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小结范例6篇

数学学习小结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1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趣味性 教学效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67-01

1 小学数学策略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课堂上充分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对于数学教学策略的探讨具有非凡的价值。本人总结平时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对于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有以下三点思考:

1.1 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催化剂

教学策略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公平”和“激励”,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就是一剂催化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公平对待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不会“偏爱”任何一个。这也就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学习环境不熟悉,还未形成学习体系。采用激励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激发,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真正做到“敢想敢问、敢讲敢做”,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这就是教学策略所体现的课堂生命力的表现,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所以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催化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生活经验入手,采取富有挑战性、富有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1.2 教学策略的兴趣培养

兴趣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创造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小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中,教师需要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悟数学带来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主动地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植于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潜力。

1.3 教学策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保持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是教学策略的一大目标,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在课堂上表现真正自我。老师不应该表现得高高在上,应该亲近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在提问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扬具有个性的言论。营造热烈的课堂讨论气氛,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学生喜欢老师上课板着脸,教师运用教训技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教学策略在改善师生间关系的表现。

2 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2.1 师生沟通是小学教学策略的融合剂

如上所述,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需要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来营造。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数学课堂上有许多例子通过教师把数学问题带入教学情境,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乐于与老师交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依赖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各个方面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特别是小学教学中“观察、测量、拼摆、画图、计算”能力的培养。让教学策略成为师生关系的磨合剂,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的趣味性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贴近生活的生活情境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在小学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不失时机地创设趣味性的课堂问答,让学生对学习情景感兴趣,也能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新课程大纲中对趣味性教学策略有新的要求,对于每一个具有差异性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趣味性教学方法有很多,包括:课堂竞赛、问答竞猜等等,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趣味性是前提条件。

2.3 增加课堂师生的互动

上述两点: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小学数学相比其他课程显得更为枯燥,学生也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要给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的机会,教师试着应“偏爱”学困生,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表扬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适时的课堂互动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源就在这里。课堂教学是一项需要交流的认知活动,没有交流,学生就无法提起学习精神,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

3 结束语

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是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才是目的,这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探索过程。新课程教育着力于研究素质教育问题,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适时地在课堂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改善小学数学繁难、枯燥乏味等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这也是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2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小组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三:

(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教学改革。

二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实验与研究,给教师创造一个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评价学生的平台。

三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 课题实验与研究人员

1.花沟镇研究人员:组长 贾美忠

主要成员 王君峰 贾学燕 陈秀荣 高春燕

2.实验与研究人员分工

王君峰 理论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贾学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1)

陈秀荣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2)

高春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验中数据的整理与收集

五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

2.理论指导实践。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实验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并

及时把经验汇总,传递给第二批实验教师,使第二批教师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六、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内容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程序。

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实践与论证,总结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成长记录袋等。

七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2002.1——2002.6)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第二步:(2002.9——2003.6)在总结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时,我们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第三步:(2003.9——2004.6)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第四步:(2004.9——2005.12)我们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研究和实验,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五步:(2006.1——2006.12)我们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召开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并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八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边是我们对陈秀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实验班进行的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

学习数学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价他人的能力%

乐意合作与评价

不乐意合作与评价

前测94.7

19

58.3

38.9

2.8

60.2

21.1

18.7

53.3

15.2

31.5

52.6

28.5

18.9

后测97.3

19

76.3

23.7

84.2

15.8

75.6

24.4

81.6

15.4

3

比差

18

-15.2

-2.8

24

-5.3

-18.7

42.3

16

-31.5

29

-13.1

-15.9

由上表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是我们对贾学燕老师实验前和实验中学生进行严格的问卷调查,所取得的一些数据

对小组合作学习感兴趣%

参加社会调查的能力%

社会实践操作

能力%

对教学中的评价%

兴趣

不感

兴趣

乐意

一般

熟练

一般

乐意

实验前

28

57.9

21.1

21

31.5

50

18.5

28.9

31.6

34.5

65.8

28.9

5.3

实验中

28

84.2

15.8

81.6

15.4

3

54.9

36.8

8.3

81.6

18.4

由以上对照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下面是实验教师王君峰与对照班教师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教学法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10分钟

22分钟

学生发言人数

23人

16人

讨论时间

10分钟

0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和提高性题

完成“做一做”和课本练习

做题正确率

95%

83%

从而可以看出:王君峰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是王君峰老师与对照班的一次成绩对比统计表。

实验前

实验后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小组合作学习

71.4

84.5%

63.4%

89.1

93.3%

73.3%

对照班

尝试教学法

72.2

91.6%

66.7%

80.8

88.3%

45.7%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6.实验中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镇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参考文献: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教育评论1994。4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曾令鹏:《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2003。10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3

一、结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生活体验学习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才能够学会怎样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能通过生活来体验知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它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数学知识和概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教学时间、路程、速度等数学概念的时候,抽象地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但是结合视频展示的生活画面,如公路上的汽车、路程提示标志等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这几个概念。另外,在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等抽象概念,对学生进行比较教学,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对10元、1元、1角、1分等人民币进行多媒体的展示,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转换关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再认识,或者对自己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拓展举例,快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常识积累,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学习的激情。

二、结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行动体验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贴近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作迁移,进行行动体验学习。具体是指,在学生对概念进行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对部分的数学概念和数学难题进行行动分析。

例如,在教学数字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时候,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动手的方法来使得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利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一堆钱分成10份,让学生自己去数每一份是多少。学生跟着多媒体数数,在数的同时,眼、口、脑都得到调动,并且可克服难获得物料的问题,避免物料遭到损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为之后教学“10万元能买几辆价值2.5万元的电动轿车”做准备。

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行动体验学习时,要脱离书本,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发现事件中所隐藏的数学知识,并且在思考老师的提问中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

三、结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思维体验学习

思维体验是行动体验的深入,是高于行动的具体形象向思维转化的一个过程。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条件下,要成功地使具体形象转化为抽象思维,必须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具体事物的抽象化思维上来,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解剖,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应用到其他事物中进行实践验证。换句话说,具体形象要转化为抽象思维需要两个步骤:总结规律与二次利用。

例如这样两个问题:①河边有15只鹅,游走了6只,请问还剩多少只?②河边有14只鹅,先游走了5只,又游走了3只,请问还有几只?

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让学生进行思维体验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视频解答,请学生自己在看动画的同时数出最后的答案,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总结规律后进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减法这一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通过视频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形象的呈现,引导学生按照呈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解答,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整个操作流程中明晰思维,弄懂算法。

四、结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情境体验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或者创设问题情境,使得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愉悦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然、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中较好地解决问题。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的课堂角色得到转变,不再是一个独裁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情境体验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大小数的比较”、“平均数”的计算的时候可以插入“超级女声”的评奖现场视频。教师首先利用视频或者图片将刘欣的得分展现在大家面前,然后通过主持人何炅对最后分数的宣布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怀疑,让学生去探索整个计算的过程,在自我的追问中得出解析疑问的办法,并理解“为什么9.96是最高分,9.78就是最低分”。在孩子们对比赛本身或者选手作评价的同时,使得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接受,发挥情境体验学习的渗透效果,潜移默化地将所教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的方法。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4

[关键词]师徒结对小组合作明确责任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1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成功的教学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师徒结对,小组合作”就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师徒结对”更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补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一、师徒结对,明确职责

1. 组内分层 合理结对

首先,我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数学基础好,思维能力强.B层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但思维能力欠缺,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C层学生数学基础弱,又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中A是师傅, B是辅导员,C是徒弟.同一组中有两对学生是师徒,另两名学生是辅导员,协助组内师傅一起帮助徒弟.

2.举行仪式,明确职责

为了使学生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我专门组织了一次很正式的“师徒结对”仪式,向师傅颁发“资格证书”,明确师傅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徒弟的任务与要求,师徒签订了结对协议.通过这种仪式让师傅和辅导员更有使命感,让徒弟也有一种敬畏之心.明确师徒职责:师傅在课堂内外要主动指导徒弟预习功课,答疑解惑,监督徒弟完成作业,组织各项数学学习活动.徒弟要谦虚接受师傅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师傅交给的学习任务,然后必须做到每天能向师傅提出两个问题,登记在“疑问本”上.

二、“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师徒结对后小组在课内的学习方式流程是:预习指导师傅批改课堂交流徒弟展示课堂检测师傅评价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1.课前预习,课上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通过编制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且在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归纳点评来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完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尤其在“预习完成导学案”这个环节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C层学生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欠缺,所以往往很难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组内师傅们的帮助和辅导,先当起“小老师”,然后师傅把徒弟在预习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记录在“师傅答疑本”上.

2.课堂交流,徒弟展示

在小组课堂交流这个环节,我让小组中师傅们先和B层的学生讨论交流,互相答疑解惑,让徒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把困惑的问题记在“徒弟问疑本”上.等师傅讨论好后再来关注徒弟的想法和困惑,由B层学生协助帮扶,经过交流讨论后,让徒弟展示部分他已经弄明白的知识,对于还没弄明白的问题再寻求老师的帮助.

3.课堂检测,师傅评价

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按照分层原则设计A、B、C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A层内容是徒弟必做的,其他组题选做.徒弟完成课堂检测后交给师傅批改,由师傅结合课堂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徒弟课前及本节课的表现与课堂检测完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评价.

4.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一节课结束,我要求徒弟们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和反思.首先是总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其次是反思这节课还存在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题不会解或者没听明白.要求徒弟准备一本“徒弟问疑本”,把课上课下不明白的问题登记在本子上,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三、“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后学习方式

小组课后的学习主要是课后作业的完成及订正情况,在小组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我遵循下面的方式:作业分层独立完成师徒帮扶合作订正教师讲评反思提升.

1.作业分层,独立完成

对于作业本及书本的课后作业我都做了一定的分层,徒弟只要完成规定的一部分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强调在做作业时不能交流讨论,一律独立完成.尤其是徒弟们,遇到困难不能依赖.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就记录下来,等待下次交流讨论时再让师傅们答疑解惑.

2.师徒帮扶,合作订正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5

上海市西林中学创建于2005年8月,是由上海市朱泾中学初中部单独成立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校园环境舒适优美,树茂草盛充满绿色,犹如天然的氧吧。校风学风纯朴正气,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生获奖层出不穷。西林中学形成了一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潜心钻研、努力探究有效教学已成为这个团队成员的自觉行为,教学比赛屡屡获奖,每位教师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优势潜能,崇尚着“乐教、敢教、善教、优教”的教风,营造着“学善、学实、学活、学长”的学风。我的师傅是西林中学的教导主任姚东夫老师,已经有十五年的初三教学经验。

在我实习的第一周,当我踏进实习学校时非常的紧张,不知道我即将面对的未来是怎么样了,有少许的恐惧。带我的师傅是教导主任,平时工作繁忙,我只能在他给班级上课前见到他,想问他很多问题,可是师傅知识很忙碌,忙着准备下节课的上课内容,下课了就匆匆离开。虽然师傅很忙,但是在听了他的课,我真的受益匪浅,在每次听课的时候我都不自觉的被吸引过去,跟着他的上课思维在思考,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实习生,而把自己当成了师傅的学生。师傅也对我很好,看我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就叫别人上午搬来了电脑,下午他过来看到电脑还没安装,就帮我一起安装电脑,我用的是旧电脑,师傅怕我闲电脑的速度慢,还特地跟我换了办公桌。我真的很感动。与办公室其他老师三天相处下来还不错,我很高兴他们能交给我一些任务,因为我觉得这是他们信任我。三天两头跑政教处,教务处,那的老师都快认识我了。

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上了一节新课。内容是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直以为第一次上新课应该是在准备非常充分的前提下去授课的,结果很意外的是,师傅临时通知我上新课,还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准备,让我很窘迫。一个上午我都坐在办公室,脑袋里模拟着上课的情节,包括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提问等等。原本以为上课时我会很紧张,但是真的到了上课,发现自己很镇定。一节课上下来,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些缺点:

1、板书有点乱

2、讲解例题与习题很唐突,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提示是如何思考的,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3、问了很多无效的问题

4、没有做课后小结

事后师傅将我整个上课的环节一一给我分析缺点与优点,还教我怎么设置会好点,让我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下次上新课我一定扬长避短。课后我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到教室做信息反馈调查。问他们上完我的课后有什么感受,很多同学说出了他们心中的感受,学生说我上课比较紧张,有时候语言都没有表达清楚。但是学生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你比上次实习生上的好,我们都喜欢上你的课。在上第二节课之前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下课之间对整节课做了一下知识点的中总结。随后,随着第二,第三。。。。。节课的完成,我改进了许多不足之处,也开始变得放得开了,时不时也会开个小玩笑,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和教学工作一样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主持班级里的管理工作。我现在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如一要坚持一视同仁的标准,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特别是奖惩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如果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和骄傲的情绪;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甚至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给班级制造麻烦和混乱。班主任工作琐碎且繁重!每天早晨7:35要准时到操场看学生早操,检查他们的胸卡和红领巾佩戴情况,中午11:15到教室监督他们吃中饭。除了正常工作外还需应对突发事件:打架,逃课,顶撞任课老师,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因为我是实习生,所以学生不是很惧怕我,我讲的话他们也不听,但是这种情况在一次午自修改变的,物理老师临时有事让我替她看一下午自修,刚开始我进去的时候班级学生很吵,我叫他们安静也不管用,所以我决定是要出狠招了,我对班级同学说:你们再不安静,我就拉你们去办公室做作业。没想到这句话还是很管用,班级立刻安静了下来,也许是他们真的觉得我生气了吧,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直到午自修结束班级都很安静。虽然班中有些学生很调皮,但是几天与他们相处下来,发现他们很可爱。

数学学习小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中;复习;考试

一、研究《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这是个首要问题,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和“怎样考”,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

针对《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真题》在复习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指出要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出题。

(二)明确指出在知识考查同时要考数学思想方法。

(三)对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整. 强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四)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同一题目要区分开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切实抓好“三基”,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数学的“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针对普通班的学生尤为重要。 只有打好坚实基础,才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因此复习时,思想上重视,强调通性、通法的训练。 我的体会是:用好课本

在平时教学中要用好课本,就是到了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更新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 基本训练也要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没有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之前就去攻难题、搞综合提高,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即使在复习的后阶段,进行解较难题目的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充分体会基础数学的通用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常抓不懈。 事实上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因此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用好课本。

(一)精选例题、习题

要求选择的题目典型有代表性,体现通性、通法,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反复训练,达到熟练化

这一点对普通班的学生十分重要,因为对"三基"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必须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 因此,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是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它的常用方法。 使之养成习惯,达到熟练化。

(三)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四)对"三基"的复习不止是简单的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

(五)坚持每天批改作业,坚持阶段性测试,并注意纠错的功能

(六)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笔者认为这很重要,是出现高手和大面积丰收的保障,我的做法是,例题、习题一般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尤其对较差的学生不鼓励做选做题,强调在系统复习阶段抓好基础,并在作业、辅导等环节上给予帮助。而对尖子学生要求必做,而且进行专题辅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不断提高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适应现在考题的发展要求

(一)加强广泛学习、研究,加强教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二)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施行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道题之中,有意识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选择一些开放性试题供学生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四、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的学习质量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容量要科学,容量要大但不过多,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学生疑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二)内容要科学。对知识把握要准,选题要典型,重点要突出,狠抓"三基",体现通性通法。

(三) 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及能力的逐步提高。

五、抓住每个阶段的重点,搞好每个阶段的复习

高三复习我们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时间从9月到第二年的3月底。 其重点是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抓好"三基"是核心,体现通性通法, 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第二阶段为重点复习,时间为4月份。以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重点。选择题目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

2、强调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运动与变换的思想方法等渗透在复习过程中;

3、强调思维训练,体现多点一想,少一点算或不急于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