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1

当前,我们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在、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毫不动摇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要求和根本任务。从理论大众化入手,在价值认同处着力,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适宜认知,提高认同,致力践行”的工作要求,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方法、载体适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南平市理论大众化工作,推进了南平市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促进了南平市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做法

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大众化入手。

理论大众化,我们要面对300多万的受众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理论素养、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思维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十分注意区分层次,做到软硬件适用,方法、载体适宜。

――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领导干部在岗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我们在认真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做好对下一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指导与督察,适时下发学习内容安排意见和学习参考书目,将学习状况列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制度,逐级开展学习活动。

二是抓好农村村级“四校”建设。“四校”即:农民科技学校、农村业余党校、农民夜校、农村人口学校。“四校”教学,既有我们安排的内容,也有群众点题的内容。满足农民群众强烈的求富、求知需求服务,在服务中对接,在对接中引导。

三是抓好村民小组中的文化中心户。由村党支部选择村民中有较高文化素质,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并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农户作为文化中心户,报经乡镇党委审核,由县级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联合命名。文化中心户建设经费由市县政府从文化经费中出一点、结对子帮扶单位助一点解决。将文化中心户建到自然村,做到所有村民小组的全覆盖,使之成为政策、科技、信息、法律进村入户的重要阵地,初步解决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

――因地制宜,抓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建设

南平是福建省的山区市,各方面的人才都缺。为了适应理论普及工作的巨量工作队伍要求,我们在用好用足市委讲师团专业队伍的同时,还从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工作者、优秀政治教师中挑选出308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建立了18支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这300多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都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热心理论普及工作的基层优秀工作者,对基层情况熟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宣讲工作有针对性,在我市的理论大众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企业、各乡镇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队伍。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对业余讲师团的管理,市委讲师团负责对业余讲师团进行业务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全市业余讲师团骨干培训班,各县(市、区)委宣传部不定期培训他们所属的业余讲师团。在遇有重大宣讲任务时,我们还增加培训班次。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二年联合召开一次“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总结表彰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交流体会、部署工作。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由各县(市、区)和企业、乡镇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

――创新方法,注重方法和载体的适宜性

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理论大众化的受众面广,环境差异巨大,因而不论用何种方法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适宜性。只有适宜,才能有效。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总结、推广了理论大众化的十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交叉使用,因时因地制宜,增强了理论普及工作的针对性。

灌输教育法。这是主法,也是通法。科学理论不是在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灌输非常必要。你的主张不告诉群众,群众怎么知道?你不把为什么和准备怎么做告诉群众,群众又怎能认同和践行?千百年来理论主张的传播,都在用这一方法,这也表明使用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理论普及大讲坛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一方法。而且在使用其它方法时,也贯穿着这一方法。当然,灌输也有水平高低。我们要求宣讲者宣讲时要深入浅出和“备课备二头”,就是要提高灌输教育的适宜性。

科技导入法。这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我们的理论进入,用实用科技的传播来开路,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中“谁来听”的问题。这当然要注意解决理论与实用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如果是在实用科技课之前,简单地来个理论“加映”,效果不一定好。但如果是实用科技课之前、课后或课中,“加映”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农民就坐得住、听得进,因为农民不仅要学技术,他还很需要了解政策、市场和法规。二是说,科技的进入,改变了他们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不太好的习惯,从而认同我们的主张,践行我们的规范。比如科技健康教育改变了他们中的一些迷信做法和卫生习惯,人口知识教育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观念等。

故事教育法。请老干部、老先模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我们一些乡村,农民夏夜纳凉喜欢听故事的机会,培育一些故事员,宣传部门再帮助选编一些故事提供给故事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主张。

心理疏导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是指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一是开展形式丰富、内容贴切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基本常识。采取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网上心理教育、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知识。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

――建立机制,保障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的同时,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制度、形势报告会制度、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制度、《南平市“理论普及大讲坛”活动章程》等工作机制,确保理论大众化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二、成效

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理论大众化工作,初步建立起理论大众化的工作网络、工作队伍、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南平这个山区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也夯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

――进一步解决了理论宣传普及“难进入”的问题。理论进基层难,一是工作网络未到“底”,“沙滩流水不到头”;二是工作人员不足;三是基层群众,尤其是普通市民和普通村民不来听或听不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延伸工作网络,建立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区分层次,柔性进入,初步解决了这些问题。“理论普及大讲坛”,“文化中心户”,已延伸到城乡最基层;数百名讲师团、业余讲师团成员,故事员、形势报告员、说报员都是理论进基层的工作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并具有适宜性的方法和载体,让他们愿意来听;而科技导入法、典型示范法、错误暴露法、共建带创法、舆论影响法等方法则润物细无声,甚至做到没有专门来听理论教育,也能得到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念深入人心。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富裕南平”、“民主南平”、“文明南平”、“平安南平”、“生态南平”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09年,南平市GDP增长13.9%,增幅全省第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却实现了双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元,增长7.1%。,这里既有中央、省市政策的支持,南平机制的作用,也与我们的科技导入法导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和对形势政策市场的了解度提高不无关联;10个县(市、区)、95%乡镇(街道)达到平安标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7%,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0.657%的低生育水平;农民自发将非定点宗教活动场所的庙堂改为书堂,成为学科技用科技和文化活动场所,这个举动当年曾得到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上报材料中做了批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

三、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科学的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理论大众化是一项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但还很不够,还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提高。工作中,我们也有一些想法和体会,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是对这项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有些同志认为,大多数群众不懂也不需要理论,基层只要把经济工作抓好了就行。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解决,理论大众化工作将难以落实,更难持久。任何一个政党的主张,如果不注意对大众的传播工作,它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那这个政党也就不可能有大作为。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但经济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多数性认同是政党执政的前提,更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和目的。因此,理论大众化工作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为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二是要有持续性和坚韧性。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更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工作要有持续性。持续工作,必有成效。基层工作点多面广,条件艰苦,问题很多,因此工作要有坚韧性。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2

扎实的理论功底是这支队伍能够顺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理论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的专业技能往往成正比关系,这一点也正是人民群众最为看重的。根据调查,在人们最为看重的理论传播者的素质中,“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53.5%)排在了第一位。②邓小平曾经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③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要加强学习,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要花时间、投精力、认真刻苦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要全面领会、深刻理解、准确地把握我们所宣传的科学理论的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地位作用等,不能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为此,这支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任的专业队伍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着力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内行甚至专家。唯有这样,才能用科学的理论帮助受众分辨是非、明确方向,解答现实中的种种疑惑,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才会更有说服力。

良好的自身形象是这支队伍顺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树立良好的形象是争取受者的信任并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④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为此,这支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任的专业队伍,首先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信、真用,要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坚定信仰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释疑解惑,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捍卫者。其次,这支队伍要注重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刻苦学习和努力锻炼养成的。传播的效力与传播者自身的形象或信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身形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会有公信力。

必备的宣传知识和技能是这支队伍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大众传播过程。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诸多学科层面,所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以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传播需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工具与传播手段的发达程度如何,将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根据调查,受访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渠道主要包括电视(53.4%)、报纸(47.6%)和网络(34.8%)。⑤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受众面较广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不断探索利用传统媒介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如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络视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阵地、新平台,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人们的心灵和社会的每个角落。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最终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点取决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所宣传的理论能否实现从形式上到思想上、实践上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所以,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实现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刘少奇曾指出,马列主义“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可能接受”。⑥语言文字是理论的载体,理论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和传播。在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得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说话。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⑦由此可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就必须懂得群众语言,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经常深入群众,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宣传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解答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信赖的过程。所以,通过答疑解惑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一种理论想要深入人心,就要从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入手。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上、实践上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会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现实选择”(JD201004)部分成果】

注释:

①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②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调研组:《真理,如何离大众更近些――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的调查思考》,《光明日报》,2011年2月22日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④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引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78~79页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体性; 切身利益; 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45-04

众所周知,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束之高阁,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正如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是一项紧迫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但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并非易事。

一、应精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化什么”,即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做好“文本选择”工作,不能不加筛选。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3]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忽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浩如烟海,单就已出版的马、恩、列全集、选集、文集就有100多卷之多,再加之选集、文集十几卷本,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且不说一般大众不能做到全面理解、驾驭,即使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做到信手拈来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单就马克思主义著作而言,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而成的,时过境迁,有些著作所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已逐渐丧失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分析和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时是对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论断已经过时了”[4]。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文本选择。

问题是如何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出精准取舍?关于这一问题,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早在党的“七大”上,同志就曾指出:“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5”不仅如此,同志与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东局印了五本,说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6]正是经过一次次精心选择,才确定了12本“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简要读本》、《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这套书目被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认定并由解放社在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全部出版发行,一共印行了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事实上,虽然上述12本书在今天看来未必要完全学习研讨,但在当时则是必须的。这些经验旨在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做与时俱进的选择,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指导性文本,不断提高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期,因此,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件。而这均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精准取舍。

2.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还要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曾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由此可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且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其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具体现实,很好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因此,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而言,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构成。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建设事业全局的基本命题,从而勇敢地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深入地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论证,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基本路线的确立等,我国就此界定了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发展方向。之后,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又一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高度,是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观;同时,它科学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辩证论的发展观。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普及尤为迫切。

二、应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需进行文本选择外,还应始终确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被重视。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内在价值;而若想被群众掌握,就必须承认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且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传播形式为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1.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界定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把人看成是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的人,均没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论证了人的本质并非是先天具有的某种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具体的实践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隶属于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更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断地改造以至创造新的存在物。在这种能动性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创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自身。人是自由地确证、发展着自身本质的。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曾明确地进行过论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曾这样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2]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实践视角理解人的主体性,没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面对自然,人只能被动服从而缺乏主体性;他把“人”这一现实主体只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直观者、感觉者。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则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种本质属性的驱动下人才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对此,马克思曾说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表明现实的人正是通过具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自身独立人格特征的。因此,有效参与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便成为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主体性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界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除了证明科学理论必须为人民大众这一历史主体所掌握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外,在确保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以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为核心来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人民大众运用理论工具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完善自身、创造历史;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传播方式上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合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符号转换,做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平实。(当然也应考虑到人民大众内部的层次性,应把人民大众内部的精英阶层与普遍阶层区别开来;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化主要为适应最广大的普遍层级。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实现民众切身利益为核心

同志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5]那么,如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化进”群众生活,使之“在群众生活里发生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呢?这就要求将实现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来抓。

长期以来,民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凸显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转型的加速,该问题愈发突出。切身利益的实现,不仅关系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深层次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格塑造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创造。其间,大众会以切身利益为核心对各种工具、手段、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进行取舍、比对,筛选标准在于能否增进福祉。凡是能有效增进福祉的,便会被大众欣然接受、吸收、使用。而作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帮助大众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切身利益,才称得上科学、真理,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拥护。事实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的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道理,诸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

值得警觉的是,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强调理论体系至上性与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层面的某种脱节,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被更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以帮助大众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时候,有学者热衷于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及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重点论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时候,也有观点认为应“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6]。虽则观点不偏倚,但并未将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放在首位。这使在大众化过程中大众则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化难免成为说教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大众化效果。其实,决定大众化效果的根本因素则在于对大众积极性的调动与正确的推进形式,而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的则只能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角度着手。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弱势,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使得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高发态势,这无形中增加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难度。当然这并非理论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欠妥。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为核心,使大众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它,在信任中接受它,在发展中信仰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这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所在。

3.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在推进过程中,还须设法将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表示某事、某物、或某条件存在与否,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即为信息流通过程,而信息又只有凭借一定的符号才能流通。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实现。”[17]事实上,信息内容首先就表现为某种符号,亦或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内容,要实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通,同样要依托一定的符号系统。鉴于大众的知识结构与理解框架,究竟应用怎样的符号系统来表征和意指,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需要广大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者根据大众的思维模式、文化结构等的实际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特定的符号转换,以实现理论概括化、问题现实化、实质清晰化、表述通俗化、表现形象化等目标,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

近些年来,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三个代表”》等,以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大型纪录片,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符号转换的生动例子。尤其是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一本通俗性尚佳的理论读物。该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该读物对当前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医疗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百姓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清晰科学的回答。总体上看,该读物做到了把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群众的内心呼声有机地统一起来,回答了群众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把深刻的理论化进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体会之中,避免空话、套话,从而使理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只有这些成果还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人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将理论与变化着的实际有机结合,设法通过更多群众性的方法、途径、符号等推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须知,通俗化旨在要求要用百姓语言、思维等表述理论、回应现实,在于将深刻理论回归日常生活,以提升大众化效果。比如,当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时,就可做到“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18],从而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但如果就此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将其庸俗化,不免背离初衷。

参考文献

[1][5][14]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5,417-418,858.

[2][8][9][10][1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年版,2007:31-32,10,11,

11,1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叶庆丰.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7):5-7.

[6]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7]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73.

[16]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33-37.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受众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价值 作用

要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体制机制、基本方法途径,而且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切实加强具体方法研究,以增强引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出发,探讨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方法研究的分析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制度化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

但是,在多元文化和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在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和影响,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统一思想,尤其是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甚至民族认同感的严峻形势面前,这是整个社会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应当给予特别关注和认真加以研究的时代课题。就笔者视野所及,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先进性特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体制机制等。这些研究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引导人们进一步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体制机制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内在相关性问题上,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辩证统一,亦即从具体方法层面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研究成果不多,一些文章仅停留于一般性表述上,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对待引领对象的研究方面,把引领对象当成了单一、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引领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提出的建议和对策难免有凌空蹈虚之感。

针对上述研究倾向,笔者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领社会思潮进行具体探讨,以期达成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和辩证统一,目的有三:一是可以弥补就事论事的局限;二是通过受众理论、社会思潮传播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贯通研究,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三是有助于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引领的有效性。

二、“受众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受众理论及其意义

受众理论的早期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威力,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知识或动机,均可以通过大众媒介灌输到受众的头脑里,进而改变他们的态度,影响他们的行为。当时的研究忽视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受众就是被动、消极的,大众传播过程就是“主体媒体客体(受众)”,只要是传播的信息就会被受众全盘接受,由此产生了“刺激—反应”理论(枪弹论)。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者认识到,受众面对大众传播活动时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是在主动地选择自己所需要或偏爱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传播媒介在操纵受众,而是受众在主动使用传播媒介;传播活动的主动权是由受众而不是由传播者所掌握的。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对谣言流传的研究表明:受众在无数信息的“轰炸”面前,特别听得进去的是有利于加强和保护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而无视或忘记那些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或相反的信息。这就是“选择性心理”。④

传播学研究表明,除选择性心理外,受众的逆反心理也值得重视。受众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信息有一种抑制心理,通常表现为五种形式:①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信息不予理睬;②驳斥外来的论点;③歪曲或从相反的方面理解外来信息的内容;④贬损信息来源;⑤寻求支持自己的社会态度体系。

大众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有时会使传播效果为零,甚至引起反作用。对传播者而言,应该对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等进行研究,以便提供客观、公正、符合受众需要、形式多样的信息,防止受众逆反心理的产生,从而增强传播效果。这些结论对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同样适用,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充分考虑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又要理性对待和充分考虑受众的合理需要以及可能出现的逆反心理,进而采取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引领策略。

总之,受众作为信息接收的主体、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如无的放矢,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受众理论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运用

社会思潮的传播机制符合一般信息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把握社会思潮的传播机制,是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键环节。正因为如此,受众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社会思潮传播机制的认识,进而在引领方法上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受众理论”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借鉴意义是多方面的,以下几点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不能认为受众是被动的。现代政治传播研究也表明,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信息是有选择的,只有使信息入心入脑,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二是不能把社会思潮当成是被动、静止的。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播都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也在发展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不能简单化,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社会思潮的新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一项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运用“受众理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做到受众权利清晰化。受众享有参与和借助传媒来表达意见、传递信息等方面的权利。现代社会的受众认识到了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希望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传播信息,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传播机构应当公平地对待并保障受众使用媒介及享有服务的权利。因此,在引领过程中,我们要认可并且尊重受众的权利,而不是简单认为受众处于附庸、附属、被动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引领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尽量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力戒僵化刻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求尽可能运用生动活泼、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力戒标语口号式或教条化的宣传说教。单调、空洞的语言以及官样文章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很容易使人拒之千里之外。因此,积极吸收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容,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群众喜闻乐见、广泛使用的新语言,既能准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又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

第三,既要尊重受众权利,又要坚定引领的信心。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势必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空前活跃,形成传统思想观念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各种社会思潮等多元思想的同时并存、相互交织、深刻碰撞。在这一背景下,要有效地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社会思潮。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尊重受众权利、讲究引领方法的同时,“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⑤

第四,坚持开放引领与科学管理相统一,让受众参与引领过程。大众传播媒介应在坚持科学管理的前提下,认真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在传播中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尽可能照顾到受众积极参与、表达的愿望和要求,以更好地发挥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传播观念、调整传播方式,切实加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

三、受众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启示

(一)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有效地发挥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关键在于其科学性、先进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⑦当前,面对国内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立足时展前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脉搏,针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价值观念的新标准等及时作出科学回答,并从各种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时代性,永葆先进性。同时要对各种消极落后思潮以及各种社会思潮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深刻批判。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被受众接受并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看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及其魅力,另一方面要看它如何对受众进行引领,进而内化为受众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和传播者高高在上,不虚心听取受众的意见和要求,不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不调动他们积极参与,不积极与其进行沟通,教育和传播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受众实际需要,尊重个性差异,切实改进和创新引领和传播的方式方法。概括地说,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三)加强交流互动,增强引领效果。

在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引导教育客体参与教育引领全过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互动与沟通,积极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感受、意见和要求,积极吸收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正面宣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味的强势宣传教育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排斥心理。开展隐性教育,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隐性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就大学来说,可以依靠教育者和传播者的专业知识传授、人文影响、文艺创作、工作和生活交流、文化娱乐活动、关爱困难师生、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影响受众,在主流宣传阵地等方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归结起来,就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隐性教育方式,以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

(五)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并举,形成教育和引领合力。

有效引领当今各种社会思潮,必须努力实现多管齐下,着力形成引领合力。具体地说,一要加强各类媒体宣传,营造舆论强势。其中,既充分发挥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引领作用,也要发挥好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体的优势。二要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形成强大合力,避免顾此失彼。三是抓住社会热点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大专题宣传和引领力度。如通过组织权威专家编著热点问题解读或理论普及读物、开展骨干培训、加强理论宣讲、在主流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等方式,增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四要通过开展文艺创作、打造媒体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等方式,以纪录片、政论片、文学作品、文艺活动等方式,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要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领导,确保引领工作深入持久、科学有效地进行。

注释

①⑥⑦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陈秉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③段鹏:《传播学基础》[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53-05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全党全社会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继而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进一步号召全党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又再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在短短的四年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如此高密度、高规格地提出、强调和部署,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和民族化,即通过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深奥走向通俗、从书斋走向田野、从庙堂走向江湖、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官学”走向“民学”,其目的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认知、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诚信仰并自觉践行。换言之,即为大众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发挥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

既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过程,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自觉吸收、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遵循传播规律,注重传播技巧,优化传播效果,以期更好更快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入耳入脑人心。本文拟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进行探析。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着重从受众的角度对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一个重要传播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心理和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活动,受众总是倾向于主动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和所需要的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传播要获得预期效果,就必须尽力了解受众的偏好和偏好的原因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一媒介期待一媒介接触一需求满足”的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作为评判传播效果的圭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该理论问世之前,传播学领域盛行的是“皮下注射论”或“魔弹论”。“皮下注射论”或“魔弹论”是一种建立在大众社会论基础上的受众观,该理论基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刺激一反应”机制,将复杂的传播过程视为简单的传播―接受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因而媒介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和“魔弹式”的威力,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具有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施拉姆曾将此理论形象地概述为:“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

与“皮下注射论”或“魔弹论”仅从传者的角度对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不同,“使用与满足”理论肯定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心理和社会需求的主动选择而非完全的被动接受;而且,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效果。因此,该理论的提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颠覆了“皮下注射论”或“魔弹论”的受众观,对于改变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的僵化传播模式、增强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本质决定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适用性。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传播学规律,注重研究受众的个人心理和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受众的经济、文化、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性格、兴趣、心理等状况,根据受众的需要设计和使用科学的传播方式、方法和手段,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一)努力增进传受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在信息领域,“传播”的主体内涵是表征信息“双向流动”的“交流”、“沟通”和“互动”,而不是以“单向流动”为特征的“传输”、“传递”、“扩散”或“广播”。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传播是受众基于心理认同基础上的自觉接受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只有在平等交流、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才能增进感情,加深理解,提高认同,才能实现心灵的契合和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以信息‘交流’、‘沟通’和‘互动’为内涵的‘传播’,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它需要双方诚实,彼此平等,更要相互宽容,从而可弥补情感的互缺,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因此,要顺利、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高度注重传受双方的互动与交流,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对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进行深刻批判和反思。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高度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但却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着将理论灌输教条化、神圣化、凝固化的倾向。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理论灌输固不可少,通过灌输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迅速建立、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地位,但灌输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即灌输仅仅是单向的输入,缺乏与受众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不利于受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传播方式将受众视为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和被教育、被提高的对象,满足于枯燥乏味、高高在上、自言自语式的训导,因而不但难以激起受众的亲近感和认同感,相反,还会拉大传受双方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隔膜感和疏离感,使受众产生畏惧、厌倦甚至抵制的情绪。这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灌输,事实上起到了拒人于千里

之外的传播效果。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的今天,这种教条化的灌输模式显得尤为僵化、生硬,与变动不居、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愈益抵牾,亟需加以改变。

显然,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收到大众化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传你受”式的教条僵化的理论灌输和空洞、抽象的宣传说教,而代之以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互动交流。教育者只有主动融入群众,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情感交流和沟通,才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使群众如饮甘霖,如沐春风,而心向往之,才能对传播者和传播内容产生信任感、依恋感,进而产生强烈共鸣。如是,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所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是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和内容能够使人民群众容易接受,但是更重要的则在于双方的良性互动与心际沟通,通过这种切实的精神交往,有效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社会心理层次的动机、认知、态度和文化性格,进而转变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最终成为人民的自觉信仰,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二)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合规律性的真理性魅力,更要展现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合理性的魅力。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是一个传播技术性、技巧性问题,更是一个对待人民的立场、态度问题,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与党的根本宗旨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如何将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内在信仰的技术性或操作层面的技巧性问题。……大众化不仅是个表达方式问题,而是根本立场、根本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与党的根本宗旨的落实程度。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人民的心目中就有多重。“实践的利益性决定了实践主体对指导实践之理论的取舍。……从真理的价值意义上说,大众化就是实践中的人民群众利益化。……实践证明,心中有了老百姓,大众化就能顺利推进;如果心中没有了老百姓,不管采用何种先进传播手段,真正的大众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大众化顺利推进的物质保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高度关注人民利益关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也是其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的根源之所在。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践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宗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人民大众。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和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个切入点和重要抓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在满足群众需求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的化育功能和价值。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民心工程。在社会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今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要时刻关注大众需求、及时回应大众关切、科学解答大众困惑,对群众关心的住房、拆迁、征地、上访、教育、医疗、分配不公等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和切实的解决,以达到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作用,使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及党和政府的温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群众心理上产生共鸣,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具有现实说服力。否则,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就是两张皮,纵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也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和无缝对接。“只停留在形式和语言上的所谓大众化,而脱离了民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再好的理论也只是一纸空谈。”

(三)大力优化传播结构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自主选择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传播效果。受众不仅对传播内容具有个体倾向性,对传播媒介也具有选择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和接受机制,拓宽传播渠道,优化传播结构,以形成传播合力,提高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也明显分化,所选择的媒体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受众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传播方式,是广大理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求区分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和风格、优势和劣势,使不同媒体在传播创新理论方面达到优势互补。”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优化传播体系的目的呢?其一,必须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优长。当今社会是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及时性、有效性与广覆盖性的优势,努力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在跨媒介、跨平台传播成为当代媒体传播主流趋势的语境下,必须采取一切办法,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广覆盖的大众化的传播体系。“必须花大力气优化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大众化传播体系。”

其二,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要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的作用。网络传播不但具有集传统媒体优长于一身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高、

影响力强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出“第一媒体”之势。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不断探寻网络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新途径、新机制,努力扩大宣传阵地,增强大众化效果。各级党和政府要千方百计把互联网利用好、发展好、管理好,将互联网打造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㈣

其三,在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和网络传播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人际传播的优势。人际传播属于小众传播,受时空的影响较大,传播范围较小,传播影响有限,但也有着方法灵活、信息丰富、互动性强、反馈及时、自由度高等优势,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传播还具有“在场性”的巨大优势,可以对受众产生头脑风暴和强大的心灵冲击力,是其他传播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人际传播媒介的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宣讲会和进行课堂教育等形式,加强传受双方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耳入心。

三、基本结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双向互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进入大众,大众才能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首先掌握群众,群众才能掌握理论;只有掌握了“批判的武器”,才能实现“武器的批判”的功能;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无缝对接和高度融合,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大众所真正理解、接受、信仰并自觉践履,收到“化”的最佳效果――“‘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观照,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树立受众为本的理念,善于根据受众的需要量身定做传播方式,注重传受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大力优化传播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8-12-19

[3]中央加强改进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9-09-27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省略/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htm,2011-07-01

[5]转引自张隆栋,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6

[6]张福平,张云平,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2010,(1):152

[7]杨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基于“精神交往”视阈的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2010,(2):2

[8]王萍霞,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J],前沿,2010,(11):24

[9]王增智,周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8-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1]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1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0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5],“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EB/OL],http://省略/rd2003-07-01,26/319789,html,2003-07-01

[16]葛瑶,葛恒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0,(2):12

[17]刘妍,王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0,(1):13

[18]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7):17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旧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

“文学接受理论”是文学批评史上把读者和文学接受作为主要研究中心的一种文学理论。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其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己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分析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之前不得不首先分析一下“鲁迅文学”,鲁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范畴,“文学”一般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和“形式性”。鲁迅文学是深刻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现状和大众精神面貌的、有着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大众化革命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学。鲁迅以前的中国主流文学基本是与大众脱离的,文艺的主角也主要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这种文学所展现的也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侧面。鲁迅文学通过多种文学形式全面展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以及大众的精神面貌,并从人性、意识形态的高度全面剖析了“国民性格”。鲁迅文学不仅具备了一般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革命风起云涌、思想激荡、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鲁迅直面那个时代的社会实际,并用文学的形式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因而鲁迅文学具备了时代性和革命性。鲁迅作文,不是为了文学而文学,鲁迅文学是为改造社会服务的,而这个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建立在他深刻了解社会基础上的,鲁迅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人性、传统文化、国民心理——来解读和批判那个时代,这正是鲁迅的过人之处。

“历史的发展,好像是首先要麻痹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①19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依靠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激下,显出了严重的落后性,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重塑的过程。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进下,出现了突破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文学革新尝试,其中包括的新诗派、“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文学革新的尝试开始强烈冲撞着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到了“五四”时期,文体变革被提到一个“新文化”的高度,中国新文学也由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重任。在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见解,这其中就包括文学接受理论。

鲁迅很早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想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06年的“日俄战争幻灯片”深刻触动了鲁迅,让鲁迅认识到了“心灵深处的变革”对国人的重要性。鲁迅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变革和发展往往首先需要在思想层面启蒙大众,接下来才有可能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刻变革。鲁迅高度重视文学对“启发民众”的作用,鲁迅试图以文学作为启蒙的武器。鲁迅的文学创作深刻地打上当时时代的烙印,鲁迅的文学是紧密联系大众的,他的文学也是为大众服务的。正是如此,鲁迅的作品才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延留。

二、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特征

(一)通俗易懂

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主要是从阅读、创作感受出发的,其表述方式也是感悟式,在表述时通俗易懂。比喻是鲁迅惯用的手法之一,有些抽象的道理,鲁迅运用比喻深入浅出地表述,就为大家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象。例如,为了论述文学接受的阶级差异性,鲁迅以“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作解释,通俗易懂。又如,鲁迅在论及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时,说他们是“厨司和食客”的关系。还比如,他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保持合理的心理距离,他说看小说好比看铁笼中的老虎,必须用笼子隔开才能去看。鲁迅在进行分析、论述的过程中,多使用感性的材料,这使得他的文学接受理论通俗易懂。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论述文学接受理论,其实是考虑到了当时大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有时候过于抽象的理论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而运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言辞来表述深刻的理论想过反而更加。

(二)大众化和时代性

“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②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具体到文艺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剧作家、音乐家等等,时至今日,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还在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食粮。鲁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员,他是至今影响较大的一位,这种影响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也包括他的文学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的重点在于为大众和时代服务,鲁迅用大众化的语言来写作,其作品之所以很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主要是因为他准确把握住了大众的情感、心理、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鲁迅洞察到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所普遍具有的意识形态状况和精神诉求,“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③其实,的这一番言论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要真正做到大众化,不仅应该需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更应该了解大众的内心深处。鲁迅深刻把握住了那个时代国民整体的思想状态,鲁迅文学是对每一位国人在内心深处进行的一场革命。鲁迅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剖析了那个时期整个国民的内心心理状态,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促使读者不仅认识了自我,而且也认清了社会。如果说进步的政治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那么进步的文艺就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进步的文艺是巩固社会革命成果的重要因素,它填补了政治革命难以触及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空白。

(三)实践性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④鲁迅从来不进行脱离实际的纯理论思考,鲁迅一生十分注重从具体的历史实际出发,极其关注现代读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文艺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很多观点,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而发表的。对于当时文坛上存在着不顾作品社会效果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错误倾向,鲁迅从文学接受的效果出发,对他们提出了批评,并亲自指导了萧军、丁玲等青年作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鲁迅不仅对中国历代小说的垂直接受的情况进行了论述,还详细辨析了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起因。鲁迅的这两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史,这也是鲁迅运用自己的接受理论进行学术研究的具体实践。

(四)辩证性

鲁迅曾以泥土和好花、乔木的关系来比喻说明作者、读者的关系,他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乔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⑤读者的接受影响着作家创作,创作与接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方接受理论认为文本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已基本上排除了作者因素,它不过是像花瓶等物品那样摆在那里,谁是花瓶的制造者无关紧要,西方接受理论过于重视客观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理论更不会把主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很显然,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缺陷。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以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为重心,强调读者接受在文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西方接受理论不同的是,鲁迅并没有把作品视为与作者完全无关的东西,而是高度重视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鲁迅坚信:“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故而鲁迅特别重视作家对读者的思想启蒙,对作家也就表现出特殊的关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也因为重视作家的作用、关注创作而显得更为全面。对立统一规律的引入,让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充满了辩证性。

总之,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具有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的特征。从根本上讲,鲁迅文学理论以及鲁迅文学作品都具有批判性和启蒙性,鲁迅文学是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历史写照,通过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历史画面。可以说,研究鲁迅文学是洞悉中国20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社会状况的一把钥匙,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晓进.愿意有共鸣的心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2]《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p853.

注释:

①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

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