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新媒体的普及应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模式,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根据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从理念方法、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新媒体舆情监控,提高党建工作的成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党建;对策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使得以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深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普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科学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传播信息方面,新媒体具有迅捷性、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新媒体传播媒介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互动交流、信息获取,每一个使用者拥有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借助新媒体媒介,营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信息就这样不再受到时空和身份限制,实现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充斥其中。青年学生群体在思想认识、道德意识价值塑造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也在逐渐改变。首先,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发生改变,虚拟的网络空间受到欢迎;其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失去吸引力;再次,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更具有跳跃性和动态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以下挑战。1.多元价值观和海量信息传播带来新的冲击。纵观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使得新媒体平台上共存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客观上为西方意识形态、多元价值观的长驱直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不当价值观的浸润、腐蚀,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高校党性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出现党性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化等问题。2.传统的党建工作平台和载体逐渐对大学生失去吸引力。在新媒体普及应用之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主要是以课堂的形式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集体学习等支部活动,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但是,相比新媒体所展现出的生动视觉感观、多样知识内容,传统平台上开展的教育活动就显得枯燥、呆板。同时,信息传播的快速化让大学生党员的眼界和认知层次得到提升,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3.自上而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面临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模式,即校党委—学院党委(总支)—党支部委员会。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自下而上的舆论影响力已不容小觑。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扩散性和普遍开放性,所谓的“草根”声音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微博、微信的转发评论功能迅速扩散到全社会,特别是一些广受师生关注的热点事件极易在不断的转发、评论中形成连锁放大效应,带来巨大的舆论影响力,给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校学生党建管理模式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

二、新媒体技术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拓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输便利、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打破了传统党建工作阵地相对固定、覆盖面窄的局限性,可以大大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利用新媒体阵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能够及时正确导向的舆论信息,有利于党建和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媒介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及时获取党建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2.有利于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丰富的教育内容。新媒体可以实现大容量信息共享,使大学生党员随时选择时事资料、前沿理论、先进事例、专家见解等教育内容,还可以将自己加工制作的学习资料实现共享。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图文资料处理得声情并茂,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新媒体的实时性,可以使教育活动与时事热点迅速结合,提供新鲜、多样的学习素材,从而使党建教育内容不断丰富。3.有利于调动高校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下,学生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还可以成为信息提供者,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提供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将彻底改变以往被动教育的传统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开辟学生活动专栏,鼓励学生党员上传自己制作的学习教育短片、发起教育活动主题讨论等,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接地气、广发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也将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4.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实效。党建工作中引入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不仅仅是工作手段和平台创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党建工作开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感知教育信息,使高校学生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交流,有利于党务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

三、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尽管对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更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掌握新技术,拓展新阵地,将网络新媒体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好平台。1.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特点,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清楚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喜欢在虚拟网络空间进行交流,思维也更有跳跃性,自我认可度和自我意识普遍增强。面对这一群体,党务工作者在工作理念上必须坚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本着平等沟通、相互尊重的原则开展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在工作方法上,要实现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不仅要继续发挥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传统教育手段的优势,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快速性、互动即时性等特点,使得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以满足不同形势、不同阶段的党建工作需要。2.构建多功能的党建信息平台,创新党建工作阵地。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信息平台,设立信息、沟通交流、在线学习、网络投票、视(音)频播放、实时考勤、考核评议、专题讨论、舆论引导以及数据分析等板块,使网络平台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宣传党的理论、加强党建的有利阵地。特别是微信,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在校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微信号。通过建立红色微信公众号并开辟学生专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还可以利用微信图文并茂的特点及时而全面地介绍党的理论知识、时事热点、先进人物事迹,使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都能实时接触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高校学生党建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和平台,使党建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能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从而科学合理地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估,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3.推动党建信息资源库建设,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建设。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自身有着严肃性,加之以往的工作模式是“你说我听”,对青年学生来说,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新媒体颇受大学生喜爱的重要一点就是其有机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并加以呈现,不仅提供了丰富信息,且形式活泼、常变常新。因此,在加强新媒体平台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并丰富党建信息资源库,为大学生党员提供自学的视频材料、电子书、影像资料等,并及时更新整理。此外,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中来,指导大学生党员录制微党课、微视频以及学习教育短片,以求实现以年轻化、新颖化的方式和语言来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入脑入心。4.打造青年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相结合,让学生从党建工作的对象成为党建工作的主体,给予青年学生一定的发言权,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大学生年轻、富有朝气,与高校党务工作者相比,他们更了解同龄人的所思所想。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虽然有着本身的优势,如作为党务工作者的老师更能准确传达相关工作精神和内容,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心声也渴望得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同。因此,将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党员纳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党建活动,既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下而上地有力开展。5.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舆情监控机制,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有序的网络环境。在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要在传播媒介和信息内容方面实行严格监督、有效管理。高校要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的监控机制,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不良信息、错误信息、违法信息的监管力度,从信息源头做好校园网络空间的净化。同时,通过设立网络管理员、建设网络虚拟空间管理队伍等方式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党员集中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查实、如实上报、尽快解决,将党建工作平台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维,张越.微信作为思政新媒体平台的生成机制与赋权价值[J].高教探索,2018,(2).

[2]吴婉婷.用好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方式[J].人民论坛,2018,(16).

[3]钟凯.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4).

作者:马婷 卜建华 单位: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