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范例6篇

语文教育学

语文教育学范文1

1.1.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量的实践调查中发现,有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深刻的认清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所在,不能领略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中依然沿用老思想、老方法,不求上进、也不求创新,指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机械记忆,不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水平的提高,无法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无法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此外,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在整个学期教学中,只是主观的片面的追求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这不仅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该给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完全发挥不出来。

1.2.教学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将小学语文的地位认清楚,仍在沿用传统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老思想,把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听众,没有将新课程教学理念植入当今语文教学中,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非常沉闷。而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的教材选用上,不能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条件,盲目的选用教材,不适合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把握力度不够,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启发,不相信学生有创造能力,没有遵循小学语文的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模,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2.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

2.1.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现在看来,一名出色的教师光有一桶水不行的,教师的文化知识只有像那流息不止的溪水,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是课堂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应深刻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大胆地把课改指导理念付诸行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关注前沿教学成果,汲取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骨髓中,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只限于教材的课后习题和教学目标,而要掌握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查阅与教材相关材料,为开展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2.2.营造“和谐、平等、自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未知的事物有种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在教材讲解之前多补充与教材有关的有趣的背景故事,巧设情境,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有着急切地想知悉下文的欲望,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把学生引入教材。小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灵活多变,对于教材的一个话题或教师的一个问题,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独特看法和感悟,并想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此时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关注他们的眼神,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激发他们的想象潜力与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所感所悟,教师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遇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则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进来,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只有在这样一个轻松诙谐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得以扩展,潜能才得以激发,兴趣才得以培养,能力才得以提升,从而才能真正地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理解与感受的交融、心灵与课堂的交融。面对兴趣十足的学生,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他们健康活泼的个性。

2.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多媒体诞生,教学手段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减少粉笔书写的时间,将与教学有关的文字、音频、视频播放在学生眼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长征》一文时,可以把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图片、视频播放在学生眼前,还原历史真相,使学生对长征过程中生死考验的艰苦历程产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结语

语文教育学范文2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管理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协助学校领导做一些管理的工作。在二十九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知不觉也形成一些实际的经验和做法, 也有自己的体会。

在语文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安心负责地做好语文教学这块工作,使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知识不断提高

从语文教学这块讲,教师必须要安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学习业务和教育教学理论,把它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教育。初中的大多数学生,很多只要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面向社会,无缘再进学校了,只有少数不到一半多以上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因此,我在上过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课中,都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不遗余力地把语文等参考教学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看好,备好课,组织好教学,认真地把知识讲细讲透,不怕冗繁。当然语文重点、难点突出地讲授。学生听后,觉得精典,知识量大,今后在社会上,用起来达到质的变化。故我教的学生,现在在社会上的发展,很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后来遇上很多学生,他们与我打招呼,聊起师生之事,都说自己今天取得的成就,都是得益于当时我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特别是作文教学方面给他们的帮助最大。比如现在县政府当秘书的曾庆友,有很好的写作功底,都是在学生时代受我的不同程度的熏陶影响,以至在工作中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鉴于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育,因此,各位同仁,如能考取公务员,抑或考调到高一级学校高就自然很好。否则,安下心来教好书,认真备课,改本,把学生语文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了,达到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不失为自己本职工作的出路。也可给自己的业绩带来好处,从而为今后的晋级晋职增加硬件。多用点心思在语文教育教学上,过一种没有不良嗜好的健康的生活。多用点时间在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上,达到精益求精,又有什么不好呢?人是可塑的,学生更是可塑之材,人是可改变的,没有一成不变动的人,只要你老师有赖心和信心,有方法,用正确的心理方法去对待学生,学生是会感化的。是语文老师的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思想教育,经常与学生沟通,不能动不动请家长,或者顺水推之,推卸责任。这样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把人推给社会法制去管论文格式模板。学生在学习期间,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真正完成学习的任务才合格。

二、据实际全力抓好管理育人这块工作,使学生素质不同程度提高

管理育人不可忽视,太重要了,一个学校的管理就像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各个环节都要负责到位。校风的形成,要靠学校集体领导和各位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共同打造而成,光靠几个得力助手和领导是不可能形成良好校风的。因此,校风不好,那来的学校生命力——升学率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就落不到实处,所取得的成绩,就会得而复失。

要想把一个学校的家当好,管好,不容易。我作为抽出来协助学校坐班管理的教师,责任重大,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先,不怕得罪人。由于我曾在多处深造学习达到语文本科文凭,自然见得多,特别借在县城一中教务处工作时,也学到并形成一套管理理念。但不管何种好的管理模式,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落实。

我工作的学校,地处交通要道,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复杂,学生的素质形形色色,好学上进的不多。但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成为落伍者,无法达到正常的学习要求。然而,“普九”工作的巩固推进,必须不得不做好这些差生,品行不良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只要有进步因素就可以,不能奢望太高,更不能与这些留守落后的学生发生教育的对立情绪,以致影响控辍保学。学生成绩差,原因众多,除了教师没教好外,有的是基础差,不学习;有的是家庭离异,单亲;父母在外地打工等等,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姑姑等等在的吃住的寄宿生。学生不要说成绩了,就是连礼貌品行都存在问题。因此,语文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量大,除了教学外,管理方面更为重要,加强语文思想教育的程度不加大,稍一松懈,各种问题及安全隐患就存在和发生,有的学生逃学,旷课,迟到,早退教育,早恋,存在着,屡禁不止。为了搞好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师,班主任,学校有关领导大费周折和精力。然而学生始终是学生,是教育对象,教育者必须教育好学生,各位同仁必须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和挽救后进生。否则,把责任推向家长、社会,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是有害的,有愧的。当然,对那些实在冥顽不化的,可请家长配合教育,不行就由领导决定要求另去换个其它学校环境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年也是可以的。孟母三迁,不是很好的教育佳话吗?

上文为我之所见所想所做,教无定法,只要对症下药,摸准学生心理,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刚柔兼济地教育好差生,抓两头,保中间;抓中间,保两头,使尖子生能力得到提高,缩小差生差距,达到平衡上升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得到提升了吗?

诚然,各师各教,各有各的特点教法,但要符合教育规律。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为了教育好学生,我们教育者应该尽职尽责,引导学生好好配合自己,我相信,教育先行一定有望,经济就会更好地发展,教育科学发展就会更加深入人心,经济发展,国力就强,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者的重担,不可推卸。

语文教育学范文3

一、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完美对接

(一)当前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思想教育文化的传承其实是思想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育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和素质至关重要,语文教育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感染。然而,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思想的引导,造成很多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疑惑和迷茫。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并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表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教授内容,将文化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思想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其成为祖国的希望。俗话说:“三尺讲台,一根粉笔,便是教书育人。”语文教师的素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为了培养语文教师,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思想的力量。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更加注重思想教学,只有先使教师理解了我国的思想精粹,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二)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学生也需要区别教育不同阶段语文教育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育是读书识字的过程,初中语文是锻炼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小学和初中语文教育都是奠定基础的阶段,高中语文教育则是应用和深化阶段。虽然语文大纲将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早就明确出来,但我国的语文教育仍然呈现教育内容雷同,没有针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合格、更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师,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将语文教师培养成博古通今的全能型人才。语文教育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独到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当前的需求和不足,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更易于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语文教育其实是一个从易到难、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想要一下子全部教授给学生是做不到的,它需要慢慢培养,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最终形成一种思想和见解。只有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还要重视教授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教学技巧,其实是告诉教师怎样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从而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其思想更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个微小的差别也许就会导致教学方法的误差,从而不能达到有效的目标。好的教学技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学习。随着社会逐渐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是身在学校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重要问题。兴趣是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强迫让学生接受知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好的教学技巧要求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讲解过程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注重教学技巧的教学。

二、结语

语文教育学范文4

1.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

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造诣,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与学习古人的先进的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有完全的定型,这时候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的情感认知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来说,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感扩展,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小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应爱国精神的课文,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予以适当的扩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切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虽然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行适当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延伸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的复杂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目标的改革创新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任何存在于社会大环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一样。正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种种的弊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的实例的选择时,应该选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对于基础的字、词、义、音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反复抄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各种高效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能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探索所学知识,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领悟,这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语

语文教育学范文5

(一)个性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反思我们的教改历程,我们不能不对语文教学的取向重新进行评估、判断和认识,为什么于漪、魏书生等先进教法在一窝蜂地普及或推广之后难以见到满园春色的景象?刻鹄不成反类骛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追随者忽视了个性建设,在模仿中丧失了自身特点,同时也脱离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个性差异,那种不能透彻领会其先进教法之实质而亦步亦趋的“死学”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一切的美与成功都建立在个性之上”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确立教育个性化理念,是打破僵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教育个性化,是指培养人的个性化,也就是要重视教育对发展完整的个性的作用。语文学科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观所要求的目标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双要发展学生个性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平衡的教学观应该得到大力提倡,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却的责任。

语文学科实施个性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语文对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及择优承传的心理意识具有独到的作用。课本中大量富有个性的作家写出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必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们相当多的因学偏爱某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实质上也是这种影响打下的烙印,这个烙印甚至可以影响其生活情趣的取向及个性的形成,所谓潜移默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再有,语文教师本身的个性色彩,也更直观地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

(二)发掘教材个性、展示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语文个性教育的基本构架。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意味着独特性,积极有益的美好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性的内在依据,在同等条件下,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因此,个性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素质教育不可偏废的必然内容之一。语文个性教育是指语文教育能够突显作者、教师、学生的个性并能有效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及艺术,甚至也包括教学结果及其评价。语文个性教育的主要环节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课文展示的作者的个性,需要足够的发掘;教师教学的个性,需要长久地锤炼;学生学习的个性,需要爱护地培育。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神韵风采,同时也是作者的独特创造力的载体之一。如果说课本是展示精美作品的展台,那么众多文学作品便是一朵朵各具姿韵的奇葩。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个性美的世界,不同作家就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确是文如其人。鲁迅语言的幽默、犀利、深刻,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清丽、隽永;老舍的语言精确、鲜明、风趣;茅盾的语言峻峭明快,刚键而柔婉;巴金的语言绮丽多情;杨朔的语言清新醇厚;刘白羽的语言热情妙肖;赵树理的语言朴实通俗。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个性,常说“风格就是人”这就是对个性风采的实质性概括。所有这些,是个性培养的最生动也最具典范意义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师出多门,相互各自生活于不同的历炼环境等不同,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品质修养等必然不同,因而在教学中总会表现他自己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他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有的巧于设疑;有的逻辑严密;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情横溢。个性不同的教师,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条件相似,他们的教学也会各具不同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个性化教学应该教如其人,教师应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广博的知识展现于三尺讲台上。教师合乎教学现实的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只有性格才能培养出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追求自己的风格,充分显示自由创造力,潜心锤炼和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法、风格、节奏。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只能培养学生的被动人格;在机械复制的教育方式下,只能形成模式化标准化的人格;在分解主义教育方式下,只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人格。很难相信,个人一面、千口一词、规范化、公式化、雷同化的东西能培养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个性。

还应当看到,个性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追求的是求异标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一种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来思考问题的方法,二OOO年的高考作文题正是本着这一思想来设计的。要培养发展受教育者做个性,就必须把求异思维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追求多向性、独创性、灵活性。多向性是就广度而言,要求思路宽广辐射,多方求索,不拘一格;独创性就其深度而言,要不落俗套,独僻蹊径;灵活性是指灵活度、要求活泼多度,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首先应从灵活性入手训练,启发思维,引导思维换象,促成其思维多向发展;进而达到独创性。比如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对同一题目同一素材同一体载的作文,从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取材、不同构思、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等去进行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进而也就造就了受教育者善于创造未来的个性潜质。在个性教育中,虽然学生依然是受教育者,但他们仍然是教育主体,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更好的条件和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作为教师应该为他们营造出具有现代特质的个性支撑面和发挥创造力的天地,仍以作文教学为例,应该张扬个性,爆发创造力,鼓励学生写其感受,写其实理解和情感,鼓励表现自我。同时,我们应该承认差别,重视差别,这才是个性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涵养及语文技能的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及不同要求,创造各种条件允许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不能忽视教师做引导和促动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个性和特点的有用人才。

语文教育学范文6

一、选准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较其它学科相比,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些情文并茂的文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即是情感的渗透、语言的感染,是师生感情的交流。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民的生活情景、斗争业绩,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学要紧紧把握住作品的时代脉搏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五心”教育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不要只局限在宏篇大论或典型形象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平凡的话语、朴素的感情、真实的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内涵,去进行入情入理的渗透。教学中要认真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点,使之附着有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在讲解《冯婉贞》一文时,要紧紧抓住她的“情、谋、志、智”四方面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她的“吾村将齑粉乎”的“戚然”这情;“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之谋;“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无不是中国人民近代抗暴斗争的光辉写照,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看到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那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灵,朴实的语言,果敢的行动将潜移默化为动力,成为鼓舞学生为中华民族富强而奋发学习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优秀短篇小说《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在牺牲前“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向正北方”的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一心想着战友,一心想着部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写照吗?当同学们读到:“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象一簇火焰在跳起。”无不更加庄严肃穆,更加感动,这哪里是火柴,这分明是一个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红心啊!这爱心聚集在无名战士在生命最后时刻与死神搏斗中,这爱心体现在无名战士对战友对部队的深情厚意之中,这不是最诚挚的爱的奉献吗?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与同学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学们从《七根火柴》的特殊的爱的氛围中得到了启发,认定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把握了做人的方向。

“五心”教育的社会意义是广泛的,它是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突破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团结的根本需要。语文课堂教育便是其中最有利的渠道。《中国石拱桥》一文“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早在十三世纪,芦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些朴实的叙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说明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值得骄傲的民族。这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宏伟建筑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精神的光辉写照吗?作为现代的青年学生,应当为我们祖国古老的文明而自豪。语文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教育学生从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挖掘宝贵的民族精神,以石拱桥、长城、运河等举世闻名的建筑中去浇筑坚强的民族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二、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是一条曲折而艰辛的探索之路,将要遇到激烈而残酷的社会竞争,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语文教学这块阵地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创造精神、适应能力、热情精神、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以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它是达到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时代脉搏,确立明确的教育主导思想,这样,就会使作品中所洋溢的感情适应当今的现实,使学生与作品中的感情产生共鸣。《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党中央重提“向雷锋学习”之时,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祖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当时,党中央重提这一题词是很有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雷锋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我们今天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确立其教学目的时要紧紧抓住雷锋精神的实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去实践人生的价值。“梨花”是云南边境地区一位哈尼族小姑娘,他和他的伙伴把在深山建筑茅屋、方便过往旅客当做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教师在讲授这课时要围绕作品中“七次”写“梨花们”的助人为乐,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性,体会其作品的艺术性。作品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给予人们的方便与温暖,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他即是显现“梨花们”朴素美好的心灵,更是他们向社会奉献爱心、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最好的见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是由于文中“梨花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他们才会产生向梨花学习的良好愿望,教师抓住这良好的契机,让同学们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心,怎样去关心别人,让同学们懂得“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当你坐在课堂上幸福快乐的学习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希望工程”与你无关吗?当班级同学们经常为学校做贡献时,你是否觉得你应该做点什么?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是和雷锋精神紧密相连的,是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连的,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和谐美好之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教育,无论是在长征途中的无名战士,还是边寨小村的梨花姑娘,也无论是六十年代的雷锋,还是改革大潮中的徐洪刚,他们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五心”教育的典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年青的共和国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曾为时尚,雷锋、徐洪刚等英雄形象已成为学习的楷模,但当改革大潮汹涌扑向国人脚下,也曾出现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而“五心”教育正如一场拯救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及时雨,滋润着久旱的干田,“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则又是最好的体现,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我们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动力,任何文学作品都渗透着感情,它是文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形象的生命。对学生来说,首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感染了他,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才接受和理解其中思想、学习其榜样,并以此做人、从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时,还要使其自觉地接受作品中的美丑、善恶、是非,这样也就会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才会使其心理感受健康和谐。

三、注重情感体验,以情理动人

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继往开来的主力军,如何通过语文课教学去开启学生们的心灵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握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思想素质的教育,然后才是语文知识的融汇贯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自己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感染力量,朱总司令的孝悌美德直接影响了学生,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亲的形象,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为后人孝敬父母、尊敬人民做出光辉的榜样。作品中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催人泪下,那声声激情感人的倾吐真使教者感动,读者动心,这怀念的深情,这崇高的境界,处处感染着读者——我们的学生,抓住学生热爱母亲的纯朴心灵与作品中的形象沟通就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朱太夫人的淳朴身影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辛劳,仿佛听到了母亲那慈祥的教导。那么“母亲不爱吃鱼”、“妈妈爱吃鱼头”就只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有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母亲病了,照样起早做饭,照样最后一个上床休息,照样叮咛孩子天冷多穿衣服。母亲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母亲就是亵渎了神灵,不孝敬父母,怎样会关心别人,不尊敬父母,怎么去爱祖国、爱人民。朱总的光辉榜样为同学们所折服,把“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快乐的生活”,为自己的座佑铭鞭策自己,效忠于祖国,尽忠于人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心理需求。语文课文的大量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正是我们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树立坚定信念的最好教材。化学家诺贝尔在一声巨响后的浓雾中带着满身鲜血高声狂呼:“成功了”!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战斗者的忘我精神、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而信心,则是其力量的源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产生坚实的行动,才会浇灌出理想的花朵。《理想的阶梯》、《畏缩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说谦虚》、《谈骨气》等许多优秀篇目中的富有哲理性的论述,无一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授这些课文时,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展开思维,去寻找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内容,体会其深刻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谦受益,满招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言名训;让其感受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去体会“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使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认识到:“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上一篇动态心电图

下一篇销售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