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例6篇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1

一、增强两个意识

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学校让我负责教育科研的工作,我就要以开展好教育科研为己任,把这项工作时时放在以上,努力做到“两早一细”,即:尽早思考,迟早安排,细致实施。根据学校过去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在去年十月份就完成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近期规划,对学校最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思考。一是继续开展好现有的立项课题,准备《小学生潜能开发实验课题》申报省级成果奖,准备《在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的资料结题工作;一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思考筛选新的课题,把学校课程改革分为若干个小的课题来研究,以全面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表率意识——中层干部虽然是不入品不入流的“芝麻官”,但是,他也受到教师们的高度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有时会对他们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勤奋工作的表率,做热爱学习的表率,做研究探索的表率。做勤奋工作的表率,那就是要做到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既干好教育科研工作,还要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务工作,学校其他部门需要配合,我也从不推诿。做热爱学习的表率,就是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文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也是为了能在教师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提高三种能力

1、提高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早已进入信息时代,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我们如果老是束缚于过去的经验中,不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好自己负责的工作。根据工作的需要,我坚持自学了《创新教育模块化路径》,《中小学教研与科研》,从中获得教育科研的一些专业知识;还学习了《多元化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卡尔.威特日记》《美国中小学教学技巧2000则》《学习的革命》等书,从中掌握了潜能开发的最新理论。

2、提高研究的能力

因为要具体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如果自己没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很难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所以,为了增强研究的意识,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为了掌握研究的方法,我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注意向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咨询,向学校和射洪教育界的内行请教。市教科所的殷教师、县教科室的领导以及学校的钱校长都给了我许多有益的指导。

3、提高管理的能力

中层干部是学校方针、制度的执行者,所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管理中奉行“管理就是服务人,管理就是帮助人”的指导思想。在管理中淡化所谓的领导形象,强化参与的形象,把管理和被管理这对矛盾统一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中。

三、融洽三类关系

1、贯彻集体决定要坚决

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一员,必须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坚决贯彻统一研究的决定。有些意见是我们赞成的,有些意见是我们不同意的,也许我们站的角度不同,也许是没有站到全局的高度,但我们坚持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不在教师中散布不利于团结的议论,以免给学校工作造成被动。

2、配合部门工作要主动

中层干部都有自己重点负责的工作,但是,这种分工是相对的,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我虽然具体负责教育科研,但校长办、教导处、德育办的工作也总是积极参与,都是当作分内事来做。

3、团结教师要真诚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82-03

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和研究的基层组织对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地方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激增,即便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成绩突出,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不断下降[1]。归根结底,这是教研室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结果。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开始设立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这时计划经济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教研室便处在了极其尴尬的境地。教研室建设开始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教研室功能日显没落,甚至已经形同虚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教研室建设现状与问题

高校教研室的建立是我国模仿苏联模式进行高校院系调整的重要成果,它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受前苏联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研究室。由于当时刚刚建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此时教研室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教学。二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调整了教育科技方针,确立了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地位,而此时的教研室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组织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这对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2]。三是8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研室逐渐成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基层管理组织,在高等院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现今我国地方院校仍是沿用上世纪50年代的校――二级学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依靠教研室去落实。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的发展受学科、专业限制较大,重点建设学科的教研室发展较为完善的同时,非重点学科的教研室建设却相对薄弱,甚至严重滞后,教研室之间发展极为不平衡,人员构成梯度不合理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发展的主要问题。

以某本科高校为例,共有104个教研室,总体来看,整体设置较为合理,但各个学院之间规模差异显著,教研室发展不协调明显。

首先,从数量上来看(见表1),教研室设立数量最多的是园林院,设有12个教研室,占学校教研室总数11.5%;其次是经管院设有11个教研室,占10.6%;传统特色的动科院设有10个,分别占10.4%;历史最悠久的农学院设有9个教研室,占总数量的8.6%;人文院设有7个,占6.7%;国土院和生工院、外语院分别设有5个,占4.8%;职师院和食品院分别设有4个,占3.8%。

从人员配备上来看,较为合理的如农学院,共有82名在职教师,包括7名双肩挑人员和52名专职教师,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31人,占37.8%,硕士学位的19人,占23.2%,学历结构较为合理。而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的如园林院,共有教研人员92人,其中正高12人,占12.0%,副高23人,占25%,中级42人,占45.7%,其士16人,占17.3%,硕士13人,占14.1%,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极大,占68.5%。以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主的外语院,2012年其教研室教师人数共67人,正高职称人员和博士学历人员都为2人,都只占总数的3.0%,副高12人,占17.9%,其人员梯队也不尽合理。与上述情况相似的还有职师院的教研室,其任职教师总人数只有23人,人员队伍较弱,专业教师少,正高职称人员2人,占8.7%,博士学历教师只有1人。此外,个别教研室只有2―3位教师(包括双肩挑人员),教师教学任务较重,严重影响了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和教研室活动的开展。

其次,结合表1和表2来看,2012年在该本科高校中,所有年龄段高级职称的总数457人,而该校教研室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共有339人(不含军体部),这其中还包括学院的部分双肩挑人员,这说明仍有部分的高级职称教师主要为机关处室的行政人员,很少或没有承担教学任务,此外,35岁以下教师职称多为中级和初级,缺少高级职称人员,只占总数的5.0%,而46岁以上的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最大,占44.6%。所以,就出现了“高级职称人员少、高层次学历人员少、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部分非重点学科专业的教研室中尤为明显。

由上述可知,该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梯队还急需完善,教学一线的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较为缺乏,当前以行政工作为主的人员占有高级职称数的比例相对偏大,传统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的教研室又将面临教师老龄化的趋势。如果青年教师不能很好地衔接工作,就会影响教研室工作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12012年某本科高校教研室信息概况

注:1.本表按“教研室数量”降序排列;2.本表中“教师人数”为教研室专任教师数(包括双肩挑人员)。

表22012年某本科高校各年龄段在职在岗教师职称情况

注:1.本表统计数据中包括专职行政教师数;2.初级职称数中包括未定职级教师数。

二、教研室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职能管理

教研室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与科研,但在实际中,教研室在地方院校中成了学院的一个附属基层组织,学院领导层对所管理的教研室不够重视,教研室的建设逐渐偏离了其性质和工作方向,冲击着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氛围。与此同时,很多本科院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尤为突出,导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协调,学校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这使得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使教研室活动开展困难,且停留于表面,对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缺少深入的讨论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持续投入和关注不足,从而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3]。

(二)机构设置

当前,多数地方本科高校都以重点学科为主要建设对象,因此,教研室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非重点建设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研室甚至还没有形成教研团队,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的研究目标,教学、研究工作严重滞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传统的教研室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经济体制。教研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直接制约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发展。同时,内部设置和人员构成的不合理还严重地影响了地方高校中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日常管理等工作的落实。

(三)思想认识

许多地方本科高校非传统优势专业的教研室中,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没有统一思想。多数教研室还没有制定建设规划,教研室主任大都只是被动地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对教研室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对教研组成员管理松懈,且只满足于现状。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中还普遍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缺乏、教师流失严重的现象,且教研室内部人员浮动较大,青黄不接。甚至在一些新建设的教研室中,教师不仅数量有限,且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使得教研室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经费投入

教研室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然而落实到教研室的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这不仅制约着高校的整体发展,也使教研室的发展受到制约。以江西省2005年的高等教育投入为例,江西省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两部分构成,共占当年全省教育经费的81.86%[4]。由此可见,尤其与其他211高校、省属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的经费投入仍然捉襟见肘,社会投入严重缺乏,自身筹资能力较差,而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是极为有限的。

由于长期的经费投入不足,地方高校大多面临教学仪器设备不完善、教研室场地受到限制、教研室活动难以开展,有些项目甚至存在“零经费”的现象。而较差的办公条件使许多教师即使有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的意愿,也往往都难以实现,从而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建设的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部署,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以此为方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层组织――教研室就必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仅仅注重传统优势专业的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全面发展,还应该重视非传统优势专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各学科之间的平衡。那么,这就必须推进其教研室的建设,使得培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重塑地位,给予教研室更大的教学自

协调好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政的关系,就为教研室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地方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划分教研室的标准,明确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职能,重视对教研室建设发展的研究,确立教研室在管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二是应协调教研室中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以教学为根本,科研为支撑,同时,还应协调好教学活动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确立教研室主任的管理地位,提高教研室主任的权威性,弱化教师的行政职能,使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5]。

(二)规范机构设置,促进各学科教研室平衡发展

首先,从管理结构方面,应规范教研室的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下来,设立一套专属于教研室的管理监督机制。其次,从学科结构方面,应重视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教研室的建设,根据其建设目标,合理配置教研室人员,平衡各学科发展,这样以避免教研室设置重复、职能分工不清晰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具体来说,在专业上,应依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加大对非传统优势专业教研室的建设,扩大教研室规模、打造一批新的重点教研团队和特色专业;从课程上,根据改革后的教学定位,加强课程体系的开发,优化课程结构,保证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技能水平[6]。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软硬件条件

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制,还是学科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教研室的经费投入,为教研室建设提供经济保障,充足的经费不仅能满足教研室的基本建设,如添置新的教学设施、改善基本办公条件、开展教研室实践交流活动等,还能设置教研室的奖励、补贴机制,更能为教学改革、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调动教师的学术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需要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同时,发挥地方本科高校的自身优势,通过与企业合作等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增强地方本科高校自身筹措经费的能力。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薪酬制度,强化教师的精力投入

首先,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并将考核指标纳入到计划当中,建立定性与定量的双项考核标准。定性考核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定量考核需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将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工作量的形式进行分解,计算出每个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量,形成一套合情合理的考评体系。同时,评估过程既要结合目标又要结合实际,考核手段要实现多样化,如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不仅要看学生及其课业成绩,还要参照自我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做到考核合情合理。其次,要完善薪酬制度,将奖惩制度纳入到薪酬制度当中,如设立优秀教学奖金、科研成果奖金等,而对于没有达到基本标准的教师,应给予批评甚至减扣绩效奖金等惩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内外交流平台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然而许多本科院校非传统优势专业的教研室中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现象,缺少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面临老教师退休、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的窘境,学科梯队难以实现。因此,要着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加强教研室内部交流,开展教学培训。同时,将“新鲜血液”注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活力。同时,还要加强高校内部不同教研室之间的交流,积极参与其他高校教学组织活动,并与其相关专业建立经常性联系,交流经验,交换必要的资料和教学信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教研室建设得好不仅能够成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保障,也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教研室建设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教研室建设中,不应该仅仅是保证数量上的对应,更应该在质量上寻求平衡发展,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做到:在规章制度中确立地位,在政策实施上加大力度,在思想认识上做到统一,在经费投入上给予支持。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高校才能走出教研室建设发展的困境,才能使地方本科高校教研室的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才能充分发挥教研室对地方本科高校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晓星.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杨天仁.标准化教研室的内涵建设与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3]刘民乐.浅论高校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J].运城学院学报,2008,(1).

[4]曾泽鑫.江西省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3

(一)展示总结大会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时间:一天,具体时间以市局通知为准。

会议内容:主题报告、典型发言、表彰先进、专家讲座

参加对象:区教育体育局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全体教研员、中小学校长、部分教师代表、受表彰的单位及个人代表。

工作要求:

1.课改总结

教体局:完成我区六年课改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电子稿10月30日前上传至qzjysyyz@

学校:于10月10日前将课改特色工作总结电子稿上传给教研室方志仙老师。教育局将对各校课改特色工作汇编成集,进行交流。

2.根据市局要求组织与会人员参加会议。

(二)课改经验交流暨专题论坛组。责任科室:教育科

1.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

教体局:组织区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并于10月15日前将推荐市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材料上报市课改办。

学校:推荐区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并于10月10日前将推荐区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材料上报教育科,区级课改先进集体自愿申报,区级先进个人每校推荐一人。在此基础上,区教体局推荐市级课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具体要求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举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的通知》(衢市课改办[2009]2号)。

2.课改经验交流暨专题论坛

时间:半天,具体时间以市通知为准。

会议内容: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分会场举行,每个会场各安排2位校长、2位教师和2位家长、2位学生发言,每位校长和教师阐述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

参加对象: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及家长和学生代表。

我区参加发言的校长和教师代表:根据市局安排我区小学、初中各推荐2位校长、2位教师发言(是否在大会发言由市课改办横向比较过材料后统筹安排)。发言材料10月15日前上报市课改办。

(三)课堂教学展示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时间:1个月,11月确定为课堂教学展示月。设主会场和分会场。

会议内容:课堂展示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重在展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参加对象:相关学科教研员;部分相关学科的教师。

工作要求:承担主会场或分会场任务。教研员做好展示课的相关工作。部分学校承办展示课活动,具体工作由教研室另行安排。

(四)课改成果汇编组。责任科室:教研室

1.编写学科优秀成果集。一个学科编写1本,筛选近六年来学科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由各学科教研员在10月30日前完成。

2.完成各校课改特色工作汇编。10月30日前完成。

3.承担市分配的学科优秀成果集和综合类专题集编写工作。

(五)课改成果展览及宣传组。责任科室:办公室

工作内容:用展板、文本材料、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示课程改革的成果

工作要求:

1.展板:

教体局:制作20块左右展板,重点展示观念转变、管理改进、制度创新、校本教研、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修、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成果。展板制作要精心设计,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图片、文字内容自行设计排版,尺寸统一为120cmΧ90cm。展板电子稿10月30日前上传至qzjysyyz@。展板由市教育局统一制作。

学校:选送能反映本校课改以来特色亮点工作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可从观念转变、管理改进、制度创新、校本教研、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修、评价改革等某一块或几块或其他方面去梳理,)。材料要精心设计,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在10月10日前将图片及文字说明电子稿上传局办公室。

2.文本材料、实物:

教体局:负责大会期间将文本材料、实物在主会场展示。

学校:文本材料、实物提供清单,10月10日前清单电子稿上传局办公室,市课改展示期间局统一安排展示。

3.教育科安排1人,教研室安排2人、信息中心安排1人协助做好此项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责任科室:计财科

根据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

工作职责:负责协调展示活动相关工作

三、活动基本要求

1.在活动组织管理上,做到领导有力,部署周密,保障有力。要把总结交流活动作为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发展提高的有利契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保证人、财、物力投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2.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全员参与,全面总结,自下而上,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进行总结。各科室、学校要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精心设计策划,集中精力实施。以展示活动为契机,全面总结课改经验、特色和亮点,提升和推广典型经验,高质量地完成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活动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课改实验经验交流和总结表彰工作。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教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65-01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各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实验设备、新技术和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使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如何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实验室效率,降低仪器设备损坏率,方便学生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高校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加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实践证明,只抓建设不抓管理,仪器设备配备的越多,损失就越大。建设实验室一次性投资就可以完成,而管理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经常性的、艰苦而繁复的工作,才能见效。因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高度认识,才能增强管理的自觉性,才能管好实验室,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总体来讲,目前高校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在福利待遇方面比专职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实验室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一些毕业生不愿到实验室工作;或者是以实验室作为进入学校的跳板,日后再转到其他岗位因此实验技术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不高,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不能充分实现老带新老帮新的效果,再加上实验室往往是教研室之外的独立科室,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缺乏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多年来,能留在实验室长期工作的人员,多数只是做好眼前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

(二)实验设备利用率低

多数高校已意识到做好实验室工作对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性,也开始向实验室投资但是把国内众多高校教学实验室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有高配置的计算机,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但是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程序和软件还是相当匮乏的这种情况造成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实践平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等状况。

(三)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尽管学校一再要求更新实验内容,鼓励教师将科研活动引入实验教学,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激励与监督措施,这种改革很难实现多数实验内容一成不变,缺少与本专业实际的联系,不能将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引入课堂,再加上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单一,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三、针对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室人员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根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这支队伍。一是实行实验室(中心)主任负责制,挑选、聘请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实验教学的实施和管理。二是建立实验管理人员各类岗位责任制,制定工作量考核办法,按劳计酬,优劳优酬。三是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进实验室,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水平。

(二)加强软件的购置,进行实验内容的改革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结合本学科实际,入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将一批成熟的为生产实际广泛应用的软件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使学生深刻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

(三)开展管理研究,提升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

深入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和改革成果;完善并发挥实验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功效,全面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实验室科学管理、全面开放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为各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创造了一个再发展的平台和机遇。同时实验室的全部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校的管理部门、教师、实验室、学生多方努力,共同采取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将管理与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深入。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5

①6月24日,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考试。

②6月25日,做好阅卷工作。

③6月28日,各学科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各科成绩报校长室,教师撰写学期工作小结。

注:期末考试期间,按平时作息时间,不得提前放学;期末考试结束后,组织学生卫生打扫,整理好教室、办公室方可离校。

二、认真做好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籍卡填写工作:

①要求:字迹工整,填写齐全,内容简洁,评语(寄语)以鼓励为主,语言隽美无错别字,不允许学生代填,不打印剪贴,教师签名不得用拼音字母,不用姓代替全名。

②班主任6月29日下班前,将字迹工整、内容完备准确的学籍卡交到许红梅老师处。③班主任6月29日中午1:30,将《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籍卡送报告厅,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联合审核。

三、组织安排好学生6月28日,6月30日到校工作:

1、6月28日上午到校(8:00-10:30):优秀学生评选(毕业班学生同样安排)

①评选优秀学生,名单中午下班前报德育处;

②大队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值日生;

③进行全校卫生大扫除。

2、6月30日上午到校:校会,电视直播。(毕业班学生安排见“小升初工作”)

①8:30--9:00:全校学生法制教育;

②9:00--10:00:全校学生校会,小结学期工作,表彰优秀学生,加强暑假期间安全教育;③10:00--10:30:各班级班会,发放《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布置暑假作业,加强暑期安全教育,通知学生下学期报到时间;

④进行全校大扫除。

注:学生早操暂停;作息时间:8:00--10:30;8:00--11:00(六年级30号),不得提前放学;学生在校期间,值日护导、卫生打扫等常规工作正常进行;行政加强对班级、专用室卫生、课间秩序的检查与管理。

四、做好各项学期总结、资料归档等工作:

1、各处室认真做好学期工作总结,6月29日交副校长室(周)。

2、各处室做好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3、编制本学期学校大事记。(校长办公室、人事档案室)

五、做好本学期各项管理考核工作:

1、校级高效课堂赛课评比:6月25日下午3:30,学科中心组组长及评委,地点:教务处。

2、校级优秀教师评选:6月28日下午3:00,行政及教师代表在行政楼四楼评选校级优秀教师。3、6月28日下午1:30,在二楼多媒体室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进行学期五认真评比。

4、6月29日上午10:00,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地点:教务处。

5、各职能部门对自己分管工作进行学期考核,结果在6月29日下班前上报曹处汇总。

六、开好学期总结表彰会议:

1、时间:6月30日下午1:30--3:00,地点:报告厅,全体教职工参加。

2、主要内容:小结学期工作;表彰和颁奖;布置假期工作。

七、毕业班工作:

1、6月25日前,班主任填写好小学毕业生登记表及毕业证书;

2、6月30日上午学生第二次到校:校会,法制讲座,毕业典礼。①8:30--9:00:全校学生法制教育,

②9:00--10:00:全校学生校会,小结学期工作,表彰优秀学生,加强暑假期间安全教育;。

③10:00--11:00:先报告厅集合,毕业典礼。后各班级班会,发放《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布置暑假作业,加强暑期安全教育。进行大扫除。

注:学生早操暂停;作息时间:8:00--11:00,不得提前放学。

八、其他有关工作:

1、6月29日,教师归还本学期借用的各种教学用书及电教资料(教学光盘、收音机、扩音器等)。纸质用书交图书室张秀兰老师处,电教资料交李和平老师处。

2、6月28日结合学生到校,各专用室打扫好卫生,并检查电教设备,保证电源的关闭,设备保存的完好。

3、6月29日,班主任上交各类材料:班队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手册、中队周记、班级五星争章和岗位育人等材料。

5、完成各种表彰证书的印制填写、奖品准备等工作。(德育处、总务处)

6、校产核对:假前核对各处室、专用室、教师办公室、教室等校产,各处室负责人签字;对各处室、专用室、教室电教设备核对、检修。(总务处、电教室)

7、安排好暑假值班工作,假前值班表报教育局。(校长办公室)

九、放假与下学期报到时间:

学校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6

                 ——石门镇小学教科室2003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学校教育科研实现新跨越的一年,是一个“规范与深化”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在市教科所、石门镇学校的关心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确立教育科研新理念,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全镇小学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科室常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抓培训学习,抓课题研究,抓课堂教学实践,抓科研成果总结,使得学校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理论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1、圆满完成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学校工作带来极其的不便,但我们依然按照2002年制订的《教科研培训计划》,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训。针对不宜大面积集中的实际,我们积极挖掘各校的内部潜力,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镇所有在职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率达到100%,其中71位教师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交案率达到100%,71位教师参加了市进修学校的教科研专题测试,通过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展教师学习空间。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学术氛围较浓的一年。一是“请进来”。6月,邀请市教科所副所长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8月,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的主题报告;同月,邀请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杨治平老师到校作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的学术讲座。与名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使广大教师受益非浅。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科室主任培训,并赴台州进行考察学习;暑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下半年,组织教研组长参加教研组组长培训。各类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从而达到全体提高,全面优化的目的。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机构。2003年,我校申报的课题达到了5项,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的实效性,校教科室开始推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由课题组组长主持本课题的研究,教科室给予协调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三级科研管理网络。

     2、制定科研规划。根据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编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结合本校的实际,教科室组织力量制订了《石门镇小学2003——2005年教育科研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教科室制订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计划,给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3、完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我校依据衢州市、江山市两级教科所的有关课题管理规定,制订了《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学习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开展课题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结果揭晓,镇中心小学的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小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获三等奖,江山市一般规划课题《轻松愉快,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二等奖。2月,教科室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并形成了阶段成果报告,印发给每位教师。10月,教科室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总结,理清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报告。11月,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鉴定。

      2、积极申报课题。由于上半年经过了教育科研的全员培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2004年的课题申报工作也异常火热。教科室共收到课题研究方案6份,经筛选后,选择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申报立项。5项课题全部通过审定并立项,其中由教科室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策略的研究》被列为衢州市2004年度重点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创下了我校历史之最。

       3、组织论文评选。5月,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学科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论文36篇,经过评选,选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评选。6月,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7篇论文获奖,其中徐强老师的论文《对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几点思考》获一等奖,叶立忠和姜利红老师合写的《以开放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 , 引导学生德育自化》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获奖等次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内涵。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教科室和教导处紧密合作,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着力在课堂教学落实研究成果,检测研究成果,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03年,教科室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尚有不足;群体科研的氛围尚未形成;村级小学的科研工作尚未启动。

      教育科研是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2004年,我市将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在新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力求以课改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力倡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领会课改精神,把握课改方向,适应课改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