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例6篇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1

当前中国失业问题的周期性色彩下降,结构性特征更为突出,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可能在过去几年显著上升。因此,稳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追求GDP增速等总量政策对保就业的意义已经不大,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是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有效途径。

虽然劳动力供给新增量大幅减少,但在需求方面,因为经济规模的增大,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对就业量的拉动显著提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总量就业不足的问题。

这意味着中国的失业率可能已经大幅下降,但另一个变化是自然失业率在上升。自然失业率主要反映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摩擦性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不匹配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这部分失业与经济周期无关,无法通过逆周期的宏观政策来降低。以下几个方面从侧面反映出自然失业率的上升。

首先,技能错配增加了青年劳动力的失业率。中国高等院校专科及本科每年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268万上升至2010年的662万,在此期间累计招生接近5000万。以此估算,2010年15-29岁的青年人口中本专科毕业以及在读生的占比达到16%,比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所显示的上升了近一倍。而同时,中国青年劳动力的总量开始减少,15-29岁的青年人口从2012年已经开始负增长,预计2014年减少的量达到257万。青年劳动力总量减少,同时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大幅上升,意味着中低等技能的劳动力供应大幅减少。

青年劳动力供求之间的技能错配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而同时民工荒则愈演愈烈。青年劳动力的失业带有鲜明的结构性色彩,是自然失业的一部分。

其次,青年自愿失业的比例上升。过去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在毕业后第一年较高,但在毕业后第二年即显著下降,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愿意花更多时间来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三,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而中老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较青年相对困难,增加了农村的隐性失业。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2010年居于乡村的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40-64岁的中老年人占比49%,这一比例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1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中40岁以上人口比例只增加了8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显著比城镇高。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2

一、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失业者包括那些未被雇佣而正在主动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返工作岗位的人。确切地说,一个人失业是指他目前没有工作,而且(1)在最近4周里,他作了具体努力去寻找工作;(2)从一个工作岗位被解雇正在等待被重新雇用;或者(3)已找好工作,正等待下个月去报到。失业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的重点话题,对大量失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处理失业加剧的关键。

1、传统的失业理论

经济学家将失业归纳为三类:摩擦性的、结构性的和周期性的。摩擦性失业被认为是一种自愿的失业,因为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不停地变动,或正在跨越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的供需不匹配,如果对一种劳动的需求上升,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下降,但劳动的供给又未能及时做出调整时,这种不匹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常见的是部门的兴衰所引起的职业间或地区间的结构失衡。周期性失业出现在对劳动整体需求比较低的时候,如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失业在所有领域都明显上升。

古典的失业理论主要源于“萨伊定律”,否认大规模失业的存在,即使存在也是“摩擦的”和“自愿的”失业。但“大萧条”彻底动摇了上述信条。凯恩斯做出重大修正,指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及流动偏好规律这“三大心理法则”常常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且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因此失业是常态。这意味着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客观上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由于其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在经济萧条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因此也称为周期性失业。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使这一理论陷入困境。作为对缺陷的弥补,后来的经济学家们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提出通过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如对劳动力的再培训、发展职业介绍、帮助劳动力转移等;弗里德曼引入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卢卡斯将理性预期引入失业理论等。

2、现代失业理论

(1)新凯恩斯主义在原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非出清信条的基础上,用工资粘性代替了工资刚性的概念,认为工资还是可以调整的,只是十分缓慢。还引入了两个假设: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的典型理论有:效率工资理论、隐含合同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关键假设为:工人的努力程度是厂商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单调增

函数。只要劳动力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厂商就可以自由实施其最优政策,效率工资将高于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从而出现非自愿失业。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模型则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认为雇主不可能对工人进行完全的监督,需要提供一个较高的工资来激发工人的努力水平。效率工资论解释了实际工资的粘性和高工资、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

隐含合同论。雇员是风险回避者,而厂商是风险中性者。双方在确定工资时达成默契:实际工资保持相对稳定不随经济周期波动,将风险由工人工资转移到厂商利润,作为代价,工人要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由于调整货币工资成本较高,则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迅速调整而出现粘性。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已经就业的工人为“内部人”,失业者为“外部人”。他们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内部人在工资决定上有着较强的谈判能力,具有就业优势。厂商用外部人替换内部人需花费调整成本,包括强制性解雇和诉讼成本,搜寻劳动市场、议定就业条件、考核和选择成本、培训成本等。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厂商宁愿雇佣内部人。内部人可以利用已经就业的优势和在岗位上“边干边学”所积累的技能和知识,实施“内部人控制”,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产生非自愿失业。考虑到工会,则非自愿失业还可能加剧。

(2)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假设:工人和工作都是异质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充分,必须不断地进行搜寻和匹配;搜寻和匹配的目标越多,劳动力和厂商越有可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搜寻和匹配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交通费用、信息费用等。工人在寻找工作时常常面临:当搜寻收益不能弥补边际成本时,将停止寻找,此时摩擦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搜寻和匹配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失业和空岗并存;若搜寻期望工资低于保留工资,工人宁愿选择等待,此时的摩擦性失业则可能是一种自愿性失业。

二、我国的失业现状

198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高峰,同时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形成了大量的失业。主要体现在:

1、下岗失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失业人员以约每年好几百万的速度增加。同时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如下表1所示。这个失业率仅仅包括登记失业人口,即城镇中的过剩劳动力。实际上还存在着隐性失业人口,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际的失业率更高。

表1:各年份的失业率

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失业率2.3%  2.5% 2.8% 2.9% 3%

3.1% 3.1% 3.2% 3.1% 3.6% 4.0% 4.3% 4.2%

注:表中数据取自刘国光所著《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2004年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2、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1000万,据人口学家田雪原预测,我国未来劳动人口会一直增长到2020年之后,才会有所减缓。到2020年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4亿。

3、农村的“隐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中国农村有5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常年规模在1.5亿以上。以每年平均约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向城镇转移就业。

4、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我国高校从1997年开始自主择业,从1999年开始扩

招,当年招生约160万,随后几年招生220万、268万、320万、335万、400万,每

年有三、四百万的就业压力。且由于有些专业和社会脱节,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国务院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我国的失业大部分为凯恩斯主义的“非自愿失业”

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失业,绝大部分不是“摩擦性”的“自愿失业”,而是凯恩斯说的“非自愿失业”,是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由两部分构成: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引起的失业;需求不足引起的某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人员失业。前者因为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小于劳动力总量,需要通过长时期大规模地投资来建造就业岗位来解决,是一个长期问题;后者是因为需求不足,要求采取必要的需求政策,是经济周期波动中所出现的暂时现象。因此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来说,结构性失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引起的失业

这是劳动力供求总量不协调的总量性失业。人口众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严重失衡,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远超过需求,这是基本的原因。此外是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地多人少的矛盾很突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土地在急剧减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即“失业”。大量的农民涌向城镇又加剧了城镇的失业。

2、需求不足引起的某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人员失业

(1)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部门逐步出现供给过剩的收缩状态,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彼消此长,加大了传统产业中工人失业数量。由于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使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其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从而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这种现象在短期内难以克服。

(2)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小,经济与就业没有同步增长

上个世纪80年代是经济增长的高就业阶段,就业弹性系数较高,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0.6,究其原因,主要是采取了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进入90年代,经济仍然保持高增长,但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1990~1996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已下降到0.107,随后逐渐下降,是因为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随着经济体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换代,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有更低的趋势。

此外,我国的失业也可以部分地由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来解释。如现在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们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挥才能的空间,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不停地变动,因此形成摩擦性失业。且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增加了搜寻和匹配的成本。另一个方面,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起步比较晚,劳动力中介市场的发展是非常不完善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就业的成本,延长了失业的周期。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3

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 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失业保险条例》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失业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目前的法定劳动年龄是16-60岁,体育、文艺和特种工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后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企业中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中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职工实行退休制度,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和符合条件的患病、因工致残职工可以降低退休年龄。按照上述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都可以寻求职业,从事社会生产经营等活动,并取得合法收入。所谓有劳动能力,是指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若不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也不能视为失业人员,如精神病人、完全伤残不能从事任何社会性劳动的人员等。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是指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尚未实现就业。对那些目前虽无工作,但没有工作要求的人不能视为失业人员。这部分人自愿放弃就业权利,已经退出了劳动力的队伍,不属于劳动力,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

造成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原因分为如下几类: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富余人员问题将要逐步得到解决,多年来积淀的大量冗员进入社会竞争就业岗位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二是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三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四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五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劳动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岗位的竞争是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必要前提。竞争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劳动力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实现就业。解决失业问题,不是完全消除失业现象,而是通过发展经济开发就业岗位,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把失业人员的数量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时,通过实施失业保险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劳动者给予帮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再就业服务,把失业造成的 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分担失业风险,解决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4

一、以每周不超40小时为由,“窃走”法定假日

【案例】小白所在的某金店对员工实行双休日在内的两班倒工时制,每班工作时间为6个小时,早班工作时间为早上8时至下午14时,晚班为下午14~20时。这样算来,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金店未为小白等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小白工作满一周年时,向经理提出每周至少应有一天休息日,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被拒绝后,小白决定辞职并要求金店支付一年来双休日加班费。金店经理认为,社会保险可以考虑缴纳,但以小白每周工作时间未超过40小时,拒付加班费。

【点评】对于普通工时制,其工作时间主要受两个方面的法律约束:一是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二是依据《劳动法》的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当然,工作日及双休日若有加班,用人单位可通过补休来免除支付加班费,但除五一节等法定假日则不可以用补休来免除加班费的。可见,即使每周工作未超过40小时,若法定假日时,劳动者同样有休息的权利,且不能以补休来代替。尽管小白的每周末超40小时,其中,双休日未安排员工休息可以补休来代替,不用支付加班费,但对于小白一年来的法定假日当班工作时间,应按小白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二、只要支付加班费,随意“买”走休息日

【案例】2013夏季,因受连续多日高温影响,王红所在的冷饮制品公司经与工会、生产车间工人协商,从6月中开始,员工每月可(选日)休息2天,每天下午延长工作时间一个半小时。公司除支付相应的加班费,还免费提供晚餐。连续工作3个月后,王红因受不了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工作,提出辞职得到公司的同意。在结算时王红提出自己在该公司工作4年整,应支付4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要求,公司以不欠加班费、且王红主动辞职为由予以拒绝。

【点评】《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王红每月只能休息2天,显然违法。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四)项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该法第四十六条(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因此,王红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可见用人单位以如数支付加班费,来随意“买”走休息日,同样的是违反劳动法的。此种情形下,劳动者不仅有辞职权,更有获利经济补偿权。

三、辞退相逼,“绑架”双休日

【案例】赵先生系某建筑安装公司电工,每月工资3800元。最近一个周末下班时,主管主任对他们说,按工程进度需要抢时间,大家双休日都得来加班。赵先生当即提出已与女友约好明天一起看望老人。公司依据《员工手册》关于“不服从领导,公司有权解答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赵先生不服从领导安排、拒绝加班为由,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拒绝经济补偿。

【点评】《劳动法》明确规定,只有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等需要紧急处理;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等4种情形下,员工不能拒绝加班。《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可见,公司要求员工加班,应当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公司若强行要求员工加班,员工有权利拒绝。本案,赵先生拒绝加班并非属于法律规定的“员工不能拒绝加班”的四种情形。公司制度可以将“不服从领导”作为员工违纪辞退条款,但却不能将拒绝加班视为“不服从领导”。对此,赵先生可通过申请仲裁等方式依法维权。

四、混淆工种,剥夺双休日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血液透析; 脑力疲劳状况; 躯体疲劳状况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05-02

doi:10.14033/ki.cfmr.2015.15.055

MHD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影响、经济生活的负担、社会角色的转变等诸多因素,较易造成情绪悲观、情感失落、内心消极等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等,不但给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更会产生极大的疲劳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指导透析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规律透析、病情稳定、透析龄≥6个月的MHD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0~76岁,平均(46.5±14.1)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2例,糖尿病肾病24例,高血压肾病18例,多囊肾10例,其他6例。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患者;罹患精神疾病、不愿意合作患者;关节活动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透析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患者根据自身要求进行运动,无运动强度和时间的要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3次/周,干预周期为12周。干预内容:(1)发放关于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的宣教手册和运动情况记录本,并对MHD患者有氧运动的具体形式及方法进行指导,患者自我记录运动的时间和内容。医护人员定期检查患者的记录情况,对缺乏运动记录和不按时记录的患者进行督促,并联系家属加以监督。(2)集中组织MHD患者对居家有氧运动的视频资料,并给予理论讲授,讲授内容与宣传手册内容一致,使其理论结合实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氧运动的环节。(3)根据MHD患者的日常生活,制定出符合身体素质及运动习惯的个性化运动方案。患者可自行完成,不需家属陪同,主要进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低强度居家有氧运动形式,如快步走、骑自行车、爬楼梯等。每次运动时间30 min左右,3~5次/周,运动时间段宜选择在每日早餐后1 h,晚餐前、后2 h进行。(4)定期集中受试的MHD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开始和结束前用3 min的时间进行热身及放松运动,快走运动持续约30 min,有氧运动阶段维持15~30 min。(5)依据MHD患者有氧运动记录的具体内容给予个性化指导,指导过程中对其运动中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每次30 min,每月2次,持续12周。

1.3 疲劳状况评分

评估MHD患者的疲劳状况采用FS-14量表评分[2]。量表包含14项条目内容,其中1~8项条目反映躯体疲劳,9~14项条目反映脑力疲劳。每项条目从不同角度反映患者疲劳状况的轻重。患者仔细阅读每项条目,根据条目内容与其具体情况是否符合,回答“是/否”,检查者根据患者的回答情况在量表内圈出“是/否”。其中第10、13、14条目系反向计分,患者回答“是”为0分,“否”为1分,其余11项条目系正向计分,患者回答“是”为1分,“否”为0分,14个条目总分计为14分。躯体疲劳最高计8分,脑力疲劳最高计6分,疲劳状况严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躯体疲劳状况评分、脑力疲劳状况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疲劳状况评分、脑力疲劳状况评分及总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自身疾病和传统观念的影响,MHD患者常误以为身体虚弱,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因而躯体活动明显减少,长期下去可引起肌无力,肌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3]。加之长期的治疗因病致贫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均可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睡眠障碍等表现。调查发现,MHD患者的疲劳程度属中等水平,运动状况、并存疾病种类、工作状态及年龄为主要影响因素[4]。

由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S-14量表评分可见,MHD患者的躯体疲劳状况评分和脑力疲劳状况评分均较高,表明大部分透析患者存在疲劳症状。研究表明,导致MHD患者产生疲劳状态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不充分透析会导致患者厌食症状加重,且长期透析可造成体内营养成分的丢失,蛋白质代谢加速,造成患者乏力感和疲劳感;二是因长期透析所导致的经济生活因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改变容易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可能会出现日常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表现[5]。因此,长期的心理压力不但会给MHD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会使其产生极大的疲劳状况。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的规律干预后发现,患者躯体疲劳状况评分和脑力疲劳状况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有效的减轻MHD患者的疲劳程度。分析其原因很可能与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锻炼后,情绪得到改善,心情愉快有关,从而患者疲劳状况降低。此外,患者有氧运动锻炼后,食欲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增加,增强了体质,也是减轻患者疲劳状况的重要原因。但有氧运动锻炼需因人而异,要注意对运动强度和量的把握,特别对于有潜在的心脑血管风险患者,因避免过量运动导致疲劳状况加重而出现意外并发症。

综上所述,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增加体力活动可以提高患者体能,改善疲乏状况,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在对造成MHD患者疲劳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鹰.血液透析后患者疲劳的循证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091-1092.

[2] Wang W,Wang P,Zhou X,et al.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atigue and job stressors of nurses[J].Wei Sheng Yan Jiu,2014,39(1):76-78.

[3]马璐璐,邱雪慧,薛玲霞,等.运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3,21(1):121-122.

[4]申海艳,宋春莲,肖玲,等.血液透析患者疲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1,26(7):34-36.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范文6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2014 年末中国16 周岁以上至60 周岁以下( 不含60 周岁) 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0%,较上年占比下降0.6 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第三年绝对量下降。从增速的降低到绝对量的下降,劳动力的持续缩水已成为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新常态”。

另一方面,老龄化势头进一步加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末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 万人,占总人口的15.5%,比上年提高0.6 个百分点;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 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比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近年来,中国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得越来越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 年末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上年提高0.27 个百分点;2013 年末,这一比重提高幅度已上升至0.3 个百分点。

中国失掉“人口红利”了吗?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国际上对“人口红利”是否存在的判断一般是依据15-64 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是否超过了70%。虽然从2012 年起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张翼指出,在劳动年龄人口中,35-64 岁人口所占比重在上升,15-35 岁青壮年人口占比在下降,“这意味着推动技术创新的劳动力占比在缩小”。

他建议,面对这一趋势,今后要着重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及科学素养教育,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劳动力,要加强课程更新,与市场需求更好结合。

针对新世纪以来人口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继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调整生育政策后,中国各地开始陆续推出“单独二孩”( 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可生育两个孩子) 政策。

张翼指出,从目前人口数据来看,“这一政策红利的窗口还没打开”。由于结婚年龄推迟,生活成本提高,受教育程度上升等因素影响,生育意愿被抑制,“单独二孩政策起不到均衡人口发展的作用”。

他认为,如果2015 年到2016 年间还没有出现较大的生育高峰,“仍未体现出政策优势”,建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在张翼看来,早在2005 年中国就应该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但当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能再错过时机。

中国社科院2014 年底的《经济蓝皮书:2015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提出,人口政策越早调整,产生的效果就越明显,应尽快从“单独二孩”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