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浅论(10篇)

语文课堂教学浅论(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浅议

一张小嘴嗫嚅着想回答又说不来;一个问题说了一半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语言表达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嗯、这个、那个”的口头禅……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常常会出现。那教师是急躁地打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是给他们一些动脑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怎样做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呢?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把教学当作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答疑解惑,是一种“句号式”的教学,学生没有问题了,教学就结束了。尤其是一些公开教学,教师总是喜欢急于听到孩子们“正确”的回答,而急于打断这类孩子的回答,取而代之的是换个成绩好一点的、平时会说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得到那所谓的“正确回答”,早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把知识往孩子们的头脑中填塞。完全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及表达的自由,更谈不上满足学生的内在情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了。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下,大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较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教师应把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把自由还给学生。我觉得可以想要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起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倡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索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索求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实现语言系统的构建、运用与表达。

二、可以插话

当课上得饶有兴趣的时候,学生突然插话,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有的教师最忌讳学生课上随便插话,会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是上课,不要乱说话,有问题我们下课再讨论。其实,课上插话的学生往往都是处在认真听、积极想的过程中,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不由自主”恰恰就是学生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容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并且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比如,我在教学四下《争论的故事》一课时,有个学生读着读着课文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哎,这课文真有意思,你们看第三小节老人点了点头说的话,怎么只有前引号,却没有后引号呢?更奇怪的是,第四、五、六自然段都是这样的,到第七自然段才有后引号呢!”经这孩子一说,很多孩子也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立马投向老师,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的解释。此时,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讨论、交流得出他们满意的答案,即使答案不尽人意,但是我想让他们体验这个过程,让他们注意,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向老师求救,也不要一味地依赖老师,一定要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于是,我给予了孩子一点提醒:孩子们,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则故事,是一则关于天鹅的故事,关于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你们读读课文,课文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有什么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就会再次阅读,精心思考。真有孩子发现了,课文同样是故事,但是这天鹅的故事是有斯杰潘老人讲述的,而《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故事是直接叙述的。再有学生发现,因为斯杰潘老人讲述的故事同样包含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自然要分自然段,而故事又没有结束,所以四、五、六自然段只有前引号却没有后引号,到第七小节故事结束才加上了后引号。感觉孩子们的分析很有道理,于是,我趁热打铁,联系《争论的故事》,再次加深、巩固学生的认识。那么,像这样的孩子,偶尔、随意的插话,不正是课堂精彩纷呈的恰好资源吗?

三、鼓励争论

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而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新创异,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对他们的观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再适时地指导他们争议的方法,教会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时用上“我认为……”“我觉得……”这类友好、平等的语言,就会使学生兴趣高涨,精神振奋,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在总结课文,深化明理时,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乌鸦喜欢听好话,上了狐狸的当。这时,我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便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乌鸦怎么样?”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个学生说:乌鸦太笨了,对狐狸说的那些好话,不动脑筋想一想狐狸是不是有其他的目的,就相信了,结果把自己辛辛苦苦叼来的肉给骗走了。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觉得乌鸦笨,以前我们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那乌鸦不是很聪明的吗?我觉得乌鸦只不过喜欢听好话,才上了狐狸的当。喜欢听好话是她的一个缺点,我们人都有缺点呢,何况她只是一只乌鸦呢。”此时,全班学生热闹非凡,激烈争论。教师则应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认真倾听每一方的辩词。然后适时引导,更深入地理解本课的深刻道理。

四、可以标新

没有标新,就没有创造。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绝不是重复教师的思想,重现教师的思维,而应允许学生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真实的认识,哪怕是幼稚可笑,或是漏洞百出。教师要以鼓励为主,适时加以表扬。五、允许失言孩子思考问题总没有成人那么全面,但是,孩子们肯想、肯说,是他们的天性。虽然经常会出现辞不达意,张冠李戴,或者一句话说了一半怎么也说不下去,还会挠耳朵、摸鼻子地做着思考之状的现象,有的甚至回答问题莫名其妙,乱七八糟,漏洞百出。教师面对诸如此类现象,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为孩子们着想,要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幼稚可笑、漏洞百出的,也要给时间让他把想说的话讲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才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认识的活跃。千万不可强行打断孩子,把孩子们肯想、肯说的天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师要做智慧型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还给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让课堂教学真正高效起来。

作者:王莉敏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现阶段,因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完善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但在实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过于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很少,导致很多学生在情感方面变得越来越冷漠,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及综合素质提高。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同时还关系着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故一直以来都得到学生及教师们的关注,使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们的重要教学任务及目标。情感教育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课文学习,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进一步证实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教师要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面对学生

(一)教师积极创建和谐和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一,初中语文教师要公平和民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进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第二,教师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及宗旨,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第三,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并认真对待和解答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疑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第四,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举一些与“论语十则”相关的生活案例,以进一步拉近学生关系,然后简单讲解“论语十则”的内容,之后便将剩下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进入语文课堂时教师要面带微笑

第一,进入课堂时教师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要带着微笑面对学生们,因为教师的情绪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好的情绪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则影响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很大问题时,不要用厌烦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是要耐心地去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第三,教师要积极关心身体及心情不舒服的学生。例如,某中学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二一节语文课上是带着不高兴的情绪去上课的,当时那节课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是不积极的,该语文教师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语文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直到初三毕业时,一个学生说出一句话时,该教师才知道原因,该学生跟老师说:“老师,你知道吗?你笑着讲课时,我特别高兴,听得就很认真,但有一次你因生病皱着眉头上课,我因担心你一节课都没有听好。”该教师听到后终于找到原因了,原来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自此以后该教师就很少带着不良情绪去上课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

(一)教师要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基础

第一,教师要在原有的语文知识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基础性知识,让自己的语文基础性知识水平更高,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解答服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第二,教师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师要积极去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教师要意识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不成熟,然后根据这一实际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于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第二,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即除了基本的教学语言以外,还需要锻炼风趣和幽默等方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第三,教师还要学习一些肢体语言,通过生动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时,可以先翻译并简单讲解“桃花源记”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中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到“桃花源记”的相关故事情节,同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学习任务发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述“桃花源记”中相关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但培养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积极使用情景教学法

第一,教师要积极使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情境教学法,即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表演等形式将语文知识形象具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语文知识,并且不会感到枯燥无味;第二,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法来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例如,进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收集相关的故事书籍,然后择取相似的故事情境,最后向学生讲述故事或创建相似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或故事中去感受“山海经”中的经典知识,如教师可以讲述之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然后讲述“美女蛇”的故事,让学生从该故事中感受到新故事的感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初中阶段的教育长期以来都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主,为学生讲解初中语文考试重难点知识,致力于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及知识水平,而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及道德素质的教育很少。所以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人文价值及情感,教师就必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要求教师要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积极使用情景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翟军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2):65-66.

[2]李莹.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s1):38.

作者:杲立业 单位:甘肃省山丹县育才中学

第三篇: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摘要:小学是基础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此学习期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过早厌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如何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营造氛围;学习兴趣

0引言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学生自主学习,爱学习,并从中产生兴趣,胜过有个好老师。兴趣给孩子们主动力,自制力及创造力,拥有对学习的热爱,维持学习定力及注意力,学习自然事半功倍,学生更是学的轻松。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营造,不是单方面的。老师没有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及课堂设计能力,课堂就像没有航帆的船,迷失方向,凌乱无序。小学生自制力差,好动,很少主动准守纪律,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并使其准守。在新课改指导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课的主体,而是引导者。身份的明确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作为主体学习的重要性,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指导课堂教学。

1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建造。首先,教师以微笑的方式授课,给学生亲近感,而避免沉重严肃的课堂氛围,避免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不仅如此,面带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信心及鼓励,把微笑传递给他人,可以使他人心情愉快,学习能力和兴趣提升。其次,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要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最好有幽默感,能时常引发课堂笑点,避免课堂氛围枯燥。最后,教师课堂设计趣味游戏,把生活带入课堂教学,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课堂与实践的联系,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及课堂理解能力,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2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新课改教学指示下,让现代教学明白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代课堂教学已经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是一人讲课堂,课堂已经交回给学生,主要以学生讲,教师旁边引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2]。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表达自己的认知及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思考及判断能力,使他们面对问题,找到方法解决,增强他们的自信及创造力。课堂动手操作,更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知识,并且锻炼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把书本内容运用于实际,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具体,让学习更加有趣,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例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3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教育即使基础教育,又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他们理解及认知上都不完善,更多方面需要教师及家长的引导。针对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你赋予他什么,他将能就能成为什么样子,所以小学期间,教育至关重要。小学教育交给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知识,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期间非常关键。教师们发挥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掌握一门艺术,即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3]。影响语文课堂氛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是课堂氛围的调动者,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引导。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及思想上着手,积极培养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而且,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态度、语言,表达良好的情绪、思想,去感染及认可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学习气氛。创设途径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并结合小学语文课时内容特点、创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4]。

4课堂设问,引发兴趣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无法转变观念,不知道怎样活跃课堂氛围。其实,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探知欲,只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对学习自然就有兴趣。如何发掘及保护学生的探知欲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的课堂问题很重要,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并希望通过努力阅读后得出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具有些神秘及逃战性的问题,或者具有悬念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5]。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教学,一方面给教学带来便利,两一方面则是使教学更精彩有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课本认知有限,通过多媒体播放语音,或者视频,通过感官,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也避免课堂乏味,学生的学习欲较高,学习效率较高,接受和理解程度也会增强。例如,语文课堂教学《黄山》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呈现在孩子面前,不仅让学生对黄山有大概的感官认识,而且让学生更切身感受黄山之美。

6结束语

在新课改要求下,现代教学已经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把课堂重新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基础。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的设计及调动,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兴趣来源于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优势,鼓励、认同、表扬,激发他们的探知欲,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韩荣.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01)

[4]胡娜.对如何改善小学语文大班教学课堂气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11)

[5]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作者:杨晓蓉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自治州临夏市东关小学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教师应竭力探索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目标分离、语文学科价值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层次水平低、预设和生成相矛盾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保备课的有效性;2.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3.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4.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无效和低效的表现

1.教学目标分离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应付心理,活动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是单纯地实施课程标准。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活动是非常没有意义的,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也是无益的。其次,教师的主观观念和客观实际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没有“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计划,这就导致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生硬,不能很好的进行灵活变通。最后,对于教学结果过分的重视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弱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语文学科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视日益提升,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加深。但是,在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不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将其与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科特色不能很好的展现,教学内容不够充实。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较吃力,实际掌握的知识不多。

3.语文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新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氛围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是,过分的“喧闹”之余,我们也应该关注教学质量和效果。一味地追求教学的趣味性,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长久地被学生接受?这些问题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为了学生之间进行有关学习问题的交流和探讨,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小组讨论仅仅采用小组的形式,讨论的过程应付了事,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讨论的环节,不注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教学气氛沉闷且目标很难实现。

4.教学层次的水平低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熟知哪些知识是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并且了解学习小组的相关情况。但是,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层次不清晰、教师自身的知识有限、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等。这就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授课方法来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教”的成分远远大于“学”的成分,从课堂的所占比例来说,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而言,缓冲、接纳的时间特别少。因此,出现了学生理解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低等问题。

5.预设和生成相矛盾

在教学环节制定方面,预设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生成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现在的教学实践来说,二者存在很多冲突。预设和生成比重的合理把控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现在的教学普遍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同时,学生的数量过多,教师不能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导致教学进度缓慢。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1.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备课的充分与否关系非常大。备课环节的过程相对冗长、繁琐,需要教师考虑的方面特别多。要想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备课环节,实现有效备课。

(1)整体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应该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相关要求,即首先要对教材进行通读,明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内容侧重点,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和每一个授课环节,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要加重教学投入的比例,真正做到各个击破,充分实现备课的有效性。

(2)具体备课的有效性

想要保证备课的质量,就必须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对相似的内容进行归类,对可以引申的知识点进行着重标注,之后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分析和掌握,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且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充分规划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时长进行掌控,甚至把授课时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疑惑都考虑在内。对于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要松弛有度,注意时间的分配,并且注重优化拓展环节。对于拓展环节,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难度的把握上,教师都要注意难度适中,过于简单就失去了扩展的意义,过于艰深又不利于学生接受,反而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拓展环节时,教师可以“双管齐下”,充分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拓展内容,来达到对教材进行很好补充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备课环节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信“慢工出细活”,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量,制定清晰明了的计划。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好地实现有效备课。

2.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导入环节,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导入内容,确定适合学生的导入方式。学生对于学习知识是充满渴望的,但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不能死板、生硬,要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3.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提问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对于学习而言,意义重大。学生提出了问题,也就说明对于问题存在疑惑,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也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不能忽视提问环节,这是知识输出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对于教学成果的顺利实现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4.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在课程的制定环节教师应意识到课前预设的重要性,只有充分预设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对教学生成进行输出。这一环节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将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认识与课堂实施的理念和策略[J].教学研究,2007,(2).

[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易良斌.新课程背景下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语文教育(初中版),2006,(07).

[6]蔡汀编著.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英)斯宾塞著,方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陈思微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四中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以及教师努力的重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开发学生语言创造力应该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一定要不断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切入点;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及老师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新课改的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以及新课程的大面积改革,广大教师也渐渐地将新课改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这使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是,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收效低、耗时多的现象。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具体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找准学生学习切入点

(一)掌握新课标的内容

教师要精确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重点知识、课程规律、重点要点等。尤其是刚刚开始教学的教师通常在把握拼、点、字、词、句、段、篇、修等的基础知识和识、书、读、听、说、写等基本能力(简称“双基”)上容易忽视,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所以,在给学生上课时更要特别注意所要讲的双基内容,并加强练习,不能单纯地只讲课文思想。只有准确指出每节课的教授任务和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并把课程标准和教材加以结合,才有利于教师给学生清晰指出的重点、难点。

(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教师每天讲授的内容掌握得如何、哪些地方可能会感到不好掌握、最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在哪,身为教师,这些问题在每堂课开始之前都应该提前研究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在课堂一直重复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而造成浪费教学时间,学生也不会因为知识链连接不够紧密而得不到要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最好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老师在旁进行协助,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目前已经有实践结果证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够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老师可以让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解决问题,遇到集中问题老师统一解答,这样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力、改善学生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的坏习惯。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游戏可以解放学生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兴趣,游戏的过程也会成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过程。新颖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高效率地利用课堂时间。

二、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亲和学生

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应与学生一块制定,根据实际情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融入课堂里,把课堂教学活动当成教师和学生的一次集体活动,都是这次活动的主人,当你们越过种种困难险阻后实现确定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情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等级间的隔阂,让学生主动学,学习劲头肯定高涨。

(二)教师解放学生,勇于实践

教师不应该用考试、作业压迫学生,毕竟课堂才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考试、作业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手段,不应该让学生认为自己生活在只有考试、作业的枷锁里。在课堂教学中,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该活跃的时候活跃。学习是由接触到消化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记忆下来,然后在脑里消化掉,最后通过“读”“写”“画”“演”,让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的质量加强。

(三)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有两个办法,与教师合作,教师讲解问题,自己独立消化。与小伙伴们合作,组建解决问题小组,在语文小组中讨论学习,每个人都是教师,这样同学间参与起来的话,有利于高效解决问题。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亮眼的一方面,取长补短。比如,当你学习了新知识后,经过小组自主学习,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遇到极少的问题只需要和教师交流一下,教师稍加指点就可以解决,合作学习能让教学效率显著增加。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难易点,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好恶点,准确掌握学生动态,让课堂教学更加简明、更加生动、更加开放,使学生能够和教师教授的步伐得到统一,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老师讲课的方式是关键,所以老师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是否每个教学阶段的行为都努力做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小学课堂语文教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倩.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4(18).

[2]钱春香.有效的教学评价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0).

作者:黄梅 单位:四川攀枝花市第19中小学教育集团小攀枝花外国语学校

第六篇: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摘要: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秉承教改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的。本文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传统;教改

多年的传统教学经验表明,语文知识的学习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语言的良好能力。对于中职语文来说,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要以此为宗旨,做到学业和就业两手抓,在优化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取得满意成果。与此同时,也要秉承教学改革的优秀传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层次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1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的,要以在课堂上的有效性为第一要义。然而,教学方式一旦固定下来,想去进行改变也不是非常容易的,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就中职语文而言,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增加讨论环节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互相交换对某个话题的想法。这样做可以起到多方面的效果,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热情得到了提高,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多维化。不仅如此,课堂讨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养成善于探究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时,教师带着学生多多进行诵读,然后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描写的场景进行讨论,反复品味作品中的意境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诗歌作品对他们审美意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鉴赏诗歌,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教育改革是以实际功效为标准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具备实效性,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必修课,他们的灵魂需要人文教育的熏陶和灌溉,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品质修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增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来安排学习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一举两得,双倍收成。中职语文教育要回归学生的本心,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妙趣横生的事,这样才能为下一程的学习铺平道路。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指路牌,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兴趣,把学习看成了一项负担。教师一旦实施趣味教学,学生厌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背诵原文,学生一个个都叫苦连天,懒得去背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用课件播放符合原文风格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画出原文中描绘的场景,学生一看有音乐听,还可以画画,兴趣自然就有了,在画画的过程中就把原文背诵了出来。

3进行生活化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生活是一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学习更是如此。没有了生活作为依托,语文学习也就没有了意义。教师要熟知中职学生是何种知识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让语文学习真正的走进他们的生活。语文素养的积累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几乎涉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生活现象都包含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与课堂相同的地方,找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从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例如,在教学《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荔枝,等到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对照课文中的顺序向其他同学介绍荔枝。课程结束时,教师就把荔枝分给学生品尝,让学生亲口体验荔枝的美味。就这样,原本单调的语文课堂一下子充满了生活气息,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教学方式生动而有趣,中职语文教学也就融入了生活。

4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相比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达到相对较高的高度,这是当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内在要求。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及时做出教学方式上的调整,以适应这种要求。中职学生大多数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中职语文就应该以此为原则,培养学生形成实用性较强的语言能力,例如口头叙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够广泛地运用到生活中。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够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派上用场,中职语文的教学意义就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勤于革新教学方法,多采取一些能够提升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措施,让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就能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他们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可以多组织几次辩论赛,以与他们本专业相关的话题作为辩题,让他们围绕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辩论。几场辩论赛下来,学生加深了对职场和工作的认识,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总之,教育改革始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应该广泛地服务于他们的人生发展,要能够和社会需求无缝衔接。与此同时,由于中职教育包含的特殊性质,语文教师要同时处理好两件事情,平衡好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要造就一个高效的课堂,满足中职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国红.中职语文教师要做多媒体的驾驭者[J].学周刊,2015(21).

[2]唐寿春.中职语文教学呼唤“以生为本”[J].四川教育,2016(06).

[3]鲁素花.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新作文,2016(12).

作者:丁玲玲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第七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它是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科领域的一场深入革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语文教学将给语文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的教学提供了优异的环境,为语文学习者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及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主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幻灯、投影、计算机、视频、电视、卫星等新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汉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写作与写作教学、综合学习五个板块,每一块阅读涉及更多的内容。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简单的识字,学词更为无味且枯燥。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教学是一个难点和重点。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优化了原有的教学方法,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结构的变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中,我试着选择适当的时间,一个故事,一个幻灯片,播放一段视频或一段音乐。以“声”“画”“境”激发兴趣,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思。

二、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转移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的扩展。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快、知识多、信息量大等特点,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网络的强大优势,教师可以收集语文学习更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测试、课件库、分类和汇编,随时调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为语文展览讨论主题的BBS论坛的建立,来表达他们的意见。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在听、看、说、读操作活动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材并实施学生审美教育

求美与爱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展现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古典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有语言、绘画、音乐、情感因素的美。在挖掘美的因素中,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古老的押韵,没有什么可比的优势,节奏是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发音,更好地呈现出音乐的美丽。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力和激情的语言,“情感”往往是看不见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读诗时,我们读诗的节奏经验、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阅读。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改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青山流水间能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一些教授的抒情文中,可以选择发挥,可以播放一些散文诗朗诵比赛,供学生学习和模仿,让学生在现场亲身感受和学习,让师生和谐融入,美在一起。

四、使教学内容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有些文章的内容晦涩、抽象、枯燥,老师单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是远不够的,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答,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开展教学活动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声像俱佳,图文并茂,可以实现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很好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显示山顶冰雪融化,一起在山谷的涓涓细流,汇入溪流,岩石上遇到了障碍,闪电风暴,桃花夹岸,最后进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在屏幕下的雨露滋润阳光下茁壮成长,在结合配乐朗读的同时,学生自然会觉得生动形象,品悟了生命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生动且具有很强的优势,将会给学生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使材料易于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迁移,思维的发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提高听力和阅读的机会;与文本、图像和声音巧妙组合,可以大大增强教学信息量,向课外延伸,进而实现课内外沟通,得以学生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2]朱红桂.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最有力的支点[J].新课程学习,2011(8).

[3]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报,2001(2).

[4]尤一梅.巧用多媒体资源,教活语文[J].中小学电教,2013(4).

作者:刘紫燕 单位: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四完全小学

第八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基石作用。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育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实施生活教育,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优化课堂提问,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教版;教学策略;生活教育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数年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本人有幸参与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一些个人感受,想与诸位教学同行分享一下。

一、实施生活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想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虽然学生每天都要跟语文打交道,但是正因为太过熟悉,因此很多人不将语文放在心上。单从学生参加课后辅导班的情况来看,补习数学、英语的大有人在,而补习语文的却少之又少。这不仅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普遍不重视,也表明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与生活结合的重要意义,这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突破口。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中,学校操场边上刚好有一棵白杨树,因此上课之前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学生拿上自己的课本,到校园里面去看一看这棵白杨,思考课文抓住了白杨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展开描写?学生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带上课本走到校园里面,想要亲自去看一看课文里面写的白杨究竟是什么样的。等回到教室里面之后,很多人表示:这棵白杨树周围都没有什么植被,可见它扎根的土地多么贫瘠,但它竟然那么直、那么坚强,真像一个战士。通过这样的一次观察,既大大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二、渗透情感教育,培养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语文课程应该主动承担起情感教育的职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发展。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从课文蕴含的情感教育内涵角度展开分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情俱佳,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先天优势。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蕴含的情感教育资源,用语文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体会人生百态,只有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三、优化课堂提问,深化问题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增强教学实效性大有裨益,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究竟怎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想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课堂提问的优化。教师本人首先要具备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平时要少说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我认为……”“说的不对,正确答案是……”之类的话,要多说一些“同学们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有没有其他的建议与看法?”“你们觉得呢?”之类的话。当学生习惯于这种语文学习方式,他们渐渐就会享受到思考的快乐,问题意识也会随之深化。只有学好语文,学生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关于如何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本文就当前语文课程改革领域几个热议话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由于个人研究视角的狭隘,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持之以恒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事业。

参考文献:

[1]田美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7).

[2]王素华.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

作者:丛宗伟 岳秀华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摘要:在目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相比其他阶段的教育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来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一、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太低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完成学习计划,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多样化的组织活动及制定相应的方案,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第二,课堂上教师只顾传授课本中的书面知识,将自己置于主导地位,但在整个教育中,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才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避免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第三,由于教师没有精心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偏低,爱玩好动,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特点进行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务必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目前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是无法立足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通过文章中的诗歌,教导学生一些人生道理,让学生们对未来有一定的憧憬,并坚定信念,为了理想的实现,他们定会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他们奋斗的动力。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自己体会,勇于创新,敢想敢做,跟随时展,从而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且让其喜欢上语文。想要学生遵守“八荣八耻”就需要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的必要条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毕竟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最有效的。想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性、兴趣点进行备课。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讲与课本相关的笑话、朗读比赛、分角色表演等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调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并且自愿地学习知识。比如在学习《伟大的出征》后,可以介绍一下“神六”、“神七”;在《中国的花》中,教师向学生说一下各国的国花,以及代表的“花语”并介绍一下我国十大名花有哪些象征,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更加感兴趣,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相信如此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定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加强师生互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

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起推动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准备些与课本相关的活动,以增进与学生的友好关系。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比如在学习拼音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还可以进行相应模仿,在有趣的课堂上加上教师的解释会让学生不仅心情愉悦,而且还掌握了如何发声,使学生爱上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只是一味地讲,要常与学生进行互动,而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采用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互动手段。在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带头集体为其鼓掌,答错的学生,教师也要对其勇气进行表扬,多多鼓励学生。这样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文本阅读只是一部分,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中文读写说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避免课堂枯燥无味,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善于运用讲课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最讲究的就是语言艺术,不要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要注重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这对提升教学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简意赅,具有一定的功底,不仅内容要清晰透彻,还要会变通,使学生能够理解其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讲究语言艺术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析,使其领会文章中具体内容。在讲课中不仅要注意发音,话语要通顺流畅,而且要明确文章内容。第二,由于课堂上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教师整节课都在喋喋不休,会浪费太多时间,学生不仅无法掌握文中重点,而且教师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想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明确。第三,讲课语言要生动形象,修辞手法要贴切,语调要适中。教师课堂上的语音语调也影响着教学效果,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

4.鼓励学生动手,确保地理模拟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行业中,获取知识的是学生本身,教师仅是对学生的学习及行为做引导。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知识,但能否学业有成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体,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有些科目光靠教师讲是无法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的,比如地理,理论知识无法使学生理解其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动手亲自去实验,教师带动学生一起操作,而不是靠听,鼓励学生要进行科学验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气氛。

四、结语

实验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使其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生最重要的阶段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了使课堂充满生机,老师就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感受,能够独自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桂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205-205.

作者:朱海燕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朱家铺镇中心学校

第十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浅谈

摘要: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实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因为课堂承载了大多数的知识教学。然后要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并在短时间内记忆运用。这必须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要做到这点,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关键因素。如何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更感兴趣,这无疑不拷问着每一个语文教师。

关键词:语文知识;课堂教学;高效

如果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参谋长”。一节课堂的时间转瞬即逝,尤其是在学生投入的状态下,时间仿佛加快了行走的步伐。所以要想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记忆,甚至实践练习,参谋长对于全局的把握一定要准确,无论是课堂的导入,还是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问题的应答,抑或是对课堂教学外的延伸,教师都要在备课时仔细考虑清楚。

一、小学语文的“大环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小学的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师普遍年轻化,普通话水平也较高,对工作有热情,关注学生素质发展。教师课堂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都是受过专业学校培养,并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优质教师。教学方式也更多样化了,有着新一代教师特有的教学理念。而家长对于学生教育也是非常支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家长对于学生作业也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而且在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建立的家长微信群中也经常与老师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这些情况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模样。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虽然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也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在这里着重提出几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大体都相同,有的甚至都没有,造成这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不重视。教学目标是对整节课的把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它为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测量和评价的标准,所以教学目标决不能忽略掉。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语文朗读过程中,教学形式化、机械化。在课堂朗读时,教师只要求学生朗读声音洪亮有力,于是,有的学生一朗读就开始扯着嗓子使劲喊,但是这震天响的朗读声真的就能读出气拔山河的气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这样朗读的不良后果也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因为这会导致学生为了朗读而朗读,至于读的是什么不做深入思考,教出的学生只会大声朗读不会思考。其次在语文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缺乏艺术性,有的对于学生作答后不做任何点评直接到下一环节,有的只是泛泛评价,一句“可以”随口一说,语文教师是一个高情商的老师,所以对于学生的回答必须要中肯且语言丰富,这样才是真正的艺术评价。

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方法

1.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意义,即:帮助找寻正确工作的方向,检验出是否完成每堂课的任务。其次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立足于三个目标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知识为载体,技能为辅助,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最终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确立了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教师教学时对文章的把握才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让学生也有一个逻辑清楚、不混乱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简单容易。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有时候教师经常让学生机械化阅读,以达到死记硬背的效果。可是新课程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朗读可以分多个阶段,层层推进而来。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篇散文,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默读,熟悉一下文章大概思路。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内进行朗读,对于不确定的读音要自己查字典确认正确读音。练习后教师选取较好的段落让学生整体朗读,一定要每个学生参与,不能掺杂只对口型不出音的学生。整体朗读之后,对于表达情感的重点段落要让学生站起来主动朗读。这时候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作者的哀伤,读出作者的喜悦。这样声情并茂的阅读不仅吸引学生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为以后学习打下了基础。

3.巧用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教师的评价要真正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们要肯定他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要多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他勇于回答的精神,在后期的学习中要关注他的学习问题。除了教师的评价,我们还要学生自我评价。俗话说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自己看清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准确地找准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反思自己该如何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时,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提升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启蒙老师,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语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堂高效有趣的课堂教学,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始终要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为己任要求自己。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叶献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9).

作者:刘静 葛文柱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