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一项重要教学模式,满足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需求。生物课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眼睛,能够帮助学生们客观地认识世界。积极地利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针对学生的思维、智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进行开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列举了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发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希望能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模式

研究性学习发明于西方,“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发各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各种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挖掘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有用”。例如在进行“能量的释放与利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剧烈运动后自身身体发生的变化——呼吸加快、出汗、感觉很热、容易饿等。利用这样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回忆运动时切身体会的同时,更加非常想知道,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人体会出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是跟什么有关呢?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探究活动。再比如:金针菇有一个别名,叫“Seeyoutomorrow”,学生就很好奇,为什么金针菇有这样的别称呢?既然不能消化,那为什么还是个美食呢?除了口感,对人体还有其他作用吗?这些都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其中的奥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经历和体验,甚至是每天媒体中的科普新闻报道等都可以开发成研究性学习资源,生活化问题的讨论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生物学知识。

二、明确观察目的,培养学生分类比较能力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技能。但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普遍不高,这往往和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有关。如果教师对学生布置的观察任务缺少引导,就会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而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融入分类比较,那么观察效果必定会大大提升。如在“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观察实验中,若教师不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学生无法理解小肠结构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胃、小肠、大肠等重要消化器官,并引导学生从它们的长度、内表面结构、所分泌消化液及其分布血管等方面进行分类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小肠最长、有皱襞和绒毛、有多种消化液,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通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后,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结论——小肠才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只是获得概念的起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横向纵向的分类比较,通过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后形成概念才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三、设计方案、实验探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标签”,也是一类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创新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自主研究、自主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强化生物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快乐。切实地让学生在实验与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前,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控制变量。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对于阳光这一变量,学生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各抒己见,设计出三种可行性方案:①两盆植物。一盆遮光,一盆不遮光。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实验。②一盆植物。选两片叶子,一片遮光,一片不遮光,进行对照实验。③一盆植物。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进行对照。在随后的确定最佳方案过程中,学生更是思维激荡、积极思辨。学生从提出问题、引导猜想到设计实验等进行层层探究,环环相扣、有的放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冉冉升起,既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能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建构模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才全面、客观地接触生物。生物知识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学生从未见过的生物体结构和生物体功能。教科书上的文本往往涉及到的范围有限,并且静态化的文本使得生物教学显得乏味,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如果老师能够换一种方式,通过引导和设计,构建出复杂生物体结构的简单模型,并且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设计出的模型进行展示,那么学生便可以直观地针对知识进行认知,还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生物知识。比如:在“探究胸部呼吸运动”时,学生对于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还是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导致了肺容积的变化这一点始终理解不了。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模拟呼吸运动的简易装置:塑料油桶代表胸廓、桶底橡皮膜代表膈、用三个吸管自制三叉管代表气管和支气管、两个气球代表左右两肺。学生在制作该模型时,清楚了胸廓及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特点。在用手向上顶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的模拟过程中,学生具体地感受到了“膈”的位置变化导致的“肺”的容积变化,此时将手指放在“气管”入口处,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气体的进出变化。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了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的建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设计、制作和演示模型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动机,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综合发展,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开展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调查也是研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探究过程中讲究合作式学习。初一年级可开展校园植物分布状况的调查,学生学会分工合作、注重方式方法的积累,增强团队意识。到了初二,学生不论是调查的知识储备还是能力,都有了积累和提升,因此,这时候就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如垃圾分类、身边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等进行调查,使他们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真正结合起来。通过调查活动,学生慢慢习惯于观察周围的生物现象,善于主动地探求和发现,能够发现并客观地去针对事物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深化生物教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综上所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需要在生物书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与组织,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自主研究平台,让学生们在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中,焕发自身的光彩,深入地掌握生物学习知识。教师必须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去探索知识。通过综合教学手段,切实地促进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秉承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效地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学军,王凤英,金伟明等.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J].化学教育,2002,(Z1):26—28.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葛剑辉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