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一流本科建设新要求,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历史背景,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技术、教与学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在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机制,以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与一流本科建设的融合,转变教育理念,依托相应的信息化教与学政策,培育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高等教育;一流本科;现状;融合;政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相继启动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地对高等教育的学习模式进行改革成为了焦点问题。新型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出现被认为是改变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践和结构性文化工具,而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则具有便携性、高交互性、广泛性、个性化的特点。2019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上提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要大力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程。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一流本科建设历史背景条件下,成为了发展与创新的必然。将高校教育逐步信息化,是推进一流本科高校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重大研究方向[1]。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本质特征表现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制约,弥补了以往高等教育的局限性。随着移动端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颁发,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优化了人才培养的学习环境,创新了教育和教学方法。2015年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明确指出: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2]。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一流本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一流本科的建设无法离开信息化的环境,明确了高校在信息化教育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和效益主体的地位[3]。一流本科建设引导高校必须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确保“双一流”建设计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技术的革新必然伴随着科学与教育的革命,全新的社会形态也必定伴随着新知识体系的创建。高等教育及科研体系作为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移动学习模式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屏幕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把高等教育变成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满足了信息社会发展后快速学习知识的需求。移动学习适应了高校学生群体能够有选择性、针对性和自主性学习知识,并从自我鼓励、元认知和碎片化学习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效果,改变传统学习局限性的需要。

(二)强化师生沟通的新渠道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改善地区间优质教学资源不平衡状况的必由之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同时还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能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团队合作,并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增进校际及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机制让优质资源能便捷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平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也是改进传统师生关系重要方法之一。高等教育始终提倡“教学相长”理念,但传统教育模式下,仍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学相长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移动教学模式则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较好途径。实践证明,伴随互联网和移动端体系的发展,移动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对于前沿和热点知识的学校能够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解时掌握的更加深入。在移动教学模式下,高等教育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并帮助建立起能够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推进一流科研和一流学术成果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教学方法,是远程学习或数字化学习的扩张模式。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移动性、片段性和及时性。移动性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到限制,用移动设备连接网络实现学习。片段性是易切割的学习时间与地点,可以被随时中断的学习方式,呈现出片段化。及时性为及时交互性,学生可随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互联网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及时沟通并和团队协作。调查、统计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应用现状发现以下问题。1)高校学生群体能够接受教育信息化的人数较多,但接受程度不高;高校多数学生对教育信息化有兴趣,但对实行信息化学习的兴趣不高;多数高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导致学生不相信自己能在教育信息化学习中获得成功;高校多数学生可对学习结果积极归因,也有少数学生不能对学习结果积极归因,无法适应新教学模式。2)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校学生表现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弱、自我监控意识不强、学习计划性不强,导致学习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高校相对多的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调整的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取得的学习效果不佳。3)高校部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意识不强,导致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存在困难。学生虽能借助移动设备快速找到、分析出与学习知识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但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有欠缺。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融合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广与应用

1)高等教育推广移动学习必须遵循以“以本为本”为基本思路,将鲜明特色作为核心内容,以适度的宣传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一流本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举措,影响着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发展空间,是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标志,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和目标[4]。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找准高校的各自办学特色及发展空间,注重在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中提升学科水平,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高校重视对特色鲜明一流本科的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从宏观层面上以一流本科建设为主导,推广教育信息化能够使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更具深度和广度。《指导意见》提出了必须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及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联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5],是顺利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6]。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只有遵从快速学习需求的变化并掌握新技术的运用,才能在不断分享新知识同时,拓展知识传授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教育信息化与一流本科建设的融合,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以开放的思想、心态对待改变。高校需转变机制,从政策、体制层面尽快应对新变化,并切实做好教育信息化与一流本科建设的融合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环境和应用支撑,为一流本科建设目标实现和高等教育长远发展提供助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高校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将信息化教育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才能在“互联网+联现代教育的新时代,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并培育出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2)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解决好传统和创新间的过渡、新旧转化过程中的包容性和转化性问题。包容性是指移动学习的教育模式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应在推广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注重新旧教育模式的相互包容,推动实现教育观念的转换。高等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具有包容性,是在同质化和异质化寻求平衡,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转化性是创新与传统在高等教育模式变革过程中的相互转化,如果说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克里斯玛特质”的“善”特性,那么高等教育信息化则是为了适应新环境革故鼎新体现的是“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包含的张力[7],最终的目标具有一致性。3)高校对教学模式改革力度影响着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高校积极开展移动学习理念宣传活动,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需转换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应在信息化教学中注重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推崇知识和教育方法的自洽。学生使用信息化设备学习时,应强化对知识的主动接收意识,对移动端的使用侧重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教育信息化在进入师生群体时两者关系的协调。

(二)国家对对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扶持

1)高等教育理念和制度转变为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持续保障,为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高校尽快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相关章程,完善教学改革实施、决策、学科管理等机制建设,有助于形成依照规章制度深化教育和学习信息化思想的浓厚氛围。完善的保障机制,能够形成触发学生和教师对信息化学习的强大合力,实现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教学和学习质量作为衡量新教学模式推广成果的表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制度的构建中,需要经由高校实施、监控才能保证移动学习模式能够内化至高校内部,确保新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高校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部保障主体,通过建立教学评价、信息搜集、信息反馈、决策及诊断等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国家政府部门则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外部保障主体,主要通过制定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评价机制及法律法规,才能保障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与深化[8]。2)构建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时,需注重信息化教育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并行关系。重点是平衡好继承和革新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扶持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高校传统教育是基于中华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及基本国情逐步演变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需通过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对传统高等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和完善。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制度体系建立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需遵循逻辑理论和历史实践,避免制定的政策出现方向偏离和脱离实际状况。3)教师应在师生关系互动中发挥主体功能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通过移动端的学习后及时进行原因归纳,在可控或不可控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利用归因效应确保达到信息化教学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促进移动教学模式下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学习归因的实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直接影响,对高校学生能否接受移动学习模式起着重要作用。移动学习模式下,教师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式教育,减少说教式教学,帮助建立移动端和学习结果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对移动端的健康使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平台,逐步将传统学习内容转化为基于移动端方式学习,实现将教师和学生融入到新的学习模式中,增加移动学习课程的张力,即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的共相”[9]。

四、结语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需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加以细化,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和制度,确保高效一流本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高速信息时代,一流本科建设应借助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优势,融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的一流本科建设,结合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打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郭日发.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本土演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2):13-20.

[2]刘思宏,余飞.基于大数据下K-means聚类算法的在线学习行为路径应用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1):75-79.

[3]王建华.从优秀到卓越:“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澄清[J].江苏高教,2019,215(1):7-12.

[4]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

[5]杨凯,杨世关,李惊涛.一流学科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1):50-53.

[6]孟祥保,符玉霜.美国数据素养课题剖析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8(5):126-133.

[7]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等.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供给侧改革:市县级需求与问题的分析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1):12-19.

[8]郑旭东.智慧教育2.0: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4):13-21.

[9]曹晓明.“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J].远程教育杂志,2018(4):57-68.

作者:罗静 李世友 仝艳民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消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