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而专业课作为职业学校的主干课程,是学生打开职业生涯之门的第一把钥匙,也是德育的重要阵地。笔者作为中职德育课教研员,在深入很多学校听课评课时,发现不少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必须根据专业课特点,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把德育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专业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专业课的德育功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意识、协作精神”6个方面对人才的素质结构做出了具体要求,各个专业课的课程标准也将行为习惯养成、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由此可见,国家不但高度重视中职生德育,而且标准要求也很高。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着“职业教育就是搞好技能培训”的片面认识,夸大了职业教育“服务就业”的功能。一些中职学校和教师认为“专业课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这就淡化甚至忽视了其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伴随新职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劳动者岗位流动也日趋频繁,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济源市职业学校长期合作的力帆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坦言:“员工的专业技能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达到企业需求,但敬业、奉献、合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事实上,企业希望中职学校能将德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培养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更要体现德育。

二、专业课教师具有实施德育的独特优势

中职生之所以选择上职业学校,往往是因为其在文化课学习上有强烈的挫败感。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专业,希望在专业学习上获得成功并据此就业创业。基于兴趣爱好,以及对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崇拜,中职生更愿意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并认可和乐于接受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所以,专业课教师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先天”优势。当前的中职学校,专业课课时量往往占总课时量的一半以上,专业教学还包括课堂学习、专业实践、竞赛活动、顶岗实习等多个环节,学生与专业课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更多,所以专业课教师具有实施德育的时间优势。专业课教学既有教室内的理论教学,也有实验、实习场所的实践教学,还有企业的顶岗实践。由于专业课经常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课程中不少内容与祖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时需要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专业课教师具有众多可利用的德育场合和丰富的德育资源。

三、专业课与德育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一)寓德育于师表形象之中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其一言一行都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去感染学生;要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就是敬业精神的最好体现;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对学生进行无形的诚实守信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就是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可以说,专业课教师就是学生的德育标杆,其言行对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寓德育于教学内容之中

专业课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提炼,巧妙渗透,这不仅能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机电专业为例,机械制造领域中人力劳动逐渐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借此向学生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机械制图课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严格按国标规定作图,要向学生说明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不能有半点马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风的最佳体现。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讲到计算机发展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早在唐宋时代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算盘;如今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曾连续四年领跑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但在操作系统和电脑芯片领域,我国仍与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教师的课外知识拓展,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教师应将“诚实守信”教育贯穿始终,可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地补充各种相关新闻和案例,教育学生恪守职业道德,拒绝利益诱惑,遵守规则,不做假账。专业课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并加以利用,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也要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

(三)寓德育于实验实训之中

实验实训中使用设备及仪器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一方面要使学生树立爱护设备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懂得只有遵规操作才能安全生产;应教育学生要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当实验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应认真分析原因而不可篡改数据、臆造结果,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节约耗材、节约能源,培养学生节俭、环保的观念;实训结束时,也应要求学生把工具整理归位、场地清理干净,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有不少技能训练枯燥乏味,又脏又累,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可以用“大国工匠”执着专注,无惧困难险阻,最终攻克难关的事迹去激励学生,培养其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寓德育于顶岗实习之中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的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在真实的企业场景中工作,接受企业的规范管理,感受企业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按照操作标准与规范进行生产,还要经历从一名学生向一名职业人、社会人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与生产实际、岗位实际、社会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专业课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五)寓德育于教学组织形式之中

专业课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有目的地实施德育渗透。比如,在市场营销课上,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推销人员和顾客,模拟推销过程。模拟时,“推销人员”要根据产品和“顾客”的意见,应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推销策略。学生在扮演职业角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会对推销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会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法也是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衡分布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有目的地设计工作项目或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来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给定的任务或项目。小组间可展开竞赛,对完成效率、完成质量作出评比。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能让学生明白只有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取得成功,并能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开放精神和自主意识等现代职业素养。

作者:田利军 单位:济源市职成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