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的应用

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的应用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与时俱进,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撼的新型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介绍微课的概念、特点与设计原则,其次阐述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为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育教学工作;微课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德育教学内容与微课相结合,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可增强德育的渗透力。德育微课将德育教学内容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处理,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微课的定义与特点

(一)定义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在5-8分钟内讲解或展示某个知识点,以碎片化教学模式呈现的结构化教学资源。

(二)特点

微课特点:一是教学时间简短,微课时长约为5-8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二是教学内容精简,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点,教学目标明确;三是情景化教学,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微课也称为“课例片段”;四是教学资源使用便捷,易操作、易传播,适于移动学习,学生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自主学习。

二、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设计德育微课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应符合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首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并且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相关联,保证微课适于学生自主学习;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创新教学设计思路,优化微课教学内容,增强微课教学吸引力;最后,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及学情现状,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难点,不仅活跃学生思维,而且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效率。

(二)简洁化、微型化原则基于微课“用时简短、内容精简”的特点,教师在设计微课时,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强化微课教学内容的简洁性。德育微课源于生活,主题突出,内容精准。灵活引用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化枯燥为生动、化说教为感知。同时,依据人的视觉驻留规律,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为了避免视觉疲劳,微课视频控制在5-8分钟左右为宜。

(三)实用性原则

微课开发与设计的出发点是倡导学习自主学习,区别于传统的示范课、公开课。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微课的实用性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将德育教学内容与微课相结合,理清教学设计的思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突出实用性原则,不仅满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需要,而且帮助学生在课前、课后等碎片化时间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优化德育教学环境,强化德育吸引力和说服力,不断增加德育的渗透力。

三、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易于下载保存,便于在线学习,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用微课,注重微课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微课预习、复习难点重点等相关知识点,有利于知识发生迁移,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有效教学效率。

(一)课前预习

课前,依托微课,学生可以轻松完成预习环节。在预习环节,教师利用微课直指具体问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小问题、小事件,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从与德育相关的热点入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制作德育微课,做到主题突出、层层剖析、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课前,教师将德育微课上传至学习平台,或通过微信、QQ等通讯媒介发送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德育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较之于传统课本的课前预习形式,微课更便于学生形象化、直观化地完成预习。例如在《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德育课程中,可以将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习俗和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融入微课,在预习环节使学生更全面地、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同时可促进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探寻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收集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预习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汇集学生的侧重点和兴趣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上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是微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微课呈现知识点、重难点等相关教学内容,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等,灵活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不仅促进知识发生迁移,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不局限于单一教学资源,用时简短、内容精简,声图并茂,更具吸引力。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青少年吸毒犯罪、未成年人因校园欺凌导致涉嫌故意伤害案件等法制案例的微课,较传统宣讲式陈述案例更易于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微课将关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素养真实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感知感悟,启迪思考,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参与度。尤其在德育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通常需要引用真实案例、真实事件进行情景教学或者案例教学,生动且直观的德育微课,适于展示真实案例或事件,较之传统的授课方式更易于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应用创新有趣、符合时代特点的德育微课进行导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宪法宣誓仪式》,“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为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在课堂教学活动导入环节,通过微课再现还原当时的现场,插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于2018年3月17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并重温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或者在德育课堂中,遇到抽象、理论性强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微课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可以获得的知识点,细化知识点、形象化知识点,帮助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缩短德育理论到实践的落地时间。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如何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书面理解不够透彻,通过微课,可以再现许多口述难以表述形象化的场景,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课堂讲解环节,应用德育微课,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课堂参与度,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教学效率,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充实与完善。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对于学生及时掌握并巩固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微课可反复播放,打破时空限制,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应用微课复习教学重难点,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巩固知识,加深记忆与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及时复习课上未理解或者遗漏的重点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加深理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点,可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将“各种情景涉及到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等”做成德育微课,更有利于学生课后联系实际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利用碎片化时间有效记忆,牢固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作业试题讲解制作成微课,上传至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对照学习,查缺补漏,理解消化吸收重难点,提高反馈效率,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之点滴思考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微课的网络资源选材、制作及应用上,必须保持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高度一致,把握好教学方向,甄选德育微课的素材必须紧扣德育大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者,必须积极面对信息化教学的高标准要求,结合德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微课表达教学理念,掌握并运用好微课资源。

(三)辩证地对待德育微课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德育微课作为课堂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或拓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不能过分依赖微课开展教学工作,也不能忽视微课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情等实际情况,理性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微课于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

五、小结

立德树人,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微课的广泛应用,将微课充分融入德育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简洁化、微型化、实用性的原则,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中,不仅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使德育教学工作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和有效性,而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94-99.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06):24-32.

[3]闵惠敏.德育微课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1):95-96.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作者:马玲 单位: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