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召开之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被视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综合分析各地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进程发现: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健康发展的动力基础,人才是灵魂要素,融合是典型特征,相关系统的协同支撑是重要保障。基于这一认识,部分地区根据各自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内涵夯实本地高等教育基础,外延招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杭州市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引人瞩目,“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刚刚启动,这为研究二者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1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情况及其特征分析

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链条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信息经济为引领,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1.1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情况分析

(1)信息经济强势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2018年,杭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27:33.84:63.90,第三产业比重已接近或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优化趋势明显,其中信息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17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长达21.8%,远高于GDP1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杭州市近年三化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传统企业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改造升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各类平台型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如阿里云ET工业大脑被应用到中策橡胶的生产车间,大大降低了加工环节的成本投入,并成功提升产品合格率3%—5%。(2)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得到强化。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城东高新区(滨江)构成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集聚高地。城西科创大走廊确立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杭叉、杭氧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引领方向清晰明确;高新区(滨江)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2017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统计的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中,该区数字安防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名列前茅。各类创新要素不断集聚,《杭州高新区(滨江)统计年鉴(2017年)》显示,2017年底高新区(滨江)拥有国家相关高端人才80名,研究与试验经费达139.80亿元,增幅16.11%,在本区GDP中的比重达12.84%,远高于全市3.2%的水平。(3)高等教育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一方面,原有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并在相关创新区内发挥重要作用,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集聚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高校;另一方面,大力引入高等级教育资源,香港大学浙江科技研究院、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杭州分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落户杭州,为杭州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此外,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受到高度关注。西湖大学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模式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其“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对于当前杭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探索意义。

1.2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分析

(1)新型要素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正处于“第二次信息革命”即“数据革命”时期,信息(数据)成为像资本、劳动力一样的独立生产要素。相应的信息或数据处理技术超常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替代“计算机+软件”改变了技术发展轨道,改变了产业发展路径,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杭州市电子商务产业、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物联网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5%、16.5%、15.8%、21%的增长,均远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2)创新成为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一般认为,当前的“新经济”是由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构成的通用技术集群推动的,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群、新一代信息技术群、先进制造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这些产业无不是以创新为核心特征。上述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有38.44%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22个集群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其中,杭州高新区(滨江)安防产业集群,从发展历程来看,创新构成核心驱动力量。集群的核心企业海康威视已拥有1000余项专利,且大部分为发明专利。从全区来看,2017年专利申请量达140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894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76件,该指标与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百强榜企业数量均为全省首位。(3)融合、协同成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使得产业融合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在部分地区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产业融合正在根本性改变传统产业体系面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链状”结构发展为“环状”或“网状”结构,成为新产业革命的标志。这一融合的趋势特别需要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培育及其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相关支撑系统能否快速做出适应性调整已成为影响各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设的高校教学实训平台就是一项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系统工程,充分融合了高校、政府与企业的相关资源。

2现代产业体系对高等教育协同需求及协同发展情况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特征、动力基础、发展路径、目标结构均有别于传统产业体系,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调研发现,杭州市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各兄弟城市中具有一定普遍性。

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模式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协同。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在模式、业态、技术水平等方面日新月异,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传统创新高地,其原有发展模式正受到挑战。从浙江省情况看,企业申报专利的积极性明显增强,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总量的比重达68.4%,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而高校则降为6.08%,同比下降8.7个百分点。企业与高校在创新研发方面出现明显的此消彼长的趋势,突显高等教育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必须主动贴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否则即会面临边缘化、空洞化的尴尬局面。(2)要素培育模式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协同。以高端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暴露了我国在该领域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开发机制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亟需高等教育能够在高层次技术人才、紧急专业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在某些新兴领域中高校的技术劣势同样明显。2018年2月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拥有区块链专利数量排名前10位的主体中,高校仅电子科技大学入榜且排名第8位,其18项的数量也与阿里巴巴集团54项的数量相距甚远。保障高等级要素的供给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3)市场对接模式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协同。协同目标由基于企业技术需求转向基于产业技术需求。协同的着力点必须放在突破战略性核心技术上,以此为先导增强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协同主体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转变为网络集成式合作。现代产业体系是学科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有序交织,点对点的分散式合作已不能满足要求;协同本质从知识技术单向转移转向双向互动。现代产业体系中知识技术的转移是一个互动过程,企业的知识提供或反馈同等重要;协同模式从契约合作转向一体化合作。契约委托这一常见模式难以提供长期稳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不仅要注重技术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人员技术交流以及确立清晰的投入、决策、风险收益分配等制度更为重要。

2.2杭州市高等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情况分析

(1)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与现代产业体系需求有差距。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相分离。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必修课。但部分高校只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额外增加相关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有效融合。部分高校过于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度低,割裂了“寓教于研、科教相融”的教学思想。二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体缺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部门共同参与,应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但这一工作通常被认为只局限于某些课程、某些时段,并只涉及教学或学生管理部门。三是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热情较低。这类参与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较多,且大多限于熟练技术实训,能够代表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较少,而学生自主实习也很难进入该类企业或真正参与重点项目。(2)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现代产业体系条件下需进一步改进。一是管理体制仍是传统的直线型、科层制模式,难以形成需求导向的“快速反应”。科研管理中二级管理模式较为常见,权利过度集中于校级,直接面向创新工作科研人员的院级仅负责上传下达工作且经常一人或一个部门兼顾多项职能,难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进行沟通、统筹及管理。二是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尚未形成“产业导向”,“重结题、轻成果”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出版专著、获批专利并给予相应奖励,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重视成果数量而轻视质量,研究缺乏市场基础。此外,部分高校在考核晋职中常将横向课题边缘化,部分科技创新人员难以潜心研究,浪费大量资源且成果难以实际转化。(3)学科设置、建设需进一步贴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杭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重点打造1个万亿级信息经济集群及6个千亿产业集群,这是杭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体部分。高校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与之匹配程度相对较好的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而旅游休闲和时尚产业的高校资源支撑则相对较为薄弱。在长三角范围内,杭州作为省会城市、龙头城市,与上海、南京、合肥相比,高质量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明显落后,上述匹配程度较好的学科、专业也存在相当大差距。《评价与管理》杂志2018年的《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100强)》中,杭州市内高校上榜4所,除浙江大学位列第2外,其余三所排名均靠后,而南京市则有9所上榜。高水平高校的缺乏导致杭州市高端创新平台缺乏,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须加以弥补。(4)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需进一步理顺。一是战略性合作常流于空泛。部分“战略合作”协议以单向技术研发、转移为主,短期性的合作难以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要求。二是合作组织松散难以形成必要合力。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性较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团队缺乏稳定性;合作组织架构及与之相关的投入、风险、利益、权力配置不科学;合作各方在发展理念、方向甚至能力等方面存在偏差,运营管理等难以满足高新技术研发规律要求。三是协同发展生态系统尚有待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是“政、产、学、研、资”等的高度融合,其结果是形成一个系统完善、辐射深远的生态体系。调查发现,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将大型研发机构外迁至西安、成都等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基础,而这是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对策分析

从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与当下部分地区面临的现实情况来看,要充分夯实高等要素培育机制,最终目标应形成各方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

3.1创新高等要素培育机制

首先,在人才培育方面形成“三大融合”。一是形成“科教有机融合”,以教育部2018年《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提出的要求为标准,围绕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研育人,以重大科研任务为依托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形成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二是形成“产教有机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联系专业教育、产业市场,借鉴众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等做法,使人才培育融入各类“应用场景”。除此以外,学校应主动面向一线开展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各类服务,面向区域提供共享服务,使高校真正成为创新策源地。三是增进“校际有机融合”,强调协同、创新的国内外联合培养,增进具有科技创新潜质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国际双向交流等。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三大倾斜”。一是体制机制向扁平化倾斜。改变由上至下科层式管理体制,赋予科研工作者更大权限,突出市场需求、科研兴趣、科研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导向。二是考评制度向横向研究倾斜。加大横向科研成果比重,以考评带动科研与市场的联结。三是创新成果向市场化倾斜。应用科学研究重在成果转化。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意见、行动计划、促进政策等,以2018年开始的教育部专项督查工作为导向,首重转移转化工作机制的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完善成果转化的定价机制,在激励机制方面加大向科研工作者的倾斜力度。

3.2强化资源集聚效应

杭州市近年数字经济异军突起,要素集聚化发展是重要经验之一。一是强化“实体”空间集聚。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土地、房价等限制因素明显,可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的“产业综合体”等方式化解。发挥集聚效应的同时可集中、集约整理,利用文化、体育、生活等共性资源,规避资源稀缺、成本高企的限制。此外,集聚过程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避免行政干预造成的短期繁荣而长期空洞化现象。二是强化“虚拟”空间集聚。这种集聚能够极大突破物理空间局限,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愈加重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并发、高吞吐、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打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校、企业虚拟集聚平台,消除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更大范围内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资源“耦合”概率。三是强化各类资源的跨界融合。打造适合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微观创新环境氛围,在特定区域形成能够促进高校、企业思想碰撞、融合交流的组织体系、空间结构。无论是在物理空间还是在虚拟空间,跨产业、跨院所、跨学科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能够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与不竭的动力支持。

3.3变革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在宏观上打造理念先进、管理有方的行政主体。位于产业集聚区、创新区内的管理者除提供传统“委员会”服务外,要能够搭建起技术研发转移、产学协同桥梁,能够充分引导内外部资源配置、流向。部分地区开展法定机构改革,实行职员制管理,突出其中高层次人才比例,同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些做法适应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特征要求,成为更好发挥产学合作效应的制度保障。二是在中观上创新多方合作的体制机制。融合高校与企业不同的身份性质,建立双轨制运行的合作主体,一方面使主体具有事业单位身份,便于承担科研任务、开展人才引进等工作,另一方面使主体具有公司身份,便于科研成果快速市场化;借鉴理事会制度实现科学治理,避免单一一方管理出现缺位、越位现象;适度增强企业在合作机构中的主导作用,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既是研发过程,也是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应更多确立企业在其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在微观上创新多方合作形式。建立全链条式合作方式,融高端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发、多种形式产业化等于一体,最大化合作主体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广泛式产学研战略联盟,以知名大学、研究院所以及重点企业为依托,形成紧密联系、有序分工的合作网络,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有效解决单方面或单个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降低创新活动中的各类不确定性。

3.4协同利用外部资源

开放、合作始终是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高效利用外部高等教育资源成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是突出重点开展外部引入工作。特别关注研究生学历教育与科学研究资源的引入,坚持融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在合作方向上要大力向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网络信息等领域倾斜。二是科学选择与外部资源合作形式。通过兴办专业院校、科研机构提升合作层次,把合作落在实处。根据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应科学选择合作模式,如面向本地高校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省部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突出该类合作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资源引入与合作工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明确鼓励企业依法参与兴办高等教育,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在具体落实方面,应大力支持其中在本地设立研究院所、分支院校、人才培养机构以及设立分、子公司等活动,或未设立实体性机构,但通过技术转让、咨询、战略合作、人才培养、多层次交流等对本地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活动。

3.5打造协同发展生态系统

随着竞争加剧,单纯依靠资金、土地等禀赋优势的政策可持续性在大大降低,能够提供综合性支撑、包容创新创业活动的生态系统构建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协同水平。有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的地区,通常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因此,强化现代金融、法律、管理、会计、专利等服务在区域内的集聚至关重要。二是提升公共服务业的集聚与协同水平。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的对接、协同发展,必然是高端人才不断集聚的过程,因此,弥补高质量公共服务缺乏的短板势在必行。提升面向高等级人才、外籍人才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数量与质量,增强针对各类人才有关就业、生活方面的服务能力,开设针对各类人才的便捷服务通道。三是增强城市本身吸纳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从人才吸引角度看,必须更加关注其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不断满足科技人才的社会认同与归属、学习与成长、时尚轻松的生活环境需求,在各地区人才政策不断趋同的当下,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尤为重要;从科技创新吸纳角度看,现代产业体系的产品市场主要在城市,开发与应用的主要场景在城市,要不断在理念、制度、设施等软、硬件方面,提升城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包容、支撑以及共同发展的能力。

作者:黎晓春 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