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探索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任。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构建继续教育体系是大势所趋。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的建设受到了资金、资源、人力、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本文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出发,就如何摆脱困境、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完成学校教育之后的社会人员,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成人在某个阶段特定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或者是为了转换职业而接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继续教育是成人走向社会后的有针对性的再教育,这种教育跟正规院校教育有明显区别,不如后者系统化、规划性强,但是也赋予了继续教育形式自由不受拘束的特性。高职院校作为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推行继续教育体系建设责无旁贷。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如何响应国家号召,谋求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和完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探析

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经过系统正规教育的高材生走向社会后会明显发现“力不从心”,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社会、企业、生活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对于多样性知识的获取需求。学校教育相对于用人单位要求来说,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职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要求,这些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获取必须依靠继续教育来完成。继续教育这一理念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历史证明,科技进步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国家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一个国家的长期持续发展需要各行各业人才的支持,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传授了人们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但是远远无法达到社会和具体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所谓终身学习,就是指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接受各种培训和再教育。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将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改革教育体制的基本方针。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终身学习这一理念的贯彻,并将这一理论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可见,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继续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复合人才的重任,而办好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履行职责、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继续教育也是学校走向市场的重要契机。教育市场化要求高职院校走出校门,强化校企合作,鼓励开门办学,而开展继续教育与市场的需求不谋而合。深化继续教育的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是宣传高校的重要契机,借助这一机会,还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且高职院校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结合度,与校外企业有着紧密联系,其校外培训基地、培训设施是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继续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领域稳步发展,更容易迎合企业需求展开专业设置,更容易组建具有企业背景的师资队伍,更容易传授学习者实用的职业技能。但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也存在不少问题。

2.1教学时间有限

高职院校主要针对职业技能展开拓展和培训,因此,相比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专业操作培训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开展继续教育需要高职院校提供重组的教师、时间和场地。虽然寒暑假、周末都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时间点,但是已经走出校门的职业者是否具有重合的时间点有待考量。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平衡好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的配比,解决了这一问题,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模式才能进一步发展。

2.2教学评价主观

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人才,其中不乏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但是并不是所有合格的毕业生都能得到企业的肯定。虽然高职院校在教学基地、教学实验室等处都设置了较为客观的硬性评价指标,但是整体来说,教学评价还较为主观。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教学评价形式依然是笔试和课堂教学评价,但是企业只会关注职工的绩效考核。要想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体系,就必须改革目前的评价准则,要以企业多项目并行开拓的实际要求为评价准则。高职院校不能仅凭硬件实力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资本,而是需要不断深入发掘企业需求,积极转变目前主观的教学评价模式,以企业要求为导向,积极构建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2.3教学对象匮乏

广大的从业者开展继续学习的意愿十分强烈,继续学习的结果直接关系着从业者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酬福利。但是从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对象是较为匮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就业者时间不充裕,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从业者日均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普遍性加班已经让广大从业者不堪重负,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展开继续教育;另一个就是资金不充裕。有不少从业者虽然具有空闲时间,但是不具备充足的维系学习的资金。高职院校要想改变目前继续教育的现状,就必须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要精准开发出有接受继续教育需求的从业者。当然这个问题单单依靠高职院校一方很难得以解决,需要政策和资金、社会资源的全面支持。

3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

终身教育的理念可以为高职院校构建继续教育体系提供基本的思路,还可以在培养职业技能、利用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对策。终身教育理念下构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强化政策,引导教育的方向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绝非单单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可以实现。我们要充分释放政策资源,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来。要提高高职院校构建继续教育体系的社会认同感,政府要鼓励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优化教学资源,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便利。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利用政府强大的影响力引导舆论导向,为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口碑,同时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综合梳理分析人才需求,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指明方向。

3.2多元投入,聚集社会资源

长期以来,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获得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要想构建较为成熟的继续教育体系,我们就必须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要将继续教育置于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位置。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继续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适应继续教育的教育基金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投入。高职院校要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订培训计划和教学技术,同时要积极整合社会企业的资源,鼓励企业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资金,作为回报,为企业输送更加符合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一些研究课题一旦获得商用价值,也可以作为教育基金的补充资金,从业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教育资金,以劳务的方式补充教育基金,要积极寻求教育基金的良性循环发展。

3.3强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要多渠道全方面强化与现代企业的合作。现代企业从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不断更新硬件设备,高职院校短期内无法更新这些硬件设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在校教育和企业实践场地的双向教育的发展,依托企业力量,壮大教学实力。比如,可以与企业协商,征用企业方内部场地,作为回报,高职院校可以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企业内部培训。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时间不足的难题,补充教育时间,壮大高职院校的教学实力。此外,企业生产经营所用到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也可以与高职院校教师共享,依托高职院校优秀的师资资源展开人员岗位培训,为从业者提供全面且切合度较高的继续教育内容。

3.4强化在职教师培训,设计继续教育课程范式

面对在校学生的教学和在职人员的教学应有所区分有所侧重,高职院校要不断摸索,转化教学模式的适应度。以从业者为主要教学对象的继续教育课程应该更加具备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学习,不少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在职教师培养系统。企业正在应用的新型技术和知识都应该作为学习资源,广大高职教师必须先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知识体系更新后,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继续教育课程范式,该课程范式是引导所有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区域。如果某一项课程规划得到了企业和从业者的双重认可,高职院校须全面分析该课程的实践效果,分析课程设置维度的参考价值,为其他课程设置积累经验提供指导。从业者继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不断补充教学资源、更新知识体系、补充教学时间。

4结语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对于践行终身教育体系意义非凡。高职院校应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教育界都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的建设探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具备了长期开展继续教育的物质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积极探索教育基金的建立和可持续补充模式,强化与企业的联系,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学实力,全面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为从业者的终身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雪萍.高职院校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价值[J].教育与职业,2016(17).

[2]杨健燕.高职高专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大有作为[J].成人教育,2006(1).

[3]蔡滟.职业院校参与国民终身教育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

[4]王珂.终身教育体系下我国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互动发展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2).

作者:王飞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