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范例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范文1

教育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导向的工作,是由教育者来协助引导身心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身心趋向成熟的活动过程。所以,服务是管理者在组织活动中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管理公共价值与使命的重要形式。谢文全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以‘服务’的态度来处理教育,而不应以‘谋利’的观点来办教育。现在有些学校只顾谋私利,而不知服务学子,实有违背学校办教育之本质。”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表达和培育超越个人利益的愿望,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应把自身及其愿望与他人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把自己的身心投放到教育管理的公共使命之中,而不是只关注个体自身的私利;要求管理者必须以下属为中心,在工作中把他人利益置于首位,并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人获利。这种服务式的管理有助于管理主体在烦琐但有意义的管理活动中以符合伦理规范的方式引领师生员工实现教育的公共使命及各自的价值目标。从职业性质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并不是抽象的东西,作为社会分工下的一种职业类型,很多人都在终身从事这种工作。

作为一种职业,既需要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更需要有专业的训练,以便于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正如孔茨(HaroldKoontz)等学者所言:“人们往往不理解,从经验中学到的能应用到新情况中去的东西,只能是一些基本知识。有许多主管人员所过分依赖的经验,其实只不过是过去曾经存在而将来不会原样地重复出现的一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大杂烩而已。两种管理在各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情况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主管人员,不能假定在一种情况下适应的恰当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必然行得通。然而,要是主管人员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取其精华,找出并认清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基本的因果关系,那么他们就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换言之,如果按照基本原理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容易了。理论和科学能够解决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提出的未来的问题。”无疑,仅有经验是难以完成教育管理的责任与使命的,还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职业,实际工作者都依据习而不察的理论和标准化的程序,或科学机具与方法来完成任务。”正是这种科学理论知识及专业基础的获得与建构,使得教育管理专业化程度更高并更好地体现其服务的内涵。从教育制度看教育管理: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构成的总体及其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规则的体系。教育制度也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教育制度不管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对教育管理中人的良好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代表和反映其制定者的资源和权力,同时反过来又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与权力的配置。制度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成为外在于人们的强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着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及其相对独立的事权关系。这既有利于国家合理地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与特色化。既有利于教育管理主体民主集中、集思广益,合理地规划教育发展的蓝图,也有利于教育管理客体合理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意义所在。由此看来,教育制度之于教育管理既意味着教育资源可能得到有效的配置,更体现着其可能具有的服务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从政策法规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影响下所开展的领导与管理教育的行为。教育管理既包括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所开展的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也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其他职能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指导和管理活动,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管理行为。

作为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务的教育管理活动,可以认为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执行与实现。因为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及采取的具体措施。而法规则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因此,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任何违反或背离教育政策、法规的所有教育管理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政策法规所隐含的国家意志是所有政府在管理教育时所必须体现的,政策法规所具有的公正与平等的内涵也是教育管理所要追求的,更是实现教育管理合法性的重要价值体现。对此,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曾经指出,构建一个官僚系统和一批行政人员的法律控制是合法控制的一种最现代的、富有希望的形式。“教育法的膨胀可被视为解决教育系统合法性危机的答案。”

上述分析表明,教育管理作为一种达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活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管理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管理主体所具有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行为,教育管理需要克服片面化的经验管理的价值追求,使管理行为通过既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化发展予以保证,同时也要求教育管理要逐步适应相关教育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体现制度管理的灵活性及其人性内涵,再有就是教育管理必须在既定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影响下进行,任何背离这一影响的行为都会使教育管理难以实现其本真的价值使命,也必然会受到政策、法规所赋予的“强制力”的约束。当然,这些因素无疑也是教育管理中关于“教育的内涵”及“管理的价值”充分发展及其二者有机结合的必然体现,对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内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的特点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活动,作为“教育的内涵”及“管理的价值”的融合体,具有公共性、政治性、文化性、伦理性及教育性等特点。

(一)公共性

公共性是教育组织的重要特性,蕴含着公众、公平、公正、民主等诸多旨趣。由于教育管理的宗旨在于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更加公平及更高质量的教育,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也是教育组织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教育管理的公共性特征与教育组织自身内在的发展旨趣及其价值追求是紧密相联的。教育管理的公共性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管理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要体现公共意志。教育管理行为虽然更多地是由教育领导与管理者发起的,但并不表明教育管理行为的实施与实现即是领导者与管理者主观意志的单方面反映,相反,它更应该是教育组织中公共意志的体现。因为教育组织尤其像学校则是一个育人的场域,需要体现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每一个人去主动地行使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也需要每一个人主动地去行使作为一个“教育人”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要体现民意,否则,学校则可能会成为一个权力专制的场所,而很难达成教育的意愿和实现教育的价值,更不可能体现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行为的实施与实现要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即是公众的利益,是相对私人利益而言的。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正当性及公平性等特点。无疑,教育管理行为也要体现公共性、正当性及公平性,否则,教育管理行为可能会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失去其合法性的基础,进而出现合法性危机。

(二)政治性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政治之外的,而是与其政治意识形态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科根(KoganM)指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政治性的,它是一种“人们所期望的人工制品,而不是一套具有不证自明的价值的程序”。琼斯(JonesM•T)也认为,教育中虽然还存在着其它的政策,但就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来说,政治背景仍很重要,这些关系影响着那些列入公共议事日程的问题,例如,如何研究与选择建议、如何使用公共资源来实施各种决策、如何分配成果等。对于教育管理而言,其政治性特征更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英国学者托尼•布什(TonyBush)所指出的,“国家和地方政治极大地影响着学校和学院内部的运行过程。集权制政体决定了教育体系的总体特征,并且必然受到执政党政治观点的支持和影响。”所以,教育管理必然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管理体制的价值内涵,体现国家意志。这种情况在学校的微观管理层面也同样如此,“当我们审视发生在今天现代化校园中的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时,我们看到的既不是官僚管理体制枯燥而正规的一面,也不是学术委员会中平静的以形成一致意见为导向的因素。相反,利益群体出现了……这些群体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将他们的利益联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对决策过程施加压力……权力和影响一经联合起来,便进入一个复杂的过程直至决策经过初步形成、修改和各利益群体的相互斗争等过程最后确定下来。”

(三)文化性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组织作为一种人的学习与生活组织形式,也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性。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F.Drucker)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这无疑在表达一种信息,即教育管理具有文化特性,教育管理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及话语。因为“教育管理虽然包括技术性的方面,但它的主要方面是组织中的文化。这个文化包括组织中所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文化符号……教育管理者是在教育机构中有能力形成文化符号的人。”由此可见,教育管理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它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教育组织绩效提升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管理行为深化与升华的价值体现。托尼•布什认为:“在教育管理文献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文化’这一术语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反映了这样一种需要:教育机构能够以更具体有形的方式来牢牢地把握和分享价值观,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新的、不确切和潜在威胁的要求作出有效的反应。因此,组织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为对组织的结构和内部关系不甚清楚的组织成员提供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对组织文化进行分析并加强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是寻求组织发展和提高组织效力的重要管理工具。”

(四)伦理性

教育管理与教育和管理相伴而生,作为一种教育领域的活动,其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而这种价值和道德系统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得以重构,进而以富有价值内涵和道德情感的方式塑造着人、改变着人,从而使人感到自我价值及自我尊严的存在,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个体,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性特征。夏丏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中说:“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指出:“教育就是一项道德事业。因此学校的施教及其领导也就是一种道德努力。”这里无疑都蕴含着教育与管理的伦理内涵。教育管理的伦理性表明,一方面教育管理总要遵循着一定的伦理原则,没有了相应的伦理追求,教育管理也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主体也应具有相应的伦理道德素质,这是教育管理实现指引人“求真”“向善”并走向“参与式追随”的重要保证。

(五)教育性

教育职能是教育管理者的内在职责,培育人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教育管理本身必须具有教育性特征,也即是管理育人。这也是教育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区别之一。管理怎样育人呢?陈孝彬认为,首先,教育管理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其次,管理育人是指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都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每个教育管理者,他们不仅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教育者。他们在完成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思想品德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或影响别人。闫德明也认为:“在学校管理中,无论是用人、处事,还是理财、管物,都应考虑到管理行为可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作用,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无疑,教育性已成为教育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行为的出发点。所以,学生在学校中违反纪律不应该是惩罚,而是说服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性偷窃行为不是简单地处罚了事,而是重在批评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而不是随便为之;学校的绿化、建筑布局、教室装饰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不是漫无目的、缺乏内涵。等等。总之,教育管理无小事,事事有教育。

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向

随着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深化及教育管理实践推进的深入,教育管理逐步表现出科学化、专业化、民主化、均权化及信息化等发展趋向。

(一)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不仅重视教育管理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的运用,更重视教育计划及研究工作的开展。这一趋势到现在更加明显,教育管理在加速运用资讯科技或量化的工具以求精确的同时,在执行之前更加重视计划,以提高效益而减少成本,尤其是关注对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正如谢文全所言:“就重视研究而言,各国教育行政机关在推动重大教育改革前,均会先成立专业研究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再据以实施革新方案;其次,各国为研究工作落实,更纷纷成立教育研究机构,平时就对教育问题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比如,美国联邦教育行政机关设有管理局(OfficeofManagement),任务之一即为教育政策的规划、管控与评价。德国联邦教育行政机关设有教育计划司,并与各邦联合成立“联邦与邦教育计划委员会”,负责拟定全国性的教育计划。日本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相关司处设有企划之类的单位,负责计划工作。这些都是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二)教育管理专业化

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是紧密相联的,正如罗廷光所言:“因教育行政之日益科学化,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便益多,单凭个人一点小聪明和普通常识,绝不足以胜任愉快,于是教育行政领袖,督学或视导员及学校校长的职务,成了一种专业,正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一般。”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机构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就前者来说,世界各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设有主管教育行政的专门机构,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及教育传统的差异,教育行政的渊源也有差别,有的国家教育行政从属于一般行政,而有的国家教育行政则独立于一般行政。就后者而言,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都十分重视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改变过去仅仅是由教学人员升任或由一般行政人员兼任的非专业化的局面。比如,美国在很多大学里都设有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教育管理专业人员。法国教育部在其属下特设一个行政人员教育科,专门负责推进教育行政人员专业教育工作。日本也在大学增设了教育行政课程,供学生或在职教育行政人员学习与进修。

(三)教育管理民主化

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民主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还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势意味着权威式的管制措施必然被破除瓦解,从而建立教育的自主性,创造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罗廷光认为,教育行政民主化有两个方面:一指教育行政自身的民主化;例如教员有参与行政的机会;教育长官对属下无官僚的习气;视导员十分尊重对方的资格;政府所颁法令,非一律强制执行,留有地方伸缩余地,等等。另一便是所谓教育的民治(Popularcontrol),即教育权操自公民,民意机关与教育机关异常接近,使教育成为真正民有民享的事业。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教育管理民主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美国实施学校本位管理,各地方学区将作决定的主要权力和绩效责任赋予学校,并以学校为教育改革单位,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均是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日本中央设有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审议会等十多个审议委员会。法国中央设有最高教育审议会、全国学校配置委员会等十多个审议机构,其各府的教育厅亦设有多个审议会等。

(四)教育管理均权化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有集权制、分权制等方式。集权制及分权制各有其优缺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取两者之长,而补两者之短。故集权的国家逐渐分权化,分权的国家逐渐集权化,均向均权制发展。所以,“均权化已是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但并不表示各国均已达到了均权化的境界。因均权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容易确定怎么样才叫均权。但无疑地各国都已扬弃了极端的集权制及分权制,而希望摸索出一个能维持中央与地方动态平衡的模式,让中央与地方都有空间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达到最好的行政效果与效率。”比如,美国是在教育管理分权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了联邦教育部统筹、协调全国教育的权力。法国教育管理则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也作出了分权的有益尝试,于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大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大学在行政、财政、教学方面享有自治权,1982年又公布《地方分权法》,进一步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性。我国也实行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的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

(五)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紧密相联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育管理体系,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组织方式,重新整合教育组织内外部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增强其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必定促使教育管理发生变化,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应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可见,教育管理信息化在管理上更加关注教育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环境、管理方法及手段的调整与变化,同时,整个教育管理作业程序、教育人员观念及制度等也将受到影响。

四、结语

教育管理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策略

教育事业中,职业技术教育是和经济增长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在国内,经济建设必须依托于成千上万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数以亿计合格的劳动者。相应地,职业技术教育迫切地需要对自身建设进行创新、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作出转变,这些都是发展必然的压力。笔者首先介绍了职业教育管理的相关原则,并表达了个人的观点。

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

职业教育管理,为了达成职业学校预期的教育目标,管理者在某种原则下分配、调用各类因素,涵盖人力、财力或是物力信息等,确保教学工作的长效、安全运行。近些年,职业教育在国内大幅地拓展。不过,也有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管理,应当要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纵观职业教育历年的发展,除观念或是职校自身外,主管部门在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模式上也有不小的问题。关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导致主管部门出现了严重的管理缺位甚至错位情况。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管理主体相当繁琐,学生个人的素养高低不平,没有管理性;二是没有对职业院校进行适当地下放,职校无法自由地发挥,不利于人才建设与培养;三是主管部门尚未引入市场机制,混乱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各个部门的冗杂。

二、职业教育管理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管理须着眼于学习者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也是对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提出的新要求,那就是职业教育需要改变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只是为学习者提供一门谋生技能的思想,转向为学生提供具有更强适应性的一般性的职业知识,着眼于学习者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综合素质。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对资源、具体对象作出分层级地控制,确保职业管理达到满意的水准。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为:受社会各界的制约,职业教育建立的整体系统也可分解成若干彼此独立,同时有必要协作、共生的子系统。为更好地对职业管理系统作出规划与布置,必须协调它和整体资源之间的关系,让职业管理系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格局,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管理的成效。

(三)高效性原则

职业教育管理人应当对学校内部的人力、资金、物力或是其他不同的教学信息、时间等作出妥善地安排,对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等予以创新,让教育目标、任务或是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最优的建设。从素质、技能以及道德素养上对全体师生进行指导,培育更多合格的人才。在此基础上,要对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质量作出适度地推进。

三、职业教育管理有效实施策略

(一)增强四种意识

职业教育若要确保有效管理,应当树立起下列四种基本的意识:一是质量意识,二是市场意识,三是创新意识,四是国际意识。提升质量意识,要求教育人要对从前以书面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出转变,对质量观念予以创新,突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打造和培育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资源配置活动中,市场才是基础要素。故而,职业教育应当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来对专业设置或是培养模式作出调整,要将主管部门手中的宏观调控巧妙地和市场配置进行协调,将更多的自主权下放至职业院校手中,增强他们的活跃度和能动性,彰显教育优势。对现代教育而言,创新是不变的趋势,对职业教育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职业教育活动中,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懂得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必须树立起超强的国际思维,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培养模式作出调整,提升教育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

专业设置方面,职业教育应当要融入自身的特色,确保社会需求以及教育品质的完美结合,保持职业教育广泛的适应性。针对市场上那些需求比较大的岗位,要纳入重点目标;保持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并采取可靠的注意措施。教学设计方面,职业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某类职业中的基本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故而,教学设计应当建立起职业技能+整体素养相协调的特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方面,职业教育涵盖了理论、实践以及素质教育这几个核心的板块。理论教育才是基础和条件,实践教育被视为主体;在理论、实践教育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可以扩展素质教育。作为全球教育的主流趋向,素质教育拓展已是必然之选。

(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长效、安全地发展下去。职业教育活动中,为确保教学品质,我们需创建良性的教学质量检测系统。以该系统为依托,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要优先引进和选拔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作为教学方案与计划的编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和组织的角色。扎实的师资力量,能够对职业教育进行规范,和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相关。

四、结语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我们要对职业教育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手段、流程,将从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将以学科为本位的课堂理念更改为以能力为本位,学会用现代技术逐步地取缔传统教学媒体,增强学生的活力,适应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文婷.职业教育通用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丁钢.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统筹投入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教育管理范文3

1.1实习阶段培养考察工作难以跟进发展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经过党校学习,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再经推优成为入党考察对象,经过一年的培养考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根据高职学制的特点,在高职总的入党学生中,将有较大比例是在实习阶段完成的。而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在企业参加实习,流动性大,且分布较散。党员教师培养人对培养对象的培养考察工作难以跟进,这一时期的发展对象往往是在实习结束后一并交上若干篇思想汇报,匆匆参加支部党员发展大会,完成“形式上”的入党。

1.2理论学习缺乏,理想信念淡化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去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等,这些企业往往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即便少数同学去的是有健全党组织的单位,但在实习阶段,新单位也很难及时将他们纳入党组织,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使得这一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理论学习不系统甚至缺失,造成理想信念淡化,不能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1.3毕业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明显进入企业实习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少数学生党员出现理想信念淡化,组织性、纪律性松懈等况,例如对应该参加的组织生活不积极,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党员意识不够强,没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实习环节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2.1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完善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校企合作契合育人、生产与管理效益,旨在实现双方共赢。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在校企双方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毕业实习期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思想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来,另一方面,也要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延伸到企业中去。从而使得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能够培养出职业素质过硬、品德素质高尚的优秀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双方共赢。通过毕业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让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党员,使毕业实习期间党建工作成为完善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2.2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校时间的缩短,毕业实习阶段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阶段。由于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获得其作为党员资格的检验途径,通过实践工作加强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认识工人阶级的力量,从而树立他们共产主义理想;通过劳动,认识到责任与义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实习预备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3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是企业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抓手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预备党员既是学生党员,同时也是企业党组织的临时成员,更可能是企业未来的员工,而实习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企业党组织今后的发展对象,他们在实习期间的组织生活建设,对校企双方的党建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需要能吃苦、忠诚、团结协作、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企业可以利用实习阶段党建的抓手,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预备党员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管理,让其不仅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也可以带动周围普通同学,形成较好的实习和就业氛围,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稳定的人才基础。

3加强和改进高职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3.1强化校企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的衔接,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校企合作的大框架内校企合作,本质上是人的合作。将党建工作纳入到校企合作的大框架内,加强校企在党建工作上的衔接,有助于学生党员从思想上、组织上顺利向企业过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毕业实习阶段对学生党员加强管理和培养,能很大程度上稳定学生实习队伍,在学生中营造竞争、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拓宽未来校企合作之路。

3.2创新毕业实习阶段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当前的政策环境,考虑采取以下具体方法加强毕业生党员组织生活。

第一,对毕业生党员日常运用的制式的相关汇报、会议纪要、相应的联系方式等等方面,要强调发挥好毕业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建立党员服务流动站、校企共建党员基地等,让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互动起来。充分利用毕业教学环节,学校在开展毕业检查工作时,深入企业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党员思想,通过开展企业党员教育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党员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党员实习鉴定表》的形式确定,并且交于实习企业党组织考察鉴定;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期回校的时机,在校内的党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思想汇报和工作交流,从而在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经验积累等方面与在校学生分享。

第二,成立企业流动党员党支部,毕业生实习期党小组。一般高职院校的实习企业没有专门针对实习学生的党组织,对此学校可以发挥组织作用,设立流动党员支部。具体设立程序可以是通过距离近的实习党员学生向学校的老师提出申请,由学校党员指导教师担任支部书记,通过支部书记确定某一区域的实习党员学生的管理,保证流动党员学生的管理做到无空白缝隙管理。当然如果实习单位的流动党员学生数量较少时,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化的党员支部组织,实现网络化管理,实现流动党员在网络党支部的组织下工作。

第三,转移临时组织关系。校企双方党组织事先沟通,学校党组织可以将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临时转移到实习单位或单位所在地街道、乡镇党组织,使实习期学生党员就近、及时参加实习单位的党组织活动,以便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3.3将党建工作交流作为专业定期对实习单位进行回访的议事内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以专业为单位定期对学生实习单位进行回访已经常态化,可以定期从企业带回最新行业发展资讯,服务于专业建设。许多学校的基层党组织都是以专业为依托,由专业党员教师组成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多由专业负责人兼任,这也为将党建工作交流作为专业交流提供便利。专业负责人可以在专业交流之余进行党建工作交流,关注企业实习学生党小组运作情况,为其出谋划策。

教育管理范文4

1.1现代教育改革需要引入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我们教育事业服务。所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1.2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廉价的、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的、准确的传输信息,使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反馈。

1.3有利于完善教育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输入自己的学号进入评价系统,对各个科目的教师进行评价,书写评价意见和建议。计算机自动的整合相关信息,并将相应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改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4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和物质的消耗

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随之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物质消耗严重等问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和物质的消耗。比如传统的学生入学信息的采集,大多是采用教育管理部门的人员到各个院系登记书写学生信息,收集回来之后,再统一的整合在一起的方法。

2教育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学校和地方的差异,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化认识程度上,许多教育管理工作者都认识不足。其次,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应用软件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最后是教师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2.1对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教学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否顺利进行,我们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可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校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认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办公室内有几台电脑,平时用于统计学生信息和处理日常文件等等。

2.2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发展不平衡,导致效益欠佳

目前,学校的信息化投入主要是在教师教学上面,一般教室都配有计算机多媒体。学校里面的计算机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接触信息技术主要是在信息课上面,使学生不能独立的利用信息化技术。

2.3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现在学校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差异很大,有的教师以为信息化技术只需要会用电脑,教学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上,对于学生和教师的相关信息,仍然是通过手工采集和整理,对于复杂的信息符号、表格和文档等更是一筹莫展。

3教育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

学校各级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加强信息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氛围,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者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例如,学校图书管理部门,可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时刻强调信息化管理,每个月组织部门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开展信息化技能比赛。定期总结自己的工作内容中,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需要哪些配套设施和软件,之后学校管理部门再开会讨论,确定可行性方案。

3.2加大经费投入,更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

采用多渠道筹备基金,通过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身努力和社会资助来积极筹备资金。相比国外学校的发展模式,我国中学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可以借鉴国外的资金筹备方式——联系本中学杰出校友,制作杰出校友录,组织相关人员和他们保持联系,希望他们为母校做贡献。

3.3对管理岗位的教师进行专项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主体是广大的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者信息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进行程度,所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信息化得以广泛应用的前提。

3.4引进专业信息化人才和开发优质软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扎实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教育管理者自身的学习之外,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也是必要的。通过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对学校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5学校、社会和家庭资源融合

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内部,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配合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现代的教学管理体系不仅会方便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同时也会方便社会和家庭了解学校动态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联系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首要条件是信息互通,例如学校网页上的“校园每日资讯”、“学子风采”和“校长信箱”等校园管理项目,都能够向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反映学校生活。

4结语

教育管理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教育;管理;优化

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初中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如何让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更加和谐的衔接,是初中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初中教育正在向高质量、高效能的方向转进,高效、务实、多元等教学理念,一直都是广大初中教育者们的理想目标。深化初中教育的改革,实现初中教育的高质量、规范化,促进初中教育和谐的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

1初中教育管理的目标

1.1确定目标。目标的定位能够让学校对自身的教育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对教育管理目标进行确定,也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不一样的,具体情况也是不同的,千篇一律的办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初中教育管理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课程出台以后,我国的教学理念都有所调整,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定目标,要合理的发挥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1.2确定目标的依据。确立初中教育管理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初中学校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初中阶段,教学的对象年龄大概是在13-16岁之间的学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没有形成,因此,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教育与关心,所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孩子为本,并从孩子的角度对管理制度进行定制,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然后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力量等,设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怎样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力量。最后,由于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是不同的,因此,为保证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要合理的配置硬件设施以及充分的利用硬件设施进行学习。

2优化初中教育管理的意义

在初中教育管理中,要协调好管理、教学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关系,并制定出较为明确的管理目标,从而实现对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使成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并且要始终以教学管理为主要核心内容,要对执行成果进行考评和分类,实现对整体管理系统的优化作用。只有对初中教育管理进行优化,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的教学水平,更好的规范教学体系。与此同时,能够促使形成教育管理体系,使管理与学校的教学之间有良好的循环,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教育而言,优化初中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3优化初中教育管理的对策

3.1建立激励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积极性与自身的职业操守有关,还与学校相应的激励制度有关,教师的积极性能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为前提,建立激励制度,使其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定职称以及工资待遇等相挂钩。采用激励制度不仅要重视精神上的激励,也要重视对教师物质上的激励,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学校优化管理的步骤的实施,会使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有效的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顺利的实施初中教育的管理。3.2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2.1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合作学习。教师队伍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教师能够为学生传输知识,并且引导学生的精神与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是其中要重的楷模。目前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的脚步应该永不停止,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去努力的学习。每个学校的师资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校与校之间的教师应该加强互动合作学习,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每个学校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在教学水平上也存在等级之分,所以,可以组织教师能够相互学习,鼓励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多进行交流,在全校建立学习型的教师组织,从而带动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3.2.2对教师进行多方位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对于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使用现在最新的评价体系,由原来的单一的校方评价,变成现在由家长、学生以及学校三方作为评价人。在评价时,学生的成绩情况仅可作为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学生是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认可,家长是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认可,以及教师的个人品质如何?这些都要成为教师发展性评价中的一部分,从而推进教师积极性和素质的提高。3.3加强教学研究工作3.3.1对课题进行引领。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是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对教师来说,应该把对课堂的研究作为教师的工作重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的掌握课堂的知识。教师丰富教学模式,并让课堂能够增加互动,指导学生从被动灌输知识变成主动的学习。比如,使用问题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由疑问的状态下在教学中找出答案,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知识,发现知识等。3.3.2教研活动的深入化。积极的鼓励教师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的开展教学的研究工作。针对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学科的特点,从而找到较为适合的教学模式。还可以组建教学的科研小组,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题的研究。

4结束语

教育管理范文6

本质与现象及本真与异象是四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本真与异象主要是针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自然性而言的,本质与现象更多是针对于事物的内在属性及其表现而说的。它们都是对事物存在的描述,各自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事物的存在方式。本真为本质提供了自在的栖身之所,是考察和探究事物本质的原初依据和最佳路径。本真是本质的透视镜,本质在本真之中自然生长。而且本质也只有在本真之中才真正成为本质,才能澄明;在偏离本真之异象中,本质相应也会发生一定的流变或异化。因此,本质必然且必须存在于本真之中。当然,本真虽然反映和承载本质,却不等同于本质。本真是事物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而本质是事物之间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和标志。从本真中把握本质仍需人们的理性分析和判别。教育是人之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教育存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人之主体自身的建构活动。教育存在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与载体,但它更多的则主要是一种精神性存在和文化性存在。只有时刻检视和维护教育的本质,才能实现教育应有的价值和目标。而教育只有以本真的方式存在,才能永葆其本质。由于教育置身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日常的生产生活等众多关联与网络之中,加之人本身心理、行为复杂多变,又与现实利益纠葛,使得教育存在大多已是异象之在,教育本真已常常为人们遗忘和忽视。只有弄清教育之本真,牢牢把握教育之本真,才能真正防止教育本质之异化,促进教育存在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本真探源:古代教育之对话范本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突变期,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都大师辈出、学派蜂起。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思想巨人,他们的伟大思想成为东西方各自文化的主要来源。为此,雅斯贝尔斯将这一时期称为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古代教育源头上的两位大师———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都产生在这一时代,他们都是这一“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他们都在教育中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创造了古代教育的经典之作。作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整理古代文献,就是周游列国,聚众讲学,弟子多达3000多人。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大多是以“问与答”的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语》正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对话言论的精粹集成。孔子教育的对话存在方式深刻体现在教育对象、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和实行“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因此,孔子门徒弟子成分复杂,来自不同地域,如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诸侯国;出身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出身平民,但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为孔子对话教育的存在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师生关系上,孔子与弟子之间处于一种相对民主、平等的地位。关于这一点,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在《论语》里,参与谈话者之间是一种等级关系,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孔子都以老师的身份出现,谈话者向他请教,有人认为《论语》中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显然,囿于时代局限,孔子与弟子之间存在等级性是必然的、客观的。但是,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能够与三教九流的学生共同对话,自由讨论各种政治、人生、道德问题,其中的等级性已经最大限度地淡化,其中的民主性、平等性已经是主要的、显而易见的。比如,《论语》记载,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即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但不要因为我而拘束。随后便是轻松融洽地畅所欲言。这种氛围与关系在孔子的教育中无处不在。这是孔子对话教育的实质性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坚持启发式教育,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而且,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具有明显的相互启发。《论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夏的问题,只是说:“绘事后素。”子夏于是得到启发说,由此推断,礼且不是居于忠信之后了吗?由此孔子自己也深受启发,并高兴地说,能启发我的就是你卜商啊!这是一种师生间的相互启发,是孔子对话教育的关键和意义所在。而在西方,比孔子晚出生仅几十年的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采用对话教育的又一典范。苏格拉底生活在对话里,“他经常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将生命消磨在街头、集市、运动健身房和餐桌上,这是一种与每一个人对话的生活”。

苏格拉底正是力图通过这种生活中的广阔无边的对话,达到启迪民众的智慧、提高民众道德的目的。我们仍然可以从教育对象、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来鉴赏苏格拉底教育的对话之美。在教育对象上,苏格拉底向所有人开放,只要是自愿同他谈话的人,都是他施教的对象,而且不收取报酬。他自称:“我从不自命为任何人的老师,但如果有人,不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渴望听我谈话,听我讲述我如何履行个人义务,我也绝不使他失望,我不会由于同他交谈而索取报酬,也不会由于没有报酬而拒绝交谈。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苏格拉底的教育就是同任何可以触及之人的无限敞开的对话。在师生关系上,苏格拉底与学生及其他谈话者之间是一种完全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丝毫没有孔子教育中等级性的痕迹。苏格拉底从不以知识拥有者和教师自居,以“无知者”的身份保持着“低姿态”,以一个探索者与学生共同面对茫茫无知的真理世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苏格拉底总是将别人和自己置于人格平等的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

在教育方法上,苏格拉底独创了一种“助产术”。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讲解各种道理和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回答、交谈或争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因为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把存在于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他一般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法或苏格拉底“助产术”。这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相互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一般包括“问答—归谬—修正”三个步骤和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和方法能够“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无知者,知其所知”,从而使思想的启迪和真理的探索不断在对话中走向深入。在古代近乎原始的教育环境下,在中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源头上,两位思想家与教育大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的教育方式,创造了古典教育的对话范本,这不仅是以原始、质朴的方式对教育本质与规律的趋近,更是以本源和天然的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原生态和本真存在方式。

三、对话:教育本真存在的基本样式

教育是通过对知识、技能、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与探讨,实现人之主体建构与发展的活动。就其方式而言,不外乎有教师教学、文本学习、自我反思和实践探究等类型和形式。在这些形式中,教育都以对话为基本存在样式,教育要素之间因对话而实现有机关联,产生教育效果。教师教学是教育存在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教育形式。教师教学中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核心要素,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和价值意义的学习与建构,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教学内容的对话形式存在和发展的。首先,教师教学即便是纯粹的讲授都必须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现有知识结构进行,这其中无时不在的是学生现有的特质和知识与教师传达的知识和信息之间的对话,如果没有这一点,教师教学就无异于对牛弹琴。

其次,真正的教学无时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且生动活泼的、富有成效的教学形式也只能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素材,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研究发现引导学生就有关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学生基于自己的体验、理解与认识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不断向教师质疑和追问,在二者的交互对话、共同探讨中建构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去除了这种对话,教学就会成为纯粹的授受与灌输,教学内容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和不变的知识,学生就会成为填充这些知识和教条的容器。最后,教学三要素在对话交织中共生共存,支撑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这种交织的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育就失去了对象和针对性;如果没有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对话,教育就失去了方向和物质依托;如果没有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对话,教育就失去了归宿和意义建构。教育不仅存在于这些交织的对话之中,而且在这些对话的交织中不断丰富、生成和发展。文本学习是教育存在的又一重要形式。

自从有了语言,才有了真正的教育。有了语言,就有了以语言符号形式存在的各种文本。现代的各种各样教育都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这是一种以自学方式存在的教育。文本学习就是与文本对话。因为文本学习的核心要义是理解,而正如巴赫金所说:“任何真正的理解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在当代课程理念视野里,文本不再是僵死的材料,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是需要读者与之对话的“对话一方”。“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学生学习文本,就是使自己的意义结构与文本的多重意义结构进行思想交流,产生视界融合,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世界。这个新的意义世界既不是所呈现世界的翻版,也不再是学生原本的主观世界,而是对二者的重构和超越。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存在的一种形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主要是以自我反思的形式存在的。自我反思在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品行修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是人的本性使然。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人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这种自我对话体现为对自我已有认识、体验、理解与思想的咀嚼与回味、探究与追问、体察与检视。在此过程中,自我不断获得充实与发展,不断走向澄明与觉解,“夏夫斯博里把人与‘自我’的对话称为‘家的哲学’———人只有经常把自己一分为二,使两个自我对话,自我的内心世界才像温暖的和富有活力的家……只有经常进行这种内心的自我对话,才有自我的发现和自我的不断发展”。

还有一种教育存在形式是实践探究。这种实践探究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实践探究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方面:生活实践和科学研究。生活实践是完全对话性的,交往与对话形成生活实践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征。生活实践可以还原为形形色色的对话样式与关系,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对话图景。正是生活实践内在的互动对话机制维系着生活实践的实存,推动着生活实践的更新和发展。科学研究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对话活动,它既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又涉及到思维、言语、实体与行为等方面的交互对话关系,还必须运用观察、检测、分析、比较、推理、验证等对话方法与技术,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高形式和路径。以上几种教育赖以发生的主要形式都是以对话的样式存在的,这是教育存在的基本事实。教育本真在对话,教育更以对话而存在,因对话而发展。

四、教育对话本真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教育管理作为对教育的管理,其根基在教育,目的也在教育。教育管理要遵循教育内在的逻辑与规律,适应教育的内在关系与特性。教育对话本真确立了教育内在的对话关系与逻辑,为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启示。

首先,要采用顺应教育对话本真的管理方式。用对话精神改造教育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在教育管理中采用对话、协商、沟通、参与、合作的管理方式,重视和发挥管理对象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更加贴近管理对象尤其是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内心需要与情感,使之真正成为管理中之一极,成为管理的主人,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用对话重建教育管理的内在关系。消解教育管理中主客二元结构和等级从属关系,重建教育管理中主体与主体的立体平行结构和民主平等关系,使教育管理内在关系成为多元化的网络生态式对话关系,确保教育管理各方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形成教育管理内在的互动对话生成机制。

再次,要用对话促进教育管理去行政化。教育管理中有行政管理的成分,比如教育行政部门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学校中的人事管理等。教育管理中的绝大部分包括涉及学校、学生、教师和教学的绝大部分管理均不能视作行政管理,也就是说教育管理中只有极小的部分能够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绝大部分是不能采用行政管理方式的,教育管理更不能行政化。这在我国是需要严肃认真对待的问题。用行政方式办教育、管教育,管理者以官员的身份面对教师和学生,在我国教育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教育及其管理严重行政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问题所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理论上的澄清和实践上的改革。认识和确立教育之对话本真,是对教育内在规律与逻辑的新发现。在对话的逻辑与关系中,随着教育中相关各方对话机制的确立和对话过程的展开,行政化的教育体系将失去根基,将被逐渐消解和去除,将逐渐回归其本位。对话是教育管理去行政化的内在逻辑和重要路径。

教育管理范文7

一、党员流动分散的特点

作为一个勘察设计企业,其党员的流动分散是必然存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党员的流动分散由过去的人员较为集中、时间相对较长向着流动更频繁、人员更分散的趋势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外时间长。这突出表现在从事配合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和勘察监理的党员身上,时间短的200天,长的300多天。虽然工作驻地较稳定,但离津时间长。二是频繁外派多。这种情况相对集中在最近几年入职的青年党员中。由于现在的项目多、勘察工期紧,往往是这个项目接近尾声,另一个项目已经启动,需要人员到位。三是项目驻地散。由于配合施工、工程勘察、地质超前预报、勘察监理、监测(冻胀、路基、边坡)等项目多,使得人员更加零散。最多时津外项目驻地多达70个。四是每处人数少。项目的散小和零星的补勘是工点人数少的典型表现,再加上多个建设项目都需要专业人员配合施工,更使人员离散的概率加大。五是工点常更换。这在物探专业表现突出。任务急、时间紧,工作条件困难、探查工点量小分散,这都使得物探人员不得不在“移动中工作”,频繁搬家成为常态。

二、党员流动分散带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党员的流动分散对基层党组织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带来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活动难以开展。流动分散党员频繁或长期远离党组织,无法参加所属基层党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党组织也难以有效地对党员进行统一的教育管理,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致使党员教育管理的覆盖面和效果受到影响。二是制度难以执行。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这“”是基层党组织的最基本的制度,但是党员的流动分散给其执行增加了难度,也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挑战。由于支部成员大多为技术骨干,出差频繁,流动性大,一年到头碰面的时间较少,使得定期组织召开党小组会和党员大会的难度加大。三是作用难以发挥。一方面,流动分散党员“单打独斗”的多,一部分同志存在着只要干好自身技术工作就行了,参加不参加处、所两级组织的党内集体活动无所谓的心态,也没有发挥做群众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基层支部组织活动的困难,也使得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弱化,在宣传鼓动、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对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从当前存在的问题看,基层单位生产经营一手硬、党建工作一手软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重次数、轻人数的问题,在不少单位、甚至支部书记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仍停留在组织党员平时“看看书、读读报”、党日“参观游览”、年底“发展党员”的简单循环中,对党员的参与度、教育形式的选取、管理方式的创新不够关注,以行政工作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以技术业务代替党务,以自然成长代替党员意识培养,缺少党建工作上的系统性思考。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党建工作可有可无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降低了党员的影响力。二是管理上不顺畅。现有的党员教育管理基本上仍是延续传统的管理职能和方式,中层单位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这一新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效地发挥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作用。这突出表现在长期分散在外从事配合施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上。这部分同志人事关系、党的关系虽在所属单位,但从事的工作却是受指挥部等的指派,不便参加所属单位的党内活动,与从事工作难以配套,也存在所在单位党组织难以管理的问题。三是机制上欠灵活。目前,党员教育管理从总体上还是一种静态管理机制。而这种静态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以灵活性、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从组织构架设置上来说,生产单位的党支部及所辖党小组基本上是按科室队所和党员的多少设定,党员的隶属“多年不变”,如果不打破机构设置界线,势必影响对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从组织关系接转上来讲,没有及时做到随项目而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许多常年固定在配合施工现场和借调助勤在各指挥部、项目部的党员,难于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活动,再加上有的现场指挥部、项目部没有及时同步建立党组织,各单位派遣、助勤的党员也缺少接受党内教育管理的“合法身份”。从管理方式方法上来看,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多数党组织仍习惯于传统的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方式、方法正好与流动分散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相悖,沿用它来教育管理流动分散党员,效果不好。

三、加强和改进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讨

党组织要重视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人散心不散”。

一是要从全局上重视。

党员的流动分散不是一个单位的点的问题,而是涉及一个面的问题;人员的流动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外业队整体的流动,而是项目零散、数量多带来的人力资源的分布变化。要有效地应对党员的流动分散,就必须从全局上重视,系统考虑党组织的覆盖面、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等问题。如及时设立区域化的项目指挥部、项目部党组织,让一段时间内在此工作的党员严格转接组织关系、及时参加活动,明确在此工作的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

二是要在形式上创新。

通过近年来的党内生活实践可以看到,传统的“机关式集体活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必须开放思路、创新形式,延伸教育管理链条,变“党员请回来”为“书记走出去”,把组织“集体活动”与开展“小型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如“支部委员分片包保”“书记一线政策宣贯”,都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要在制度上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需要在制度执行上加强。如要严格执行《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和《党员汇报制度》,强化党支部日常工作的规范,强化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如要用好《流动党员管理手册》,实现流动分散党员在流出和流入单位党组织间的联动管理。如要严格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明确转接单位党组织对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确保党员教育管理的无缝衔接。

四是要在机制上保证。

要解决党员流动分散带来的教育管理上的问题,需要在机制上予以保证。其一,要从公司层面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优势,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培训。如实行党员定期轮训制,请党群部门负责人集中授课;如设立并动态保持党员学习教育题库,定期进行网上答题;如购买党建专家辅导光盘挂网,供党员随机学习等。其二,要明确各级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职责,加强对履职情况的检查、指导、考核与激励,激发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其三,继续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不断提升其履行党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其四,在坚持对处、科(所、室、队)干部进行管理知识培训的同时,兼顾党务基本知识、方法、能力的培训。

五是要在建设上体现。

教育管理范文8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育;管理模式

中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阶段,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效果和后续步骤,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素质教育的实践开展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这一课题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在素质教育下推进中学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参加自我管理,注重发挥自我管理。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实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建设是符合国家人才战略要求的。教育投资和经济投资相比,具有投资回馈慢、投资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特点,但是教育投资的成效也相当巨大,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在相当长的一个周期中持续稳定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素质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全体适龄青少年为受众,密切关注其潜能开发和素质拓展,通过增大普及面积和实施广度,从源头提升国民素质。

(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

在素质教育中,讲求“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包含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在中学学习期间,这些品质刚刚萌芽或者初步形成,有着较大的空间改变和提升,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是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同学习成绩的培养相比难度更大,并且培养周期也相对较长,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但是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以及日后个人发展而言也有着较大的裨益,因此培养综合素质需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下。

(二)发挥“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教育环节围绕学生展开,发挥学生的本位作用和核心作用,这一方面是要求学校坚持重视中学生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中要坚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既要将个人教育上升到素质教育的整体,又要将素质教育这一大课题落实到个人教育的细微环节之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教师要认识到在管理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价值,学生更要在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从而调动自己的主观积极性。

二当下中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在国内的改革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发现,我国素质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缺失的地方,特别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还不够先进,培养过程缺乏一定的耐心,还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管理僵硬死板

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下了精准的定义,即“传道授业解惑”,可见授业只是教师的职责的一个部分,而在现代的中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被狭隘化,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学行为全部围绕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展开,教学管理看似严格理性,但是却缺少了一些弹性的空间和人性的温情,这样的教育管理有可能导致学生个性和活力的丧失,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缺乏和学生的互动

教学本身是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而教学管理更是一个师生互相沟通、互相磨合的过程,即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整管理方法,学生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理念和特质,但是这一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沟通,只有及时沟通互动,才能深化彼此的共识,消除彼此的误会,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和学生开展互动。

(三)教师缺乏自身特色

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都比较强,教师的优良品质则会直接的影响他们的最初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但是很多中学的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是严肃刻板的管理者形象,缺乏自己独特的特色和人格魅力,教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或是活泼积极,或是仁慈温和,或者稳重敦厚,或是热情洋溢,这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教育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推进中学管理改革要坚持两方面,一是要贯彻素质教学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到中学的现状,考虑到中学生以及家长的实际接收状况,实践策略一定要坚持动态化、弹性化,同时要不断的在实践中调整,防止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

(一)坚持发挥教师的管理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重在引导,既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加强素质建设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教师投身于素质教育当中不断学习。因此素质教育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激励,即鼓励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创新,对待思想先进、方法科学、成效突出的教师要予以奖励,同时也要推广他们的教学方法[1]。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以采取定期反馈教学报告,按时组织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和个人教技进步,这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同步成长。一个需要值得区分的概念是“主体”与“管理主体”,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学生是受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开展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但是“管理主体”则是教师,因为学生的世界观还处于养成阶段,同时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还不强,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疏导。在教师发挥主体管理作用时,要坚持“一碗水端平”即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公开”,这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威信和管理模式的执行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管理的稳定开展,利于其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模式。

(二)坚持课堂教学为管理的实践

课堂教学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沟通和双向交流的一个契机,教师应该坚持以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并行的实践方法,在课堂上加深对学生的了解,采用情景激励法、小组学习法、探究实践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发掘出学生的优势所在。只有把握住学生的优势和性格,才能在管理中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进行疏导式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个人能力[2]。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学习方法决定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高年级学习成绩的上限,因此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渗透应该坚持双管齐下,协调促进。

(三)尝试推进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管理实践活动中延伸,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应该注重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学生干部同学校应该开展紧密的合作,既能够及时沟通反馈问题,协助教师工作,另一方面也能独当一面,成为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力帮手[3]。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被重视的快乐,同时营造出和谐公平的氛围。

四结语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素质教育是推进教育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强化,在这一背景下推进中学管理模式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中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和中学实践,另一方面也为初高中素质教学和人本管理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当下教育现状的积极尝试。素质教育的推进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该戒骄戒躁,不断尝试,勇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这有助于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实践的推进,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有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利于推进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雪.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育管理[J].商业故事,2015,23:58-59.

[2]王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教学世界(学术版),2016,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