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论文范例6篇

生态翻译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33-01

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2004年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了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的论文,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旨在为"译有所为"寻找理论依据。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译者主体性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1.生态翻译学理论

近年来,人们追求"有机食品""环保居所""生态旅游""绿色工程"等的同时,生态意识在学术界也越来越浓厚。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新的翻译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受到重视。

翻译的生态学研究是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翻译研究,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翻译的问题,试图创建新的译学理论系统,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性研究。翻译生态学最早是由爱尔兰的Michael Cronin提出的。胡庚生教授2004年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2008年,他又提出生态翻译学解读,旨在实现翻译研究的转向、超越和回归。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喻指",指的是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胡庚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生,2008,P90),他认为"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适应和适应性的累积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胡庚生,2004,P179)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文、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生,2004,P4)胡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也是"适者生存"。译者与翻译环境的互动是相互适应和相互选择。译者被翻译生态环境的"淘汰"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反作用。

2.译者主体性及其表现形式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活动,强调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译者处于翻译的中心地位,"翻译过程是译者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胡庚生,2004,P20)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首先处于被动地位,即须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接受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处于主动地位,从语言、文化、交际多维度对译文作出选择,以达到"整合适应度"最高的翻译。译者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译者翻译时所遵从的"信达雅"原则上,还包括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译文文化效用的操控。

2.1 译者的能动性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本文将从两个阶段对译者的能动性的表现方式进行探讨。

第一阶段是以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或是看做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应该要适应的翻译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译文和译语所反映的背景,包括社会文化因素、读者需求等,适应的最终目的是求存、生效,但这种适应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包含了选择的适应。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译者要作出适应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

第二阶段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这是译者主体性体现最明显的阶段,前一阶段的结构会通过译者的一系列选择充分体现在疑译文当中。无论是宏观上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还是微观上词句语篇的选择,都是译者主动性的体现。

在翻译文本时,为提高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译者在适应了原文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择与自己的风格、能力相当的作品来翻译,译者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包括选择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根据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观点,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都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可以选择的翻译策略。无论选择哪种策略,都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度的选择,即译者在原文本的制约和译语社会文化因素的支配下,能动地选择是颠覆这些制约还是遵守。而当翻译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译者也应作出与翻译生态环境想适应的选择。

2.2 译者的受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最突出的特征,但译者的能动性又受到了限制和制约。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动地作出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后,还要受到其生存法则的制约,即在翻译中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

这些制约因素除了原文、原语、译文和译语等客体因素外,还包括作者、读者、出版商、赞助人、审稿人、译评人等因素,以及译者本身的专业背景、翻译理念、审美观念、心里素质等内在因素。他们都会对译者对翻译策略、翻译技巧、措辞造句的选择造成影响。如果译者忽略这些因素,就会遭到翻译生态环境的淘汰。

能动性是以受动性为前提的,如果只关注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受动性,就会出现任意性和盲目性,导致翻译的失败。

3.结语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不断做出适应与选择的交替过程。在确保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和客观性的同时也要积极地行驶主体性。不能原封不动地复制原作者的意图,对原文文化及语言形式一味地还原;当然也不能忽视作者的本意,过分地发挥主体性,使得译文完全背离了原文索要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译有所为。生态翻译学的"译有所为"可从两个层面理解。第一,翻译作品具有社会意义;第二,翻译活动本身具有意义。简言之,通过翻译这种创作活动,译者能够有所作为,在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a.

[2] 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 (1):29-35.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电影翻译;“三维”转换;适应;选择

随着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观影需求的增加,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迷对于影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但要求丰富动人的故事情节,还要求劲爆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进口电影要契合大众的期待视野,高水平的电影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学界历来处于重视文学翻译而忽略电影翻译的研究氛围中,对于电影翻译的研究涉足较少,并且现有的电影翻译研究多停留在从语言和文化层面探讨个别字句或者片名的翻译技巧,电影翻译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翻译研究突破了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阈限,开始尝试用自然生态科学中的“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视角来探讨翻译活动,构建生态翻译学。本文拟引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核心概念,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电影翻译活动,以期能丰富和拓展电影翻译研究内涵,并在召唤学界对于电影翻译研究的关注方面尽到绵薄之力。

一、生态翻译学简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翻译学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胡庚申,2008:11)生态翻译学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适应/选择”学说引入译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理论建构的哲学理据,通过研究“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核心概念,将译者置于翻译生态环境①中,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②。(胡庚申,2009:6)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原则解释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multi-dimensional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将翻译方法阐述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并将“整合适应选择度”③的高低作为评判翻译质量好坏的标准。

二、“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实现语言文化转换目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交际意图。在翻译实践中,语言、文化、交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后结构主义重视语用功能和宏观语境,重视译者的主导行为,从交际论、多元论、文化论等视角开展译学研究,这与生态翻译理论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和通融。生态翻译学力图打破“文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维定式,强调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选择。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适应,继而依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129)生态翻译学强调“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表达,交际维关注的是翻译的交际意图。翻译要保存原文本在译语中的生态平衡,一方面需要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性适应,另一方面又需要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

三、电影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对其同样适用。因为电影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内在结构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其交际功能不容忽视。在处理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影片解码转换时,译者应该综合考虑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特别是后两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译者首先要适应整个源语文化生态系统和译语文化生态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同时译者还应适应影片背后的交际意义,为了有效传达影片的交际效果而选择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作出相应的取舍决定。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电影翻译的译者在处理两种语际间的转换时,应对两种不同的语言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后再在翻译中作出选择。以电影翻译中英语代词的翻译为例,在电影《魂断蓝桥》中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原文:

Roy:Well,Im the friend you were looking for.Who was he,I insist upon knowing,who was he?

Myra:Oh,it was a girl.No one in particular.

英语中的“he”和“it”翻译成汉语时,可能会由于“他”和“它”读音一样产生混淆。故译者将“it was a girl”译成了“是个姑娘”,而没有翻译“it”。这种处理显然是译者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涵盖了社会生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译者必须对原文的文化维有充分的适应,并且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过程是跨越文化差异的过程,在译文中体现合理的选择转换。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终生的爱人珍妮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后,终于回到了家乡和阿甘相聚。但幸福的日子很短暂,二人结婚后不久珍妮就因病去世了。影片用了一段阿甘的画外音来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

原文:“I never really knew why she came back,But I didnt care,it was like olden times.W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

译文:“我从来没明白她为什么回来,但我不在乎。像是又回到了过去,我们又形影不离了。”

豌豆和胡萝卜这两种食材除了拥有营养高的共同点外,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了。如果直译为“我们又像豌豆和胡萝卜了”,作为译语观众的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事实上,这两者的搭配与美国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豌豆和胡萝卜丁,一个圆的,一个方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美国人通常用它们作为主食的点缀,而且一般同时使用这两种食材,所以两者在一起可引申为“形影不离”。译者只有在对译语的饮食文化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做出符合文化内涵的合理选择,较好地完成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电影译文是用于译语观众体会电影情节、把握电影思想的功能性文本,对电影的翻译应遵循交际法则,用符合译语文本规范的形式传达译语读者需要的信息。译者在翻译影片时,一方面要考虑源语影片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译者应该考虑到潜在观众的接受能力,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心理需求、知识背景等,注重译语观众的可接受性。下面这个选自电影《魂断蓝桥》的片段就是一个成功译例。译者充分考虑了原文本的交际维,跨越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准确在译语中再现了原文本的交际效果。

原文:Man:Blimey! Ermans ruddy marksman,aint he?

Second man:Erman?

Third man:Yes,“Erman”,the German!

译文:男甲:哎,“特国”人打得可准了,是吗?

男乙:“特国”人?

男丙:是的,“特国“就是“德国”!

虽然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但毕竟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内在生态结构的改写,而非脱离原文本内在客观规律的纯创作,因此译者的角色还是“带着镣铐的舞者”。这个观点也可归结于生态翻译学的一个论点: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译者对译文的选择中有其对原文为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适应。前段时间上映的美国影片《黑衣人3》中文版中不仅“伤不起”“ 坑爹”“ 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和“地沟油”“ 穿越剧”等社会热点词频频出现,甚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中国古诗词也从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口中蹦出。虽然影片发行方考虑到国内观众很难理解美式幽默而在翻译上取舍再加工的初衷可贵,但为了让国人一笑,译者逾越原文及其文化内在生态规律所做的选择尝试还是应慎之又慎。

四、结 语

电影翻译文本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的适应来进行检验。电影翻译者应力求真正做到“多维”适应和“三维”选择转换,尽可能地生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电影译文,以准确传达电影的语言文化内涵,契合译语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达到电影的交际目的。生态翻译学对电影翻译研究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其理论观点为电影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学界重视。

注释:

①翻译生态环境指:“源语、原文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②在过去几年中,胡庚申教授对“翻译”的定义有所发展。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见第39页。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中,胡庚申教授将“翻译”的定义具体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见第6页。

③“整合适应选择度”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的程度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144页。

[参考文献]

[1]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04).

[2]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适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0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02).

[6]李芳.论英文电影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5).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

许渊冲先生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被称为诗歌翻译方面著名的专家。许先生从其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中,将文学翻译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

清华大学学者胡庚申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学的翻译观,它使译学界从崭新的视角解读翻译思想,对翻译界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更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许渊冲翻译思想,本文拟对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进行探讨。

一、许渊冲“和谐统一”的生态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系统包括了许多子系统,不但每个子系统是和谐统一的,而且整个系统也是一个整体。许渊冲先生把《诗经》和《楚辞》直到黄兴、等人的诗词,将中国3000年来的文学名著,择要一一译成英语韵文及法语韵文出版,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又通过翻译实践得到验证,已初步勾画出中国文学史中韵文的发展脉络。其翻译思想所涵盖的翻译动机、目的、态度、原则和策略都体现了各个系统统一的翻译整体。

二、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者们追求的这个观点既有主观能动性又讲求客观效果。许渊冲教授在把外国的先进文学作品译成中文的同时也很注重把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文化翻译成英文。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许教授写道: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佳作连篇,赢得世人赞许。正是以这样的目的与追求,他把追求艺术美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追求,不仅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沟通的桥梁作用,更为中国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许先生的“译有所为”!

三、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转化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它还牵扯到各种非语言因素,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信息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译者要不断适应原作及译作等各种环境,不断做出各种选择。许先生的一生都在做着这种适应和选择。

(一)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适应

翻译生态的环境包含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指译者围绕原文这个主线,对和原文有关的周围的各种环境相适应的翻译活动。

1.许先生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是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之一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古诗。一些中国古诗名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由英美文学家翻译成英文,但无论其内容、形式,或者意境,都不能完全展现原诗的风貌。因此,许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翻译了3000余首古诗,向世界文化灌输了新的血液。许先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20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翻译中国古诗,宽松的文化氛围与世界交流的迫切需要使他将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这正是他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当时国内的文化氛围和世界对中国文化精粹的渴求所作出的选择。

2.许渊冲对中国古诗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不但精通英文和法文,而且具有丰厚的文学功底和美学修养,常常用他的生花妙笔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妙精髓用译文再创造出来。比如,《诗经·采薇》里面有个“杨柳依依”的诗句,许教授译为“Willows shed tears”,西方人本来就称垂柳为“weeping willow”,这完全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韵味,何等精彩!“……分离时,如柳的眼里饱含泪花,从腮边滚滚流下”,许教授发挥了译语优势,创造了如此美的意境。可以说,这是译者对原文、原语、译语及自身能力所作出的适应。

3.许渊冲对翻译生态环境中重要元素中的读者层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许先生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提出了“三之论”,即“知之,好之和乐之”。意思是译作对读者一定要有吸引力。“知之”,就是译者所译的文字应该让读者完全理解;“好之”,就是译者所译的文字会让读者喜欢读;所谓“乐之”,就是让读者愉快,而“乐之”是翻译的最高境界。许先生的翻译实践都是在适应读者群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以“三之”为目的,力求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二)译者的能动选择

生态翻译学角度的翻译的概念是“译者选择性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活动”,译者的身份便从接受选择接受制约到自己对译文的选择和操纵。作为当代中国中外著作交叉互译的杰出开拓者,在其翻译实践中,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指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能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作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1.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于提高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总是选择适应自己能力的作品去翻译。译者的能力即双语、双文化能力,译者的个人阅历、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许渊冲对翻译的选择之一体现为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他在中译英方面成果最丰富、最突出。先后翻译了26部作品,包括唐宋元明清和当代的诗词名作,有《中国古诗六百首》《唐诗三百首》《诗词选》等。在法译中方面,许先生选译了世界经典名著:司汤达的《红与黑》、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夫》等。英译中作品有:德莱顿的《埃及艳后》、司各特的《昆廷·杜沃德》,亨利·泰勒的《飞马腾空》。许先生的诸多翻译作品都是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创造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品。

2.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从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视角来解释,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也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即译者对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度的选择,而为了适应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能动地选择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包括社会、文化、读者等因素在内。

在翻译策略上,为了尽量传递中国古诗的“意美”,许教授提出了把古诗译成英文的“三化”方法论,也就是把原诗深化、译文和原文等化及把原诗浅化。他认为“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意似”是诗歌的表层结构。当诗歌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一致时,翻译时就采用“等化”的翻译方法;当表层和深层不一致时,“深化”“浅化”的译法就比较合适。这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时所作出的灵活的选择。

四、结语

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对传统译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给中国翻译理论带来了第二次飞跃。他提出的翻译十字论,涵盖了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了翻译中具体操作的描写与分析。许先生独到的翻译思想体现了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使我们学到了生态翻译过程是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与自然本能选择的过程。本文是受到胡庚申教授的《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一文的启发,结合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对许渊冲翻译思想进行解读和探讨,从新的视角研究许渊冲的翻译思想,使翻译批评变得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2009.2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

5.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 陕西旅游翻译

一、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翻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旅游景区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游客对我国文化的理解与评价。陕西地处中国西北部,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从而吸引大批国外游客。陕西旅游景区的翻译质量却良莠不齐,某些译文由于不太恰当往往造成误解,给游客造成诸多不便。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探讨陕西旅游景点的翻译可以为旅游景区翻译提供全新的视角,让译者明确翻译目的,从而在“三维”层面上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使译文最佳。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全新的理论。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中“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等基本原理为基石,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它注重在整体的生态翻译环境下“三维”的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2]

1.语言维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1]。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首先应该适应生态翻译环境,再以生态翻译环境的身份做出适应环境的选择。对旅游景区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对语言维作适应性转换。

例如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雁塔、小雁塔,分别被译为Big Wild Goose Pagoda和Small Wild Goose Pagoda,即大野鹅塔和小野鹅塔,采用一种逐字对应直接翻译的方法,译者在语言维上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造成误解。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旅游景点直接音译成DaYan Pagoda和Xiaoyan Pagoda会更好。

又如,对黄帝陵的翻译直接被译成Yellow Emperor,黄色的帝王。这种译法并没有将译文的内涵翻译出来,这是译者在语言维上没有做好选择的缘故,会导致译文不恰当。黄帝陵的由来是因为一个传说,所以翻译成Mausoleum of Legendary Emperor Huangdi比较好。

2.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的应该是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1]。

陕西的旅游景点大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尤其要注意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传递。

如:(1)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城市之一,新发掘的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奇迹”;大雁塔、鼓楼是唐代留下来的建筑;您还可以到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去洗温泉澡……

Xi’an,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served as the capital of the most Chinese dynasties. The life-size terra cotta soldiers(221-225BC),unearthed recently,are known a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Other interesting sites include Dayan Ta(Great Wild Goose Pagoda) and Gu Lou(Drum Tower),Both erected in the Dang Dynasty,and Huaqing Chi(the Huaqing hot Springs),where visiters may bathe in the warm mineral water. This site used to be the private baths for Yang Guifei,favorite concubine of a Tang emperor...

译文中有多处地方用括号标注,还有一些地方用了增译,这都是为了让游客充分了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在“terra cotta soldiers”后加上“221-225BC”是为了让游客了解兵马俑悠久的历史;在介绍大雁塔、鼓楼和华清池时,译者都在其后进行解释,因为音译会使游客无法体会该景点的文化内涵,游客看到这样的翻译会感到迷惑,所以有必要在后面进行标注;在介绍杨贵妃时,增加“favorite concubine of a Tang emperor”对这一文化信息进行补充。对于杨贵妃,国人耳熟能详,但是外国游客不一定了解,所以增译可以增强旅游的趣味性,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及具体景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秦始皇,是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了中原的帝王。

Emperor Qin Shi Huang,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BC.

虽然秦始皇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外国游客并不知道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所以作者在翻译秦始皇时,在后面进行了说明,让国外旅客知道秦始皇在历史中的地位,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文化。

3.交际维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

译者在旅游翻译中除了要将语言和文化准确反映出来外,还要考虑到翻译的交际目的,以交际为目的改写源语。在传递原文的语言文化色彩的同时实现源语的交际目的。

例如:(1)展出的8000个与真人真马一样大的陶俑陶马,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宏伟壮观,表现出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军事、科技和艺术价值。

Thes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showing good workmanship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2000 years ago have a high value in history,milit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 arts.[3]

对比原文与译文,我们发现作者省略了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宏伟壮观、巧夺天工等四字成语,在中文中使用这些修饰词语会增加文章的美感,而在英语中注重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所以考虑到中西方交际思维的不同,作者省译了这些词语,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2)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这里曾是古人定居的摇篮,许多帝王业也将此地作为建造行宫的胜地。

The Huaqing Pool is located in the Lintong District 30 km east to the urban area of Xi’an. With Mount. Li to its south and the Wei River to its north,it boasts the natural hot springs. The favorable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make it one of the cradles where ancient people settled and It was also a favorite place for emperors to build their palaces as a resort.

从以上翻译可以看出译者没有直接将“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翻译出来而是意译成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简洁明了。中国人喜欢意境美,而外国人思维比较直接,喜欢比较直白的表达方式,所以译者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调整译语,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三、 结语

本文在生态翻译理论下探讨了陕西旅游翻译,通过对以上译文的分析,发现陕西旅游翻译中有些符合生态翻译学下的翻译原则,而有些翻译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生态翻译理论要求译者注重生态翻译环境整体下三维的转换,充分考虑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为旅游翻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对陕西旅游景点的翻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2008

[2]刘艳芳.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新闻报道中隐喻习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9(4).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电影对白;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

一、电影对白翻译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彰显出信息传播和文化桥梁的作用。在这种过程中,电影文学翻译的作用日益凸显。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目的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实现成功的交际。影视作品也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具备文学价值,同时还具有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多重交际功能。电影对白是电影中人物交流思想情感的载体,它是电影中展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电影对白都是在特定的地点、时间、场合下产生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或达到一定的效果而提前设计好的,因此,与普通对话一样,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人物地位、人物关系等情景语境对于理解和翻译电影对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碧航,2010)因此,在英语电影对白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创作者的艺术意图,把握电影的主题,洞悉不同人物性格和关系,了解电影情节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译入语的文化需求,突破文字障碍,使译入语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和原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成功的对白翻译必须承载电影的主题,顺应剧情的合理发展等。

二、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我国胡庚申教授从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论证和建构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从生态学视角来研究翻译,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派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08)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胡庚申,2006)具体来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胡庚申,2008)翻译原则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侧重“三维”转换: 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6)

三、“三维”转换论在电影对白翻译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检视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并至少注重“三维”转换,即在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内涵的适应性选择转递和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达等方面下工夫,才能产生出恰当的译品,而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才能会相对高一些。经胡庚申教授实践检验,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对文学艺术、政治外交、经济商贸、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等不同题材的文本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来探讨电影对白的翻译,以拓展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电影对白是电影文学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文化的特征。在任何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化、交际等各因素往往相互交织,互联互动,电影对白也不例外。因此,具体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文化的、交际的等因素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但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将“三维”分开举例。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翻译电影对白时,译者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译者要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包括词义、体裁、风格等方面的选择。

例1:Andrew: How quickly will the blood degrade my system?

译文:安德鲁:血液要多久才会侵蚀我的身体?

这是电影《变人》(Bicentennial Man)中的对白,原译把“degrade”译为“侵蚀”,我们觉得有待商榷。经查字典,我们发现“degrade”有以下7个义项:(1)To reduce in grade,rank,or status; demote.(2)To lower in dignity; dishonor or disgrace: a scandal that degraded the participants.(3)To lower in moral or intellectual character; debase.(4)To reduce in worth or value: degrade a currency.(5)To impair in physical structure or function.(6)Geology.To lower or wear by erosion or weathering.(7)To cause (an organic compound) to undergo degradation 。原译选择第6个义项,把它译为地质学意义上的“侵蚀”。 生态翻译学认为,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因此,“degrade”义项的选择就不能脱离翻译的生态环境,即该词应用的背景。《变人》剧情大意为: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机器人安德鲁被马丁一家作为家务机器人购买,他的程序只设置为完成仆人的任务。但没过几天他们发现安德鲁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机器人,因为他开始体验情感和创造性思维。在一个跨越了两百年的故事里,安德鲁在阻止那些制造他的人销毁自己的过程中领会了人性的错综复杂。因此,在生化与电路机板混合的机器人里面。“degrade”的部分是属于生化组织的。也就是细胞活力的衰减,同时血液也是属于生化的一部分,血液老化了,间接也影响了电磁波的感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停机。如果用侵蚀,那将造成电路板短路啊!显然,原译对“degrade”义项的选择不“适应”其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因素,根据上文对该句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该选择第7个义项译为“耗损”,才能适应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因此,该对白应该改译为:“这血液要多久才能耗损掉我的身体系统?”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胡庚申,2008)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文化,因此,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必然存在差异,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误解原文,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要有跨文化意识,注重不同文化的契合。

例2:Bobby Bolivia: Dont go Ricky Ricardo on me!

译文:波比•玻利维亚:你少糊弄我!(你少忽悠我!)

这是影片《变形金刚》中的一段对白。这句话中的“Ricky Ricardo”是一部美国连续剧的主角名,他在剧中饰演个古巴移民,脾气比较急躁,一急躁起来就会说西班牙语。口里一阵嘟囔,没有人听得懂。这套连续剧流行于美国的时间,是20世纪的1951年到1960年。所以,这句话基本上也是美国人大部分都懂的。但非美国本土人士一般是不大懂的。显然,这句话就成了带有典型的美国文化色彩的俚语,若直译中国观众因缺乏相关的背景文化,就无法理解其所传达的含义。因此,受翻译生态环境的种种因素影响,译者要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适应译入语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注重不同文化的契合,翻译时选择了一个在语义和语用都与原文等值的表达法,以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准确传达了原文的交际意图。

例3:小兵张嘎: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

译文:Zhangga: Dont be cocky today,just be careful of your dog-ass day!

这是电影《小兵张嘎》中,张嘎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关在牢房里,走狗汉奸给他送饭时,跟走狗汉奸对话时说的话。原文中的“ 闹得欢”和“拉清单”都是带有典型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方言,表现出这位英雄少年对狗汉奸和日本侵略者高傲自大及其命运的鄙视,同时也表现了张嘎在敌人面前英勇反抗、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一生态环境,从文化维上做选择,分别用“cocky”和“dog-ass”这两个贬义的粗俗语,传达出原文的交际功能,以适应西方观众文化系统。译文把作者的英勇反抗、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有声有色。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各种形式的语言文本除了具有文字的字面意义外,往往还会传递某种交际意图,以实现某种交际功能,电影对白也不例外。翻译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两个不同语言的言语产物在焦急过程中的融合,翻译时译者要注意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

例4:露西:这不是你的工作啊?

尤优:导演的话不听,你哪头的?

Lucy: What are you doing?

Yo Yo: Following orders.What are you doing?

这是影片《大腕》中的一段对白。从语言层面看,对白的译文并不“忠实”于原文,是否存在误译嫌疑?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首先,我们要对翻译的生态环境作分析,明确翻译的生态环境,对译者做出明智的适应性选择至关重要。该对白产生的语境为:泰勒拍片时情绪低落,让尤优通知收工,露西却想让泰勒继续拍,于是拦住尤优。露西的言外之意为“尤优,你别多管闲事!”(合同规定,尤优的职责就是拍摄泰勒在中国的活动,不准干预其他事)而尤优没正面回答露西的问题,反而质问她。尤优违反对话关联原则的话语的含义为“我知道,这不是我的职责,但我执行导演的命令有错吗?”因此,译者为了传达原文的会话含义和交际意图,以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选择调整。看似不“忠实”于原文的译文,实则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译文所做的调整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四、结 语

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目的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实现成功的交际。翻译即选择与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电影对白的翻译要紧密结合翻译的生态环境,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做相应的调整与选择以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出最佳翻译。

[参考文献]

[1] 张碧航.析语境对电影对白翻译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0(15).

[2]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3] 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06(04).

[4]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02).

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满族说部;生态翻译学;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2-01

满族说部源自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自古以来流传的民间讲述形式“讲古”,其讲述和传承部族英雄事迹,追念祖先,教育后人,增强民族或宗族的凝聚力。满族说部中展示了民族迁徙、族际交往与征战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同时还有天文地理、动植物种类等北方少数民族丰富的知识。满族说部情节完整,气势宏大,再现了满族文化自然积累、发展的原生形态。2006年5月,满族说部被列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抢救满族说部这一重要的口头文化遗产,吉林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抢救、发掘和整理满族说部的工作。专家学者对满族说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然而,无论是纵观满族说部的研究历史,还是横向考察当前最前沿的满族说部研究成果,很难找到研究满族说部的语言特征并将其翻译成英文等不同国家的语言,使其得以在域外广泛传播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满族说部翻译的适用性探讨

吉林省满族说部的翻译研究首先要从翻译理论的适用性入手。生态翻译是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来的关于翻译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基本原理为指导,提出“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求存择优”等概念和观点。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过程的实质、文本翻译方法的选择过程、翻译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翻译所应该采用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翻译的评判标准等均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生态翻译学立足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高度,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它的“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关联序链体现了从翻译生态到自然生态的关联性、互动性和递进性特征,它要求翻译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维转换”方法及“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解决的是翻译实践层面的问题,对应用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的满族说部翻译探讨

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吉林省满族说部的翻译研究,在满族说部的翻译实践中,以“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关联序链为根本,立足于满族说部深厚的历史文化层面,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取得语言生态的动态平衡,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忠实地传递语言信息,在交际层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得以体现,注重译文的预期功能,优化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发展。

1、吉林省满族说部的文献研究和翻译现状研究

采用调查、走访等方式向满族聚居区的居民、满族说部传承人了解满族说部的产生、发展和保存环境,掌握满族说部的保护与传承情况;从吉林省、市满族文化研究保护单位获得支持,收集吉林省满族说部的文字、声像资料。通过研究相关翻译文献,掌握满族说部的翻译现状。

2、吉林省满族说部的文化解读和语言特征研究

掌握吉林省满族说部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语言理解和文本翻译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满族说部翻译必须建立在其历史文化研究之上,通过调查、走访、文献研究等方式掌握满族说部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再通过语料分析研究满族说部的语言特征。

3、吉林省满族说部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策略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括了社会、文化、经济、交际等各方面的源语言世界和目的语世界,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胡庚申,2008)。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范式,对满族说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应从“三维转换”入手:

(1)满族说部的“语言维适应选择转换”:根据汉语意合的特点,分析满族说部所反映的源语主题内容,具体的修饰和说明需要参照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及对信息的期待做出选择、取舍,用地道的目的语传达源语的内容。

(2)满族说部的“文化维适应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胡庚申,2011)。满族说部是满族人民创作并传承的满族文学作品,不但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上满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充分而准确地表述了满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满族说部的翻译要充分体现其历史、文化内涵,还要参照目的语受众对文化信息的要求,做好文化补偿或者信息的省略。

(3)满族说部的“交际维适应与选择转换”:满族说部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目的,在交际中做好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后,最终实现交际意图。交际的意图是满族说部翻译的根本,以实际交际意图来关照语言、文化两个层面上的翻译操作,才能够使吉林省满族说部的翻译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完成弘扬民族文化、域外传播的目的。

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说部,展示了满族的重大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体现历史上满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世界观及价值观取向。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吉林省满族说部的翻译研究,在满族说部的翻译实践中,以“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关联序链为根本,立足于满族说部深厚的历史文化层面,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取得语言生态的动态平衡,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忠实地传递满族说部所要传达的语言信息,对满族文化的外宣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