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随着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试行与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背景下,为应对基础教育对教师资源的更高要求,高师美术教育也相做出对调整以迎合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高师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应更强调设计基础、设计原理、史论的学习,以加强学生艺术文化修养沉淀及动手制作能力训练。

关键词:

空间设计;原理;实践;交流

在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试行与推广下,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为更好的迎合基础美术教育人才需要,因此在师范类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将理论与创意表现结合教学能更有效提高师范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的优秀人才。本文以环境艺术室内设计课程来对观点加以说明。

一、强化艺术设计基础素养力的室内设计课教学

师范类美术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具备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同时在艺术设计审美与设计能力中也有独特见解的人。室内设计包含的学科涉及空间形状与材质、灯光与色彩、室内陈设等,高校美术学类设计教学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素养、审美意识提高及创意表现上。室内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活动的空间营造方便舒适的环境。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加强设计基础、艺术理论学习,同时兼顾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创意。使得这样的设计课教学不同于别的科目教学,教学要以理论为据,因环境施教,因课程目标施教,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室内设计,要求大处着眼细处着手,要有全局观念,又必须经过具体的实际情况了解,对室内的使用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收集资料和数据。根据人在室内的活动内容,兼顾家具和设备的造型尺寸、采光、室内色彩与装饰等完成空间关系设计。以卧室为例:卧室的功能:睡觉,休息,个人隐私区域卧室的环境要求:安静,舒适、令人放松卧室的使用者:一对年轻夫妇从三个普通信息中分析设计舒适度高的卧室,要具备对室内空间功能分析、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形体设计、人机工程的必要知识;其次是色彩心理学——颜色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饱和度高的室内色彩容易引起眩目;要合理运用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棉麻丝绒纤维等等不仅有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也有隔热、吸音、防火、隔离等功能,吸音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减弱外界来的噪声室内起居发出的各种响声,同时装饰材料外观的纹理增添了卧室情趣,这些都能放松人的心情,引起愉悦舒心感。由此可见,一个好设计需要知识综合运用,从大处讲要把握全局,注意空间部分与整体协调统一,关注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感受,从细处讲要具备艺术、传统、民俗风情等人文素养,也要掌握心理学、声光电热等科学知识。在师范类美术学教育中,应充分考虑设计原理和案例结合式教学,使学生打下丰厚的设计理论基础。

二、加强手眼脑协作操作能力的模型制作课教学

模型制作在创作表达中,从视觉、触觉、体验感受等多个方面评价都具有很有效的直观性。从设计者自身的角度来讲,是个人感受与抽象思维的物化方式。设计的本质为“解决人的问题”,从原始人的生存到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还有从生产发展的效率来说,好的设计是“带来方便快捷”,因此是设计作品还要讲求与使用者的沟通。模型正是最能准确传递信息并得到反馈的一种介质,设计研究者通过模型样品初步的使用体验,再通过体验——测试——评价——完善——体验过程中的反复推敲判断,在多番修正完善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手的操作能力,同时强化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完善作品,通过这样的精进的学习思考从而完善设计思维能力。因此掌握制作方式,是高校师范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也应具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提供好的模型或亲自演示来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热情。如果设计需要“十分的狂”才能敢于打破常规固有的局限性,形成有新意有创意的好作品概念,那模型制作就需要“十分的痴”,以“痴迷”的程度,集中精神专注投入于制作精良细腻的模型作品中。除了有创意有耐心,模型制作也要考虑各种材料的应用,常见的材料有塑料、木材、铜铝、矿石、纤维类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视觉上来看有肌理、色泽等,涉及工艺的还要考虑加工温度温度、软硬度等。这些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到加工的难易实现程度,搭配的视觉效果是否合理美观。所以要掌握模型制作并非一件桌上画图,地上捏泥捣木的简单活,还要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加以研究。但对于此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权衡学时与学习内容要点的主次,专门精通细化学习“材料与科学”方面的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一般常见的材料性质,以及去发掘了解材料、加工工艺学习的途径与场所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很有必要培养的。教师在这方面也要加以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外时间扩展知识结构。

三、以合作形式进行设计活动的实践教学

在一次实践性的景观类课程模型制作小组活动中,由教师指定学生分组,再由每个小组自己组织策划分工完成任务,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成员之间最需要的是“沟通”,才能共同完成好一件作品。口头表达的过程迫使设计思维更清晰明确,思维明朗化的过程又刺激了新的创意的产生从而激发更多的灵感。当这些各不相同的灵感集中在一起,促使成员们要共同面对解决第二个问题“协商”。性格不一意见的难以统一直接导致学习进度停滞,这种情况也需要成员们用最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一致的观点,在这种磨合中有人主动,有人配合,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任何设计行业都存在甲方乙方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协作与沟通。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入这种合作性质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境界得到提升,交流中也能掌握更多信息。高校美术学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应高校师范类培养基础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需要,研究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设计与制作领域学习中,提升审美素养,收获设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设计制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融会贯通用于设计和未来学生自己的教学能力之中。

作者:雷丰稔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建融,钱初奎.美术教育展望[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娜.对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理论的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

[3]陈瑾芳,肖艳.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教学论坛.2008,(7)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9

[5]陈瑾芳,肖艳.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教学论坛.2008,(7)

[6]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