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答辩总结范例

德育答辩总结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1

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把枯燥的知识技术融进德育内容,并且结合当前煤炭及选煤企业遇到的难题,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使学生先耳闻品德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逐步对他们进行品德方面的培养,使他们以后进入企业能尽快地融入到队伍中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实践为基础,并且与生产密切结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把实践教学融进德育内容,让学生与一线企业工人密切接触,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吃苦的矿业精神,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厂矿里面优秀代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座谈,让学生体会到德育对厂矿及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使学生目濡德育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此外,除了在专业课和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德育培养外,在每个学年教研室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品德的认识和训练在平时自觉主动养成。并要求每个学生毕业时进行德育答辩,总结他们大学四年来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个人体会。通过他们答辩,间接评价四年来对他们进行德育培养的效果,为以后德育培养融入该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提供方向与目标。学生毕业后,对其进行跟踪调查,真正检验德育建设融入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而因为受到应试大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教育的定位被强行扭曲了,重在培养的是“才”而不是合格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方向就偏离了轨道。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2.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启蒙,在家里,父母是最好的启蒙,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榜样都是最好的启蒙,同时每一个榜样也是无形的教育者。学生在从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这些有形无形的教育印记后,便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发挥其被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单就在学校里,首先教师要具备品德培养的理论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他们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品德的人,同时当中品德优秀的又会对其他人起着无形的教育。

3.协调学生学习专业课与品德培养,并使之同步进行

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一些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方面可以采用自然渗透法,顺其自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此外,由于矿物加工专业是工程背景很强的专业,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寓教于做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即使有些课程内容从表面上看与德育教育联系较少,但只要善于挖掘,可以采用引申发挥法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

三、结论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2

1.德育评价目的功利化。

现今的高校学生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功能是诊断和选拔功能,即通过对学生道德知识水平的判断,评定相应的德育等级,并使之成为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比和毕业就业等的重要参考。德育评价目的出现功利化的偏差,德育评价往往只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忽视了德育评价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全体学生潜能的发展和为德育工作提供依据。实际,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并且帮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因此,功利化的“分数崇拜”背离了高校德育对人的发展与促进的本质要求。

2.德育评价内容知识化。

高校德育过程中基本理论和德育规范等一些内容,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强调理论体系的讲授和灌输,出现了德育内容知识化的倾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引起的直接后果便是高校德育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难以开展,高校德育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们为了应付德育检测或考试,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硬背教材、宣传文件,根本无心去领悟其中的涵义,学生沦为“美德袋”。事实上,德育评价更应考核个人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非认知能力,而非偏向于考核道德规范识记理解等认知能力。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是确定的,而知识以外的道德观念、道德操守、道德行动等则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把德育简化成知识理论和规范体系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动,忽视了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3.德育评价实施简单化。

评价主体封闭单一,主要是教师,缺少来自社会、他人、自己的评价。高校德育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或者教师、同学的印象打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以鉴定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法容易被教师所掌握,评价过程比较简单便捷,操作方便,评价结果便于比较。但是,这种评价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它无法保证德育评价的有效性,量化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测量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而无法测量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这种传统的偏重考试,以分数形式形成的评价制度,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主动发展的评价,造成评价过于简单机械。

4.德育评价结果分数化。

高校德育中基本理论和德育规范等有许多智育的内容,或者可以通过智育途径让学生掌握。因而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是采取量化的方式,教师用分数或学分去评定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水平,失去了德育潜移默化的内化功能。对学生德育评价的误区在于将德育评价狭隘理解为仅是对学生的道德知识的识记量给出评价或简单地量化打分,将分数高低作为道德教育水平的高低,忽视了个体对道德体验的感知、认同与内化,但事实上,难以评估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动才是德育评价的要塞,所以,简单的以分数作为德育评价的结果就尤为显得“名不副实”。总的来说,德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德育评价目的的功利化,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实施简单化,评价结果分数化等现象。综其原因,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教师习惯用分数来量化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区分,德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数崇拜”现象。

二、德育评价中“分数崇拜”现象的成因

分数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获得情况以及道德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分数是学生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和学习活动的调节者。首先,分数作为评价结果,用以表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用分数的高低对学生作出区分,可用于调节学生群体的社会关系。其次,分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一个最有效的法宝。分数从它的产生开始,它的功利性目的就很强,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教师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能否顺利让其毕业。

1.追求德育效果的显性化催生“分数崇拜”。

德育工作者追求德育效果的显性化表现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于知识是确定的,而知识以外的情感、意志、信念、道德等则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因此,情感、意志等都被有意无意地排斥在德育内容之外了,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常常被淡化或忽视。因此,学校德育培养的往往是道德认知水平高,但道德行动能力差的知行不一的学生,所以人们常常批评德育“不走心”,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德育不容易进行定量判断,德育行为评价难度大,是其主要诱因之一。但为了回应人们对德育效果的期待,德育工作者势必追求其教育效果显性化。因此,为了使德育中的一切效果量化,并利于比较,分数无疑成了最快捷的衡量指标。

2.追逐德育效果的可控性助长“分数崇拜”。

传统高校德育多是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全盘接受某一种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德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东西,教育重于“知”而没有达于“行”。现行德育多以“两课”进行以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知识性德育”教育,对德育效果的评价是以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为标准:开展多少次活动,组织多少个学习小组,召开多少次会议等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以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的体验的引导与鼓励,结果就是高校德育固化为注入式的灌输、驯化式的说教,这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模式。

3.追逐德育评价的选拔功能鼓励“分数崇拜”。

统一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教材,千篇一律的德育活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常常是在机械地重复着规定动作。传统学校德育评价过程中,分数的评价模式更是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活动的直接依据。分数成为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德育评价的功利性就凸显为参与者的分数优势。

三、德育评价方式的优化策略

1.建立反馈机制,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作用。

德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是衡量评价思想是否科学的标尺。德育评价是提高德育学科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学生道德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解决高校德育评价所处困境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起以激励为主、以诊断测评为辅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关键就是要建立反馈性机制,将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结论,及时反馈给学生,扬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付诸行动。所以,建立一个长效的反馈机制利于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况,重点在行动中不断去注重矫正自我,提升自我。

2.采用多维评价,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

科学的道德评价要求评价视角的多维化。德育评价的实施主体应从单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转变为从学生、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多“质”的定性而少“量”的僵化。要重视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互动式评价。教师要主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留心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才能对学生做出更准确的评价。其次,德育评价的内容也应多维化,应当从个体掌握的德育知识的程度扩展到道德体验等。高校德育不仅是有知识的认识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体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将学生生活中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相结合,使德育要求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所以离开道德行动,仅以道德知识为中心的德育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从学生的道德行动中了解、考察其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状况,才能避免学生分数与其道德行动的不相称。如,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开始针对毕业生实行的德育答辩制度,在德育答辩过程中,毕业生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成功的喜悦、挫折的反思,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与台下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一次自省审视、自我评价的机会。答辩过程也能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3.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方式。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创新;意义

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但是从全国现状来看,完善的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当前各高校教育的重点仍然是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往往会受到忽视,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健康发展。党的提出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并且进行了多次讲话和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促进思政教育创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党的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期望[1]。

1当代青年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过去传统高校教育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这就造成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放松对自我的管理,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我国高校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召开,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四项重任,根本任务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核心任务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基础任务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重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多次就“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议题进行讲话[2]。

2高校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基本表现在“知、情、信、意、行”这几个方面,这几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道德意识成为内心的基本准则,并且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调节和反馈,形成正能量,又反过来促进和激励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形成[3]。高校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不仅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符合党的提出的新要求,有利于“四有”青年的培育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3现今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教育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德育教育往往较为落后,这就使得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与现实状况发展“脱轨”,存在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弊端,德育评价方式与德育理论知识不匹配,给大学德育素质培养带来不良影响。采用书面作答方式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成果,评价标准是分数高低是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将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与德育评价挂钩,相关德育教育课程设置较少,虽然高校综合评价的方式不断在改革完善,但是德育评价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德育评价的结果用来评价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不全面,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完善、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也没有与之对应的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如大学生群体在实习或者就业时招聘单位根据简历上的相关信息无法判断此学生的综合素质,仅仅将文化知识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过为单一,并且有大部分的应聘学生不认可此种录取方法,不仅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影响,也对用人单位的人员录用带来麻烦,降低效率[4]。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可信度、权威性较高的德育评价体系,招聘单位依据德育评价结果选取符合条件的高素质人才,也能够打破传统“唯成绩论”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4怎样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键,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对这一体系的探索一直是全国各高校德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各高校在创新德育评价体系中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创新的原则。(1)合理指导结合有效评价。对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合理指导与有效的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空有评价却没有合理的指导就等于纸上谈兵,而空有指导却没有评价就是对牛弹琴,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够发挥高校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作用。有效的评价是指德育评价体系的可信性,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合理指导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指导,将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深度与高度兼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使指导更加规范,培养的德育品质高尚的高校大学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评价结果与实践过程相挂钩。“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量变引起质变”,道德品质是在一点一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将德育评价放到学生大学学习的始终,不能只关注最后评价的结果,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许多高校都在推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考评制度,以学年为单位,让同学、班委以及老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内容录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方式遇到了瓶颈,学生考评制度工作量大,特别是对于班委和老师来说,加之评价往往放在学年末,往往大部分评价都是敷衍了事,千篇一律,并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因此学校要加强考核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重视,不要让这种创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只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3)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进行评价。大学生在现阶段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断发展的,并且可塑性高,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综合评价存在难度,因此要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评价,点与面相结合,有的放矢与面面俱到相结合,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真实有效。(4)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单纯用分数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太过单一,也十分武断,缺乏可信性,因此要结合学生的纪律观念、组织意识、政治立场等因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无法进行定量,依据客观公正的原则,要综合考虑各个评价因素的比例权重,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如果有无法数字定量的因素也可以借助评价体系的相应系统来完成,以事实为依据,将具体道德行为记录结果中,这也可以解决因为因素无法定量而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现象。(5)坚持民主与集中。在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二者共同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就要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在互动和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9-61.

[2]赵新,赵立,殷红舒.对构建主体性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5):104-105.

[3]王克仁,张剑,陈澜祯.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现状及评价体系重构原则新探[J].党史文苑,2005(24):59-60.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4

(1)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关注非洲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仍然在饱受饥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而,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5

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具有说服力的课件进行有效的播放,可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促进学生学会乐观地面对一些问题或者困难,帮助学生很好地消化要学习的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与挫折同行》这节内容的时候,笔者通过播放震撼全国的《千手观音》作为新课的导入,这种有效的情景导入让学生意识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我们师生在学习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利和失败,但是我们也要学习“千手观音”中的那些聋哑人的那种坚强乐观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敢于向困难发出挑战的勇气,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德育渗透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德育为先”的课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形成的阶段,同时又是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思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科的具体特点,真正地将德育教育教学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

1.积极拓展有效性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比如,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地分析教材内容,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内容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例如,我们在教学“挫折”一课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一下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寻找它们与课本知识的联结点,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比如恐惧、紧张、消极、烦躁等,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交流,用学生现有的思想认知,让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活动场所,正确地地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让学生觉得生活中有德育渗透,让思品课成为生活的大课堂。

2.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在有效性教学中,教师要把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再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渗透,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节内容的时候,笔者主要是针对了时下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展开了一次《路遇摔倒老人,扶不扶》的辩论大赛。在这个辩论赛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不道德现象进行有效地答辩、分析,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谈谈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充分地发挥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的功能,让学生们更真实、更深刻地体会到责任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总结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旨在提高其临床诊疗和操作水平。因此,新生入校后,应加强入学教育,让其认识到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的区别,做好自身定位,避免因认识不够、安排不合理而造成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两失误”。新生应尽早接触临床,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操作流程,了解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以及对整个医学职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实践中感悟,从而激发其热爱医学事业、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传统上,医学院校研究生第一学期主要时间用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这样会缩短临床实践实践时间,不利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为解决这一矛盾,作者所在院校开始试行新的培养模式:新生报到后便安排进入本专业临床科室,跟随导师或导师组成员管理病人,周末集中学习理论课程。这样时间得到优化,使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熟悉各种操作流程,迅速由医学生转变到临床医生的角色,培养重点转移到临床实践能力上。新生入学后,根据专业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及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并认真填写培养手册。导师是培养计划的责任人,需要做出培养总体安排,如熟悉本专业临床工作时间,轮转科室及时间,本专业定向学习时间,论文预答辩、答辩时间等,然后统一送教研室、科研处审查,确保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得到充分合理安排。

2培养方式与实践

2.1突出临床能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认为,临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③应用诊断性辅助检查;④临床诊断;⑤医疗决策;⑥执行医疗决策;⑦继续治疗护理;⑧正确处理医患关系;⑨职业态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本质是职业型学位,临床能力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基本素养,加强基本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肃作风、严谨态度。把“三基三严”贯穿到培训始终,建立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档案,可以帮助研究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规范的考核制度

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质量的保证。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位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如自我总结,理论考试,带教教师、导师组评论,专家考评意见等。评分有百分制法,主观判断法(优、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内容:①研究生阶段理论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为合格,若1门低于70分,可申请下一年补考,若2门不及格延缓毕业或退学处理。②临床能力评价。每个轮转科室结束后,科研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举行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笔试)、临床操作、辅助检查、病例书写及分析。考试小组专家成员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学科常见病例的现成病史资料,或准备一位常见病病人(研究生未参加治疗),由研究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分析资料、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考试小组提问,研究生答辩。考试小组提问应注意了解研究生对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临床分析及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动向和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情况。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试,内科系统主要考辅助诊断方法或有关特殊检查,如心电图检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线读片等。外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手术操作,无菌操作规范。医疗技术学科及专业(如影像、核医学)则以考有关仪器的使用、操作和诊断为主。③阶段考核。研究生应认真填写《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及《临床能力训练手册》,如实作好平时收治病人记录,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业绩记录,然后由病房负责带教的主治医师审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结,根据研究生在该科室的学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并由科室考核小组,进行临床考核、评分。④毕业论文答辩。第六学期,培养科室及科研处组织学生统一答辩。

2.3培养临床思维与创新型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在临床上认真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因此,在临床训练中,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鉴别等临床思维能力,这是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诊疗的根本保证。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说过: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型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型思维需在广泛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养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临床琐碎的工作,凭借个人经验,机械地接受上级医生意见,依葫芦画瓢,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临床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样使得其思维变的狭隘、固化,难以达到高层次人才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更应引导学生从被动中接受变为主动求索的学习方式,在掌握相关疾病诊治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锻炼。

2.4增加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教育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患者对自身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在利益与道德选择上难免不会受到环境影响,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医学生不但要注重医技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强人文素养及医德医风培养。除在本科阶段接触医学伦理学、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阶段很少把人文学科纳入培训计划内,形成一种重知识、技能,而偏废人文素质教育。吴孟超曾说过:“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医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备的医生才能尽心尽责为病人服务,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加设伦理学、医疗法规、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成临床过硬,沟通能力强,具有高尚医德、较强人格魅力的合格医生。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诊断,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一支优秀的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诸多因素中,导师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始终起着引路、督促、指导作用。导师的人生态度、学术作风以及思维方式,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考虑如下几点:①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考核。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科研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对自己品行严格要求,恪守学术道德和教育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为研究生导师并不是一劳永逸,还应加强考核,如:科研项目、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研究生实践与培养情况,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的导师,相关部门应给予停招或取消资格等处理。②培养研究生导师后备力量。把优秀青年教师吸纳入研究生导师后备队伍中,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从而形成较强研究生导师人才梯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4.1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业压力大,学习科研任务重,研究生内心脆弱,人生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仍较突出。研究生导师及科研处工作人员应在研究生入学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状况,每学期应与研究生直面交流,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生活上应给予关心和照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4.2规范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院级对培养环节、教学环节的监控及规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医学专业型研究生除其导师直接管理外,每个轮转科室应配有教学秘书并与科研处相关人员共同执行培养计划、监督,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记管理制度。认真填写临床培训手册及训练手册。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培养计划进入各个临床学习,教学秘书应对研究生认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实登记,并监督研究生。②加强轮转管理及阶段检查。据研究生培养计划有12-18个月轮转时间,须严格按照轮转培养要求进行,加强轮转期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5结语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大赛;德育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自2010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最初的中职赛事发展成为一年一度,中高职兼有的颇具影响力的重要赛事。本文以德育课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明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详细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和内容,为德育教师指明了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1更新理念

其实谈到德育信息化,有部分老师还是比较抵触的,如果理念不进行更新,不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信息化,是没法做出优秀的作品的。欧用生教授说过:我们应该立足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六根体验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声意”等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激昂学生的情感,共同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倾听、串联、回归,用身体全心全意地教。而我们的信息化教学其实应该将信息化的资源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媒介,张一春教授是这样解释的,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打破时空的束缚,提升学习效果。在我看来,信息化教学下,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生本理念落到实处,注重精彩预设,丰富生成,整个课堂师生情绪饱满,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自主探究走向深入。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得到了自主成长,人格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信息化的教学中,也充分解放了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教学趋势。

2赛前准备

笔者认为第一步就是要阅读大赛文件中,领会大赛的核心精神,2017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以往有不同的改变,那就是没有单独列项的学科,以往是有国赛项目会单独列项,没有国赛的都在一个组里,设置为综合组,今年开始,设置了公共基础一组、二组,专业课程一到七组,一共九个组,每个组别至少3个学科,我们德育组属于公共基础一组,里面一共有六个学科,其中语文是国赛项目,这样分组其实对我们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就要得到不同学科所有评委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参加比赛的一共是54个作品,最后进现场决赛的是34个作品,其中德育6个作品,语文13个作品,英语8个作品,艺术7个作品,实行两轮赛制,初赛为在线评审,选手提交10分钟以内录屏及相关资料;决赛为现场评比,抽签决定比赛顺序,选手现场讲解10分钟,答辩5分钟。评奖不分组别,不搞平衡,今年54个作品5个一等奖,语文四个,德育一个,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那么我们就要仔细研读评分标准,只有研究了评分细则,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见表1),常州城镇建设高职学院刘大君教授也说过凡是国赛一等奖的作品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参赛选手是否具有冠军范儿;参赛作品中的信息化核心资源是否真实,是否特有;参赛教师是否具有独特的教学主张。所以我们在座的应该总这几个方面打磨自身以及作品,在了解了作品评分标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进行作品设计,每个参赛作品可以有3人团队,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作品需要组建团队,校内:专业教师——动画,影片,网页,数据库,语文等。校外:技术公司——学校支持,需要一定经费。一般来讲,学校在市赛之前不会投入经费,基本还是以校内专任计算机教师为主,团队组建好了,就要考虑到我们的作品选题,德育作品的选题有以下几个要素:(1)教学内容不要过于抽象(有一定观赏性)(2)信息化资源较多(有利于资源整合)(3)易于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解决重难点手段突出(信息化手段)像大小选题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小选题,我们比较容易驾驭,容易把问题讲清楚,给别人小清新的感觉,比如2013年朱静嫣老师的《积极应对学习压力》,2016年钱梦缘老师的《此情有计可消除》,王磊的《时间管理》,2014年的作品《蜕变.只为完美新生》,大选题一般来讲都是国家层面的,比较大气,主旋律的内容往往具有时代感,往往也是评委比较中意的选题,但是对于老师而言,还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例如2013年国赛金奖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2016年的《呵护青春,拒绝犯罪》,2017年作品《和谐文化,美丽中国》。定好选题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还是要有主导思想。总体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关注两个方面:学习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信息技术工具、信息资源使用的设计。形成三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培养学生三种能力:思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传统教学设计是基于知识点展开的课堂教学探究,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学习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2)绘制教学设计流程图或框架图。(3)关注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4)关注四个方面: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取舍、资源环境的配套、活动方式的设计。

3赛中展示

到了赛场,我们只是把10分钟的录屏再现,在决赛的赛场中,每位选手应该都能够很熟练如地讲解作品,在这里简要说一下比赛上场前的一些细节:候赛时:(1)参赛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2)服装礼仪——仪表、眼神、站姿、语气等(服装及礼仪)(3)根据专业组别进行现场抽签(4)提交参赛教案和说课稿(打印5份)(5)赛前最后一次说课,把时间把握好(一般9分50秒)比赛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整个说课过程实施中巧用“六根”的情感体验法,充分调动评委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方面感官系统,从而触动评委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4赛后提升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8

摘要:

信息化变革构架了一个教育资源互通的开放平台,转变了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丰富了小学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基石之坚才能坚之如固”。本文阐释了小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和归因以及探索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的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德育渗透;小学;信息变革;方法

“人并非生而知之者”,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是每个人迈入知识大门的启蒙阶段,也是跨入系统学习的第一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学时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的德育渗透如高楼大厦中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高楼大厦才能屹立不倒,人才能全面成长,“树百年大计之建筑”小学的德育渗透正是如此。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渗透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化变革为小学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现阶段,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走进小学课堂,成为信息时代的教学新亮点。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互动等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效课堂设计,既加强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小学的德育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有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和渗透方法,教师通过信息化方式创设多样的德育教育计划和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领悟。

2.德育教育有效支撑了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

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要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智育发展进行完美的融合,进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小学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会涉及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课堂逐步进入标准化进程。

3.德育教育切实满足了未成年人生活化需求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情感,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塑造,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提供了生活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寓于相关的学科之中,根据现代化社会生活要求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归因

1.德育渗透主体———教师自身的问题、归因

教师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德育渗透意识的淡薄,这是因为:现阶段,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任务上,大部分忽略了教学活动以外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是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得当,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将讲授的知识和德育渗透分割开来,存在生硬结合的普遍现象,又或者在教学课堂结束时直接以简短的德育教育套话来收尾,找不到最佳的契合点,不能做到德育的有效渗透。

2.德育渗透载体———课程设置的问题、归因

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德育意义得不到发挥,虽然在新课改后,课程内容大幅度增加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一定程度上选取的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节,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也不容易。这是因为:德育资源没有充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并没有真正领会课程的德育渗透理念,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足够的重视。

3.德育渗透途径———课堂教学的问题、归因

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模式都缺乏德育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课程目标的需要,而不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形式单一,教师缺少对学生真正的投入和德育教育思考的体验。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渗透的合适契机融入其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在课堂中获得态度情感的体验。

三、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

1.运用信息化合理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和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结合信息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质。

2.运用信息化美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充分在团体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如“文娱活动、知识竞赛以及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熏陶,应用信息化的宣传手段为德育造声势扩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运用信息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教师是“灵魂工程师”的意识,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更要掌握科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正如定义的好老师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去做好德育工作。

作者:王玉霞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楼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贺智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J].青海教育,2005(Z3).

[2]彭玉梅.提高学科德育实效性的理性思索[J].天津教育,2005(08).

[3]杨玉松.重视学科渗透实现无痕德育[J].北京教育(普教),2010(08).

[4]周晓静.课程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4.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二篇:小学德育功能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大多是依赖知识的传授,注重课堂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体验性的教育。因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自主形成。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一现状,能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并外显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国家学科课程一样都具有德育教育功能,但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特征属性:生活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因此,本文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的德育功能做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内容的生活性。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选择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并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愉悦地、负责任地、富有创意地参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断进行德育体验,不断形成道德认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的德育功能。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程空洞的说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功能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它的主题活动的全过程:选题—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开发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校本课程,其内涵是“善言”“善学”“善研”和“善行”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主题模块,设计了“我是BRT专线小导游”“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等八个活动主题。这八大主题的设定,是为了学生从教材、从教师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比如“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这个活动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制作活动方案,体验优秀学子一天的生活,同时将其记录下来,从优秀学生身上探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使得学生在亲身经历的道德实践中完善自我,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学习的良好品质。整个活动选题充分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回归生活,使得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更直观、更生动地体会到优秀学生的美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此外,棠东小学的“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深切地反映了其生活性的功能。在“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一个主题活动都分为“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而“活动实施”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切实地反映了其生活性功能。活动实施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查阅、考察、访谈、生活体验、问卷调查等,这些丰富多样的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反映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如在“我是BRT专线小导游”这个活动主题中,教师指导六个小组带着任务开展活动,拿起相机,让美丽的画面定格;探究BRT专线沿途的人文景观,考察当地景观的人文特色,寻访名人的踪迹。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式具有活动性和交往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主要是以活动和交往展开的,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实验”“考察”“探究”等活动和交往,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操。这些有悖于传统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教师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理论或感悟道德认识的方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其他传统学科不可能实施的方式。棠东小学“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改造、重组、升华已有的道德经验。“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功能体现在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手脑并用,敢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在“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中,学生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访问、考察,写邀请函,进行社区服务、社区宣传、公益劳动,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价值都被肯定,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其活动性的功能,同时又发挥了它的交往性功能。达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展多维度交往活动的机会,打破了传统课程的空间限制。在“社区家用汽车消费现状研究”这个活动主题中,学生对棠东社区的居民、4S店销售工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工作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与社会人士的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多维度思考问题,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价值准则,还能有效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具有体验性功能。由于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也不断接受或主动进行自主德育体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体验性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交往性德育功能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性功能主要在于方法上,前者主要是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更具体、明确。例如“棠东社区外来工生活状况的研究”是“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一个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到广州外来工博物馆参观,可以进行深刻的外来工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体验,通过考察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成就,能让学生领会和学习外来务工人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热爱家乡、艰苦朴素等良好品质和精神;学生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研究,直观地了解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等情况,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外来工、热爱家乡之情;学生通过“做一名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外来工进行上门清洁、慰问演出,为外来工子女辅导功课、捐赠图书等志愿服务,能帮助学生形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过程和效果具有发展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特性,随着活动的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同样,在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不断提高、发展,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也不断改变和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发展性的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特性一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德育目标、德育体验,形成的德育认识和德育效果都是不可预设的,会不断生成和发展。例如,棠东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展“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主题活动。学生确定全班的研究主题后,再让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形成几个子课题。超出教师的预计,学生形成了教师没有想到的一个子课题:“棠东小学代言人人际关系的研究”。这样教师就要对本学期的德育目标进行重新制定,增加了“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继而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德育目标。在学生对棠东小学代言人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某位代言人成功的秘诀,体现了做事要持之以恒,有顽强的毅力。这一活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德育认识:成功除了靠能力,还要靠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棠东小学代言人探究”活动实施中,学生通过不断搜集资料,不断进行研究,得出要研究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德育体验和德育认识不断生成和发展,也就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作者:潘国洪 张丹丽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

第三篇:小学德育与课程融合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除了先天因素,浅白的语言讲即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有趣的课程的刺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的洗礼和熏陶。一所有品质的学校能走多远,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德育。学生德行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架构与运行。只有课程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找到二者的归一点和契合点,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整体发展。那么德育与课程如何完美对接、深度融合呢?笔者一点粗浅认识仅供茶余饭后聊聊而已。

一、德育是学校一切课程的核心要素。

新课改之前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国家课程的“双基”指标,即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可以说,课改前的课程比较教条、呆板,课程内容也很陈旧,偏繁、偏难,课程的指向性单一,缺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更是荡然无存。课改之后,我们的课程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三个维度螺旋上升,形成合力,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几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教育重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德育的教育。比如:在日本,教育者从小就教育孩子节约的观念、环保观念。日本的街道没有清洁工人,大街上却见不到一张纸片,一处垃圾。日本民众最注重垃圾分类。在日本学校冬天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毅力,孩子们经常赤脚在雪地里跑步。在美国的课堂,孩子们下午两点就放学自主活动,学校有很多德育活动,比如课程俱乐部,实验研究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在德国,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各种各样的益智游戏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没有这些德育活动的铺设和长久涉猎,也不会培养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一个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离不开德育活动的参与。德育将打造一个高品位的人才。品行和素养的修炼长期潜伏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不是立竿见影。就像农民种地,是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过程的,翻地、撒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更需要农民辛苦的时间播种,小苗才能长大、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四季,春耕秋收,这个过程有艰辛,有快乐。一个人的素养也是在良好的环境中,经过培训,教育,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美好的人格情怀,才能百炼成钢。

二、德育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先决条件。

所谓学校品质,狭义范畴的界定指学校的特色,学校的特色亦是特色学校。一所高颜值的学校是有品味的,有内涵的。而这种品质和内涵包罗万象,比如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的管理和机制的设置,学校的制度文化等等。而所有这些学校元素的执行者却是孩子们,让孩子们站在学校正中央,是孩子们的品行和素养提升了学校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学校的德育活动正是塑造高品位的学生。每一次活动无不是对孩子们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比如,一次小小的环保时装秀大赛,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团结、合作,更有了自信。一次菜市场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明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还从中学会了如何使用钱币。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方面受益啊!北京玉泉小学的十大好玩课程,劲爆依旧,令全国小朋友喜欢。丰收采摘节、六一学生节、科技发明节、种子栽种节、泼水节等,这些德育活动的设定彰显了学校的个性发展,更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合作能力、爱心、自信、奉献、感恩……学生有品位,学校才会有品质!

三、课堂处处皆德育,学校处处皆课程。

德育与课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课堂总是充满灵动和灵性,应试教育的固步自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标新立异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将浮出水面。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生本课程特色化,已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的标志,更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里程碑。花样翻新的课堂教学无不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地震中的父与子》父子情深意浓,生命唤醒生命,那伟大的父爱让我们动容。《草原》的一碧千里,牛羊成群,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不正是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吗?科学课中的小实验,品德课中的心灵小故事,心理课中的小游戏……每一节课中的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最好的诠释和解读!校园中的提示语,铃声的设定,社团课程的自由选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课程,都是成就核心人才教育的最佳选择。德育与课程这对辩证统一体,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犹如天籁和弦,交相呼应,融入孩子们的心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四、德育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活动的背后时时隐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