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6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6篇)

第一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像及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现已普遍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快速地把课程信息呈现给学生,实现高效快捷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本文就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计算能力,对小学生理性思维模式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受学习认知限制,其在学习小学数学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课堂上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公式,也可能不知道如何把公式套用在应用题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直接把课程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实施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一、借助图片、动画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重,课堂上对小学生的纪律管理也比较困难,学生会因为课堂外或同学之间一点小事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加大了小学教师教学的难度。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并良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课程通过动画及插入图片编辑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形式,以便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导《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题时,给学生呈现题目类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图片或者动画,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题上,帮助学生认识题目类型。这一类题有许多抽象点,学生会比较难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如何进行这部分题型的解决,并带入合适的公式进行思考延伸,以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再给学生讲述习题时,教师不必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地给学生列出运算过程,可以直接借助多媒体把题目以及解题步骤全部展示给小学生,这样既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情况去学习每个步骤所包含的知识点,简单而又高效。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施行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迷惑的地方得到帮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先观看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最恰当的帮助,高效教导学生的小学数学课程学习。

二、发挥多媒体的特长,直接展示课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今教学课堂上已经得到普及,它的出现代表着教育事业的新一步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师就可以直接把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方便快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味的让学生跟着课本和教师走低效教学的弊端,使学生能够直接了解课程要求,开阔学生视野。教师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这一特长,通过编辑把课程目标及数学题解析等等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我给学生讲解《图形与概率》一课时,部分学生会因为想象力或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而无法进行对图形的分析探讨,我就会把课本上学生难以理解或者想象不出来的图形放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上,然后放映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就了解课程上所说的图形,有利于学生对此图形的计算,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另外在讲解概率时我也会把要讲解的知识放在幻灯片中,一方面这样能够节省课堂上教学的时间,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堂,另一方面这样也能使学生不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维,而是在接触课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对题目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更灵活的学习思维模式,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长,使其运用到对学生的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进行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

三、多样转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能力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固定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往一个方向进行思索探究结果,在解题时也不会灵活变通,从多方面入手题目的解决方案。作为小学教师,应当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上学会灵活变通,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制定多种教学方案,通过灵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并使其认识到高效学习的精髓,引导其自主学习并积极探索思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定相关的课堂教学计划。比如说在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和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所授课程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高效进行授课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排版,使学生学习能够前后贯通及思考,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比如在对学生讲述几何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复习几何图形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的图形给学生形象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然后可以让学生观看以往所学的有关公式,以便学生对其计算,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看题,让其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结果,完成题型训练。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所造成的影响不同,而如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就可以实现影响的最大化,让学生在学习上适应不同的学习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灵活思考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拥有许多有利于教师教学的特长,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更轻易地理解课程知识。另外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学习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跟随自己的思维探索自主地进行课题思考,帮助学生数学思维体系的建立,进行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素杰.小学数学多媒体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5(5).

[2]王玉春.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64-164.

作者:陈淑颖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

摘要:因为学习数学的基础就是小学数学,所以小学数学的地位较高。情境教学的地位也就不言自明,此种教学方式就是某种具备情感色彩的活动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氛围。应用情境教学是重要快速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对数学上的问题进行模拟转化为生活当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和主人公之间产生共鸣,利用教师的帮助将学生学习的质量有效提高。因此,文中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

作为基础性学科的数学,给学生思维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以来,小学教育当中数学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数学。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为了全方位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只能应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情境教学法就产生了。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情境教学在我国还处在初期阶段,需要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努力才可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与概念都非常抽象,对小学生来讲较为复杂,小学生还并不具备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需要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好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让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作为基础课程,小学数学主要包括算术与几何知识,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样的思维能力也同样适合其他学科的学习,给学生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因而,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方式的使用与选择十分重视,创设教学情境作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数学教师将其使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新的时代下,国家与社会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需要教师及时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现如今的情况来说,教师要主动积极的探究适合学生发展和自身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方法。比如,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将具体数学知识置于某种特殊的情境当中,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愿望。

2.正确认识有效问题情境

新课改为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促使教育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师与学生真正对有效情境创设给教学带来的作用真正了解,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综合实际特点创设有效的情境,最大程度上将有效情境给教学带来的推动作用发挥出来,让学校教育教学符合社会与家长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情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就是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表现教材的方式当中,要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图片、游戏等等,利用这些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素材,将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将学习数学的内容利用问题的方法贯穿到有趣的情境当中去。将问题放在有趣的情境当中,可以保证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当中来,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感知。对小学生来说,虽然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要素都不一样,可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从整体上具备一定的一致性。低年级往常关注的是有趣新鲜的事物,而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具有刺激性的事物感兴趣。因而需要从问题情境的设计入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选择,从平时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故事当中引出问题,从游戏当中引出问题,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热情。例如教师在教授《倍数》这一知识的同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通过“开小火车”的游戏来实现学生对倍数的充分理解。教师作为火车头,嘴里说着“呜……”手里拿着非常多的口算卡片,开到哪儿,指定身边的同学进行回答问题,例如1的1倍、2倍、3倍……回答正确的学生就可以揪着老师的衣服在后面做车厢,反复如此,火车变得非常长,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

(四)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服务于生活。在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关注将现有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数学知识蕴藏的生活内涵。有些教师为设置情境深下苦功,即将课堂气氛活跃,可是却偏离主题,课堂效率低。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出现,数学教师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需要将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做好情境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境当中的数学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小数乘法》的时候,为了减少对小数乘法抽象理解的困难程度,需要从学生最了解的情境入手,例如逛超市,“棒棒糖1.5元一个,买三个需要多少元?”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保证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小数乘法进行充分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感受。这种生活情境,不但贴近学生生活,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氛围更加浓烈,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总而言之,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也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要因材施教,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保证将其转变为学生良好学习探索的氛围,这才是最终的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备多种方式,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数学课枯燥无聊的局面,将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尊鹏.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7(15):173.

[2]沈子群.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课堂的创设[J].才智,2016(25):59.

[3]郭军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6(36):41-42.

作者:王会文 单位:凉州区金河镇九年制学校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个人行为能力,为初步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言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在素质教育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倡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个性发展。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育者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会有阶段性、互补性和不平衡性,教育者对学习成绩好与坏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目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教育者的课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回答问题的往往是固定的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要么不会、不敢回答,要么不愿意回答。教育者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常常出现课堂教学冷场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落后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有很多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经济基础差,教学设备与资源落后,教育者还使用着原始的板书教学方式,学生在落后的教学环境中得不到发展,所学知识与实际社会发展脱节。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认真备课

教育者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备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订适合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了很多空间概念方面的知识点,教育者需要提前制定好计划,对教学过程和时间进行详细记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师生交流,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沟通和鼓励,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活跃课堂气氛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教育者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习能够畅所欲言的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技巧。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使用幽默、积极语言,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阶段式教学。例如:某教师讲解“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时,教育者为了将教学材料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开展小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教室中存在的角。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教育者的问题,“讲桌是有角的、三角尺、门窗、粉笔盒、投影仪等等都是有角的”,然后教育者问学生:“玻璃球有没有角?”学生回答:“圆球没有角”。教育者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够明白角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角”和“圆”。学生在积极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去,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借助多媒体设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与理念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的常用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简单化。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与教学材料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多媒体设施能够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知识内容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会受到固定式思维的限制,想象不出有哪些物件是圆形的。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自行车车轮、灯泡、乒乓球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较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之中。

(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将难题变得简单化,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数学与实际生活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教育者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探究情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育者设置“1+1=?4-2=?1+2=?”问题,学生回答:“1+1=2,4-2=2,1+2=3”。然后教育者告诉学生2和4都是偶数,1和3是奇数,问学生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说:“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教育者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没有回答出来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者通过使用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解题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目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育者将教学材料中的重点告诉学生,学生在“灌输式”教育中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学习态度认真但是学习效果低。教育者只有转变自身的教学态度,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伟健.试探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中国科技投资,2016(36):360.

[2]李景彪.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3):59.

[3]王书琴.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上旬),2016(7):183.

作者:骆秋菊 单位:惠州市惠城区马安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日益朝着新型工业化国家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而现代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与探究能力,学生主动的接受与学习知识,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克服遇到的困难,积极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深研课程,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数学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这是很狭隘的,也是与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相违背的。那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究竟有哪些呢?其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农村小学的数学教育既要帮助学生掌握以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一种情感价值教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价值观教育是文科类学科的事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鲜有教师把价值观教育贯穿其中。其实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习题练习、故事典籍、教学方式中蕴含着大量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那就是情感价值观教育。

二、了解学情,寻求最大公约数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师只有知晓了学生的学情,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理论上来说,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知识基础等是有效教学的保障。但在农村小学,要么一个老师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要么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要求在课堂教学形式下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显然不大现实。这时候寻求最大公约数,即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受益面才是最为现实可取的策略。那么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这种最大公约数学情主要有哪些呢?其一是“农村学情”。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物理环境是农村,对象是农村的小学生。农村的实际是教学条件较差,课后学习辅导很难保障,但优点是有许多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实际是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乏、学习底子差、学习习惯欠缺等。因此,根据这种具体情况,教学应根据实际,更加强化课堂教学,强化学校教育,注重情感关怀,加强学习习惯的塑造,加强兴趣、自信、自强等方面的培养。其二是“个性学情”。一是要把握小学生的群体个性特点。小学生还是未成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和依赖心强,情绪起伏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农村学生还有胆怯羞涩、保守淳朴、缺乏关爱等特点。二是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知识状况来进行教学。从学生学习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地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群体性的特点。其三是“分层学情”。最大公约数的寻求,并不是对于公约数以外的学生的放弃。实际上,寻求最大公约数,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在具体的教学选择上应该采取一种分层化的教学形式。要求寻求到优、良、中、差各个层次的公约数,了解把握各个层次的具体学情,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以此来作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教无类,共同进步。

三、精心设计,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一)精心设计教师自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把自己设计成为“有道者”。“有道”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大多第一学历较低,本身知识素养就有待提升,而且由于身处农村,消息闭塞,继续学习的机会和途径较少,更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数学素养和教学素养。另一方面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把自己设计成为“有魅力者”。“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精心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虽然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统一规定的统编教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千篇一律的。其实恰恰相反,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通过精心的备课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不仅表现在对于教材内容的“忠实”呈现,而且还体现在与教师特色、地域特点、学生实际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要贯彻“生活学习”的理念,在生活中促进学习,在学习中促进生活。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式

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教学的方式。对此,有效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实效,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精心地选择搭配教学方法形式,巧妙地设置安排教学活动环节,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既是教师的希望,也是学生的渴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可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是多元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多样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等三个方面,无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李宝琴.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6(9).

[3]刘中平.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0).

[4]王占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

作者:李发泽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丰乐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将这一辅助手段加以充分的运用,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们所要深入思考的首要课题。因此,小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对其的应用优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要对一些有效的手段及策略等加以积极的探索,从而在落实授课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师生交流,使学生自身的各项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致,使最终的授课效果得以增强。数学学科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特点严重相悖,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成绩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而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手段的应用,可以将一些符号、形状等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可以集中学生自身的专注力,也能够为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其也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各项思维,使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及优化。传统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着较强的系统性,严重的缺少灵活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非常的单一、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致。而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后,其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为一体,可以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使学生以更加直观、清晰的方式获得知识,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拓展思维,强化能力,使最终的授课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创建授课情景,增强参与兴趣

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及理解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为学生有效地创设授课情景,从而更好的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当中更好的获取知识,以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最终的授课效果得以保障。而信息技术这一手段的使用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构建情景,并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感和真实感,使其学习成效得以显著提高。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这样一个动画视频,一个小熊要带领大家去新建的游乐场玩,游乐场墙壁上的图案是由各种各样的图形所组合而成的,其中有正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等,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当学生在观察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大家觉得这些图案好看吗?那你们知道它是由什么图形所组合而成的呢?”学生们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并踊跃地回答问题,在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导入课题。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最大化的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性,也能够有效地强化其愉悦体验,以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及价值等得以突显。

(二)结合教学难点,加强问题能力

信息技术在运用的实际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的刺激并不是简单、单一的,而是可以充分的感染学生的多项感官,以激发其探索愿望及好奇心,使最终的授课成效得以强化。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手段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师生更好地突破知识难点,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强化问题能力,使自身的数学能力及综合素养等得到提升。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结合授课难点,来保障授课目标得以全方位的落实。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的过程中,这一部分的知识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结合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现出一些手掌、暖气片等图案,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理解“间隔数”、“全长”等名词,以突破这一难点,强化学习成效。

(三)推动意义构建,强化思维水平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有计划的让学生自身带有目的性的去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及资料查阅等,以将一些课内知识有效的延伸至课外,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够丰富其的课余知识,使其的思维水平及数学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最大化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来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十字路口中车辆不断驶过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假如要统计这一路口的车辆驶过情况你会运用怎样的方法呢?为学生提供两种方法,一种是列表统计、一种是画正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并完成这一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到了怎样的知识。最后,教师就应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调查,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其进一步的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及价值性,使授课目标得以升华。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手段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并不是全部的授课内容都适用于信息技术,所以,教师应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来使自身的整合技能得以提升。其次,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切不可夸大其价值及作用,而忽略了讲解的过程。最后,教师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应协调好其与教学间的关系,以为有效教学进一步的提供保障。

作者:朱玉玉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开发丰富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事实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造新型的课堂,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凸显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将数学课堂真正地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到一起,从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意义和实践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在此形势下,信息技术开始被引入课堂,成为打造新型、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事物。而小学生对于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倘若能够将信息技术这种新事物有效引入课堂,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课堂所吸引。如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激发。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得课堂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打造全新的课堂,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如此能够促进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对于构建新型、友好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并且掌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的手段。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结合

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打造高效的课堂非常有利。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注重对课堂导入模式的创新。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让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上,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认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画面,体现出“上、下、左、后、前、后”位置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和画面的观看,初步形成位置的概念。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彩的动画所吸引,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非常有利。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重难点教学的结合

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如此就意味着,部分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同时灵活运用教学方式,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除法:口算几十除以几十,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除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数学思想,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高效理解重难点内容。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环节的结合

课后练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巩固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练习。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视频到网络上,在学校网站上开拓一个数学学习专区,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更多选择。数学学习资源的共享,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练习。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完“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这部分知识点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并且将部分关键知识点放置在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明确了方向。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掌握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促进教学效率提高,才能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吴博朦 王琰 单位:安徽省五河县实验小学 安徽省五河县三中教育集团新城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