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例6篇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财务水平,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实务;对策

0 引言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发展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的开始发展。随时时间的推移,会计电算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软件以其便捷性的优点得到推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找出会计电算化业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对会计电算化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 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1.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快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也发展了几十年,但是还是有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服务。同时,企业在会计软件的更新维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设及网站建设的缺乏全面的统筹,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2 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

企业内部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工作人员,都是做专业的财务人员出身,比如报税人员、出纳、会计等,他们经过短期的培训上岗,只是掌握了专业的会计知识,精通核算,缺乏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基础知识,不能解决计算机日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电脑系统出现问题,他们不能及时解决,耽误工作。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又没有会计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企业中缺少既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复合型的人才。

1.3 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企业内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系统对整个企业的账务进行集中处理。传统的会计内部的监控关系、责任范围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建立新的内控制度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处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非法攻击,导致企业内部信息的泄露,所以,要采用计算机安全技术来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

1.4 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基础及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套十分完善、全面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还必须具有完整、格式规范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核算规程是不是规范合理,会计制度是不是完善,基础的会计数据是不是精确、完整等。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事先设置好业务的操作流程,所以要求数据的输入以及相关的业务都规范化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会计数据的精准性及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如果会计数据不精准、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

2 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思想认识

由于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没有足够的认识,认识比较狭隘,所以要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数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及时性与准确性。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存储时间很长,数据处理的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自动运算和处理,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及时提供准信息,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二,集中化与自动化。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只有数据录入采用手工的工作方式,其他部分的工作均由财务软件自动按程序运行,尤其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集中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另外,计算机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重复记录。

第三,规范化与标准化。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较完善,符合国家的《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在从数据输入及输出、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凭证、编制财务报告等方面都更加标准。第三,信息存储的科学性和电子化,

会计档案等资料的保管非常重要,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等信息的保存和备份数据非常容易,并且方便数据的检索。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

目前,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会计知识,对于计算机只能简单应用,不能处理较复杂的计算机故障,不能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因此,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需求,编制制定培训的内容,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还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选派人员进修,全面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2.3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电算化保障能力

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用计算机系统处理业务及相关的数据,因此对于基础性的工作要求很高。第一,对于会计信息的输入、整理方面都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为了使电算化处理能够高效的进行操作,需要会计信息数据输入的格式规范,并且要有规律性,输入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应当以代码化为标准,代码规范,原始信息准确无误,符合网络环境下的硬件与软件要求,并且要和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相符合;第二,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程度,根据岗位职责及职位高低的不同,设置程序密码,一定要明确规定计算机设备维护、信息保管等方面的职责,保证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高度统一。第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依托,所以一定要做好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维护、升级工作,保证财务软件的及时更新,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2.4 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作用发挥

加强财务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精确性。

管理人员要引进现代的先进管理办法,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不断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会计电算化的近期及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组织工作人员落实计划内工作,调整会计以及整个企业内部的机构人员设置和岗位分工情况,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所以会计电算化要求财务数据的规范及标准,在输入电脑中时,采用代码,方便电脑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处理。一定要注意使用的代码和财政部中规定的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中一致,发挥网络的优势。另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奖罚结果直接和工作挂钩。另外,还要定期复制拷贝全部的电算化信息档案,进行储存及妥善保管,利于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的实现。

2.5 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程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处于网络环境下,所以信息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度,电磁屏蔽财务系统中应用的计算机,采取措施应对电磁辐射。第二,工作人员采取分级授权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软件水平,让系统的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第三,建立备份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要及时备份,系统通过利用身份授权、信息加密存储和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方式,提高系统的网络安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

3 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企业电算化管理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正视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会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层次,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军.对高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现状;教学对策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事业等单位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及时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中职学校都把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中职生整体学习能力偏低,学习热情不高。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偏低,年龄较小,家长不忍心让其过早地步入社会就业,而且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伴有较强的厌学情绪,所以对专业学习有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机,由此导致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连会计科目都不熟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理论部分,学生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因此学习比较被动,直接影响了听课的热情和质量。

(二)师资力量有限,制约了电算化教学。

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教会计的教师没做过会计,在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大多是原来教会计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后改教会计电算化课程,他们会计业务能力较强,但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中遇到一些计算机问题不能独立解决。也有一部分是由原计算机教师改行教会计电算化课的,计算机功底较强,但缺乏会计学知识,不能讲清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俱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要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解决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面对这些情况,会计电算化教师普遍感觉应接不暇、手足无措,仅凭教师自身潜心攻读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三)教学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验环节,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很多学校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配备机房,而是同其他专业共用机房。由于部分学生人为搞破坏,经常删去有用的程序,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只好装上还原系统,这样给会计专业有连续性的电算化教学带来了困难。

(四)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目前,各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比较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大多建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验普遍没有受到重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仍然局限于教材和现成的理论、实训资料,学校缺乏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和实践基地,师生没有机会直接与企事业单位、软件开发商接触,走产学结合道路。有些学校虽然建有会计电算化的专用实验室,方便了学生上机练习,但在管理上还有待改进完善,实验室还没有发挥其足够的功效。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会计软件不能较好地理解与使用的情况很常见,而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如果离开了真正的实践环境的锻炼,不从实践中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想,就会永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对策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中职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感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中职学校学生虽然基础差,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认真去学习;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会认真去做。因此,在开课以前,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会使学生树立学习本学科的信心。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要教好会计电算化这门课,会计电算化的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运用计算机教学手段进行会计教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知识,主动学习。学校可以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如参加用友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提高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加强电算化实践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投入,做到全方位地模拟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从软、硬件系统,到数据系统、运作过程,都全方位地模拟企业,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利用这一实训基地,让学生边听边在电脑前操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践操作为主,为了增加实训的强度,增加上机的时间。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讲解过程中,选用一种现代企业比较多采用的财务软件作为精讲对象,再让学生在这一软件上和其他财务软件上完成实验资料,经过比较各个财务软件的异同,让学生真正掌握财务软件背后相同的工作流程。学校还可以在每星期某一时间段开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实务操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真正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训项目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并了解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及岗位职责等,有利于学生今后顺利对接工作岗位。

(四)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首先,应改进教材内容,同时推出与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其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新知识。同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运用等课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应当不断完善电算化课程设置,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

(五)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概括地说,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最适合采用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此方法,效果明显。具体操作如下:

(1)任务提出: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分析:提出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完成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而应该采取讨论、分析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建立会计账套时,可以把企业所有基础数据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分析哪些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教师再把建立账套所需参数这个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在任务分析阶段,一定要注意学生是教学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任务的实施: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实施是核心环节。这一阶段由教师创设一个仿真的“任务情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总体“任务情景”,就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会计经济业务,在授课中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把“任务情景”再进行细分,也就是说“任务”和“情景”之间必须相互对应。以学习凭证日常处理为例,这个“任务”的“情景”应该是企业会计人员填制每一笔记账凭证的工作。那么,在课堂要模拟这个过程,就需要以企业一个月的真实经济数据为蓝本,要求学生站在会计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进行记录。在实践中,学生都自觉地以会计身份登录软件,进入账务处理模块后,填制并保存记账凭证。有的学生出于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想要加快录入速度,在填制凭证时还运用到了常用摘要、常用凭证这些快捷功能。通过创设任务情景、模拟业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己完成任务的时候体现出来。

(4)任务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应用财务软件进行综合账务处理能力的评价。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平时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中的表现。

三、结论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它贯穿于整个会计职业教学过程中。因些,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算化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切实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灵活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真正培养出熟悉企业各种财务软件、操作能力强、能胜任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肖翠英. 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2).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3

【关键词】知识经济 电算化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顾名思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它改变了密集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会计电算化就是最好的体现。会计电算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但是在管理当中还存在重视力度不够,管理不健全等系列问题,因此对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分析

会计电算化通俗的说就是在会计工作当中以计算机技术技术进行会计工作管理。在目前的研究当中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企业电算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得到普及,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企业电算化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应由的管理岗位

当前在我国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对企业电算化重视力度不够,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会计人员无非是算算数字的工作,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投入。在会计电算化认知上也是简单的认为,有部电脑就可以了。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软件,更不可能有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岗位。

(二)电算化操作管理操作流程不健全

当前很多企业电算化管理当中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电算化在操作过程当中没有一个完善的工作流程,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另外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当中,缺乏应由的审计管理工作,致使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存在安全隐患。

(三)电算化背景下安全问题突出

在企业电算化管理过程当中很多公司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管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进行有效的密码管理。另外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在互联网运作当中还存在病毒、黑客等安全隐患,部分企业针对这些问题认知不足,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安全漏洞。

三、加强企业电算化管理的措施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面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存在的系列文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一)加强对电算化的重视力度,加强电算化岗位管理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电算化的重视力度,加强电算化岗位管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战略地位,加大电算化的投入,提高电算化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要建立完善的电算化管理岗位。如电算主管岗、电算维护岗、电算维护岗、审核记账岗。如电算主管岗是由财务管理总部设立,负责公司会计电算化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公司财务用计算机的使用及财务软件的运行;对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分配及管理;协调、督促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工作,完善公司的电算化制度。

(二)完善电算化操作流程

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要完善电算化操作制度,保障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高效进行。在实际工作当中电算维护员每天到岗后,首先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常开启,检查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是否正常运行,为其他工作做好准备;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运用正确的会计科目填制记账凭证,并打印机制记账凭证,同时签名或盖章确认;审核人员审核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在打印出的记账凭证上签名或盖章确认,并立即对机内对应记账凭证执行“审核”操作。审核人员将已审收(付)款凭证交给出纳;每天工作结束后,电算维护员可依据工作情况选择是否关闭服务器,如要关机应提前通知电算主管,由电算主管通知各在线操作人员,各在线操作人员退出后方能关闭服务器。

(三)加强电算化安全问题管理,提高电算化安全管理力度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强电算化安全问题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这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算化有序进行。在实际管理当中内部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财务软件日常操作维护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电算维护员应及时解决。如不能排除,应立即报告电算主管并联系财务软件供应商予以指导或现场处理。操作人员必须以“命名用户方式”登录财务软件系统,操作人员的密码由操作人员自己拟定。操作人员对自己的密码必须严格保密,泄漏密码产生严重后果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另外在实际工作当中对财务软件的修改、版本升级等程序维护由财务软件供应商负责,电算主管及电算维护员应与软件供应商进行联系,及时得到新版财务软件。财务软件系统客户端以VPN方式通过防火墙管理。客户端的防火墙证书及密钥由信息技术中心统一发放,防火墙证书每年进行一次更新。各单位电算维护员必须妥善保管信息技术中心下发的各类证书和密钥。如因保管不善,导致泄密并产生严重后果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会计电算化过程当中还存在重视力度不够,岗位不健全;电算化操作流程不规范;安全问题突出等系列问题。因此在实际管理当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强会计电算化重视力度;完善操作流程;提高完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前景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我国会计电算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简单的单位自制软件,到有计划的商品化软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目前,我国同国外相比,处于实施处理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并且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与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工作。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形势看好,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也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2.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2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采用,小型企业很少采用;主要是国有企业采用,集体企业和乡镇较少使用;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较多使用,广大内地企业较少采用;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企业应用会计软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本身的发展。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只能完成少部分功能;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软件中的会计核算功能部分能被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的使用率很低。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意外问题不知所措,干脆弃而不用;仍然采用手工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只作辅助作用,或者搁置不用。

3.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

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4.财务软件的使用较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从国外情况看,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前景瞻望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我国是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所有的这些主要体现在外国市场进一步的汇入和中国市场进一步的走出,就在这外入内出的时候,中国民族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其间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民族会计市场也是如此。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电算化会计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或者说,现在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因为,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成本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所以,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还不普及或者有困难而停止不前。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在企业推广困难的原因尽管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如财务会计。因此,管理会计软件商品化通用化比较困难,只能有针对性地开发研究。但是,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财务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因为它们的数据同源,财务会计电算化能为管理会计电算化提供所需的财会信息。因此,企业应在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管理会计电算化,解决管理会计手工操作难的问题,这里应特别强调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财务会计电算化加管理会计电算化,而应该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后的电算化,即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和控制职能。

2.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以机代账的单位将逐渐增加。自实施《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以来,随着软件评审工作和以机代账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单位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开展工作。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发言权,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的“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定意义上讲,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会计电算化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虽然从短期看,这些影响只是渐进性的,但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总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在网络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改变了会计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普及到会计工作中。文章主要研究会计电算化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

(1)大部分年龄较大的高层管理人员会计电算化意识淡薄。当前,会计电算化逐渐普及,但是越是高层人员越阻碍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因为大多数企业高层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由年龄较大的人员担任。这些人员职称高、有财务工作经验,长期养成了手工账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且大多不懂电脑、不易接受新事物,对会计电算化不懂、不会甚至排斥或恐惧,总以为手工账最安全可靠。很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理解不全面,认为财务人员主要的职责是负责单位资金收付记录情况即可,对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等问题没有认识合同统筹全局观念,导致会计电算化在推行中遇到抵触和阻碍。好多企业因为财务负责人的思想原因电算化和手工并行多年不能甩掉手工账,甚至从电算化又退回手工账。所以最大的难度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和经理的意识不足。(2)电算化操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电算化核算软件,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熟悉掌握《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财务人员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库系统,在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排除软件故障,造成工作中断和经济损失。有些电算化操作人员未及时备份数据,不当操作造成数据丢失,造成巨大损失。(3)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存在的不足。大多数商业财务软件都是固定模式的系统,不能针对企业的行业特色和实际组织架构设计针对性的软件,因而大多财务软件都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只能提供一部分财务记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很多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会计核算的需求定制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财务软件,而是选择功能性强的单一模块,导致在使用中相关模块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就目前软件开发商而言,在软件开发中只重视经济业务活动的等级入账和相关财务报表的生成,在资产管理分析和现金比例计算和综合分析方面涉及较少,以至于形成财务核算管理单一,不能有效指导企业领导决策。(4)企业内部各部门配合协调不足,导致会计电算化运行效果不佳。一些电算化功能牵扯到跨部门协作时,有关部门不愿接受财务监督,消极应对,致使有些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有些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相关业务衔接上存在漏洞,造成财务核算基础数据不准确,致使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因素容易导致会计电算化只能进行简单核算,不能达到管理的层次。(5)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安全工作还有漏洞,有些企业因为人员变动,未能进行数据和档案的完整移交,有的企业因内部权限控制不当造成机密外泄,有些企业遭遇病毒侵害而造成数据丢失,有些企业因硬件损坏而造成数据丢失。

3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问题的应对措施

(1)提高高层人员素质,实现财务管理领导层的年轻化。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规范财务管理中已经使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财务核算,许多年龄偏大的财务人员尽管手工账经验丰富但已经不能适应甚至阻碍电算化发展,不能学习进步的应该淘汰或退居“二线”充当财务顾问。财务负责人应该更换为年青一代精通财务又精通计算机操作的人员。(2)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及时将财务电子数据做好备份,刻录光盘、移动硬盘或上传至云盘,确保企业财务数据丢失后可以及时恢复使用。其次,根据财务人员的不同岗位职责,设置不同的登录账号和密码,杜绝非财务管理人员进入电算化机房,确保电算化电脑安全。最后,减少使用财务软件运行电脑登录网络,避免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3)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一,在招聘会计人员计划时,考虑具有财务工作经验和具备财会、电子计算机的专业人员优先选用,以此确保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第二,加强企业对财务人员电算化技能操作的培训工作,对企业电算化人员在软件操作中遇到的软件问题及时与软件研发公司沟通,由财务软件公司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第三,建立会计电算化考核制度,达到电算化熟练应用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对电算化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4)根据会计电算化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过程中,一些软件功能实现要求执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没有这些,电算化难以达到管理应用层次,实现不了多大效果。为此,需要企业经理协调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接受财务部门的服务和监督,形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充分、顺畅的衔接和沟通。(5)投入适当资金,选择或定制适应企业自身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行业特色的成熟财务软件以达到最大的效果,实现由核算到管理的全面应用。

4结语

企业电算化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信息化。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引入成熟合身的财务软件、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实现核算与管理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芹.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8).

[2]李灵慧,吴宝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8).

会计电算化实务题范文6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门;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管理

引言: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普遍存在电算化管理现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被称为五十年代的管理,六十年代的应用,七十年代的人,八十年代的软件,九十年代的硬件,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最普遍的现象是轻软件重硬件,轻整体重局部,轻维护重使用,轻电算化的规章建立、重员工的日常管理。这些工作模式均造成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成本上升,运行效率较低,会计信息质量偏低。

一 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认真执行相关法规。

财政部颁布了关于电算化法规的三个重要文件分别是:《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电算化管理办法》(财会字[ 1994 ]27号)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 1996 ] 17号) 。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纳入了法制轨道,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熟悉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也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宣传,对实际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也没有进行有效检查和监督。相关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无法确保电算化法规真正贯彻和执行。

2.专业人员缺乏,培训内容滞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学科,融信息学、计算机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于一体。对财会人员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虽然国土资源部门的不少财会人员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是实际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在:首先,培训的人员中缺乏高中级应用人员。大多数培训班是以会计人员计算机扫盲与培养操作员为主要目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会使用计算机,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管理,但是高级应用人才所需要的种种技能,如系统设计、软件编程人员、软件维护人员以及分析人员数量很少。国土资源部门对这一层次的人才需要量却是最大的,目前的培训工作难以满足。其次,培训没有针对性。简单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业务用计算机处理,应结合会计业务进行培训。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不少培训组织者的真正专业是计算机,不熟悉会计业务,学员则普遍缺乏系统设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两者难以实现对接。

3.不合理的人员分工。

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电算化后,仍采用手工模式进行人员分工,不利于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牵制,也不利于电算化的健康发展,会计工作在电算化后增加了如系统维护等新的内容,计算机代替了传统手工模式下的如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等一部分工作,所以应当重新设置原有的手工模式以使电算化顺利发展、正常运行。电算化应设置如下岗位: (1)会计人员; (2)制单(操作)员;(3)审核人员; (4)出纳人员; (5)系统维护人员;(6)档案管理人员。

4.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己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电算化提出新的要求,出现一些新的岗位,有些岗位会消失,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对此认识不足,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仍采用手工模式,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应着手制定一些管理制度,使电算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制度有: ( 1)会计岗位责任制; (2)操作管理制度; (3)机房管理制度; (4)档案管理制度; (5)系统维护制度。

5.数据安全问题。

按照有关规定,会计电算化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会计数据的备份,并分人分地保存,且要双重备份,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单位不定期备份,电脑一旦出现故障,数据将会丢失。没有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定期检查,也没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不少软件只支持磁盘的备份方式,对己经成熟的光盘备份重视不够。

二 国土资源部门电算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国土资源部门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管理中的对策进行讨论,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1.人员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者是人,加强电算化的人员管理是首要任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有效地形成内部牵制。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应当确保有一支稳定高效的队伍,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电算化系统涉及很多相关人员,如系统设计、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审计人员、操作员等等。为促进电算化系统提供各种有效的会计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2.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是经营活动的历史纪录,也是财政税务机关和审计人员进行业务核查的依据。目前,国土资源不少部门仍然实行计算机与手工并行的模式,会计核算的效率被大大地降低了。不少单位在对未脱账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仍然认为会计电算化有会计资料丢失的风险。可见,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应该对电算化的档案管理进行认真研究。

3.维护管理。

系统的维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电算化系统所处的环境与系统软硬件进行维护管理。

维护所花时间比较多,成本占整个系统成本的七成。实施电算化后,一些单位认为计算机比人可靠,不对系统进行维护。应该认识到电算化的实施只表明工作的开始。是否存在运算逻辑上的错误,功能是否完善,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应引起重视。

4.费用管理。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是实施电算化的目的。国土资源单位的财务部门自身也要求控制成本。在实行电算化后,一些财务部门费用增长较快。主要是电算化开始实施时,手工和电算化的同步运行,人员培训、购置软硬件等费用增长较快,但从长远来看,实施电算化增加的费用应小于实施电算化得到的收益。

三 结束语

国土资源部门实施会计电算化中,有些问题需要大力解决,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代替手工核算、提高核算效率的一种工具。其次,财务人员的现代财会知识不够丰富,无法胜任以计算机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此外,计算机本身也存在自身的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理论研究,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财务人员计算机岗位培训。充分利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软件和先进的网络技术,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为一体,力争在各个地区统一管理监督、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计算机平台。这是强化国土资源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财务会计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韦沛文.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M].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

[2] 庞建强. 计算机会计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3] 周国钢. 电算化会计[M].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