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例6篇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1

一、提高认识,明确加强内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提高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识,加大当前市场监管工作的管理力度。密切结合本辖区实际,采取最强有力的措施,严密布控,严防死守。专卖人员要认真负责,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保持市场监管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对“假私非”烟的打击力度,重点清理整顿卷烟市场中无证经营和乱渠道进货、真烟外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严防“假私非”卷烟在市场上的流通,确保我市“两节”期间卷烟市场平稳有序。

二、成立机构,组织内部监管有序进行

成立烟草局2015年“两节期间”内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局“两节”期间各项市场整治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工作,协调各科室、队共同做好“两节”期间市场综合治理工作。

三、健全制度,实行制度化、科学化有效监管

建立健全内部监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四化”管理(监管流程化、突出痕迹化、体现精细化、促进规范化),抓住“四大环节”(购进、库存、销售、责任追究);严把“十个监管关口”(市场调查关、合同审批关、合同调整关、到货确认关、扫码入库关、客户入网关、营销计划关、货源投放关、电话访销关、市场检查关);筑牢“三道监管防线”(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使内部监管落到实处。

大力推行《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服务册》,加强对送货员、客户经理以及专卖管理员的监督管理,规范“三员”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有效地减少卷烟配送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和专管员、客户经理日常监管服务不扎实等问题,不断提升“三员”对《服务册》的执行能力。

四、把握重点,实现无缝隙管理对接

1、把握两个百分百,即卷烟100%落地销售、100%入户销售。

2、把握三个切入点,即卷烟销售计划的执行情况、经营户一户一码销售情况和卷烟销售货款回笼情况。

3、专管所对客户经理、送货员业务活动的日常监管和对高星级、大集团客户、自营精品店的日常监管。

五、精细管理,提升“三员”管理水平

1、送货员送货上门时,与客户当面点清卷烟品种、数量,双方确认无误后,在送货小票上签字,并将小票的底联粘贴到服务册上。(小票的粘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拆单分摊现象的发生,确保卷烟100%落地、落户销售;二是可以根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服务册》上反映出的零售客户信息,使烟草公司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卷烟销售具体状况,引导客户的卷烟订购;三是可以使客户清楚地算出自己的经营情况,为下个月订烟作预测。)

2、客户经理、专管员核对送货到位情况,完成服务册的填写工作签字并加盖监管序列章。(客户经理负责填写的内容包括客户销售信息反馈、卷烟明细表、客户提出的建议。专管员则对送货员和客户经理的走访情况进行记录、评定,将客户反映的问题和发现的违规行为填写在记录栏里。填写记录后,客户经理和专管员还要在上面签字并加盖监管序列章。每次在服务册上盖的章都不一样,按照不同的日期分别盖不同的章。比如客户经理栏里盖“服”、“务”、“较”、“好”,专管员栏里盖“监”、“管”、“到”、“位”。给专管员和客户经理各制作4枚不同的印章,每周发一枚。这周走访不到,下周就换了另外一枚,当周的章就无法再补上,服务手册盖章处就会出现空白。这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专管员和客户经理的走访情况,便于检查。

3、制定严格的领章规定:客户经理和专管员到内管办领取序列章的同时,要签字并且交回上周所用序列章,每月按照序列章顺序依次领取。)通过记录客户经理走访服务和专管员监督服务情况,可以评价送货员和客户经理的服务,使“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基层工作中得到体现。同时,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4、“三员”在各自完成服务册内容填写的同时,还要对另外“两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填写《信息反馈单》。促进“三员”之间环环相扣、相互监督,工作到位。

5、建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定期对“三员”的送货及走访情况进行检查,在服务册上填写检查考核意见。

六、责任到人,密切监测,建立全市市场监管应急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制定工作方案,把任务层层落实到人,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切实把2015年“两节”期间市场各项内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畅通,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涉及卷烟市场监管工作安全的有关重大事项和突发问题,向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和妥善处置。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2

关键词:进销存系统;Web Services;系统分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8-1823-03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 Purchase-Selling-Inventory System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ology

WU Yuan-yuan

(Jiangs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activities of buying, selling and stocking of an enterprise,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design and realize a novel, efficient, stable, expansible and highly interoperable Purchase-Selling-Inventory System based on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Key words: purchase-selling-inventory system; Web services; systems analysis; design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进销存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成为了企业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开发一个适合企业需要的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的采购、销售和库存信息全面地管理起来己成为必需。而基于Web Services构架的进销存系统, 因其部署维护简单,互操作性强,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本文开发了一个基于此架构的企业进销存系统。

1 Web Services 技术

Web Services是使应用程序能以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的一项技术,是在万维网上存在的应用逻辑,它能够通过标准的网络协议来访问。

Web Services是一个软件接口,它描述了一组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标准化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消息传递访问的操作。它使用基于XML语言的协议来描述要执行的操作或者要与另一个Web服务交换的数据。

Web Services所使用的XML可以用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任何数据,以实现跨系统交换数据。而且,Web Services可以在较抽象的层面上工作。较抽象层面可以按照需要动态地重新评估、修改或处理数据类型。所以,从技术层面上讲,Web Services可以更方便地处理数据,并且允许软件更自由地进行通信。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应该能对企业的进销存业务进行全面的科学化管理,完成日常经营活动中各种业务数据的共享,实现实时通信来保证业务数据的快速更新,使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 总体需求分析

综合考虑各企业进销存系统的特点,如图1所示,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对企业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库存业务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各种单据使得业务数据在各个模块中流转;

2) 对企业的基础数据,如客户资料、供应商资料、产品信息、部门信息等进行管理;

3) 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根据不同的角色,将使用系统的用户分为管理员用户和一般用户,在一般用户中根据所属的部门类型不同可再进行细分;

4) 对各种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查询统计;

5) 对系统的管理,如系统参数的配置、系统数据的备份还原等。

2.2 功能结构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本进销存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图。系统以各种单据的形式对企业的各个业务进行支持,具体可分为基础数据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四个主要模块:基础数据模块对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如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产品管理、产品类别管理、产品计量单位管理、部门管理,该模块的数据可被其他三个模块使用;采购管理模块对企业的采购业务进行管理,如采购订单管理、采购入库单管理、采购付款单管理、采购退货单管理;销售管理模块对企业的销售业务进行管理,如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出库单管理、销售收款单管理、销售退货单管理;库存管理模块对企业的库存业务进行管理,如入库单管理、出库单管理、盘盈单管理、盘亏单管理、报损单管理。

同时系统的权限控制以部门类型为基础,用户必须属于某一部门。管理员部门用户为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使用权限;采购部门用户为采购人员,具有采购管理模块和基础数据管理中供应商管理和产品管理相关模块的使用权限;销售部门用户为销售人员,具有销售管理模块和基础数据管理中客户管理和产品管理相关模块的使用权限;库存部门用户为仓库人员,具有库存管理模块和基础数据管理中产品管理相关模块的使用权限。此外,各个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真实姓名、登录密码等信息。

2.3 总体框架设计

本系统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B/S结构,服务端将所有的功能以安全的Web Services的形式向客户端及其他外部系统,如图3所示系统总体框架自下向上可分为: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服务层、用户界面层,各个层次只能对其下层进行调用,通过Spring框架的依赖注入技术,将下层模块的接口实现注入到上层模块中供其调用,降低了各个层次及各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

数据持久层使用Hibernate框架,实现系统中的对象模型与数据库的关系映射,所有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都转换为对相关对象的操作,并利用该框架的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对数据库连接进行有效管理,使系统的数据持久层具有可靠性强、可扩展性强、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同时,数据持久层向业务逻辑层暴露的只是对数据对象操作的接口,这些操作不牵涉到任何业务逻辑。

业务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负责处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利用Spring框架将下层的数据操作整合到各个业务操作中,并利用Spring框架的AOP(面向切面)技术,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事务、安全等处理。业务层向服务层暴露的只是相关业务流程操作的接口,这些操作不涉及任何持久层数据处理。

服务层使用Tuscany框架进行Web Services的,该层的工作主要包括Web Services的安全验证,并调用业务层接口,以及把要返回给客户端的对象模型序列化成JSON字符串、把从客户端接收的JSON字符串反序列化成对象模型。服务层是实现跨平台、跨语言进行互操作的关键部件,其核心就在于对JSON字符串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用户界面层可以是任意一个能调用安全Web Services的应用程序,本系统中是利用基于富客户端的Silverlight技术实现的,但不局限于该技术,可以使用任意基于.Net平台或Java平台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来实现用户界面层。其他异构系统,只要其使用了本系统的Web Services,该异构系统就属于本系统的用户界面层。

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服务层位于服务器端,这三层通过服务端程序的对象模型进行数据交换.用户界面层位于客户端,其通过JSON数据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如图4所示,当客户端调用某一服务时,将JSON格式的字符串参数发给服务层,服务层将客户端的请求参数反序列化为服务端程序的对象模型,并提交给业务层;业务层处理完相应业务后,将服务端程序的对象模型返回给服务层,服务层再将该模型序列化成JSON字符串发送给客户端,这样便完成了一次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交互。

3 系统的实现

3.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本进销存系统是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B/S结构系统。为了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加快开发进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本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类成熟的平台和技术,具体开发运行环境如下:

1) 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 、Linux或Unix;

2) 数据库服务器:MySQL 5.0.67;

3) Web应用服务器:jboss-web-2.1.1.CR3;

4) Web Services服务器:Apache Axis2;

5) 客户端运行环境:安装了Silverlight2插件的浏览器;

6) 服务端程序开发语言:Java,J2SE JDK5.0;

7) 服务端程序开发环境:Eclipse IDE 3.4.1 for Java EE Developers;

8) 客户端程序开发语言:C#,.NET Framework3.5;

9) 客户端程序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2008 SP2。

3.2 数据持久层实现

系统的数据持久层是在Hibernate框架上实现的,由该框架负责管理数据库连接和与数据库的交互,并且提供程序对象与数据库的关系映射。此外,系统中的Hibernate框架需要与Spring框架实现集成。在Hibernate框架之上,基于DAO模式实现一个健壮性强的数据持久层。数据库持久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与Spring框架的集成、数据库连接与连接池的配置、对象关系映射的配置以及DAO模式的实现,图5显示了数据持久层的总体框架。

3.3 业务层实现

系统的业务层是基于Spring框架实现的,利用Spring框架的依赖注入,将数据持久层中的相关DAO注入到业务层中供其调用,利用Spring的面向切面编程,对业务层中的相关方法实现事务处理。

3.4 Web Services的与使用

系统的所有功能都通过Web Services向外,客户端通过调用相关的Web Services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并实现与操作用户的交互。因此,如图6所示,服务端的Java程序需要通过安全的Web 服务向外暴露,客户端需要使用服务端暴露的服务接口,实现UI层的功能。

3.5 用户界面层实现

系统的用户界面是一个基于Silverlight技术的富客户端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需运行在安装了Silverlight2插件的浏览器上,将富客户端应用程序运用于企业级管理软件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还能使系统具备较好的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层的实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Silverlight开发平台的搭建和Silverlight应用程序的开发。

4 结束语

进销存业务是企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其都具备了相应的采购、销售、库存业务,进销存管理软件作为企业进销存业务的支撑,将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Web Services技术因其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的特性,并具备一系列适合信息共享和交换的规范与协议,将成为未来企业级应用集成、共享和交换数据领域的主流技术。因此,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进销存系统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冯建新.用Web Service 实现教学资源库的互操作[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3(4):78-81.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3

关键词:dcemap;无线营业厅;gprs

针对移动无线营业厅系统,采用了基于dcemap的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能为辽宁移动boss系统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gprs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对gprs 网络 现阶段存在高延迟,低连接速率,访问速度慢等特点有效改善用户访问体验,降低安全风险性。

1 dcemap核心技术

dcemap直接让在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与客户端设备沟通,既提高性能,又简化加密安全与效能之间的矛盾。dcemap解决方案通过设置专门应用部署服务器群组,将关键性的应用软件集中安装并进行,所有应用软件的客户端将100%在这些服务器上执行,即application serving(简称a/s结构),从而使得用户无论在何地,无论使用何设备,都能通过各种网络连接方式高效访问总部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多个用户透过不同的客户端设备,同时访问和执行服务器上的同一个应用软件。产品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构筑了一层集中 计算 模式的平台,改变应用程序客户端的安装、和管理模式,实现了“以应用为核心,贯穿所有的节点,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由面简化到点”。wwW.133229.cOmdcemap这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的模式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使用了独立计算体系结构(ica)技术和multiwin技术。ica 协议是基于服务器计算的一项事实上的标准,它把应用处理从客户端设备转移到了服务器之上。multiwin是微软用以创建terminal server(终端服务器)的一项技术,它能让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在一个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ica作为osi表示层,分成多个虚拟通道,每个通道只负责一种功能的数据传输,且可以单独开启或关闭,数据在送往虚拟通道前均被压缩,在通道中传输可选择多种加密方式保证数据安全。

dcemap应用过程及技术实现主要有以下步骤。

(1)dcemap的组件webinterface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平台,用户开启ie浏览器访问dcemap的web port站点,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由web服务器通过xml服务向dcemap服务器传递身份验证信息。身份验证后,dcemap服务器也通过xml服务向web服务器返回的应用设置,并在客户端ie浏览器上显示出该用户授权范围内的应用程序图标。

(2)用户点击应用程序图标时,即通过ica协议向dcemap服务器发出会话请求,dcemap监听ica端口1494收到请求,验证用户请求的信息,建立ica虚拟通道,在服务器端应用multiwin技术为此会话分配独立内存空间,在此内存空间里启动该用户的请求的应用程序。

(3)应用程序运行后的位图变化由ica利用底层图形技术采集和编码,在送往ica虚拟专用通道前需经过优化的行程长度压缩(rle)技术进行数据压缩。

(4)客户端接受到ica通道传输的数据后由ica客户端解密、解压后重组位图还原为应用图形,其应用屏幕的更新采用服务器推送方式;同时客户端的键盘鼠标操作信息由ica客户端收集同样经压缩、加密通过ica虚拟通道传输到服务器段还原为对应用程序的操作。

2 dcemap解决方案

为保证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在不破坏现有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和资源,仅通过增加dcemap应用部署服务器层来改变无线营业厅系统的、管理和访问的模式,即能达到安全、快捷、简单地应用无线营业厅系统。

在公司内部域中建立dcemap服务器群,自带智能负载均衡功能,并和移动boss营业web服务器同处于一个网段中,部署并移动营业系统的客户端;为合作伙伴以及大客户建立ad用户,加入域指定全局组和ou中,设置ou组策略,并授权访问dcemap的移动营业系统。

合作伙伴以及大客户经理的计算机不需要高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只需要安装ie浏览器,再下载安装基于浏览器ie的dcemap插件(可通过推送方式实现)即可。手机接入时,只要手机支持ie浏览器,无需对现有应用做任何改造开发,利用移动现有的网络设施和资源,仅通过增加dcemap应用部署服务器层来改变营业系统的、管理和访问的模式,即能达到安全、快捷、简单地应用营业系统。

dcemap服务器部署在移动内网中,boss系统客户端,后端与boss系统通讯。合作伙伴或大客户经理使用无线网卡拨入gprs网络,通过对指定sim卡的认证,获得内网地址。通过内网直接访问dcemap服务器,使用移动ad帐户登陆dcemap服务器,从而应用boss系统。

由于dcemap客户端向服务器的传输的只是键盘鼠标的信息,而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的是位图的变化,并经过压缩加密。所以,用户使用无线营业厅系统时,只需10~20kbps,只有在打印和上下载数据文件的情况下才会占用更多的网络连接资源。经测试现有gprs网络可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由于dcemap客户端没有运行应用程序,因此客户端无需很高的配置,客户端成本很低。而且,由于客户端只是远端呈现,不会在ie上留下cookie信息,也可以限制用户进行拷贝等操作,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3 dcemap接入平台的优势

(1)使用dcemap产品确实有助于提高应用的效率,由于只在dcemap服务器跟客户端之间传送画面及鼠标、键盘信息,所以传送数据只与画面变化及鼠标、键盘信息多少有关,尤其是一些操作,在boss客户端跟boss服务器间需要传送的大量的数据,但显示画面却没多少改变时,该产品优势尤为明显,生成大容量报表操作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要使用dcemap接入平台访问boss服务器,只需在dcemap服务器上安装基于b/s的浏览器或基于c/s的boss客户端程序即可,而用户只需跟dcemap服务器连接,就可以用ie浏览器登录访问。接近b/s模式,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对原有应用系统无须二次开发和改造。

(3)dcemap平台具有断线恢复功能:如果连接过程中出现断线的情况,只要不关闭dcemap,待客户端重新连接服务器后,可继续处理;同时也可设置空闲超时断开,超时自动关闭等安全措施。

(4)维护较方便,如有问题可远程检查dcemap服务器即可。

(5)安全性高,在dcemap和客户端通信中只传输图像变化的部分,并没有传输实际的数据,并且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加密方式;如使用专用隧道、登入dcemap需要认证用户和密码,其所的程序还需有管理员授权才能看见和启用。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4

关键词:MIS 开发模式;Client/Server;Browse/Server 

    1 引言 

    Intranet这个名字自Internet商业化以来,已经成为部分企业日常管理的必要工具,由于Intranet本身的特点,多数人总容易与MIS 的概念混淆区别。若按一般的理解为:“防火墙之后的Internet”,确实与初级MI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本人认为Intranet不能与MIS相提并论, 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对比说明: 

    (1) 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技术之上,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特点,所开发出的增强应用技术平台。它侧重于平台技术。 

    (2) MIS构件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OS、通讯协议等,它是一个综合系统,而且更注重于网上内容及网上管理。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Intranet的出现只是更丰富了MIS的吸引力,完全代替MIS的含义范围的说法从应用与理论角度都是不正确的。 

    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概念上的混淆,目前在企业信息网的建设上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 

    (1) 将Intranet等同于MIS,认为MIS就是指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Intranet代表了新技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前的所有系统设计方案都可用B/S模式来解决,全部系统在B/S模式下开发。 

    (2) 将Intranet与MIS对立,认为B/S侧重于信息文本,C/S 的数据库信息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过程,主张数据库信息进出仍用C/S模式。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偏激的,是对Intranet新平台的缺乏认识所致,有必要给予充分认识才能正确对待。 

    2 C/S和B/S 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 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国内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很多。 

    2.1 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 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 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5

基于对上述平台的了解和学习,笔者认为各个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主要基于网络地址的转换策略,当然优秀平台还采用了数据并发、海量存储、信息安全等技术。本文的服务器,主要采用TCP和HTTP传输控制协议。中控与服务器之间采用TCP协议,主要考虑该协议的超时重发,数据检验,流量控制、传输稳定可靠等优势,可以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后期若涉及到音视频或大容量数据传输,可以进一步扩展到UDP协议。安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采用HTTP通信协议,优势是:支持服务器/客户模式、协议简单灵活、通信速度快等优势。服务器、中控、客户端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服务器采用java的框架技术,采用TCP、HTTP内网穿透方式,保障通信双方在私网内,仍实现设备间的远程连接和控制,有效避免设备入网做端口映射。穿透过程是:中控和客户端,分别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记录两端的IP和端口号;服务器分别向两端发送对方的地址信息;双方异步调用Socket套接字,连接对方的实际地址;同时,双方在各自本地端口监听对方发送的信息。由于双方都向对方发送了连接请求(假设各自的SYN封包已经通过了本地NAT),因此在对方连接请求到达本地监听端口时,内网路由器会认为该请求是前面连接会话的一部分,默认通过。本地监听端口就会用SYN-ACK响应,同意对方的连接。至此,中控与客户端之间,借助服务器穿透NAT,实现远程通信。

2服务器内部逻辑关系

服务器除了负责设备间的地址映射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库,确立通信双方的逻辑关系,以满足多用户、多任务、多设备的并发操作。其中,包括中控系统内部的设备ID、类型、数量、状态、控制命令、模式管理等;包括安卓客户端的账户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状态管理等。数据库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过程是:中控系统首次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端获取中控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中控系统内的各种模块ID号和类型,服务器端分类建库,为客户端功能模块的页面推送,以及反向链接控制做好准备。客户端联网后,根据服务器提供的中控账号,输入登陆密码,开始接受由服务器推送的客户端功能界面。

3安卓客户端

3.1安卓平台的介绍安卓由Google于2007年推出,是一个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开放平台。该平台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资源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随着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日益丰富,Android平台日趋成熟,已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终端平台。Android平台的架构分为五个部分:Linux内核、库、Android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框架、应用程序,具体如下:(1)Linux内核:核心服务(包括硬件驱动程序、进程和内存管理、安全、网络和电源管理)由Linux内核处理,内核在硬件和软件栈的其他部分之间提供了一层抽象。(2)库:库运行在内核之上,包含了各种C/C++核心库,提供管理显示的外观管理器;包含SGL和OpenGL的图形库;本地数据库支持的SQLite;集成了Web浏览器和Internet安全的SSL和WebKit。(3)运行环境:Android运行时包含了核心库和Dalvik虚拟机,是面向应用程序提供动力的引擎,它和库一起形成应用程序框架的基础。核心库提供了Java中间件,以及Android特定库可用的大部分功能。Dalvik是一个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可以保证一个设备高效地同步运行多个实例。(4)应用程序框架:该框架提供了用来创建Android应用程序的类,它还对硬件访问和对用户界面及应用程序资源的管理提供了一般抽象。(5)应用程序:所有应用程序,包括本地的和第三方的,都使用相同的库来构建在应用层之上。

3.2客户端功能本方案中,安卓客户端采用C/S结构,支持中控的无线入网。具体流程是:同在一个网内的中控工作模式为AP热点,安卓客户端采用组播Socket搜索中控AP。安卓客户端登陆中控web界面,设置中控工作模式为STA站点,并输入中控挂载的无线路游器账号和密码。中控获取内网动态IP后,开始向服务器发送socket请求。同时,安卓客户端在协助中控的站点模式切换过程中,获取中控ID号;向服务器发起首次http连接,服务器接收的套接字中包含中控ID,参照服务器数据库的中控ID,为客户端匹配对应的中控,向两端发送对方的IP及端口;服务器进一步根据中控系统的设备库,向客户端推送对应的功能界面,功能示意图如图3。客户端主要的组成模块:(1)通讯模块:负责与服务器建立通讯。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创建三个线程来进行处理。一个线程负责消息的发送,一个线程负责消息的接收,一个线程负责心跳信息。(2)解析模块:主要用来解析XML数据流,根据解析元素的不同类型封装成不同的数据对象。(3)加解密模块:负责对发送的消息进行加密,对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以确保通讯数据安全。(4)数据模块:该模块中定义了整个客户端中大部分的数据类型和对象。(5)应用模块:该模块是客户端和用户交流的接口,包括数据显示、状态控制、端口配置等。

4硬件系统

4.1核心模块功能中控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包括STM32核心处理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电源模块等。其中,STM32是一款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高集成度,并具有工业级温度范围和性能的微处理器;基于Ucos微处理器,运算处理高达速度72MHZ,外设资源丰富;中控系统负责内、外网之间的数据收发。STM32功能示意图如4所示。其中,外网通信采用型号为USR-WIFI232-L的Wifi模块。该模块集成了MAC,基频芯片,射频收发单元,以及功率放大器。内部固件支持TCP/IP协议栈,通过该芯片,低速设备均可以方便的接入无线网络,实现联网络控制与管理;其次,该模块针对低流量、低频率的网络数据传输有很大优势。该模块尺寸小,采用表贴封装,可内嵌在PCB单板电路上。其次,内网数据的收发采用Zigbee方式通信。本系统采用的模块型号是DRF1605H,主要采用CC2530芯片,低成本、低功耗、宽电压、工作频率2.4GHz、基于IEEE802.15.4协议开发,支持Zigbee2007Pro协议栈,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的无线传输领域。

4.2软件层次中控软件层次结构分为:驱动层、通信层、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包括FWLib和BSP。FWLib是ST公司推出的驱动支持软件,提供系统初始化函数,对中断和操作系统提供支持,从而方便软件的开发。系统层包括了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LwIP,操作系统负责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各部分软件以操作系统为中心。LwIP是针对嵌入式系统的TCP/IP协议栈,包含TCP、IP、UDP、ICMP等协议。最后,应用层根据模块化和功能独立原则,将应用程序主要分成4个子任务:系统初始化任务、LCD显示任务、TCP发送任务和超时重传任务、zigbee协调器的收发任务,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5结论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范文6

关键词:MIS 开发模式;Client/Server;Browse/Server 

1 引言 

Intranet这个名字自Internet商业化以来,已经成为部分企业日常管理的必要工具,由于Intranet本身的特点,多数人总容易与MIS 的概念混淆区别。若按一般的理解为:“防火墙之后的Internet”,确实与初级MI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本人认为Intranet不能与MIS相提并论, 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对比说明: 

(1) 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技术之上,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特点,所开发出的增强应用技术平台。它侧重于平台技术。 

(2) MIS构件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OS、通讯协议等,它是一个综合系统,而且更注重于网上内容及网上管理。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Intranet的出现只是更丰富了MIS的吸引力,完全代替MIS的含义范围的说法从应用与理论角度都是不正确的。 

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概念上的混淆,目前在企业信息网的建设上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 

(1) 将Intranet等同于MIS,认为MIS就是指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Intranet代表了新技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前的所有系统设计方案都可用B/S模式来解决,全部系统在B/S模式下开发。 

(2) 将Intranet与MIS对立,认为B/S侧重于信息文本,C/S 的数据库信息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过程,主张数据库信息进出仍用C/S模式。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偏激的,是对Intranet新平台的缺乏认识所致,有必要给予充分认识才能正确对待。 

2 C/S和B/S 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 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国内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很多。 

2.1 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 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 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3) C/S架构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 

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 

2.2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 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服务器。 

(2) 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