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落实生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指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从新时期的教育特点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自然科学的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掌握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阶段必须要重视数学教学。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实施要以新课改为指导,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特别是要改变旧有的被动学习模式,倡导开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是使教育发展更加贴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广大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相对应、与新课改理念相契合的现代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有明确的目标,方法较为得当,在学习中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够通过有效的阅读、听讲、思考、探究或者实践等使个体在学习中有一定的收获和进步,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学生一旦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在思想上有明确的目的,在行动上有一定的执行力,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总结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小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获得知识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依赖死记硬背,而是以理解为基础,在应用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深化;学生要注意对数学思想的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动脑,也要动口、动手,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如何改变,包括对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学习与落实,以及在教学方法的调整。而对学生如何适应新课改的压力,如何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则关注不够。教学过程需要教与学之间相互契合,特别是需要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而其中的关键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做好准备,这也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就是说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身兼三重角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谓组织者是指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来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推进教学;引导者则是指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情境引领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合作者则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进步。这不仅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提升对教学目标的认识,真正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是为了不教。”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核心素养教育中的学会学习的要求是一致的。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中掌控太多、不敢放权的思想,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改变仅仅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或考试成绩高低的单一评价理念,而是要关注自主性这一人的根本属性,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素养,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进行有效的自我管控,也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师要在深度学习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落实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理念上的转变,才能够在教学行为上真正做出调整,才能够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进行实践尝试。

(二)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家巴金曾经说:“孩子成功的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着手,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既是在为课堂教学做准备,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实现自学,在自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预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减少其在学习中的依赖性,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为了提升预习的实效性,切实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教师要对小学生的预习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预习。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目标性较弱的现实状况,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看教材、看例题,还要提供一定的训练。为了形成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导学案来引导学生预习;为了督促学生认真预习,教师还要进行检查,重视学生的反馈,这样才能够督促学生有效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效听课的习惯。课堂是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但有些学生对于听课在认识上有误区,觉得不捣乱、遵守课堂纪律就可以,而对如何有效听讲则重视不够,以至于在数学课堂上成为“观众”,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也难以独立解决问题。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指导学生上好数学课,让学生既要认真听,也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做出恰当的选择,并且鼓励学生注意总结经验和规律,养成适合自身的听课习惯,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在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看,他们大都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往往把完成数学作业当成数学学习的全部,这就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此,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结合个人学习的感受,善于发现问题,敢于不懂就问,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尽可能地消灭短板或不足,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问题分类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没有读懂阅读内容就开始盲目做题,或者是没有提炼出阅读内容中的关键信息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实际上都是阅读能力的欠缺导致的。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阅读能力,既要给学生强调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还要通过具体的方法指导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化阅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融入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或是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以减少阅读的枯燥性。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去挖掘数学学习内容中的关键信息,逐渐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然后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巩固阅读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看懂题目,并顺利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总结和构建知识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很多学生不重视总结与归纳,当遇到新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教师要想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指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如“一位数乘以两位数或者三位数”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掌握口算算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在练习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从而把学习方法体系化,这样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独立思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等一等”的意识,也就是要给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时间,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评价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现在的小学数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但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上还是以模仿为主,这不利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寻找知识之间的共性,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实现“会一道,通一类”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与优化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推进数学教学的“五学流程”,也就是把数学教学分成导学、自学、互学、助学、拓学这五个环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导学,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个体学习中存在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学与助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主导者角色,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习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以提升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除了应用上述方法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多种方式来开展日常教学,多给学生去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往往担心自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给学生以信心。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有利于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努力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教师既要关注结果,更要留意过程,特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亮点表现,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提升信心;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不仅要点出问题,更要耐心地给出有效的改进或优化方法,让学生知晓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针对学生层次的差异进行分层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进步,形成“水涨船高”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只要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多管齐下”,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作者:王瑞霞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