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把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

作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要实现高校母语教育的基本目标,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应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一)思维训练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必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进行。也就是说,思维训练并不是撇开语文教学另搞一套,而是在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把思维训练融入其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从不同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维能力和各种思维品质。

1.制定明确的思维训练目标

在大学语文课程里,我们应明确学生的思维训练目标,进行整体规划,把必须掌握的思维方法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里去。例如,在一些模块里重点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分类、归纳能力,在一些模块里则侧重力于辩证、求异、比较、综合的训练,在另一些模块里则着力于抽象、分析、发散的训练。做到每个阶段、每个教学模块、每节课都有明晰的思维训练目标。按照这样的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目标明确,纲举目张。

2.引领学生探寻作者的思维过程

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经过时间检验、千挑万选的经典之作。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揣摩、理解、感受与升华,是作者思维的结晶。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维过程。例如,在小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规律,把作者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展示开来,促使学生在认识、掌握人物形象、体味作品艺术特色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科学思维。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主动思考、探究,才能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如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赋予学生平等的机会去品味、去讨论、去探索,以便达到锻炼对问题的梳理、界定、分析、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常常处在闭合或定势的状态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思维训练的手段去激活和扭转。如在欣赏张爱玲作品时,教师列举了现代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指明旧时代妓女的沦落,或因国破或因家亡,不得已才身陷泥淖。按照这种惯性思维去阅读和理解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形象时,同学大多认为她之所以成为交际花,是生活的困窘和其姑妈梁太太的夹击的结果,值得同情。教师启发同学变换角度,去看看葛薇龙在堕落这条路上,有没有主动反抗,是不是沉湎酒色而自愿献身以换取奢华的物质生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仔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摒弃惯性思维,不但得出不同结论,还从多侧面、多层次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大大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上看,高校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滋养的同时,强化写作意识,提高写作能力。在大学语文中进行实用文写作训练,一要明确训练目的,紧扣社会需要;二要在训练过程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三是训练内容少而精,科学选定,突出重点;四要注意趣味性,以吸引学生能沉下来,愿意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应选择与学生写作和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文体进行训练,如事务性文书的请假条、求职信、简历、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和计划、总结、述职报告以及公文类的报告、请示、合同等,教师除了教给他们应用文的基本写作要领、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外,应引导同学多读多练,烂熟于心,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专题化和研讨型是切合

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重决定性、封闭性知识的学习,轻开放性、动态性知识结构的形成,把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客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研讨式、专题化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是切合大学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发散性思维或反向性思维为特征,通过质疑、探讨、归纳、总结,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可以分四个步骤:一是定题。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二是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大家带着问题查资料,编写发言提纲,形成小组初步意见,老师引导方向即可。三是课堂讨论,形成小组同学的共识。讨论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抓住闪光点加以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四是小组观点总结,教师归纳、提炼。在规定讨论时间结束之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表明本小组的讨论观点,其他小组或补充,或表达不同的见解。老师把各小组零碎和粗浅的认识进行梳理,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使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明辨了是非,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当然,一定要注意肯定异己观点,保护同学研讨的积极性。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

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特点,按照某一特定的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分成不同专题或模块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设计专题。比如,小说以作家为专题,内容包括作家个人魅力、创作历程、主要作品、艺术特色、相似作家拓展等等。目的是通过传递这些信息使学生对这些作家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诗歌以题材为专题,言志诗,爱情诗、军旅诗各为一个专题,从思想特点、诗词的意境、表现手法、精华品读等方面着眼,了解不同题材诗歌的美;应用文写作以体裁为专题,讲解和练习各类应用文写作格式、内容、结构等等。当然,也可以打破文体,根据主题设置专题。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可以设计五个教学环节,即专题阐述———范文精讲———学生交流———平行阅读———单元拓展。在第一个环节里,对本专题学习进行引导性讲解;在第二个教学环节里,选择一篇既贴近主题,又具有典型性的文章进行示范性精讲;在第三个环节里,鼓励和要求同学阅读、讨论、交流,加深理解;在第四个环节里,教师推荐与本专题内容相关或与作者相关的文章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一个环节,在概括本专题学习的基础上,谈感想和收获,举一反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有效调节教学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容量大的矛盾。

三、改革成绩评定方式———过程性评价成为主要的评价方式

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也是评价和推动教学的一个手段。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对高职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成绩做出准确判断,推进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过程性评价方式应该说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评价方式,所谓过程评价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既关注平时或阶段的测试成绩,又注意对难以用纸笔测试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一)建立评价目标体系

评价目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原则。可以把大学语文的评价目标划分成三类,即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与情感性目标。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做到:尽可能量化知识类评价指标,通过语文活动(如演讲、课堂发言等)获得能力类评价指标,情感类评价指标要注意动态变化性。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各自发展的需要,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自己与自己的比较,把现在与过去比,以后和现在比,看自己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有哪些进步,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灵活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采用课堂观察、考勤、课堂发言、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应编制一份过程评价表,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对自己、对同学的进行具体的评价,使同学们对自己和他人心中有数,不起争议。

(三)多种角度的评价的方法

过程评价可采用分级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等等方法。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价要多视角,尽可能将各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价,当然一定要顾及公平公正原则,不能顾此失彼。

作者:闫玉慧 单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一体化教学浅析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反思

作为强化母语意识、培养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之后,许多高校广泛响应号召,纷纷开设大学课程。但是,综观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状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看法,普遍定义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受社会经济环境功利性的影响,以及严峻就业形势的干扰,大部分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对专业课程、技能课程的设置,部分院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甚至只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缺少对经典文章的赏析,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开设与不开设之间,从某种程度上也为大学语文课程造成了非常尴尬的处境。

(二)学校因素

受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不甚重视。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原来的中专院校转换而来,本身对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的培养不甚重视。具体表现,首先体现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随意性较强,随意开设或者取消课程安排。或者安排上也是以就业为导向,若就业需要写作,就安排应用文写作课程;就业需要口才,就安排演讲与口才课程,缺乏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意识,造成的结果就是片面地、片段化的学习,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是差强人意;其次还体现在课时安排上为专业课让路,课时相对偏少,或者集中一学期授课,而这样短时期的强化培训则很全面难提升人文精神。

(三)教师因素

基于大环境的不重视,学科的边缘化,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应付差事的情况。大部分教学是高中语文的延伸,授课中仍然是仅注重对音、形、义、翻译等方面的教学,内同单一,课本上有什么讲什么,缺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不能更深层次地触动学生思想、灵魂,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填鸭式、一言堂教学仍在继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常常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

(四)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成绩较差,不能很好地认清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心理,认为语文课程不如专业知识来的更加实用,轻视语文课程的心理普遍存在。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效果和课堂效果起着重大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充分讨论,根据设定的任务,充分地融入课堂。由于学生兴趣提升,变为课堂中的主动者,因此,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大大减少,搜集资料、讨论问题、积极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学习兴趣的提升,任务目标贴近生活,同学们学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分析讨论的环节,也使得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丰富了情感体验、提升了写作水平、锻炼了语言表达。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也为教师提出新的挑战。首先,在授课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为启发式、引导式、谈话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认真筛选,尽量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相关度强的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具备实践的能力,对同学们的实践练习,起着更为重要的演示、指导作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也是符合“知行合一”的规律,对教学效果起着良好的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光、电、声、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更为形象直观地为同学们进行展示,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动手、动笔的课堂训练,学生的技能得到提升,成就感得到满足,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也符合职业教育重实践、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特点。

三、建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将大学语文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即阅读欣赏、实用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力争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高尚的人文情操、一定的写作功底,又具有良好交际口才的能力。

(一)阅读欣赏———实验式教学模式

实验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程序可以归纳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感性认识、分析讨论———理论归纳、情感升华———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在阅读欣赏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构建以学生认知为主的情境,让同学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设定情景,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在认清文意的基础上,每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最后的结论,指出文中所彰显的人文精神及内涵。最后,结合类似篇章,延伸阅读,扩大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如在《春江花月夜》这篇诗歌的赏析过程中,首先启发同学的想象,在春天的夜晚,一轮明月从海面上缓缓升起。月光照在海面上,伴随着万里江波动荡闪烁,万里江山都倒影着明月的光华。接下来,欣赏诗歌朗诵,品味作品。给同学们提出问题:此时此刻,假如你站在江边,望着初升的明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诗人张若虚,面对明月,又触动了他的哪些情怀?在同学们讨论、发言之后,对其回答进行总结,诗人以生花妙笔描绘出了一幅春花月夜、浩浩长江的巨幅花卷,并且又结合了宇宙与人生这一短暂而又永恒哲理的思索,出色地描绘出了人间普遍存在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诗语言清丽生动,意境优美,是一首融景、理、情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归纳总结之后,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明月的诗歌有很多,明月意象也常出现在传统诗歌作品之中。那么究竟有哪些与明月有关的诗歌,明月意象又都渲染了哪些意境呢?在同学讨论发言之后,再次总结,大抵四种意境,分别为: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以月蕴含时空的永恒、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通过总结拓展延伸同学的知识。在授课中,主要调动同学的积极性,通过情境设定、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知识延伸,达到对整首诗歌的理解,并且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望月产生的感受,沟通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品味前人文化的精髓,陶冶性情,丰富情感体验。

(二)实用文写作———实训式教学模式

实训式教学模式的程序可概括为:创设工作情境———明确写作目标———分组讨论写作框架———讲解写作要点———经典例文解析———有针对性练习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主要是还原工作中情景,让同学们搭建写作框架,对要写作的文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下来通过要点的介绍、经典例文的分析、以及实际的操作练习,达到掌握写作该种文体的目的。如在学习写作求职信这一文体时,先设定求职这一情境,明确求职者需要向求职单位展示推销自己,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获得职位这一目标。接下来,学生分组讨论在求职信的写作中应遵循哪种写作格式,介绍哪些基本信息,如何结尾、收束全篇,采取何种语气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教师介绍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写作中符合书信的格式规范,在内容中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所求职位、消息来源、自身所具备的才能,结尾表达希望获得该职位的愿望,运用谦虚、谨慎的语气行文。并且通过经典例文的解析,加深学生对该种文体的认识。最后通过强化练习,进一步巩固掌握该种文体的书写。

(三)口语交际———实践式教学模式

实践式教学模式的程序可概括为:设置场景———布置活动任务———分组讨论———要点解析———实践练习———指导及归纳———巩固口语交际这一模块,主要是从日常口语、学习及职业口语这三部分的内容入手,介绍口语交际中涉及的礼仪、沟通技巧、表达方式等知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更多地设置情境、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如在学习朗诵这一章节时,教师课前布置下次课将举办一次班级朗诵比赛的活动,要求每人准备一篇朗诵材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讨论,在朗诵过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朗诵有哪些技巧。同学讨论发言之后,针对同学们的发言,对于同学归纳准确的要点,如朗诵之前选择合适的文本,纠正文中易读错的字词,并充分体会朗诵材料的情感基调,朗诵时要充满感情,声音要清晰、响亮,用普通话朗诵等,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同学们不了解的朗诵技巧这部分内容再做详细的讲解,教师在讲解中,与同学的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充分掌握诸如停顿、重音、语速、句调之类的朗诵技巧。要点讲解之后,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朗诵,教师及学生代表在台下针对每一个同学朗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且布置课后朗诵任务,要求学生按照纠正后正确的方式进行朗诵,以达到巩固朗诵效果的目的。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方式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日常考核、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40%,日常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30%。在考核中侧重平时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以调动同学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四、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刚刚起步时,难免会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冲突,但经过一系列的探索研究,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割的问题,从理论走向实践中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李丽黎 单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第三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正在被忽视,被边缘化。其枯燥的教学内容,乏味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气氛,迎合不了现代大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大学英语兴起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普遍成为一门以考查形式存在的公共基础课,课时量越来越少,其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离

从目前大学语文教材中可以看出,沿用传统教学理念,更多地偏向于基础文化涵养的教育。例如,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大学语文》,①被列入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其教学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是从先秦文学至中国现当代文学,下编是外国文学。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涵养的培养和书面语言的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对口语交际和实用写作的需求更迫切,对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需求更强烈。传统的文化素养的培育是一种更高层面的需求,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加之,现在对这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没有深刻贯彻,只是蜻蜓点水地开设一门基础课,每周两个课时,考核形式简单,在量和质上都没有达到其追求的效果。反而,造成学生的疲惫心理,课堂睡觉、玩手机、学习其他课程的现象严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对课堂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脱离了市场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

1.2教学方法与学生兴趣脱离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仍然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实行的方法。在教学手段技术更新后,多媒体教学被大面积推广,大部分的老师开始研究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和音响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改变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那么毕业后他们离开老师,仍然是没有断乳的孩子,无法独立地学习和工作。因此,摆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不是做一个精品课件那么简单,而是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兴趣。

1.3教学方向与专业方向脱离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极具行业背景和属性,迎合市场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训课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有的甚至与企业直接签定人才培养协议。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让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有机融入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方向上出现偏离,不受学生的欢迎。如何在教学方向上与专业培养上保持一致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面临的改革。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灵活,天生具有迎合市场的属性,行业色彩浓厚。以纺织服装类高职院校为列,其专业设置具有强烈的行业属性和专业背景,与之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专业教育结合,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1)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的特殊性。

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具有强烈的行业属性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服装艺术设计、服装立体剪裁、服装表演、服装营销等专业充分显示其专业的特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应用课程,可以遵循其专业的属性,从专业的需求出发,重点讲授各时期文学作品中有关服装的特点和描述,了解各时期文学思想对服装的影响,学习对服装作品的艺术语言描述和介绍等。大学语文通过自身的转变,提升自己的行业特色,与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充分发挥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仅讲授传统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不能与专业脱离,必须与普通类的大学语文课程区分开,与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具有其特殊性。

(2)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的重要性。

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磨灭掉,反而让这门课程在全国各大本科、专科院校稳稳扎根,必定有其道理。②作为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不仅要给学生最好的职业教育,更要给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从传统的教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行文修养和思想上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口语交际中教育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实用写作中提升学生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向的实时调整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淘汰,坚持创新才能寻求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适用于任何专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更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与生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学以致用。③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不被边缘化,必须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向实时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特色结合。

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是大学语文教学方向改革的重要根基。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找准切入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也要贴近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对提问和作业的要求也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

(2)在教学方法上与专业技能结合。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个性很强。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一些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在课堂互动环节中,联系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巧妙提问,活跃气氛;联系学生的专业特长,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语言沟通中,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与现代大学生沟通的技巧,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专业技能。

(3)在教学重点上与就业需求结合。

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附加一部分写字练习课,训练学生,写一手漂亮、工整、规范的好字;可以附加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促进学生顺利通过面试,同时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可以附加实用写作课,例如简历、总结、申请、请示等,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4)在课程安排上与专业需求结合。

在课程安排上,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把重点调整至其基础性和工具性,与专业需求结合。有些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已经开始做相关的调整,显示出关注语文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大学语文》,被列为全国高职高专公共课系列规划教材,其教学重点上开始体现汉语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课程安排,利用有限的时间,传授更多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知识,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5)在考核方式上与专业模式结合。

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外,还可以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对课堂纪律的考核等。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多次对学生进行考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总结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是基础课,是工具课,是德育课,是融合了多种功能的人文课,涵盖面广,可塑性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紧贴专业发展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潮流,革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服务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就业。

作者:李黎黎 单位: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第四篇:活动单导学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一、该课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的技术关键,一份提前精心准备的可行易懂便于操作的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为了保证活动单的质量,我们会集体研究,确立各课题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活动形式。在创设活动情境方面,我们在以往的模块教学的基础上,把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情境,通过一个核心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请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完成工作。以应用文写作模块的企业活动活动单为例,所要学习的六个文种,全部统领于一个总任务下。例如:针对经济类专业,我们设定一家经济贸易公司,拟举办一场经销商联谊会,围绕联谊会的召开,请学生写出如下文种:召集准备会,写会议通知;某职员因父亲生病不能参加会议,写请假条和借条;策划活动方案,写计划;请求拨款举办活动,写请示;向合作单位南洋学院借用学生作为礼仪小姐,写商洽函;活动结束,写活动总结。学生通过这种学习,了解工作流程,既掌握了知识要点,又学会了如何在现实中运用应用文处理实际问题。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预设”,学生是沿循着教师的“预设”开展学习活动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预先尽可能设计一连串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全地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所以,在每个活动单的后面,我们会附上一张“自学指引”,通常以设问的形式呈现:预习些什么?所学知识的易错点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学习“会议通知”时,设置如下问题:标题写作有哪三个要素?其中“关于”的位置在哪里呢?主送机关可以是XX经理么?学生凭借“自学指引单”,经过充分预习,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上,我们会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检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习题少而精,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预习检测可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把班级学习小组作为活动单导学的基本单位,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特长、特点以及活动任务的常规要求,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例如,在应用文写作模块的“企业活动”活动单中,我们要求各组进行角色分配,每位学生必须充当任务中的一名角色(董事长,董事长秘书,营销部、策划部、后勤部、人力资源部、维修部经理等),这样学生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并且人人分配到任务,避免“搭顺风车”,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监督、合作的热情,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越性。在布置活动任务后,学生即进入了“学”的阶段,继而进入到在自学基础上的小组合作探索阶段,学生会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活动单中的该课时的任务。例如:在“企业活动”活动单中,有节课的任务是“策划部向公司请示拨款10万元以完成新车上市活动,请撰写请示”,学生会参照活动单,通过自学,形成各自的请示文本。然后,学生对疑惑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会深入到学生中间,起到观察指导、管理促进的作用,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时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不在我们预设范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机智应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点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抽选几组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间对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纠正、补充式的讨论,教师进行适时评价。这种讨论的形式既要有积极正确的发言,更要鼓励学生通过畅所欲言暴露自学中理解有偏差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这一环节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既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写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活动单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评点,分析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精讲关键的难点和重点。语文活动单实施后,教师还应对课堂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该课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色经验

1.以活动单为指引,个体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活动单导学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为了让更多的组员做到有话可说、有据可论,要求每个学生先自行预习,让他们有更多的知识准备,从而实现每个小组的优质合作学习。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独立完成活动任务的,也有团队协作完成的,学生在学习中既可独立思考,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2.结合专业,突显职业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单所创设的情境和任务力求切合专业。在活动单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职学生对职业化的需求,尽量使活动单带上专业色彩。以汽车专业为例,应用文写作模块,我们为其设计了“企业活动”———汽车会(从活动准备会到设计活动方案到申请活动经费再到商洽租用车模等);口语表达模块,我们为其设计了“企业招聘”———4S店招聘:招聘汽车技术主管(从书面求职到现场面试)。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通过接受任务,自主探索,达到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3.写作与口语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设计的活动任务不是独立的写作活动,也不是独立的某个口语交际活动,而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与学生专业结合的企业活动。例如:“企业活动”任务单中,制定完新车活动方案,需要用语言在全班进行模拟推广;“企业招聘”任务单中,进行竞选演讲之前必须先写演讲稿。在任一讨论活动开展时,讨论问题之前也需要先列发言稿。这样的安排不仅符合了现实生活中“写”和“说”总是相辅相成的实际,而且通过分解任务,完成活动,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三、总结

总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此也仅是抛砖引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种模式跟高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相结合,不断地摸索、探究、总结和完善。

作者:顾志娟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研究

一、教考合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内容的局限性、随意性和缺乏科学性。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传授者,又是学习效果的检验者,教师讲什么考什么,学生考什么学什么,老师强调考核的重点则认真学习,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则不管不问。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任意取舍,授课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命题只是紧跟老师的课堂,考核内容由授课老师自己确定,命题的的科学性难以保证。

(二)试题题源趋同、单调。

由于大多数教师多年从教于某一门课程,年年出题,再加上考试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倾向性,故而考试题目重复率较高,甚至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换个时间就把上年考试的内容拿来继续考核下一届的学生。试题类型和试卷结构缺少创新,考试题型长期不变,分数的设置也都是命题人随意安排,试卷的规范性难以保证。

(三)使考试丧失激励作用。

教师只讲自己会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内容,不讲较深的、陌生的、难理解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关注教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势必缺失对知识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考试作为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教师缺乏竞争意识,降低对自身要求,影响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学生知道是由任课教师命题,学习只局限于教师讲授内容,因此,考试结果也不能客观评价教学质量,例如一个教师所教授班级考试成绩很高。但是这个成绩并不能客观反映该班学生客观的语文素养。再加上成绩评定多由一个教师独立完成,成绩的公正性也难以保证。

二、实施考试方式改革的意义

教育部16号文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众多高职院校采用的传统的教考合一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监控和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因此,对现有的考试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改革的主要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不仅可以端正学风和考风,也可以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二)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既检验了教师是否按照大纲实施教学,又检验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便于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及时研究制定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知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改善教学管理工作和评估教学质量,使教学检查与评估的资料更加准确可靠,保证其真实性和可信性。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学生语文的实际程度,所以在高职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上,应强调学生平时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展示。改变期末考试方式,尤其要改变单一的以知识的记忆为主的考核机制,建立灵活的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评体系。要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不仅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要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纳入考评体系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目前我们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改变单一的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模式。

大学语文应该在文学形象的感染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而在考试方式上应具备多样性与生动性。多样性主要是指考试的方法不再单一,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作业、平时的小作文、应用文写作等都为考试的内容,在最后的期末总评中都占一定的比例。生动性则是指内容生动,尽量多考核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内容。

(二)考试形式多样。

除了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情况外,还重点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课本上经典文本的有关段落,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之上,思考回答老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有时候要独立思考,有时候小组讨论。在作文训练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话题,让学生自定题目,自选文体,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使文章言之有物。

(三)努力实现教考分离。

建立和完善题库系统;根据教学大纲,建立高质量的题库。试题应标准、科学、准确;题目类型要灵活多样,试题库还要做到适时更新;试题库中的试题应具有一定规模。试题库建成之后,还要完善很多技术层面的控制,例如知识点、使用次数等参数的设置。抽题系统既要保证广度又要保证区分度,减少重复。以便让考核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作者:王洪生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