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提高策略

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提高策略

幼儿园安全工作事关幼儿的健康成长,事关千万个家庭幸福和安宁,事关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坚持“多管齐下,教育为先”,集合各个层面的力量,开展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一、安全教育工作概况

多管齐下的安全教育工作涉及教职员工、幼儿、家长三个层面,要重视每个层面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防护学习、安全自救演练以及安全事故处理等。我们针对各个岗位进行安全隐患的梳理,每周进行安全排查,并利用教职员工例会进行交流、汇报,商讨解决办法;每月召开安全培训会议,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消防安全法》《学生安全常规》《学生事故处理方法》等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让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规避危险的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每周一个安全提示,提醒家长做好幼儿的监护工作;每周一条温馨告知,向家长宣传安全小知识,将安全教育主题化,常规化,让幼儿在体验中了解安全知识,学习自我保护。

二、安全教育具体措施

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小,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尚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完善。同时,他们认知水平较低,又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而由于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缺乏生活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动及户外游戏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事故。我们提倡安全教育要紧紧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

㈠环境——不说话的小卫士

幼儿园的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园门口、大厅、楼梯、走廊、教室等区域都设置安全标志,引起家长和幼儿的关注。如在教室显眼处设置了“安全红绿灯”,将最近发生在周围或其他学校的校园安全事故绘制成图打印张贴,前面挂上“红灯”,警示幼儿绝对不能做这些事;将幼儿奔跑摔倒图前加上危险标志,并挂上“绿灯”,当幼儿触碰到提示条款或出现苗头后,前面的“绿灯”变成“红灯”,时刻警示幼儿注意。这种做法将安全教育随时融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也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㈡课程——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

近年来,从网上收集到的安全事故数据,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每年因溺水而亡的孩子和交通事故的数据更是逐年攀升。如何避免悲剧无谓发生?如何改变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了我们教师函待思考的问题。幼儿时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启蒙时期,更是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时期,我们思考孩子将来怎么去生存,面对危险怎么去保护自己。而安全教育内容点较散,逻辑性不强,梳理起来比想象的更复杂,于是,我们在园内成立了“安全课程研发小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次次的研讨,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层次来构建多维度、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经过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开发了涉及交通安全、消防知识、食品卫生、文明交往、防电防溺水、传染病预防、动植物安全等多个主题课程,既涵盖了“安全用电”等生活常识类的课程内容,又涉及了“遵守交通”等日常行为规范的正确引领;既注重了“关注生命中、塑造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又突出了“友好交往”等文明礼仪的合理导向,在实效上注重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体现生存、健康和幸福的核心价值。有了课程,如何开展活动呢?面对幼儿时期活泼好动的孩子,传统的说教形式也不利于幼儿的理解。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重视幼儿的参与和情感体验。如在中班年段“防溺水”教育课堂中,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非常悲凉的音乐,然后展示一幅水岸边放着一双小鞋和几个家人在岸边痛苦哭泣的图片,让孩子们想象发生的事情,既很好地避开了真实血腥的画面,又给了孩子自主发现的空间。让孩子受到真实情绪的感染,体会到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又如大班年段“安全标识”教育课堂中,我们设计了“幼儿园半日游”活动,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幼儿园环境和活动室场地进行参观,学习和了解“沿途”的安全标识,同时,寻找安全隐患,自己设计安全标贴,贴于警示区域。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除了安全主题教育周活动,我们每天开设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节假日前安全教育、每月两次的安全防护教育,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实行一月一大练、一周一小练的安全演练活动——演练内容包括消防、地震、校园暴力等,让孩子们在演练中感受校园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和逃生方式,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㈢教师——幼儿活动的“伙伴”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同时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也是灵活多变的。如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规避危险的能力和主动探索、创新的精神,我们的教师便是孩子们活动的“同伴”,我们不轻易制止或强制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而是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刺激的活动中去,共同尝试、共同冒险,以便熟悉可能的风险,学会判断,学会应对。当孩子第一次玩某一器械,或对一些游戏设施还未完全适应时,教师便以一个有经验的成人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分享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它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并在幼儿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如攀爬区的使用。我们的教师并不规定某一特定的玩法,但要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需的安全行为规则。

㈣家长——安全教育的支持者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我们的孩子在木工房拿着锯子或斧头等锋利的工具认真地敲着钉子、在生活室拿着刀切水果、爬在竹梯子上观察鸟窝——这些对于传统的家长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我园,我们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向家长发放专门的意见书,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危险,自主思考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并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中来。同时,我们组织亲子活动完成绍兴市安全教育平台上的安全教育课程;与家长共同搜集安全教育素材,让家长参与我们课程的研发;发放《家长接送须知》《幼儿独自在家安全家长须知》《防溺水家长须知》《文明出行告家长书》等等,以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此外,为了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还请一些相关专业的家长走进家长学校、走进安全主题课堂,向其他家长、教师、幼儿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如请交警爸爸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医生爸爸讲解孩子受伤后的急救以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律师妈妈为教师、家长分析幼儿权益保护等。在家长的积极参与下,不但使幼儿自我保护教育事半功倍,而且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也大大减少。

㈤情感——安全教育的新焦点

幼儿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我们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体验。例如经常给孩子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常常给孩子信任的目光,给孩子确定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注的;将一日作息表呈现在班级环境之中,让孩子了解接下来的活动内容,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可能发生的危险与预防措施等等。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重在常规化、生活化、适龄化,我们结合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幼儿的力量,加强安全意识,远离安全隐患,努力形成以健康为本、群体互动的安全教育氛围,共筑平安校园。

作者:尹慧娣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