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例6篇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1

作为一名在技术岗位的职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工作学习与研究中成长,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很强的执行力,能真正为企业做实事。在智通上班的三个月里,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项目:

一、 刚来的两个星期,由于目前网站工作的需要,师傅指导一边熟悉工作职位环境一边学习asp,用了两个星期系统地学习了这门从未接触过的asp语言,为接下来一个月的工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 接下来的时间,主要配合网站先前asp的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某些功能优化与系统维护工作。先后完成了销售管理模块的最新注册企业查询、职业推荐给求职者、把求职者推荐给企业、会员职位刷新、职位刷新统计等几个模块的功能修改与优化,解决了业务员带权限控制的查询、推荐时间的控制与查询速度优化、企业职位刷新时的权限控制与企业职位时效性的控制以及完成对各销售组成员的职位数统计,职位刷新数统计的功能设计。在完成这些各种功能需求的时候,对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因此对销售管理模块非常熟悉,给目前网站新版开发的后台设计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想法。之后还完成了logo管理模块中的投票项目添加优化与投票结果统计查询修正、logo、banner的管理与文本文件的生成。还完成了客服管理模块中后台开通资料查询的改进,企业管理、个人管理模块查询功能的改进。期间还完成了部分功能错误的修正,如校园招聘管理图片不能上传、文章类别不能修改、文章不能删除等。

三、 目前新版是用jsp开发的,在这三个月里,我进一步对java,jsp的深入学习,了解了mvc模式开发,在这阶段的学习期间,我以一个小商务系统的开发作为学习任务。还对当前流行的jive代码与开发思想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研究。

四、 作为一名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者,当然不能忽视对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在这段时间我也进一步对sql语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sql语句的查询进行了分析,比较重视数据库性能分析与调整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把这些知识与方法运用到了对后台管理系统会员查询的速度优化功能上,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践运用。

五、 网站新版开发方面,主要还为新版做了几个数据库对照表。

六、 还参加了网站新版的第二轮测试工作,主要以后台管理系统为主做测试,还参与了前台个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流程测试,测出了不少关键性的bug。

七、 入职以来,还担任了网站部群发邮件的工作。三个月内完成了好几批邮件群发的工作,每天定时定量地给在无忧无虑网站上注册的企业或会员群发几十万封邮件。还配合客服部群发了两批特殊活动的邮件,配合网站营销活动群发了两批群件,每天坚持固定给注册会员群发。

在网站技术部工作的三个月里,自己感受非常多。首先,作为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在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尚不够成熟,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其次,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开发技能,使自己的技能满足今后的需求,主动获取并学习当今最新技术信息,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然后,要加强与同事们的沟通,融入团队,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在团队中不断完善自己。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能成为智通的优秀员工,一定会在优秀成绩之上提升自己。同时我希望公司能根据情况给我培训深造的机会,也希望部门内能有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学习。

·如何写述职报告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新员工述职报告 ·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评职称述职报告 ·新教师述职报告范文 ·村干部述职报告 ·销售述职报告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2

内部沟通是企业提高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沟通,企业内部人员能够在合作与协调上达成一致,从而能够尽快地调整资源分配,提高工作效率。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销售产品并不仅仅是销售人员的工作,公司内部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与到销售工作中来。因此,企业的销售工作也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没有其他部门的协调,再好的销售人员也不可能与顾客建立起长久的关系,再好的销售经理也无法达成业绩目标。

上述工作特性对销售经理的沟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实上,只有具备了卓越的对内沟通能力,销售经理才能胜任本岗位的管理工作,才有可能整合本企业的资源来顺利达成既定的目标。

一、沟通3原则

为确保各项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销售经理必须设法取得各部门和人员的良好合作。这里向读者介绍3条基本的沟通原则:准确;逐级;及时。

1.准确原则

准确是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在沟通中,只有当你所用的语言和方式能为对方理解时,沟通也才有效。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未必容易。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接收方对发送方的信息未必能完全理 解,发送方应将信息加以综合并力求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述,这就要求发送方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熟悉下级、同级和上级所用的语言,如此,才能克服沟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2.逐级原则

在开展纵向沟通(包括向下沟通和向上沟通)时,应尽量遵循“逐级”原则。

在向下沟通时,由于销售经理下面往往还有主管(如负责一方市场的区域主管),主管下面还有普通职员(如业务代表),销售经理应设法使主管人员位于信息交流的中心,尽量鼓励他们发挥核心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销售经理可能会忽视这一点,他会越过下级主管人员而直接向一线人员发号施令,这可能会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如果确实要这样做,销售经理也应事先与下级主管进行沟通,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如紧急动员完成某项工作)才可以越级沟通。在向上沟通时,原则上也应该遵循“逐级”原则(销售经理一般直接相营销总监或销售总监报告工作),特殊情况下(如在提建议、出现紧急情况等情形下)才可以越级报告。

3.及时原则

信息只有得到及时反馈才有价值。在沟通时,不论是向下传达信息,还是向上提供信息,或者与横向部门沟通信息,销售经理都应遵循“及时”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以使自己容易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迅速了解同仁的思想和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沟通常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接受者重视不够等原因而使效果大打折扣。

二、企业内部沟通渠道

企业内部沟通类型可分为两种: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一般通过企业的组织架构或层次系统来进行(目前许多企业已发展出专门的信息系统),“非正式沟通”一般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如企业内的非正式组织)。

1.正式沟通

指销售经理在组织内依据组织规定来传递信息并进行交流,其手段和形式有公函、文件、会议等。正式沟通一般分“下向沟通”、“上向沟通”、“横向沟通”三种形式:下向沟通是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的方式来传达政策、计划、规定之类的信息;上向沟通指下属按照规定向上级报告工作(意见箱、建议、座谈会等也属于上向沟通);横向沟通主要指与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正式沟通的约束力较强,效果较好且易于保密,通常,重要消息、文件、决策等都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沟通。但是,它也有缺点,由于需要依靠企业的系统来层层传递,所以很刻板,沟通速度也较慢,并且存在失真的可能。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与正式沟通有所不同,它与企业内的“非正式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其沟通对象、沟通时间及沟通内容等一般都没有计划性,且难以识别,其沟通主要借助于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进行(这种关系往往超越部门、单位及层次)。

但是,过分依赖非正式沟通这一途径也有风险,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导致信息歪曲或出错的可能性极大,且无从查证,尤其在与员工个人利益关系较密切的问题上(如晋升、待遇等)常常容易产生“谣言”(这种不实的信息散布对于组织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困扰)。但是,任何组织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非正式沟通途径,对于这种沟通方式,销售经理既不能完全依赖它来获取信息,也不能完全忽视它,而应当密切注意错误或不实信息发生的原因,并设法纠错或提供事实性信息。

三、企业内部沟通方法

企业内部沟通的方法很多,以下是三种常用的方法:

1.(或接受)指示

在指导下级工作或接受上级命令时,“指示”是销售经理或上上级常用的一种沟通方法,“指示”类似于“指令”,具有强制性,它要求下属在一定的环境下执行某项任务或停止某项工作。“指示”的方式或性质可以有多种:

笼统VS具体。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可以具体,也可以笼统。“指示”是笼统还是具体,主要取决于上级对周围环境的预见能力及下级的响应程度。对授权持有严格观点的上级倾向于做具体的“指示”,而在对实施“指示”的所有周围环境缺乏预见的情况下大多做笼统的“指示”。

书面VS口头。

上级对下级指示时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的形式。究竟采用哪种形式,需要考虑上下级之间关系的牢靠性、信任度等因素。如果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牢靠、信任度高,则不必采用书面指示;如果为了防止指令重复和避免争执,或为了对所有相关人员宣布某具体任务,则应该以书面的形式指示。

正式VS非正式。

上级对下级“指示”时,可以采用“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非正式”的方式。究竟选择哪种方式也是一种艺术,一般来说,采用“非正式”的方式来启发下级,用“正式”的书面或口述的方式来命令下级。

2.召开或出席会议

会议的作用

沟通的过程也是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会议为实现这种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会议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之一,企业的运营和重大决策都离不开会议这种形式。通过开会,可以集思广益,与会者可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并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大家了解共同的目标及彼此之间的工作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及工作方法;通过开会可以发现未注意到的问题并认真考虑、研究。会议有工作汇报会、专题讨论会、员工座谈会等形式。虽然“会议”是经理人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决不能完全依赖这种方法,而且,在召开会议或出席会议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免流于形式。

如何组织销售会议?

销售会议是销售人员(包括销售经理、区域主管、业务代表)的会议,也叫“业务会议”,是企业销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销售经理通过销售会议可以分配销售任务,可以掌控销售进度,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建议或帮助,可以及时获取并反馈市场信息……销售会议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不限制人数,可以在任何地方以各种方式召开。需要提醒的是,明确会议目的很重要,销售经理开会时常犯的错误是未能把目的说清楚,有时甚至连自己也不清楚开会的目的。

3、个别交谈

这种形式大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运用这种方式来沟通容易使双方产生亲切感,这对双方统一认识、体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好处。在这种情形下,双方往往都愿意表露真实的思想,提出不便在其它场合(如会议上)提出的问题,从而使上级能准确掌握下属的思想动态,并争取在认识、见解等方面取得一致。

四、常见沟通障碍

销售经理在沟通中的常见障碍可以归结为2种:主观障碍;客观障碍。

1.主观障碍

销售经理本人或上下级的性格、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使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受个人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

在沟能过程中,如果双方在经验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

信息、沟通往往是根据企业组织架构分层、逐级传递的,但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个人的记忆、思维能力的影响而发生遗漏或失真现象,沟通效率也会降低。

每个人对信息的态度可能不完全相同,有些人会忽视对自己不重要的信息,也不关心组织目标、决策等信息,只重视、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从而使沟通发生障碍。

上下级之间缺乏信任,这种相互不信任会影响到沟通的正常进行。

下级人员的畏惧感也会对沟通形成障碍。

2.客观障碍

沟通双方如果在空间上相距太远,接触机会可能会很少,这可能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社会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种族差异等差异也会影响到沟通工作。

当企业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时,信息从最高决策层到下级基层单位时易失真且费时,从而影响到信息的及时性,这是由企业组织架构所造成的障碍。

上述沟通障碍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销售经理应该设法消除这些障碍,从而为有效沟通创造条件。

五、纵向沟通

纵向沟通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如销售经理与区域主管之间的沟通、营销总监与销售经理之间的沟通、区域主管与业务代表之间的沟通等。

1、纵向沟通注意点

下级应该服从上级。

没有服从,就没有管理。一般来说,下级无权判断上级的对错,上级的对错由上级的上级来裁定(对销售经理而言,其直接上级一般是营销总监或销售总监)。

只有一个直接上级。

每个岗位、每个人只有一个直接上级,只服从一个直接上级的指挥,只向这个上级报工作,它是一项普遍的、永久必要的准则。如果这条准则受到破坏,权力和纪律将会受到侵害,秩序将会受到扰乱,稳定将会受到威胁。

管理树上的每一领导岗位只有一个最高负责人,该岗位职务所规定的权力也只能赋予这个人,其责任也必须由这个人承担,这个人就是该岗位的正职,对营销和销售系统来说,通常的管理树形式是“营销副总―销售经理―区域主管―业务代表”。管理树上的每个位置表示的都是正职,在正职下可以设副职,副职与正职在同一个岗位位置上,虽然副职经过授权可以拥有部分指挥权,但该部门的领导责任仍然由正职承担。

应该逐级沟通。

原则上,上级对下级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不能越级报告。也就是说,营销副总可以亲自或通过其它手段来检查区域主管、业务代表的工作,但他发现问题后一般不能越指挥区域主管或销售代表,而只能通过销售经理来指示(除非出现紧急情况或其它特殊情况时才可以越级指挥)。

2.销售经理VS营销副总(或销售副总)

销售经理应虚心接受营销副总(或销售副总)的指导和忠告,因为直接上级的指导、忠告(甚至批评)有助于自己改进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遵循“服从”这一原则,哪怕营销副总的决策是错误的。

营销副总也须遵循“逐级”这一沟通原则,即使他在销售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也应该将正确的指示下达给销售经理,再由销售经理(必要时通过区域主管)去执行他的指示,而不应该直接去指挥销售经理的下属。

3.销售经理VS区域主管

原则上,销售经理应该让每个区域主管来自行决定当地的人选和战术,区域主管的本职工作是受销售经理之命联络客户,销售产品,完成本区域的销售及回款目标。区域主管在某区域呆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惰性,此时,销售经理可以采取轮换的方法来对各区域主管进行轮调。

4.销售经理VS客户服务主管

现在,客户服务工作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很多企业里面,客户服务部已经独立出来,与市场部、销售部同属于平级单位。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许多客户已经习惯于把服务水平看作供应商竞争力的一个指标。而在日常销售和服务过程中,销售经理与客户服务主管沟通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销售及回款工作,因此,应予以特别注意。

5.销售经理VS销售人员

根据垂直指挥的原则,销售经理不应该直接指挥业务代表(除非销售经理下面没有设区域主管一职或区域主管本身就是业务代表),但销售经理又必须从业务代表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区域主管让销售代表提交一系列报表(如果销售经理不清楚一线状况就无法做许多决定),如销售日报表、销售周报表、市场信息反馈表等。

6.销售经理的述职

述职是许多企业都在开展的一项工作,通过述职可以对工作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计划。营销中心的述职一般有三种形式:首次述职、定期述职、特别述职。

首次述职

指上下级共同对下级的岗位条款进行讨论,一般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新进人员签订聘任合同前;新的管理模式将正式推行前;工作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岗位变动;等等。述职内容包括工作辖区及范围、岗位直接责任、岗位领导责任、岗位主要权力等。通过述职,下级接受上级叙述的各项任务及责任,下级接受该岗位的待遇与报酬。

定期述职

指下级向上级定期述职。比如,销售经理每三个月向营销副总述职一次,区域主管每二个月向销售经理述职一次。定期述职的周期可按照行业、企业特点来确定。述职时,下级需根据岗位描述的内容逐条报告,出示相关证据及资料;需要结合周、季、年工作计划汇报进度;需要提出改进方案;需要对岗位描述中不完善、不合理的条款提出改进建议;需要对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协调障碍提出改进建议。 在述职中,上级会对下级提出质询或回答下级的问题和建议。通过述职,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最终做出评定,并且对下级提报的建议给出答复。

特别述职

指上级向下级就工作调整(或修正)的部分进行描述。一般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岗位描述条款极其不合理(此时,上、下级均可提出修正申请);业务的调整带来职能的调整;出现调动或岗位轮换等人员变动情况;工作性质注入新的工作内容。

主要述职内容包括:对岗位描述中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正;根据业务调整重新界定工作内容、责任、权力、利益及隶属关系;在进行岗位轮换时,提供新的岗位描述;上级向下级通报新注入的工作内容。

六、横向沟通

营销及销售工作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营销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包括与其他兄弟部门)之间往往都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既按照规定和流程各负其责,又相互服务和制约。

1.销售部VS市场部

市场部是与销售部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之一,两个部相互依存,经常需要并肩作战(市场部提供的各项资源是销售部顺利完成业绩的重要保障)。

市场部与销售部密切相关的工作包括: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渠道的规划和设计;销售目标的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制订;市场部将关于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方面的调研信息向销售部转达;销售部配合、支持市场部的调研工作和请求。

2.销售部VS财务部

销售部是赚钱的部门,财务部是管钱的部门。财务部不仅要控管客户的回款,还要控管销售部门的费用支出。两个部门之间的相关工作包括发票的开立及管理、应受帐款的管理、客户信用额度的管理、对帐作业、销售费用管理、报销作业等。

销售收入对企业的资金流影响很大,财务部应配合销售部做好收款、催款、审核等工作。另外,财务分析也是营销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部要向销售部定期提供有关财务分析报告、销售费用分析报告、销售利润分析报告、产品结构分析报告等材料。再者,预算控制是降低销售费用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财务部与销售部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

3.销售部VS产品部

以销定产

许多企业的营销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并能做到“以销定产”(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企业定期召开的“产销协调会”(一般以月为单位)就是一种沟通方式,生产部主管及销售经理都会出席“产销协调会”,共同讨论下一步的产销目标。产销目标经过审批确定后,一般以书面的方式(公文)下达到生产单位。

保质保量

产品品质及品质的稳定性是吸引客户重复购买的关键,为了确保品质如一,许多企业定期召开的“产品质量研讨会”就是一种包括销售部门在内的企业沟通平台。“产品质量研讨会”的议题通常是产品质量分析与改善,一般在公司会议室或发生质量问题的现场进行。与会人员通常包括营销副总、生产经理、市场经理、销售经理、研发经理及有关主管。

4.销售部VS研发部

研发以市场为导向

销售部应将市场信息及产品开发建议不定期地提交给研发部门,研发人员也可以随同销售人员(或市场人员)共同考察市场以获取市场信息,研发人员还可以与销售部联合召开“产品开发研讨会”来研讨、解决产品改善与开发事宜。

卖点以研发为后盾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项目课程 财务报告分析 课程改革

一、引言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一直沿用普教“改良型”的学科课程模式。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严重脱节,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向职业需求的课程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改革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把学科型课程开发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知识组织,将课程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课程模式,代表了当前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 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充实和完善,教学中沿袭了学科课程模式,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本文基于课程改革文献的回顾,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广泛调研,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财务报告分析》项目课程改革,对满足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面向职业需求的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有效接轨是职教专家争论的前沿。经过职教专家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一)“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

职业分析导向课程开发的基础是社会职业分析和工作规范分析。国外主要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课程方案MES、源于北美的CBE课程开发以及澳大利亚基于培训包的课程开发。余祖光(2000)认为这些方法的引进明显提高了我国职教课程开发工作的相关性和有效性。赵志群(2005)指出MES让人们意识到:“课程并不一定是固定和系统化的,有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CBE的核心是职业分析,把职业能力看作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于学科课程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刘育锋(2008)认为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它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能够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二)关于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

徐国庆(2003)针对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这一职业教育课程的老大难问题,指出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整合的必然选择,并就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开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石伟平(2005)指出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思路是专业课程的项目化。但是姜大源(2008)认为项目课程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三)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

姜大源(2004)研究了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认为其主体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基点,开拓了职教课程改革的新维度。赵志群(2004)定义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每个职业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姜大源(2008)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与理论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按照工作过程展开知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顺利适应工作环境。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以上课程改革的文献分析,不难看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对国外职业分析导向课程的借鉴和发展,是对项目课程的一种继承、改革与创新。经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才能实现课程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笔者以我院《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为例,详细阐述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三、《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自2009年9月起,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了有企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团队,对《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进行了长期的实地研究。企业专家负责工作过程的深度调研和指导,保证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学校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具体改革思路是:首先,进行社会调研,做好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以其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其次,按工作过程对来源于行业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序化整合,形成任务学习的教学项目内容;最后,开展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实施,完成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组在企业专家参与指导下,对财务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等进行广泛调研,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改革,明确地定位了课程目标。根据调查,每个企业都要进行财务分析,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设有财务分析岗位。在西方资本市场上早已出现财务分析师职业,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对财务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网上各大招聘网站都有财务分析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主要职位有:财务分析员、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专员、财务分析经理等。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人员,一般先从事基础的财务分析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并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成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专员、财务分析经理、财务经理等。可见,财务分析工作有一条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规律。按照这一职业发展规律,读懂企业的财务报告资料,做好财务报告分析,这是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财务分析是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内容,而且《财务报表分析》也是特许财务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Analyst,简称 CFA)资格考试课程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目标的定位:从最基础的财务报告分析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财务报告、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财务分析能力、预测公司财务收益和风险、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的能力;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沟通、协调、合作的社会能力以及渗透其中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最后为学生提供由财务分析员到财务分析师再到财务分析经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为了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将典型的财务分析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以工作过程的展开顺序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项目内容。

财务分析工作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借以帮助利益关系主体改善决策。其工作过程如下:(1)明确分析目的(不同的分析目的,决定不同的分析内容);(2)列出分析计划;(3)搜罗分析依据(主要包括:被分析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4)具体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建议;(5)撰写分析报告。财务报告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一项基本工作,也要遵循这一工作过程。

基于上述财务分析工作过程,《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组几经研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需要出发,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在工作要求和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框架为“工作认知――基本方法(工作所需方法)――各项报表及资料分析――综合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按照这一框架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遵循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方式,设计了10个项目2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具体项目内容相互联系、层次递进。先是认知财务报告分析工作,紧接着根据工作过程围绕具体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项报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然后扩展到专项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的分析方法进行专项阐述;最后是综合财务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杜邦分析法、效绩评分法等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面临的风险等进行分析,直至写出财务分析报告。在每一个教学任务中,都以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实例设计学习情境,以这些情境为载体实施教学。

(三)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上述财务分析工作的调研分析,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首先,修订了《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项目载体设计。然后据此制定实施层面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借以指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学会财务分析工作。

在《财务报告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即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体。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将知识、技能传授与职业岗位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从形式上的工作过程去获得实质上的工作过程”到“个体整体思维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共同的工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突出能力考核

上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实现还需要相应的考核评价来鉴定。首先,改革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的考试制度,采用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中推行形成性考核,注重平时的课堂表现、项目实训和技能测试成绩,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其次,按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纳入课程考核,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再次,在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评价考核,企业评价和学院导师评价各占一定比分,保证学生在企业岗位的适应性。通过这些灵活的考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结论

我院面向职业需求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项目设计、课程实施、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课程模式。经过重构的课程内容凸显了工作过程导向和项目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最终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经过几年来的改革探索,课程建设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课程改革是一项难度颇大的教学研究过程,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和完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3.刘育锋.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新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6).

4.徐国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职教课程模式探析[J].职教通讯,2003,(9).

5.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

6.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4

2014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3586;两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财务报告重述是指在当年年报存在一定的会计差错,需要进一步进行补充更正而进行公告,其中,引发企业财务报告重述的可以是内部机制校核发现,也可以是借助外部会计事务所检查出不符实的信息,从而进行事后弥补。在近些年来,财务重述时有发生,并且发生的企业也有几十家上升到几百家,这种上升趋势在未来仍然由扩大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属于ST公司,同时还有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不止一次的进行。

一、财务重述的概念

财务重述主要是针对在我国出现的企业公布完年报后,在一段时间后又进行年报财务新的修改、补充及更换,并且相应的公告。可以看出,企业的年报就会出现多次的变更,从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就是我国证券市场机制不规范。近些年来,我国政府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参考国外证券市场的管理准则,出台了诸多管理方法和法规,从而在一定程度来遏制该问题的发生。其中,会计差错修改就是会计工作中存在失误,导致会计相关信息出现不符实的现象,企业在发现这种差错后就提出更改的要求,从而主动的修改先前公布的财务信息,并且根据所留存收益进行其他相关因素的修正,这一过程中不进行历史报表的重编。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内将该类问题习惯性的称为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然而,该问题实际上就是财务重述行为的具体表现,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从国际相关管理机制可知,这两个问题同于一个领域,财务重述更具备学术规范。

二、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问题

从上市企业财务重述现象的现状,可以发现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财务重述金额大且利润调节现象明显

针对企业的财务重述现象,学者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部分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调整项目数量颇多,甚至部分涉及上亿元的高额资金。我国政府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颁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并逐步规范健全会计体系,从而压缩财务报表的粉饰空间。对此,上市企业也会规范自身行为避免使用过于明显的会计处理行为操纵利润。而在这一背景下,蓄意在前期制造差错,借助更正差错的机会调节企业利润便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新型手段。目前,更正主要的前期差错多采用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虽然能高效呈现本年度收益,当具有不影响企业当期收益的特点,从而令上市企业将追溯重述法当做调整企业利润的工具。同时部分上市企业通过财务重述,以调整前期差错为借口修改过去经营活动中的异常记录或报告上的虚假陈述部分。

(二)财务重述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的具有及时性这一重要特征,且会计信息往往通过及时性体现信息价值。一旦出现会计信息的滞后,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将破坏会计信息具有的参考价值。而部分上市企业实施财务重述时,草率撰写重述公告,甚至隐瞒公告。由于我过尚未制定严格的规定以控制规范财务重述的公告时间,从而导致财务重述公告的时间存在随意性。对于部分企业对数年前的会计信息进行差错更正的行为应当进行严格限制,否则将使会计信息丧失应有的价值。并且应杜绝部分上市企业进行选择性公布公告内容的现象,避免企业在考虑公告内容价值后只公布有利消息,延迟或隐瞒不利消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进行决断的判断依据,一旦会计信息失实或滞后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三)财务重述报告不规范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颁布实施的财务重述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未能对财务重述制定出完整详细的规范,尤其在财务重述公告的提出时间与形式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而相较美国,其要求财务重述公告必须采用新闻公告的形式或是向规定的证券委员会呈递临时公告从而披露差错信息。证监会对企业披露信息做出要求:对过去年度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必须采取临时公告的形式,尽管银监会提出上述准则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少有企业按照该准则信息,多采取定期公告的形式,甚至隐瞒公告,仅在财务报表中标示附注提及差错更正。在这样不规范的制度背景下,使得企业借助制度漏洞用以操纵企业利润,大大减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价值。

三、案例分析

财务重述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较为常见。2001年,TCL集团就出现了财务重述的问题,而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2001年3月21日,TCL集团在其2000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显示盈利状况良好,实现净利润2631.66万元。然而,TCL集团却在2001年终发表了财务重述说明,声称由于会计政策选择不当和估计错误,少计提了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出现了TCL集团当年度盈利2631.66万元的情况,经更正后,TCL集团2000年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监管环境下并不被认为是违规的。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

财务重述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为保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根本解决办法。针对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在财务重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外界监督两方面入手解决。

(一)健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企业治理的核心在于股权结构,上市企业的财务重述也将受到股权结构的直接影响。针对前文提及的国内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缺陷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要完善自身的股权结构。首先,必须明确股东享有的权利与义务,避免股权滥用的现象发生。在上市企业中,股东享有企业的多数股权而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也想有管理经营企业的权利。然而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定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其次,针对过于集中的国内上市企业股权而引发财务重述现象,可引入合适的机构投资者以缓和该现象的发生。最后,优化股权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控制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避免二者利益的冲突。通过合理配置让董事会、股东大会成为企业多数利益代表者的会议而非少数利益方的会议。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建设

第一,强化董事会作用。董事会承担着企业重要的管理监督作用,必须保证其独立性与透明度,只有董事会高效地工作才能保证对企业管理者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从而使其成为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环节,降低企业财务重述发生概率。第二,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是另一个承担上市企业监管工作的部门,它与董事会是互相平行的职能机构。监事会主要代表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利益,主要承担监管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职责,是上市企业重要的内部治理机构,因而在我国上市企业的监管财务重述方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推动各类委员会的建设。在董事会职能工作的细分下产生的专门委员会往往被误认为企业的顾问机构,其实专门委员会除提供咨询外,还承担着董事会的某些职能以及监管企业管理者行为的作用,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上也承担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专门委员会可分为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监管上市企业的财务重述方面,审计委员会承担着专门高效的监督作用。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5

【关键词】 非上市企业 会计报表附注 问题 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拓展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突破了报表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体现了决策有用性的特征,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更充分了解其所关心的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的发展,并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报表使用人获取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途径是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审计报告。

我集团对外参控股40余家企业,涉及化工医药、机械装备、建材轻纺、金融担保等多个领域。从近年来获取的被投资单位审计报告来看,大部分企业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只有少数几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报告附注披露形式多样,有的十分“精彩”,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如系统内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等,报表附注格式漂亮,披露严谨、充分;有的则“洋相百出”、删繁就简、含糊不清,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审计报告附注。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参差不齐,折射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

一、非上市企业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披露内容不严谨

第一,部分会计报表附注与会计报表金额不一致,主要会计项目附注的数据纵向、横向加减合计不一致。会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数字相互勾稽、吻合,这可以说是对附注披露最基本的要求。出现这种错误,往往是审计、复核人员的粗心所致。

第二,会计报表附注中不同部分内容相互矛盾。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持有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20%以上,应采用权益法核算;50%以上时,应当采用成本法,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显示其持有某企业的股权比例为38%,且没有说明特殊原因,实际核算方法却为成本法。持股比例要求选用权益法,但企业采用了成本法,既不能准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价值,又会对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又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坏账准备计提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但“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应收款项却显示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的披露与前面“主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表述内容大相径庭,容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所适从,极大地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目前,一般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代编企业附注,而会计师事务所编制附注都采用程式化的模板,未认真地逐一进行复核、修改。

第三,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目填列不正确等。如某公司间接法编制的将净利润281.31万元加上调节的明细项目和为510.54万元,不等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251.28万元,经仔细与具体项目核对,原来是将投资损失(减收益)一栏填错了,投资收益380.9万元应列示-380.90万元,却填成380.90万元。

第四,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报告期会计报表附注对同一内容的表述不一致或逻辑不符。如某公司在上年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中无运输设备,在本期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固定资产期初数中却包含运输设备等,也无相关变化说明。

2、披露不完整

第一,部分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只列报了现金流量表主表,附注中未披露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互为补充,互相验证,可以让使用人对不付现的成本和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一目了然。

第二,未披露重要的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和确定依据。如某企业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但是在会计政策中未说明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比例。又如某公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投资列作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但未披露判断的依据,只是在附注段里拷贝了会计准则里的相关规定。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不同的会计计量,对在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具有重要影响。如不披露会计政策及其确定依据,使用者不理解企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背景,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第三,未披露前期会计差错导致的报表期初数和上年同期数的调整及原因,报表使用人不清楚个中变化的原因,无法和上年数进行衔接,产生判断的混沌。如:某公司调整了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应交税费、投资收益等十个项目的期初数,但是在报表附注中未披露调整的各项目金额、调整的原因和性质。

第四,重要项目出现遗漏。如某公司未披露所有者权益相关明细科目,尽管本期未发生变化,但期初余额很大。财务报告是提供给非特定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作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没有义务逐年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所以对一些前期结余数量较大的余额有必要在年报附注中清晰表述相关数据的来龙去脉。

3、披露不充分

第一,重要的会计项目披露不充分。资产负债表如固定资产项目,未详细披露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类别、金额;未披露不同使用状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像期末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值、闲置固定资产、受到限制的固定资产等。又如在建工程项目往往金额较大,但多数企业只是列示项目名称,本期增加、期末金额,未单独列示利息资本化的金额,也未详细披露项目何时开始,总投资多少,其中土建、设备各多少。

第二,利润表的主要项目披露往往过于简单,无明细项目。如“三项费用”的披露只是重复了利润表中费用的名称和本期、上期数,这样披露无任何意义。大部分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未披露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研究开发费、安全经费等重要明细,财务费用未按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手续费明细项目列示。

第三,研发支出未充分、完整披露。研发支出是个“中间科目”,按研究和开发阶段分别确认为当期损益和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大多数企业在无形资产里会披露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和尚未转入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金额,但都没有在管理费用项目披露研发费用的金额,这样报表使用人无从获知完整的研发支出总投入。如某公司承担国家科研项目,但是附注中对此项目的总投资、项目累计支出、项目补贴、项目进展并未进行说明。为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研究开发(R&D)活动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成为了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报表使用人来说了解企业研发的投入水平及实力,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四,关联交易披露“点到为止”。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有的企业“删繁就简”,有意回避;有的企业“点到为止”,模糊不清。如某公司虽披露与关联方的交易(购钢材、支付担保费、提供设计等),但是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却未披露,该公司年末有大额预付关联方货款,对于未结算项目的金额却未披露。不公允的经常性关联交易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直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甚至会侵占小股东利益。

第五,或有事项揭示不明确。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揭示不明确或回避揭示,隐藏了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如一些公司未披露为外单位担保的事项,或有所隐瞒,部分披露担保事宜。又如:披露未决诉讼的企业不多,有些只披露了原因,但没有披露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补偿的可能性。

二、完善会计报表附注的建议

审计报告所附的已审会计报表如果没有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补充,将直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非上市企业的附注披露。

1、需要进一步完善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可将原先散见于各具体会计准则的附注披露要求进一步归总、规范,对其格式、内容作一些比较详尽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中小企业量广面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尚未正式,附注披露形式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须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2、须着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如前所述,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着逻辑性低级错误、重要事项披露不完整、不充分等问题,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问题。会计报表附注审计是会计报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发表意见和审计结论,从而影响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的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和生存之本。会计师事务所应重视附注信息的披露,恪守职业道德,运用职业判断,严把审计复核关,杜绝低级错误的发生,提供报表使用人重要、有用的会计信息,维护事务所的专业、客观、公正的“经济警察”形象。财政部门、注协等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检查和监管力度,只有通过监管促进发展,不断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编制附注的意识和职业素养

由于我国会计报表附注起步较晚,财务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重视不足,普遍认为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增加了工作量,往往交由会计师事务所代为编制。而且对表外信息的提供也存在诸多疑虑,担心披露过多有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殊不知,会计法、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附注应该由被审计单位自行编制,是会计人员应负有的责任。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强化财会人员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意识,并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使其能正确处理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恰当性的关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督体系

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来说,作为理性的“内部人”,有隐藏对自己不利信息的需要。中小企业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外部人”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需要强化有力的监管体系,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要加大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尤责、李颖:基于会计报表及附注分析的审计报告质量鉴别[J].财会通讯,2010(2).

[2] 王国海: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10).

企业调研员述职报告范文6

【关键词】会计准则解释公告;职业判断;上市公司

年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于2007年到2015年陆续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以期解决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由于面临经济新常态等多方面原因,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判断运用不当将阻碍解释公告有效实施。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进行研究,揭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执行情况,借以窥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

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一)职业判断行为的涵义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的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1号到第8号中相关规定,运用自身的会计素养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过程。职业判断行为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遵从度越高,职业判断行为越合理,同时,职业判断行为合理运用程度越高,越能体现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判断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推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高效实施,职业判断行为地位凸显,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具有原则导向性。解释公告对会计问题的处理更多以原则为导向,即在会计问题处理中淡化了具体操作指南,没有对每个会计事项都做出具体的规定,会计主体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扩大[1]。其次,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制定具有时滞性。解释公告的制定总是落后于经济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交易或结算方式改变的步伐,再详细的解释公告都无法包括所有现实和潜在的经济事项,职业判断行为的必要性凸显。最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实施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业务多元化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经济事项的复杂多样化和会计规范的改进使企业所面临的会计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强,职业判断行为的地位逐步提高。

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的分类

(一)以会计核算环节为依据的分类

会计核算是重要的会计职能之一,而职业判断作为专业的会计行为,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因此,根据会计核算环节可以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分为以下四种:1.会计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会计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及终止确认方面。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金融工具确认时应该根据其持有意图、是否具有活跃市场报价等特点进行分类,终止确认时也应判断该金融工具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都已经转移。这两方面都体现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具体体现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金融工具的确认及终止确认的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中对理财产品持有的金融工具分类的职业判断行为等。2.会计计量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会计计量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明确规定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并对企业公允价值的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更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企业改制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限售股权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企业合并中购买日股权公允价值计量中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中对理财产品持有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职业判断行为等。3.会计再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会计再确认环节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非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判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判断资产组及可收回金额,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需要分析其划分依据,这两方面都体现了职业判断行为。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具体体现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BOT业务中资产减值计提的职业判断等。4.会计报告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会计报告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有合并报表范围的判断方面的披露。企业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的判断即需要专业的职业判断来完成。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具体体现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中企业合并范围的职业判断等。

(二)以具体会计事项为依据的分类

1.BOT(建设-经营-移交)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第五条阐述了BOT(建设-经营-移交)的会计处理,首先说明BOT的判定条件,然后大篇幅说明BOT业务中收入的确认,并且指出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确认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可以看出,无论是对BOT业务的判定方面还是对收入的确认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专业的职业判断来完成,职业判断不合理将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公允。2.租赁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三条首先解答了如何处理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以及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融资费用问题,然后说明了承租人和出租人对租赁事项中激励措施的处理问题。显然,初始直接费用是应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资本化、融资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等问题都体现了专业的职业判断行为。3.企业合并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企业合并从分类到后续会计处理都贯穿着一系列职业判断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第二条中企业合并类型是较简单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第五条中对一揽子交易的判断、丧失控制权的判断及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第一条丧失控制权后的会计处理体现较高水平职业判断行为。

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的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执行,因此,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的职业判断行为进行研究可以说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的运用情况,最终有助于会计准则解释公告进一步实施。

(一)样本公司及研究载体的选择

由于沪市公司明显多于深市,又考虑到本文所要研究的BOT事项所涉及的行业以及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最为广泛的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大多于沪市上市,同时为了样本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该样本具有代表性。截至2016年12月31日,沪市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2015年财务报告1076份(如果上市公司修订年报,本文以最后一次修订版作为统计数据来源)。为了研究的时效性,本文将1076份2015年财务报告作为研究载体。所有年报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二)样本公司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的统计分析

1.样本公司在不同会计核算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

(1)会计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会计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及终止确认方面。因此,为了研究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的运用情况,本文主要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及终止确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从表1得出,虽然99.5%的上市公司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但其中只有14.92%的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详细披露了分类依据,84.58%公司或者没有说明分类依据,或者只是简单阐述准则内容。可见,大多数企业会计职业判断介入程度较低。从表2得出,93.86%的公司披露了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其中83.55%的公司是对准则的简单陈述,职业判断运用程度较低,8.54%的公司运用较高程度职业判断,但相比表1的14.92%比例明显下降,可能由于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比分类的会计处理更复杂所导致。(2)会计计量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会计计量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面。因此,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及三层次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从表3得出,需要披露公允价值的公司占52.41%(1-47.59%),其中披露公允价值确定依据的有31.69%,说明20.72%(即15.70%+5.02%)的公司没有恰当运用职业判断,另外,按规定披露的公司中有54.24%(17.19/31.69)利用的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涉及估值技术,职业判断运用程度较低。从表4得出,在披露公允价值层次的样本公司中,使用第一层次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约占52%(370/711),使用第二层次的约占32.77%(233/711),而样本公司普遍将“计量日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作为第一层次输入值,将“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输入值”作为第二层次输入值,第一和第二层次输入值均为可观察市场数据。可见,将近84.77%的公司采用了可观察数值来计量公允价值,会计人员没有介入太多的职业判断。(3)会计再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会计再确认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过程及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判断方面。因此,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非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中资产组及可收回金额的判定、划分持有待售判断依据进行统计分析[3],具体情况见表5和表6。从表5和表6得出,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相比,持有待售资产判断中职业判断运用程度更低,因为表6中有64.59%的公司仅仅通过简单阐述解释公告内容来披露判断依据,只有2.32%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说明了持有待售资产确定依据,这个比例远低于资产减值准备中资产组(5.86%)和可收回金额(16.27%)方面。(4)会计报告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会计报告环节的职业判断行为主要体现有合并报表范围的判断方面。因此,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合并范围的判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表7。从表7得出,约99.53%的公司说明了报表合并范围情况,其中28.62%的公司根据公司情况阐述了具体的合并依据,较好地运用了会计职业判断,职业判断程度较高;68.12%的样本公司只是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简单阐述,职业判断程度较低。

2.样本公司在具体会计事项处理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

(1)BOT(建设-经营-移交)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为了研究关于BOT事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运用情况,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关于BOT中会计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4],具体见表8和表9。从表8可得,涉及到BOT业务的共有34家,占到3.16%。表9中,有26.47%的公司没有披露收入确认同时所确认的资产类别,没有恰当运用职业判断。另外,70.58%的公司没有或只是简单阐述了确认资产类别的依据,职业判断程度不高。(2)租赁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为了研究关于租赁事项的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运用情况,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关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中会计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0和表11。虽然第1号解释公告明确指出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在金额较大时应资本化,但从表10得出,仅有51.12%的公司与解释公告一致,有很多公司(24.63%)仍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会计政策选择权利用不足。同样,第1号解释公告规定承租方的融资费用应根据不同情况资本化或费用化,表11中,直接费用化的有32.62%,资本化的仅0.37%,还有一大部分(42.66%)公司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情况,职业判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3)企业合并事项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分析。为了研究关于企业合并事项的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运用情况,本文对样本公司1076份财务报告中关于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5],具体见表12和表13。表12和表13中,由于企业合并类型的确定比“一揽子交易”判断和“丧失控制权”会计处理简单,所以企业合并类型披露程度(98.71%)高于后两者(90.53%和83.36%),且这三项中,利用职业判断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判断依据或会计处理的公司不足20%,大部分公司的报表附注中仅仅是对解释公告的简单阐述,甚至没有披露,职业判断意识较弱。

四、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占有突出地位,恰当公允的职业判断行为将推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的高效实施。研究表明,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的运用情况不容乐观:第一,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运用程度整体偏低。无论是会计核算各个环节还是具体会计事项中,将解释公告简单阐述来作为职业判断依据的公司占很大部分,而披露详细职业判断依据的公司所占比例很低,说明很大一部分公司职业判断介入程度较低,只有少部分公司运用了较高程度职业判断。第二,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会计政策选择权利用不足。从表10和表11明显看出,大部分公司更喜欢利用惯用的处理方法将初始直接费用或融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费用化,表11中进行资本化的公司仅有0.37%,说明很多公司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分析,职业判断利用不合理,政策选择权利用不足。第三,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经济事项越复杂,职业判断程度越低。从表12、表13得出,越复杂的经济事项,职业判断介入程度越低,因为会计人员适应了之前简单、机械的思维方式,不善于利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不确定的经济事项。

(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