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例6篇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1

我是在今年七月份正式加入银行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入职六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足以为我划上深邃的记忆。因为这里包含了太多的教诲和厚爱,包含了太多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向那些给予我感动和快乐的领导和同事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总结这期间的工作履职情况,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思想上,一方面,我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始终以一个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方针。积极参加分行和支行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学习态度端正,遵守行纪行规,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明确锻炼目的,服从安排,积极参与内部事务,虚心求教,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来。另一方面,在工作上转变思想态度,银行在银行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个人业务开展起来还面临很多困难,这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必须有一个转变。未踏入银行之前对我行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来到这里之后强烈的反差,使我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一直处于低谷,看到重重困难,我退缩过,甚至想过放弃,但支行温暖的大家庭让我又舍不得离开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挣扎我终于明白人必须学会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在工作中,我忠于职守,尽力而为,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我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在这期间接触了个人贷款业务,学会操作流程。在理财业务营销中虽然碰了不少壁,但这都可以为以后更好的开展理财业务打下基础。在日常服务客户中找到快乐。为自己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地认识了 “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性。在竞争空前激烈的金融业中,只有牢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尽心尽力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方便和财富,切实为客户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学习上,认真参加行里组织的各项培训、考试,学习了分行组织的零售银行客户经理销售能力提升培训,同时还顺利通过保险资格考试。利用空闲时间我不忘学习其他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开拓学习空间,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七月份到十一月份参加了国际金融理财师学习(cfp),这次学习使我的理论知识又上一个新台阶。在日常还实时关注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打下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

成千里。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因此碰了不少壁,但相应地,也得到了不少的磨砺机会,这些机会对我来说都是实际而有效的。在组织参加半岛网举办地宝龙相亲会时,行领导很信任的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来完成,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却没有实地考察,导致活动组织当天耽误了很多时间,使同事搬着重重的宣传工具跑了很多路,在此向大家道歉。在过去的时间里很多工作总是说的多做的少,想的多行动的少,没有行动永远都会处于婴儿期。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多实践的工作作风,“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断完善和细化自己的工作。

在营销方面,由于计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以及思想上未能真正的解放,以致营销工作没有实质的进步。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今后的营销工作应贯彻到每一天,走出去营销客户,将营销工作作为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只有持续性的营销才能转被动为主动。应将各项营销工作量化到每月,每星期,每天不断总结,对比。

路还很长,需要努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我所从事的理财岗位还没形成一条完整的模式,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新的一年,我行的个人业务会不断完善,我将紧紧跟随行的领导,不单单销售我行的业务,让看客户对我行有新的认可。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2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192)

摘要:回望建国以来银行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从初期的各种政治、文化、业务短训班乃至扫盲班,逐渐形成银行系统内部业余的和正规的中专、大专、本科等各类银行学校,并依托教育系统的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银行业的繁荣,教育培训工作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大提升,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基本上适应了新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新中国银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76-05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既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也不经营物质产品的销售,而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中介服务行业,属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前,业务经营比较单一,主要是存款、放款和汇兑。解放初期,相对而言职工文化水平较高,基本都属于脑力劳动者,都吃“大锅饭”,与其他行业职工并没有太大区别。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银行业务空前繁荣,所经营的金融产品大幅度增加,对职工业务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随着银行盈利增多,职工收入相应地增长,成为其他行业羡慕的“白领”。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①他还指出:“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②“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不光是坐在那里算账、打算盘,也要广开门路,会做经济工作,会做生意”。③这表明国家对银行业的地位在认识上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与提高。因此,提高银行业职工的职业素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这又与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时制宜,政治、业务、文化一起抓

新中国的银行业,自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之始就十分注重干部培训。由于新解放地区迅速扩大,银行不像某些工业项目,可只选定某个省市设立,而是要无遗漏地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需要员工的数量极大,而进城干部数量很少。当时,虽然新政权接管的官僚资本银行和私营银行业的人员数目庞大(以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为例,仅伪中央银行员工就超过3 000人,中国银行也超过4 000人,1952年经过整顿淘汰后的公私合营银行则超过9 000人),但仍不得不招收新的工作人员以适应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在1949年1月15日最早解放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天津,中国人民银行建行初期,在各分行2 200名职工中,留用和新招收的就有1 400余人,占总人数的67%,对他们而言,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因此,从1949年5月起,连续举办了5期干部学习班,每期2~3个月,先后有740余人参加,主要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新人生观》、《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等,使他们认清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两种银行性质的不同,懂得参加革命工作的意义,树立主人翁思想和做好银行工作的自觉性。这项工作自1951年3月始,转为委托天津政治学校(其前身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天津分校)代办,使这类以改造思想为主的学习基本做到全覆盖。1952年12 月,私营银行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天津分行也组织了近600名职工到政治学校学习,改造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

1952年12月,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专门举办了(公私合营)银行高级干部训练班,抽调京、津、沪、汉等地分行的原任经理、副经理、襄理等高级职员452人集中赴京学习,时间约半年,除最后用一个月时间总结外,政治、业务各用两个半月,政治课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革命人生观等;业务课有共同纲领、金融政策、货币管理、农村金融、国外业务、银行会计、干部政策等。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听课为辅,互教互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明确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上这种以改造思想为中心的学习班,是解放初期所必需的,全国各地银行业基本上都采取这一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1949年8月的一份《综合报告》中指出:“组织以政治为主的训练班,轮流调训原有职员,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和业务作风。数月来的经验证明,这一方法很有成效,应该很好地继续办下去,争取将全部或绝大部分旧人员都能经过训练,成为健全的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④,由此肯定了此类调训的必要性。

如今,村镇银行招聘人员往往都要求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而在解放初期,银行职工的文化水平从整体讲虽处于较高程度,但部分进城干部文化程度较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就举办了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培养工农干部189人。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举办了一般为期3个月的金融干部训练班,进行政治、文化、业务学习。据1949—1957年的统计,通过干部训练班、干部学校、职工中专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培训干部、职工14.7万余人。

银行系统与社会办学,合力培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银行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成立高级干部训练委员会,举办过政治训练班、老干部学习班、合营银行干部训练班、分行行长研究班等。1954年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文化补习班与上述高干训练委员会合并,成立总行干部学校,实行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自力更生培训了大批干部。1957年12月,总行干部学校与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中国人民银行在大量举办短期训练班的同时,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又逐步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干部学校和学制正规的银行中等专业学校。195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各地银行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创办中等专业银行学校,初始按初中、高中两类举办,初中类招收高小毕业生,以学习文化为主;高中类招收初中毕业生,以学习银行业务为主,学制一年半或两年,开设工商信贷、银行会计、农村金融等专业。截至1957年,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人民银行先后创办银行干部学校20多所,江苏、河北、吉林等省建立学制正规的银行学校10所,其中长春、苏州、上海、天津等地的8所银行学校划归总行直接领导,由总行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写了基础课与专业课教材。各校毕业生共4 000余人,其中除少数进入高一级财经院校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都分配在银行从事本行业工作。

地方银行分支机构举办业余学校也是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从1949年举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始,至1964年坚持不懈,14年间完成扫盲381人,培养高小毕业生2 664人,初、高中毕业生1 426人。银行办事处主任级干部60%都曾在业余学校就读过,科长级干部在业余学校就读过的更高达90%。自1963年起,业余学校的学习内容从以文化为主转为以业务为主,举办了大专信贷、会计、中文、应用文写作等12个班,有682人参加,同时继续开办初、高中文化班21个,有481人参加。分行设业余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安排教学,实行分片管理,教师到6个办事处巡回讲课,早7点至8点半上课(占用半小时工作时间),每周两次。1964年又举办了银行概论班,报名踊跃,从50人增至160人。其办学特点是:教用结合,活学活用,随学随用;在本地区上课,场地因陋就简,方便学习;统一安排时间,学习有保证;教员、教材自力更生,适用有效。

借助国家已有教育机构协同为银行培养干部,是造就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办法。建国初期,国家在接管、改造旧大学和进行院系调整的过程中,恢复并新设了若干财会或金融专业,同时也新建了若干财经院校,扩大了金融专业的招生。但从总体看仍属薄弱环节,专业少、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据统计,至1966年“文革”前,为提高老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培养优秀青年干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就曾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区行委托武汉大学,西北区行委托西北大学,湖南省分行委托湖南大学,举办了银行专修科,通过高等学校培养了一批银行专业干部,为银行增添了业务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全国财经院校和设有金融专业的综合大学,至“文革”前也为新中国金融事业输送毕业生3 000余人,培训各类干部6 000余人。但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自身而言,还没有受其直接领导的高等金融院校,只有东北人民银行于1950年创建过一所东北银行专科学校(含大专、中专),但在两年后并入了东北财经学院。

旧中国国家贫弱,高等院校被称为“象牙之塔”,属于精英教育,非一般大众可以涉足。而在不多的高等院校中,财经类教育尤为薄弱,银行系科少,规模小。据1948年的统计,全国高等院校设财经系科的有80所,但银行、保险系科的专业点仅有24个。较知名的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和上海商学院等,曾设有银行系、货币银行系或银行保险系科,但时办时停,招生和毕业生人数很不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过程中,一些院校开设了财经科系或金融专业,随后,天津、山西、安徽等地又相继创建了财经(财贸)学院,招收财政、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新创建的中国人民大学设置了财政金融信贷系,在系内开设了短期信贷专业和货币银行研究班。据《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至“文革”前的1965年,全国实有高等财经院校18所,设置财经、金融类专业21种,在校生1.8万余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7%。尽管所占比例不高,但还是应当肯定,高等院校为银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只是由于“文革”的爆发,使这本就薄弱的高等金融教育院校撤并,金融专业全部被撤销,导致难以弥补的人才断层。同样,中等专业银行学校也都全部下马,银行职工都投入到混乱的文化大革命的“战斗”中去了。

新时期职工教育培训大发展、大提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为加速银行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下力量为被“文革”耽误的员工进行文化课程补习,还专门召开了中等教育工作会议,进行规划和推动。1980年,又召开了全国高等金融教育会议,制定了十年规划。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成立了分管财经院校与职工培训的教育司,其后陆续创建了“五道口”(北京地名)研究生部,接收四川、陕西、湖南三所财经学院为总行直属高校,并协同南开大学等高校办学,还要求各省、市分行建立银行学校,培养金融人才,又组建了中国金融学院和3所管理干部学院,升格了7所大专院校,加上一批中专学校,使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在不长的期间内,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配套、学科齐全、分布合理的包括44所院校的金融教育体系。总行教育司下设教材处,并成立了以刘鸿儒副行长为主任的教材委员会,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几年工夫就完成了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的教材。从银行办学实际出发,在32所中专、7所大专创设模拟银行,学习窗口业务,另外3所直属财院也开办了实习银行。在教学中,既以课本为主,又注重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组织学员进行比较分析、答辩、个人演示,将考试作为记住“必知”、“必会”知识技能的手段,同时注重启发智力,引导创新。经过一番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使具备大学学历的员工达到10%,10年后,加上电大、夜校等多种途径,共培养了50万人,为金融业大发展储备了大量智力、人力资源。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员工的教育培训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几经变动,目前设有党校(隶属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金融培训中心(又名北京培训学院)和郑州培训学院(前身为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系由省分行于1950年建立的“干训班”演变而来)。党校是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金融培训中心的职能是按照总行规划,承担总行机关人员培训,分行处以上干部、中心支行行长培训,以及本系统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按照远程教育发展长期规划与实施计划,具体组织落实;还承担金融英语证书考试,为金融系统和社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郑州培训学院承担总行“干部培训基地、金融教育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考试服务中心”的职能,其职能定位是“成为一流央行培训基地,现代金融人才摇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就完成培训14 100人次,其中包括分行、中心支行处级干部530余人次,县支行行长2 250人次,外汇业务骨干1 000人次,青年业务骨干近1 000人次,新入职人员2 600余人次。1981年9月创建的“五道口”研究生部,造就了大批高端金融人才,已于2012年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其使命为“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旨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学术、政策研究平台,以培养硕士、博士,mba、emba等高级人才为主。不难看出,它是国内一个顶尖级的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的基地。总行领导已经提出,要将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人才队伍作为银行员工教育培训的目标,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银行不仅在高层、高端人才的培训方面实施有序,在基层支行对培训工作也抓得井井有条。如江西省万年县支行,上世纪90年代职工不足30人,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一是开办业余文化学校,学习基础文化和金融理论知识,为备考成人高校的人员补习文化;同时组织职工业余英语提高班,聘请本县优秀教师,利用晚间、假日辅导授课,使职工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其中9人达到大专水平。他们还按总行规定,把“货币银行学”、“银行经营管理”作为金融专业理论的必修课程。二是举办文明公民学校,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金融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学习。在职工培训中注重“岗位练兵”,苦练“四功”,即阿拉伯数字标准书写基本功,标准点钞、捆钞基本功,珠算翻打传票基本功和写作基本功。这虽然已是20年前的事迹,但仍是一份值得记述的“史料”。

在此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定位于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其所剥离的原有的存款、放款等具体的商业银行业务,由1984年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承接,从而使工商银行成为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经济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四大国有银行”(工商、建设、中国、农业)已成为国有控股银行,一大批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乃至民营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银监会、银行业协会及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职工教育培训的机构和方式,内容十分丰富,这里难以逐一论及,只将颇有代表性的中国工商银行的职工教育培训予以重点介绍。

中国工商银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几经演变,现总行设有专门的教育部,按企业体制设总经理。遵从“人才兴行,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员工培训视为银行经营转型和改革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特别强调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按照对人才的要求,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了横向分为管理、专业、销售、客服、运行五大岗位类别,纵向覆盖从战略管理层到一线柜员,同时辐射境内外机构人员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全方位教育培训体系。对管理人员侧重提高思想观念、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专业素质,通过党校、国际化人才培训、境内外短训开展教育。对高管人员,除党校进修外,还与清华、复旦等高校以及境外的高盛(美国跨国银行集团)、哈佛等机构和院校开展合作,使培训内容涵盖了党性修养、治行方略、领导艺术、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对基层管理人员举办“一线支行行长能力提升班”,仅在2010年就培训近16万人次,培训客户经理46.5万人次。对专业人员侧重锻炼专业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资格认证、创新产品业务培训实施教育。对业务人员侧重服务意识、职业技能、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客户经理、中年员工、一线柜员、新员工培训实施教育。如柜面服务,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在仿真的银行环境中学习、演练,掌握和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对于中年员工,专门制定了“中年员工职业振兴培训计划”,依据不同的岗位、层级,细分培训内容,使中年员工转岗培训与适岗培训(指岗位能力存在差距,使其逐渐适应,提升信心)紧密结合,这是个很有特色、考虑相当周全的计划。同时进行基础性的“六库”建设,即基地库、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试题库、档案库的建设。培训工作依托中国工商银行直属的杭州、长春两所金融研修学院和35所培训学校,以及境外的工商银行香港培训中心承担,形成了较完整的全行培训基地的格局。这里还要特别指出,为适应银行业务国际化、综合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工行积极推进拓展海外市场高级人才的培训,通过组织参加国际上相关领域权威机构的职业资质培训考试,培养储备了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据2008年的统计,工行香港培训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56期,培训4 100余人次。另据2010年末的统计,全行已拥有国际金融理财师(CFP)、金融分析师(CFA)、风险管理师(FRM)等各类国际资格认证的持证人员5 116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比较出色的。

根据银行业的特殊性,各个银行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一般都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人要诚实,手要干净”的精神,做到一丝不苟,一分不贪。

如今,银行业特别是原国有(控股)四大银行,在支持国家建设,聚集资金,创造利润(2011年利润达六千二百多亿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是银行人的辛勤劳动,而其对职工所进行的教育培训,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6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③尚明,陈立,王成铭:《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事记》,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1949~1952》,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参考文献:

[1]王居庆,朱新天.天津金融40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01,347.

[2]何松亭.在银行高级干部训练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中国金融,1952(16):16-17.

[3]本刊记者.天津分行业余学校办得好[J].中国金融,1964(3):23-24.

[4]当代中国丛书编委.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84-586,589-590,

601-602.

[5]李皓原.我亲历的中国金融教育历程[J].金融博览,2011(10).

[6]甘勇.坚持改革创新,建设一流金融干部培训基地[J].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1).

[7]蔡雪梅.因地制宜,搞好职工岗位培训[J].中国金融,1993(11).

[8]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培训中心.努力打造最具活力和特色的国际化培训基地——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培训中心发展与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08(4).

[9]杜悠.师者掬取天池水 洒向工行育壮苗——访中国工商银行教育部总经理王云桂[J].中国城市金融,2008(9).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3

一、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干部队伍状况分析

截至目前,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共有467人,其中男254人,占比54.4%,女213人,占比45.6%。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人员平均年龄43.4岁,其中,35周岁及以下99人,36-45周岁164人,46-55周岁169人,56周岁及以上35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9人,大学本科275人,大专及以下89人;从职务结构上看,行领导6人,处级干部10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317人,工人38人。

2007至2011年昆明中心支行干部职工队伍基本稳定,五年来,共有9名干部流出,其中,男7人,女2人。从年龄上看,35周岁及以下干部3人,36-45周岁干部6人;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生4人,大学专科生1人;从职务上看,处长1人,其余8人均为处级以下;从流出方式上看,有3人调出,6人辞职;9名流出干部在流出前,有7人从事业务管理工作,2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流出后,有3人到国外工作、学习,1人在国内读博,3人流向市场机构,2人从事企业工作。

二、目前昆明中支干部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流出再创业信心不足

从前面对昆明中支机关干部队伍情况分析来看,由于撤并分行和银监分设,导致目前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在补充年轻行员,但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自银监分设以来,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改变,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监管转移到了金融服务上,导致人民银行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日新月异的金融业务渐渐生疏,从知识结构上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员工。基于此,大多数人民银行员工对调离人民银行到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敢轻意“跳槽”。如去年,一家地方金融机构筹建,希望我行能推荐一名业务骨干前去任职,但征求了多人意见,均表示难以胜任,不愿意离开人民银行。

(二)职工的行业优越感很强,对流出的意愿不强

从问卷调查和与职工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人民银行的员工对自身从事人民银行工作有着较强的优越感,认为人民银行是管理行,其社会地位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在某方面有求于人民银行,在金融机构中有较强的话语权。尽管也有个别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收入心存羡慕,但权衡利弊,仍觉得人民银行的社会资源远多于其他金融机构,自觉流出的意愿不强。

(三)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特殊,干部流动的渠道不畅通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的是行员管理制,而行员的身份较为特殊,既不属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事业单位编制,更不属企业合同制员工,这一相对独立的编制体系,让人民银行员工在流入流出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如昆明中支有一名员工,因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想调至某地政府公务员编制部门,但接收单位对人民银行的行员制难以做出判断,尤其在公务员系列中找不到人民银行这一单位,最终这名员工只能调入当地的一家企业单位工作。

(四)干部流入的门槛较高,缺少相关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在人员的调入问题上遵循的是“凡进必考”的政策,干部的主要流入渠道是通过行员招录进入人民银行系统,另外还少量的军队转业干部流入,这样的门槛对于一些想调入人民银行工作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的人员来说很难跨越,因此,近年来我行没有一例从其它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调入的人员。这一政策,虽然较好地把住了行员招录的关口,防止了一些低素质人员的进入,但同时由于缺少其它人员流入的配套政策,也将一些具有丰富的金融部门工作经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拒之了门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老化、对外履职能力弱化的问题。

三、促进干部流动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干部流出的信心

人民银行分支行干部之所以流出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外界接触交往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自身素质不够过硬,无论是在业务知识还是在综合能力上,都难以适应其它金融机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铁工作步调。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内因着手,提升人民银行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尤其要针对目前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弱化的现状,重点加强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并坚持查训结合,让人民银行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开展多渠道的干部交流。除人民银行系统内交流处,更应重视输送干部到其它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交流,借助其它金融机构的现有培训资源,达到岗位培训的目的。三是要积极开展金融业务调研。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深入到其它金融机构中了解其业务开展情况、金融产品创新情况,以及前沿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情况等。让我们的干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二)加大组织推荐力度,为干部流动搭建更多平台

单位的态度和决心是决定干部交流力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把人才当作“自留地”的思想,多从有利于干部个人成长的思路出发,舍得把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推荐出去。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在保持干部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各级组织对干部流动的助推作用,加大向外推荐干部的力度,主动为干部流动搭建平台。如在新的金融机构成立时,要积极把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向金融机构举荐;在政府机关面向外界选拔干部时,要大力动员本单位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干部自身有了更好的单位选择意向时,要敢于割舍,配合个人做好推荐工作。相信有了单位和组织作后盾,必将会对干部的流动起到助推作用,也一定会促进干部队伍活力的提高。

(三)促进行员与公务员身份的接轨,疏通干部流动渠道

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的特殊性,对于人民银行的干部职工来说,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尴尬,尤其是与公务员系列难以接轨。为了有利于干部的流动,建议总行能够积极与中编办协调,在现有行员制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一条与公务员编制单位、事业编制单位,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在岗位、职务、薪筹等方面的衔接渠道,实现人民银行行员与其它各编制系列人员之间的顺畅流动。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作为我国金融业主力军的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面临激烈的竞争,而银行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焦点又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是进一步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的前提。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在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基础。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问题

1.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总量庞大,虽经股改前连续多年的人员分流,但人员包袱依然沉重,人员总量超过实际需要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多是熟悉存款、贷款、汇款等银行基础业务,而精通个人理财、网上银行、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而且与外资银行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掌握管理学、英语、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人才结构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首先,近年来各银行有目的地招录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员工,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队伍年龄结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年轻化员工队伍。其次,各银行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具备较深经济金融理论功底、熟悉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掌握相关分析技术的高学历人才的要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各银行机构虽然通过招录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学历人员数量,但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

3.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外资银行和本土股份制商业银行丰厚的待遇和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端人才形成了极大地吸引力。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现象不断加剧,并呈现出了两高一低的特点:一是流失总量逐年递增;二是高层次人才流失比重逐年递增;三是流失人员入岗年限逐年下降。

(二)原因分析

1.缺乏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的特性和人力资源对企业效益的作用和影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如何管理人力资源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当中,往往只注重如何减少和控制诸如工资、招聘培训费用这些成本,而忽视如何提高人力资源本身所有的保值和增值的特性。尽管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也进行了建立人力资源部门等形式的改革,但是管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格格不入的“官本位”、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等思想,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培训手段滞后,培训机制有待更新。首先,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国企性质,缺乏对员工培训的正确认识,没有将员工看作是可以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宝贵资源来开发,因此缺乏总体的战略性培训规划。其次,培训的力度不大,培训方式较死板,往往以短期集中讲课为主,缺乏长期的培训规划。最后,由于培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培训结束后就缺乏考核测评机制,对培训的有效性无法合理判定,也使部分员工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被动应付,使培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3.绩效考核制度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为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对一些非业务性的部门的考核指标设置模糊,缺乏操作性,特别是对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的指标还未充分体现到岗位效能评价中,难以进行量化评价。而且在绩效考核中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这样绩效考评就很难成为员工晋升和提升待遇的主要依据,不能公正地为关键岗位的业务骨干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待遇。另外,很多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成为员工薪酬分配、职位变动的直接依据。

4.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方面,过多讲求行政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激励手段过于短期化,缺少激励高层经理人员追求银行长远利益的经营者股权分配或股票期权制度,从而不能较好地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手段单一,激励力度不足,激励作用有限。此外,以工龄和职位大小划分等级,不重视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不注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等精神层面的激励,这就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晋升机制单一、局限较大。首先,由于实行内部晋升制度,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除最基层的岗位从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其他较高岗位需要的员工基本上都是通过内部提拔来补位,导致外部劳动力市场中高层次人才难以进入银行内部较高职位。其次,内部晋升机制单一化,职业发展道路狭窄。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比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制度,在职务的晋升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实性“独木桥”式的单一管理职务序列,一些年纪轻、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容易受到压制,难以施展真正才能。最后,国有商业银行虽已普遍实行面对社会大众公开招聘人才的招聘机制,但仍存在不公平的裙带关系,导致许多真正优秀的人才难以进入银行业发展。

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工作重要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增长点。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本文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人才观”转变与更新

1.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氛围。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原理,成年人一个典型的心理特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包括人格的尊重,创造的尊重,劳动成果的尊重等。要通过有力的宣传和教育,在国有商业银行上下形成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氛围,营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以物质和精神双赢回报。国有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是各种知识的凝结,这就要求员工之间要进行互相协作,而管理者创造价值的途径,是依靠与员工沟通协调而进行的。此外,任何部门的工作都离不开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努力。因此强化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它是国有商业银行赖以成长的丰厚土壤。

2.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要强调人力资源的资源性,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具价值的战略性资源,划清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的界限,强调人力资源的特殊价值。其次,人事部门要不断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不仅仅从事工资发放等作业性、行政性事务,还要更多地从事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和培训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并将其与企业本身的战略性目标相结合。最后,要大胆启用富有个性、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现代国有商业银行所需的已不仅仅是技术能手、业务骨干,而是需要一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所必需的中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面向市场、调整经营格局所需的金融创新和业务营销人员;经营集约化、业务综合化所需的金融复合型人才和推进银行电子化所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人才。

(二)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1.提供良好的人才培训计划,并与银行发展和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当前,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员工的有效培训可以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岗位技能,提升边际生产力,进而提升整个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国有商业银行要进行有成效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核心业务、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类型的员工要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实用的培训。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培训内容的设计不能仅满足目前的需求,还应与其未来所需人才和所需知识储备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应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人才库”,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设计,如职位信息、职业咨询、工作轮换的机会及其他有针对性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人才得到动态合理的配置,并且持久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2.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管理是商业银行用来确定绩效目标、评估业绩表现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是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也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协调运行的关键环节。要确定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绩效,例如,可以通过上级、同事、服务对象评价加员工自评,最后加权平均得出考核结果。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可遵照国际通行原则或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协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银行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建议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3.建立多元化的薪酬体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多元化的薪酬体系不仅包括薪酬数量等级的多元化,而且报酬的形式也要多元化,不仅包括工资福利,而且要包括股票及其他长期受益。比较有效的是将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挂钩,坚持“以岗定薪、以绩定薪”的原则,确保实现“多劳多得”。例如,普通员工的工资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工资,另一部分是根据员工的岗位、工作量、业绩等确定的绩效工资。对于管理人员除了可以采取以经营和管理业绩来支付年薪之外,还可以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给予工作能力突出、业绩出色的管理人员适当的股权奖励,增强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还可以设定一系列的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4.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晋升机制。国外的许多大银行比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都设有首席经济学家、利率专家、汇率专家等专业技术职位,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应建立管理职位系列和专业技术职位系列这样并行的双阶梯晋升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专业技术发展道路。同时还应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管理委员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技术含量高、劳动复杂程度高、替代成本高的岗位,按照规定程序和统一规范的要求,设置由计算机工程师、客户经理等职务系列构成的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序列,规定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级别的任职资格条件和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专业技术人员开辟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5

为深化__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三农”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15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3号令)和《__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__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19号)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__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__联社”)拟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组建____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__农村合作银行”)。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66号)精神,按照银监会3号令的要求,对__联社进行规范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改制成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当地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金融企业。

二、总体思路

拟筹建机构法定名称:____农村合作银行

拟筹建机构英文名称:____ruralcooperativebank

拟筹建机构法定地址:__省__县__路759号

拟筹建机构注册资本:__农村合作银行采用平价方式,拟募集股份10000万股,每股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元,共计人民币10000万元。

拟筹建机构设立方式:以发起方式设立,由发起人认购__农村合作银行募集的全部股份。其发起人以原__联社的社员为基础,并吸收辖内农户、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参加。

筹建目标:建立产权明晰、股权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有效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立足“三农”,提升支农服务水平,支农贷款占当年新增贷款的70%以上;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发展后劲,确立市场化、集约化经营思路,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监察、县公安、县财政、县审计、县地税、县国税、县工商、县国土、县建设、县人行、县银县监办、县联社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筹建工作协调小组,联社理事长兼任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为组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筹建工作协调小组下设不良资产审查核销、拖欠贷款清收、优质资产置换、产权认定四个工作小组。

筹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协调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召开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代表大会,并根据__农村合作银行董事、监事选举办法,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向股东代表大会推荐__农村合作银行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候选人等。

四、股份募集

__农村合作银行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构建新的产权关系。

(一)__农村合作银行的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金额为人民币1元。__农村合作银行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股东按持有股份的数额行使表决权。

(二)股本金募集。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募股小组,负责实施《__农村合作银行股本 募集方案》。本着入股自愿、风险共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发起方式募集股本金。凡法人、自然人在认可__农村合作银行章程条件下均可入股,募集重点对象为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股东应符合《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暂行规定》(银发1994186号)和《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若干意见》(银监发23号)的要求。原__联社社员有优先认购__农村合作银行股份的权利。

(三)妥善处理原有股金。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对__联社原社员股金进行确认,并在自愿的前提下按实际净资产的每股净值转为__农村合作银行股本金;对坚持要求退股的原社员,在净资产量化后允许其退股;对达不到入股起点金额的社员,要补齐到入股起点金额后转为农村合作银行的股本金;对暂时达不到入股起点金额、无法确认身份的股金,先行打包作为资格股专户管理,不行使表决权,待股东身份落实后按1:1的比例予以清退。

(四)股权设置与股本结构。按照银监会3号令的要求,根据对__联社历年来经营效益的分析,以及今后的发展预测,为确保组建后符合银监部门的监管要求,使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都保持8%以上的水平,拟在现有股金的基础上开展增资扩股工作,使注册资本达10000万元人民币。

1、根据资本金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和法人股。

2、单个法人及关联企业股东持股总额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即最高为人民币1000万元,持股超过5%的,应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3、单个自然人股东(包括内部职工)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即最高为人民币200万元。内部职工股持股总额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0%,即最高为人民币万元。

(五)募集股本金的时间安排。待银监会批复筹建申请后30日内,全面完成本次股本金的募集工作。

五、法人治理框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银监会3号令的要求,__农村合作银行建立并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

(一)股东代表由股东选举产生,股东代表大会是__农村合作银行的权力机构,拟设股东代表53人。

(二)董事会为经营决策机构,对股东代表大会负责。拟设成员9人,其中内部职工董事3人,外部董事6人(含独立董事1人)。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

(三)监事会由职工代表出任的内部监事和股东代表大会选举的外部监事组成,拟设成员5人,其中内部职工监事3人,外部监事2人,监事会设监事长1人。

(四)经营管理层人员配备方案为:行长1人,副行长2人。在适当时期积极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行长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通过,报经滁州市银监部门核准任职资格后由董事会聘任,并根据董事会授权组织开展全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副行长人选由行长提名,经董事会通过,报经滁州市银监部门核准任职资格后由董事会聘任。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制定《股东代表、董事、监事选举办法》、《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机制。

六、内设机构和从业人员配置

根据__农村合作银行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的要求,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安排内部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总部拟设置市场营销部、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人力资源部、财会电脑部、监察保卫部、合规管理部、办公室、总行营业部9个职能部门。内部职能部门设置经理1名,从业人员1至25人。分支机构拟设26个支行,12个分理处。支行设行长1名,副行长1名,从业人员根据业务量大小设5至25人。分理处设主任1名,从业人员4至6人。

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__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后能够按公司治理的要求正常运转,充分行使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按照“制度先行、内控优先”的原则,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在批准筹建期间,制定下列主要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

(一)__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

(二)__农村合作银行民主管理制度,包括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的选举办法、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监事会的选举办法、监督机制、议事规则等;

(三)__农村合作银行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职责及独立董事制度;

(四)__农村合作银行经营方针和三年业务发展规划以及支持“三农”发展和明确今后三年农业贷款比例的意见;

(五)__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人事劳资管理办法、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审计稽核管理办法、合规政策、安全保卫管理办法等。同时,__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后,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对现(来源:文秘站 )__联社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规范,完善内控体系。

八、筹建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充分依靠__ 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共识,合力推进,为做好筹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经银行业监管部门同意,并在其具体指导协调下,在县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为解决筹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好先期调研、论证、测算和分析等准备工作。

2、成立__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学习有关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政策文件,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制定具体的筹建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取得__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__县人民政府同意组建____农村合作银行的批文等。

3、召开__联社社员代表大会。一是通过__联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委托筹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实施《__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方案》、《清产核资方案》以及《征集发起人说明书》等决议。二是通过净资产分配方案、新设立的__农村合作银行承继__联社债权债务、清产核资基准日至开业期间经营成果的处置意见以及在__联社职工股金再量化的基础上,按照自愿原则转为__农村合作银行股本金等决议。

4、开展清产核资和净资产分配等工作。组织实施《清产核资方案》,明确清产核资工作程序、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等;聘请符合审计评估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对__联社进行清产核资,出具清产核资及整体资产评估报告、净资产确认书等;筹建工作协调小组、__联社、中介机构三方按整体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净资产;筹建工作协调小组提出净资产分配方案;申请银监部门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验收,并根据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整改报告等;中介机构按整改后的情况出具最终清产核资报告及净资产确认书;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出具净资产分配报告。

5、征集发起人。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协调小组根据清产核资结果,起草征集发起人说明书,进行募股预约登记,对发起人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拟认购股份数量,并组织签订发起人协议。此项工作拟于《净资产确认书》签订后一周内完成。

6、向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拟设银行名称预先核准。

7、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起草《____农村合作银行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初,由筹建工作协调小组正式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关于筹建____农村合作银行的请示》。

(二)筹建阶段

在获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__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申请后,即进入筹建阶段。

1、落实股金认购方案,完成股份募集和验资工作。此项工作拟于批准筹建后的1个月内完成。

2、制订分支机构的设置和清理整顿方案。对现有机构资源进行整合,确定拟设支行、分理处的数量和位置,形成全面的机构设置方案并实施。此项工作拟于批准筹建后1个月内完成。

3、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就高管人员以及独立董事人选任职资格与银监部门沟通。

4、进行企业形象设计(cis)。包括凭证印制、印章牌匾更换、标识行徽制作、经营理念确定、发展规划制定等。此项工作拟于批准筹建后1个月内完成。

5、选举股东代表,原则上按照股本结构选出股东代表。召开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代表大会。一是审议通过__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报告、章程、本行议事规则和基本管理制度等;二是选举产生董事、独立董事、股东监事,并由律师出具见证书。

6、召开首届董事会,审议分支机构、部门设置方案。根据《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____农村合作银行章程》,选聘董事长和正、副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审议通过本行各项基本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办法。此项工作拟于批准筹建后1个月内完成。

7、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职工监事;非职工监事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召开监事会,审议监事会议事规则,选举监事长。

8、申报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对拟任高管人员进行离任审计,收集拟任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相关资料。

9、筹建工作完成后,报请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进行验收。针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全面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告有关部门。

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对筹建工作验收整改情况复查合格后,即上报开业申请书,同时上报以下材料:

(1)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对拟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核的请示;

(2)章程草案;

(3)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4)拟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相关材料;

(5)监事会成员名单一览表及简历;

(6)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7)职能部门设置、职责及主要负责人名单;

(8)法人机构总部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9)公安、消防部门对法人机构总部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10)创立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相关决议;

(11)律师出具的见证书;

(12)公司治理和主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三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及监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财务、人力资源、信贷、审计、安全保卫等管理办法;

(13)组织结构图;

(14)分支机构名录及主要负责人名单;

(15)经营方针和 计划,包括未来3年的业务发展计划、财务发展计划及风险管理计划;

(16)已经开办外汇、银行卡业务的有关批准文件的复印件;收整改情况复查合格后,即上报开业申请书,同时上报以下材料:

(18)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19)银监会规定的其它文件、资料。

(三)开业阶段

接到同意开业的批复和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核准文件后,即进行以下工作:

1、持新取得的《金融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银行新职员工作总结范文6

2007年初,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系统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借鉴战略业务单元(SBU)的理念,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监管部门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作战能力。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变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管理重要性,正积极探索应用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以提高资源配置和运用的效率。为适应新的监管形势和要求,银行业监管当局借鉴新的管理理念提升监管效能,势在必行。

SBU的渊源及理念

SBU是战略业务单元(Strategic Business Unit)的缩写,通常被定义为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或相关业务单元的集合。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GM公司的总裁阿尔弗雷德•P•斯隆,主要是为了解决管理中目标制定与实施、考核与薪酬、激励与改进的脱节等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SBU具有三个特点:每一个SBU有自己明确的市场或细分市场;SBU独立地制定战略计划并加以实施;SBU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SBU模式在国际银行业受到高度重视,花旗银行实施了以SBU为基础的矩阵模式、荷兰银行实施了“纯粹的”SBU模式,国内许多商业银行也在进行SBU模式的探索。

SBU理念精髓是:目标导向、自主管理、绩效控制。借鉴SBU理念,银行业监管当局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监管部门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作战能力,有利于提升银行业监管总体效能。银行业监管当局通过明确界定职责、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帮助员工找准努力方向;通过适当放权、减少行政指令干预,提高战略业务单元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员工潜能;通过加强绩效考核、评价与控制,进一步规范内部运作,提高工作效率。银行业监管当局借鉴SBU理念,由此实现组织运作的三个转变:由指令导向转为目标导向,由行政强制转为自主管理,由各自为战转为协调配合。

监管部门需要引入SBU理念

打破官本位思想的需要。银行业监管当局角色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仍然类同于行政性机构,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层级组织体系容易忽视人的社会需求,滋生官本位思想,这往往会阻碍创新,戕害人才成长,导致组织效率低下。SBU强调对下放权,实施民主管理。银行业监管当局借鉴SBU理念,通过实行参与式的管理,弱化等级思想,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人性压抑,激发员工潜能。同时通过多元化地衡量人的价值,避免诱导有才干的人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权位争夺和人际关系处理上,导致员工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应有的责任心。

适应现代银行监管制度变革的需要。银监会针对规则性监管存在的片面性、滞后性,重过程、轻结果,甚至有碍创新与竞争等弊端,正在重塑监管制度架构――从规则导向监管转为原则导向监管与规则导向监管相结合,即由单纯关注被监管对象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转向密切关注监管的结果和最终目标。SBU作为独立的利润或责任中心,强调结果控制,有助于引导银行业监管当局的员工提高对监管效能的关注度,注重对被监管对象风险管控能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性、内控机制有效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而不纠缠于个别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顺应未来组织变革的需要。目前在银行业监管工作中,信息传递逐层进行,高层占有的信息多,低层占有的信息少,不同层级之间、同层级之间信息交流的效率较差,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较为严重。SBU作为一种新型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形式,可以很好地实现从传统的多层级和基于功能的组织结构向策略事业单位结构转化,突破垂直界限―各层级人员之间的边界以及水平界限―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根据监管需要灵活地设立多个战略业务单元。在人员配备上更加精简,注意培养专家型员工;在知识搭配上强调多元性和补充性,成员的资本从经验和关系网转向可移动的技能及信誉;在员工的忠诚度上,从对单位的忠诚转向对业务小组的忠诚,更加贴近实际。

提高单兵和团队作战能力的需要。一是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需要。银行业监管当局员工的知识层次越来越高,具有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和整合能力。较高的智商、情商使得员工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决断能力,对于知识型、专家型员工而言,传统的激励方式将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需要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强调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而SBU的核心思想是充分信任和发挥组织中人的能力,权力下移,消除内部边界,实现信息、资源、观念和思维自由而快速流动,促进更加紧密的合作。二是提高团队作战能力的需要。监管业务流程再造后,专业化分工程度明显提高,但结合部增多,协调难度增大,为了避免职责真空,更加需要加强部门协作。此外,在监管实践中,处置涉嫌非法金融、现场检查质量控制、监管流程优化等综合性、复杂性问题越来越多,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依赖于不同知识背景员工的参与,仅仅依靠某一部门无法有效完成。SBU运用于银行业监管当局,就是要在现有人员规模、组织架构下,以SBU理念改造传统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打破职能部门界线,借鉴矩阵式管理模式,统筹调配人员,跨部门设置多个战略业务单元,作为传统组织架构的补充,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合力,这样,既可以避免业务的交叉、资源的分散,又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动态调整资源投入。

应对监管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目前,监管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监管对象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都在发生重大变革。顺应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银行正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种崭新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引导着银行业迈上崭新的制度变迁之路,银行电子化、综合化、全能化、虚拟化的趋势逐步加强。不少银行根据业务部门系统化管理职能的特点,实施了业务条线化管理的战略业务单元(SBU)体制,实行从服务内部客户到服务外部客户的服务流程体系和以独立核算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例如,工商银行按照资产、零售、新兴三大业务板块改造了上海分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中国银行对一级分行业务线和产品线进行了改革,部分分行已经初步建立了公司业务战略单元和理财业务战略单元。交行、招商、浦发、民生等针对银行卡、网上银行、中小企业等新兴业务按照利润中心的原则建立了集中经营的战略单元。监管对象的变革对监管主体的组织模式、监管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当局也要建立相应的SBU,加强流程监管。

SBU理念在监管部门的运用构想

目前,由于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银行业监管当局设置传统职能部门必须符合“三定”方案的要求,能动性很小,但是可以在传统职能部门导入SBU先进理念,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设置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业务单元。SBU理念具体运用构想如下:确立战略目标―整合配置资源―明晰业务流程―考核激励反馈―提升监管效能,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如图1)。

确立战略目标,强化战略传导。战略是组织成员努力的方向,是组织模式调整、业务流程设计、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银监会在参照国际先进监管标准,结合现阶段我国监管实际,提出了“提高有效银行监管”的总体战略目标。基层银行业监管当局的战略制定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总体战略,通过SWOT分析,找准监管定位。为有效实施总体战略,银行业监管当局内部还要进行目标分解、细化,将战略意图进行有效地传导,以提高战略的明晰性、可行性、操作性。

创新组织模式,整合配置资源。组织架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保障,战略目标最终要靠有效率的组织结构来贯彻执行。在总体战略目标确立后,银行业监管当局要根据战略传导的方向进行组织模式的变革。在注重发挥各功能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基础上,引入纵向和横向管理交错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如图2),根据不同的监管需求设立SBU,形成综合一体的系统优势。

新设SBU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补充原则。SBU设立必须定位为职能部门的有益和必要补充,要围绕监管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决策能力基础上,识别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监管真空和信息缺失的环节,有目的地增设桥梁SBU,保证各重点环节之间的无缝链接。二是异质原则。要统筹考虑各SBU设立目标的区别性和独立性,要避免SBU和职能部门之间、SBU之间的职能交叉和重叠,减少监管资源的浪费。三是动态原则。对SBU的设立、管理、完善、退出实行柔性管理,客观地评价SBU的必要性、实用性,在人员的管理上尝试“模块化”,努力做到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配备到合适的岗位,提高对监管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

组织模式搭建好后,应配备适合的人力资源。人员选配要根据部门和岗位对监管人员的职责要求,采取岗位资格认证、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轮岗等人岗关系型的配置方法,充分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性格偏好。借鉴美国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将具有较强参与、创新和管理愿望的人员吸收到SBU中,同时加强能力测证,对不适合的人员进行淘汰。

明晰业务流程,完善运作机制。业务流程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进程,清晰的业务流程可以准确界定各岗位职责,规范的业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漏洞。不论职能部门还是SBU,都要制作规范的工作说明书,让每一位成员清楚自己在监管流程中所处的环节和应发挥的作用,加强对成员的目标导向性,使成员能够更好地根据组织目标,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计划按阶段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加强流程之间的统筹和协调。流程因范围和规模而有所不同,窄范围的流程可能只发生在一个职能部门或SBU之内,而宽范围的流程则可能穿越数个职能部门和SBU;简单流程可能仅由几个非常单纯的任务组成,而复合流程则可能包括众多高度复杂且又相互关联的任务,因此,必须完善沟通机制。要通过召开定期沟通例会或设立负责总体协调的岗位,解决跨部门(单元)协作问题,努力消除信息流动壁垒,最大程度地实现工作成果在职能部门内部、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SBU之间以及SBU之间的共享。

实施考核激励,加强效果控制。绩效考核是统一组织价值观的有效手段,通过考核可以将组织的理念制度化和具体化,引导团队的价值倾向。要先明确组织对每一位成员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将员工的行为结果与期望结果进行比较。为保证考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必须确立关键业绩指标,这些指标应满足具体、可度量、现实、有时限、可实现的原则,即SMART原则。

考核是激励的依据,激励是对员工受到认可的行为的强化,期待类似行为重复出现。通常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及荣誉激励)、情感激励和发展性激励。对常设职能部门成员,总体原则以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为主。具体实施路径:一是通过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外出学习培训等物质激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采取将日常监管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优、评先等相联系的荣誉激励。在具体运用时,应将物质与荣誉激励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历背景的员工采取因人而异的差异化策略,如对年轻员工提供较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晋级、提升机会,而对年龄较大的员工则提供奖金、福利、评先等激励措施。

对SBU成员,总体原则以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和发展性激励为主。具体实施路径:一是目标激励。采取为SBU设置适当的个人目标,使其认识到个人事业的发展与所处机构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完成监管机构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二是工作激励。让SBU本身成为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三是参与激励。通过创造和提供多种机会让SBU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和决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并进一步满足其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四是发展性激励。为SBU成员多创造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包括设置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使员工在其爱好的专业技术领域持续发展。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