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下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摘要:在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该赋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文章通过立德树人、队伍建设、能力培养、理念引领、制度完善等多种措施,提升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支撑。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力于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背景下,原有的教学体制、学生管理模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对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审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承载创新型人才培养时代重托的本科生导师制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人工智能时代”,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202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1]而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资源。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都对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培养大批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任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2019年5月教育部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划达4002万人,毛入学率为51.6%,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教学体制、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教育人本化的核心是对学生个体和个性的关注与尊重,这与创新教育中对学生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激发有很大共性,这实际上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2]。但目前以学分制、选课制为代表的教学体制和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完全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的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并在17世纪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而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欧美高校应用于本科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作为学年制的有益补充,我国高校在2000年后陆续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在200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有条件的2021年第9期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经过近些年来的施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导师制从其诞生之初就拥有关注学生个体、依赖师生双方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等人才培养的致胜秘诀[3]。通过多元指导模式化解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挑战,为欧美国家精英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4]。导师制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契合了当下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从前期的施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师制的定位比较模糊,缺乏统一规范;导师队伍资源不足,生师比过高;考评激励制度不完善,导师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本土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在我国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该赋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在已有实施成果的基础上再出发,通过创新实施方式方法化解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挑战,为解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贡献力量。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科生导师制前期实施中的问题、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价值引导: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做好思想价值引导工作

创新型人才未来将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承担着建设创新国家的重任,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多方协同。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导师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通过与学生的平等相处,导师与学生之间易于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更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抓住学生思想价值形成的关键问题,对症下药地以正能量进行思想价值的引导。因此,导师要发挥自身在思想价值引导方面的独特作用,构建立德树人的导师阵地。导师要将立德树人摆在自己工作的首位,通过多种方式做好思想价值引导工作。第一,导师要深刻思考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从立德树人工作对创新国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层面来认识思想价值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以知识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第二,导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成长诉求、价值困惑等,提升思想价值引导的针对性,避免贴标签式的生硬说教,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价值引导和思想浸染,引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共鸣。第三,导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相待的和谐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第四,导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人之前先正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第五,导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第六,导师要与辅导员同向同行,进行学生思想价值引导的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的互联、互补、互溶。

(二)队伍建设:要理顺学生指导主体的工作职责,打造“1+3+1”的五位一体指导“天团”

在前期的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过度泛化,寄希望于本科生导师制能成为解决人才培养一切问题的万金油。这种导师功能的过度泛化倾向没有有效地理清不同指导主体的职责,赋予导师太多的工作职责,反而让导师疲于应付,也阻碍了很多优秀教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在新时期,本科生导师制应该回归初心、回归本分,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时代重托。第一,要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充实导师队伍,降低本科生导师的师生比,减轻导师的工作压力,让导师有时间、有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第二,应从师德、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等方面严把导师选聘的入口关,同时要加强导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不断提高本科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三,在横向维度上,要组建由“1(导师)”“3(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1(专家)”构成的“1+3+1”五位一体的学生指导协作团队,并对各指导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协作机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明确全程式导师、半程式导师、专项式导师的不同职责,避免工作职责重叠产生的扯皮推诿。第四,要健全信息传递和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培养协调工作会议,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培养情况。第五,导师要尽职尽责,聚焦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业”,践行导师制的精髓要义。

(三)能力培养:要强化学生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学科交叉能力的建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创新型人才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横断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使知识有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5]。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趋势。例如,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就是由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涉及到模糊数学、概率统计、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信息论等理论。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学科领域,为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过程的发生、遗传、发育、衰老、进化及生物体内部细胞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运载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这一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面对知识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导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构成的广博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可行的途径之一是提升导师自身的知识视野的广度和学科交叉能力,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队伍。在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只有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敢于大胆质疑、不墨守成规,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用异于常人的新颖方式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和创新。因此,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个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判断论断的合适性和推导有根据的结论等技能[7]。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其中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要让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可以将所指导的学生组建探究学习共同体,通过读书笔记、报告、研讨等形式开展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教学,设计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给学生多视角、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相关思维技能和认知能力,提升批判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理念引领: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指导的方式方法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检验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标准。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未来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当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推动力。而在历史上,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8]。结合历史成功经验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本科生导师制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选择。为此,教师要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指引下,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指导的方式和方法。第一,要改变“一选一分定四年”的状况,健全学生和导师配对的双选制度,探索中期结合学生发展目标进行再次双选制度,让有发展潜质的学生跟随导师及早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为优秀学生进行本硕博连读创造条件。第二,导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QQ、微信、电话、邮件等保持和学生的紧密联系。第三,导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成长诉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作好学业引导和发展规划、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大赛的引导、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挖掘学生的成长进步潜能,满足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第四,导师要将“管”转变为“导”,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促进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全面进步。

(五)制度完善:要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调动导师的指导工作积极性

从前期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对导师指导工作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导师的指导工作业绩得不到有效的肯定和激励,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在高校教师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状况下,规范导师的指导工作、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成为新时期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制定由导师、学生和导师管理小组等多主体参与的本科生导师指导效能的评价制度,健全导师学期指导工作计划表、导师指导记录表、导师指导情况调查表等指导考核材料,对导师的指导履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考核。其次,要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科学量化,以业绩津贴、课时费等形式予以相应的报酬。最后,结合指导期满后学生的学业绩点、获奖情况、学科竞赛情况,在职称评聘、在职进修、评优选拔等方面对指导优异的导师予以倾斜。

三、结语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时期,作为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的本科生导师制应该在立德树人、队伍建设、能力培养、理念引领和制度完善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出贡献。

作者:王海侠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