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县域经济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型县域经济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型县域经济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1

关键词:县域经济;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数据

自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我国先后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智能+”(2019年)和新基建(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1]。这为占全国人口68%、国土面积占90%、GDP占41%(2019年)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2]———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多重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新的经济发展体系给县域经济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与推进,以5G、AI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体系:1.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新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携同算法、算力共同赋能物理世界(主要是机器),物理世界将替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将进入“数字生产力”新经济时代。2.竞争要素和机制出现新规则。竞争要素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等过渡到生态圈体系竞争时代,市场竞争要素资源将向数字经济体系无限集中,将改写商业经济竞争的规则,传统经济管理被强中心、共生化、无边界、自驱动的数字经济全方位取代。3.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传统经济形态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建立起高度耦合“数字联姻”关系,传统组织、物理世界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进化出“智能生产力”、“智能生产关系”及“智能产出”的新型经济关系,传统经济的智能数字化转型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产出新型智能产品,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给县域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和变革[3]。

(二)县域经济统计和核算面临重大调整和冲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表现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共享经济、共享知识等新型产品、新型消费和新型收益的综合经济形态和数字化产品。而现有宏观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对具有跨界融合、免费服务、动态创新等特征数字和被数字化提升的产品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准确的捕捉和计量[4],这对我国传统统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体系面临重大调整[5]。而县域在数字技术、数据积累与规范、新产业规模与集聚能力等方面与市域城市或发达区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型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实施和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都将面临不利的局面。

二、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生产要素运用不足及固化依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先后交替及转换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发展。但由于不同县域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传统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诸多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木桶效应”现象。同时许多县域对传统生产要素产生了“刚性”依赖,这严重束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资本门槛逐年提高、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二)数据要素发展积累和沉淀不够。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县域先后推动诸如智慧县域、数字县域、数字政府等的建设,除了在物流、交通、基础配套等数字化硬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外,还将线上线下数字化产品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偏远的乡村,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化场景进入并深刻影响县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县域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产品催生了海量的数据,但相比需求相对规范、采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系统、渠道兼容较好的一、二线及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应用需求、采集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县域内绝大多数的海量数据呈现碎片化、无序化、失联化的特点,处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处可用”的“流浪”状态,规范、有序、标准的数据积累和沉淀明显不够,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先天不足。

(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系统性不足。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据流动的智能化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匹配。但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供给端与消费端存在明显的失衡和不匹配:在消费端来说,县域经济范围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网购人群和网络零售、快捷便利的快递物流及移动支付体系;但在供给端来说,县域普遍存在全球知名品牌缺乏、精准营销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数据驱动产品不足、数字化制造能力偏低、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内生动力及韧性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理念与思维“误区”。1.认知误区。数字经济要求县域治理进行创新和适应、跨越不同领域技术、传统创新方式等诸多改变和适应,因此普遍存在害怕、惶恐、抵触、轻视的倾向和情绪,对数字经济的本质、趋势、应用等认知不足。2.思维误区。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现实情境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方面轻视数字经济的引领创新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领数字经济无所不能的两种极端思维。3.实践误区。在推动数字经济过程中,县域政府普遍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前沿水准、打造大型新型商业生态而普通民众却对发展数字经济“孤陋寡闻”、参与度较低的不对称情境。同时许多县域过于谋求县域范围内全方位的智能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色与差异,缺少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三、数字经济时展县域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一)解放思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1.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惠民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所有的智能产业、技术、产品等均要以县域内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发展大局。2.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县域的发展均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谨防“两张皮”现象再现。3.创新县域管理方式。推动县域管理从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向多元包容的管理方式改进,关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满足并达成县域管理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共享。4.树立全生态思维。在推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要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营造数字转型环境、完善数字化积累等多个方面构建数字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确立数据要素引领地位,联动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发展。1.确立数据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县域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确立其在全要素中的主体与引领地位。用数据思维深度拓展、挖掘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和制度,做好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2.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带动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发展、应用或挖掘不足的问题,运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推动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的创新运用、升级和发展,以解决和释放传统生产要素的发挥不足等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转型步伐;同时构建以数据要素引领驱动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新型五要素有机融合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函数和新逻辑,推动新型五要素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三)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1.着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催生了数据核爆与数据价值,必然带来对承载海量数据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因此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是必然选择。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域发展应紧紧抓住政策风口,着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和基础支撑。2.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步伐。除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外,县域智能化建设还必须对铁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使其升级形成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创新和释放传统基础设施内生活力与动能。

(四)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1.找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数字经济是超越传统经济形态的融合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已有的基础和智能化的融合创新提升发展,因此县域经济智能发展应充分尊重县域发展规律,提前谋划县域发展长远布局,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要素禀赋、特色、使命和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和未来等关系过去、当前及未来长远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进行精准研判,寻找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模式。2.构建县域数字经济新型生态体系。运用智能技术赋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整合各领域的共性需求,打通一、二、三产间的阻隔,解决传统三产互相区分、相对隔离的现实问题,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和智能化,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三链融合,建设跨领域共建共享的运营模式,形成县域内三产价值共生新型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宁朝山.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长白学刊,2021(01).

[2]宋菲菲,宋亚平.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和高质量发展———以湖北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0(02).

[3]殷梅英.数字经济带动县域发展转型升级[J].经济,2020(06).

[4]徐清源,单志广,马潮江.国内外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调研世界,2018(11).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2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县域经济大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均比较突出,表现在农业大县往往是县域经济弱县、省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可以说,湖南农业是全国农业经济的一个缩影,比较具有代表意义,基于对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互为支撑的认识,本文希望通过对湖南省县域农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构性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探索一条立足县域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为我国与我省解决“三农”问题,改善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供一些参考。   一、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鉴于农业生产主要在县域完成,县域现代农业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因此引入“县域现代农业”的提法,以利于下文具体考察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关联性。县域现代农业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不包括市辖区)的地域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县域农工商、城乡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发展形态。   (一)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对我国县域现代农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只有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进程测度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模型法。该方法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因而,以计算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来测度农业现代化进程。这种方法以资金(X)、劳力(L)、科技(S)等为参数,经过微分、线性变形、时间序列分析及多元回归,建立公式来分析资金、劳力、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从而测度地域农业现代化水平。(2)参数比较法。比如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农村的变迁,采用统计学中的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例,给出具体的测度结论。(3)多指标综合测度法。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介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指标体系法,把描述对象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经数学处理后,从整体上确认研究对象的进程动态。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的优点是:测试过程比较规范,结果较为直观;有固定的计算格式,使用方便,经济意义明确;体现了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主要采用该方法,通过对所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各指标的相对得分值,赋之以一定的权重,最终综合、直观、量化地评价出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县域现代农业评价指标设计   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本文根据现有的政府统计部门所能提供的统计指标,设置了一组测度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1],指标层共由四大类11个要素组成,包括X1~X11个指标:(1)县域现代农业总量发展指标。主要从农业生产总值、农村有效劳动力数量及城镇化水平三个方面考察,具体指标包括:X1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X2为农村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人数的比重(%);X3为城镇化率(%)。(2)县域现代农业人均发展指标。相比总量指标,人均指标更能反映生产率水平,三个人均指标是:X4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X5为土地产出率(万元/千公顷);X6表示恩格尔系数(人均食品支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其中,X5=农业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3)县域现代农业技术水平指标。包括劳动力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主要反映在:X7是各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人);X8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X9为机耕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4)县域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指标。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前提,对县域现代农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搜集数据的局限性,选取两个指标:X10代表农村小水电数(个);X11代表农村用电量(万千瓦小时)。   (三)湖南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评价   根据上面所建立的县域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湖南省88个县(市)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对象,资料来源于湖南省2007年统计年鉴。首先使用MicrosoftExcel中的数据运算功能,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11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总数为1),通过加权综合处理可得出湖南省88个县(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满分为100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11个指标的关系中,除与X2和X6两个指标负相关之外,与其他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Y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a1~a11(0≤ai≤1)分别代表各对应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i为正整数。从表1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湖南县域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在满分定为100分的评价体系中,各县域得分普遍偏低,得分最高的长沙县也仅有62.64分,得分过60的县市仅有三个(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第二,各县(市)发展极不平衡,得分最高的长沙县(62.64分)与最低的凤凰县(1.37)之间差距悬殊;第三,农业大县不一定是现代农业强县,古丈县2006年农业产值9654万元,在湖南88个县(市)中最高,但该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仅2.58分,排名倒数第三。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的县市,即基本具备了现代农业的雏形,表1的数据显示,全省仅有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三个县达到这一标准。这说明湖南省的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缺乏中间接续,县级层次成为断层,因此,如何将农业大省转变为现代农业强省、经济强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关键。     二、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一)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规范分析   1.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农业是湖南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2005年全省88个县(市)农业总产值达1767.95亿元,占全省县域GDP的46%,农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较大,居主导地位。在传统农业条件下,农业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农业成为县域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逐步引入,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建设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县域经济的状况又是农业农村生产发展的集中反映,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才能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物质保障。#p#分页标题#e#   2.现代农业以县域新型工业化为前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条件,包括物质装备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农业经营发展理念的进步,以及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都必须以相关工业的发展发达为前提,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可有效拉动县域农用工业改造升级,促进对农业的反哺,增强农业物质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强县支柱,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工业。无工不富,对大多数县域而言(以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的县域除外),发展工业是改造县域经济结构层次低的需要,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范围,让更多的农民转出就业的需要,是繁荣县域经济,富县富民的需要。从长远看,县域没有强大的工业,就难有基础牢固的农业,也难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3.县域经济可将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又以新型工业化为根本出路,因此,统筹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结合点在县域。具体表现在现代农业丰富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包括原料、劳动力等在内的生产要素,促进工业部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在此后相当长时期内继续担当城市工业化的“血库”,农业生产则多停留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利润率低。现代农业的发展成功拓宽了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拓展了农业产业领域,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针的指导下,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足、规模大、效益好,已经成为所在县域的支柱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也成为部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建设对现代物质装备的需求,又促进了县域新型农用工业的发展。农用工业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的重要依托,是与现代农业联系最紧密的工业部门。县域新型农用工业是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包括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等在内的新型农业投入品,既保证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又拉动了县域工业增长和结构升级。   (二)湖南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研究数据选择。用表1中评价得分值衡量湖南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选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来考察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2]。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采用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可比性、客观可行性的基本数据(总量、平均、速度等三类)进行评价的,以总人口、GDP、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9个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通过规范化加权计量的方法,以100分为满分,得出近年湖南省88个县(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值(见表2),表2可以基本反映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2.湖南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的Pearson相关。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统一选取2006年“湖南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表1)与“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值”(表2)两组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直观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作出相关性散点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与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散点相对比较集中,说明相关性较强。经过进一步数据处理,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输出结果如表3。   三、结果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原意在于说明县域经济强弱对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具有重大影响,理想的方法应该是回归分析,但根据目前已有的相关经济理论,无法证明县域经济竞争力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函数关系,因此,我们放弃利用回归方法单向考察县域经济强弱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解释力,转而选择统计意义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表3的统计结果解释如下:Pearson相关系数为r=0.771,应拒绝总体中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零的假设,一般r≥0.8则两个变量为高度正相关,本研究得出的相关系数非常接近这一标准,故可以认为,县域经济竞争力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较强的且为正的相关性。   具体地,从两类评价得分结果的横向比较来看,进入2006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10强的县市,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基本上都排在前20位,如长沙县(1)、浏阳市(5)、望城县(12)、宁乡县(3)、冷水江市(18)、醴陵市(8)、攸县(9),其中括号内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排名,初具现代农业雏形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三县,均是经济强县。可见,县域经济强县一般是现代农业强县。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3

关键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县域经济也迎来了新机遇,但是随着新兴经济的进入,县域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转型问题也逐步凸显,那么对于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域来说,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产业机构不优,产业培育较慢。我国大部分行政县是以种植业为主来发展经济,农业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工业和新型产业的比重较小,另外,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较小,生产经营方式不够先进,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成熟,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加工类企业为主,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结构单一,缺少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支撑作用不明显,工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旅游、商贸为主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迟缓,与国外资源对接机会较少,对外贸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

(二)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到位。普通县城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尽管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风貌有了大的改观,基础设施趋向完善,但是总的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还不够高,后续服务还不到位,依旧远远不能够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优惠的政策。

(三)制约发展的道路交通瓶颈问题严重。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受道路车流的影响,货物运输需要按照规定的线路进入城区,造成了交通成本的提高,另外,可能由于地处偏僻,加大了投资者的成本,在选择投资的时候,招商的压力就会比大中城市要大,为此制约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和类型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对于行政县来说,打造产业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县域发展的产业链条,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拉动经济发展,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医疗、教育、服务的提升。产业结构规划是城镇发展的前提,因地制宜规划城镇发展是打基础、促发展的关键,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道路。确定特色产业是县域发展的前提。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在资源优势、政策条件、交通运输等方面都远远逊色于省市地区,地域的因素限制着县级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据就是依托当地的资源和可获得的外在信息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链条,或者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而由主导产业向周边产业拓展,由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逐步形成规模经济,链条发展,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众多发展模式中,以地域命名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主导产业对城镇经济的促进作用。比如,以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发展被全国熟知的“温州模式”,以兴办专业的小商品市场而成功的“义乌模式”等都是特色产业成功的典范,都充分显示的主导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在我国,县域经济产业大致可以划分为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与混合产业型。1.特色农业型。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三农问题”多次被写入国家计划和重要文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各种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我国,2000多个县(市、区)中仍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依旧是农业大国。因此因地制宜,正确选择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引进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大部分县域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要注重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将本地具有特色或者号形成规模的农产品通过深加工的形式,实现从原料到优质产品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打造品牌。二是一体化经营。要注重品牌打造和产品宣传,形成从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形成规模化产业。三是实施企业化管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一般是从个体经营或者小作坊开始生产,当地的农民或者个体经营者大多数都不具备规模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的意识,还保持着简单、粗放买卖形式,产品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引导农户相互协作,从合作社后开始逐渐形成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还可以为农户提供相关资源,协调相关企业规模收购原材料或形成规模化生产,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四是面向广泛市场。现在电商模式的出现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销售路径,打开大中城市市场,做优品牌,是以特色农业为发展路径的县域经济做大做强的重点。2.特色工业主导型。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工业化发展阶段。由于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生产,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工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有利于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人们的收入也能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必将随之提升。因此,大力发展工业,不仅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城镇经济腾飞的重要模式。在当前我国主要呈现出以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居多,特色发展并行的状态。民营经济是独立于国有企业在县域中最早一批发展起来的企业,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毫无疑问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另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发展的新常态,遍及中心县城、乡镇与村户,形成了集聚性强、分工明确的优势与特点。并且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以某一产品或某类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发展链条已经形成,一县一色、一品一镇、一品几镇、一镇一主导产品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3.特色服务业主导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并且服务业以信息、人脉、物流为主要支撑,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将带动本地其他产业的繁荣。目前县域经济中服务业主要以专业的批发市场、旅游开发为主。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城,凭借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其小商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市场,并由此带动了当地的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能为县域经济带来新的机遇,结合本地历史,资源优势等形成的乡村旅游模式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采摘园、体验式旅游成为近些年来广受欢迎的旅游模式,也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4.混合产业型混合产业型模式是在县域长期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融合而来的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攀升,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状态。这一类型的产业是县域根据自身优势,以某一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并进的发展模式。发展混合产业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的大众化不易取得较大的产业影响,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

三、加快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的当下,县域经济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首先要关注到企业的社会效益,打造有竞争力的资历型、创新型、价值型产业链,淘汰投机式产业,打牢产业链发展的根基;其次要关注到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不能盲目引起热门企业,造成产能过剩,产品滞销。总之,筑牢创新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起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合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扩大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要培植绿色企业,做响做亮做大品牌,把农业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乡一业”特色品牌。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以乡村振兴为依托,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城镇已经走上亮打造特色农业,引进加工制造业,建设美丽宜居,产业优化的发展道路,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人居环境,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点,城镇应关注到本地的特色农业,发挥资源的优势,形成以农产品为主要依托,工业加工为辅助,引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要做大做强旅游业,特色旅游要有地方的特色和文化支撑,达到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更优,不断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让旅游景点有文化底蕴,特色旅游为方向的特色产业链条,构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三)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经济集群化。招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城镇要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做好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和集群打造,规模化的生产更容易打造品牌,赢得市场。当前互联网优势凸显,利用互联网鼓励企业利用网络开发“互联网+”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形成规模产业布局,是经济开发的重要一步。

(四)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政策优势是吸引外商的一大亮点,城镇要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为形成爱商、护商、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提供政策引领,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消除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壁垒。全面提升县、乡级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第一产业仍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工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是新的趋势。在改革开放,深化改革的重推之下,县域经济也迎来了新机遇,抓住机会,从服务质量和营商环境打造上下功夫,发展特色产业链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由之路,打造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袁微.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J].中国市场,2020(23):59-60.

[2]徐永毅.强化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20(09):194-195.

[3]河南省社科院课题组.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N].河南日报,2020-08-17(009).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4

(一)资源因素主导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前的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主导。一个地方资源越丰富,发展越快。这主要是因为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差、底子薄,工业基础没有形成,加上一段时期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国民财富积累少,百废待兴,县域经济急需发展。各地资源禀赋具有差异性,自然条件的异质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和不完全流动性,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发展县域产业。很多区域的迅速崛起就是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如大庆地区的发展,依靠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和加工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许多县域把资源开发作为振兴该地区经济的主要手段,国家的政策也是以资源的分布状况规划产业分布的。依托资源发展的县域经济具有如下特点: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其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另外,由于资源经济的依赖度很强,县域内经济结构往往不合理。比如中西部地区很多矿山县、能源县等,发展到现在,一般都出现了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落后、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弊病。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位因素主导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家先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时,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因素。一个地方区位越好,发展越快。区位因素包含有资源因素的内容,但更注重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如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交通信息条件等。区位的不同是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具备区位优势的地区率先获得经济发展的资源,迅速吸引大多数人及经济活动向该地区聚集,形成“中心区”,并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迅速增长,而使其他地区不断演化为“外围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一个县域来说,依靠开发社会经济资源使地区经济在短期内振兴起来成为可能。比如,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一个小渔村,但80年代以后,深圳依靠其临近香港和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特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在短短的20余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大城市,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张家港利用港口和当地经济社会优势,发展乡镇集体经济,形成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区位主导的经济由于外向依存度较高,空间要素不足,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政策因素主导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里,是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建立时期。国家1990年前后实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企业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企业逐渐取得全部法人财产。改革开放以前,企业产权不清,县域内企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改革以后,企业活力增强,县域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之后的几年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政策环境发展起来的。对某个区域给予的政策越好,县域经济发展越快。同时,在同样政策条件下,吃透政策、用足政策、获得政策倾斜的县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思想保守、犹豫不前、失去政策支持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停滞不前。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张家港着手经济体制改革,大胆进行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极大地释放了生产能力,张家港经济再次快速发展。而此时地理区位相近的灌南县却按兵不动,犹豫不前,直到1998年才开始企业产权改革,并且由于认识和措施等问题,直到2002年底尚未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段时间里,依靠政策发展县域经济主要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引进外资,使非公有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重要支撑力量,成为实现社会稳定的经济支柱。但这段时间国家主要致力于解决国企以及财政金融等问题,而对农村关注较少,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同时,政策倾斜会导致县域经济的极化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过程的观点。他认为,最初的偏离产生的影响作用会使这种偏离得到强化,这一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地回到均衡状态,反而会强化非均衡状态)。如早期国家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希望通过东部地区经济先行发展来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市场因素主导阶段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主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市场机制能够比政府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因此县域经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国内市场主导和国外市场主导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主导的发展战略。“温州模式”就是市场主导发展的典型模式。市场主导最重要的是遵守市场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集中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个方面,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都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才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在政策环境、发展方式、主导因素、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从县域内主要经济贡献主体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公社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实行国家工业化拉动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城市,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域地区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这段时间里,县域经济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实行公社制,发展少部分社队企业,而在发展工业的地方一般形成城镇。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建国后“一穷二白”的经济形势下县域资金严重缺乏,只有通过国家计划筹集资金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通过实行农村土地财产权集体化管制、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为县域工业化发展聚集资金,形成了以国有企业和公社集体为主要经济成分的县域经济。由于国家对最初由资源主导而形成的城市和工业的倾斜,县域经济长期得不到足够资金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较慢,导致城乡差距加大,二元结构矛盾加深。

(二)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和乡镇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同时,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1984年以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9年后的3年里又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一时期,在农村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逐步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飞速发展。随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开始出现大量的剩余资源和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民企业家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创业者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县域经济增长主要由区位因素主导,各地区根据区位条件适当发展经济,区位条件好的地方乡镇企业发展很快。这一时期,制度创新也初步显示了对经济增长的强大作用。

(三)市场经济探索建立时期多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的县域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开始进入1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建立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因此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党和国家确立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并依法对它们加强管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外资、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1994年,我国对国企、财税、外贸、金融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出台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经济增长进入由政策主导推动的时期。同时,随着我国物质的不断丰裕,经济开始进入买方市场时代。这段时期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利用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的,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广东沿海地区县域,利用国家外资政策,大力引进外资,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苏浙等地,利用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内地一些县域,利用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大力发展关联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探索建立阶段,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风险大。同时,各县域对政策的理解和利用有一定的主观性,随着经济发展中政策因素作用的增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观条件差距拉大。另外,各地对政策的适应条件不同,各地发展基础也不一样,经济实力悬殊。因此,在这一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态势,地区差距逐步拉大。

(四)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市场时代。这一时期,国家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社会地位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许多地区民营经济比重超过公有制经济比重,在江苏、浙江及广东一些地方,民营经济成分甚至超过90%。农民企业家创办、经营的企业,成为最重要的民营经济成分之一。这一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因素,民营企业走入市场,使产业发展由低层次的分散经营转向高层次的专业化、规范化集约经营,经济结构由封闭型格局转向开放型格局。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民营企业短期利益的驱使,外部不经济的情况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和优化。

三、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市场经济时期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各市场主体协同发展,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的统一、要素多元化与主体多元化的统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统一、县域相对独立与区域联动发展的统一。

(一)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的统一

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部推力的相互作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投资、政策、出口是典型的外生性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外生拉力,而居民消费、技术等是内生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主要是靠制度的变革和政策的扶持等外生性因素来推动的。起先,国家实行工业化拉动战略,城市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而在县域内,主要以农业为主,县域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导致城乡差距增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深。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三线”建设以及“五小”工业建设,建设资金才开始流向农村,县域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市场换技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同时也引进了建设资金,改善了落后的生产技术。随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政府职能改革、产权改革,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到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都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推动、投资拉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外生性。这种外生性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政策、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的依赖度很强,而靠居民消费拉动以及农民投资拉动的内生力量明显不足,同时也容易造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近年来,我国逐步意识到粗放型的外生性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危害,从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了依靠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面。尤其是20世纪末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县域经济增长依靠私人投资、内生需求拉动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就投资结构而言,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吸引民间投资;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本地投资。政府投资和产业承接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而民间私人投资具有很强的内生性。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民企业家和农民投资推动。因此,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资因素已经形成了依靠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驱动的局面。就消费结构而言,长期以来县域产品的消费主要是政府消费和城市消费,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近年来,由于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域居民消费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明显的上升,体现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县域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因此,就目前消费结构而言,县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外生需求和内生需求共同拉动的局面。外生与内生是相对的概念,也是发展的概念,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对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复杂和深远的。起先,这些是推动农村变革、促进县域经发展的外生性的力量,使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从上而下的深刻的变革,但同时,各项制度也在推行过程当中得到了内生化的发展,启动了农村内在的变迁机制,使县域经济按照其内在的逻辑,遵循内生性变迁的路径走上了现代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外资吸收、产业承接、外部需求、技术引进等因素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起先这些因素表现为很强的外生性,但一旦融入县域经济体系,就会在体系的各种作用下得到内生性的发展,这个过程也是内生与外生的统一。

(二)要素多元化与主体多元化的统一

发展要素包括环境、政策、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县域经济发展是多种要素共同促进的结果。不同的地域,发展要素的丰度是不同的,如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密集,土地较少,人文社会环境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资金却很缺少。不同产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各种要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土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工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资本是主要因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和劳动力是主要因素;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主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各种要素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化早期,环境和政策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进外资发展工业的时期,政策和劳动力是主要因素;而在工业化的后期,土地和劳动力是主要因素。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各个发展要素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但各种要素各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影响资金、劳动力的聚集,国家政策本身就是在考虑各地环境、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县域资金流量影响土地价格的高低和劳动力价值的实现。资金、土地、劳动力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且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主体包括国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是县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驱动的结果。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就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国有经济成分对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基础设施以及公用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上。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县域经济环境就难以得到改善。同时,国有企业也平等进入市场,与其他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构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各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个体经济和私营主要投资于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外资主要投资于工业企业,民营经济则广泛涉足各个行业。任何县域经济都是由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组成的。各种经济成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平等竞争,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开放与包容的局面。

(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统一

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体上讲,县域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有机统一,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科学统一。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工业化。当代农村工业化不只是简单社会化的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的过程,也不只是简单的工业资本投入的增大、工业附加值的提升的过程,而是一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道路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传统的粗放发展、外延式扩张的工业化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且造成产业的低竞争力和产能的低水平过剩,县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小城镇的发展,对培育农村要素和商品市场,整合农村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不只是一个城镇规模扩张、空间扩大的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农民农村户口转化为城市户口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内生工业化和市场化需求为动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走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城镇化路子,提升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必然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及对市场的培育又反过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进程当中。

(四)县域相对独立发展与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统一

县域经济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有一个稳定的空间区域和资源构成,有一个完备的市场和一个完整的调控主体,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县市区可以利用区域内的时空资源、企业资源、信息资源和政策等资源,制定政策,形成特色,发挥能动性,实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同时,由于各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县市之间在市场、资源、政策、资金等方面也存在竞争,它们遵照市场规律,发挥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县域之间又不是孤立、封闭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资源的利用,不仅要着眼于本区域内,还要放眼于区域外,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产业互兴、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如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区域联系不断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源性因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区域在计划、主体、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化单个县域优势为区域优势,有利于将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利用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各层面的对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县域经济在区域合作中实现经济发展的重大跨越。四、结 语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各种经济主体成长运动与静止的变化遵循各自的路径,有各自的规律性,统一于现阶段我国科学发展的实践当中,这是本文县域经济发展阶段性发展趋势判定的基础。另外,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特定环境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而事物自身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推动县域各种经济主体成长的主要矛盾是县域范围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与农村有限资源运作能力的矛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县域内生产的社会化需求与资源的零碎化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运动统一于县域零碎化和复杂化的资源基础,统一于现阶段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传统县域经济的发展过分依赖于资源因素和区位条件,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产业结构的单一化,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四、结语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5

关键词:数字经济;江西省;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对策

党的五中全会已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作出方向性的决定,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一系列目标建设,而这些建设都将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基础展开,显而易见,就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历代以来最重要的底层经济主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呈现突出地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点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此不仅关系着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等战略的落地和实施,同时也影响着县域本身的质量转型。发展至今的县域经济在原有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同其自身经济特色和互联网数字经济体系的融合,注重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化转型以实现自身的创新探索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江西省内各个县域进行数字经济的转化,为自身的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由于省内各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势态,从而影响到整体省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这包括县域与县域之间的横向转型失衡,也包括县域内部的垂直转型失衡,进一步导致数字经济本身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影响到整体省内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这也是该省当前在底层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对于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对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都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的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在各县域间通过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而形成一个更快捷的生产系统。德国的县域经济数字化战略集中体现在德国“工业4.0”战略布局中,在德国的《数字化战略2025》中,将十个行动领域的范围整体纳入到了“数字德国”的未来规划,落实“工业4.0”,加强各县域之间的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各县域之间全阶段数字化教育。同样,英国也提出了《英国数字化战略》,从宏观经济、数字化治理、数据经济等七个方面提升各县域之间的战略任务。2019年,日本不甘落后提出“社会5.0”,目的也是从社会各个层面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据联动万物,从而让数字化催生各县域经济之间的新价值、新服务,最终实现虚拟和现实的融合,实现“超智慧社会”。综上可知,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围绕县域各方面经济内容展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县域之间各方面经济相融合,打通横竖层级之间、交叉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使县域经济各产业链更加紧密活跃,产业更加高效赋能,在改变原有县域经济的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基础上利用前沿技术再创新县域经济的决策模式和供应链协同模式,从而推动县域经济产业形态的转变,打造一个全新的县域经济新产业生态,最终实现县域经济产业生态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为各县域传统产业带来存量的增加,即凭借高新技术引发的效率和产出的提升;二是为各县域传统产业带来增量拓展,即新商业模式基于数字化拓展出的新业务模式将引发县域间的产出增加;三是为各县域经济带来新活力,即基于数字化科技化产业的加入让各县域经济有了新产业的同时也提升了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动能。

二、江西省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存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数字经济带动的后劲不足。无论是县域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都属于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二者从不同方面体现着整个市场经济的规模和成效。通过对江西省县域经济的调查,可以看到各方企业都在数字化经济转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特点和特征,但仔细梳理可以看到江西省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参加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很多,但成功且成规模的很少;企业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大,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停止了数字经济转型的计划。综合以上特点看江西省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存在问题,明显存在着数字经济带动后劲不足的问题,多数县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注重数字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落实不够、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数字经济的发展还未产生规模效应,反而成为县域经济转型中的短板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江西省多数县域在发展经济产业过程中缺乏数字经济产业的龙头企业,数字经济产业龙头带动效应很难得到体现,从而影响数字经济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数字化农业实际应用不均衡。近几年随着全国经济发展呈现下行态势,江西省县域经济亦呈现下降趋势,于是在发挥数字经济对县域经济协调过程中的作用时,很大程度上将依靠数字经济同其他产业经济进行融合互通,这也是未来产业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着力点。在调查研究中,江西省政府积极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在县域范围内促进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如江西政务服务从2018年底推出“赣服通”上线以来,到2019年“赣服通”升级至2.0版暨全省100个县级分厅上线,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着力在各县域推行数字乡村建设从而带动各县域经济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江西省多数县域范围内关于数字经济在“三农”中的应用维度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农业整体应用不足和农业数字化落实不强,从而影响到数字经济在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三)数字经济模式难以适配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5G、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信息体系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背后无论是县域经济的数字化同各产业相融合发展还是县域经济单独对数字化经济的探索都离不开经济模式的左右。根据《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可以发现江西省在进行数字化探索的过程中,主要以搭建产业数字化平台、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为依托,开展了对数字平台和应用的推广营销,有针对性的规划了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布局。但是就目前全省范围的县域经济发展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同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相对不平衡,导致发展数字经济模式难以适配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江西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为依托提升数字产业化。江西省在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努力提升数字产业化,积极发挥产业数字经济本身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基于各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大量适配数字产业培育工程。围绕“智慧江西”从VR产业的培育到移动物联、大数据、云平台等产业的培育,应当充分依托县域经济并发掘县域资源优势,打造出贴合县域特色发展模式的数字化产业;另一方面,在全省县域范围内发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加大对该类产业的支持与保障。

(二)城市化进程为统筹推进农业数字化。根据全省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依据各县域经济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农业数字化工程,发挥农业电商队伍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和力量。在基于各县域城市化过程中配置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为支撑,加大对新型农业数字化园区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回流的扶持力度,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新鲜“血液”。

(三)数字经济为特色创新发展县域经济。立足于“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调”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布局,结合各县域特色和自身发展实际对数字产业进行促进和优化。一方面,江西省各县域经济在发展中能够将数字经济真正转化成产业转型的动力和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切实通过数字经济同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从而促进各省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最大化地将各县域特色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延伸。

参考文献:

[1]李丞佑.后疫情时代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N].中国计算机报.2020-11-16(013).

[2]梁启东.数字经济成为上半年拉动消费主动能[N].中国城市报.2020-08-03(014).

[3]徐龙华.以优质服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N].九江日报.2020-11-20(004).

[4]李丞佑.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四点建议[N].中国工业报.2020-11-23(003).

[5]甘春香.数字经济正当时[N].金昌日报.2020-10-09(002).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6

[关键词]河南;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调整,它更多地强调人、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的协调,集中反映在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上。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上,尤其是特色和个性化需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依据需求和供给的对应关系,必然要求供给结构做出较大调整,从而有利于化解剩余产能、提升优质产能。这些都为县域经济的再次飞跃提供了阶梯,使县域经济在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优化县域内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活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原住居民的身份和生活场所亦发生变化,其从事的工种需要重新调整。城郊接合部的居民完全融入都市生活,其赖以耕作的土地变为城市用地,居民个人需重新在城市中就业,政府的扶持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的居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由于劳作成本较高,很多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以转租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流转,实行集中经营。大量劳动力的融入,挤占了部分工作岗位。政府应以不同居民的多元需求为引力,引导产业优化转型,为“人事相宜”匹配关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条件。

(三)新型城镇化突破了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多重羁绊

首先,新型城镇化突破了户籍的限制,由原先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转向一元户籍制度。其次,居民的保险实现了全覆盖,解除了人的后顾之忧。再次,农地的经营权政策更为灵活,在充分保护原经营者权利的同时,允许其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转让。这些羁绊的解除,为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提供了方案,为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型城镇化的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安居乐业。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撑。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必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支撑。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诊断

全国其他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河南县域经济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环境、人口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弊端的产生。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时,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好优势特征,减少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

(一)发展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受传统思维和发展环境的制约,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同质性较为严重,集中体现为:1.发展理念同质一些县(市)的领导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一些管理者不是想方设法积极促进县域的发展,而是注重保证县域的社会稳定不受大的冲击。有的认为发展就是GDP问题,只要GDP上去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这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2.发展模式同质除河南西部、东南部、西北部部分县域位于丘陵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依赖资源禀赋发展外,其他县域均为平原地区,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其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县(市)达到70个。在这些县(市)中,只有少数实行“N+1”发展模式或“1+简单三产”模式,即“传统农业+N种特色科技农业”模式,“传统农业+缺乏竞争力的第三产业”模式,其余的则为无特色模式,依靠单一的农业经济为发展支撑。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市)中,少数的县(市)在农业基础上利用科技或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和多元农业,走着较为有竞争力的发展路径;还有一些县利用简单的第三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发展模式的补充,其余的县都采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依赖“一产同质性”。另一部分县(市)以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试图走工业带动的发展路径,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这类县很少。3.发展手段同质一些县(市)经济发展是以行政手段为推力实现资源的匹配,出现了很多“拉郎配”的怪现象,浪费了资源。此外,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往往“虎头蛇尾”。有主要领导推动时发展较快,主要领导更换后又急刹车,使本域经济发展遭受双重打击,甚至背上债务包袱。

(二)发展方式以粗犷的外延式为主,追求短期效应,丧失持续发展能力

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县域匆匆上马落后产能项目。如高污染项目、资源耗费型项目、过度依赖的房地产项目、无基础的创新项目、无技术含量的研发基地、初级生产基地等。这些项目的突出特征为:占地面头大、建设缓慢、可复制性强、生命周期短,善后问题处理复杂,多元主体纠缠在一起,政府前期运作的不规范等,造成停止运作后的企业善后处理历时长、成本高,这也是基层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

(三)以“点式”发展为特征,割裂了多元发展目标的关系

县域的发展千差万别,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悬殊,决定了县域采用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对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或特色较为鲜明的县域而言,多种行业齐头并进,具有普遍的发展优势。如巩义市的铝业、中牟的先进制造业、长垣的起重机械业等。而大部分的县域则是以“点式”发展为主。其特征是:在某一领域的某一点上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较为知名的企业,政府大力扶持,未形成连片发展之势,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模式。如郸城的金丹乳酸有限责任公司、沈丘县的金丝猴集团公司等。由于发展力量薄弱,这些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缀,形成了一企独大却无带动力的格局。

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基于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创新产业主导型、创新导向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大企业带动型、资源依托型、中心城市辐射型、旅游支撑型和城乡协调发展型等。这些模式在各地的县域发展中都有一定的带动或促进作用,为本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正能量。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资源布局、地理区位、多元区域文化等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发展路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一)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主导、多重点的有序网络格局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得以破除,域内的居民都是一样的身份;域内发展不再单纯强调工业类、农业类和三产类,而是作为一个经济体进行整体规划;经济发展成果几乎无差别地服务于所有的居民,不再有身份的区别。县域经济承载了域内所有人的重托和期盼,管理者肩上的责任更大。“一主导”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产业,在相邻若干县域中乃至省域、国内都具有较大或一定的影响力,能对相关产业进行拉动发展或重组发展。多重点则体现为重点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支柱产业的有益补充,又能充分享用支柱产业的发展成果,实现重要产业的升级发展。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要形成多环节互相支撑的产业链,产业链的重要节点部位要作为发展重点;产业间相互支撑,形成多产业融合格局。

(二)制定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目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不再仅停留在发展数量的考核上,更多的是投入和产出,效率与公平,发展和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关系的处理上。发展的成果在满足大众主导需求的同时,能更多地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善治、环境治理协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社会治理进步的重要体现。三者任何一环的缺失都是发展的障碍。目前,河南的县域发展正由以经济发展为重向社会善治和环境友好挺进,法治的力量和对美好环境的追求正成为社会的潮流。

(三)依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选择有利的发展模式

国内目前较为成功和经典的发展模式较多,如农业驱动发展模式、工业驱动发展模式、休闲旅游驱动发展模式、特色产业输出发展模式、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链主动延伸模式、产业链迎合嫁接模式等。作为农业大省,农业驱动发展模式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实施路径主要有四条:①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实现某一领域的产业化经营。该路径见效快,影响大,是管理者乐于见到的模式;但其短视行为严重,往往不能有效带动地方发展,反而浪费宝贵的资源,需要政府选择项目时特别慎重,应与本地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宁缺毋滥。②民间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按照自愿入伙、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运行。其优点是愿景高度一致,可执行性强;不足之处是专业性差,存在的风险较大。③托管路径。一般散户将自己的土地、林地或其他资源托付给有经营意愿的第三方从事经营,按照契约获取约定的收益。该路径目前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中较为普遍,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亦十分明显,导致经营的风险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④农业的多种特色经营路径。该路径的实施对象包括两类人:一是外地的承租者,通过合法的程序获得土地的经营权,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享有应有的收益;二是吸引事业有成的本土人回乡创业。其优势非常明显:懂得本地的风土人情,关系处理顺畅;熟悉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外界的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对供给和需求关系把握准确,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脉络;资金充裕,资本上的困难少。当前,河南部分县域存在这样的经营者,如特色养殖业,特色水产业。但整体数量少,带动性差,需要进行积极引导。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激活县域经济的同时,承接了大量本地人的就业,对于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营模式来说,只有特色供给和多样性供给还远远不够,将供给无障碍地输送到全球各地,催生了另一条前景可期的“互联网+特色农业”路径。该路径强调强强联合、互惠互利、专业化分工、契约式供销联盟、风险共担,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信息共享实现产品的快速流动。

(四)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探索外溢扩展路径

县域经济的目标产业要与国内外优势产业链实现良好合作,自身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形成规模化的核心企业(群),否则很难融入优势产业链中。县域的治理者必须以务实和前瞻性的眼光审视并规划产业的发展,可用ABC管理法实行分类管理,抓住关键的少数。对于选定的产业,不能孤立式单点发展,需要组成链式模式,实现多领域、多企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多种限制条件,河南省很多本域产业在行业中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地位,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产业升级。一是引进外部的龙头企业在本域设立研发与生产基地,本域骨干企业主动融入其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借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该做法在河南县域中有较为普遍的共识,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社会效应大,能较快带动本域的产业发展并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增加GDP总量。二是引进外部的智力资源,支撑本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该做法更多的是购买龙头企业或技术机构的成熟技术,成为该技术生产条件下的一名成员,进而实现产业的跳跃式发展。三是主动成为龙头企业的分支机构。这涉及企业的兼并与重组问题,可能在文化融合上存在较大的障碍,需引起特别的关注。四是主动成为强势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一路径要求本域企业的竞争力较强,能为产业链的增值贡献特殊能力。在现实操作中,前期往往成为强势产业链的生产基地、原材料供给基地等,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增值的作用有限。本域产业管理者需要在合作框架协议中保护核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最终成为产业链的重要增值环节。

(五)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7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李冬晓,2012),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王婧翱,2013)。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

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者,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是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城镇化,而不是以房地产拉动城镇化。如果本末倒置,先造城后填人,这样的城镇化是一条歧路。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乡下人”,忽略了土地要素、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像过去一样演变成房地产化,不仅不能驱动城镇经济增长,还会产生巨量的房地产泡沫,出现所谓的“鬼城”。因此,深入推进统筹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才是广大农民想要的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过去一提到城镇化,有一种观点是把城镇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延续。这种观点认为,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要靠工业产业升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城镇化,这是一种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同质化的错误观点。从我国国情和已有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看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所带动的城镇化。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不能忽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升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

(三)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为进城的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不可能长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完成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其实现途径就是要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即首先由国家在顶层设计、政策规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然后由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业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第三是由农业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在项目规划、资本运作、项目执行等方面付诸实施;最后是农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相关企业,并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

(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五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定位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这是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袁常青,2013)。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市民化。而原有城镇化是定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其目标是力争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过去3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原有城镇化的定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重新定位。新型城镇化定位应是在政府战略发展规划框架下,使城市顺应市场力量,更自然、更有效地成长。在目前我国经济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被赋予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目标注定将与过去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配置人口、土地和资本,以“五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改善城市的连接性、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形成新的城镇化格局。

二、县域产业聚集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县域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县域产业聚集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创新一体化。而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进城农民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企业用地成本低,用工本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也提高了员工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县域产聚集可以有效地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聚集。

(二)县域产业聚集为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带来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政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解决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县域产业聚集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园区通过实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支撑和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集聚园区的企业,在其发展成熟后,可以通过税收使地方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有了县域产业集聚园区产业的反哺,新型城镇化就会更有活力,更能持续长久。同时,县级政府有了财力,就可以不断完善学校、医院、住宅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不断地改善民生,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县域产业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资源聚集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聚集。长久以来,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资源、资金短缺。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办好县域产业聚集园区,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和有效办法。县域中小城镇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集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县域城镇各类生产要素和居民生活成本低,只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当地居民、社会的相得益彰。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新形势下破解县域资源环境困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困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促进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县域产业集聚的聚集效应使县域资源优势发酵,产业优势走强,强势产业得到发展,提升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县域产业集聚区在实现社会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四)县域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培育、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吸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在县域集聚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集中构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体系,立足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实现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社会化、服务市场化,高效利用资源。由于产业集聚的专业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企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交易费用节约的吸引,当一个企业落户在县域产业集群园区后,就会有相关配套企业跟随进来,形成了一个大企业在中心,配套企业在外围,最后是服务企业的跟进的一个良性循环。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现代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赵华,2010)。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土地集约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结束语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8

(一)华阴市县域经济在省、市位次

近五年,华阴市县域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位居中上游水平。在2011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中,华阴市位居全省第36位,全市第5位,在全省的位次较2010年度前进了2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我市经济结构正朝着好的方向优化调整,但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规模总体依然偏小

我市县域经济由2005年的全省第46位上升至2011年的36位,虽前进了10位,但在渭南各县市排名中却比2005年(第3位)后退了2位。

2、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依然偏低。除西岳华山、西岳庙等核心景区外,其余景点由于受资金、土地、拆迁等因素影响,导致开发程度低、开发速度相对缓慢;二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3、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一是工业支柱单一,工业经济发展活力还不够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产品结构相对不合理,特色产业也就是以生产“华山白麻”等系列的石材产业,但石材产业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渣,石材资源循环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引导带动,产业关联密度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4、城市建设步伐相对迟缓

一是受土地因素限制,加之我市项目建设用地刚性需求量又大,致使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基础设施置换等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建设;二是城市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城市文化公园、体育运动中心、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降低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住舒适度;三是“城中村”问题依然突出,私搭乱建、浪费土地资源、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保障机制滞后等问题日渐突出;四是城市管理依然滞后。各专业市场不健全,“马路”市场依然存在,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监管力度不够,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5、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一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还不很合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单一,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薄弱,附加值低。

二、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站在全省的高度,积极查找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对华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认识,并就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县域工业化发展

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县域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实力快速增强、竞争力快速提升。坚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并举,着力突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三大支柱”,坚定不移地把县域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三)以特色农业为突破,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县域内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按照“扩基地、育龙头、壮规模、搞服务、创名牌”工作思路,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投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搞好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