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论文范例

建设论文

建设论文范文1

1.1基础活动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村的各项事业不断更新,学校和医院建设、道路交通、通讯设施、传播媒介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升级,但是唯独文化活动设施还不够齐全。有的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中对文化基础设施没有按照“先建后拆、边建边拆”的要求,致使部分乡镇文化站失去了原有的活动场所。除此以外,在举办文化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如:音响、电视、桌椅、报架、书籍、报刊等也都不够齐全。乡镇文化站目前的状况依然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汉子”,许多文化站都不具备齐全的文化活动设施,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以上因素都使得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1.2文化专干人员不专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文化专干不专职,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乡镇文化站干部兼任团委书记、计生办主任、妇女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多种职务,长时间游离于文化工作之外,单位时间内用于文化工作的时间极少。在精力上、时间上都不可能有效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带来的后果是文化工作人力资源隐形不足,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工作衔接不上。且文化专干更换频繁,给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1.3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思想落后

许多农村地区很少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农民缺乏有利的思想教育,使得有些农民因为思想空虚,又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最终导致犯罪。不仅如此,一些封建迷信在农村广泛传播,还开展了一些邪教活动。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辛勤劳作的农民没有机会看一场电影,莘莘学子没有上课用的桌椅,但一些神庙却修建的富丽堂皇而且常年有供奉的烟火。

2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途经和措施

2.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

现在,很多乡村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党委书记都错误的认为,要实现小康社会只需要加大物质文明建设就足够,不能认识到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便能够认识到,也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很多农村的电影放映机没有播放过一部电影,设有文化站但没有举行过一次文化活动。针对这种现象,各级党委要提高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把此项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将此项活动经费纳入预算,作为扶贫攻坚计划的一部分,并把与此项建设相关的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农村文化建设顺利有效的进行。

2.2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全民

农村的文化站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是为人民提供文化知识、娱乐活动、健康教育等的重要场所。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乡镇领导的带头作用,需要村民的积极配合,才能使农村文化活动的网络得以普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将文化站建设列入乡镇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还可以不断丰富文化站的相关建设,配备专人负责开展书籍借阅、电影播放、健康宣讲、文体活动、科技传播等一系列的活动。文化活动场所有专人负责,供多种活动所用。还可以将学校的在学校闲置校舍改造成文化活动的场所。使中小学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可定时向村民开放,让农村中小学成为开展、宣传文化活动的中心。

2.3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紧密结合群众的生活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以自愿参与、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广泛流传为原则,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在我区就是要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重点抓好“一节”(春节)“一会”(物资交流会)文化活动。组织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与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思想保持一致,鼓励农民多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在全村推广农业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讲。通过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方式,让农民群众认识科学的重要性,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使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让广大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活动具有时代特点,并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4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通过建设特色文化名区,使农村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发扬光大,并得到有效保护。对于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颁发“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举办以“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对于某些村庄或特定区域对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现象,要继续加以保持,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逐步得到完善。为剪纸、绘画、制陶、雕刻、编织等沿承民族传统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戏曲、杂技、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创造更多的舞台,并开展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使特色文化品牌得到广泛传播,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

2.5加大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设论文范文2

摘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理念下,乡村旅游逐渐被众多消费者所追求,能够崇尚自然、回归田园、享受自由。该文是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郝裕村为案例,根据有关的政策,对其进行分析,了解中郝裕村这个古村落的发展概况,并对旅游的开发与村落的保护进行分析,对其中旅游给村落带来有利影响和村落中还存在的问题如老龄化严重、开发不合理、缺少专业型人员和管理欠缺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详细策略,希望能够在乡村振兴、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理念下,达到发展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中郝裕村;保护;开发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而且是一个具有充满中国特色的新型课题,是在涉及多个行业的同时又相对独立的领域。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旅游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相结合,与其共进步、同发展,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激发了传统村落的生机。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往无前的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只有具备一定当地文化、风俗、非遗和历史等的古村落是需要备受关注和保护的。传统村落对于弘扬和恢复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导致村落出现空心化严重、房屋和土地利用率低及房屋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让年轻人得不到松缓,体会不到之前向往的幸福感。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乡村的宁静,环境的美好,让人们感受到无比的轻松。在多元化消费趋势的背景下,让更多的人倾向于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在游玩同时,还能使村落长久发展,弘扬村落独特文化、价值。乡村旅游业油然而生,两者的共同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2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快,更多的人会向往处在城市边缘的、保存完整又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传统古村落,随之,传统村落也在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这对于村落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既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威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却给村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压力,游客的日益增多,导致基础设施等项目的供不应求。如何处理好村落的自身保护和旅游业的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保护好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建立科学有效完整的管理机制,成为现阶段解决两者之间问题的关键。

2相关概念

2.1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古村落”,其是中华民族的最宝贵遗产之一。传统村落是指在世存留年代久远,形成时间比较早,具有丰富的当地特色与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并且可以被政府保护的村落。其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传统”一词在中国汉语词典中强调的是文化及历史的传承,那么“传统村落”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可以将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非遗和故事等流传下来的古村落。

2.2乡村旅游

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统一的乡村旅游定义。但是综合相关文献知识,可以总结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独特的生态形态、民俗风情和乡村文化等环境条件下,利用城乡差异实现休闲娱乐、购物和观光的结合。我国拥有十分发达的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而造就了极为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因此,乡村旅游也能够带给游客们更多的亲身体验,让游客获得良好体验感知,同时当地乡村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项目,给乡村旅游注入了无限活力。

2.3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是指2个及2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最终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将传统村落与旅游业两者结合起来,通过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从而让当地得到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并且同时增加了游客对村落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协同发展的理念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同人文学科、理工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多种领域内部相互调节,使得整体能够呈现出最大的效益。

3中郝裕村村落概况

中郝裕,一个地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一个深山中的小山村,山峦连绵,人均用地少,曾被称为是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讨饭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村落。让原本穷乡僻壤瞬间转变成了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中郝裕村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天然资源优势,最终确定了“靠山吃山、生态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郝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实现“1+2+3”。

3.1具有联合优势的旅游环境

中郝裕村,鲁山阳面,十里桃源,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村中群峰环绕,青山绿水,花果芬芳,百鸟欢唱,有上千株古树,还有几条蜿蜒的溪流,形成了山清水秀、良田交错的美景。同时上、中、下郝裕3个村落之间有着公路彼此相连,加强了紧密联系,同时又将其村落的特色相互贯通,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资源。中郝裕幽幽谷、乡村博物馆、大食堂及幽幽谷风景民宿的出现,为中郝裕村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政策环境。

3.2“中郝裕”运作模式

“中郝裕模式”是以发展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为主,促进农产品生产、餐饮、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必须注重村庄形象的改善,生态修复,挖掘特色,建立合作社。同时,实行集体所有制,以土地、山林、资金和劳动力入股,中郝裕村采取了“公司经营、集体承包、村民入股”的方式。

3.3独特股份制

“80后”赵胜建为了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提出集体经营的想法,对全村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入股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山东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正式成立,中郝裕村自此开始了“公司化经营+单位承包+股民”的经营模式。遵循自愿入股、投资自愿的原则。农户以土地、农家乐等入股经营公司,与公司的利益相结合,共同运作。一方面,解决中郝裕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项目建设和品牌推广等问题;另一方面,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富裕。

4中郝裕村村落保护与旅游业的开发

4.1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中郝裕村带来的有利影响

4.1.1延续村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效益乡村大力发展旅游业,会深入增加游客对乡村文化、乡村价值的认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下,发展旅游型村落,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要得到最净化和优化,当地居民也会有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仅让游客能够悠然自得地享受悠闲时光,还能够体验到慢节奏生活,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旅游型的传统村落最大优势就是具有特殊建筑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注意的古老建筑和文物,在村落中逐渐让外来游客所关注。村落中,传统文艺活动和民间手工艺,让游客最直接地体验到乡村艺术;同时,非物质文化和乡村文化得到弘扬,受到青睐。这些在村民的眼中最普通不过的东西,随之变得闪闪发光,并得到保护和重新利用。4.1.2改善居民基本生活设施,打造美丽乡村自然景观在基础设施方面,如照明、交通安全和道路,得到了完善改建,也使得村落获得理想的空间环境,户外健身娱乐设施放置,促进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高山密林和河流为村落的卖点,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古树、古宅和石墙等村庄原始风貌。同时,还对村庄的小溪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一条小桥流水,层层拦蓄,一坝一景的自然景象。4.1.3加强居民与外界的交流,带动产业链发展新形势发展下传统村落让原本“空心化”的村落逐渐有了温度、有了情感,人流量的增多,让空巢老人有了更多人的陪伴,“空心化”现象逐渐好转。流动人员增多,增加居民对外界的交流,打开眼界,也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增加了就业岗位。医疗、养老等条件也得到了提高,不仅让游客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村民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

4.2中郝裕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老龄化严重,缺少专业型人才中国的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人向城市靠拢,调研中发现,本来人就为数不多的中郝裕村,逐渐地只剩下了年迈的老年人,极度缺乏20~4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不利于中郝裕村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而乡村振兴则迫切需要18~30岁的青年人口,其学习能力较强,是乡村未来的管理人才与主要劳动力。4.2.2开发不合理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经常有不合理的开发现象,导致在乡村旅游中出现各种问题。在中郝裕村中,存在这样几种问题:为招揽旅客、增加当地收入,过度开发,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和资源;将村庄的建筑过度包装成网红打卡地,当地人将出售各种纪念品、点心和土特产当做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价钱通常要高于其他地方,更多的是追求商业化,让原本的乡村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5建议

5.1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人才

为鼓励返乡青年进行创业和革新,政府每年会有一笔专项基金,作为人才创业启动资金,用于扶持社会优秀人才回乡,将乡村青年的创业基地建设起来。在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程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定期组织周边的农户进行培训,聘请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农作物、旅游培训和农家乐培训。公司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营销运营队伍,“走出去”、宣传运营“中郝峪模式”。另外,与学校进行合作,引进旅游专业学生,也是一种途径。

5.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安居乐业的村居环境

中郝裕村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要带动全村的收入增长,保护好当地生态资源,乡村旅游业才能持久发展下去。生态文明的优良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生活。

6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乡村独特的村落形式,其保护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对于中郝裕村这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相关部门也做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将更好地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

作者:韩玮璇 刘苏文 单位:常州大学

乡村旅游建设篇2

摘要: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居民感知视角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及其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南省沩山乡为案例地,通过162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生态、物质、社会、精神四大层面驱动乡村实现振兴;驱动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以及治理有效;驱动路径主要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升本地居民凝聚力以及加快生活垃圾处理.目前沩山乡所取得的成果及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处于乡村振兴初始阶段的村庄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沩山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从根本上来说,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地方旅游业发展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并具有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很多乡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便指出,要深入挖掘农村生态旅游、娱乐观光等价值.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将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截至2020年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有4796人,占脱贫人数的30.4%,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加1123元.在后疫情时代,受到流动性管控政策的影响,短程旅游成为热点,乡村旅游得到更大比例的旅游关注,大量的城市居民选择本地乡村地区作为出游目的地,势必会对乡村发展和振兴产生重要影响.不同乡村的旅游发展条件、历史、模式不同,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也不同.2020年我国已经解决乡村绝对贫困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绝对贫困的解决使得乡村的物质条件客观上已经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未来乡村振兴的难点是满足乡村居民在主观上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这种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知层面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从乡村居民感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1国内外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和管理等问题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影响上,Lane等[1]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多样的、多维度、多侧面的旅游活动,给农村地区增添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同时减少人口流出到城市.Bar⁃bieri[2]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对乡村社会保护和文化再生的工具.Lindberg等[3]、Williams等[4]和Wang等[5]通过衡量当地人对旅游业开发的态度、感知及参与度,发现旅游业开发对农村地区的正向影响.从乡村旅游管理和优化来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公平、高效率的管理.Blancas等[6]指出,乡村旅游有必要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Hwang等[7]认为,乡村旅游业开发需要社区参与或社区行动,村与村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居民和外部开发商建立可持续的对话.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影响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GaoJ等[8]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对于乡村发展和振兴有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层次的作用,农民合作组织对于特定乡村旅游管理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功效.孙九霞等[9]指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在治理层面可实现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在经济层面可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在文化层面可实现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程珊珊[10]提出,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分别是驱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动力、活力保障、环境基础和精神动力.麻学锋等[11]发现,旅游产业发展能够推动旅游小镇发育壮大,进而加快乡村实现振兴并走向城乡融合的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熊凯[12]提出,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树立鲜明形象,以当地特色为基础才有未来.程勇等[13]认为,发展乡村文化休闲和旅游产业应整合和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资源,通过乡村旅游来驱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或优秀的地方文化习俗与旅游产业互相发展进步,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社区居民作为地方发展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旅游影响、旅游参与、旅游感知等方向的重要视角.目前国内关于居民乡村旅游发展影响感知的研究成果颇丰.宗斌等[1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定量研究了居民乡村旅游影响感知,认为居民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消极影响均有清醒认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注重居民正面感知的提升,又要采取措施降低旅游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马俊英等[15]立足于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形象”四个方面考量乡村旅游所具有的正、负面影响,且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之间的感知和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尹立杰等[16]构建的“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从社区居民这一核心要素出发,指出发展期望能够有效强化地方感的影响功能,且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收益感知明显于成本感知.贾衍菊等[17]通过长期跟踪山东省的一乡村旅游社区,发现社区居民一直对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有着显著感知,对于消极影响的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当地居民参与旅游行业的热情,但大多数居民对于旅游发展仍怀认可态度.叶小青等通过对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感知及差异进行分析后指出,旅游产业对社区居民而言在公共利益方面具有较大作用,且居住地越靠近核心景区的居民生活质量获益感越高[18].王娇等从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情况入手,分析乡村经济、心理、社会以及政治方面的增权状态,认为政治维度所呈现的减权情况,极易导致乡村返贫,因此社区应更加注重提高居民素质、鼓励居民参与[19].综上所述,旅游与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者和乡村发展研究者的关注热点,学者们在旅游发展驱动乡村发展、乡村居民感知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参考.然而,已有研究也存在不足,以往研究主要强调从理论推演或者客观的层面来分析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而很少从居民主观感知的视角来分析这种影响.居民感知状况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地方归属感以及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的态度,这些又会显著影响到之后的乡村振兴实践.因此,从乡村居民感知角度分析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设计

2.1案例地概况

沩山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的西部地区,是湖南省有名的茶叶之乡.沩山乡下辖6个行政村,共有居民11237人.该地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435.58公顷,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海拔达1100多米,夏季凉爽,且多云雾天气.沩山乡风景秀丽,具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密印寺、沩山峡谷、芦花瀑布等.当地农副产品品质独特,沩山毛尖、沩山腊肉、沩山擂茶等地方特产广销于市.笔者选择其作为案例地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地区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近年来沩山乡着力打造“千年茶旅、康养沩山”旅游品牌,该地以开展避暑旅游作为地方的突出特色,目前已发展167家避暑门店,避暑床位达到5100张,避暑游客入住率达到95%,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沩山乡的发展.(2)该地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沩山乡精准施策推进脱贫攻坚,从2014年至2020年,已有460户1510人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地共建共享优化人居环境,于2020年7月被评为国家卫生乡,2016年入选全国宜居小镇;该地群策群力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改善民生福祉.在各方努力下,沩山乡的乡村振兴成果显著.

2.2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2.2.1问卷设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个要求所衡量的维度特点可以理解为乡村振兴实际上就是乡村在自然生态、物质、社会以及精神这四个层面实现变迁与转移.因此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乡村振兴是否有效实现主要就围绕这四个层面、五个维度展开.为了使测量更具针对性与合理性,本文借鉴国内学者孙九霞和王淑佳[20]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确定了乡村振兴各维度的评价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通过对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调研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职业;第二部分为问卷主题结构,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出发,探究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活动对当地自然生态、物质、社会以及精神各要素的影响,以此反映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问卷共设定25个题项,采用五分制的李克特量表形式,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作为各题的选项,这些选项依次赋值为1分到5分.2.2.2数据收集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进行.调研时间为2021年7月9日—7月12日,共4天,调研区域为沩山乡下辖的6个行政村,调研对象为当地居民.本次调研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沩山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劳动力迁移、产业结构、政策支持、土地利用、空间功能分区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取有关沩山乡的基础信息.由基础信息可知沩山乡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在自然生态、物质、社会以及精神这几个要素上发生了巨大转变.第二部分为问卷发放,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150份为线下发放,30份为线上发放.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和检查,剔除部分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为90%.虽然样本数量与预计存在出入但所收集的数据基本上能够反映村民对于多元动力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真实感受,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2.2.3样本特征分析如表2所示,本次调研在性别分布上较为平均;样本年龄主要为31—59岁之间的中老年人以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20—30岁之间的青年人数量最少,可以发现沩山乡当地存在一定的留守和空巢现象;受教育程度分布上,大部分样本的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中学,分别占比19.1%和44.4%,乡村整体的文化水平不高;月收入分布上,2000元及以下的群体人数最多,可见乡村整体收入水平并不太高;职业分布上,学生、务农、小商人群体居多.总体来说,此次调研容纳了多种乡村居民群体,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较强,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乡村各居民群体的真实感受.

3数据结果及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观察回收数据特征,对回收的162份问卷数据进行有关极大值、极小值、均值以及标准差的计算.由表3可知,题项的标准差均小于1,样本集中度高、离散程度较小,说明大部分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现的态度较为一致.就居民感知均值而言,情况较好,题项得分均在4分以上.其中,乡村旅游对于物质层面(产业兴旺)的感知均值为4.34;对于社会层面的居民感知均值为4.20分,其中生活富裕这一维度的居民感知均值为4.34,治理有效这一维度的居民感知均值为4.06;对于精神层面(乡风文明)的居民感知均值为4.22;对于自然生态层面(生态宜居)的居民感知均值为4.37.居民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各维度驱动效果的实际情况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乡村旅游作为一个能够将本土资源与外部市场充分对接的综合产业,对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文明建设,以及多主体协商、共同治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3.2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证明问卷结构与收集数据的可靠性,基于回收的162份有效问卷作信、效度分析.问卷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8,KMO值为0.814,P值为0.000说明量表的可信度比较高,内部一致性好,且适合作因子分析.为提取主成分以便更好识别驱动路径,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并选取特征值大于1且因子载荷大于0.4的公因子,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后,删除了10个存在多重相关关系的变量,最后仅剩余15个变量.

3.3因子分析结果

表4为乡村旅游驱动力的因子分析结果,共有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3.007%,能够较好反映变量信息.根据测量与评价指标对公因子进行命名与区分.第1个公因子为“物质层面”,体现的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维度,含3个题项(X1—X3),题项反映了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多样化、本地就业机会这三个二级指标;第2个公因子为“社会层面”,体现的是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和治理有效维度,含6个题项(X4—X9),题项反映了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脱贫情况、村民参与度、社会治安以及政府行政管理与政策实施这六个二级指标;第3个公因子为“精神层面”,体现的是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维度,含3个题项(X10—X12),题项反映了村民凝聚力、教育重视程度以及乡村建设风貌这三个二级指标;第4个公因子为“自然生态层面”,体现的是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维度,含3个题项(X13—X15),题项反映了乡村绿化程度、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垃圾处理能力这三个二级指标.(1)在“物质层面”,题X1—X3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5,说明这三个题项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维度具有较大影响.乡村旅游主要通过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本地商业繁荣这三个方面,助力乡村实现产业振兴,其中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最为明显,因子载荷为0.793.(2)在“社会层面”,题项X4—X9的因子载荷于0.5—0.9之间,其中X4—X6这三个题项能较好解释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维度.乡村旅游主要从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缓解乡村贫困这三个方面,驱动乡村人民走向富裕,其中旅游业对村民生活水平的驱动作用对该维度影响最大,因子载荷达0.773;X7—X9这三个题项体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产生了深刻影响.乡村旅游主要从鼓励村民参与决策、改善本地治安情况、促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三个方面,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其中旅游业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驱动作用对该维度影响最大,因子载荷达0.871.(3)在“精神层面”,题X10—X12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5,说明这三个题项对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维度有一定影响.乡村旅游主要从增加村民凝聚力、提高村民受教育意识、改善本地乡村建设风貌这三个方面,驱动现存文明社会风气的形成,其中旅游业对本地居民凝聚力的驱动作为对该维度影响最大,因子载荷达0.867.(4)在“自然生态”层面,题X13—X15的因子载荷均在0.7以上,说明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维度有明显作用.乡村旅游主要从有效提高乡村绿化率、改善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及时处理乡村生活垃圾这三个方面,打造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其中旅游业加快生活垃圾处理速度对于该维度影响最大,因子载荷达0.875.

3.4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对回收数据作定量分析后发现,乡村旅游能够从物质、社会、精神、自然生态四个层面有效驱动乡村振兴的实现,具体作用机制如下:(1)乡村旅游优化空间治理,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个能够充分活化乡村本土资源的综合产业,拓展了农业、种植业的多种功能,促进乡村第一产业实现现代化.近几年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以回归自然为核心的农家乐、以体验农事为主题的果园采摘等,都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繁荣,促进多产业的融合.这为村民带来大量的商业机遇与就业机会,带动乡村持续增收的同时也使当地产业发展更加繁荣.(2)乡村旅游引领人民劳动致富,彰显地方治理有效性.乡村旅游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引进服务业以及一系列配套产业,使得村民可以借助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业态,拓宽收入渠道.因此,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主体,将乡村各个单一的经济模块串联起来,形成复合、多元的经济发展网络,改变其原本单一的生计模式,实现居民生活富裕.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综合产业,支持主体协商,其发展离不开各主体共同努力.政府部门作为地方治理的主要角色,负责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开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居民和企业在政府的牵引下,协助打造良好的诚信经营、平安乡村的环境,积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此过程中,乡村打破了原有治理环境的封闭性,实现了多元治理,最终达成治理有效这一目标.(3)乡村旅游提升居民地方归属感,营造乡村文明乡风.乡村旅游对乡村习俗、文化及遗产的发扬与保护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协助乡村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乡村资源进行宣传与保护,能够深入居民对于乡村的了解,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民间工艺的弘扬与传承.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城乡交流,驱动乡村居民主动学习先进、文明的理念、作风及生活习惯等,以此增加居民地方归属感,增强乡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文明乡村建设.(4)乡村旅游促进环境治理,构建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为满足发展要求、提高发展质量,会对乡村环境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开发和保护.如增加乡村绿化面积,促进村内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旅游产业特点,完善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等.且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乡村将需打造更为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系统,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的状况.这能够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4结论与建议

乡村实现脱贫、走向振兴,当地居民是核心.立足于乡村居民的主体感受,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手法探究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感知情况,能够有效评估这一驱动机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沩山乡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生态、物质、社会、精神这四大层面驱动乡村实现振兴;(2)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现的驱动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宜居(自然生态层面)、产业兴旺(物质层面)、生活富裕(社会层面)、乡风文明(精神层面)以及治理有效(社会层面);(3)乡村旅游主要从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升本地居民凝聚力以及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这几条路径作用于乡村最终走向振兴.乡村振兴的实现既是发展也是巨变.如何利用这一驱动机制增强乡村韧性、避免乡村返贫是沩山乡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及沩山乡目前的发展现状,未来沩山乡应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协调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提升为目标,继续从四大层面优化这一驱动机制,以实现乡村振兴效应和效率的最大化.在自然生态层面:首先,应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提升当地居民、企业的环境保护能力、践行环境负责人行为,从源头上减少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其次,制定合理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人为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在物质层面:首先,应积极组织职业教育培训,优化人力资本,提升居民个体移动能力,以此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优化旅游收入分配机制,增加居民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收入;最后,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打造多样化的乡村休闲产品,实现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精神层面:引导居民认识、认同乡村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鼓励城乡居民积极交流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乡风环境.在社会层面: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将当地居民、企业纳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增加乡村各主体的政治权力,鼓励多主体协商,有效实现政治增权.

作者:黄静云 刘心雨 席攀 王永明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乡村旅游建设篇3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提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起助推作用。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实践中发生的利益冲突、主体矛盾等问题层出不穷,限制了乡村旅游驱动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需要引入共建共享共赢的共生理念,打造共生共融的乡村发展环境。基于共生理念,从经济、文化、空间、社会四个维度对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进行系统性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策略—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共生模式、协调共生关系,以期驱动乡村旅游中各共生单元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潜在活力,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绩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共生理念;乡村振兴;实践逻辑;优化策略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强调以乡村旅游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2021年,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位驱动作用。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多方面、多渠道、多主体的综合联动产业,在挖掘乡村资源潜能、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升乡村综合价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振兴等方面辐射影响最大,必然成为乡村振兴首要选择[1]。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在目标效益、服务对象、产业资源高度耦合,皆聚焦利用乡村性资源,依托乡村本土区域,实现村民富裕,解决“三农”问题[2],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具有高度耦合性。基于此,本研究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乡村旅游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概述及相关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学,由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德贝里提出,指不同生物体在大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形成相互依赖、紧密互利的关系,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生理念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共生单元指不同生物体依据某种特定关系而生活在一起,属于最基本的共生单位。第二,共生模式是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有专性与兼性共生、内共生与外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四种共生模式。第三,共生环境指生物体适合共生情况的宏观环境,往往具有复杂性。各个共生单元在某类共生环境之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互为关联,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不仅仅存在于生物领域。随着共生理论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其内涵也逐渐得到扩展,实质上为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依存、必然合作关系。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蕴含着旅游共生的必然性。依照共生理论的概念界定,旅游业所体现的关联性、融合性等特征与其极为相似,因此将其应用于旅游领域研究是为历史必然。1984年,国外学者Stringer等[3]首次在旅游领域中论述了共生关系。国外关于旅游共生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关系、利益相关者共生模式等方面。其中,David等[4]从旅游规划学、人类生态学等视角剖析了旅游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合共生关系,并提出在区域各旅游地之间构建联合管理、治理机构等协同共生机制[5],强调了旅游业相关主体之间互惠共生、良性竞合的关键性。而国内由于对和谐统一理念的推崇,共生理论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等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袁纯清[6]最早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小型经济研究之中,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共生体系。钟俊[7]于2001年将共生理论运用于国内旅游发展中,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学术界针对旅游共生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在共生模式、共生机制、共生关系方面的探讨[8-10]。邹统钎等[11]于2006年开启乡村旅游共生研究,填补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空缺。学者们以共生单元为乡村旅游共生研究的逻辑起点,构建了以政府、村民、游客、旅游企业四类共生主体共生模式[12];针对不同的乡村地域构建实例模型,建立乡村文旅业共生[13]、农旅业共生[14]、古镇古村落旅游共生[15]、民宿旅游业共生[16]等旅游共生业态体系,使乡村资源实现共生的动态拟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17]、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18]、旅游产业与企业共生[19]的协调关系也更有利于缓解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尖锐矛盾,从而驱动乡村共荣发展。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往往选择性地忽略了其共生价值,导致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价值无法显现,阻滞了乡村旅游和周边村庄的共融共生[20]。综上可知,国内外在旅游共生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且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乡村旅游共生研究聚焦于共生模式、共生机制、共生关系研究等方面。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共生理论引入较晚,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且乡村旅游共生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从宏观层面出发构架逻辑框架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突破。因此,本研究基于共生理念,在构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基础上,探索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思路。

二、共生理念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乡村旅游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生”空间以及文化功能的综合提升,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和乡村旅游的结合能够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可见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根据共生理念的核心观点,结合乡村旅游的具体实践,主要从乡村产业升级、乡村空间优化、乡村文化提质、乡村社会转型等4个方面来实现乡村振兴(见图1)。

(一)乡村产业升级

乡村产业升级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乡村经济主导地位,乡村经济呈现碎片化、分割化发展。乡村旅游强调“产业先行”,并注重在巩固农业地位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服务业,挖掘田园风光、农业遗迹、自然风貌、乡风民俗等乡土意象并将其转化成经济发展要素,打造乡村内生性支柱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变,与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产业振兴要求高度契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利用政府政策红利吸引城市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创新流等优质资源反向流入乡村,综合政府、企业、村民各个共生单元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研学、康养旅游、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民俗体验、古镇观光等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种植业”“旅游+手工业”“旅游+农业”等体验服务经济,实现同类资源共享、异类资源互补的优化重组发展,推动了乡村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休闲等附属产业兴起。同时附属产业又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得到持续发展,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乡村共生产业体系,从而拉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乡村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价值多元化、经济关系多元化,助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乡村产业集群共生优势,有利于实现与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共生。

(二)乡村生态优化

乡村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载体。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天人合一”的生态空间逐渐被打破,生态平衡系统破坏严重,加之村民整体环保意识薄弱,无法及时修复已被破坏的乡村区域生态环境,使乡村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让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活动,格外重视乡村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一方面,乡村旅游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政府协同村民及社会组织建设乡村环境整治队伍,开展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粪污处理、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统筹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增加乡村绿植等绿化面积,优化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乡村水网、电网、路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娱乐购物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拓宽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在乡村生态空间与乡村旅游空间一体化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既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化、娱乐化、智能化的旅游环境,也优化了村民乡村生态空间环境,促进乡村“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重塑了社会对美好乡村的认知,有利于实现与乡村生态振兴方面的共生。

(三)乡村文化提质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乡村既有较为落后的封建迷信,也有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由于乡村的闭塞落后,优秀乡土文化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活力,而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价值再造的活动,能够有效焕发优秀乡村文化活力。一方面,乡村旅游注重“乡土性”建设,在发展中对乡村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如历史地理、传说故事、古建遗存、手工技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乡村文化符号[21],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最富吸引力的乡土资源,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IP品牌,重构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自信。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现代化发展理念、技术及管理经验,将乡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认知共生,加114强乡村文化凝聚力,打造具有乡土风情的文化共生环境。近年来,政府联合企业、村民重塑对乡土文化共生认知,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民俗小镇等特色旅游,推出剧场歌舞表演、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和手工品、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盘活了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使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中的活水力量。此外,乡村旅游在与社会频繁交流中逐渐吸收先进的现代文化,进一步反哺提升乡村文化质量和村民文化素养,助推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共生赋予乡村旅游更丰富的内涵,唤醒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源泉力量,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共生。

(四)乡村社会转型

乡村社会转型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在乡村旅游未发展之前,乡村发展态势不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乡村旅游为城乡要素资源实现双向流动建立枢纽通道,增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频率,打破以血缘、地缘关系为支撑的传统乡村地域关系,逐渐使乡村形成循环互动的社会网络体系,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乡村朝向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有效发挥回流人才的领头带动作用,协同内部村民共同建设乡村精英队伍,推动村民走向知识、技术致富之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驱动力;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带动村委会、农村合作社、村民协会等各种自治组织实现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教育功能,建立共同参与、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构建多个共生单元共治共生的乡村治理格局,解决乡村内部及村民内部矛盾,提高乡村基层组织现代化、专业化治理水平。乡村旅游作为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能够助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功能得到极大发展,拉动农业发展、乡村进步、村民增收,从而与各方面形成共生局面,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三、共生理念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

乡村旅游给社会展示了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但由于乡村旅游的实践时间不长,在发展中仍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内生动力不足、开发简单粗暴、服务质量低下、利益纠纷频发等。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发展困境,以“共生”为聚焦点,着力打造共生单元体系,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更好地结合,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达到“一业兴百业兴”的效果,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绩效。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一)转变发展理念

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追求快速政绩、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村民主体边缘化、客体化情况广泛存在,加剧矛盾冲突,致使乡村旅游的建设性及经营性被严重破坏,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从源头产生质变。第一,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要联合村民组织及旅游企业组织力量,以广告标语、村部会议、广播宣传、海报媒体等形式,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驱动乡村“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基”整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升华到绿色发展高度,实现从追求经济效益到并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变。第二,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政府可以通过公告表扬、物质奖励、培训会议等方式引导村民主动行使话语权,培养村民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同时不定期对旅游企业开发建设整体情况进行检查,以正强化、负强化形式塑造企业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视意识。在基于乡村三生空间基础上,各共生单元根据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实际进行系统性规划整合,打破行政分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确定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兼顾乡村旅游区域发展和全域发展长期效益的统一,构建共建共享、多元共生的乡村旅游命运共同体,实现乡村旅游从区域片面发展到全域综合发展的转变。综上,优良乡村旅游环境氛围的营造反驱游客旅游环保意识及行为素质的提升,促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相关发展理念的教育熏陶,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中各共生单元协调统一发展理念的转变。

(二)构建共生模式

乡村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由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村民、游客四大共生单元构成,因此要着重发挥各共生单元作用,构建共生模式,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第一,政府发挥顶层组织统筹作用,进一步出台、修订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市场监督、市场规范、市场准入等政策,逐步完善乡村当地旅游业服务与标准管理体系,落实各部门职责划分,打破行政部门分割,打造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宏观利好环境;此外要注重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对软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科学规划,避免旅游产品开发的重复性、过度化,施行旅游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保障旅游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实现市场配置性资源和政府权威性资源的有效统一。第二,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领域的专业优势,将新理念、新技术、专业人才等投入到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依托乡村特色化、差异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乡村资源”“乡村旅游+乡村景观”“乡村旅游+运动康养”等神形兼备的可视化、体验化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乡村地域风情,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带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第三,村民作为乡村旅游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只有依靠村民、改造村民、发展村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建设乡村内部人才队伍,增强乡村发展内生性吸附力[22]。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充分调动村民发挥主人翁优势,参与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组织管理、协调等系列过程,建立法治、德治与自治协调统一的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旅游企业辅助、村民直接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第四,游客作为乡村旅游中最直接的体验者,要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活动体验、环境氛围等方面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同感,同时利用宣传标语、旅游手册、宣传片等方式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及旅游素养,让游客做到爱护环境、文明旅游。从某一层面来说,游客旅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要格外注重游客旅游意识及行为举止的培养,打造共赢共享共生的乡村旅游局面。

(三)协调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乡土文化破坏、利益分配失衡、村民各自为战等问题广泛存在[23],而问题根源在于各主体之间黏性较差,因此要整合各共生单元的可利用资源,协调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公平,构建和谐共生关系。第一,政府应通过减税补税、财政补贴等多元化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共生单元在乡村旅游中共建共享,并建立双向互动的沟通、协调、分配、保障机制,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及时性及信息的透明化、共享化,驱动共生单元发挥互补优势;同时明确划分各共生单元的责任界限,并积极引导各共生单元进行良性合作,如引导旅游企业引进旅游专家、高校师生志愿者等社会人才,提升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服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第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相关企业联合共生发展意识,打造以游客体验感为消费内驱动力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质的旅游需求[24];此外,要兼顾旅游企业和乡村两者的共赢发展,在追求直接经济效益过程中提升社会责任的承担,为乡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收益可持续发展等“三农”方面的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保障,做到尽量让利于民,减少乡村发展中的排他性矛盾。第三,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村民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和利益分配问题。增设技术岗位、民俗表演、特色农副产品及手工产品生产等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直接获利,从而提升对乡村旅游满意度和幸福度的正向感知;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动力、手工艺等形式积极入股,拓宽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渠道,提高村民主体在乡村发展中的话语地位。第四,在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需求下,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完善旅游地游客接待体系,坚持高质量常态化服务管理,将旅游服务做精做细,同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信息获取网站、双向沟通平台、服务中心、监管投诉中心,及时解决游客需求及矛盾[25]。同时,游客可以利用相关渠道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促进乡村旅游的服务细节质量优化,并通过网络评价、口碑相传等方式塑造、推广更具真实性的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加深游客和乡村之间的枢纽联系。

四、结语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旅游致富路。共生意味着融合发展,意味着建设乡村高质量发展局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知识技术水平低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等“三农”问题的存在,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更益于加速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更有利于协调农民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更方便缓解农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的引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以产业升级为物质支撑、以生态优化为空间载体、以文化提质为动力支撑的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践,打造产业集群共生、文化认知共生、生态空间共生、乡村共生界面优势,拓展了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应用范围。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是一个呈螺旋上升的过程,基于“共生点”打造互利共赢的共生体系,从政府、企业、村民、游客4个共生单元出发,采取转变发展观念、构建共生模式、协调共生关系的共建共生共赢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合力共生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大文章。

作者:谢冽 杜洁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乡村旅游建设篇4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研究法,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和设计策略两方面入手,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需遵循“体现‘乡味’本质、造出‘差异’卖点、突出‘旅游’属性”三大设计策略。最后以常德临澧县“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为例,从案例分析到项目调研、品牌形象设计定位等方面对“福船村”品牌形象进行设计实践,由此归纳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要符合“乡”的品牌气质、体现“游”的品牌属性、造出“村”的品牌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定位,本文希望通过提升的方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复兴提供理论依据及实例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福船村”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不断转变,尤其是在当今足不出省的疫情背景下,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大众游客的青睐。然而,乡村旅游品牌也随之发展,虽然已有不少乡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打造出各自的乡村旅游品牌,但品牌间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致使消费者难以建立对某个品牌的忠诚度。因此,本研究重点放在品牌形象的定位和设计策略上,采用查阅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形式,力图通过临澧县“福船村”旅游形象设计实践,挖掘福船村独特资源,从当地特色到农产品再到景观环境提取设计元素,对各个特色元素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设计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来提升乡村美誉度和知名度,完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理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1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好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快速推动各地特色农业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庄园的发展;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原生态、原始建筑群和乡村文化等乡村意象作为切入点,挖掘具有乡土文化的旅游新业态,各种形态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乡村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结构也发生转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可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应设计出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才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然而,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模式的同质化、没有统一的规划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品牌服务意识,一味地模仿跟风只会让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缺乏记忆,从而造成游客的审美疲劳。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关键一步就是要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排他性的乡村旅游品牌[1],以地域自然风貌和地方独特文化为设计蓝本,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让游客记住当地名景和特色文化[2],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是乡村旅游进程中的头等大事。

2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及其作用

2.1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概念

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是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而开发的独具个性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是乡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视觉形象[3],包含乡村的公共空间、乡土文化、地方民俗或田园风光等旅游吸引物。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发挥出乡村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果,让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所在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乡村旅游和品牌形象共赢。

2.2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的作用

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是乡村旅游的内涵呈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门面工程,包括旅游目的地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大构成要素。理念识别系统是表现乡村独特的核心价值,一般用简单的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去概括;行为识别系统是乡村核心价值传达的具体行为表达,是通过当地政府或企业经营者的具体经营活动表现[4];视觉识别系统是体现乡村旅游品牌的视觉外在表现,包括品牌标志、标准色、辅助图形及应用系统等。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传达的是优秀乡村文化和核心价值,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不仅能增强乡村的吸附力和辐射度,还能提升乡村知名度,同时还能改善乡村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劳动力回流,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集聚和合理配置。

2.3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市场调研、案例分析、个案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选取了3个较为成熟且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案例进行剖析,为后期的设计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长沙美丽乡村示范村——陈家桥村,其品牌形象设计是从名字入手,将繁体字“陈”字进行了象形化提取,融合了山水、乡村、农田、桥梁元素,展示出乡村原生态的农家美景;标准色系选择的是极具乡村味道的色彩;还做了一系列的品牌应用系统和周边文创效果[5],显现出了乡村的别样意境,“陈家桥村”以其独特的造型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名片(图1)。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麟凤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其品牌形象结合了茶叶资源和独有的茶马文化,利用乡村的自然禀赋,如同麟凤村令人陶醉的马尾松,演绎了一场标识与自然的激情碰撞,给原本静谧的小乡村增加了活力,构成了一幅乡村田园画(如图2)。世界遗产——日本合掌村,是个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河川流经的安静山村,是日本传统乡村建筑,山村的特别之处即是有名的“合掌造”。110余栋连成一片的合掌村致力于保护自然人文风貌,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两手合握一般,两边的屋顶像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样,成一个三角形状,这也是因白川地区雪茫的自然条件而发展出来的,独特的乡村品牌形象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旅客慕名而来(图3)。从以上国内外3个乡村品牌形象的案例分析可得,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践中提取设计元素,得出相关结论;而国外乡村形象则是以最真实的乡村原貌去还原旅游地,没有太多设计层面的干预[6]。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要从融入产业特色、融合地方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三个方面着手。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通过上文对3个代表性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陈家桥村品牌形象的设计元素源自对文字和特色产业元素进行提取和再设计,将复古和现代相结合;麟凤村品牌形象的设计是源于对地方文化和特色产业的整合,强调了本村的产业特色;而国外的乡村品牌形象则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设计元素提取为当地特色资源景观。这些设计策略为本文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1融合乡村产业元素,体现“乡味”本质

乡村产业是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打造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设计元素,将当地特色产业元素进行视觉符号的提取,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捕获到本村有哪些特色农产品,不光能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还可以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乡村同质化最好的利器[7],彰显乡村个性,体现出乡村与众不同的“乡味”,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让受众一目了然。

3.2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造出“差异”卖点

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离不开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气质和不同个性,对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的提取正是品牌形象设计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8],同时,地域文化是每个村落独有的元素,也是规避与其他乡村出现同质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造出乡村地域“差异”是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中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融合地域文化元素是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必用的设计策略。

3.3提取自然资源元素,突出“旅游”属性

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的最终目的是让“旅游扶农”,即借助旅游产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每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都想留住游客,那么,就得将村落与众不同的自然资源运用到极致,充分的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乡村旅游中的自然资源元素包括物质和文化两大类,物质资源包括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资源等,文化资源是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将这些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其自然资源转化成环保、健康、宜居、好游、乐购的视觉符号,融入品牌形象的辅助图形或辅助色设计方面,展示出本村自然风貌的同时也可避免同质化[9],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时刻抓住“旅游”属性不变。

4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实践——以临澧县“福船村”为例

4.1“福船村”概况

“福船村”隶属常德临澧县,地势呈“船”型,北枕澧水,东倚古老山,G207国道纵贯其中;村内拥有小Ⅱ型水库2座,池塘50余个,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图4),在坡度较陡的区域适合林地改造,形成丰富多彩的山林景观,营造唯美的山林风景,适于开展丛林探险活动和打造田园风光,发展观光农业的同时增添观光旅游的趣味性。

4.2“福船村”旅游总体规划

福船村毗邻城头山遗址,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和农耕文化重要传承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山、有水、有溪流,自然景观独特。福船村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尊重村部原有地形地貌,充分挖掘村庄地域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一轴、一带、四片、六节点”进行空间布局,“一轴”是以G207国道为轴线,“一带”是以国道沿线开发民俗风情商务带,“六节点”概括为山林探幽、农事体验、田园揽胜、湿地漂游、科普教育及幸福之旅等(图5)。

4.3“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定位

依据上文对福船村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项目组在福船村品牌形象定位上着重考虑农旅融合契合点,以期通过农旅融合关联当地产业态,延展出多样化的产业形态,并驱动产业发展[10],最终实现景区村庄、农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乡村旅游品牌要符合“乡”的品牌气质。品牌气质是人们对品牌的一种综合感觉,就像我们每个人穿衣服都会有自己喜欢的风格,不一定贵的就适合你,而是适合你的气质才是最好的,外观可模仿,但气质模仿不了。“福船村”作为乡村旅游品牌,其品牌气质则要符合“乡”的定位,从品牌形象的造型和色彩均要规避城市化和工业化,重点突出“乡味”感,这样就符合“福船村”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总体定位。(2)乡村旅游品牌要体现“游”的品牌属性。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品牌属性决定商品的使用功能,那么,旅游品牌属性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服务功能,其品牌形象就得体现出“游”的视觉符号。“福船村”的旅游活动包括自然观景、垂钓采摘、康养健身等,将这些旅游活动均提炼成“游”的视觉符号,从而突出了“福船村”乡村旅游品牌的品牌属性,使游客能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认同感,也产生了品牌的附加值。(3)乡村旅游品牌要造出“村”的品牌差异。品牌差异不只是企业设计或注册的不同的品牌名称,而是更强调品牌内涵的不同。其实,中国很多乡村的地貌景观无非山、水、田园等,视觉元素的提取上都很近似,那么,乡村旅游品牌更需要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11]。前面的调研资料显示,福船村的地形恰似“船”形态,正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也是福船村外在的形象标记,再结合旅游总体规划中“幸福之旅”的产业定位,重点做好“福”“船”文章,将品牌名称符号化,造出“福船村”的品牌差异,这样的品牌形象更容易让人记住,不易被模仿,也为后续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实践提供图文标识[12]。

4.4“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实践

“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区别于企业或城市品牌,其品牌形象设计元素的提取来自对整个村落的印象[12],包括村名、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等元素,将这些元素提取为视觉符号。“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实践包括视觉符号的提取、设计和应用三个步骤。视觉符号的提取。“福船村”是现代旅游观光农业田园的典型代表,属乡村旅游品牌,村内的山水、田园、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种养殖业及果蔬采摘、康养健身等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迅速,“福”“船”作为村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寓意,即幸福之船,给人一种美好的期待,因此,村名可作为“福船村”旅游品牌形象视觉符号提取的核心元素,而当地的自然景观、生态种养业、果蔬采摘等农旅融合产业元素就形成了品牌辅助图形的主视觉元素(图6)。视觉符号的设计。“福船村”品牌形象视觉符号的设计需结合村名、当地景观、主导产业及旅游主题,通过多样化设计方法将其转化成视觉符号,使其意蕴与文化内涵相融合,同时以至于能更好地凸显当地文化特色,注重品牌风格与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13],其视觉符号的设计主要包括品牌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及辅助图形等内容(图6),后续的应用设计都是围绕基础视觉符号的设计而展开。视觉符号的应用。“福船村”品牌视觉符号的应用设计需借助旅游空间导视系统、景观节点等各种载体进行宣传[14],要将品牌形象与宣传实物相结合,从品牌形象建构及项目的具体需求进行应用环境的设计,避免华而不实的设计,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来加深人们对福船村旅游的印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品牌形象的最大化[15](图7-图8)。2018年12月该项目品牌策略及部分设计成果在福船村委会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一是设计方案接地气,项目的落地性很强;二是视觉符号紧扣当地特色资源,使用价值突出;三是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及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5结语

建设论文范文3

1.1课程设置

①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相对薄弱。②检验医学相关临床课程设置求广求全、培养重点不突出。③专业必修课程过多,学科交叉、岗位需要的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极少。④课本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学网络化与数字化水平低下。⑤课程体系由5年制“医学士”改为4年制“理学士”,原有课程体系明显不适合现教学需要。

1.2实验教学

①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存在设备陈旧、利用率低,管理水平差。②注重理论课程学习,对临床实验教学和管理关注不足。③实验课教学偏重教材知识讲授,科研精神与科研能力等创新性能力培养不足。④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与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现状脱节。

1.3实践教学

①实践教学管理松散,专业技能培养方式落后。②未及时与实践教育基地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实习同学思想动态。③因为实习基地师资、管理水平不同,实践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1.4前、后期教师缺乏交流

进行基础课教学的前期教师缺少机会接触临床,对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来自医院进行实践教学的后期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教学方法、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检验专业建设的初步尝试

针对培养方案调整,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主要在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

2.1课程与教材建设

①课程体系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培养目标和时间均有改变。如何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我们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进行改革,以专业课贴近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突出临床应用型专业课建设。例如利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和校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以及省级教学团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省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课程建设时,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以达到打造成医学检验精品专业课目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教师共同担当,利用各自教学特长,取长补短,切实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与临床实际应用相一致。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将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内容合并成《临床医学概要》进行讲授,即保证学时不足与临床课程教学任务过重的矛盾,又满足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了解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加大人文科学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类课程中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去积累经验;积极有步骤开展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网络课程或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专题网站,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②教材建设:各级部门重视教材的建设,学校教务部门设教材建设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和鼓励检验技术专业各学科教师参与教材的编著工作。本专业多名教授近年以来编写出版了多部规划教材,在已有的编写基础上,现正组织编写适合医学技术发展的专业教材或讲义,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2教师队伍建设

①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团队:a.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三高一强”(学历高、职称高、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兼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b.培养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和激励奋斗目标。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鼓励教师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开设专业选修课和1-2门双语教学专业课,努力把医学检验专业打造成有特色的专业。c.重视科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教学、科研、特殊贡献在内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努力营造积极和谐、公正合理评价体系的团队内部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精神面貌,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体现在晋升、晋级、年度考核之中。②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相应规章制度:a.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实施教师考核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讲课讲座记录、教学会议记录、授课试讲记录。b.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由相关专业领导和教授组成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指导、监督小组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并开展教师之间、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活动,保证专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c.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学生实纲的修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鼓励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务部门指导下不定期举办教学计划修订会议,不断完善不足之处。d.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完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考核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教学实习检查。e.完善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程,修订和规范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答辩情况记录等;

3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建设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包含两个实验平台,分别为医学检验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检验医学微生物、临床基础检验、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机能学实验室主要负责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担负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检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开放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即满足检验医学实验教学需要,又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添置贴近临床实际的现代化实验设备:购置贴近临床实际使用的现代化实验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液检测仪、PCR仪、尿液分析仪、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流式细胞仪等。为配合检验专业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来依附于教研室的实验室管理旧模式,建立检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促进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将实验仪器集中组成仪器实验室,集中管理和使用。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满足教学科研使用要求,又能有效维持仪器的安全完好。建设相关网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介绍实验中心所拥有的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全天候的科研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检验课程内容的“虚拟实验室”,改善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及自主设计实验提供虚拟化平台。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通过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召开实习医院领导、主管部门、各带教临床教师参加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讲座,更新教育观念。②规范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业务讲座或座谈会进行现场指导;每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检查;不定期进行教学抽查,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③强化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质量,在临床教学基地遴选出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完成对同学进行业务指导的教师担任实习同学的导师。同时,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实纲和实习手册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实行导师指导下的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①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并不断改革。规定每届本科学生实习阶段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②在临毕业实习前一个学期,配合文献综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课题文献查找方法、综述撰写格式、开题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论文撰写的正确格式,为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初步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规范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如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并制订了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论文成绩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纳入学生成绩单。④强化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为防止出现论文抄袭的现象,每篇论文进行上网核对检查。⑤组成专家组负责学生论文审核和答辩。专家根据学生的论文完成的内容、课题相关综述、论文质量、答辩等情况,现场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可以评价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按照评分标准评分,记入成绩。

5小结

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污水排放;美丽乡村;污水治理;污水分离;管网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群在逐年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乡村、镇合并且采用集中居住,建设完善的引水工程,让村镇人群都能用上自来水,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得集中污水排放量也迅猛增加[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乡镇年度所产生的日常生活污水大约80亿t,占据到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2]。由于村镇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比较贫乏,96%的居民生活区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网和水净化处理设备,导致大量乡村生活排放的污水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粪便仅在化粪池简单沉淀或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或湖库[3]。含有清洁剂、洗涤剂、肥皂及细菌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洗涤污水和厨房污水,其中有些成分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这种农村集中居住区内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外排,对于地表水的水质和周围生态环境都有较大的影响[3?4],加之城市污水排放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废水量,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威胁[5?6]。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生活用水量也在迅速增加,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地表水质超标、土壤结构改变、森林或绿色植被退化、河流与湖库水质变腐臭等关键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所以,污水排放处理问题得到科学解决,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7?10]。为此,针对窑店街道三义村污水排放进行改造和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1三义村排污概况

三义村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该村属于窑店街道,全村总人口1963人,总户数530户,村内地势北高南低。目前,全村排水主要通过排水边沟形式排放至村内低洼地带(图1)。①该村地势整体北高南低;②村中已经建成排污暗渠和明渠收集污水,流入村中涝池,属于雨污水合流。

2三义村雨污水分离排污管道设计

根据现场调研及《陕西省西咸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要求,对三义村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排污管道进行设计,新建污水收集管道,收集污水最终接入三义村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站。设计污水管道沿现状村道进行布设,总体由北向南排放,最终接入三义村待建污水处理站。设计管道管径300~400mm。设计污水管道主要分为W、WH、WJ、WK四段:W段(W1—W6主管)设计管道起点位横支路东端,由东向西排放,终点接入纵九路同步设计300mm污水管道,设计管道管径300mm,管道长度100m。WH段(WH1—WH49主管)设计管道起点位于横九路中段北侧小路上,由北向南排放,进入横九路,由东向西排放至纵纵十一路,沿纵十一路由北向南排放,直至横十三路向东折,沿横十三由西向东排放,至纵十八路后向南排放,至横十六路向东折,进入纵十二路,沿纵十二路由北向南排放,终点接入待建污水处理站,设计管道管径300~400mm,管道长度1024.48m。WJ段(WJ1—WH32主管)设计管道起点位于横十五路西端,由西向东排放,进入纵十八路,由北向南排放,在横十三路路口处接入WH段设计污水主管,设计管道管径300mm,管道长度274m。WK段(WK1—WH44主管)设计管道起点位于纵十二路北端,由北向南排放,至横十六路路口处接入WH段设计污水主管,设计管道管径300mm,管道长度452.89m。管道管位:管道沿现状村道敷设,按照靠近用户较多一侧的原则进行布设,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3三义村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现场踏勘以及结合《秦汉新城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农村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可研报告》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一体化MBR工艺,污水处理站的服务范围如图3所示。污水处理站确定位置位于村南侧,污水处理站总占地面积1054m2(图4)。

3.1进水水质

该设计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为村民生活污水,根据《秦汉新城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农村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可研报告》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见表1。

3.2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各指标参数。

3.3工艺选择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格栅、调节池后,由提升泵提升至一体化处理设备,经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排入蓄水池,以备后续利用,溢流和放空可排至场外渠道。一体化设备工作原理: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以上两个阶段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MBR系统是通过微滤膜的功能进行泥水分离,替代二沉池的作用。此工艺省去了消毒设备,活性污泥不容易产生污泥膨胀,出水浊度很低,生化反应彻底,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好氧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泵,将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段前端进行脱氮。进水、曝气、回流污泥需联动启动。

4结语

建设论文范文5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较年轻的临床医学专业,相比其他临床医学教育体系,存在较多需规范和完善之处。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课程设置

①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相对薄弱。②检验医学相关临床课程设置求广求全、培养重点不突出。③专业必修课程过多,学科交叉、岗位需要的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极少。④课本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学网络化与数字化水平低下。⑤课程体系由5年制“医学士”改为4年制“理学士”,原有课程体系明显不适合现教学需要。

1.2实验教学

①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存在设备陈旧、利用率低,管理水平差。②注重理论课程学习,对临床实验教学和管理关注不足。③实验课教学偏重教材知识讲授,科研精神与科研能力等创新性能力培养不足。④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与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现状脱节。

1.3实践教学

①实践教学管理松散,专业技能培养方式落后。②未及时与实践教育基地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实习同学思想动态。③因为实习基地师资、管理水平不同,实践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1.4前、后期教师缺乏交流

进行基础课教学的前期教师缺少机会接触临床,对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来自医院进行实践教学的后期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教学方法、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检验专业建设的初步尝试

针对培养方案调整,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主要在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

2.1课程与教材建设

①课程体系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培养目标和时间均有改变。如何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我们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进行改革,以专业课贴近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突出临床应用型专业课建设。例如利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和校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以及省级教学团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省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课程建设时,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以达到打造成医学检验精品专业课目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教师共同担当,利用各自教学特长,取长补短,切实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与临床实际应用相一致。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将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内容合并成《临床医学概要》进行讲授,即保证学时不足与临床课程教学任务过重的矛盾,又满足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了解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加大人文科学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类课程中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去积累经验;积极有步骤开展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网络课程或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专题网站,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②教材建设:各级部门重视教材的建设,学校教务部门设教材建设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和鼓励检验技术专业各学科教师参与教材的编著工作。本专业多名教授近年以来编写出版了多部规划教材,在已有的编写基础上,现正组织编写适合医学技术发展的专业教材或讲义,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2教师队伍建设

①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团队:a.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三高一强”(学历高、职称高、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兼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b.培养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和激励奋斗目标。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鼓励教师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开设专业选修课和1-2门双语教学专业课,努力把医学检验专业打造成有特色的专业。c.重视科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教学、科研、特殊贡献在内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努力营造积极和谐、公正合理评价体系的团队内部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精神面貌,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体现在晋升、晋级、年度考核之中。②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相应规章制度:a.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实施教师考核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讲课讲座记录、教学会议记录、授课试讲记录。b.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由相关专业领导和教授组成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指导、监督小组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并开展教师之间、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活动,保证专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c.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学生实纲的修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鼓励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务部门指导下不定期举办教学计划修订会议,不断完善不足之处。d.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完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考核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教学实习检查。e.完善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程,修订和规范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答辩情况记录等;

3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建设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包含两个实验平台,分别为医学检验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检验医学微生物、临床基础检验、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机能学实验室主要负责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担负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检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开放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即满足检验医学实验教学需要,又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添置贴近临床实际的现代化实验设备:购置贴近临床实际使用的现代化实验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液检测仪、PCR仪、尿液分析仪、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流式细胞仪等。为配合检验专业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来依附于教研室的实验室管理旧模式,建立检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促进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将实验仪器集中组成仪器实验室,集中管理和使用。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满足教学科研使用要求,又能有效维持仪器的安全完好。建设相关网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介绍实验中心所拥有的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全天候的科研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检验课程内容的“虚拟实验室”,改善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及自主设计实验提供虚拟化平台。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通过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召开实习医院领导、主管部门、各带教临床教师参加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讲座,更新教育观念。②规范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业务讲座或座谈会进行现场指导;每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检查;不定期进行教学抽查,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③强化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质量,在临床教学基地遴选出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完成对同学进行业务指导的教师担任实习同学的导师。同时,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实纲和实习手册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实行导师指导下的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①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并不断改革。规定每届本科学生实习阶段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②在临毕业实习前一个学期,配合文献综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课题文献查找方法、综述撰写格式、开题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论文撰写的正确格式,为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初步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规范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如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并制订了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论文成绩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纳入学生成绩单。④强化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为防止出现论文抄袭的现象,每篇论文进行上网核对检查。⑤组成专家组负责学生论文审核和答辩。专家根据学生的论文完成的内容、课题相关综述、论文质量、答辩等情况,现场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可以评价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按照评分标准评分,记入成绩。

5小结

建设论文范文6

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培育体现时代精神,适应业务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显得十分重要。

1.规范员工思想和引导行为的需要。

“信合”文化建设理念的魅力就在于通过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完备的管理体系、公平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融入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战略目标,符合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并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服务“三农”、信用社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2.提升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认识上和操作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各类风险的防范。“信合”文化建设理念,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不足,使得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各尽所能,打造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新模式,对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3.整合金融产品的需要。

在“信合”文化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农村信用社共同的目标能激发广大员工创新金融业务、改进金融服务,实现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愿望。不符合市场需求、盈利水平低、风险相对较高的银行产品将被彻底摈弃或重新整合。努力开发具有风险转移、低风险、交易成本低等功能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改进现有金融产品品种、市场定位和服务手段,将成为信用社广大员工的不懈追求。

4.塑造良好形象的需要。

通过向社会广泛宣传渗透“信合”文化建设理念,让广大客户感知到农村信用社提供银行产品、银行衍生产品以及中间业务的优质服务,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高效、丰富多彩;感受到农村信用社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农村信用社“信合”文化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农村信用社“信合”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信用社内部各种力量统一到共同的发展方向上,在全体员工中形成统一的思想,朝着一定的目标,发挥整体力量,使上级的部署决策迅速变成全社员工自觉的行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提高认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管理者及员工,进一步认识加强农村信用社“信合”文化建设理念企业文化对于促进农村信用社走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益,更好地推进发展、服务“三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认识到“信合”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

2.树立诚信意识。

现代金融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层次上的竞争,而是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资金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和信息竞争等发展到各个层次上展开的立体、全方位、整体的竞争。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市场化、商品化,以及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农村信用社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树立诚信意识。在内部,要加强员工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做到业务操作有章可循,违章处罚有章可依;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将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强化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奖惩,用铁制度、铁规章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对外要以“三信”创建为平台,延伸服务内涵。通过“三信”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密切与农民的关系。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积极推进“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和推广活动,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提升,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氛围,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环境。

3.在服务中加强合作。

首先要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合作本领。要注重从提高员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入手,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重视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现代化的科学设备需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去掌握和操作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要结合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定期组织营销学、客户心理学、投资理财、政策法规及新业务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使各项业务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合作本领。要抓好员工的道德素质。这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形象的大事,要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作风及职业道德等内容入手,全面抓好员工的行为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好、纪律严、作风硬、技术精、效率高、文明意识强的员工队伍。其次是要给合作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从真心为“三农”着想的角度出发,广泛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心声,根据网点地域和人文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可以配备饮水机、添置雨伞、老花镜、报刊杂志、便纸袋、一次性纸杯、烟灰缸、安全警示牌等,要提倡主动服务,亲情服务,与客户在基本对等、平等的基础上双方心灵的沟通和默契,在服务的过程中,彼此享受合作所带来的快乐。

4.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

要重视满足员工必须的物质需要。在农村信用社“信合”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善于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要重视员工的满足感,要努力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报酬,满足员工正常的物质生活需要,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员工的潜能,营造员工心情舒畅、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让他们能快乐地工作。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真正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多为员工的前途着想,要善于结合本社的工作特点和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多帮助、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对员工的成绩做到及时给予奖励,对员工在工作上存在的缺点,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给予说服教育,努力为员工提供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使每位员工都感到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以服务“三农”为天职,恪尽职守,躬于实干,赢得农民高兴、政府满意、自身发展。

三、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创新发展“信合”文化

“信合”文化必须与时间俱进。我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具体工作中既要体现和实践“信合”文化。又要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创新发展“信合”文化。

1.要体现一个“实”字。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努力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为服务“三农”办实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大户是推动产业化的重点。农村信用社要要支持发展的重点,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构建社企互利支农工程。要建档管理,挂牌包扶,当好理财顾问,和个体工商户交上朋友,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送管理,解决老百姓买卖难问题,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为农村妇女、困难农户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贷款,激发创业热情,既为服务“三农”赢得了声誉,赢得了地位,更赢得自身的稳健发展。

2.突出一个“稳”字。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农村信用社要将存贷款调查关口前移,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的大型入户调查活动,全面掌握辖区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信誉状况,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广阔的田野。由于贷款户情况了如指掌,对农户申请贷款,一般不需要调查,减少贷款环节,缩短办理时间。同时可以探索创造“联户担保贷款法”,几户担保为一户贷出几万、十几万元,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3.落实一个“干”字。

为了提升信合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信用强社,要从经营战略上更新观念,教育职工树立服务“三农”是天职、是商机的新理念。首先要树立存款立社思想,紧紧扭住存款不动摇。坚持把存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瞄准主要竞争对手,主动抢占市场,乡镇网点着力主攻存款,把农村市场作为存款主攻阵地,把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农民作为主要争夺对象,给信贷扩张以强力的支撑;城区网点广泛面向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组织资金,主动发现储源,争取开户、办卡,从而取得争夺存款的主动权。其次要树立贷款兴社思想,努力拓展信贷营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调整信贷营销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对服务区域内各行业的客户和项目进行分类排队,选择优质客户和优良项目作为营销对象,建立名册,逐户落实专人或责任小组,拟定营销方案,主动上门营销,并按进度落实好营销工作。立足区域,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拓展农民消费信贷领域,积极探索农村消费贷款品种,实现支农贷款投放总量、覆盖面和受惠面的新突破;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孵化园”,积极主动营销贷款。在此基础上,积极支持重点优势项目、积极支持个人消费贷款等,信贷营销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论文范文7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坚持培养人、教育人的原则,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体现了廉政高尚的精神实质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传播引领主体,其具有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教师既要接受廉政教育,又要教育学生。专职教师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价值取向、治学态度和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廉政文化思想的内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要树立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担当起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者和倡导者。要对廉政文化的价值观念、基本理念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和认同,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凝聚功能。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修养。要在教书育人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身体力行,主动渗透传播廉政文化。要创造性地推进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和学术学科研究优势,挖掘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出路,开拓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二、以教师为主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层面上,高校教师对引领传播廉政文化的角色认同感不足

高校的专职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需要引领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特别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文化。目前,大多数教师能认真负责,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但主动反腐的自觉行动做的还不够,特别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对自身在大学校园中引领传播廉政文化的角色认同感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只有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此外,高校教师中存在着价值扭曲、信仰缺失和道德失范等现象,所担当的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的职责失位,这极大地损害了高校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也不利于高校廉政文化思想的传播。

(二)行为层面上,高校教师师德风范良莠不齐

由于受当前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逐渐渗透到高等学校,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思想层面的要求,师德建设受到了严重冲击,导致一部分教师信仰迷失、行为失范。近年来,高校学术弄虚作假、学术腐败现象频频曝光,学生教师急功近利,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部分教师教书育人责任心下降,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放松了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而是将心思用到社会兼职上,导致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也随之下滑。甚至,少数教师廉洁从教意识淡薄,在学生考试成绩、毕业论文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徇私舞弊,突破道德底线。这些,不仅毁损了教师的光辉形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教师参与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应该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师德修养,要以过硬的政治品格、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本领,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爱岗敬业。要乐于奉献,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以积极的正能量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教师依法执教、廉洁执教的廉政教育

要对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提升教师对职业定位和社会化角色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种落后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地位观、金钱观和权利观,真正作到爱岗敬业。要对教师进行权利义务、廉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不做违法越职之事。要对教师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利用高校违法违纪典型和腐败案例等警醒教师,党纪国法是碰不得的“高压线”,必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鼓励教师推动廉政文化理论研究

高校教师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有利于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教师要积极参与廉政文化理念、规律和廉政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要加强廉政文化内容体系和结构体系的深入研究,建立廉政文化的科研机构,为廉政文化建设长期发展的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高校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廉政思想,特别是大量的廉文、廉诗、名言警句等,认真研究、充分利用,探索适应时代特点的廉政文化内涵。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廉政文化思想,“洋为中用”,促进高校廉政文化的理论创新。要依托境内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和本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工作经验积累,总结和提炼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内容,完成从实践升华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过程。

(四)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廉洁文化教育理念

大量丰富的廉洁文化教育资源蕴藏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并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类课程和学生活动之中。专业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德育因素,实现廉洁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廉洁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等教育教学平台,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并不断丰富廉洁诚信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廉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环节互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师要主动介入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建设论文范文8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的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归村民集体所有,农民享有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一般分为三类: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宅基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因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小,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宅基地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除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以外,所有建设都要使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必须经过国家征收转化为国有土地方能使用。该法第63条规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除因破产、兼并等原因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外,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不允许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法律将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保留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行,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成为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缺的必然选择。政府在遵循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后,给以农民一定的补偿,即可将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永久地脱离农民集体。虽然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就提出要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改革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给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以合理的补偿,但实践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土部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双扩张的局面,也推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意图通过土地的综合整治,将整理的土地复垦后等量置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实现保护耕地和保障城镇建设用地供给的目标,但在执行中背离了初衷,侵犯了农民利益而处于清理阶段。目前低价征收仍是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方式。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到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完整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被政府所掌控,忽略农民集体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对其产权的收益与处置权利。

1.以征收为主的利用方式,忽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首先,法律未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界定《土地管理法》第43条又模糊了土地征收的公益性,为政府扩大征收权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政府可以合法的滥用土地征收权,任意扩大征地范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建设用地,以致强征强拆等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侵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完整,弱化了农民集体处分和流转土地的权利,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基本集中在村委会,村长和村委会成员成为实际的所有者,致使土地征收中职务犯罪频发,侵占、挪用、截留征地补偿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无法抵制这些侵害。最后,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不完善,征地程序缺乏透明度和协商机制,政府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对失地农民采取一次性的货币形式补偿,农民没有话语权。政府通过低征高卖所得的增值收益基本与农民无关,农民群体所得的征地补偿费仅相当于土地征收之后增值收益的1/50,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被否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丧失。政府成为土地征收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催生了土地财政,透支了未来的土地收益,更为严重的是农民集体基本被排除在土地增值的受益群体之外,忽视了农民的土地权利,导致政府、开发商和农民群体三方利益分享严重失衡,与农民的预期收益发生冲突,在利益诉求缺少救济途径的情形下,征地过程中的矛盾不断激化。今年10月13日和14日发生于河南驻马和昆明富有村的暴力冲突事件都源于征地拆迁事件,特别是富有村冲突出现致8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极坏。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违背了农民的意愿。

为克服集体土地征收的固有顽疾,创新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方式,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高了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改善了农村面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在增减挂钩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扩大试点范围和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大规模开展拆村并居,强制村民搬迁,增减挂钩变成了让农民“上楼”的行动。实践中对安置楼房的标准、楼层、楼间距等问题都没规定,安置房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农民生活的实际状况,引起部分农民的不满。农民宅基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的绝大部分都归属于政府,跟农民无关。增减挂钩并没有突破城乡二元化的土地格局,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地二元制所带来的矛盾,农民的话语权有限,缺乏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愿和机会,仍处于弱势地位。2010年底国务院发文要求对增减挂钩进行清理。农民集体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享有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现行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牺牲了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二)缺乏科学的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利用效率低

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法律对集体土地流转的限制,加之相关制度的缺失,出现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同时扩张,耕地面枳不断减少,导致建设用地紧张与浪费并存的局面。

1.规划的缺失,使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粗放。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没有规划或者对规划执行不力,导致农房建设无序,布局分散零乱,农村居民点呈条状分布且以庭院式结构为主。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乱圈乱占宅基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治理。农村建设用地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管理机制,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是当前农村建设用地的显著特点。规划、土地、城管等部门在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管理中工作有交叉,政出多门,形成管理漏洞,存在一定的“扯皮”现象。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无序管理的局面。

2.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低,闲置或低效利用问题突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原宅基地被闲置或废弃。另有大量两栖居民的存在,因宅基地无偿取得且缺失监督和制约,回村又重选址建房,原有的宅基地闲置,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同时在城镇也挤占建设用地,出现了城市和农村两头挤占耕地的现象,导致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农村空闲住宅达到10%至15%。法律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抵押和出租,宅基地的交换价值不能实现,大量闲置宅基地不能盘活利用,降低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虽有一户一宅的规定,但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重新选址和进城的村民都保留宅基地,由于缺乏积极的土地回收、复垦机制,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健全,各地农村均存在人均建设用地超标、空心村、用地粗放的问题。农村人口在减少,但农村居民点面积却有增无减,出现大量的闲置用地,闲置规模相当于现有城镇用地的1/4到1/3,进城人口占用的宅基地并没有退出。既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状态,又在农村形成事实上的耕地紧缺与宅基地浪费并存的局面。

(三)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无序,冲击了国家土地制度和土地交易市场

法律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集体土地的价值难以体现,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逐渐凸显,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提供了机会。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空白和流转成本低,潜在收益导致集体建设用地隐形交易市场大量存在。集体建设用地突破了原有的使用范围,通过私下交易进行自发流转,从自建自用转变为出租、抵押、转让、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农民个人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小产权房和私下转让宅基地,导致不受法律保护的小产权房大量地存在,并且蓬勃发展,屡禁不止,如北京的“画家村”、深圳的“城中村”等;农村集体将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地下交易市场,通过联营、股份制、出售、出租等各种形式变相转让土地使用权;而政府也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以加快经济的发展,这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背离。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大肆进行“灰色”交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频繁地进入“黑市”流转,给土地法律制度带来重大挑战,导致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活跃,冲击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国有土地交易市场,造成土地利用混乱和交易秩序混乱。缺少法律的保护和制约,易引发纠纷,给流转双方交易安全带来隐患,也不利于保证交易安全。但法律限制了集体土地的流转,禁止集体土地入市,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能和处置权能得不到有效保障,阻塞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渠道。

三、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对策

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通过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对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的优化。

(一)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1.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坚持以规划控制为前提。

加强土地规划用途管制,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功能。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严格划定农村居民点,合理确定宅基地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引导农村居民点由零乱分散变为集中有序、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稳步推进居住点向小城镇、中心村集中,禁止散点建房,确保农民新建住宅按照规划、计划使用土地。重新开发和利用废弃、闲置的土地,推行占一补一工程,拆除废弃房屋,杜绝一户多宅情况的发生,逐步清理空心村。统筹生产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庄环境的整治,整治村容村貌,突出乡村特色,实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有效整合与规范,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实施。目前农村建设用地有2.84亿亩,承载着7.4亿人,而城镇建成区面积只有5700万亩,却承载着5.7亿人,农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是城市人口的3.8倍。充分挖掘集体建设用地的潜力,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和整合,可以避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无序和混乱流转,实行土地利用规划法制化,节约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

2.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权面积标准,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可效仿海口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收回、退回和置换机制,采取经济措施对退出宅基地的农户给予补偿和奖励,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合理流转,对地上农房依法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对积极复垦宅基地的农户给以土地复垦、整理补助费,以解决一户多宅、超标准占地等问题。推进村镇规划的实施和空闲宅基地的盘活和复垦,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权面积标准,引导农民依法按程序申请和使用宅基地,在面积标准范围内,农民无偿使用,对超出标准的部分实行有偿使用,其有偿使用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坚持一户一宅和面积限制的原则,赋予农民对宅基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完整的权能,允许出租、抵押、转让、置换、继承等方式流转宅基地,促进宅基地的商品化。农民一旦将宅基地流转,不能再无偿从集体取得宅基地,只能依转让、出租的方式取得宅基地,对于一户多宅和面积超标的农民住宅,征收宅基地使用费,每年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多宅或超标部分的宅基地使用费。弱化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将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宅基地分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赋予宅基地使用权人继承人合法的继承权,给予不符合条件的继承人适当的经济补偿,将宅基地使用权收回。

(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对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

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能,修改土地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的确权登记发证制度。成立专门的登记机构,开展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在确权的基础上,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及房屋所有权证,享有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通过产权制度保障集体土地同权参与城市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集体土地流转管理的基础,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条件,切实保障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2.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打破政府对建设用地市场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