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建设范例6篇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1

一、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成立的意义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使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年来,自治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走保护优先、工程带动、产业拉动的发展之路,生态状况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是,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方面来看,林业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特别是,自治区生态建设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现代林业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些社会组织来研究和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作为学术性社会团体,由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桥梁纽带,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不仅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现代林业建设。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建设生态文明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色资源,还需要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林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和丰富生态文化载体等多重使命。就自治区而言,当前的生态文化研究与弘扬还没能够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相协调,没有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以弘扬生态文化为己任的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在补齐短板,促进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生态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宣传普及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需要提高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培育,同时要适应新的世界发展潮流,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造福子孙。研究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组织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会员,面向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全社会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唤起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从而形成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共识与合力。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服务、落实政府决策,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研究会将根据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会员权益、市场主体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积极参与完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反映会员的诉求,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与国内外有关组织、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吸引一批与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组织和单位,共同推进内蒙古生态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服务助推作用。研究会将立足于林业,着眼于生态,致力于文化,广泛联系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构建生态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体系。要紧紧抓住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生产工作一线同志们的作用,组织开展生态文化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学习等,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产品,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促进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化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三、生态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任务

生态文化研究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努力为政府、部门、会员单位提供服务,着力开展生态文化的专题研究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服务。为此,生态文化研究会要在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和登记机关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下,做好以下工作。着力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要通过舆论引导、媒体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生态伦理,树立生态道德,崇尚生态文明,适时开展“美丽乡村纪实”“生态文化的故事”“森林文化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在全区森林、沙漠、湿地、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实体产业配套的文化研究,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使生态文化切实为实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实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生态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生态文化内容形式,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使生态文化更加贴近百姓,深入群众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形成多层次的传播网络,扩大生态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使生态文化发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生态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使人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的空间,使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研究会刚刚开始运转,在做好以上几项长期工作的同时,当前重点要抓以下几项紧要工作。一是结合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和人才培训工作,择机举办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论坛;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和生态文化基地创建活动。

四、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会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必须有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2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空间。“生态文化”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当是城市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文化首先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生态文化”融人城市建设必然产生“生态城市”。1971年开始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在反思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时,首先从城市人手,进行“生态”改造。联合国“人与生物网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即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实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人城市。我国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完全一致的。

二、城市“生态文化”的结构分析

物质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如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它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这些物质现象之所以也被纳人生态文化的范围,不仅是由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广义文化概念“人化自然”的特征,更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城市风、传统或者说是文化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同样,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图也形象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

制度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中层结构,“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伙伴关系。城市的管理机制:城市的管理机制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同时也在建设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在现代管理机制中,“生态文化”要求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加民主的,公众广泛参与的,适合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管理体制。

精神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各,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学习到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生态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生态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外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整套规范、准则、价值观念等。既是城市社会的现实在所有居民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现实,影响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进步速度和深度。

三、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1 “生态文化”的制度文化构建。建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是建立更加民主,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协调机制。“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致力于政府管理和公众参与的相互构建。

2 建立“生态文化”的企业文化和模式。企业生态文化,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发动广大的员工,开展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讨论: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外部发动社会力量,公开向社会进行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招标”或“征集”。这要靠政府、社会的引导,更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既树立了绿色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易于获得社会支持,又对员工进行了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

生态消费,引导企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变方面需要从改变消费模式人手,建设生态消费文化。一方面大力宣传教育,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

3 “生态文化”的物质文化构建。建筑作为物质重要组织部分,体现着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和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实际上成为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审美意识、社会结构等各方面文化综合信息的载体,因此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建筑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3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概述

1.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涵义

生态建筑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具有多工种、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一门采用生态的理念来进行建筑设计的指导,促进建筑与自身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生态建筑设计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参与的,由于生态建筑是连接人与自然、建筑三方面的疏通纽带,因此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单凭几位设计师就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人类要更好的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2.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种建筑类型

在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用环保材料的生态建筑、采用绿色植物覆盖的生态屋顶生态建筑、采用建筑节能的生物气候生态建筑和回归大自然式的生态建筑。这些生态建筑类型,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充分使用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自身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建筑的建设施工。采用天然的原材料,使建筑达到环保、美观,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和消耗,为人类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舒适度。

3.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设计要点

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将生态的理念深入到生态建筑住宅的实际运用中去,将建筑住宅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浓缩体,使人工环境学、建筑技术科学、当代建筑美学等综合运用起来,为居住者建造和提供一个环保、美观、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要由始至终的将生态观念贯彻其中。从设计、选材、施工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环境绿化与能源消耗两方面的和谐。要紧紧地围绕生态这个理念,保障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建筑设计所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1.地方色彩

要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体现以自然环境为根本,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无论是在任何的一个地方,建设过程都要遵循这一原则。要将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特色、地理、气候等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彰显其地方独特的色彩。

2.强而有效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资源在现今的城市建设当中,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也让城市里的土地资源在能用于建筑建设的方面逐渐减少。要尽可能的开发利用,让城市里的土地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被开发,就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与技术要求大大提高,这也使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逐步扩大。为了要尽可能的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恰到好处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尽量避免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从而促使生态建筑的发展。

3.和谐统一发展自然与建筑建设

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们要明确清楚知道建筑是属于自然环境中的其中一部分。在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关注和留意大自然的保护。每一个建筑工程师都要有生态的观念,要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与建筑是整体为一的。所以,要和谐统一的发展自然与建筑建设,坚持自然与建筑的相结合。

三、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1.节约能源,采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逐渐从生物进化开始迈向知识技术进化的过程中。因此,在这个过59程中,就要求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采用生态技术,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使用,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与立体空间,充分利用和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尽可能采用例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恒久性、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尽量避免由于电风扇或空调所带来的有害气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便给人类的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节约能源,采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与浪费,还降低了建筑的建设成本,充分提高了建筑原材料的利用率。

2.寻找合理生态原型,发展新型生态建筑

建筑从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其实就包含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就是所谓的生态原型,即原生生态。在原生生态建筑的作用下,其自身周围的天气气候、自然环境、采光模式等,使人们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采用其当地所具有的技术和原材料。从原生态建筑中,就能直接将天气、温差变化等体现出来,其都是直接与自然环境进行联系的。但是对于目前的生活和生产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间接起来。人们通常都是在日益复杂的人为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取得能源和物质交换的,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体验逐渐减少。因此,建筑设计师们要寻找出合理的生态原型,从而发展出新型的生态建筑。

四、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4

1.1内涵

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表明了高职院校的社会使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标志着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已进入转型提升内涵的关键时期,在政府主导举办的高等教育框架内要充分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文化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职院校特色与品牌的表征.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当是包含多元主体要素、多样文化生态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校园环境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文化核心目标,由学校师生员工长期以来自主共同创造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并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接受、信守和发展的价值观念、校园形态和行为方式.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企业、区域和社会等文化环境互相适应和发展.从构成主体要素来讲,高职文化生态系统以校园为特定时空条件,简单分为内部生态秩序(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等要素)和外部生态秩序(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要素).而和谐的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各要素应当与相关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动态平衡结构状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体现.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育人根本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文化属性才能得到彻底的张扬,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联通现代职教体系;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提升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才会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有更大的自觉和担当,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2结构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也决定了高职文化生态结构特征,既不是一般意义的高校文化,又不能是企业文化,它应当是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等文化群落相互交融形成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动力结构可简单归纳为“双主双核,螺旋发展”.“双主”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的承载主体,学校师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师生之间的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双核”指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驱动融合,共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文化;“螺旋发展”指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文化群落的交融中互为环境,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流过程中,通过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方式建构着文化生态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平衡.其横向结构(空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不同类型文化圈层(如从主体来分有教师、行政、服务和学生4个文化圈层,从层次来分有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文化圈层等)以及外部不同文化群落之间(如区域、社会、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等)的相互关联,纵向结构(时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历时性,即时代特征,体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失衡

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涅槃发展,作为新的高等教育文化形态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确立.无论是院校所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规模,高职教育已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决定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实现进行了基础的铺垫.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推算,2009—2011年,高职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让更多青年“在家门口上大学”,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2013年更是“逆袭”最难就业季,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这些利好的消息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刚性文化需要.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品牌发展提供了百花齐放、百舸急流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的深圳模式、宁波模式、苏南模式也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一些特殊的文化生态的发展.因而,政府、社会、区域以及行业企业等对于高职教育寄托了更多的希望.高职院校文化大观园的春天将会是群芳竞妍,但这个冬天将会更冷,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个体的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态建设将会有更多的课题等待大家去研究,有些可能是关乎到个体生态的生存.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依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正如自然生态通过遗传与变异的途径来维持平衡一样,文化生态亦通过文化的创制与保持来尽力保持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动态平衡.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作为近30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形成积聚的一种文化生态群落,其自身价值体现与作用发挥已得到了充分的现实性印证.在表现出强劲的文化张扬力与发展正能量的同时,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外部其他文化生态群落之间也间或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2.1外部文化生态环境

外部文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区域、行业企业等,高职的良性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指导、社会的认同、区域的支持与行业企业的参与.高职教育举办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地方政府,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在顶层体系与制度设计、资金信息投入、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宏观的政策性指导,激起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内在活力.从政策支持角度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职业学校,主要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政策性诉求.但其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虽说高职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文化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价值与文化的认同错位.这主要根源于社会对高职教育价值的传统认知偏差、现行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层次性以及高职教育自我探索发展的曲折.而这种文化认同的失衡在遭遇到适学人口拐点时,便以生源危机的形式在全国渐次地典型性表达出来.立足于区域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共识,这也是高职文化生态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路径.换句话讲,在高职这个文化生产场域内,要使其产品的生产规格与价值要和产品的市场和使用价值无缝对接,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真正生命力的体现,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导向、高职学生就业的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有人气、接地气、合行业气、融企业气的高职院校文化.但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公益性与企业文化的利益性却形成了矛盾.两者虽然合作的政策目标是育人,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职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政策目标虽然也是育人,但其最重要的则是追求利润.两种文化的融通尚处于简单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融合,对于制度文化或文化理念的学习交融还未深入.

2.2内部文化生态环境

从内部构成诸要素来分析,也存在一些失衡的现象.就建设主体来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但在当前形势下,这种失衡现象既包含于建设主体内部,同时亦显现于主体之间.如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工程服务能力的协调问题,即“双证”能力问题;学生类型多样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学生职业成长的问题等.就建设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环境等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多数都是新建院校,因而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积累比较薄弱,但是这又是优势,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充分体现后发优势,精心策划与实施提炼,并经过师生员工的长期行为积淀,形成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四化”现象,即内涵简单化,狭隘于校园文化建设;价值功利化,重职业技术轻人文素养;倾向泛职业化,强化职业属性,弱化教育属性;实践零碎化,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实施.

3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它既反映了与周边文化生态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体现了自身历时性的文化历程与积累.因而,高职院校文化应当是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包容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生态,是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在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激活内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利用外部有效性资源,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要创制新的文化生长点,打造新的文化发展点,积极构筑内外和谐、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

3.1激活内部主体的创造性

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自觉性,要充分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适应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的需求,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内部文化生态秩序,形成文化自信,引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师职业发展上,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的职业岗位工程经验与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的“双师”素质,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实施课程教育,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研发和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在学生职业成长上,学生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成长辅导,习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技能与迁移能力,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梦想.在文化环境设计上,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应突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凝炼学校的精神,以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形成师生共同的发展目标与精神激励,这是核心、灵魂;要规范学校的制度,以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激活学校内生力,如结合教师成长的关键点设计辅发展政策,针对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教学等;要引导师生的行为,尊重人格,营造良好的氛围与良好的活动设计,满足于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要;要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无论是校园自然环境的摆设,还是教学实训环境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情操的培养与职业的熏陶.

3.2利用外部资源的有效性

高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资源价值.

1)学校的办学目标要切合于社会经济与区域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规划相切合,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应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行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切合市场与岗位的要求.

2)要开门办学,寻求校企合作的瓶颈突破与互利共赢,最终使学生受益,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要更多地寻求政策性支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学校的层次发展.

4)国家层面要形成多部门联合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局面,而不是由教育部门唱的独角戏;区域政府也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到正常视野而做好与地方产业对接,从政策落实等诸多方面支持产业的发展.

5)通过法制与税收政策的完善与制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到学校发展中来.

4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企业生态文化;绿化成果;园林规划

1999年三钢(集团)公司在职代会上提出了创建“园林式工厂”的企业战略目标,这几年来集团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卫绿化公司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以提高绿化档次为主线、见空布绿为重点、系统规划位核心、专业化管理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园林式工厂”已初具规模。厂区基本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布局,主干道“一路一树一景观”已成型,每一条路的行道树都是郁郁葱葱,繁茂成荫,沿路配置植被、草坪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厂区、福利区绿地根据不同地段特点,合理搭配乔、灌、草坪、植被,浓淡相宜;色块图案的精心规划,尽显艺术创意,园林小品建筑精雕细刻,前呼后应,体现企业形象特色,特别是悦和园、悦中园、悦华园、悦兴园、悦盛园等相继建成、改造完工,犹如画龙点睛,绿化品位档次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言。

企业文化生态是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设园林生态环境已成为集团公司领导的共识,也深受广大职工家属的欢迎,扎入人心。然而这几年来也存在着不争的事实,绿化成果被毁坏历历在目,已影响到“园林化工厂”建设步伐的进程,由于生产基建需要,一大批参天大树轰然而倒;车辆横冲直撞,行道树丢枝弃皮;学生摇晃得意,纤弱树木哭泣;庭院树木被环状剥皮,一命呜呼;植被草坪惨受贱踩;低声倾诉;防护林被开垦为菜地等等,举不胜举。如何巩固三钢绿化成果已成为严峻的课题?本人认为:在广大职工家属大力宣传绿化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完善有关的厂规和管理制度,培养职工家属的生态意识,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对巩固三钢绿化成果会有明显促进作用。当然,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作出积极的引导和促进。

一、规范管理 与时俱进

三钢厂区绿化管理制度、规定等文件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或重新制定、调整,这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巩固绿化成果的重要依据和根本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又因三钢绿化档次显著提高,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绿地管理、建设责任主体的变更,以前的绿地管理规定制度等文件有的内容过时,有的需重新调整、制定,有的进一步完善,有的缺乏可操作性等等。如《三钢园林绿化管理规定》中的惩罚力度要加强、还没有涉及到树木个体在景观整体中的价值、庭院树木的责任保护主体;空调尾气和排气扇油烟对树木的伤害等;广大职工家属反映的高楼阳台养花问题、树木产权(厂区个人种植的树木)的界定、如何参与基建房产等基础建设单位的图纸会审等,这些是新事物、新问题,需要重新出台文件来解决。为适应创建“园林化工厂”的需要,有必要对以前的绿化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统一编号、整理、发文。

二 紧密联系 加强协调

加强与基建、房产、动力等有关基础建设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对巩固绿化成果,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绿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加强同这些基础建设部门的联系、协调和沟通,有利于将绿地破坏率降到最低点,特别是参天大树可得到有效保证;参与基础建设项目平面图纸的设计,可以了解地下暗管方位、土质状况、土壤厚度等,这将为今后的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绿化成果,也可以在广大职工中留下绿化规划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印象。三钢厂区内有众多的工程队,人员复杂,爱绿护绿意识、热情跟广大职工群众明显差一截,这些单位不但本身庭院内绿化没搞好,还对周边绿地的整洁、美观正常生长有很大的破坏性。基础建设部门和这些工程队存在着相对比较密切的联系,可通过他们对工程队进行绿地管理考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巩固绿化成果,保证三钢绿地布局的整体景观效果。

三 科学规划 共维生态

环卫绿化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创建“园林式工厂”战略目标的责任主体,绿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对巩固绿化成果起决定性作用,也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起引导作用。

(一)绿地的设计规划要人性化。三钢福利区人口流量大,需要大面积的休闲绿地,硬地,但规划设计人员经常为了追求视觉的感观效果,忽视绿地的功能和意义,大量种植植被,减少休闲场所面积,或利用植被设置障碍等,这都违背了绿化环境提高广大职工家属生活质量的原则。有些由于管理脱节,绿地反而变成卫生死角,蚊蝇滋生地;甚至秃斑、死亡,又要重新种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令广大职工家属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环卫绿化公司规划设计是随机性的,盲目的,没有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要摆脱这一现象,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把园林绿化的科学规划和人性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二)树木和绿地管理质量状况也影响广大职工家属爱绿护绿的积极性

第一、树木管理时要把科学性、动态性、生态性结合起来,既然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又要考虑到广大职工家属的要求;

第二、绿地管护质量一定要保证到位,绿地要保持整洁、美观、完整,令人赏心悦目,增强可观赏性、休闲性,符合广大职工家属的审美情趣;

第三、畅通与广大职工家属的对话渠道,通过电话、信息平台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他们提出的绿化及养花技术知识咨询或对绿地规划设计、管理的建议,或对树木修剪的要求,都要及时解答和处理,为广大职工家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宣扬文明 推祟典型

加大宣扬爱绿护绿的典型人物和行为,极力谴责破坏园林绿地及设施的人物和行为,这对巩固绿地成果、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对比较典型破坏绿地的单位和个人,如随意砍伐树木、环状剥皮树木致死、毁绿开垦菜地等恶劣行为,要最大限度地公开批评、嚗光、谴责,一追到底,绝不手软,按有关文件严肃查处。对单位行为要进行通报批评、对个人行为要报给其单位再处理。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并建议其单位给予表扬。

(二) 环卫绿化公司近几年来评选“绿化十佳”,对宣传典型人物和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增强绿化职工岗位荣誉感。但也有局限性,范围窄、辐射不够广,为了提高辐射力和感召力,有必要评选集团公司“绿化先进”个人。评选范围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组织、指挥、协调先进个人;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成绩突出表现者;绿地管护质量优秀或花卉生产高手者;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及爱绿护绿个人;绿化艺术精品创作者;积极宣传有关绿化的文件、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先进人物等。

(三)三钢辖区内的学校对三钢绿化成果的破坏性也不容忽视,环卫绿化公司应该主动跟学校沟通合作,建议学校把学生爱绿护绿态度列为“三好学生”考核条件之一,在学生中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大力宣传绿化意义和知识,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积极性。

(四)三钢创建“园林式工厂”及巩固绿化成果离不开二级单位的协助和配合,各二级单位也要制定有关绿化的考核制度和管理规定,对本单位职工的爱绿护绿行为或破坏绿化行为作出相应的惩罚,这是提高职工绿化意识、巩固绿化成果有效手段之一。

五、多种渠道 宣传生态

充分发挥各种新闻载体的作用,举办各种各样的绿化艺术创作形式,唤起三钢广大职工家属绿化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热情,这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巩固绿化成果最佳最本质的途径。

(一)集团公司每年应有计划推出大型的植绿护绿爱绿活动,设立企业生态文化周,举办绿化生态艺术创作活动,征文、演讲比赛;组织盆景、根雕、兰花展;举办图片、画展等。要求二级单位组织人员积极参与,调动全体职工爱绿护绿热情,掀起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高潮。

(二)利用新闻载体和信息平台大力宣传有关绿化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绿化管理制度和规定,以及绿化环境的重大意义等。

(三)积极扶持和引导、关心绿化艺术创作群体,组建业余爱绿护绿植绿团体,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奠定人力基础。

(四)对厂区、福利区的主干道,小区采取生态艺术的命名方式;设置些包含绿化知识、图案及路名等在内的路标;系统布置些有生态象征意义、文明友善语言内容的生态护绿牌,这可以熏陶广大职工家属的绿化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生态意识;教育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搞懂弄通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确定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之一,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这“四个之一”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高度重视。在顶层设计层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国家还从体制机制、法治体系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驾护航的硬框架,等于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了双保险。(二)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还得搞懂弄通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如果不考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毁。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问题之外,修复生态所付出的代价比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大好多倍,即需要人力、时间和更多的经济投入。这样的经济发展是倒退的,没有社会效益的,是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容许的。因此,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让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三)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也是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搞懂弄通的另一个重要理念。自然之美是人文之美的依托,人文之美来源于自然之美。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群众文化建设必须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加强群众生态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在打造山水田园湖草之美的同时建设更加光辉灿烂的人文之美,使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共同增辉。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让群众明白生态好人类好的道理。1.生态好身体就健康。近年来,由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失衡较为严重,出现了气候变暖、酸雨增多、土壤结构恶化、农产品农药过量、机动车过量排污、化工污染、沙尘暴气候、滥捕滥杀濒危野生动物、突发新型病毒疫情等等的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身体健康。要解决因人类不节制行为造成的生态破毁问题,就必须对群众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及其文化工作者,应该根据当地生态问题现状和生态突发事件及时教育引导群众,深刻认识破毁生态就是扼杀人类自己生命健康的深刻道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衣、食、住、行、劳作的自然依靠,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的源泉,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人人懂得爱护生态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的道理,爱护生态人人有责,爱护生态人人行动,牢牢树立生态好身体就健康的思想观念是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一步。2.生态好生活就幸福。当垃圾堆放、废水排放污染水源的时候,种植业用水、食品加工用水、人饮水、渔牧业用水等等的生产、生活用水就不再安全,那么人类的生活还能幸福吗?生产还能继续吗?为了应对人饮水安全挑战,于是就出现了净水机和纯净水。可是面对空气污染,人类还能制造出“净气机”“纯净气”吗?因此,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生态好人类的生活才能好。只要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了,大家保护生态的行动才能跟上去。(二)让群众懂得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期间,要根据群众只重经济发展不顾生态保护的实际思想状况,群众文化服务部门和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帮助群众厘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让他们彻底明白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道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坚决不能容许的[2]。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是因为: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无度消耗会造成该资源的永久性缺失,而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二是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以后,其再次生产需要很长周期,会造成一段时间的短缺;三是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但生态修复需要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相比之下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巨大损失。(三)激发美好乡村建设自觉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教育又一重大意义是激发群众美好乡村建设自觉性。大家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信心足干劲大,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了群众基础,群众就会自觉学习美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这时候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顺水推舟,给大家讲明美好乡村之美到底美在什么地方。首先要体现生态文明自然之美,按照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理念设计建设;其次要体现科学规划布局之美,按照国家新一轮行政区划要体现水、电、路、商、网综合布局合理规划进行建设;再次要体现生产发展殷实之美,按照绿色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产业规范建设;最后是创业增收生活之美,以林果生态文化为经济创收点,支撑群众更高质量的上学、就医、安居、养老、文体生活。群众心里有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蓝图,他们才能跟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四)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共识。党的十报告中最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词语是“美丽中国建设”。[3]美丽中国建设的标志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等等生态文明之美。美丽中国建设的途径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互利共赢。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广大群众思想认识中能够达到以上共识,为美丽中国建设积聚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保障。人心齐泰山移。群众文化服务部门和文化服务工作者要借助文化宣传优势,开展深入广泛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凝聚人民群众美丽中国建设共识,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任务,通过扎扎实实的答疑解惑工作,确实把人心凝聚到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上来,美丽中国建设才会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更加富有足够的后劲、韧性和耐力。

三、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群众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群。在群众文化网络平台基础上开建生态文明教育专栏,可以按照省市县村社分级管理模式组建纵向兼有横向的链接;在活动方式上,各级在传达上一级网络平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任务的同时,还可以自主开展比较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各级网络平台之间、同一级之间以及各成员之间,可以在留言区互动交流,还可以互传各种类型的学习文件,形成极为活跃的网络学习气氛。在工作交流中发现,某一乡镇群众文化网络群建设比较有借鉴意义:乡镇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微信群里共有26个乡镇级文化专干,每一位乡镇级文化专干在自己所包的村里建了一个由10多个村文化专干参加的村级文化微信群,每一个村文化专干把自己所包的社员全部纳入文化微信群;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每月举行三次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目的、任务都通过微信群逐级转发;…基层微信群可以把下面的活动情况、意见建议逐级上传到中心微信群,互相交流十分方便;群成员每周在群内转发交流学习五条文化精品视频、音乐或文章,可以是头条文艺、全民凯歌、强国学习小百灵等,但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二)组织群众观看生态教育纪录片。生态纪录片通过有根有据的生态实例、专家解读、权威部门的实验等各方面的直观影像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及其工作者可以组织辖区内群众集中或分散收看,比如《地球脉动》《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启示录》《万物滋养》等等。在观看之前,可以先向群众预告纪录片的内容提要、关注点、收看目的等,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影响群众生态观念,并从生态认知、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等深层提高群众的生态知识、培养群众的生态审美情感、构建群众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对群众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促进生态文明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赓,徐保风.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2]吕忠梅,竺效,巩固,刘长兴,刘超.“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J].中国法学,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