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的新常态。新加坡是十分重视培育高校学生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国家。本文主要从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两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加坡教育体系中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摸索,形成独具本国特色的完整教育体系,累积了大量珍贵的经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在保障我国国民素质稳步提升的同时,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也不容小觑。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必然选择。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成熟、成效显著,且地理位置和传统价值观与我国相近。笔者了解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及成功经验,期望对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所思考。

一、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

新加坡自然环境优美但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较小。新加坡执政党(PAP)接受了由外国投资的工业化计划,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必要条件就是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一直奉行“人才发展”战略和“精英治国”战略,使得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截至20世纪初,新加坡始终奉行“走出去”的思想规划,整合国外的优良资源,进行海外投资,大力支持本国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和活动。同时,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内大力宣传和具体实施,包括对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创业知识技能大赛等方面;还对学生加强职业培训,增强学生创业热情,使他们对创业有自信心,减轻就业心理负担和社会中工作岗位紧缺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成立了经济发展局(EconomicDevelopmentBoard,EDB)。EDB开始实施海外培训,将本国优秀的青年学生送到发达国家进行职业学习培训。通过海外培训,员工提高了自身素质,掌握了海外先进的高新技术,实现了新加坡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这是新加坡最早出现的“职业化”创业教育,使新加坡经济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新加坡经济基础雄厚,但由于其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新加坡是该地区第一个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地区之一。以出口为导向,使得这个国家能够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较快复苏,但不会快速复苏。所以新加坡政府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调节全球市场力量的影响,同时加大力度,促进新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利用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开始重视区域内贸易,加速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整合。1998,新加坡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联盟,旨在促进新加坡更具创业精神的工程教育计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业活动的举措,来帮助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此举措极大调动了人们的创业热情,许多人在面对如何就业问题上,主动选择创业。21世纪,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无论人们到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哪个阶段,都能够接受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体现了新加坡从下至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为新加坡经济贡献工业劳动力,对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加坡被称为“希望技术”教育,是一个家庭和个人对社会经济流动愿望得以实现的地方。由政府来推动,受到许多教育研究人员的欢迎,他们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将新加坡从经济边缘化的无产阶级转变为亚洲人均收入第二高的国家,依靠国外专家和高校联盟来获得领先创新能力和人才。这些努力都从政府获取充分资源,政府急于将该国高校推向“世界级”地位,以进一步实现其成为知识和教育中心的愿望。

2.走向国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是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依据国际化要求进行课程调整与改革,采用弹性学分制,开设国际性课程,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国际化。如义安理工学院(NgeeAnnPolytechnic)开设企业入门等跨专业领域课程,SMU开设亚洲经济发展、海外商务研究和东亚经济等辅修课程,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杜克大学资助开设研究生水平课程,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则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并提供博士培训。新加坡高校通过和国外高校合作进行“跨越式发展”,将研究能力建设成研究密集型文化定为重要目标。第二是创新创业师资的国际化。新加坡理工学院(NYP)重视企业经验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入口处解决师培问题,而且特别注重选派优秀教师去进行海外学术交流。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全球教师招聘办公室,引入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经验的国际知名教师,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籍教师比例高达50%。而南洋理工大学倡导将竭尽全力传播世界先进人才和思想,以期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教师队伍的学校。

3.创新创业教育产业成果化

新加坡政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高校教育应与企业合作密切。注重“产业成果化”,最重要的是注重实践。高校不但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传导,也为他们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和搭建创业平台。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国大开创网”和“企业中心”,这里所进行的创业教育及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教育风险预测及评估都为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三、对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1.政府出台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

政府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帮助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我国在保护创业者权益方面没有健全的政策机制,对于大学生而言,没有专门有关创业的咨询服务与中介机构。创业者也没有得到更多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只有在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些省份对于创新创业有一定政策上的扶持。因此,政府需要发挥积极作用,在政策的制定、金融机制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高校根据政府的具体政策,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基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有关课程,使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全面发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高校十分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校内大部分教师曾参与过创业活动或者担任过企业主管。而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都面临着教师队伍不够专业、未参加过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工作或自身没有创业经验,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只停留在表面,并未做到真正深入了解,从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达到真正的目标。我国高校应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让教师真正深入到企业,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历,使教师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作用和其背后所创造出来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学校加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应从全体教师入手,培养教师要具有创新创业的思维,多把教师放到企业里去,可以让教师真正了解当地区域产业,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构建和谐创新创业氛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

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后主动创业的人占据少数,大部分毕业大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一方面是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给予创业者的扶持还较少,选择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我国社会大环境并没有给创业者营造出健康的创业氛围,从而使有创业想法的人望而却步。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创业生态系统”观念,强调要重视创业所需的环境。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和谐健康的创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要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种多媒体手段来扩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让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创新创业教育,让有创业想法的人敢于创业,积极创业,通过各方面的一致努力为社会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创业环境。

4.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全球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加坡国立大学坚持“把世界带到国大”和“让国大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在全球化高校建设方面已然卓有成效。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要根据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有效策划;二要在结合本校的同时对国家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三是提升自身在全球高校的地位,提高国际化水平。例如在课程方面,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使学生获取第一手关于创新创业先进的创业理念;在创业研究方面,要与国外高校积极合作,进行先进的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活动,使教师获取先进的研究课题和学习机会;在创业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高校合作的同时,进行网络资源共享,使我国高校学生可以查阅国外网上资料等。因此,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经验,提升自身在国际高校的地位,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全球化趋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范新民.创业与创新教育——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2).

[2]卓泽林,王志强.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1).

[3]马海涛.全球化高校的创建策略探析——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4]刘莉萍.日本和新加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2).

[5]黄兆信,刘丝雨,张中秋.新加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

作者:任皓月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