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法探究

中职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法探究

[摘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过程,必须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路径设计,选择正确的、合适的方法。中职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方法;路径

“核心素养”,从字面上看就是基本必备素质和修养。经过国内专家研究提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认为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强调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一,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总体上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服务,但各类型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特点,因而培育方式也应有所侧重。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为振兴国家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大量的、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当于中级的职业技能水平,甚至拥有多种技能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等等。要达到与普通中学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掌握1-2门专业技术,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事实上,目前中职学校承担就业、升学的双重任务,既要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又要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合格新生。对有升学愿望的中职生主要培养其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为其在高校继续学习服务。对期望就业的学生应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文化知识只能是基础性的、必备的、应用性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最核心的应着重于敬业、专注、严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的培育。未来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者很难终身从事一项具体的工作,未来的工作不断变化,需要的是有学习力和进取精神的人,而不是有某项具体的专业技能的人。中职学校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职业不断变更转移和自谋职业的能力。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一)系统设计学生培育的全过程

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要素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培育过程中,不能将其割裂,更不能有所偏废。有人把核心素养与素质混为一谈,把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交由德育管理部门负责,还有把核心素养归结为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其实中职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即品德、人文、技能、身心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中职学校应当系统设计育人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融合起来,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培育,形成培育核心素养的系统工程。在时间维度上,从入学教育、军训开始到基础课学习、实习训练、技能大赛、顶岗实习、毕业进入工作岗位,都必须始终贯穿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课程设计上,从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基础文化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各项课程都要融入核心素养概念,按学科特点分解为学科素养;在活动组织上,将德育活动、劳动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核心素养培育,在适合学生身心的活动中春风化雨、润泽心田。

(二)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课程体系

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中职学校教育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因为在学校,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使学科教学体现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依赖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挖掘。因此,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交融的,核心素养属于目标性质,课堂教学应是过程与方法范畴。要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课程和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学科课程体系,整合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学习,将专业知识内化为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主要手段有,一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推进课程整合。二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三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导,实施课堂教学。四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指标,改革教学评价。

(三)全面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必须依靠教师。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的基础相对较弱,被认为是传统考试评价的失利者,学习习惯差、自信心不足,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落实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中,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好技艺、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重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因此,一定要不断充实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素养的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比照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应具备的适应教育教学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内容结构上可分为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发展素养,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职教师,必须具有强大的调适能力,良好健康的心态,忍辱负重的精神,耐心细致的沟通能力,不息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指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四)建构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历来是判断优劣的关键,普通中学的评价一般是通过统一考试实现的,表面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要求。对于素质的评价,很难有所谓公认的指标和手段,而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更多更杂,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尤其重要。难点在于,一是没有统一的明显的考核指标;二是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三是没有公认的有效的考核方法。对于中职学生,因为要被社会评价和认可,所以其考场应该设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企业、单位,其考卷就是其工作的岗位和技能,其评卷老师应该是师傅、班组长、社会各界。职业学校应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实习单位等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列为“考试期”。全面综合评价其核心素养,在“发展”过程中考核,将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与当前的学科教学体系、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实现由分科知识的评价向基于综合的认知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素养评价的转变。

三、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充分认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鲜明时代特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协调发展的人,立什么德、树什么样的人?对中职学校来说,就是要培养致力于国家需要的一线工作岗位,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不是培养理论大师、管理大伽,而是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如果方向走偏,培养的学生“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就与我们中职培养的目标相悖了。

(二)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因此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要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学校的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载体、教学实习、生活管理处处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体验到他们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被管理者、从属品。例如,利用班会游戏活动的形式展示个人才艺,以集体微信群和其他社交平台交流的方式培养沟通技巧,以批改周记交流谈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自信心。

(三)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始终

工匠精神表现为注重细节、寻求至善,严谨不苟、注重规矩,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精业与敬业是工匠精神的焦点。精业与敬业表现为对职业敬畏、对事业执着、对产物卖力。中职学生直接面对社会,如何认同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的核心课题。把工匠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接受工匠精神,不能把工匠精神单纯简化为吃苦耐劳、规规矩矩,甚至刻板固执,应让学生知道,“匠”早已从木匠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奇妙、技术精深、造诣高妙的代名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物。二是把工匠精神融入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都要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让学生浸淫在工匠精神氛围中,潜移默化中使其成为指导学生将来工作的灵魂。

(四)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职业学校学生将来是从事一线工作的,实践能力是关键能力,创新创业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虽然创新创业难,但正是由于其难,才会产生更高的价值。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如加以恰当的鼓励和指导,会迸发出创新的激情。虽然很难在基础理论方面创新,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对有关工艺、技术革新改进,也可以在应用领域发明、发现更多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技艺。因此,我们要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育列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到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训练,为学生搭建实践和创新的舞台。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应尊重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职业教育规律,师从自然,师从职业岗位,创设条件让学生从实践中形成有助于其终身全面发展的核心素质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关系到中职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培育好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关系着中职教育结构改革的成败,更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中职学生只有具备符合自身特点的核心素养,才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

[3]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教育本体论归因[N].中国教育报,2017-04-05.

[4]钱和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

[5]杨斌,杨诗晗.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J].政治教学参考,2019(9).

作者:李立尧 单位: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