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毕业论文范例

德育毕业论文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研发;应用与实践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分析阐述

随着二十世纪数字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之间的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共享发展。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来讲,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德育理论知识能够获得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从教学方法上来讲,通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从教学过程来讲,要求进一步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小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教学工具上来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小学生利用课堂内外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阐述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分析

小学德育教育将游戏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将游戏的教育性与娱乐性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中应该遵从以下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操作。在德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游戏人物,熟悉操作流程。其次,整个德育游戏的设计要有合理的故事情节。游戏故事情节作为游戏任务的重要背景,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合理的故事情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游戏氛围。最后,在整个游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在德育游戏的设计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在每次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小学德育教学游戏的功能以及类型分析

关于小学德育教学游戏的设置在功能上应该具体划分设置。通过设定角色和角色玩家以及相应职业设定,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玩家与玩家、玩家与非玩家之间的对话,实现学生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完成阅读信息的任务。在相应的游戏设置中,应该制定具体的奖惩机制。通过判定学生的游戏人物完成情况,奖励或者扣除相应金币或者经验值等等。在游戏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任务设置,通过让学生自行查找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辨认方向的应变能力。最后,在整个游戏设置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游戏道具帮助学生进行游戏的完成,增强学生在德育游戏中的现实体验感。

(三)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学习模式的构建

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学习模式构建主要通过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情景问题中,通过任务的学习,进一步获得知识技能的理解。具体的学习步骤可以分为情境导入、确定任务、探索学习、实现任务以及结果评价等进行。首先,通过情境导入,为学生在游戏中呈现游戏情境,营造游戏氛围。通过相关的情境导入后,将问题情境中的游戏任务进一步呈现,充分明确任务目标的相关认知。通过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探索的方式完成游戏任务。通过在实现任务过程中难度的组建加深,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结果评价的方式对于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相关的奖励或者积分评价,将各个环节的表现通过结果评价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将评价情况再反馈给教师,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教学内容阐述

在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应该充分结合教材,将个人、家庭、社会等内容融入实际的游戏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将课本中涉及的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产、尊老爱幼等内容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在游戏场景中通过设置,让学生完成消费任务等等,理解理性消费等等内容。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的积累进一步融入到游戏的开发与设计中,设置垃圾分类,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投入相应的垃圾箱的任务,进一步将生活经验内化到游戏中。也可以通过考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根据课本内容设置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适用的道德教育游戏,进一步增强德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充分在游戏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合适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游戏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的游戏目标。

三、探析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品德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管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创新德育教学方法称为促进德育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倡导“寓教于乐”以及“从做中学和从学中做”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内容进一步科学化整合。通过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以及应用将游戏的教育性以及娱乐性进一步结合,大大提升了小学德育教学成果。同时,进一步将小学德育教育游戏进一步推广应用发展,有利于将教学资源的教育性与娱乐性结合,丰富德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为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浩泉.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2]朱艳敏.基于平板电脑的小学德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以《阳光社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05月01日版.

[3]张璐.电子教育游戏在银川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4]赵成丽.小学德育课程中PRG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2

1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立足中原经济区,培养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需求,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技术、技能,能在休闲运动、健身俱乐部等领域胜任健身咨询、技能指导、大众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国民体质健康评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1994年为体育专科,2005年体育教育本科(社会体育方向),2008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后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年该专业获得黄淮学院校级人文重点学科,2013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情况

2.1专业聚焦社会体育运营、管理,对接专业认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聚焦社区体育和体育企业运营管理,围绕培养“专业指导+管理理念”综合应用型人才,坚持“学生为本、技能为先、专业精准、持续跟踪”发展理念,建立“跟踪、评价、反馈、改进”质量监控体系,以体育社会化发展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开辟了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指导和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培养思路,融会课程导向、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训、校企合作等多重培养机制,以“思政+通识+专业+方向”深度融合的课程模块,形成“德育人、强基础、重创新、专精广能”的特色培养模式,提升专业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符合度、能力社会认证度。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对比2016版和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两版培养方案均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在校学习,第四学年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答辩(见表1)。结合学校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块,由原来2016版的社区体育、大众健身两个方向,变更为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指导、体育经营管理三个方向,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终做到学有所用,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和全面性。从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期除外),课堂教学周,由原来的18周,减少为每学期16周,每学期增加了两周的学生专业综合实践、实训周,期间学生将进行运动技能与体能训练指导、教学技能指导与实践、社会体育指导与竞赛组织、专业综合能力指导及社会体育调查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加大突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聚焦社会体育发展趋势,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

依据社会体育新行业、新模式、新产业、新岗位的要求,聚焦应用型课程建设,坚持立德育人,结合能力需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有机统一,优化基础课程,增加社会体育发展前沿内容,增大实践教学比例,以微课程组成课程群,提高了课程实施在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业需求的统筹与整合。建立了校内教学训练、行业实践实训、社会考核认证为一体的专业技能途径,加大了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课程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堂是课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和实用性,加大应用型课程建设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发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依托学生未来岗位设置进行教学和考核评价,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依据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管理、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宽实践+创新创业平台

优化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展“北上广”实习基地优势资源,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原则构建高校、俱乐部、社区指导三方协同的人才输送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共建实践基地、师资队伍,校内教师定期进驻合作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指导,与合作联盟单位共同执行实践、实训计划和毕业论文设计一站式的服务育人制度。优化实践实训环节,强化夯实“3+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效果。[3]巩固提升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训练、拓展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开设职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指导,培养和推动学生实践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353项,用人单位反馈90%毕业生能与企业岗位有效对接,学生毕业三年后,81%成为行业中层技术骨干。

2.4强化专业技能创新,塑造社会体育专业特色

依托民族体育训练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保护培训基地,强化专业技能创新。红拳在我校形成了以“打、练、养、修”为一体的文化传承理念与教育模式,以学术挖掘研究、公益培训、教学传承等有利形式得到发扬和传承。在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优势项目,纳入院级公选课,做实“教、学、练、赛”一体化的长效训练机制。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挖掘—专业技能实训与创新,每年定期举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展演大会,呼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开展学生体育技能、裁判与赛事组织等培训,提升专业认证资质,塑造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特色。

3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设是追寻新时代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和健康体育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创新体育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课程思政,在专业和实践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体现出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精神;坚持“体育文化—项目指导—社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升体育服务育人根本特点,发展社会体育“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的优势。

3.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坚持“立足行业、加强实践、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完善提升团队师资队伍。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全方位实施师德建设,采用内培外引、团队培育、骨干进修、外出实践等形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大力发展双师型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逐步形成结构相对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在专业内建设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以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为单元,围绕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开展教研活动,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基层教学组织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强化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到教师的评先评优中。坚持常规教研与专项教研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教学活动中心、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实训指导组等推动相关组织建设。

3.3强化教学质量,优化保障机制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修订《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定期采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求,常态化跟踪毕业生发展状况,根据信息反馈,持续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突出实践、改革教学,满足行业新需求。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运行机制,通过“目标、过程、监控、考评、反馈”等相关管理过程,形成动态监控管理。[4]采取日常教学检查、实习实训检查、毕业论文检查,考试环节检查,学生科研立项、学术讲座等实现三级督导监控,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建立健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立项、教学成果评审,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进教研,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多运动项目长效训练,以训促教,以赛促教,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训练“一体化”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4重实践、强技能、创金课,塑造新时代专业人才

作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注重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构建,引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课程改革,打造一师一金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与岗位无缝对接;优化夯实产学研基地、实践实训以及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创业大赛、学生技能基本功大赛、项目模拟经营大赛、案例创作大赛等引导学生走向市场、走向企业、走向社会。

3.5推进专业能力认证,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3

当今的时代仍然是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时代,政治上冷战转到经济上热战,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市场的竞争,是科技水平、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就发达,成为强者。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他们经济优势争夺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增强其竞争实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优秀人才更是宝贝。经不起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的折腾,因此我们在讨论人才素质教育的时候,首先要研究跨世纪人才如何培养,不仅是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有创造发明的工作条件,他们中大多数会扎根国内。许多出国深造的学子,也会身在他国胸怀祖国,学成之后回归祖国,报效祖国。

二、重视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德育是人的灵魂塑造,是人的意志、意识、意念……培养,一句话是造就什么人的问题。德育是一切素质教育之首。一个专家、学者固然要知识渊博,技术精湛,但首先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爱国者,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风雨见世面,像寒冬里松柏挺立在祖国热土上,像黄牛一样善于奉献,不善于索取,像李四光、邓稼先、蒋筑英……给祖国和人民留下光辉业绩和永久的记念。德育是系统工作,国家、教育部门要管,学校、老师、家长要管,全社会都要管,共建一个育人育德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之际,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之时,环境也受到了污染,拜金主义,娇、奢、淫、逸等形形色色丑陋行为、恶习又在一些地方泛滥。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正在激烈进行之中。党和国家明察秋毫,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抓了“五个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抓了反腐倡廉,扫黄禁毒,扫除了一些害人虫、丑恶行为与恶习,环境得到初步治理。但是必须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加大打击力度,才能保持精神文明建设象经济建设一样年年有进步,岁岁有发展,现在张家港式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已掀起波浪,学习张家港精神将使神州大地普开文明之花,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少精神污染、少精神公害的风水宝地,使中华民族文明史在世界再度辉煌。就学校而言,更应当下大力气建好育人的小环境:在抓好两课教育的同时,建好校风、学风、班风、文风;建好师德、学德与品德;建好一支又红又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育人园丁队伍,在辛勤园丁的默默耕耘下,勤修剪多滋润,苗禾才能茁壮,桃李才会满天下。造就一代新人,青出于兰胜于兰。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过程中受家庭影响是很深的,家长不能把子女看作私有财产,要把望子成龙的殷切心情转化为育子成才的动力,与培养接班人联系起来,与国家建设发展联系起来,把父母慈爱之心放在精心培育上,要爱之有方,爱在内心,让子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么子女得到的不仅是父母的爱心,而更多的是师长式教诲之恩。如果国家一社会一学校一家庭组成一个育人系统工程,大家同心同德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呕心沥血,我们国家将后继有人,形成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局面。我们国家拥有一大批又红又专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国家必将兴旺发达。

三、加强智能素质教育和投入

智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人们最关心的事。一般来说智育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知识和能力来源于理论和实践,来源于学校教学过程,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工作实践。学校教学是主体,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是知识的源头,是能力培养基地。学校如何面向未来,面向经济建设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工程教育界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机械产品结构和内涵发生根本变革,从单一的机械结构转化为机、电、光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综合体,国家有关部门已把机电一体化列为机械产品的科研方向,并规定新产品必须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借此来推动机械产品的技术革命。传统的机械学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已不再适应时展。精密机械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提出一种机电光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机械为主体,光电为系统,通过光电构成精密机械的测控系统,实现系统的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具有宽广的机械学、光学、电子学与测控方面的专业基础;具有现代化必需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光紧密结合的精密机械系统和精密测控仪器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为实现上述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五年教学计划〔3〕课程总学分为200学分,另加毕业论文2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数、理、化、外、德、政、文管、体)为110学分,占55%;机、电、光综合技术基础课为80学分,占40%,其中机与电课程接近1比1;专业课只有10学分,占5%,除毕业论文外,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及大作业(小设计)约占40学分。从总体看,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机、电、光综合知识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学生的适应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改善,能适应科技进步发展,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但是从深层次看,各门课程之间缺乏相互结合与渗透,多数课程内容还比较陈旧,落后于科技水平,需要从现代机电光系统出发,推陈出新,加强相互渗透和联系经典理论和知识要少而精,现论和知识要博而新,反映新老科学技术成就的有机结合。由于各方面投入不足、能力培养环节缺口很大,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厂矿实习基地没有保障,学校特别缺乏典型机电光一体化系统(设备),供学生实验、演练、分析,使学生获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能力培养已成为纸上谈兵了。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内已广泛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分析(CAE),使设计研究工作现代化、科学化。现在多数学校在专业课教学阶段由于无力购置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尚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辅助分析处于筹划阶段,在计算机应用教学水平方面与世界差距在扩大之中。所以投入不足是困扰我国教育的严重问题,是影响教育影响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

四、结束语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4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四、结语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5

(一)以小学教师岗位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小学教师岗位知识和能力群,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相关课程,将小教机构的岗位任务要求转化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把专业能力与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归纳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行动领域,确定支撑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并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如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设计课程链,把小学教师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实践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实践类课程考核相贯通,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以小教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检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强化,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打造。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应用为重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为突破口,构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12345”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封闭,通过技能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将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专业实训,强化专业实操,多方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符合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进一步明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主线、二模块、三层次、四结合、五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主线”:指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展开,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教学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岗位或岗位群最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操作能力,有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语言表达与沟通(演讲、朗诵、讲故事)、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包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或方案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观察记录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等;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各种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四个方面。[2]

“二模块”: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课内实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课外修炼以教师素质修炼指南为主。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加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如《小学生心理学》实践目标除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发展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测量或实验等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小学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课外制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素质修炼手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行组成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或学生社团,自主开展三笔字、表达与沟通、教学活动设计等技能修炼活动。

“三层次”:为课程实践(学中做),包括随堂实践、实验室实验、教学模拟等各种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等理论教学中穿插的实践环节。各课程实践以“点”的形式散布,实践的内容围绕着各独立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二是专项实践(做中学),每学期进行一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训练活动,如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等,实践的内容是用相对完整的单项技能以“线”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的技能训练。三是综合实践(学做结合),在课堂外进行的教育调查、见习、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的内容以“面”的形式覆盖前三年所学课程和技能,以实际项目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校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四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如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和校外实践基地(如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包括理论与技能类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特长分组,针对不同专长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集中指导的有效性。分散训练则根据实践内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自行组建兴趣小组或进行个别训练,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通过小组模拟训练、社团活动、各种教学竞赛等活动,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

“五环节”是指把大学四年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为“讲习—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五个环节,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价值取向。讲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去小学前,通过书本、录像、讲座等形式,初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和小学生的情况,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工作的专业思想,建立做小学教师初步的感性知识。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活动中,感受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及小学生活动,充当教师助手,观摩优秀教师的“演示课”等,让学生与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演习则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和微格教室,模拟创设小学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的实际训练。实习是指通过毕业综合实践,为毕业生提供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以真实的教师身份去亲历整个教育过程,深入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教育研习是指通过教育实习后的回忆、反思等认识活动,关注自身的理论缺失,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和确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能力。

三凸显: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特色

(一)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些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如第一学年以讲习为主,课内有入学初期的入学教育,有专业的现状、前景介绍和为期二周的下校观摩,有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有教师书法技能训练、表达与沟通、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修炼。第二学年以见习为主,专门的实践教学包括每学期2周的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一共4个学期),每次带着不同的任务深入到不同的小学观摩、调查,填写见习报告;开设有声乐、形体训练、素描与简笔画、写作与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相关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以演习为主,除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培训等专门实践课程继续开设外,专业课程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班主任工作艺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的教学中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还有微格教室中的说课、试上课、评课等教学技能的培训。第四学年以实习和研习为主,主要有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2周教育调查和8周毕业论文撰写。教育实了课堂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外,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职工会议、家长会甚至在职教师培训等活动也被纳入实践内容。

(二)对接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根据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按照实践教学实施要求,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微格教室、感统训练室、心理观察室、琴房、舞蹈室等,提出模拟训练的任务,创设学校环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理论;校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是学生进行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基地,成员由三部分人构成:小学一线教师、小学专业学生、大学专业教师。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教师需有丰富教学指导经验,要求指导教师“导教、导研、导管”,不只是知识的、理论的、技能的学习,更包括价值的、理念的、感性的、态度的学习。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听取指导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评课、上试教课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并逐步开展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班队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等。通过传、帮、带过程中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初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实践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让高校教师深入小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研究者和行动者紧密结合,让研究者参加行动,让行动者参加研究,在进修培训、联合攻关、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互补共进的多赢局面。

(三)对接用人要求,实施个性教学深入了解学校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实施个性教学,完善质量监控。由学生自主成立专门的素质修炼中心,下设各专项技能训练小组,必修项目包括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综合教学技能等,在专业阅读、写作与创新、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选修项目中可任选二项,由学生自行制定修炼计划,自主在课堂学习、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和个人课余时间内开展修炼,老师充当项目教练,为学生咨询与服务。出台素质修炼手册,规定修炼目标、前期准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并附测评标准,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达标考核办法。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形成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个专门的素质修炼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交流技能修炼中的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重要意义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校思想政治课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与加强的理念,与各个科目的课程相契合,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对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利用,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内涵与外延方面的拓展,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文献、物品等多种形式,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审美品位、文化知识等模糊的形态。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二者在理论依据上具有统一性,可基于同一目标而相互促进影响。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是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实现课程育人,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内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探索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分属两个章节。天文方面主要介绍古代天文的概念,历法方面主要介绍天干地支及历法的三大系统。例如,在讲解某个天文学知识时,讲到北斗七星由7个元素构成,分别为天璇、天权、开阳、天枢、天玑、摇光、玉衡,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对元素的命名依据进行介绍。北斗七星在古代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找到北极星。将天璇、天枢两颗星连线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以找到北极星。第二,北斗的斗柄方向可作为季节判断依据。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特点和位置对其命名,让抽象的七星更具形象化,这是古人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古人对北斗七星长时间的观察和揣摩,研究出北斗斗柄的指向可以辨别方向,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勤劳”指以辛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智慧”指循规律把分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可理解为对优秀传统进行继承,将现代因素进行融合,探索出新的模式。“探索”可理解为科学家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预测的基础上,在开展活动时有具体的方向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这三点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北斗七星知识点充分融合,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们易于乐于接受。在融合思政元素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这需要教师对思政有清晰的认知与融合意识,能够在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想教育元素。

(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两种思想体系构成哲学思想。讲解儒家思想时,教师首先要理清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儒家思想中涵盖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涵养人的道德品质及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根据这一思想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通过学习“仁者爱人”“忠诚信义”“义利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诚信”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也照应了中华传统美德“仁”“义”“信”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时,要注重此思政元素在融入点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性,要想办法做到潜移默化。“贵在自然融入,重在严谨贴切”。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在心中认同这一思想,并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教师培养出对国家、社会、民族有责任意识的人,使其能够以正确的三观应对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成为心态良好、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民俗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民俗内容,具体涉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介绍、文化内涵阐述。主要按照四季的划分对民俗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日进行介绍。教师授课过程中,春季民俗节日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为代表,其中春节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模式的集中反映。春节的民间风俗有贴春联、贴福字、扫尘,这些都象征着辞旧迎新,同时春节又是阖家团圆之日,亲朋老友相聚一起祈愿福佑,象征着人们追求富强、和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有当天禁止生火,还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等。据说,清明节不生火做饭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因晋国内乱流亡国外,介子推自割腿肉献给晋文公,后晋文公归国登上王位后要大封功臣,介子推不肯,背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受赏焚烧绵山,最后母子相抱烧死在柳树下。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的普遍习俗是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是为了纪念古时的介子推。人们在清明节上坟焚香,缅怀故人。同时,踢蹴鞠、荡秋千也体现了运动养生的作用。联系课程思政元素,我们看到了古人的重情重义、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节日民俗,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人文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思想,增强文化自觉。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优秀德育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了我国无数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对我们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同向而行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仁爱孝悌德育元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构建与发展遵循儒家思想提倡的“仁爱”理念。新时期的高校学生要继承儒家的仁爱思想,将其贯彻在自身的行为理念中。首先,儒家思想认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起源于家庭成员之间亲亲之情的扩展。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然后爱自己的亲人家属,最后推及于社会。其次,人在具有孝悌的前提下才能发展成仁德。孔子重视孝悌之道,主张做人首先从孝悌做起。《说文》:“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孝”指孝顺父母和长辈。《说文》:“悌,善兄弟也。”“悌”指友爱兄弟。现在所说的孝悌不仅包括单纯意义上的赡养,还包括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孔子的仁爱孝悌思想后,要擅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有效释放,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使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例如,仁爱提倡有差等之爱,强调爱人的递进性。高校学生也要深刻领悟到孔子的这一思想。首先,爱自己。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杜绝熬夜刷手机玩电脑,上课集中注意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做到这两条可保持身心健康,也是将孔子的仁爱思想用到实处。其次,爱家人。从孝道教育入手,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政治理念,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每周给父母致电方便父母及时掌握自己在校的情况,对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家庭和谐,仁爱思想的递进性和孝悌思想也得以体现。传统文化中仁爱孝悌的思想,“爱人如己”“爱一切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价值取向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德育元素。如今的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中,可通过仁爱思想解决面对的难题,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去与他人交往,要尊敬、爱护与理解他人,形成积极、乐观、包容的品质。

(二)重义轻利德育元素

《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义,本义指合宜的道德和行为。孟子在见到梁惠王时说,大王为何直接就提及利益呢?有仁义就足够了。提倡利,会激发人们贪婪的欲望,会引起社会暴乱。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认为“义”这一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重义轻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的价值观,对于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而言,要深刻领会重义轻利的德育元素,并将孔孟的义利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国家提倡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倡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可自主创业,很多学生通过申请学校创业街的门面自主经营。经营门面需要创业团队,自然由高校学生组成,一般创业负责人会选择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加入创业团队。团队在进行收益预算签署协议时,可能会面对“义”和“利”的问题,双方可能会对收益分割产生争执,一方面是自己最信得过的铁哥们,另一方面是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如何取舍?这时候不妨想想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孟子甚至可以舍生取义,这点利益又算的了什么呢?有“仁义”在就够了。德育理论要应用在具体的生活与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

(三)人际和谐德育元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要以和谐为前提,才能体现出礼。儒家提出在伦理关系及社会生存时都需以“和”为基础,其指的是古代的意义,即适合、尺度适中。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礼则表示做人要懂礼、守礼。“礼”是对一个人优秀品质的体现,并且能够促进百姓间的情谊。《说文》:“恭,肃也。宽,屋宽大也。信,诚也。敏,疾也。惠,仁也。”“宽”由房屋的宽大引申为对人宽容,“恭”指与人谦恭,“信”指与人守信,“敏”指办事勤敏,“惠”指慈惠,给人以恩惠。孔子告诫我们,做到以上几点,能真正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仁的境界。新时代大学生要将传统礼仪文化和提升人文素养相结合,成为懂礼守礼、人际关系融洽的青少年。要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换位思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新时代众多高校学生都为独生子女,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因此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爆发了很多寝室矛盾。大一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追求来到同一所高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寝室,因为个人性格、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不同产生了很多摩擦。这时就要联系传统文化讲到的“恭、宽、信、敏、惠”,对室友宽容,施人以恩惠,自然可以和同学和谐相处。

(四)恪守信用德育元素

《说文》:“诚者,信也。信者,诚也。”二者互为表里,信本义是真心诚意。《论语》中提及的信所涉及的内涵是“诚实不欺”,可引申为相信、信任。学生向孔子请教如何提高德行,孔子提出前提首先是要做到忠诚。其次是不欺人,具有讲诚守信的品格。孔子认为,做人以忠诚信义为本,唯以忠信待人,才能取信于人。君子有仁能够让君子三省自身,让自己无愧于心。而君子顺承诚信之道则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诚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的重要德行。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自然成了一方净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与建设中,诚信是构成其重要过程的部分,在校大学生更应具备这一品质。传统文化从价值层面对诚信进行定义解释,在如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时应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拓展。毕业论文写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应当诚信写作,杜绝学术造假。同时,高校应在各毕业班级开展诚信写作主题班会,以“诚实不欺”作为重要价值引导,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诚信素养,养成恪守信用的道德习惯。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

首先,尝试将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导入法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全员育人。指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独特的文明体系及深厚的文化知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可通过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发挥我国优秀的文化价值,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针对大一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处于心智正在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讲故事导入式可以激发其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探究性,这种融德育教育于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可以大大提高师生互动、情感共鸣。其次,通过多种引导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拓展德育的覆盖范围及涉及领域,实现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在落实期间,一定要体现实践性与活动性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体验性、主动性、情感性,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在课后布置课本剧表演、古文字书写、课前诗歌分享等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互相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点理解和把握能力,例如在讲授称谓这一章节时,对古时关于青壮年的称谓进行介绍,古人有二十岁行冠礼,说明人已成年,但身体尚未达到最强壮时,此时称之为“弱冠”。在讲授冠礼时,课上播放冠礼的视频,要求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自设情节,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课下自己准备冠礼的服饰、道具,设计故事情节,既让冠礼的知识点有效巩固,又欣赏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加强了优良学风的建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得以体现。再次,采用分享、实践、点评等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联动,实现全过程育人。如教师引进学科前沿问题,课堂上分享学术文献,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论文,同时还可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中小学进行实体课堂授课,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完成课件制作和课堂展示,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可参与教师的微视频制作,以加深对知识点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或在选修课上让学生写课程论文、启发学生批判思维、科研能力等,然后教师上课点评。最后,“互联网+”助力教学时间与空间多样化,实现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教育要结合三维立体模式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覆盖;思政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还要包括课堂外、校园外以及线上领域。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所以要对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拓展,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校内课堂内外课程思政教育必须突破围墙、走向社会才可以拓展思政教育的无限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制作课程思政教育微课、快课对于拓展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润秋,隗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罗北战.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G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3]隗宁.基于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双创”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83-85.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诚信;美德;中国梦;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2017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但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依旧形势严峻,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课堂诚信缺失、考试诚信缺失、人际交往诚信缺失、学术论文诚信缺失等几个方面。

1.课堂诚信缺失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在2017级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学的统计调查中发现,90%的同学认为课堂知识必须当堂学习透彻,但是40%的同学对课堂知识没学懂的情况下不会主动找老师刨根问底,反馈给任课老师的信息是已经学懂上课内容,这种课堂诚信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课堂不知为不知的诚信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反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生对自己上课知识是否掌握的诚信反馈行为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课程讲解的详尽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的掌握学科知识面。培养大学生课堂的诚信行为对于提高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提升学习的深度和拓展学习宽度都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2.考试诚信缺失

考试是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考核手段,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通过学生考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考试结果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着重讲解。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学生诚信意识培养,各学校制订了纪律管理条例以规范学生行为,虽然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纪律管理条例,但是学生依旧存在侥幸心理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作弊,不端考试行为的发生是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表现,当作弊成为一种风气,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考试作弊不能制止纠正,大学生将陷入诚信危机。

3.人际交往诚信缺失

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小型社会,人际交往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必修课,诚信待人接物必不可少。但是当代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在学生工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多起同学需要办理请假手续,向老师递交假条时,会用莫须有的请假原因蒙混老师办理请假,和同学相处中,欺骗性为也时常存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勿以恶小而为之,诚信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因素,培养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诚实守信至关重要。

4.学术论文诚信缺失

大学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次考试,本科毕业的顺利通过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目前很多大学生的论文撰写是通过、抄袭、洗稿等方式完成,完成论文时间仅需要15天左右。教育部2016年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了将、由他人或者为他人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令人担忧,不良的诚信行为对于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负面作用。为了准确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从而尽可能解决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将从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所在。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扩展,网络信息传播是现在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网络信息充斥,虚假网络信息比比皆是,虚假的网络信息被学生接收,影响学生的判别能力和诚信自觉性的培养。网络信息时代下,很多网上交流采用匿名交流,这给了大学生一个伪装的面孔,在匿名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输送虚假信息和暴力言辞,为大学生不诚信的言行提供了发酵的温床,网络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诚信缺失;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是学生从小到大接触社会最紧密的学习阶段,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角色道德水准不一,社会上存在许多的不诚信行为,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给在校大学生一种错误的道德导向,这也是不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带来的负面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工作,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在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主要又集中在新生入学期间的诚信教育、晚点名学习和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谈话中,诚信教育方式单一、未能实现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入课堂工作没能有效实现,在学生的专业课上学生很难接收到老师的诚信教育内容,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专业老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纳入到课堂中来,在专业课程之中贯穿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做到老师时时讲、学生时时听、日常时时做。

3.大学生对自身诚信品格塑造要求不高

当代大学生在自身道德品质培养中,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外在环境影响和内在因素共同的作用,而内因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在对事物认知和社会价值观认识上不成熟,没能正确看待诚信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无法在实际中正确履行诚信行为,其次,当代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虽然有明确的规章条例严格限制要求,但是大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力,冒险激进思想,促使他们铤而走险做出违规违纪不诚信行为。再次当代大学生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父母过度呵护,缺乏独立精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做事情缺乏毅力,喜欢投机取巧,在大学的学习中不愿意自己花时间下功夫,而更多的使用不诚信的手段获取劳动成果。而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和给予相应惩处,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措施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分析大学生现阶段出现诚信缺失的各方面原因,学生本人、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全员参与共同完成,将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常抓不懈的工程,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浓厚的诚信品质学习氛围,坚定信念,践行诚信行为。

1.扩展诚信教育方式,加强学生诚信品德教育

在现阶段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方式多是大学生入学教育和晚点名主题班会教育,诚信教育方式单一,大学生从小学到高等学府受到的诚信教育方式更多的属于说教式教学,难免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在诚信教育上可以扩展各种教育方式,首先可以开展诚信主题表演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自发挑选演员、自拟剧本、自行排练,让每个同学参与诚信教育中来,通过切实事例的演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切身表演经历会比重复式的反复说教更有吸引力;其次是在学生寝室开展诚信寝室评选活动,在大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寝室里开展诚信寝室评选活动,以楼栋为单位对寝室成员有拾金不昧的表现予以通报表扬,通过诚信寝室的建立,会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更加诚信的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积极促进诚信寝室的建设;再次是发觉身边的诚信模范,从前的诚信教育我们更多的是讲“曾子杀猪”“立木为信”“宋濂借书”等等一些古代诚信故事,时间久远且时代不断变化,这些耳熟能详的诚信故事再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学生更喜欢、更具有吸引力的是身边的诚信故事,那么我们需要在学生群体中,自下而上的推选班级、年级、院级、校级诚信模范,将优秀的诚信品质发扬,让优秀的诚信模范进行宣讲自己的诚信事迹,同龄人的自我宣讲更具有模范带头力,更能够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效仿,更能为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氛围。

2.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塑造诚信校园氛围

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只占极少部分,由于诚信教育是从小说起,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就开始要求学生讲诚信,中学教育也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是到了大学诚信教育似乎只是生命安全教育、专业教育、感恩教育之后的一项不受重视的德育内容,大学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根据地,大学里的诚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风清气正和社会的诚信氛围,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将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将诚信教育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深入食堂、深入长期教育,在校园内进行全覆盖式的诚信宣传,将优秀诚信学生的学生事迹采用宣传画、宣传展板进行宣传,在校园的多媒体视频上、校园青年多媒体APP、抖音、微信推送、QQ官方说说等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诚信教育深入每个同学的生活和学习中,塑造诚信校园氛围。

3.实行学生个人诚信记录册,完善诚信制度管理体制

大学生的诚信评定没有严格记录,学生群体中做了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的事情后很多只是老师的口头表扬,事后便不再提起,导致同学们对于做诚信的事情、树诚信模范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可以在开学之初为每位大学生设立诚信记录册,由各班班主任管理,每位同学做了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的事情之后可以在老师那里登记在册,每学年进行总结,评选班级诚信模范,颁发荣誉证书,形成记录表彰长效机制,在大四毕业时可以将诚信记录册放入档案,对以后用人单位更加直接地了解同学的诚信品德状况,在这种诚信记录册使用,诚信制度管理体制下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中营造遵守诚信的风气导向,引导更多的学生在生活中明诚信事理,做诚信模范。

4.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校家共同塑造学生诚信品质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家庭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不可缺少,一方面学生家长要在家庭中树立诚信待人接物的典范,作为孩子的诚信模范,杜绝非诚信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诚信事迹要向家长告知,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诚信行为,学生在校的诚信缺失行为既需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理,也需要向家长告知,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学生诚信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何洁.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

[2]冯颜利,崔延强.国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2008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8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