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毕业总结范例

德育毕业总结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德育;德育目标;倾听;主题班会;榜样示范

现在的初中学生接收新思想比较快,世界观的可塑性比较强,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初中学生见多识广。为此,传统的德育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德育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德育活动丰富多样,让学生心中永远有正能量的榜样可以学习。

一、德育目标细化,分层要求学生。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不能大而空。要先围绕学校的德育目标,班集体再制定小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七年级学生要进行入学教育,要形成良好的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从七年级抓起,这是起始年级,至关重要。八年级学生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部分后进生开始破罐子破摔,严重的影响到班级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目标明确,考取重点高中是这些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中等学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也渴望德育工作者多给予他们关注。九年级学生重要目标就是中考,中考的备考工作、心理辅导等都被提到议事日程。学生在每个年级任务不一样,每个学生个体差别也不一样,因此,德育目标要细化,分层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德育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

二、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

现代社会,社会节奏加快,初中学生中新市民人数增多,往往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现象都会存在。例如班级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存在,有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等。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要细致,不能一刀切,要倾吐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一次,我班一个单亲家庭学生与隔壁班学生恋爱,这是棘手问题,如果盲目训斥,会适得其反。我是在课间,单独找他谈话,平时给予他多多关爱,了解这个学生非常孤独,家中没有任何人管他。所以,他在学校找到一个“朋友”,感到欣慰。我倾吐他的心里话,找到他孤独的原因,再让班集体同学都帮助他,让他融入这个集体中,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委婉表达我的意思,让他感悟早恋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这个学生主动与“恋人”分手,最后考取了理想的高中。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很强,爱面子,班主任要照顾学生面子,照顾学生自尊心,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德育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效果也会更好。

三、发动学生,开好主题班会

很多德育工作者都喜欢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学生,殊不知,一切德育活动都要通过德育主体的内化,才能够在德育主体身上显示效果。学生是德育主体,一切德育活动都要来源于德育主体、通过德育主体才能事半功倍。主题班会是德育常态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每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我都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确定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也是班干部全体成员轮流设计,让每个同学都有参加主题班会的机会。在班集体大家庭中,关注每个同学,班集体才有凝聚力。例如,有一段时间,班集体同学特别喜欢追星,针对这种现象,“堵”是不行的,要“导”,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懵懂的初中学生辩证看待追星现象。为此,有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定为:怎样看待追星?班干部主持,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学生很兴奋,这是他们关注的话题。然后,从追星的表现、追星的原因、追星的结果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心中有个正确的追星标准。班主任也是一员,班主任点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追星故事。最后让学生总结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这个主题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利用榜样示范法,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每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都把每个教师的特点,特别是教师的优点说给学生听,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拜感,树立教师的威信。班主任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学生看教师的眼光是独特的,班主任要“蹲”下身子,把自己看成教室中的一员,才能够了解班集体、管理班集体。早读课班主任比学生早进教室,午睡课班主任检查每个学生,就餐时班主任观看每个学生的用餐情况,虽然都是小事,但是都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班主任就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利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感悟到榜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喜欢班主任,这个班主任的话语才有力量,这个班集体才有凝聚力,班风也会好。此外还要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榜样走进学生心田。每一届优秀的毕业生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每一年,学校都组织活动,让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让莘莘学子在优秀毕业生身上看到奋斗的希望。总的来说,初中德育千头万绪,德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树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要丰富多彩。德育工作者与德育主体之间要心心相印,摒弃说教式德育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德育内容,让学生把德育内容内化为德育行动,这样的德育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及计划时应充分的考虑到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中职学生往往就业率偏低,工资待遇低,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面对这些中职学生毕业时遇到的困难,学校应该从根源出发,帮助学生合理的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托德育课教学平台,从德育课改革入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一、重视德育课平台,提高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之所以需要重视德育课平台,是因为德育课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求,是学校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中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开展德育课程教育,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学校由于德育课程的不受重视,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意识,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生涯设计,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受到阻碍,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德育课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合理制定教学方法,找准教育方向

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德育课的教育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规定了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达到目标,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

1.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在职业价值观上,每个人的认识差别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就表现出不同的工作态度、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同时对待工作的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判断。许多中职毕业生在入职之后才发现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行业,觉得待遇低、福利差等等,归根结底是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许多是对该行业的预估过高,受到了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在工作中萎靡不振。想要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热情,就一定要在学校时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学生德育课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

2.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质量

根据历年的数据现实,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但是就业质量往往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往往与所学专业不符,还有就是工作不稳定和待遇不高。中职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辞职了非常高,往往不超过6个月,高辞职率表明了学生在最初选择工作时带有盲目性,没有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还有就是对行业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过高的预估了薪资待遇,导致实际情况与期望值差距较大。没有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还直接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积极性不高,上进心不足,最终影响了个人发展。

3.紧扣当前形势,实现持续发展

中职教育只是学生一生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果学校只是呆板的灌输知识、纸上谈兵,那么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一个不懂当前形势的毕业生是一定会被淘汰的,所以要让学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就一定要根据当前形势制定教学方案,老师要对当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充分的课前调研,然后在德育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为学生指明方向,通过老师的介绍,让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只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生,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大力发展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是中职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当前社会对中职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中职教育要利用好德育课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积极的面对困难,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进一步在工作中找到发展点,进而脱离困境。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中不仅是中职毕业生的方向指南,更是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良性融合的重要课程,大力推进德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它必将在今后的整体教育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秀东.浅析中职德育课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2016,02:113-114.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3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业道德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中职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的重点,切实提高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中职学校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增强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加强交流,如在酒店淡季时,可请职业院校的老师到酒店去顶岗工作,去了解酒店服务和经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将来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老师就能注意这些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学校可以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担任顾问,与学校老师定期座谈交流,或者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增强酒店管理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互动和沟通。

三、建立知行统一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首先,实现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必须改革以往以书面考核的方式,要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纳入教育和评估体系,建立知行统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例如,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实习,能否按期毕业,不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由成绩表上的成绩说了算,各任课老师、班主任要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和最后成绩共同签字认可才能够通过。其次,逐步推进与企业的对等评价。可以采用实习交流会、校内供需见面会获得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将这种要求分解成具体的德育实施和评价指标,形成指标体系来评价学生。

四、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发挥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多角度引导。引入丰富的形式和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法道德难题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社会活动法,聘请社会成功人士、本校的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开设专题讲座等,把许多教学内容融合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加深对道德的认知。其次,调整教学比例,增加实践课时,结合实训课程、实践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送到实训基地、用人单位,进行现场教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敏感性。

五、引入企业文化,创建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方法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水准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可见,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是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素质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是当今形势下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落实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的以德为先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德育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均有明确的表述,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也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对学生德育素质进行评价,通常是量化具体的考核指标,如将各项考核指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或按百分制进行考评。目前这些考核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方面是比较成熟的,可操作性也较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检查督促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为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学生德育与素质评价方面,近些年相关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借助当今一些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德育载体方面进行创新;在德育课程中,通过相应的学分进行评价;德育课程结果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等。在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方面,各院校也均有尝试,如在每个学期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及学习表现等)、参加各类活动情况及对班集体工作的参与情况等,通过细化评价指标内涵及具体分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教育部自2006年就启动了对全国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增设了展现素质教育的测评。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也对考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高低和综合素质的优劣,是经过长期的虚心学习、认真实践以及良好的环境熏陶,逐渐内化于心的一种品质,其在考核指标的内涵、分值量化等方面较之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有着较大的不同,也是不易直接检测出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的。因此德育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仍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素质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德、智、体、美等诸方面课程中“素质”部分占该课程的比例很难确定,需要将这些部分提炼出来并予以量化,最终将量化结果计入该学生综合素质部分。第二,德育素质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全面。在评价学生德育素质时,目前主要依据的是其在校表现、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及效果。对于有些学习成绩较好、平时表现一般、参加各类活动一般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好的评价,甚至是因为评价体系问题而无法评价,最终造成评价不全面或缺失。第三,德育素质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及时。在各种评优、选拔以及学生就业时,该项结果的权威性往往受到质疑。更多地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大于德育素质,造成了部分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最终会使德育素质评价偏离其初衷。

二、德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德育教育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教育融入相应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吸取精神营养的精华,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学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即文化育人、课程与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等。

2.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全方位、多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职业教育应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将“双创”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将职业素养嵌入课程之中。

3.素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考核中

素质教育主要包含了社会公德教育、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劳动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将这些教育纳入考核、监控及反馈范畴,将其量化,管理者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保障和检查反馈机制,使受教育者在这些方面能够有所作为。

4.学生个性发展理念贯穿于培养全过程

学生此时的人生观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即关心自己成长的兴趣日益增长,能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生活目的或未来的理想认识自己,具有自我分析的能力。因此,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三、德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根据德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我们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素质教育时,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1.德育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除了在德育类相关课程中,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其他课程中也融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如学院目前正在实施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活动,其主要宗旨:一是提高相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新途径。此外,通过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第二课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及各类活动等,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学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综合的评价。

2.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

在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之后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明确。如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和协作精神、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效益观念,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并通过相应的指标对本门课程学习之后应具备的具体素质进行考核评价。

3.素质教育“学分制”细则的实施

为了规范学生素质教育,确保教书育人功能的实现,通过学分制教学管理,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如学生可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在弘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者或在参与思想品德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者等予以加分;在受到各类批评教育方面者予以减分。学生管理部门每月将学生的表现进行汇总(参见表1),上报教务部门进行审核,最终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学期汇总表中(见表2)。

4.个性发展学分细则的实施

个性发展学分分为:科技创新学分、竞赛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志愿者服务学分以及社团活动学分等。学生通过参加由团总支、各专业组织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提供由团总支批准的《社会实践服务立项审批书》,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团总支认定结项完成任务,每学期最多可获得3学分。参与科技类社团活动每学期可获得1.5学分,其他社团每学期可获得1学分。每次活动不得少于2小时,每学期不得少于48小时,方可获得学分。学生个性发展学分的计算方法见表3。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几年的实践,特别是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将德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评价进行了量化,克服了目前学校对学生德育素质教育实施中遇到的一些诸如评价结果不够精准、不够全面以及不够及时等问题,使德育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落实。学生在此方面更加明确了目标和路径,学校管理更加具体,效果更加显现。此外,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使其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在近几年学生参与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中也说明了这一点。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也说明了学院在近几年通过实施德育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有些单位已连续三年招收笔者学院毕业生。通过认真总结分析,笔者认为下一步应针对该体系的不足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第一,德育素质教育有机地、全面地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各专业课程中如何针对课程特点融入德育素质教育,制定相关的评价内容与标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并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第二,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施方案,使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涯在各方面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田琼.探索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J].前沿,2013(6).

[2]段会利.浅析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下的高职德育模式[J].卷宗,2018(22).

[3]喻勇.基于德育视觉下的大学思政教育研究[J].青春万岁,2018(17).

[4]吴文浩,糜莉,马晖.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体系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5

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把枯燥的知识技术融进德育内容,并且结合当前煤炭及选煤企业遇到的难题,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使学生先耳闻品德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逐步对他们进行品德方面的培养,使他们以后进入企业能尽快地融入到队伍中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实践为基础,并且与生产密切结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把实践教学融进德育内容,让学生与一线企业工人密切接触,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吃苦的矿业精神,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厂矿里面优秀代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座谈,让学生体会到德育对厂矿及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使学生目濡德育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此外,除了在专业课和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德育培养外,在每个学年教研室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品德的认识和训练在平时自觉主动养成。并要求每个学生毕业时进行德育答辩,总结他们大学四年来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个人体会。通过他们答辩,间接评价四年来对他们进行德育培养的效果,为以后德育培养融入该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提供方向与目标。学生毕业后,对其进行跟踪调查,真正检验德育建设融入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而因为受到应试大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教育的定位被强行扭曲了,重在培养的是“才”而不是合格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方向就偏离了轨道。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2.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启蒙,在家里,父母是最好的启蒙,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榜样都是最好的启蒙,同时每一个榜样也是无形的教育者。学生在从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这些有形无形的教育印记后,便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发挥其被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单就在学校里,首先教师要具备品德培养的理论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他们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品德的人,同时当中品德优秀的又会对其他人起着无形的教育。

3.协调学生学习专业课与品德培养,并使之同步进行

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一些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方面可以采用自然渗透法,顺其自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此外,由于矿物加工专业是工程背景很强的专业,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寓教于做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即使有些课程内容从表面上看与德育教育联系较少,但只要善于挖掘,可以采用引申发挥法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

三、结论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6

为了开展好各项具体工作,我坚持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班级管理为重点,开展好日常教育和各项活动。

纪律方面:严抓不懈,树立榜样,责任分工,发现共性问题利用班会针对解决。

卫生方面:抓好室内外卫生,责任落实到人,设立监督岗,做到早、中、晚的清扫工作。

习惯方面:以《快乐成长》为主线,做好各月培养目标,树立典型,评选好习惯之星。

学习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预习,复习建立帮差小组,以优带差,争取人人有所提高。

2013年德育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抓好开学安全常识教育。

3、宣传开展“善始善终”习惯养成教育。

4、开展学雷锋争当志愿者及三八节活动。

5、召开“我养成了好习惯”主题班会。

6、评选纪律卫生好习惯之星。

四月份:

1、开展清明节诵读活动

2、开展“学雷锋做道德的人”主题读书教育活动。

3、宣传开展“善于交往”习惯养成教育。

4、做好月工作总结。

五月份:

1、开展“劳动创造美”主题班会。

2、宣传开展“培养自信”习惯养成教育。

3、推选艺术之星。

4、组织端午节敬老活动。

六月份:

1、准备师生广场舞演出。

2、组织参加社会实践,鼓励亲身体验。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7

1.德育评价目的功利化。

现今的高校学生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功能是诊断和选拔功能,即通过对学生道德知识水平的判断,评定相应的德育等级,并使之成为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比和毕业就业等的重要参考。德育评价目的出现功利化的偏差,德育评价往往只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忽视了德育评价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全体学生潜能的发展和为德育工作提供依据。实际,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并且帮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因此,功利化的“分数崇拜”背离了高校德育对人的发展与促进的本质要求。

2.德育评价内容知识化。

高校德育过程中基本理论和德育规范等一些内容,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强调理论体系的讲授和灌输,出现了德育内容知识化的倾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引起的直接后果便是高校德育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难以开展,高校德育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们为了应付德育检测或考试,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硬背教材、宣传文件,根本无心去领悟其中的涵义,学生沦为“美德袋”。事实上,德育评价更应考核个人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非认知能力,而非偏向于考核道德规范识记理解等认知能力。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是确定的,而知识以外的道德观念、道德操守、道德行动等则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把德育简化成知识理论和规范体系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动,忽视了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3.德育评价实施简单化。

评价主体封闭单一,主要是教师,缺少来自社会、他人、自己的评价。高校德育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或者教师、同学的印象打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以鉴定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法容易被教师所掌握,评价过程比较简单便捷,操作方便,评价结果便于比较。但是,这种评价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它无法保证德育评价的有效性,量化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测量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而无法测量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这种传统的偏重考试,以分数形式形成的评价制度,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主动发展的评价,造成评价过于简单机械。

4.德育评价结果分数化。

高校德育中基本理论和德育规范等有许多智育的内容,或者可以通过智育途径让学生掌握。因而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是采取量化的方式,教师用分数或学分去评定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水平,失去了德育潜移默化的内化功能。对学生德育评价的误区在于将德育评价狭隘理解为仅是对学生的道德知识的识记量给出评价或简单地量化打分,将分数高低作为道德教育水平的高低,忽视了个体对道德体验的感知、认同与内化,但事实上,难以评估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动才是德育评价的要塞,所以,简单的以分数作为德育评价的结果就尤为显得“名不副实”。总的来说,德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德育评价目的的功利化,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实施简单化,评价结果分数化等现象。综其原因,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教师习惯用分数来量化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区分,德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数崇拜”现象。

二、德育评价中“分数崇拜”现象的成因

分数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获得情况以及道德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分数是学生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和学习活动的调节者。首先,分数作为评价结果,用以表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用分数的高低对学生作出区分,可用于调节学生群体的社会关系。其次,分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一个最有效的法宝。分数从它的产生开始,它的功利性目的就很强,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教师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能否顺利让其毕业。

1.追求德育效果的显性化催生“分数崇拜”。

德育工作者追求德育效果的显性化表现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于知识是确定的,而知识以外的情感、意志、信念、道德等则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因此,情感、意志等都被有意无意地排斥在德育内容之外了,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常常被淡化或忽视。因此,学校德育培养的往往是道德认知水平高,但道德行动能力差的知行不一的学生,所以人们常常批评德育“不走心”,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德育不容易进行定量判断,德育行为评价难度大,是其主要诱因之一。但为了回应人们对德育效果的期待,德育工作者势必追求其教育效果显性化。因此,为了使德育中的一切效果量化,并利于比较,分数无疑成了最快捷的衡量指标。

2.追逐德育效果的可控性助长“分数崇拜”。

传统高校德育多是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全盘接受某一种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德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东西,教育重于“知”而没有达于“行”。现行德育多以“两课”进行以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知识性德育”教育,对德育效果的评价是以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为标准:开展多少次活动,组织多少个学习小组,召开多少次会议等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以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的体验的引导与鼓励,结果就是高校德育固化为注入式的灌输、驯化式的说教,这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模式。

3.追逐德育评价的选拔功能鼓励“分数崇拜”。

统一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教材,千篇一律的德育活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常常是在机械地重复着规定动作。传统学校德育评价过程中,分数的评价模式更是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活动的直接依据。分数成为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德育评价的功利性就凸显为参与者的分数优势。

三、德育评价方式的优化策略

1.建立反馈机制,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作用。

德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是衡量评价思想是否科学的标尺。德育评价是提高德育学科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学生道德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解决高校德育评价所处困境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起以激励为主、以诊断测评为辅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关键就是要建立反馈性机制,将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结论,及时反馈给学生,扬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付诸行动。所以,建立一个长效的反馈机制利于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况,重点在行动中不断去注重矫正自我,提升自我。

2.采用多维评价,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

科学的道德评价要求评价视角的多维化。德育评价的实施主体应从单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转变为从学生、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多“质”的定性而少“量”的僵化。要重视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互动式评价。教师要主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留心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才能对学生做出更准确的评价。其次,德育评价的内容也应多维化,应当从个体掌握的德育知识的程度扩展到道德体验等。高校德育不仅是有知识的认识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体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将学生生活中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相结合,使德育要求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所以离开道德行动,仅以道德知识为中心的德育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从学生的道德行动中了解、考察其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状况,才能避免学生分数与其道德行动的不相称。如,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开始针对毕业生实行的德育答辩制度,在德育答辩过程中,毕业生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成功的喜悦、挫折的反思,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与台下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一次自省审视、自我评价的机会。答辩过程也能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3.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方式。

德育毕业总结范文8

【文章摘要】

本文列举顶岗实习阶段德育问题,分析企业与学校德育教育差异性,通过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管理体系、构建网络德育模式、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四个层面阐述顶岗实习期德育对策。

【关键词】

高职生;顶岗实习;德育管理;对策

顶岗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院校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也就是说德育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目前,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弱化问题。

1顶岗实习阶段的德育问题

1.1吃苦耐劳精神欠缺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家不做家务,在学校也不会有体力劳动,学生一旦进入企业,面对大量繁重的工作,他们会感到体力不支,表现出无所适从。还有部分学生表现好高婺远,看不起艰辛单调的一线工作,在岗位上表现为怕苦怕累,拈轻怕重。部分实习生因工作时间不规律、工作环境差不愿到企业实习,甚至因食堂饭菜不可口、住宿条件差而放弃顶岗实习。

1.2适应能力较差

顶岗实习不同于学校生活,在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时候,很多学生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感,具体表现在不习惯企业环境,不适应企业管理。对专业就业前景期望值较高,片面的强调专业对口。有学生单纯的认为,自己是经过专业的培训,正规学校毕业,更适合管理岗位。还有学生对整天简单重复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忽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1.3团队协作精神欠缺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顶岗实习期间表现为企业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对同事漠不关心、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不敢面对困难、遇事总爱斤斤计较,不能正确处理与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1.4自律能力弱

顶岗实习中有的学生自律性较差,自制能力不强,个人空间和自由度大,经验不足。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贪小便宜、钻企业管理空子、不能明辨是非等。

2企业与学校德育教育差异性

2.1教学实施的差异性

在学校实习工厂,培训模式单一,老师强调的更多是基础操作和安全规范,与实际生产脱节。在企业培训模式很多,但能力是核心,比如德国双元制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企业培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面向对象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培训完毕即可上岗实操,更加强调实用性。

2.2学生日常管理的差异性

当前高职校普遍采用全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需要,培养具备军人般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的一线操作工人。但是从中职生源状况和教育管理角度看,这种模式喜忧参半,一来保姆式管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二则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企业人员的管理是松散式管理,靠员工的自主管理,明显保姆式管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提升空间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发展。

2.3教学管理的差异性

学校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目标衡量和评价一个学生。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2.4学习环境的差异性

顶岗实习实现了从“以课堂和学校为中心”到“以岗位和企业为中心”,提供了学生专业学习最真实的环境,且这种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空间上看“,岗位”替代了“课堂”,“企业”替代了“学校”;从时间上看,“8小时工作制”替代了“课表作息制”。

3具体对策

3.1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开展德育系列活动,制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重视德育体系教育。学生在校五学期分别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努力形成德育系列活动特色。全面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3.2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周密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提高实习质量、完成实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完善的顶岗实习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加强顶岗实习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形成体系,与之对应的阶段是岗前培训、过程管理、考核评价。事前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诸如《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职业指导实施方案》《、自谋实习管理办法》等,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及家长、实习单位、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实施双导师制度,校内班主任和企业指导教师及时交底,确保实习管理无障碍对接。事中控制即过程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过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顶岗实习的最终结果。过程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优势,解决实地顶岗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实施顶岗实习指导,实习周记、转岗总结、每月阶段任务反馈等都可以在线提交,实习指导老师可以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时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指导。事后控制即考核评价环节。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必须完成顶岗实结。学校的评价主要来自顶岗实习过程考核,主要围绕遵章守纪、毕业调研报告等;企业评价主要围绕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建立校企共同评价的考核机制,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3.3构建学生网络德育模式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毋庸置疑,在这个大连接、大数据时代,中国教育产业也正在经历一场由互联网主导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因此,可以借助BBS、QQ、E-mail、MSN、微信等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功能,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空间阻隔导致德育工作滞后与弱化的问题。根据实习内容有针对地开设一些网络课程,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信息,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已不是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延伸或补充,而是中等职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不可替代。

3.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引导学生也要学会自我教育和管理,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培养自己独立人格。合理安排工余时间,自觉学习,以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教育学生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浑浑噩噩、安于现状。在顶岗实习中,虽有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师傅,但他们不能总和学生在一起,由于代沟等问题,学生也不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而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交流比师生之间更方便,因此学校可根据企业实习生人数的多少,相应成立实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长等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更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作者:刘江华 单位: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姜进梅.顶岗实习网络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0(5):66~68.

[2]郭志勇.影响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德育问题及对策[J].江苏教育,2011(5):45~46.

[3]陆丽芬.充分利用企业德育资源,加强学校德育工作[J].南京高师学报,1995(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