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实训总结范例6篇

听力实训总结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完整性 指导 整体 总结

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大基本技能。然而,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们采取的重复机械的听力训练也常常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听力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活动,我们不能把它割裂开,只重视其中的某个部分,必须充分完整地完成好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1. 细致的听前准备

1.1指导分析听力材料

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获取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取材多样,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文艺、数学、医学等诸多领域。所以,听力练习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以扫清学生在理解材料和相关背景知识时的障碍。例如:听力材料的话题是“having dinner in a restaurant”,那么学生们就必须了解相应的西方国家的就餐习惯。如西餐餐桌礼仪、餐桌文化等,然后在听力训练前和学生大致交流相关信息。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听,也能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2训练听力技巧

教师可以从听前活动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两到三分钟内快速浏览题目及捕捉一切可从题目及选项上能获得的信息并进行预测(prediction)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对即将听到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听力难度相应地降低,因此大大提高了听力效率。如高一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题: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此听力材料篇幅较长,难度较大。但根据要求学生只需回答:

What is the date of “Buy Nothing Day”?

Where did the idea of “Buy Nothing Day”start?

经过听前分析,学生只需要抓住主要信息“what and where ”就行了,而忽略其余一切无关信息。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听力材料复杂度,使听音更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2. 适当的听中任务设计

2.1选择难易适当的听力训练材料

教师在选择听力训练材料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要让学生能听懂,但又不至于感觉无需费力就能完成。为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听力任务的难易程度,使设计的任务活动呈阶梯式的递进,从而形成有效的听力任务链活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增加或降低听力任务难度,从而使课堂听力训练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有的放矢的进行。

2.2选择多样化的听力训练方式

在以往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使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听”的学生兴趣,导致学生被动练习,被动接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尝试采用多种有效的听力训练方式,如:

2.2.1听前及听中问答训练

教师设计一些与听力话题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听前进行分组预测和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预测内容与材料内容对比,做出筛选和应用。

2.2.2着眼听写结合

听是对语言的输入,写是对语言的输出。听力练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它是需要耳、脑、手、眼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综合性活动。因此,听写结合练习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由简入难”从简单的辨别单词逐渐发展到辨别短语结构和句子,这样既可以强化听力,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3听说结合法

我们刚才提到“听写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听说结合”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良好途径。在听音训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让学生记下有关的时间,地点,价格或数量等关键词,学会用最少的记录来体现最完整的内容,掌握一些速记符号和技巧。比如时间可以写成阿拉伯数字,如8:00;地点名词和专有名称可以用首字母的缩写形式表达,如USA;加减乘除等符号也可以运用于简单的运算,如迟到十分钟可写成――+10mins。这样将大大的节约学生时间,提高复述的精准性。

3. 有效的听后总结

以前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大都只关注听的过程,往往很少关注听前的准备和听后的总结。其实这恰恰是我们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听力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听前、听中、听后”连续性的关注。

4. 结束语

总之,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关注“课上”,而应对“课前”和“课后”进行整体关注。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探究,以期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1] 王守元, 苗兴伟.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 外语电化教学, 2003(04).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 学习策略 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38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现状来看,听力且是这四种能力中最薄弱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英语的使用,也限制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听力学习策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更应该得到重视,必须针对目前学生听力学习策略掌握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为学生英语终身学习提供保障,本课题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实际情况,在强调听力学习策略培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实际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已经明确提出将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强调和肯定了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从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对于学生,还是偏重于被动的学习,缺乏主动的去发掘和探索英语知识,间接的忽略了对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关注,而延伸到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到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的深远意义,进而上升到行动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方法的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

第一,形成正确学习观念。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会对语言学习动机、态度、行为、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正好有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养成,产生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二,提高策略应用效率。策略应用频率的增加和策略应用范围变广是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效果。通过培训,学生可以知道如何利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学习英语听力知识和技巧。例如在听力学习过程中,预测、推断大意等策略的应用。同时,听力学习策略还可以迁移运用到其他英语知识学习中,以提高总体英语水平。

第三,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是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通过听力学习策略培训,学生可以自我制定听力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自我监控和评价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增强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总之,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是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听力学习策略,并在教学实践加以推广和应用。

2 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系统方法

虽然目前我国在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对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视度不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需求确定、分类实施、评估改进四个步骤。

第一,需求确定。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的第一步应该是清楚的了解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例如,学生习得的听力学习策略有哪些?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哪些存在不足?这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整体提高培训效率。

第二,分类实施。由于听力学习策略具体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多个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分类实施学习策略培训。

听力元认知策略包括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调控、学习评估等,是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以课堂讲解的方式将元认知策略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听力学习现状和学生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所需的听力学习策略,并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便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对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和反思,以检验学习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加以完善和改进,规范自己的学习策略应用行为。同时,要充分利用大学英语听力网络课程学习系统,让学生不断实践和检验自己所掌握的听力学习策略,进一步促进了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听力过程中注意力调控能力的培训,因为在听力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与语速不同步、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个生词等错误听力学习策略,而通过注意力调控能力的培训可使学生整体把控整个听力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听力认知策略是直接提高听力技能的在线学习策略,主要包括预测策略、速记策略、概括策略等,需针对性的加以培训。例如,可教导学生通过语气来判断听力场景;可训练学生通过缩略语、数字或其他符号来速记所听到的信息;可通过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培训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组合及编码能力。认识策略的培训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刻加以实施,从各个具体策略的培训上升到整体听力水平的提高。

听力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因为生词或复杂语句而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着有效信息的采集和理解,因此,听力情感策略的培训也是必不可缺的。在日常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听力学习环境,避免紧张心理的产生。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听力过程的绝对信心,不会因为听力材料的难易而影响听力知识和听力技巧的应用。当然,最基本的还是听力基础的夯实。

听力社会策略主要体现于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共同合作来解决听力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应鼓励学生多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发现自己的不足。

第三,评估改进。听力学习策略培训除方案的实施外,还应对培训过程和成果的评价,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可以将阶段性的策略培训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以便对培训方法加以完善。

3 结语

如前文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在观念上加以重视,还要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在实践方面加以落实,为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语境 “语义辨识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00-02

一、间接言语行为与听力教学的关系

关于言语行为的理论主要源自于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他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里面。他所提出的言外行为是人们通过话语所实施的行为或所做的事情,如发出邀请、做出道歉等。(Austine,1962)在奥斯汀的基础上,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塞尔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何兆熊,2000)塞尔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Searle,1979)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借助言语来传达其意图以实现其意图的行为。(王晓萍,200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难点。在听力教学中,往往向学生介绍一些“答题技巧”“猜题技巧”,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有很多,例如:

拘泥于字面理解。有时候说话人讲话的真正含义并非他所说的话的字面含义,而是通过反讽语气表达完全相反的含义。如果听话人认为说话人讲话的真实含义等于字面含义,那么就造成了对说话人真实意图的误解。听话人是否能够辨认得出说话人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言外之意”,也就体现出了听话人是否具有语言交际能力。

过分强调“关键句”。由于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当中的正确选项往往与对话内容当中的某一句密切相关,教师往往将这一句称为“关键句”,使得学生认为能否正确解题取决于能否抓住关键句并正确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断章取义,对会话内容的片面理解。

二、关于“语义辨识训练法”

笔者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听力训练法,称之为“语义辨识训练法”。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辨认语境

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大体可分为大语境、中语境、小语境三类。大语境——背景语境(setting)由言语交际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交际双方的个人历史、文化背景所构成,是内隐性语境。在指导学生听力时,教师应当适时地介绍有关英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并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训练学生使用这些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中语境即情境语境(situation),它由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时空状况和具体的情境事件以及交际双方现实心理状态与彼此间的关系所构成,属于外显性语境。在指导学生听力时,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学生认清情境语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听力材料。

小语境即上下文语境(context),就是具体的语境,即狭义的语境。在指导学生的听力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听好全文,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它们的“言外之意”。

(二)分析语境

在听力训练中,所有对话都同时存在于大、中、小三种语境当中,但三种语境对于说话人语义理解的重要性往往不同。例如:

W:When will you meet professor Wang?

M:On Thanks-giving Day.

Q:When will the man meet Professor Wang?

A.Monday B.Tuesday C.Wednesday D.Thursday

在这段对话中大语境所起的作用就远大于中语境和小语境的作用,有一般英美文化知识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辨认分析大语境来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三)翻译语境

翻译语境也就是理解、领会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下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是辨识语义的最后一步,只有在正确辨识、分析语境的基础上才可能最终准确翻译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三、实验

(一)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笔者首次提出了“语义辨识训练法”,并拟使用实验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证实该训练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实验假设H1:自变量语义辨识训练法对因变量学生听力成绩有显著性意义。补充性假设H0:自变量“语义辨识训练法”对因变量学生听力成绩没有显著性意义。

(二)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实验对象是来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信学院2010级、2007级电信和电力专业的120名大学生。他们均为学习英语6-9年的汉语母语者,年龄从19-2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0.25岁。该试验未对男女比例进行控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两个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并用随机化方法分配每组被试接受一种处理。

2.实验程序。笔者在实验班内进行结合“语义辨识训练法”的听力教学,在对照班内进行不结合“语义辨识训练法”的普通听力教学。一个月后对两组被试进行听力测试,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表1 (成绩)Descriptives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 Min

imum Max

imum Between-

Component

Variance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1.00 60 72.90 9.124 1.178 70.54 75.26 58 91

2.00 60 76.27 9.533 1.231 73.80 78.73 51 96

Total 120 74.58 9.444 .862 72.88 76.29 51 96

Model Fixed

Effects 9.331 .852 72.90 76.27

Random

Effects 1.683 53.19 95.97 4.216

表1为描述统计量,给出了教学方案1组和2组的样本含量均为60,样本总量为120,两组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72.90和76.27,标准差分别为9.124和9.533,标准误分别为1.178和1.231,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70.54~75.26和73.80~78.73、最小值分别为58、51和最大值分别为91和96。

表2 (成绩)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750 4 10 .580

表2为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从显著性慨率看,p>0.05,说明各组的方差在a=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次性。

表3 (成绩)ANOVA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Between Groups (Combined) 340.033 4 340.033 9.125 .002

Linear Term Contrast 340.033 4 340.033 9.125 .002

Within Groups 10273.133 10 87.060

Total 10613.167 14

表3为方差分析表:组间离差平方和340.033;组内离差平方和10273.133;总离差平方和1.613.167。组间自由度为4,组内自由度为10;总自由度为14。组间均方为340.033,组内均方为87.060。F值9.125。F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2,针对假设H0:组间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即两种教学方案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方差分析表输出的p值为0.002可以看出,无论临界值取0.05,还是取0.01,p值均小于临界值。因此否定Ho假设,教学方案对听力成绩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是听力成绩在采用不同教学方案时有明显的不同。根据该结论选择教学方案,犯错误的概率几乎为0.008。

四、结论

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也就是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比理解言内之意(字面含义)更为重要。这是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当中的创新应用,旧理论与新目标的结合尚未完全契合,仍需结合教学方法的实践和验证继续修改和推进。实验证明通过研究得出的“语义辨识训练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当中具有实效性。在该试验中,实验班和对比班被试学生的成绩呈现显著差异,证明“语义辨识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并在适当条件下试行小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Autine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2]Searle.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4

一、常见的学生听力方面的障碍

(一)语音语调不准

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分不清/m/和/n/,/n/,/i/和/ei/,/e/和/ae/等音,把bag听成了bed,把long听成了wrong。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如horse和house,monkey和donkey,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全句大意。甚至全文大意。

(二)拼写单词的能力差

由于很多学生记单词都是靠死记硬背,所以在单词拼写方面很难写准确。

(三)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例如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学生一直想回忆或猜测它的意思,不懂得跳过去,结果影响对整篇的理解。又如,学生不会在听力过程中做记录,不能抓住主要信息。

(四)心理素质差

有些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对听力测试缺乏自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越怕就越不懂,从而导致听力测试失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而且与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障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使学生对提高听力树立信心,消除畏惧的心理,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训练。

二、提高听力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师应言传身教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要珍惜自己的授课时间,尽可能大容量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让学生充分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有代表性的语言素材,结合当时的时事、实际生活和具体使用英语的需要,设计比较真实的交际情境,编写情景对话、情景故事,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达到对常用词句应用自如、脱口而出的境地,从最简单的英语开始,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不断运用,逐步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二)让学生切合实际地操练

听力属技能范畴,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并非孤立地存在或毫无联系,说依赖于听,听不懂必然也不会说,说也可以促进听,训练有素的耳朵也为阅读和写作水平浓浓地平添了一笔。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大听力训练力度。首先,教师应选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听力材料。因为听力训练要生效,教师必须使学生对所听的材料感兴趣,这样才能具备听的动力;其次,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有一种全新的、内容生动、难度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听力训练,既解除了心理障碍,又激发了他们进行听力训练的兴趣。同时还要不断变换训练方法,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以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抓住听力特点,培养科学的听力方法和技巧

在听语篇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也没必要听懂每一个音节、单词或词组。因此,掌握听音技巧很有必要。听音之前,应让学生迅速浏览有关信息,如单词提示、问题设置等,以便预测所听内容和抓住相关重要信息;听音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积极、轻松地投入到筛选、解码、重组等认识活动中去,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前言后语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取所要信息。听力训练中,教师应采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听写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

(四)注重积极的情感投入,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英语专业 听写 要素组

合 效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45-03

当前,众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认为:英语短文听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语教学与评估手段。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听力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对听写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基础阶段对四级听写能力的具体要求为: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或选用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的录音材料,错误率不超过8%。但现实情况是,据专业四级考试委员会所报道的数字,2003年和2010年全国的听写平均成绩甚至低至4分左右,而及格分是9分,与满分15分相差甚远。经过分析,发现考生在听力理解、单词拼写、语法、句子的逻辑性及标点符号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失分严重。

在传统的听写训练中,教师既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注重非语言能力方面的训练。如要求学生注重积累,熟悉英语国家人士说话和发音的不同方式、语音语调;对于大纲中的单词短语不但要认知,而且要会熟练拼写;要学会根据篇章的理解来判断如何分段和使用标点符号;要充分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如单复数是否一致,上下文时态是否相配,大小写是否恰当等。在非语言方面注重学生的书写是否整洁,根据平分方式来学会取舍等。这追求的是语言的准确性,但很少关注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和关注到学生各个观感的组合运用,因而训练效果欠佳。一般的操作程序是:在听第一遍时,要求学生尽量理解文章大意,不要一听录音就开始写;第二遍开始写,主要是尽量抓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第三遍注重次要信息和修饰语;第四遍检查。整个流程下来,学生感觉疲惫、乏味,看到错漏百出的听写深受打击,从而在心理上又惧又

怕。当再次做听写训练时,他们不免产生抵触心理,训练效果不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训练才能避免这种局面而提高效率呢?找到有效的训练方式,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听写水平及听力理解水平,是每位英语教学工作者的责任。

一、MS-EEPO有效教育理论及要素组合方式

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创建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它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和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的培养。

目前,MS-EEPO有效教育的研究和实验已经有近20年。以MS-思想体系、MS-理论体系、MS-方法体系三大研究体系进入学校和课堂实践,以课型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MS的课型方式主要有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和三元方式。而要素组合方式是MS的课型方式的最基础的一种课型方式。它包括“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听”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是七个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培养学生归纳、联想、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动”和“静”指的是学生在该静的时候能静下来,特别是在想的时候,而动的时候就要动起来,“动”要努力达到调节情绪,保持充沛精力、互相交流、攀升强化次数,合作能力提高的目的。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用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而人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适时转换,在课堂上表现为进行动静转换,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要素组合方式进行听写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要素组合就是把“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不同的要素的不同组合,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它的组合形式可以达到5000多种。根据研究,单“看”一种形式,起学习效率仅为20%,而“讲+听”可以达到30%,“讲+看+听”是50%,“讲+看+听+想+动+静”达70%,“讲+看+听+想+做+动+静”就可以达到90%。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或进行不同的组合。

(一)听+想:仔细倾听,认真思考,理解所听内容。是否理解所听材料是决定能否完成听写任务的关键,抓住大意,是听第一遍的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听是第一步,但是一味的听而不加思考,就会容易走神,因此在听之前要求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听,例如: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等;同时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跟着所听的材料的内容走,根据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将会提到什么样的信息;而在英语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词数不胜数,如何确定听到的到底是哪个,就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或确定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如果没有一边听一边想,理解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听写训练的第一步是教师把所要听写的材料按正常语速说或是播放一遍之前,向学生提出以上要求。

(二)听+想+讲(复述):信息再现,扫清理解障碍,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在听和想之后,教师应刺激学生另外的感观,让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说”的训练方式这时候就可以采用了,这里的“说”采用的是复述。要完成复述的任务,听、想和说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的。

复述是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句子重复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只把注意力放在单个单词上的不良习惯,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句子的意义和句子结构上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要做到复述,不仅要求理解句子意思,还要让整个句子完整地、短时地留在脑海里,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这也是提高听力理解和做好听写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复述,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的难题,又让学生学到了地道的表达方法,提高整个口语水平。树立了学生的信心,自然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听写训练不再是枯燥的难事。

因此,听写训练的第二步教师可以把听写材料一句一句,或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播放,然后按下暂停键,让学生重复所听到的句子或句段。简单的、短的句子,可以让一些程度稍低的学生复述给全班同学听,教师要注意及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而较难的、较复杂的句子可以让程度好一些的学生来复述。为了扩大参与面和检查其他学生是否也认真听了他们同学的回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复述他们同学的句子,判断是否正确和补充;而难的、长的句子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共同完成。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参与,都能复述其中的一些或大部分的内容,从而品尝到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心。通过复述这一环节,学生大都能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大部分的细节信息,扫清理解障碍,激发兴趣,增强能把材料写下来的信心。但这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鼓励、引导、总结为原则。

(三)听+想+做(写):精听分辨,快速记下,完成听写。这一阶段学生的训练重心从说转换到写。为了保证学生不被打扰,专心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阶段里可以不说话,只负责以意群为单位播放或朗读听写材料。这个阶段中,材料的播放或朗读应为三遍,两遍是以有停顿间隔形式的,学生在此期间以听写为主,而第三遍以检查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以意群为单位去理解。有了上阶段的复述的铺垫,理解的难关应该不是主要问题了,主要问题是时间问题。在短暂的句子和句子、意群和意群之间的15秒的暂停,要将所听到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速度是关键,而且要讲究方法。所以在听第一遍录音时,学生要分清信息的主次,抓住句型和关键词,在第听二遍时,再把其他如修饰语、定冠词等遗漏的内容补上。在听第三遍时,要做好检查工作,如将前两遍为了节约时间而用符号或缩略形式的恢复原形,将未完成的部分补全,纠正拼写错误,规范书写;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规范时态语态等。

(四)看+想+做+动静转化:找出错误,总结经验,从错误中学习。经过听、想、说和写等坐着静止不动的环节,学生会感到倦怠,如果在这个时候让学生稍微放松一下,学生的倦怠感会减轻、消除,就能恢复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应该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静”的状态转到“动”的状态上来。

1.同桌合作,相互纠正错误。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不容易,但旁观者往往看得清楚。因此,训练到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作业本,仔细读同桌的听写作业,相互找出错误,并相互纠正。这样一来,学生的角色从学生转为“老师”,情绪马上得到转换;在与同桌交换作业本时,可以稍微转动身体,变换坐姿,又顺便可以进行一下口头交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整个绷紧的心情可以得到放松,学习状态又进入良性循环。通过相互纠错,既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大量批改作业的负担,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来进行强化,能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后就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2.小组合作,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众人拾柴火焰高”,两个人的力量终究单薄,因此教师接着可以扩大合作学习范围到四人组,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四人小组中,大家讨论、分析各自发现、收集的听写错误,列出错误类型,找出容易犯的错误,究其原因,讨论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等。经过充分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总结各自小组的问题和发现,与全班同学分享经验。

如果教师通过批改,发现错误,总结后告诉学生,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漫不经心,记忆不深刻。但是通过自己发现错误并总结出来的话,印象肯定深刻许多。而教师通过听学生的发言,也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调整训练计划。

(五)听+想:听教师总结,加深强化。训练的最后一阶段是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但是刚才学生已经说到的,就不需重复,教师的点讲要讲到关键处,只讲学生讲不到,讲不透的,或需要提升、拓展的地方。学生通过听教师点讲,回想自己所犯的错误,对比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加深了训练的印象,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听写技巧。

由于多个要素的组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训练,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得到减轻,学习过程不再单一、乏味,训练兴趣提高,而且又能通过自主学习自己找出水平停滞不前的问题,训练效果得到提高。

三、运用要素组合课型进行听写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时间不宜太长,太频繁。听写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太频繁,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为宜。如果频率太过频繁的话,一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二是会让学生有负担。每次时间最长不该超过40分钟。这40分钟应包括全过程,从听―复述―写―检查―讨论―总结发言。

(二)要避免学生对复述产生依赖。复述可以帮助扫清理解障碍和提高短时记忆,但如果每次听写前都进行复述的话,会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每次都等别人来帮自己扫清理解障碍才能开始写,这是不利于提高训练效果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训练材料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这一环节或只挑某些难的句段进行复述。随着训练的深入,这个环节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不再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完成。

(三)在复述练习和小组学习时要避

免边缘人的产生,涉及面要尽量地广。在复述环节中,教师应避免太多的全班一起复述的情况,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料的难易程度,选程度不同的学生来独立完成,还可以火车接龙的游戏方式进行,一人一句地进行复述,以保证机会均等,人人参与。只有遇到预计语料太难以至单靠学生个人力量无法完成时,教师才帮助解决一些词汇,连读或其他语言变异产生的现象的问题,接着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复述,然后再请单个学生进行再次复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在小组学习中,有的学生会偷懒,只是在一旁看、听,并不动脑子,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明确每个学生的分工和任务;而且在过程中,实时监控、提醒,避免边缘人的产生。

(四)各要素的组合形式要适时转化,避免学生产生厌倦。不管多完美的搭配,使用多次或使用太久都会让人产生倦怠,因此要适时改变,重新搭配。比如复述的好处很多,学生也很欢迎,但如果花在这个环节上的时间太长,而又不做任何改变的话,学生肯定不会对它感兴趣多久。因此我们要在合适的时候要么改变一下操作程序,要么改变一下要素的组合。如可以要求学生先听,然后写,最后才读出来;或要求学生相互复述;或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一个复述,一个写等,这样一来,学生才不会感到厌倦,才会保持学习的兴趣。

总之,运用要素组合方式进行英语专业听写训练的好处有很多。如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训练效果;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但如何更好地运用要素组合在英语专业听写中的训练,还有很多问题要思考。如在训练过程中,是先听材料,然后复述,再写,即“听+说+写”的组合好?还是听材料,接着听写,然后才重复所写的内容好?即“听+写+读”的模式更有效?因为“听+写+读”的模式不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但如果用“听+写+说”的模式,学生会因还不能理解所听材料,就要进行听写,可能会写不出多少东西,从而产生心理负担,反而会更大程度上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怎样的要素组合才是最佳组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孙晓波.英语专业四考试听力周计划[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

[2]党雪妮.罗害峰.刘莉.有效教育实践例解[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3]王敏.复述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2(17)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听力理解教学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听力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高考试卷中英语听力试题的增设,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成了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就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力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可谓是希望与困难并存。一方面,社会需求和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增设势必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班级人数众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必要的视听设备及其他音响材料不足等因素,显然使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及其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听力课被上成听力测试课。这种纯粹的测试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

笔者认为,真正的听力教学不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利于提高听力水平的针对性练习,还必须注重相应的学习策略训练,以便帮助学生“内省”,让他们找到听力理解中存在的困难,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适时地对自己进行检查、评估和调整。

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1.“听、说、读”三者有机结合。

首先,应加强口语训练。李阳在“疯狂英语”中曾经说“口语突破听力”。他认为听力的真正突破是以“习语”为基础的,孤立地、默默无闻地为“听力”而听的训练存在很大的弊端。疯狂英语告诉你一定能“听”懂你能说出的东西;你只管去大量地练习“说”,只要发音纯正,用法地道,你的听力就必将一日千里,而应用的是超级“三最”,即“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进行口腔肌肉训练法。解决听力问题的最终办法是:发音和口语过关。因此,学生平时“听”的时候,必须多模仿语音、语调,多与别人进行交谈,而且应大胆地说,大声地说,相信自己。

其次,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一方面,在非英语环境中,学生能说、听英语的机会极其有限,语言的输入量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教材中所选的对话、课文等语言较地道,难易度适中。学生若能坚持大声朗读,既可帮助记忆词汇,又可培养语感。更何况,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一种特殊手段,它的优势在于它对语言材料的音、形、义都给予重视,而语音又被放到突出的地位。反复朗读可以加深理解并把所读内容变成永久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联系,促进语感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这正如在非普通话语境中学汉语一样,十几年前大多数学生学汉语,是靠朗读“读”出来的普通话,平常很少有人用普通话交流,更不用说专门听汉语节目之类的广告、录音等,但当他们读到小学二三年级时均会听、说普通话,其功劳就在于朗读。由此可见,朗读这种方法很适合高中学生训练英语听力,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总之,把听、说、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最直接的途径。

2.加强听力策略训练指导。

策略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有效的听力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主动性,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获取信息

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他们已有的语言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法,有目的、有选择地获取必要的信息。①根据不同的目的或要求去选择相应的听力策略,如整体听、选择听或精听等。②根据语境或其他线索进行预测。如做题时,可借助图例、标题或问题的选项进行预测。③运用语法知识,辨别语篇标记词(如but,however,in other words,in one word,etc.)或分析长句的结构以帮助理解。④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推理。如根据背景声音、说话者的语气、语调或态度等线索去推测谈话发生的地点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⑤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如记笔记、边听边记下关键和重要信息或在听懂一段话以后概括其主要意思并简要记录。

(2)自我管理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调整和恰当评价,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提高听力理解水平。①明确听力训练的阶段性目标。如:听懂老师的英语授课;听懂同学的英语对话;能应付一般的听力测试;能听懂或看懂难度适当的电台和电视英语节目等。②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听力理解中的薄弱环节。如:辨音能力较差;听力词汇量少;语音知识基础不牢;短时记忆能力不强;对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③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如训练材料选择和时间安排;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及时总结听力训练的经验教训。

(3)克服心理障碍

练习或考英语听力时,学生易产生焦虑、害怕、缺乏信心或毅力等心理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意志等情感因素,以促进学生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学生潜力。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教材中各种体裁的文章特点,找出重难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所听内容(如对话、课文、通知、书信等),抓住其重要的脉络、信息,使学生认为听力理解的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同时增强其学习信心。

如人们进行日常会话,就是在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它总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如抱怨、道歉、赞同、反对、征求意见、邀请、问路等。说话人的会话目的,是英语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在对话过程中,两个人交谈一般有一个主要话题(topic),肯定会讲到某件事情(what,which),有时会提及事情的前因后果(why)或发生的时间(when),程度或数量的多少(how much,how many)或方法方式(how)等。这些涉及的具体事实,都是对话的主要信息,也是理解对话的关键。

要针对历年高考听力试题中短文的特点,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作为听力材料,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听之前,可提出一至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听一遍后回答;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简要记录相关的信息,如数字、时间或人物,然后在把记录下来的信息说出来。阅读后,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听一遍,并核对原来所捕捉到的信息正确与否,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听力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教师也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要求学生复述(retell)课文或语段,必要时再给予提示,这是较高的要求,相当于听力中的summary(摘要)训练。

实践证明,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要适合本校的学生实际,能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的教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Andren D.Cohen,Strategies in Lea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陈红.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特点及提高听力的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