应用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材料的应用

一、一“材”多用

在科学实验中有很多的材料资源在不同的实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材料都有它不同的使用价值。可见很多的实验材料都可以进行“一材多用”、“材”“材”巧变;可以将它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致。通过“一材多用”的探究过程把科学现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收获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比如,钢勺是实验室里常见又常用的演示材料,在不同年级的科学课中都要用到它。如六年级《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的“给白糖加热”的科学实验、四年级《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的“清水煮肉片”的实验、五年级《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观察比较两种液体”等实验都把钢勺当作加热的材料。其实钢勺除了可以作为烧烤时的容器,它还可以作为《热是怎样传递的》的工具。除了钢勺,科学实验中还有其它的材料也可以“一材多用”,如:毛巾也可代替《运动和摩擦力》一课中所要求的砂纸;作为分离水中固体的过滤器,它也是《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中的污水净化实验的工具,使用它要比教材上提到的用矿泉水瓶做过滤器效果要好,只要在铺沙子之前放上一层餐巾纸就搞定了……所有这些实验材料的再利用、再设计和再生成,使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提炼、科学思想的提升都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变废为“材”

由此可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丰富而有效的实验材料,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也就无从谈起。更何况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很多旧物、废物……这些物体因为没有被我们的“慧眼”识中,把它们当作无用的垃圾而被“无情”得处理掉。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一点关注这些被我们忽略的“栋梁之才”,有效地整合它、利用它,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丰厚科学实验的过程。例如《传热比赛》的这一课的实验材料比较难处理,如果不做实验吧,学生根本无法亲历铜丝、铝丝、钢丝在导热时的实验过程。而科学课的教学宗旨就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尽情探究,来获得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动手实验器材。我选取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作为该实验的“主角”,在易拉罐上打3个孔,孔的大小就是刚能固定住金属丝就可以了,把三种金属丝固定在易拉罐上,然后用分别在金属丝上滴上红色的蜡烛油,且它们的距离相等,把易拉罐固定铁架上,把蜡烛放在易拉罐底部的中间位置加热,这样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装置就完成了。借助被我改造过的实验装置,这个活动顺利得以完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可以被科学课所利用的材料还是很多的。例如:矿泉水瓶,如果给它的盖子打上孔后,它就可以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大显身手了。如:“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填埋垃圾”等活动都可以用来模拟降雨。变废为“材”,挖掘资源,厚实课堂,把看似“简单”的材料进行“不简单”处理后,往往会价值深远。比如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一些不乏用完的笔芯,一般我们都会把用完的笔芯扔进纸篓,要是把笔芯和硬纸板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影子观测仪等等。所以,只有我们拥有一双“科学的眼光”去处处留心身边各式各样的材料信息,充分发掘身边的材料资源,才会在自己的科学“教学档案”中建立起丰富而充足的“材料超市”,激活我们的科学课堂。

三“、材”“材”组合

由于现行科学教学的工具箱中配备不够齐全,还缺少很多的实验器材,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验需要。而对于实验中所留有大量比较零星的常识材料,如果把它们当作废物处理掉实在太可惜,虽然这些实验材料不能满足我们科学课的需要,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它们进行择优录取;对它们进行重新整理并再组合。这样既可以弥补科学课中材料不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通过对旧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材料价值。例如我带领学生探究潜水艇沉浮的原理时,假如运用我们现有的科学课材料是无法进行很好的操作的,于是我就从常识材料中找出了几个零散的实验材料(有注射器、皮管、浮标等)进行重新组合,做成了能进行科学实验的沉浮装置。这个浮标在注射器没有灌水之前它是浮的,当学生慢慢的拉动注射器,随着注射器里的水越来越多,浮标就会慢慢下沉;当注射器的活塞往下推,把里面的水都排出去的时候,浮标就会慢慢浮起来。通过这个实验装置的操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的,同时也印证了前面的内容,体积相同,重量重的物体容易沉。另外,像科学课中的还有一些材料进行不同组合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科学实验,要想让学生理解声音怎样产生的,就必须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我们可以把实验室里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给学生提供鼓、大音叉、集气瓶等主要实验材料,还给学生提供纸片、水等辅助材料,这样,学生通过纸片在鼓皮上的跳动,学生从吹集气瓶时振动的空气,在音叉振动荡漾起的一圈圈的水波,由一系列的实验学生们知道了,只有当物体振动时才会产生声音。所以,通过不同材料的有效组合,会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受科学实验效果、体悟科学实验原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四、结语

总之,材料引起活动,材料引起学习。在平时的科学课中,学生的科学探究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教师的直观解释也需要大量的材料背景,而现有的实验材料的配备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注重平时材料的积累,还要求教师用“科学目光”去搜寻科学信息,发现我们身边那些唾手可得的材料资源进行“巧用和善用”,从而建立起丰富多彩的材料库,来充足丰富我们科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用足够的实验材料来展示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高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李林河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托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