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例6篇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教学艺术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总结通常只会涉及课堂教学的末尾阶段,即对一整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这样的教学总结虽然有着特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但是不太注重与课前、课后的衔接,从而限制了教学总结的有效性. 正因如此,建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总结方法,运用好教学后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一、课前有效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课前总结环节,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学生的学情,了解全体学生在前面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常容易犯的错误,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便于数学教师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导入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解答,让学生的课前疑惑不至于保留到课后. 此外,在课前,数学教师要多总结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生活案例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总之,课前总结对于整节数学课的教学来说,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和职能.

二、课中有效总结

初中数学的课中总结,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一些突发的教学灵感进行总结. 初中数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伴随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随之增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会随之增加. 正是因为如此,教学中一些突发状况可以有效激发教师教学上的灵感,教师可能会在瞬间想到一些有效科学的教学手段或互动技巧,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免得课后出现遗忘. 同时,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并不是自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每个教师都要在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尝试和总结一些新的想法以及思路,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强自己的教学效果. 此外,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喜、怒、哀、乐等课堂表现,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到边总结边调整,有效捕捉促进自己教学改进的这些珍贵信息,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引领学生迈入几何的世界,培养学生几何意识以及思维,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遭遇思维障碍并出现表情变化时,数学教师可以及时导入与轴对称图形相关的几何教学工具,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更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课后有效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总结中,课后总结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总结时的时间和精力也更有保障. 课后的有效总结,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经验和教学失误的总结,以及学生知识缺陷的总结上.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作为自身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的重要资源. 每当课堂讲授结束时,每个数学教师都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讲课之中所规划的课堂结构,以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的这些感悟,是对自身教学经验不断总结的结果,也是自身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基石. 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引导教学活动,从而在课堂中做到随机应变,怎样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应当成为数学教师课后认真总结的地方,对于自己的经验和收获,还要学会及时同他人进行分享,增强与其他数学教师的互动与交流.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总结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失误,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获得成功,总会要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工作岗位上,出现纰漏以及失误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纠正和改进,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解决对策,在日后的教学中才能有效规避和减少该类教学失误的再次发生,让失败和失误成为自己成功的铺垫.

最后,一节课下来,数学教师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整掌握课堂所授知识,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在总结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要及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缺陷进行总结,看哪些数学内容和知识点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安排合适的习题教学和复习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地查漏补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结 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总结,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加强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密切课前总结、课中总结与课后总结之间的联系,不断的反思自己数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及时总结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成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进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兵. 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法的巧用[J]. 才智, 2010,(18) .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幸福;精神卫生;学习;问卷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190-03

Compiling and Primary Applying of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GAN Xio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515063),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uitable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nventory for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twenty-nin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nventory,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lear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Results A total of 4 dimensions and 21 items were identified, which could explain 51.891% of the total variances and the range of factor loading was between 0.544 and 0.753. The Scale had a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the α was 0.890.Conclusion The inventory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s a valid tool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educators.

【Key words】 Happiness; Mental health; Learning; Questionnaires; Students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1]。学校是初中生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学校学习与活动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了其行为和情感必然受到学校生活的影响。因此,考察初中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对于评估其学校发展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该文试图立足于我国初中生的学校生活,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编制适合于我国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性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湖北省荆州市城镇和农村4所(荆州实验中学、沙市实验中学、沙市第五中学和埠河中学)初中抽取学生535人,回收有效问卷529份,有效率为98.9%。其中男生258人(48.8%),女生271人(51.2%);一年级141人(26.7%),二年级246人(46.5%),三年级142人(26.8%)。

1.2 方法 通过访谈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幸福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2-5],并结合有关该方面的专家咨询,初步形成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理论建构,即包括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4个维度。

根据以上建立理论建构的4个维度,本量表的大多数项目来源主要根据访谈和问卷的原始资料为编写的依据。有少数项目是借鉴了已有的幸福感量表的一些条目进行编写,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审定各个项目的内容以及词语表达的准确性。最后请一些初中生校正各项目的表达方式是否适合他们习惯。这样就形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初稿。

在量表初稿完成后,请一些初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其项目的表达方式进行校对,是否适合他们习惯以及有遗漏或者多余的进行删除,并在初试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最后形成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总共由35个项目组成,其中正性项目30个,负性项目5个。量表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采用6点式计分的方式,由“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点不符合”、“有点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6个选项构成,分别记1~6分。正性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越高;负性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越低。

1.3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有关信效度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2.1.1 数据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 KMO用于检测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6-8]。本组数据KMO为0.893;Bartlett's球形检验假设“相关矩阵是单位矩阵”,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2.1.2 因子提取与贡献率 本研究因素分析原则基于以下几点[9-11]:根据陡阶检验;抽取出的因子在旋转前至少要能解释的总变异;考虑因素的可解释性;各个项目意义明确;每个因素至少包括4个项目。

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共同因素,再用方差极大法旋转,结果抽取出4个因子,根据上述结果,结合碎石图检验(图1),提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旋转后可解释总变异的51.891%(表1)。

2.1.3 因子命名及因子负载 由以上35个项目的碎石图可以看出,在第5个因素处曲线变得平坦,故应先抽取4个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将因素负荷偏小、项目归属不当(多重负载)、因素包含项目少于3个的项目删除,其中3,7,10,11,15,18,19,21,22,26,29,30,34,35题被删除。

最后,提取4个因子,共包含21个项目,Alpha系数为0.815,此时KMO标为0.906,KMO值为0.906,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0.01。以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各因子包括的项目因子负载因子命名见表2。

2.2 项目分析 研究者对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的21个项目进行区分度方面的检验。将被试在《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所有项目的得分累加,得到被试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分,将幸福感总分按降序排列,把得分排名前27%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排名后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分别赋值,作为分组变量,对各项目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表3)。

2.3 量表的信度 对4个分量表及总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分别计算总量表和分量表的Alpha系数,Alpha系数为现有成绩感受0.683,学习体验0.618,环境激励0.546,希望学习成绩0.544,总量表0.690。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另外研究者对4个维度的得分与总量表的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现有成绩感受为0.872,学习体验为0.833,环境激励为0.750,希望学习成绩为0.771(P值均<0.01)。

2.4 结构效度 由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共进行2次旋转,最后抽取4个因子,且旋转后的6个因子分别解释30.083%, 9.000%, 7.667%和5.141%,累计解释度达51.891%;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600以上,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3 讨论

3.1 量表的维度及构成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的方式最后初步形成了包括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构成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4个维度,共35个项目构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初稿,每个项目的表述都经过了专家的审定。在此基础上对35个项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将项目负荷值偏小、在2个以上题项上的因素负荷均高且负荷值近似、共同度小、归类不当的题目删除,共删除了14个项目,最后形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共21个项目。对这21个项目进行了项目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由这21个项目构成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对数据首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共同因素,再用方差极大法(Varimxa)旋转,结合碎石图检验,提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可解释总变异的51.891%。4个因子分别为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每个因子包括的项目数不等,每个因子中包括的项目数分别为8,5,4,4,最少的为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因子,项目为4个,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若每个量表包括不同因素层面之子量表时,每个子量表(因素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以3~7题较为适宜。所以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因子中项目数虽然可以接受,但该因子中的项目数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3.2 量表的信效度 为验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本研究还分别就项目与总分、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所有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统计学水平,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是较高的。本研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各维度之间绝大多数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在0.0173~0.564之间,且均达到显著相关(P值均<0.01),这一结果说明了该量表中各维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因素分析一般要求KMO>0. 8[12],本研究的KMO系数=0.906, 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适合作因素分析。经过2次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最终抽取4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与理论构想一致。其次,如果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13],据此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另外,整个编制过程中,尽管尽量照顾到了多样性和代表性,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样本的采样也只是集中在荆沙地区的4所初中,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仍然不够,因此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地区进行更大样本的应用评价研究,才能为进一步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

[1] DANIEL KAHNEMAN, ALAN BK.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well-being. J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6,7(1):10-11.

[2] VEDDER, PAUL.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school: The role of students'ethnicity. J Youth Adoles, 2005,34(3):269-278.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4] 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7-48.

[5] 甘雄,金鑫.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44-46.

[6] Robinson,等,主编.杨宜音,张志学,等,译校.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303-304.

[7]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25(3):336-338.

[8]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一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9] 金瑜.心理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79.

[10]邱皓政.量化研究及SPSS的运用.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0: 200-201.

[11]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12]薛岳.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3-255.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3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20*至20*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省市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为依据,通过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的评选,立标建模,典型示范,引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开发、建设、管理和实施的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学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全面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新课程整体实施的实际水平为着眼点,既重视必要的文本资料和指标评分,更重视对办学实情的调查研究和对办学行为的质性评价。

(二)突出重点,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课改实际,评估指标突出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学生评价与教师培训”三个维度中的重点要素,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格标准,公正合理的原则。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评价。其中未按要求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20*年新入学班级班额超出规定人数(小学45人,初中50人)、学校编班时未均衡编班(在年级中分快慢班、重点班、特色班,或未经市教育局批准设立所谓“实验班”)、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超过招生总人数15%的学校及未遵守全市统一要求的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有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的均不能被评选为*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三、评价标准及办法

评价标准共分18项指标,总分为200分(具体评价标准见附表)。评价采用听课、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

四、工作程序

(一)初评。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评选标准和要求组织初评。初评结束后,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四区根据初评结果,按辖区内小学(完小)总数的*%、初中总数的20%、其他县(市)区按照小学(完小)总数的5%、初中总数的*%(名额分配见附表2)于12月15日前向市教育局推荐“*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候选单位。

(二)复评。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小组,12月中旬至20*年1月对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城区)五区推荐的初中学校进行复评验收;20*年2月至4月对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城区)五区推荐的小学和其他县(市)区推荐的初中、小学进行抽查验收。

(三)表彰奖励。市教育局将复评验收通过的学校在教育网站公示后,授予“*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同时对获得“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的初中学校在中考指标生分配上适当增加分配比例。年度市级评先评优工作将优先考虑课改先进学校。

(四)管理。评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市教育局将对获得先进称号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向社会公示学校名单接受监督外,还将进行不定期抽检复查,对存在弄虚作假或违反课程改革要求行为的单位,一经查实即撤销其先进称号,充分发挥课改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祖孙关系;成年初期;问卷编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50-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63

一、引言

祖孙关系是指孙子女和祖父母双方以血缘或法律关系为基础,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关系的情感体验(依恋、亲密及疏离感)与行为影响(关注、投资及教育)程度[1],其重点在于考察祖孙之间的交往形式与交往内容。已有研究对祖孙关系结构的分类通常是采用出现最多的行为方式来作为划分的依据,因为它对划分所产生的行为类型和互动风格非常有帮助,而且具有可操作和可量化的特点[2]。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隔代教育、人口老龄化、传统家庭结构变迁等现象逐渐在我国凸显[2,3],这些社会现状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祖孙关系。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祖孙关系延伸至孙辈成年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而且随着孙辈的成年,他们也会逐渐离开祖父母外出学习或工作。而该阶段的祖孙关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它的结构特点又是怎样的?目前还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对把握当前祖孙之间的交往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调节祖孙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庭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基于方便抽样的原则,将大学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为大学生的年龄也正处于成年初期[4]。一共有三次采样,被试都是在贵州境内就读的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1。

(二)初始问卷项目的编写

问卷项目编写的资料主要源自相关文献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其中从文献中获取的资料主要包括已有相关概念建构、已成问卷项目以及相关学者对祖孙关系的描述语句等[1,2,4,5,6,8];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主要包括被试对祖孙关系的描述、理解和评价等。根据文献和专家建议,最终形成初始问卷,共40个项目,采用五级记分法。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Amos7.0统计软件对正式施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结果

(一)项目分析

采用极端分组法和相关分析法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将初测数据总分高分组(前27%)与低分组(后27%)的每一题得分的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不显著的项目将被删除;然后再对单项目得分与总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与总分相关不显著的项目也将被删除,结果发现只有第19题区分度欠佳。因此,项目分析后,祖孙关系问卷为39个项目。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Bartlett球形度检验法,对项目分析后剩余的项目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显示:KMO=0.9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χ2=5848.72,df=741,P=0.000。因此,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经promax斜交法旋转后,最终提取出来的5个因子对总体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13%。由于第4、8、13、18四个项目存在双重或多重负荷,故将其删除。经上述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成年初期祖孙关系问卷共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育影响、冲突、亲密共享、关注投资和疏远,具体结果见表2。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各题项在各因子上的分布情况,运用Amos7.0对正式实测所得的641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结果发现5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1~0.50之间,但是亲密共享、教育影响、关注投资这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分别在0.32~0.50(P

由表3可知:模型H2的各项拟合指数都要优于另外2个。所以,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结构应该是由5个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因子构成。

(四)问卷信度

主要考察了3种信度指标,分别是α信度系数、重测信度。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问卷各因子及总分的信度系数都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这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五)问卷效度

问卷项目是基于相关文献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这确保了问卷项目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咨询了专家意见。所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0.9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χ2=5848.72,且每个项目的因子负荷度都在0.5以上,问卷各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1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标。

四、讨论

结合已有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提出了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理论构想,并对封闭式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结构主要有教育影响、祖孙冲突、亲密共享、关注投资与祖孙疏远五个因素共35个项目。这与初步的理论构想基本吻合,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也大致相符。

问卷项目的编写基于相关文献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并经过专家鉴定,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初试问卷的探索性分析表明因子结构与初步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则证明了五因子结构模型的适当性。因此,对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结构的最初构想是合理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关于问卷的信度,主要考察了α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结果发现α系数在0.83~0.96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此外,间隔四周的重测信度在0.81~0.93之间,这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研究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有效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简才永,植凤英.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祖孙关系的结构考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2):39-45.

[2] 刘丽,张日N.祖孙关系及其功能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3):504-507.

[3] 李冰.社会深层的人口效应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 (美)David M.,熊哲宏.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黄瑞真.青少年祖孙关系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以台北县市国中生为对象分析[D].硕士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8.

[7] 高紫薇.祖孙关系与中班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三女生;步幅;800米跑成绩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10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改已全面展开,男子1000米跑和女子800米跑是我市实施新的初三体育升学加试必考项目。如何安全、科学、高效达到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提高耐力跑成绩成了我们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方法在我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实例中阐述这种训练方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旨在探究“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方法如何科学、高效提高初三女生800米跑成绩。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以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初三级(1)、(2)、(3)班女生为研究对象。各班人数分别为18、18、19人,共55名女生,其中有5位女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全过程。

1.2 实验方法

实验前后对比法:即先对我校初三(1)、(2)、(3)班女生进行指标测试分析,然后针对我校女生步幅太小采用“增大步幅练习”教学方法训练,经过4课时针对性教学后在气温相似情况下进行对比测试,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方法如下:

1、后踢腿跑15米,要求脚后跟触碰到自己臀部;练习3次。

2、行进间弓步压腿15米,要求一步三压,后摆折叠前拉,看谁先到终点;练习3次。

3、行进间小步跑15米,要求动作到位;练习3次。

4、行进间高抬腿跑15米,要求高重心;练习3次。

5、“B”式跳跃,要求养成抬腿下压习惯。(每次放松回位练习动作)

6、车轮跑分解练习15米,要求后摆、前拉、下压动作到位,练习2次。

7、车轮跑变加速跑30~50米,要求动作协调,高重心;练习2~4次。

1.3 成绩评分依据

广州市初三体育加试评分标准

1.4实施时间

本实验从2014年12月29日开始到2015年1月16日结束,每周3课时,进行4课时的教学实验。

2 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录得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

2.1 初三女生800米跑成绩实验前后变化

表1 实验前后初三女生800米跑数据对比(N=50)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配对T

检验T值 P值

成绩(秒) 234.0±18.5 212.5±15.3 5.542 <0.001

评分(分) 84.2 ±18.5 96.0±7.3 4.396 <0.00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后的800米跑成绩,用时从234.0±18.5秒提高到212.5±15.3秒,经过统计学的配对T检验,P值低于0.001,说明实验前后学生用时存在明显差异,成绩有明显提高。

如果按广州市初三体育加试800米评分方法对学生的用时进行评分,本实验班50名初三女生从实验前的 84.2 ±18.5分提高到实验后96.0±7.3分,经过统计学的配对T检验,P值低于0.001,说明实验前后学生的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得分明显提高。

3.2 初三女生800米跑实验前后总步数步幅步频变化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本实验班女生800米跑成绩的提高是步幅变化明显还是由于步频变化明显所引起的,本实验统计了女生800米跑总步数,并通过此数据换算出相应的步幅与步频。通过核查实验前后初三女生800米跑总步数变化情况数据,剔除计数误差较大的9例,选取认为相对客观的步数变化数据,进行以下分析。

表2 实验前后初三女生800米跑步频步幅变化(N=41)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配对T检验T值 P值

总步数 632±37.1 598±36.7 9.347 <0.001

步幅

(米/步) 1.27±0.07 1.36±0.08 9.675 <0.001

步频

(步/秒) 2.74±0.17 2.79±0.163 3.334 <0.01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女生800米跑总步数前后变化经配对T检验后,P值低于0.001,说明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本实验班女生经训练后,800米跑总步数明显减少;相应的,步幅提高也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步频的提高经配对T检验后,P值低于0.01,也存在明显差异,提示经训练后,步频也有明显提高,但结合到本实验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我们认为女生800米跑成绩的提高主要因素更倾向于步幅提高的结果。

经过“增大步幅综合练习”前后测试过程观察,学生后摆折叠前拉充分,步伐轻快,节奏感强;在课后调查发现,学生上完第一次课后第二天大腿有酸痛感,说明练习对大腿肌腱有明显牵拉,提高了柔韧性,有助于增大步幅;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对我校初三女生800米跑成绩提高有显著帮助。

3 讨论与分析

3.1 耐力跑成绩影响因素

800米跑的成绩不仅由耐力、速度决定,技、战术也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技术分起跑、途中跑、终点跑技术、摆臂摆腿技术、呼吸方法等;战术主要强调速度和体力的分配,800米跑最好的方法是“匀速跑”,因为“匀速跑”的呼吸和节奏稳定,是最好的节省能量的跑法;而技术是成绩的保证,没有合理、科学的技术基础,是不可能达到优化跑步效果,发挥最佳潜能,达到最理想成绩的。

自开学以来,我校初三学生经过三个月重复跑,间歇跑,定时跑,定距跑等传统有氧耐力跑练习后测试发现成绩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学生跑步动作吃力,重心较低,步幅偏小,特别是拖腿跑严重,跑步工作效率低下;拖腿跑与大小腿折叠前拉跑不同之处在于拖腿跑力臂较长,前拉位移耗费力量较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采用改进跑步技术,设计减小力臂的“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法”练习,到达减小摆动腿向前摆动的半径,从而提高前拉速度,减小位移能耗,起到提高800米成绩的效果。

3.3 “增大步幅练习”教学方法在课堂有效实施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耐力跑成绩,我们从跑步是周期性运动这一特点及影响速度要素(步频、步幅)入手,结合女生心理特征、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情况,通过举标枪例子说明握枪部位不同,举同等重量的枪所需力量是不同的道理引导学生认真配合练习,改进跑步技术,提高跑步效率。我们经过分析、讨论,针对拖腿跑严重的现象,把初三女生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分为两部分,前20分钟进行“增大步幅综合练习”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前面带、后面追、充分运用口哨节奏变化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共同参与下,学生练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跑步时拖腿毛病明显改善,学生越跑越轻盈。后半部分时间则进行自选项目练习,采用“增大步幅综合练习”训练方法练习4课时后进行测试,效果显著。

4 结论

“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方法对提高初三女生800米跑成绩具有明显的提高效果,且本练习方法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成绩提高明显。

我们认为该教学方法尤为适合拖腿跑严重的初三女生。经本练习后,拖腿跑现象可以得到明显改善,800米跑所用步数可以明显减少。

“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方法之所以能够明显提高初三女生800米跑成绩,而且在短时间内达到接近满分的程度,主要是明显提高了女生跑步步幅所致。

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发现学生步幅提高明显,学生跑姿小腿前摆时折叠充分,明显改善了拖腿跑现象,学生跑步轻松省力了。说明“增大步幅综合练习”教学方法能高效提高学生步幅,节约能量,提高800米跑成绩。

参考文献:

[1] 林丽芬.“巧用场地节奏跑”教法对提高初三女生800米

跑成绩的研究 [J].体育师友, 2013.3.

[2] 周孟卉.八年级女生800米跑教学策略分析 [J].体育师友,

2014.4.

[3] 谢央单.影响初中女生800米跑成绩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J].

青少年体育, 2014, 16(9).

[4] 刘军.初三女生800米跑教学对策 [J].中学教学参,2013,

45(3).

[5] 王海玲.提高初中女生800米成绩阶段教学法 [J]. 学院教

育,2010.5.

[6] 陆松美.如何提高中学女生800米跑的能力 [J].新课程(中

初中数学经验总结范文6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谈谈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

1.中学生思维能力之特点

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小学四、五年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一与高二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抽象思维,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指标来看,初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阶段中趋于初步定型的时期,高中之后,学生的运算思维走向成熟。总的来说,中学生思维有如下特点。

首先,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和高中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也只有在高中学生那里,才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

其次,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趋向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给一个浓度问题,我们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给一个方程,就能编出一个浓度方面的题目。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例如:试求其反函数等于自身的函数。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让学生观察y=sinx的图象,说出它的主要性质,并逐一加以说明。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指数、对数、开方三种不同形式都可表示为:a、b、N之间的关系a的b次幂等于N,是否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学习。再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只是问题形式不同而已,其方程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可一次讲完几个问题。而现有中学教材把它们分开,使学生觉得似乎几种问题毫不相干。因为这些问题具体不同的思维形式,要受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各阶段思维发展不同特点的制约。

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使学生在短期内高质量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在考虑教材逻辑结构时,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特点,即初等数学有些什么特点,对它应有一个总的认识。

1.初等数学是相对于抽象程度来说的,其内容方法都比较直观具体,研究的对象大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抽象程度不深,离开现实不远,几乎直接同人们的经验相联系。

2.初等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数学,它数形并举,内容多种多样,方法应有尽有,自然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又相互渗透,相互为用。

3.初等数学处于基础地位。因为无论数学多么高深,总离不开四则运算,总要应用等式、不等式和基本图形分析。初等数学又是整个数学的土壤和源泉,各专业数学领域几乎都是在这块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

4.初等数学的普通教育价值。对中小学生来说,它的智能训练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

5.与高等数学相互渗透,相互为用。一方面,由于实践中某些问题的出现,使初等方法被深入研究和发展成专门的数学分支,另一方面是高等数学中许多专题的初等化、通俗化。

初等数学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仅为编写教材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数学活动教学的模式来说也是恰到好处的。比方说,特点1,对于经验材料的数学化有得天独厚的帮助;特点2、3,对数学标准的逻辑组织化也很适宜;特点4、5,是对理论的应用。由此看来,数学活动教学对于初等数学再合适不过了。

数学活动教学,不仅考虑初等数学之特点、教材的逻辑结构,而且具体的某段知识也要仔细研究,不同性质的内容用不同方法去处理,这就是下面要谈的积极的教学方法问题。

四、考虑积极的教学方法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是历史上少见的。如目前使用的自学辅导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六单元教学法、五课型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启发诱导效果回授教学法、研究法、发现法等等。可以把这些方法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积极的教学法。其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们的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注意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方法在某个阶段,对某部分学生,结合某部分内容确实有事半功倍功能,但这些方法哪个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教学通法。因为教法要受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师素质不平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主张,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如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从学习方法上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小学生更自觉,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究竟怎样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说,创设问题情境,正确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具体转到抽象,也可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从上面几个方面来比较,数学活动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采用,直接影响活动教学的效果。

为使数学活动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具体做法也少见。南通市十二中李庚南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提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重视结论的探求过程。数学中的结论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练习、归纳等方法发现命题,尔后深入研究探求的过程和论证的方法,进而剖析结论的内容,举实例将结论内容具体化。

其次,是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她认为:数学有着严密的体系,学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是学生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整理出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的引申、串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