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范例6篇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范文1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中国;小康社会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

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现代化理论范文2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 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 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 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 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 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 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 ,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 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 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 ,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 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 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 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 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 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 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 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 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 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 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 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 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 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 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 ,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 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 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 ,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 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 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 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 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 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 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 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 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 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 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 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 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 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 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 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 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 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命中 。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 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道路,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

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 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 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 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 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 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 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 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 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 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这次会议重 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 向,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实起点。

现代化理论范文3

所谓的文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后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与现代企业不同的是,后现代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其管理的核心。因此,我把“企业文化建设”称之为“文化管理战略”。这一称呼上的改变昭示了后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的不同。在企业文化上升为管理战略的后现代时期,对企业文化的整合或“建设”变得空前重要。在此,我要强调一个观点:企业文化必须“建设”。有些实力派企业家可能不太赞成这一观点,那是因为他们尚未领悟到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别是尚未领悟到后现代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的本质及其重要性。认为企业文化无须“建设”的企业家或学者们的理由无非是,企业文化蕴藏在企业实践过程之中,企业家在奋斗过程中自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价值观与信念。然而,这正如说“人类只需要实践,不需要理论”的观点一样,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事实上今天每一家试图获得持续成功并追求卓越的企业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很大程度上将通过企业文化得以体现。正如一个政党必须拥有自己的纲领一样。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进程无疑也适用于企业。企业家在奋斗过程中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价值观与信念,但这一切须不脱离时代精神更不能闭门造车。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兼收并蓄,去芜存菁。而自发形成的企业文化,或许存在很多糟粕,或许根本背离了时代精神,或许正将企业引入深渊。因此,后现代企业的文化战略必须整合,必须上升到人类思想的高度。这是一个卓越的后现代公司不可逃避的命运。后现代企业文化是前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融合卓越的后现代公司必须走在时代的前面。而后现代企业文化整合的首要原则就是,在吸取后现代文化精神的同时,适当借鉴前现代文化。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后现代文化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复古主义。正如后现代建筑曾经从古典主义建筑中吸收了大量有益的因素一样,后现代企业文化也将会从古老的文化中获得一些关键性的启迪。古典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可以在诸如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给后现代人提供有益的启发,从而促使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后现代企业文化建立在对现代企业文化解构的基础之上后现代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正如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前者对后者虽有继承,但更多地表现为革命性的颠覆。后现代企业文化的整合将建立在对现代性八个精神向度的解构与超越的基础之上。对现代性二元论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高层管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对立。与之对应的是,后现代企业将通过废除二元论,并通过相应的企业制度变革打破所有者与经营者,以及高层管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对立,全面构筑新的超二元论的企业文化。对现代性个人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权威崇拜和团队之间关系的冷漠。而后现代企业则将以反个人主义文化和后现代民主精神,废除权威崇拜和冷漠的团队群际关系。对现代性进步神话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进步神话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以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为惟一目标。与之相反,后现代企业构筑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与进步相互平衡的企业文化。对现代性未来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未来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漠视——企业员工被异化为生产机器。与之对应的后现代企业则将调整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构筑人性化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文化。对现代性世俗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世俗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货币拜物教的泛滥和神圣情感的消失。而后现代企业则将通过对世俗主义的超越和信仰的回归,终结货币拜物教在企业中的侵蚀力量,构筑健康理性的公司文化。对现代性以自我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伦理的危机。后现代企业则将在稳态经济、阳光经济等后现代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建设超越传统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伦理体系。对现代性之自恋人格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自恋人格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员工的孤独、自闭等心理症状。而后现代企业将通过交往理性的构筑,使企业成为一个员工交往的理想场所,逐步破除现代自恋人格对员工所造成的伤害。对现代性之单面的男性精神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单面男性精神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鲨鱼式的领导风格,导致工作狂和管理上冷酷无情的铁血作风。与之对应的后现代企业则将倡导海豚式的领导风格、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柔性管理作风,从而构筑后父权制和后女权主义的企业文化。后现代企业文化是对本企业文脉的传承与革命传统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整合之际,最重视对本企业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的发掘。而富有解构精神的后现代企业,将对本企业文脉进行全面的解构,从企业战略的高度,保留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文化传统,并以后现代精神进行革命性建构与创新。其中包括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性超越。后现代企业文化是个人文化视界与集体文化视界的融合富有真正民主精神的后现代企业,以多元文化为主导,在塑造企业文化代言人——公司英雄人物时,也一反现代企业的模式。现代企业文化的代言人通常就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将所有荣耀与光环集中于一人身上,这无异于塑造新的权威。而权威主义与后现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后现代企业应以“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为原则,树立与现代企业截然不同的企业形象代言人。在后现代企业英雄塑造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抹杀企业领袖的权威、魅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而是要以后现代精神为本,在塑造领袖人物的同时,推出最高领袖之外的企业英雄。这些企业英雄可以是领袖团队中的其他人,也可以是“知识工人”中的优秀代表。总之,要使后现代企业实现人人为企业主人的目标,仅靠产权革命还不够,还必须进行一次文化革命。而现代企业虽然也会在普通员工中树立典型人物,但他们本质上只是企业领袖人物的附庸。达到“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的后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的普通人物典型具有本质的不同。因为无论是现代企业的领袖典型还是普通员工典型,都摆脱不了个人主义的桎梏。而通过“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后现代企业将达到个人文化视界与集体文化视界的融合。后现代企业文化是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现代企业文化是建立在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的。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单面的男性精神得以肆虐,企业如同一部向自然开战的技术主义的战车,它看到的只是矿藏、单纯的利益,它利用技术主义的手术刀,对自然、社会、甚至人本身进行理性而冷漠的解剖。现代企业只拥有或只认同工具理性,而工具理性使社会变成单面的社会,使企业变成单面的企业,使人变成单面的人。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理性走向了它的对立面——癫狂或非理性。而当技术成为非理性之时,技术也就背离了文化的范畴。这意味着以技术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反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而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平衡的社会,它不对工具理性进行片面的张扬,它倡导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理性恢复为一个整体,理性成为真正的理性。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真正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却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才会领悟。而正因为我们曾经陷入现代及其文化的泥潭,今天以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建设后现代企业文化才会成为我们的一项伟大任务。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现代性之未来主义并未造就现代企业的理想主义文化,相反,它导致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现实主义,准确地说是务实主义。由于未来主义相信只有拼命劳动才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因而它使人遗忘了当下生活的意义。未来主义使人活在乌托邦中,而乌托邦与理想主义是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一旦沾上乌托邦的色彩,就会使人陷入疯癫的非理性状态。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换句话说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并不排斥对未来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对未来所进行的科学的规划,它使人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充满生活的激情。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它以现实为基础,并以完美的态度完善现实。而未来主义的乌托邦是以不可能实现的事物作为人们生活的目标。这就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不同,也就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后现代企业文化的不同。抛弃了未来主义的后现代企业文化,将重建当下生活的意义。后现代企业的员工可能与现代企业的员工一样辛勤和忙碌,但他们并不以莫须有的未来作为生活的目标。如此对立的企业文化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企业制度。

现代化理论范文4

【关键词】契约理论 企业理论演化 演化路径

一、现代契约理论的概念。方法及框架

契约理论.又被称为合约理论或合同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总的来看,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契约理论源头阶段.古典契约理论阶段.新古典契约理论阶段和现代契约理论阶段。现代契约理论阶段,尤其是运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研究契约问题,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给予了强有力的解释。

契约理论的发展基础.或者说是其分析契约关系所依赖的基础工具和框架,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科斯定律,即在资产或资源的使用具有冲突的情况下,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产权可以保证效率,所有权的归属对于最终的结果(效率)没有影响,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研究模式的新范式。(王苏生,2006)。西蒙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的提出改变了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基本假定。(科斯等,2003)。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情况下经济行为的研究,它使得我们的分析可以触及到很多问题的本质。(科斯等,2003)4.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命题,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只能专用于某种交易和某种交易模式的资产.包括实物.人力资本,场所及商标等(Claude Menard and Mary M.Shirley,2008)。

契约理论可以被运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非经济学学科,当然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或者说是相关领域可以近似的概括如下(这里忽略了行为经济学以及神经元经济学)。

(一)契约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

用契约理论研究现代企业.尤其是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股份公司,是契约理论研究的前沿。对于现代企业理论,从其所运用的方法上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当然,这三个理论对于解释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激励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相辅相成。在下文中,我将结合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于运用契约理论研究现代企业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二)现代契约理论与经理市场

这里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契约解决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引起的可能的利益冲突。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理签订契约以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控制能力的研究,控制能力在经理之间是如何分配和安排的,如何提供的,以及如何再分配控制权。

(三)现代契约理论与金融契约理论

金融契约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企业的融资决策,也就是指企业在融资中寻求最合适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签约,以使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承担最小的融资风险。二是信贷配给问题,这尤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备资本市场的研究。此类问题的研究方式一般是隐契约理论和不对称信息契约理论。三是金融中介理论,这将引起对于传统信贷理论进行重新的审视。

(四)现代契约理论与经济组织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范式下是不考虑组织理论的。詹森和麦克林认为,如果具有完全的转让权和控制收益权,通过市场便可以解决对人的控制和激励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讨论如何运用契约理论在信息成本和激励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二、企业理论的演化――从新古典到契约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中.新古典企业理论是所有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标准观点。对于新古典企业的论述要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在运用契约理论的三个范式讨论现代企业理论之前,必须弄清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特征及优缺点。新古典理论主要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企业,并假设企业由一个无私的经理经营,他对投入和产出水平的选择都是为了使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水平。从积极方面来看,该理论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了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了规模收益作为企业的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分析了在无生产效率损失的情况下企业最优的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变动而变动:该理论在解释一个产业的整体行为以及企业之间策略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面,一直非常有用。(Tirole,1988)但是该理论有以下缺陷:首先,它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企业被看做是黑匣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效率损失:其次,这个理论没有涉及企业内部的组织问题;第三,这个理论并没有确定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并且在平均成本曲线的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企业的经营能力固定,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平均成本上升的不经济部分不能通过雇佣另一名经理来避免或大大的降低(哈特,2006);第四,新古典企业理论忽略了专业化生产问题以及产品的多样性问题(安同良、郑江淮,2002)。总之,新古典理论既是企业规模理论,又是部门或是工厂规模理论。

(二)委托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如上所述.新古典理论完全忽略了企业内的激励问题.而委托理论的出现试图纠正这一错误。委托理论对于企业做了更为丰富和现实的描述,将激励问题融入了新古典模型中,并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相互提供合约来研究其行为关系.出现了有关最优激励机制的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对一揽子经营报酬的决定因素及其生产组织的某些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揭示。Williamson(1988)指出,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委托理论的分析单位为个体,企业或公司运作的成本来自于剩余的损耗(residual loss),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其对于最优合约研究的关注点在事前的配置上(ex ante alignment)。委托理论的缺陷在于.委托的视角既适用于世界上只有一家巨大公司的企业(这家企业由许多部门组成,各部门之间通过合约相连接),又适用于许多独立的小企业由不太紧密的最优合约连接的情形。同时,委托理论遗漏了缔结合约本身具有一定的成本。虽然该理论把所有的签约成本归结为观察可变量的成本.但是这与签约成本并非同一个概念。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科斯(1937)的经典文献。交易成本理论直接指出了委托理论中遗留的最大问题:现实中.合约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人们是短视的,难以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各种详细的计划,也就是说,人是有限理性的.没有办法实现阿罗一德布鲁经济中不确定条件下的完全保险。其次,缔约各方很难用共同的语言来描述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此外,即使各方可以对将来进行计划或者协商,仍可能存在不可观察,或者是不可被第三方(仲裁或监督机构)所观察的变量,那么就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在这种条件下,交易成本理论引入了不完全合约。也就是说,缔约合约各方对于不完全合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修正或者重新协商。重新协商或修改产生了缔约的三个成本,

各方可能会对修正合约的条款争论不休,这可能既耗时,又浪费资源,造成无效率;缔约双方有可能具有不对称信息,所以他们可能达不成有效率的协议:由于合约的不完全,交易双方会弱化事前关系专用性投资。Williamson(1988)指出,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理论分析的单位是每次交易,其关注的焦点在于资产的专用性上,成本产生于合约的不完全性上,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其对于合约研究的关注点在不完全合约事后的治理方面(ex post governance)。交易成长对于企业边界的界定依旧遵循科斯(1937)所提出框架。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所以市场中有企业存在。其边界在于两者的交易费用相等的地方。科斯(1937)对于企业边界的界定是含糊不清的,他仅仅指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但是并没有说明这种差异从何产生。交易成本理论的重大缺陷在于,它对于企业的行为没有办法解释。如果两家企业合并成一家单独的企业,合并后的企业的成本会有怎样的变化?交易成本理论同时认为,争论问题和套牢行为(hold up)在单个企业内会减少。但是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机制,交易成本理论无法解释。

(四)产权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无论是交易成本理论还是委托理论.对于日常企业行为的解释都是含糊不清的,具体来说,它们都没有办法解释企业之间合并行为.更不用说是解释为何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以合并为主要特征,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企业的非合并状态会成为产业的最佳状态。那么,必须出现一些新的理论对于交易成本和委托理论进行提炼式的概括。这样的努力可以归功于Williamson和哈特,一个将其思想用逻辑语言描述出来,而另一个则将其模型化。产权理论的出现在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的基础上将对于现代企业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它的关注焦点在于企业行为上,虽然作为理论的衍生,它同样解释了企业的边界,内部激励,组织结构等问题。正如前述,产权理论认为,既然合约是不完全的,那么所有权是权力的来源。所有权在企业中表现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产权。与标准的产权定义不同,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指一项资产所有者对于该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对于企业行为的讨论,就必须关注交易成本的来源之一,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扭曲。产权理论的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层级结构和权力的分配所组成.它的边界在于关系专用性投资于一般投资之间匹配程度所决定,当然这也是解释企业的行为的理论基础之一。

现代化理论范文5

【关键词】管理 物资 现代化

一、管理思维现代化

思维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首先要有系统的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思维即把研究管理的对象作为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加以处理与协调,使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能的思维方法的总称。系统工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又是一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

其次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①全面的管理,②全过程的管理,③全员参加的管理,④全部的方法。企业物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所供应的物资的技术特性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正确的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工作为保证;②所供应的物资时效性强;③所供应的物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足够;④供应过程工作效率高、差错少、费用低、物资流转速度快。

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现代化是指按合理组织生产的客观规律建立管理机构和规定管理职责。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其他组织结构,严格企业的各级岗位责任制。现代化的管理机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能够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迅速制定对策,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物资部门的自身特点,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直线制、矩阵制等。其中以矩阵制应用较为广泛。矩阵制即目标管理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其优点为:①灵活机动性强,可应对多变环境中的多种情况;②便于协作,可调动多个管理职能部门;③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④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之间的实际竞争。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即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评价及合理开发,并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从数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管理和从质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行为管理。现代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综合效益的管理模式。

2.企业人力开发方法

①全员培训随着企业现代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员工们现有知识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利于个人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全员培训,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有效地迅速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②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变企业,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部门所有制将不复存在,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会更强的生命力。

③调动现有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特长,给予员工合适的岗位,并通过员工的动态组合与职位相互交替轮换,提高企业整体功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3.人事激励方法

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已树立的管理权威,干预并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使每个人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激励系统。

(1)人事激励机制结构

1)人事激励机制的组成

①激励对象。被激励的特定人群。

②激励因素。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升迁、金钱、职称等。

③激励因素的媒介。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措施,尤指各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决策。

2)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

首先是将激励因素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的过程,即转化过程;然后是将含有激励因素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对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刺激过程。

(2)人事激励因素分析

人事激励的重要一环即分析激励因素,明确激励的项目,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

1)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职务的高低、工作项目的不同分类。

2)运用合适的方法,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激励因素调查。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职员们所乐于接受的激励因素调查出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图表法等方法直观表达。

4)绘制”激励因素一览表“,为制定人事制度时供决策者参考。

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管理中逐步采用电子计算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各行各界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不但能综合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控制管理业务;而且能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资源,有利于各种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保障供应,压缩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物资使用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企业很有必要。

五、总述

物资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管理思维现代化是先导,管理组织现代化是保证,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关键,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条件。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水平,物资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部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降低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莉.实施现代物资管理程序及相关系统控制程序[d],《经济师》,2003年第6期.

现代化理论范文6

【正文】

现代化是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共同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交汇点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进取,不懈探索,结合新的实践深入研究,以跨世纪的思维创新,带来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较大飞跃,从而以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第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

从1979年到1992年间,邓小平同志曾先后12次论及市场经济问题,特别是在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石破天惊地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使人耳目一新。这不仅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但是,明确地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却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同志。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人民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伟大目标,并初步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1992年6月9日,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中,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个目标的提出,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从而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确定的目标、要求和原则等加以系统化、具体化,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成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工程化蓝图,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同时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这些战略部署,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个重大的社会变革结合在一起,以市场经济为体制动力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及其之前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民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他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高瞻远瞩地作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同时,他特别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问题。1989年,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指出:“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抓紧进行。”同年9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作为全党“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到了党的十五大,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又有了新的飞跃性认识。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已经进一步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表明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的治理方式正在从原有的“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标志着我们正在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迈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座崭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思维和理念上的日益成熟,必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以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我们党工作重点之一,并把它看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为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巨大努力,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增添新的理论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新时期我党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的台阶。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依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论断。同志高度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早在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问题。后来,他多次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党的十五大上,他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强调文化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依托,我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一定会进一步加快。

第四,以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为基础,把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总体考虑之中。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偏废。据此,党的十三大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这个提法一直沿用到十五大。“富强”主要体现为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民主”主要体现为政治现代化的要求;“文明”主要体现为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主要是指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动态发展中共同促进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从90年代一开始,就突出强调了社会全面发展问题。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出发,党和国家在制定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时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1994年10月,我国制定并公布《中国社会发展纲要》,向全世界郑重作出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社会全面发展的承诺。1995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突出强调要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要十分重视并妥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并提出了“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社会发展总要求。接着,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再次确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版权所有

以上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深刻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表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飞跃。

第五,准确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脉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加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有了这样的预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时隔八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科教兴国的思想逐渐被重视和丰富起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年5月,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四大上发表讲话,指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199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了我国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的纲领。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被明确提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同志全面清楚地阐述了科教兴国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五大报告同时还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在1994年3月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便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今后的发展将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1995年9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同年6月1日,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代表的讲话中,再次论述了知识经济问题,指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此后不久,在同志的亲自过问下,我国首项《知识创新工程》开始启动。

以科技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增长才是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脉络,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着手研究中国的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为动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第六,正确把握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形势,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我国在比较长的和平时期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上一篇问题教学法

下一篇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