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教育招生培养

高等美术教育招生培养

摘要:

我国美术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几十年不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无创新,硕士、博士培养无特色、亮点,这种种美术人才培养问题,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只因教育观念落后,培养方式老套,无改革创新,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美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部分重点美术院校已经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由于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保守思想和狭隘的人才培养观,导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亚健康”。

关键词:

美术;教育观念;改革;创新;开放;包容

近二十年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尤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艺考大军更是势不可挡,从开始的候鸟式赶考,到各省联考和各大院校开设全国考点,忙坏了招生院校、培训机构、考生和家长。部分考生能从当年的年底考到次年的年初,平均每个考生都能参加上两至三所院校的多个专业的考试。更有甚者,能报考不同省份多院校多个专业。直到文化课考试前能拿到5、6所学校的不同专业的合格通知单,这样觉得才安心,更有信心备战文化课考试。现如今美术院校的录取率能达到80%,因为在全国高等教育急速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也顺水推舟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各类综合大学、三本学院、高职高专、私立大学等都纷纷上马艺术类专业,大学组建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学院组建艺术系或美术系,有些招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也下设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抢到生源频频出招。从专科、本科(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培养看似红红火火,形势一片大好。如此,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就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培养的“艺术人才”或“美术家”充斥着社会的各行各业,可以说无死角覆盖。但是,众多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真的是社会所需吗?这些人才的质量到底如何呢?当前美术院校培养方式和社会认可度怎样呢?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下面就诸多问题进行浅析。

一、高校美术专业招生考试方式几十年不变。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美术专业的考试内容就以静物、头像、半身像、石膏像、人物速写等为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加入了照片绘画考试、场景写生、默写和命题创作等考试形式。近几年随着学术思想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美术考试形式似乎灵活了许多,出现了一些带有当代性和观念性的考题,但这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重点美术学院的部分科目的招生考试中。全国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依然普遍沿用静物、人物写生或默写等为主考科目。甚至美术类的硕士生、博士生招生考试也除了考人物写生、命题创作以及陈旧的美术理论知识外,好像再没有什么可考的了。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才选拔方式,与能否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之间到底有多少关系?值得深思。

二、美术人才培养观念落后、方式无创新、思想保守。

在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股师资力量。其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留法归国的美术家,另一部分是以钱绍武、全山石、肖峰等为代表的留苏艺术家。这当中徐悲鸿是最早从欧洲学成归来的,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受到了欧洲传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的影响,而对当时有创新精神和新面貌的欧洲现代美术家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观念与作品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糟粕对此不屑,甚至有排斥的心理。他在留学期间喜欢游历欧洲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去研究和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早的美术作品。也可以这么说,对于当时欧洲主流和前卫艺术没有正面接受和了解,而是学习自己奉为经典的古典艺术或“已逝艺术”。现今从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这种做法似乎有点缺乏远见。当然,不能说学习古典艺术不好或不对,而是从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来看是不合时宜的。徐悲鸿将欧洲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带到了中国,受到国内美术教育者的奋力追捧,殊不知这是一种自我陶醉。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大众对审美个性化需求与千篇一律的美术创作之间是矛盾的。几十年不变的,陈旧的美术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殊不知,创新型的美术人才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有引导和积极作用的。而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不容小觑。当然,也有一些开拓型美术教育前辈的贡献是不能忽略的。例如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家的美术变法和对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推动革新,功不可没。为什么这种变法与创新很难战胜顽固的保守思想呢?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结果吧。徐悲鸿号称一代中国美术教育大家,不曾想自己费尽周折,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是没有发展眼光和前瞻性的,是中国美术教育改革中的壁垒,要想突破难上加难。在2000年以后,不管是国家的开放程度还是国际国内文化环境,都是适合艺术发展的。然而我们的美术院校还抱着素描头像、人体、静物等不放,岂不是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从全国来看,大多数美术院校的“老三板”:第一年基础部教学,练练造型基础,第二年、第三年写生加创作、第四年毕业创作。好了!毕业了,学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说是画家吧,画得画千篇一律,说艺术家吧,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更谈不上去引领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了。而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只能去办美术培训班或做艺术商人来养家糊口了,实在没招的就充进“啃老族”的队伍,似乎优哉游哉。美术专业学士(本科)四年的培养,在保守人士看来,是打好“造型基础”的关键阶段,大言不惭地说:“连基本的造型都搞不好,还谈什么变法与创新”,如此观点听起来好像有几分对,却不知是个“伪命题”。

三、美术硕士、博士培养过于教条,缺乏自主能动性。

一直以来的所谓本科以造型为主的教学方式,是能在技术层面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从继承传统技法方面,得到了延续,但这种继承是有绝对折扣的。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师的作品来说,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人文思想方面是很难被超越的,更不用说古罗马和古希腊的艺术了,现代人只能是望尘莫及。中国古代艺术不管是唐代的仕女画还是宋代的宫廷画、风俗画,从某种程度已经达到极致,可以说是到了无法超越的地步。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古代艺术尤其是所谓的造型方面已经达到了顶峰,是人类在此领域的极限。那我们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的教与学,意义何在,也许在满足人民大众最低的审美和精神需求方面能发挥一点作用。难道说办大学培养硕士、博士只是为此吗?国内美术院校在硕士、博士培养方面大同小异,第一年开一些专业基础课,在本科的培养模式上再加大点难度而已,由画一个人体到多个人体,只是一个量的变化,并无实质意义。有些保守派人士这样教育学生:“还不好好练,就你这造型能力出去干活还干不过民工”。还有甚者,问自己的研究生:“本科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回答:“某某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或成人教育学院的”。那你就惨了,他会说:“某某大学的教学不规范,造型基础没打好”,或说:“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比较混乱,你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好好练造型吧,要不然你能否毕业都是问题”。硕士们被吓坏了,整天操心毕不了业怎么办,交了不少钱呀!从此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临摹和写生努力提高所谓“造型”能力,盼着能安全毕业。笔者只有叹息,这是中国美术教育的悲哀。还有的硕士博士不敢与导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有导师教导:“如果你是学人物画的,就不要在工作室画山水、花鸟等其他题材”。这样的导师观点是保守的或“专制”的,你还得听着,照人家说的做,要不然你就会被这样那样的挑出一大堆毛病,总有理由“收拾你”(某学院国画专业学生亲口讲述)。如此教育,能培养出怎样的创新型美术人才呢?有句话说:“艺术当随时代”,也就是说,选择什么题材,表现怎样的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手法,都不十分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是你对当下的事物是否感兴趣,能不能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并能深入的去研究某个问题这点很重要。当然,过去的事物不是不去关注或研究,而是能从中发现新问题,并与当代观念相结合,进行创作。万不能走进古人的艺术观和方法论中无法自拔,失去自我。独特的视角和审美观才能成就真正的艺术理想。笔者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多元文化交融,各种学术思想并存已是必然,谁也无法阻挡,只有汇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浪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正道。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支持和引导学生的想法,不能一棒子打死,哪怕有一点点可取之处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朝着未知领域去研究和探索,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的。在此,引用我导师的一句话“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的思想我们永远不懂,其作品可以说明一切,我们读不懂不代表他们的作品不好,只因我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于不同的世界里”。以下就美术院校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美术人才的选拔应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招生有本质的不同,最大可能的拟出不同的考试内容供考生选择,不能用一个内容去测试成千上万的考生,岂不是成“模具式”选拔了,而艺术人才恰恰是需要个性化培养的;2.考试形式也可多样化,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点出发,可激发学生自己主动展示各自的优点和特长,以发现考生的不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也许是成就一个优秀艺术家的良好开端;3.面试环节不可或缺,考生与培养单位或导师的初次见面沟通非常重要,会对彼此有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可避免入校后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4.培养单位要能开放办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依托学院和社会双重资源,培养有责任心的美术人才。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对学生的各种学术思想和艺术行为要鼓励和支持,不能只局限在导师自己的学术范畴内,多种思想的碰撞才能成就未来艺术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怀有一颗包容和开放的心,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起,切实为人才、为本民族和全人类的发展着想,才能成就国际级美术大师,为世界美术的多元发展做出贡献。相信在众多优秀美术工作者的推动下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走向国际,不是梦。

作者:田汀洲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