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浅议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浅议

摘要: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提出“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如何适应我国新时期的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出的大健康发展理念,将倒逼着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性创新。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自1978年以来,一直是我国体育类专业中布点最多、招生人数最多、发展最为成熟的专业。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一些高校体育院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教师职后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供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关键词:健康中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健康中国战略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纲要》提出的这些内容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要求,尤其在“体医融合”“健康促进”“运动处方”“运动风险评估”等方面,对体育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些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全面的能力,难担此重任。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面对高校体育的现状,如何整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培育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专业人才,是深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规划不合理

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高校大致可分为师范类、综合类和体育专业院校,然而各类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普遍性太强,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局限在培养学生的“三基”能力,即重视竞技能力和在中等学校能从事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育及训练竞赛等工作。这种培养目标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但随着“健康中国”口号的提出以及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健康,“三基”的培养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健康中国进程中的主力军,除了有一定的竞技能力外,还要掌握健康知识理论、科学锻炼方法,加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以及多学科交叉学习的能力。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很难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在高等院校教授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是博士及博士以上学位,研究生学历在高中和初中屡见不鲜。可以看出,高校如果还是按照传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规划,其培养的人才必然无法立足于社会。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人们日益重视自身健康管理,社会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当今社会形势,很多高校打破了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的定位,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革。不单单把学生培养成“专才”,而是树立“全才”观,培养大批具有较强体育背景知识、体育实践能力、胜任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结构体系单一,缺乏健康促进内容

现阶段高校大多采用“学分制”课程设置模式,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在必修课中,术科所占比重较大,理论课程和公共文化课程占比相对较小,公共课程的设置与其专业特有的性质关联性不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未能良好的结合起来,且设置的门类也不齐全。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中,可供选择的学科较少,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面掌握不全。由于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是采用学科模式进行人才培养,“高分低能”的现象一直困扰着高校体育的发展。学生掌握知识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死记硬背居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会运用,这不仅会导致人才的流失,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通才”教育的开展。然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必须承担起“人类健康工程师”的重任,“防未病”、“运动处方”、“运动风险评估”、“健康促进”和“体医融合”将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在学科体系方面,通过扩大学科范围与现代预防医学共融,激起学生对“体医融合”的兴趣,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身健康促进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实践环节欠缺

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轻视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各类学校对体育教学能力的需求,既没有关注市场需求,也没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高校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竞赛成绩,对学生教学能力不上心。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达到教学与教育目的,教育与教学方法简单单一,加之当前实习环节周期短,造成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与市场需求形成较大的出入,实习质量效果不佳。

(四)师资队伍难以适用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需求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然而目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二元化”问题严重,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过去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是科班出身,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对于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缺乏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双一流”建设的热潮下,我国高校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很大,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压力增大,而部分科班出身的教师对进修深造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术交流的意愿不大,导致许多“跨界”教师的产生,而“跨界”教师往往大多是在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从事体育专业实践的能力并不强,这就导致在学科建设中,这两类教师对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实窘境。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健康中国”口号的提出促使社会对健康有了更多的需求,社会需求的转变引导着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在此社会情境下不再局限于培育“教书匠”,而更多的是依照社会需求,向社会输送创新型应用人才。就目前而言,从高校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尚未满足社会需要,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接应。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通过对社会需要的了解,确定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根据市场硬性要求以及当前就业的形势,设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此外,必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在社会上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健康促进知识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依据师资力量、学科特点和未来社会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树立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并增加学科健康促进方面的知识。在课程结构设置中,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课的门类,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其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多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坚持“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最后,建议课程可适当增加健康促进相关知识。“健康促进”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行为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将其融入到课程中可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掌握健康的要领。

(三)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增强健康促进能力的培育

长期以来,国内传统体育教育专业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运训和竞赛方面,忽视了教学实践和健康促进能力的培养。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健康促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高校可以打破传统的“教书匠”这一观念,鼓励支持学生到健身机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等体育服务行业进行实习。同时,增加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延长学生实习周期,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体医结合”的健康促进能力,积极培育“健康中国”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四)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真实职业能力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中,师资力量是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二元化”问题,一方面,建议高校对现有的师资队伍分类别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与考核,如科班出身的教师重点在专业技能考核,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应将重心放在科研事业上,两者相互补充,使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师资队伍新型人才的吸收与培养。要想有一流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师做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较多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和积累,而缺乏对知识、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间的内部联系评价,从而忽视了知识在职业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因此,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真实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完善高校教师职后教育制度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助产士”和“催化剂”。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后专业能力培训,提供专业能力多样化发展的路径,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潮流,多渠道、多元化、有针对性地为其专业能力进行填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针对不同教龄和职称的专业教师,采取分层培训制度,并且职后教育要与职称薪金相对应,激发教师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切实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需求。

四、结束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严把进入大学的关口,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优化师资力量,完善教师职后教育制度,拓宽学生专业实习的范围,延长学生实习时间,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交往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激发教师学习的动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蒋空究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