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改论文范例

化学课改论文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1

以学生为本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由于学生都有个性和需要等千差万别,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个性化,人本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的教学课标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培养能力和方法,同时情感态度等教育也不能缺失.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看,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开设不同形式的化学课程供学生选修,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美国虽然1993年颁布了《国家科学素养基准》,并在1996年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但它们只是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和怎样实施,就由各学校自己决定了.从化学课程的设置来看,在美国不仅不同的中学各有特点,而且同一中学也有开设几种不同要求的化学课程,从而最大范围地满足了学生在化学知识方面的不同需要.英国很多学校的化学课程和教学形式的设置也都由学校自己制定,因此各学校的化学课程设置也各有特点.日本在教育上虽然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但设置化学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几种课程,其中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纯粹的接受式学习已经落后,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慢慢地发挥了其优点.看课本、看视频、听教师讲解学习等是接受式学习的形式,这一直都是最基础的.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文字材料、科学实验等进行研究,获得数据,发现问题,学习知识,这是另一种发现式学习,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部分.美国在1993年出版的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全书共有8个单元,其中就有21个“你决定”的探究性内容,等于说平均每个单元就有2.5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对每个问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就是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的体验式学习.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通过对事物情感以及问题的反复研究与探索,反复练习实践与亲身感受,发现事物的内部知识,从而能从中学习和体会到某些不能用语言讲解而得到的知识,然后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并形成某些情感.近年来网络化学课程开始在一些国家盛行,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学生可以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进程,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习方法.这些化学课程都体现了多样化的改革趋势.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鼓励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还能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在思维和探讨、合作与学习中学习知识.即可以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等,以实践讲解和感受等多功能形式教育学生,使教育质量最优化.同时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想碰撞,这都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如果在课堂营造一个真实化的情境,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科书《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第三单元里,关于“食盐的电解及有关化学产品”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工厂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境,学生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这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环境中更乐意去融入和研究,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里应用.

四、网络教学普及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开始进入网络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网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利用网络资源,教师之间也能互相分享资料,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某些板书工作,也能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网络化学习也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进行全新的互动式教学.网络教学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自由化、丰富化和共享化,网络可以作为一种提供最新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能让很多见不到名师的学生也能听到和看到名师的讲解,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共享者.

五、结语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2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专业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以2004年版王玉炉主编的《有机合成化学》教材为主。它包含了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选择性反应等内容,体现了当前的合成反应内容,但该教材缺少林化产品应用的实例,因此需引入新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

林产化学工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利用的工业,是森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取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产品的工业。当前“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授课内容为“樟脑氧化合成樟脑醌”的实验,其选题和采取的实验方法都已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林产化工行业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老化等原因使得实验测试分析方法单一、落后,从而导致实验数据误差增大、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无法正常开展。

二、“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林产化工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引入新的教材

笔者结合林产化工专业林化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发展现状,适时吸纳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参考书的选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选择出适合课程教学内容、具代表性的中外文教学参考书,如Morrison的《OrganicChemistry》原版专业教材。

2.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教学新内容和前沿科研内容的引入,不仅使教师所授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具有紧跟国际形势的先进性,而且体现了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笔者还将“有机合成化学”课程中没有包含且属于当前我国林产化工行业发展的热点内容介绍给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上启下的课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笔者认为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采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笔者采用自己制作和搜集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反映实际合成反应现象和反应机理的模拟视频和三维动画片及部分生产工艺流程的录像,开展“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抽象难懂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变得生动形象,使抽象的反应机理直观、清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合成产物的准确结构和详细反应工艺原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及学科前沿知识。

2.遵循现代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仓储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授课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应用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素材进行讲授,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教师在讲授“应用萜类化合物进行香料的合成”“塑料用增塑剂的合成”等问题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其次让小组的代表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互相提问;最后由教师评出讲解内容和所提问题都有深度的一组,给予适当的奖励,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将理论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笔者通过一些小型科研活动,让学生掌握并设计出先进合理、贴合生产实际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类科研活动,这既拓展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小型的林产化工学科实际生产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高校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实验环节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巩固有机合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际操作、综合设计等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深化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科研情况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

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同时,笔者结合“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林化产品加工的特点,让学生设计具有前沿科研性的实验。如藿檀酯木香型香料(国际著名香精香料公司Symrise和Quest的产品)的合成实验,学生利用α-松油烯(林化产品中间体)与缺电子亲二烯体,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如与丁烯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醛等物质通过双烯加成合成不同香型的香料。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学生通过设计新的实验,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科研开发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

2.开展双语教学

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有许多“人名”反应,翻译成中文后会有很多不同版本,不易被学生理解,不利于“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影响学科的发展。因为很多专业知识点用英语解释时准确性较高,并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所以笔者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了英文版的专业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使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国际科研前沿信息,及时将专业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使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很好地掌握专业外语知识,为学生今后独立查阅科技外文文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这次教学改革中,笔者建立了科学、系统、客观、严格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①实验操作;②对实验常识性问题的理解与掌握;③对实验过程突发情况的处理;④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笔者认为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给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肯定,主讲教师的授课多次被评为优秀、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因为“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所以单纯的理论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改革后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紧跟国际先进趋势,体现出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更符合我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的能力。另外,教学理念的转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在课下踊跃思考、提出问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提高。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开设先进合理、贴合实际生产的设计性实验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新产品的制备和应用的内容明显增加。实验课的全新考核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普遍认为这一考核方法比较好,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3

动画专业教学内容的思考

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的素描、色彩基础课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应在巩固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专业特点进行素描学习和主观色彩、归纳色彩的表现与训练。例如素描,综合类高校的素描课程不像美院量大且集中上课,学生入学的专业底子也往往相对偏弱。对此,在动漫素描课程中须加强人物及动物速写的训练,目的让学生理解各部分解剖结构,掌握连贯动作、动势线、动势重心。教学中设置头像表现素描,须有夸张、幻想的造型训练。一般学生不理解动态速写的重要性,观察方法及手上技巧也跟不上。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有技巧有步骤地引导。针对动画学生初期慢写速写放不开作画,局部作画,忽略结构,教学要以动态线、重心,骨骼结构的理解为主,设置人物几何体造型表现课题,课时为8节。随后课堂设计中加入技巧,强化人物动势线训练,课堂练习速度加快。训练眼手的协调一致,让学生围成环形,中间为模特儿(设定一个动作连续的2~3个姿势),同学们顺时针走到其他同学的画面上作画,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人物姿态。这种训练持续到每位同学都能2分钟内画出一张动态速写。这种教学改革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对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局部作画的惯性,学习到他人的长处。老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动态结构及表现方法的问题。课外布置定量的动态速写及默写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一般我们单一地把它作为动画基础教学。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讲解,兴趣不高,其认识仅停留在浅层面上,待进入动画设计制作课程时无所适从。而后续课程《二维动画设计及制作》实践教学偏后,使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面对此问题,将“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门课程整合为“动作与角色设计”课。从基础“动画速写”课程入手,通过准确把握动作的关键姿势及迅速捕捉动作的全部过程,转入“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角色设定,再到“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对运动时间的控制和调整,最终通过“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使动画角色的性格、动作得到验证,完成短片。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更新与整合,使课程环节由基础知识到专业理论、由专业理论再到实践操作,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

有的综合院校学生在大四作毕业设计前,还没有合作完成过一部片子。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成片作品设计,将成片创作(毕业设计)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突出设计与生产的关系,改变原来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课程设置。如二维、三维及偶类动画片创作实践将所学动画专业基础知识与这几类动画制作软件相结合,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动画短片,以此检验和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动画的制作流程及创作要领。艺术采风。主要是深入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地区,研究民间美术的创作内容、特点及思想根源,收集生动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民间故事、传统艺术等,为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实习。主要是到动画或游戏公司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积累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为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但现在综合类高校动画学生真正去专业实习的不到一半。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我们的毕业实习往往和毕业设计相冲突,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毕业实习,这样也使得毕业设计的教学和质量得以保证。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4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讲述这样一个科技信息:以往的科学界普遍认为,随着工业化革命步伐的加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多,整个地球也随之变暖了,这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温室效应”,由此可能就会引起南极冰川的大量溶化,从而造成海面水位的不断上升等。讲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接着说,有调查说“温室效应”不会造成海水水位的上升,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加快海水的蒸发,这样也会引起南极大陆降雪量的增多,降雪量增多了,冰川就会加厚。这一叙述过程中的相关溶化、蒸发、凝固等相关的物态变化在无形中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将学生的这种注意力转移到“物体变化”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上,这必然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热情。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因此,我们在具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最佳的使用时机,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化学知识,在互动中求知,在愉悦中索取。

(一)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加深学生对化学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的不断集中,使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高。例如,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电解食盐水、炼钢、炼铁、氧化催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把这些孤立、分散的设施连接成为系统的以及完整的设施,让静态性的生产转化为动态性的,以及重复性地呈现与局部放大一系列的环节,这样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晰,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这一系列设施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原理。学生也能在一系列演示中不断地在头脑中形成这些知识的框架,进而使自己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

(二)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在教学“钠与水的反应”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这个过程也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钠的正确取用、保存及切割等。学生通过大屏幕能清晰地观察到游、熔、红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化学教师可以利用钠的性质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教学效果。

三、化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拉近学生和化学知识的距离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在讲解“氧气”一章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氧气就在空气中,氧气也和我们的生命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对于如何制造氧气以及生活中的氧气化学反应,都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都比较常见的问题,如食物之所以会变质,主要原因就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化学知识,还能让他们知道很多化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进而有效地拉近学生和化学知识的距离。

(二)在化学理解中融入生活经验

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迁移到化学概念的学习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扎实化学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好基础。

四、总结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本,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新领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己的化学知识,寻求更加有效、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为最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作者:牛春祥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会宁中学

第二篇

一、高中化学“微课堂”以线构面,突出重点

“微课堂”突出教学时间的“短”和教学内容的“精”。其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知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着一条主线,由线构面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的集中化,精髓化,让学生在利用教学资源学习时能重点把握学习内容,优化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充分建设微课资源,促进微课教学

新课改下在高中化学“微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优质而完善的微课建设,促进微课的教学。微课资源包括微课件、微练习、微教案、微点评等,其核心是“微视频”。在微课堂教学中,将这些为资源与微视频有机的结合,将“死”的教材设计成为可移动、重组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学习知识,解决疑惑,从而更好地促进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微课堂”教学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重点强调知识的深度,即在教学中重视对某个点知识的透彻和挖掘,或者是某种审美、情感的体验。为了更好地现化学“实微课”堂的教学,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1)微而不缺

化学微课堂虽然较为精简,但是其课程也需要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也需要符合完整教学活动的要求。包括教学中的微课件、微练习、微教案设置是微设计都应该具备,而不应该由于微课堂的时间短而有所缺失。

(2)微而不乱

高中化学微课堂虽然时间短而精,但是课堂强调对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涉及的内容进行解决。因此,课堂教学仍然需要进行备课,科学划分知识点,这样才能环环相扣,稳步推进,实现科学、合理的微课教学。可以说微课教学也需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不能因“微”而“乱”。

(3)微而不卑

高中化学微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能够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微课堂教学是一种“学习型资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考虑,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炼教学语言。这样不断能让学生简洁、明了的了解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知识,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5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新知。

1.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浓硫酸”性质的时候,笔者就根据书上的黑面包实验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在蔗糖里加了少量的水,它利用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到后来蔗糖为什么会变黑,又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金属钠”时,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对Na与Cu(OH)2溶液、Na与不同酸溶液(稀盐酸、浓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反映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探究,并且巧设一些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演示下,他们也会很快地明白“钠与酸“的反应首先不是先与水进行反应、而是与酸中的氢离子先进行反应这一细节性的化学知识,加上教师及时讲解,他们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加强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索和验证化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1.让实验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笔者准备了缺铁性贫血患者所补的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片,让学生用Vc来验证氯化铁的氧化性。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如补铁的时候适量服用维生素C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学生也感到了化学可以很好地为生活服务。这样,化学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当化学实验教学每告一段落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写一些学习心得或小结,回忆、反省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养成课后及时复习、整理以及归纳的好习惯,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课堂评价不仅是一个评价过程,也是一个激励学生、优化教学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教师要把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教学“二氧化硫”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分别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与危害等进行汇报,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好,笔者及时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肯定。在教师的肯定下,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效促进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唯有如此,教师的评价才能够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教学的主导,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以及总结,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赵静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制定合理的化学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唯一的要求就是考出高分,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在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和思考解决化学难题的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最终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化学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掌握好教学目标的尺度,让学生通过持续努力能够达到目标.教师设定的目标不能太简单,过于简单的目标学生很轻易地达成,就没有了奋斗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保证教学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不仅重视学生的化学成绩,还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认同化学,主动地学习化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化学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化学实验现象,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多种氛围的营造,尽量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三、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增强了化学的实践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涉及非常多的化学实验.但是很多的化学实验在高中实验室中很难进行,或者是设备的精密度达不到,或者是实验试剂药品有毒,对学生的伤害太大,这些实验只能通过多媒体进行观看.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危险实验的操作视频,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观察实验结果,得到实验结论,比教师单纯讲述要好得多.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制作的课件,让学生进行相关化学元素性质的对比,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水平.例如,在做“验证氯气的性质”实验时,因为氯气有毒,一般不让学生亲自进入到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正规的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氯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掌握氯气相关的知识.

四、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操作

高中化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教材要求很多的实验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虽然掌握了实验的过程和现象结果,但是和实际操作水平相差很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重要实验,如丁达尔效应、酸碱盐之间的置换反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化学过程的了解.教师要勇敢进行实验创新,在原来的基础上勇敢进行联想,提高实验效率.很多创新实验都是建立在特殊的实验现象上的,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特殊的实验现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通过真实的实验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教师要做好辅助工作,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探究工作,让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五、进行化学交流合作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化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但是学生个体很难彻底掌握相关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保证小组成员能够和谐地进行化学交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化学课题,让学生小组进行探究,小组经过探索之后将结果形成文字,在课堂上表述出来.教师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对结果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框架.教师在小组探究中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纠正失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

六、总结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采用合适的化学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周莉 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

第三篇

一、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动手实验少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认真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以视频资料或者直接在讲桌上讲实验,学生根本没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实验现象基本靠死记硬背.另外,实验教学条件较差,设备陈旧,部分学校对实验投入少,压缩实验课时.

2.教学课程资源的短缺

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学校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课程资源受到限制,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无法开展.在多数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只有少数学生唱主角而多数学生只是滥竽充数.

二、解决措施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传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在化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采用新颖、互动的教学模式,注意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打破传统的单方面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互动,从而使学生超越自我的认识局限,让学生在尝试中体味到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和探究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主要方法有:(1)运用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SO2的性质时,首先向品红中通入SO2,然后再进行加热,溶液先变红,加热又褪色,冷却后又变红,进而引入SO2的性质学习,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而变得强烈.(2)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校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老师要转变实验教学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活跃学生们思维.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动手做实验,让他们体验实验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4.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对教师来说,所教学生中都有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设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会”的喜悦,让他们主动地去实现自我价值.

三、总结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6

高中化学实验数量多,题材广,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现象,但是如何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又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同时体现出实验的要求,又体现实验的趣味特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化学理论知识能通过实验,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教师实施实验教学时应有明确的授课思路。

1.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的学习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定要先落实,否则,学生就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了,而且范围一定不要太大,不然会太空洞,重点不突出,会加大学生的负担。面对一项实验内容时,要对它从各个角度做深入的分析,如:为何在教材中要设置这个实验?它有什么价值?它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侧重点在哪儿?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达到怎样的水平。

2.实验教学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氛围,构建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验把它的化学性质传授给学生,实验前,教师先构建一个二氧化硫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每天天气预报时空气质量日报中涉及的二氧化硫,以及学习它的性质后如何处理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情境,通过实物图片酸雨污染的展示来让学生获得具有真实背景的知识,这样能被学生主动够建﹑重组到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并能运用到类似实践活动中去解决实际环境中空气污染问题。

3.课堂中实验教学的进行。

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自主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要规范化,标准化,为学生做好实验的示范作用。实验时,若需学生注意的操作则要在实验前强调指出。新课程标准下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的进行。在明确的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结合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合能够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同时也能很好的符合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伴随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应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或探究实验,拓宽学生实验的思路,使学生实验积极,主动,目的明确。

二、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方面

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的要求更高了。但在去除了一些描述性的和基本的概括,减少了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内容后,不再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核心,重新强调调查和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的应用,是可以吸引大量的学生进入到化学这个领域中来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1.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关注学生提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善于发现、关注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与传统的“学生问,教师答”的学习方式相比,这种将以前教师直接回答问题转化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学习,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要给予科学的评价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7

一、大力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1.大力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是被动的实验观察者,有时候因为距离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不十分明显。而开展分组实验是学生和化学实验实现近距离接触,亲自体验高中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化学分组实验包含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化学验证性实验包含实证精神,实验内容含有环保意识教育、丰富实验方法等,这需要去全面认识并挖掘学生内涵。新的化学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实验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发挥优势,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一步拉近学生和化学学科的距离,体会到化学实验的实用性。

2.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化学定律、新物质合成等都是将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的,而化学新理论的提出也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检验来确定。因此,化学学科的发展是通过化学实验这一手段来完成的。化学探究的过程包含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选定仪器做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结论,这是化学探究的创新活动,按照这一过程开展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新的高中化学实验标准颁布后,化学教材增加了一些探索性实验,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开展探索,对实验问题加以分析探讨,然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在讲解“硫酸”时,教师可以做“黑色面包”,采取这样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集中注意力,参与思维,发现化学奥秘,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

二、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有的实验效果不清楚,还有些实验存在耗时长、重复性差,在课堂上很难展示出来。此外,还有的化学实验还存在污染大,是不能在教室内完成。而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帮助化学教师有效克服上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化学实验效能。比如在讲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如果改变压强对四氧化二氮、二氧化氮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明显,使用化学教材实验,学生一般情况下观察到加压后的混合液体颜色逐渐加深,但不能发现颜色略微变浅。采用制作好的课本实验的模拟动画、原型模拟,突出气体颜色上的变化,加强化学实验现象的层次性区别,并且在模拟动画中压强对气体分子数、浓度影响的差别演示出来,还能加强学生对压强变化中的气体颜色变化、组分浓度的变化等方面的认识,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认知。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化学实验过程,更加具备直观性与灵活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轻松获取知识,提升化学整体素养,这是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不能起到的实际效果。

三、化学实验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倡导从社会发展、学生需要的实际出发,切实发挥高中学科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来有效拉近学生与化学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切实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性与实用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和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采用哪种方法可去除水中的沉淀物?为什么用成熟的苹果可以催熟绿橘子?为什么可以制成橘子电池等等,这样的实验不仅能有效验证化学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加强化学实验和生活的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有效弥补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四、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采取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大力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素养。

作者:赵娜 单位: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竞赛课的教法

一、教学语言规范,注意教学逻辑

在课堂上,语言是教与学的桥梁,它决定着学生的喜好。课堂教学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学问的多少,口语表达能力也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把知识准确、科学、到位而又不枯燥地传授给学生。化学学科跟其它学科一样,教学内容严谨、逻辑性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精炼,在赛课中语言表达的要求就更高,不能出现任何有争议性的语言甚至是错误的语言,更不能出现科学上的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尤其是特有的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性质、实验现象和结论,表达应该规范、准确。同时,备课时,最好要写“详案”,反复斟酌、推敲,才能在课堂上表达得更准确和完善。

二、理清教学思路,搭好教学框架

优质赛课,与平时的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略有不同。为求比赛公平、公正,一般都在异地进行,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学生,加之教室后排还坐着若干位评委,授课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紧张的情绪,教学思路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不管教学内容多么繁杂,授课前一定要认真理清教学思路,搭建好教学框架,明确本节课主要应完成教学任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是着重讲,哪些只需一般提及,做到“心中有数”。以《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为例,首先要明确本节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有:(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酸、碱、盐的定义。讲授的顺序为: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再从电离的角度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最后引出电解质概念。

三、新课引入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一场表演。精彩的表演,能引人入胜,产生共鸣。课堂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新颖的新课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抓住学生的心。所谓的新颖,就是要有“亮点”、有“新意”。新课引入方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1)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或问题作为开始的情境引入法;(2)以引发学生兴趣与思考的问题作为开始的问题引入法;(3)以对固有知识的回顾、反思,运用、迁移、拓展和类比等手段引出的温故知新引入法;(4)直接点明主题的开门见山引入法;(5)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的实验探究引入法,等等。新课引入的方式很多,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选择,但不管是哪一种选择,课题引入一定要有亮点,甚至是出奇不意,才能使学生感到有“新意”,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近几年来,网络非常的发达,想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很难让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能适当运用自制的教具开篇,在众多的选手中肯定会脱颖而出,让学生和评委印象深刻。例如,本人参赛课题《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的引入,就是根据上节“物质的分类”的内容来制作教具的,课前,秉着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我充分利用一些废弃的纸箱,制成尺寸大小相近的“卡片”,在每张“卡片”双面都贴上白纸,为使得“卡片”更加美观、精致,还用彩色笔给“卡片”描上边框,并在白纸上写上一些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赛课前,把它们随机分发给学生,引入时,请学生回顾“物质分类”的内容,然后请学生将“卡片”上的化合物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化合物可有多种分类的方式,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这种教具不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随意改变。在使用时,不仅能复习上节内容,同时,给学生“惊喜”而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四、注意细枝末节,充分做好准备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赛场如战场。上好优质竞赛课,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要注意几个细枝末节的问题:(1)赛前,到比赛现场观察上课教室、安装和调试多媒体课件,避免由于电脑配置不同(有条件的可以自带笔记本电脑),影响动画播放效果。(2)根据黑板的大小,设计合理的板书。(3)准备好实验器材,有分组实验的,要先确定好所上班级学生的总人数。避免因实验器材准备不足,影响教学效果。(4)所用教具的摆放位置要设计好,便于教学中的使用。(5)计划好出行的路线和时间,避免因堵车或不熟悉道路而迟到的现象。(6)对于教师的着装要求,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在比赛场合最好着正装为宜。

五、总结

总之,上好一节优质竞赛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好竞赛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成功。

作者:邹加华 单位: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研读新教材,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在化学高考中,主要考察五个方面: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在高考中,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失误。选择题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不灵活、不熟悉元素化合物基本的性质、对实验操作认识不清、主观臆断、审题不清导致的判断失误。解答题部分:化学方程式及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对有机反应原理把握不到位、审题不够严谨答非所问、不能将题目中的信息与知识有机结合、知识点存在漏洞计算能力差、时间分配不科学等。在研读好教材的前提下,在基础教学和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周密设置各个模块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训练时,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将一些解题技巧运用熟练,如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定方法等。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新的角色过渡。转变化学教学观念是实施化学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的一次深入变革,不仅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同时要积极关注课改动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课堂反馈,优化化学课堂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发生着各种信息反馈。比如,上课学生听讲状态,课堂提问的应答和质疑程度;对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延伸;学生观察实验时的表情和实验操作中的态度;在测验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等。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反馈具有协调整个教学系统活动、确保教学系统有效运行和协调教学活动优化教与学行为的调控功能。做好课堂反馈,进而调整后续教学策略,使教学始终处于最优化状态。

四、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化学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经是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多媒体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表、声音、视频、动画、图片等功能集于一体,显示了它在教学过程中无与伦比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如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演示,微观分子结构的展示及一些交互性测试进行模拟实验等。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从而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王乐民 单位: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构建

一、知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能够产生一些新的知识,学生面对难点重点如此层出不穷的学科,单凭简单的记忆背诵早已无力应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基础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新旧知识的补充和呼应,通过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学生的基础也会越来越扎实,而不会出现记忆混乱,知识点重复等现象.这套体系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落后陈旧,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对原有知识的充分理解的层面上,做到更进一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容

1.基础知识的选择

想要构建完整而有效的知识体系,一定不能忽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它们是构建框架中最重要的基石.尽管有些基础知识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无关紧要,但是在整个体系当中它就能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对待化学问题的正确方式,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基本观念,在遇到化学问题的时候会自动将相关的理论概念及解决方法一一列举出来.这符合学习知识所需要具备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为进一步学习更加复杂深奥的知识打下基础.这种基本意识一旦成形,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也逐渐加深.对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视,也是新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理念的主要区别.要抛弃过去专门研究解题技巧,专攻难题偏题的错误方法,立足于学习的根本,牢固树立正确的基本概念的形成与构建.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基础知识并不是万能药,它只是有助于形成最基本的价值核心体系,对于其灵活应用和正确理解,都要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它作为一个载体,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对上层体系的关联和提炼,不应盲目地强调基础而忽视了对更高层知识的学习.

2.新兴知识的融入

时代在不停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如果固守传统的知识体系,只会落后于周围环境,导致无法解决后续出现的新问题.如今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资源、环境、卫生、能源等都与化学学科息息相关.只有在化学知识体系中加入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知识,才能在将来进入社会以后尽快的适应环境,得到认同和肯定.新兴知识的融入,还有助于学生增加生活经验,更加贴近社会,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更有效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关键时刻进行决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侧面加强了学习效果.

3.培养动手能力

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既能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变化都与实验密不可分,它对于学生的指导和教育都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1)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上.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仅使基础知识变得更加牢固,还有助于学生从中体悟到一些课堂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细节,深刻领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书本上零散琐碎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到了一起,做到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深奥,要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得先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入手,培养出学习兴趣之后再逐步的增加难度.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过程,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这种探究性实验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发现生活中不易注意到的一些知识,将其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相联系并融会贯通,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体系的构建.

4.做好课后总结和教学反思

课后总结是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回顾,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能做到及时解决,并与之前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结合,容纳到自己建立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当天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一次再筛选,将一些重点难点挑选出来,对于学生已经掌握并能够充分理解运用的知识可以相对忽略.将所需要注意的知识集中到一起,进行有效的解答.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忽视对于学习之后的温习反思,这应该是一项贯穿教学工作始终的活动,它能够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便更适应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进度,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和高层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时的进行反思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只有做到对过去所学知识完整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这还有助于师生之间产生互动,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及学生学习计划的深入都有相当重要的帮助.

三、构建知识体系的效果

1.学生的构建知识体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要从之前盲目依靠教师和书本的依赖思维中脱离出来,遇到新的知识能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并将其归纳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的学习变的更加有条理,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计划更科学更符合自身特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新知识更加渴求,内在动机的加大使得学习变得事半功倍.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不会气馁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更好,激起学生的热情,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长期稳定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面对传统知识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才是科学进步的最大动力.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疑问,不仅要学会自己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更要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判断,对亲自得出的观点能够坚持到底.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最重要阶段,只有树立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化学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总结

化学课改论文范文8

兴趣是求知的最大动力,初中化学的教学和学习来说也正是如此,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就是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诱导学生,引导学生对于初中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年纪的学生是比较活泼爱动的,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化学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展开,兴趣逐渐降低,因为随着化学课程的深入展开,将会涉及各种各样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大量的专业术语以及陌生的化学元素符号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兴趣就会降低,学习起来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名人事迹来激励学生燃起对化学的兴趣。比如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因为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因而获得诺贝尔奖,以及门捷列夫总结的元素周期表,通过这些化学方面科学家的伟大成就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的兴趣,这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因为化学总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我们都会看到化学的身影,由此可见化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的兴趣,这样的实验可以使用鸡蛋壳以及食醋来实现碳酸钙和醋酸的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鸡蛋壳的表面会产生气泡,通过等类似的小实验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话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提升。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良好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科学地安排教学的课程内容,这样的话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更加合理和科学,我们教师教起来也更加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知识,效果更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对于教材的内容念一遍就算完成了,新课改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学到东西,这样的话才会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的化学教材中涉及的主要知识包括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元素以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等几部分。知识点的分布也是比较多的,在教学中倘若单独看待某一个知识,显得比较复杂,学生记忆起来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基本概念是来说明某一化学事物的,基本元素则是该化合物的组成,基本原理表明的是怎样的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化合物就是反应的产物了,这样联系起来,知识体系就会显得比较层次和系统,学生也就容易接受,抓住了内在的联系再进行归纳对比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三、重视教材,联系实际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是我们教学过程不可脱离的依据,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教材。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教师过多地依赖于课外的辅导工具来进行教学,一味地教授教材之外的知识,脱离了教材,过分地强调方法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作用,但是就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因为长时间后会出现对过多的方法遗忘甚至混淆的现象,新课改下下,对于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就不能做到有理有据,所以基础知识才是根本,重视化学教材,这样的话打得好基础,才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初中的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对知识进行讲授的时候,可以多多联系实际,比如光合反应,比如葡萄糖在人体内分解的反应,类似的例子多多举列,学生通过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够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印象,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长此以往地积累下去,学好初中的化学课程就变成了简单的事情。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改下对于化学知识来说要想学好,应该更多地重视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运用过程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复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会更深刻,学习的成果就会更好。我们应该在这方面更加重视,在课堂上对于新的知识进行讲授之后可以随时提出与该知识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对于问题进行解答,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得到激发,对于知识也能够得到掌握。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量大,运用题海战术,这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是不被提倡的,作业布置要求可以概括为“精、准”,精是题目的数量上应该精简,准是要求题目对应的知识点要准确,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效果才会更好,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